液晶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92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LCD)模块,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玻 上芯片型(chip-on-glass-type)驱动集成电路的LCD模块。
背景技术
LCD设备利用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和偏振性质来产生图像。具体地, 由于液晶分子具有由它们的长、薄形状所决定的确定排列并且被布置为具有初 始预倾角,因此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能够通过施加电场来控制。因此,施加的 电场的变动影响液晶分子的排列。由于光学各向异性,入射光的折射率依赖于 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因而,通过适当地控制施加的电场,就能够产生想要亮 度的图像。LCD设备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用于给液晶面板提供光照的背 光单元、和用于给液晶面板和背光单元提供信号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多个驱动集成电路(IC)和印刷电路板(PCB)。驱动IC 可以通过带式自动焊接(TAB)法、玻上芯片(COG)或者薄膜上芯片(COF) 法等封装到液晶面板中。在这些方法中,在COG法中,由于驱动IC的芯片直接贴装在基板上, 因此COG型驱动IC比其它类型的驱动IC具有更细的间距。因此,可使封装 面积最小化,并且能够制造出轻薄的设备。因而,COG法对于不像是设备或 者移动通讯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参照图1和图2具体地描述现有技术中包括COG型驱动IC的LCD 模块。图1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中包括COG型驱动IC的LCD模块的平面顶视3图。图2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的LCD模块中的一部分、对应于图l中的II-II线的截面图。在图1和图2中,现有技术的LCD模块包括液晶面板10、背光单元20、 驱动单元30、壳盖40、支持主体50和底盖60。液晶面板10包括下基板12和上基板14,并且在基板12和14之间夹置 有液晶层(未示出)。在下基板12下方设有下偏振片15,并且在上基板14 上方设有上偏振片16。背光单元20设在液晶面板IO下方。背光单元20包括灯(未示出)和多 个光学片。驱动单元30包括驱动IC 32和PCB 34。驱动IC 32通过COG法直接贴 装在下基板12上。PCB 34弯向液晶面板10的背部。支持主体50包围背光单元20的各边,并且支持主体50设在底盖60上。 底盖60与液晶面板10上方的壳盖40结合在一起保护并且支持液晶面板10、 背光单元20和驱动单元30。此外,壳盖40覆盖液晶面板10的前表面的边缘,特别是,上偏振片16 的前表面的边缘,并且通过一个开口暴露出液晶面板IO的前表面。壳盖40 也覆盖驱动IC 32。如上所述,COG法已经广泛地用于便携式设备或者移动通讯设备中,并 且为了便于携带,这些设备需要变得更薄和更轻。为此,已经研究出通过减小 液晶面板10的上和下基板14和12、背光单元20的导光面板和光学片、或者 驱动单元30的各元件的厚度的各种方法来减小LCD模块的厚度和重量。随着LCD模块的厚度变薄,壳盖40相对于底盖60下降了。因此,从壳 盖40导LCD模块的其它元件的距离也变短了 。特别是,随着上基板14和上 偏振片16的厚度变薄,壳盖40和下基板12之间的距离变短了。这样,在包括COG型驱动IC的LCD模块中,由于驱动IC 32直接贴装 在液晶面板10的下基板12上,因此随着上基板40和上偏振片16的厚度变薄, 壳盖40的下表面可能接触驱动IC 32的顶表面。壳盖40和驱动IC 32的接触 可以导致驱动IC 32的破裂以及工作出错。为了防止驱动IC 32接触壳盖40,驱动IC 32可以比现有技术具有更薄的 厚度。然而,这与现有技术相比需要额外的打磨工艺或者更大尺寸的驱动IC并且导致成本增加。或者,可以通过将壳盖40的末端设在下基板12上以使壳盖40并不覆盖 驱动IC 32并且暴露出上基板14、上偏振片16和驱动IC 32来减小LCD模块 的厚度。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存在LCD设备不能免受波动或者冲击的问题。发明内容因而,本发明致力于一种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不利导致 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LCD模块。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薄厚度且没有COG型驱动IC的厚 度局限的LCD模块。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描述中加以阐述,并且部分地将 从该描述中显然可知,或者可通过应用本发明而得到教导。本发明的这些目的 和其它优点将通过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 实现和获得。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泛泛和具体描述的, 一种液晶模块包括底盖、位于该底盖上方的支持主体、被该支持主体包围着的 背光单元、位于该背光单元上方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板以及夹置在第一和第 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面板,驱动单元包括贴装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边的第 一驱动集成电路(IC),并且壳盖覆盖液晶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并且与底盖结 合,该壳盖包括对应于该驱动IC的第一孔。应该理解,前面一般性的描述和后面具体的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 并且本发明意在提供如权利要求书中的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解释。


这些附图提供了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它 们解释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图中图1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中包括COG型驱动IC的LCD模块的平面顶视图;图2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的LCD模块中的一部分、对应于图1中的II-II线的截面图;图3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包括COG型驱动IC的LCD模块的透视图;图4是用于解释图3中的LCD模块的平面顶视;图5是用于解释对应于图4中的V-V线的、LCD模块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6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包括COG型驱动IC的 LCD模块的平面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具体讨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一些示例。 图3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包括COG型驱动IC的LCD 模块的透视图。在图3中,LCD模块包括液晶面板llO、背光单元120、驱动单元130、 壳盖140、支持主体150和底盖160。液晶面板110包括下基板112和上基板114,并且在基板112和114之间 夹置有液晶层(未示出)。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是在下基板112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栅线和数据线, 它们互相交叉,确定像素区域。每个像素区域设有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并且 它们与栅线和数据线电连接。可将包括这些元件的下基板U2称为阵列基板。此外,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是在上基板114的内表面上形成有黑矩阵、 滤色片层和公共电极。黑矩阵具有对应于像素区域的开口,并且随后在黑矩阵 的这些开口内设有滤色片层的红、绿和蓝滤色片图案。公共电极覆盖黑矩阵和 滤色片层。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构成液晶电容。可将包括这些元件的上基板 114称为滤色片基板。上基板114具有比下基板112小的尺寸,以便部分地暴露下基板112。液晶面板IIO还包括分别位于下基板112和下基板U4外表面上的下偏 振片(未示出)和上偏振片(未示出)。背光单元120设在液晶面板U0的下方并且给液晶面板110提供光照。 背光单元120包括灯121、反射片123、导光板125和光学片127。灯121是光源并且被设在导光板125的一侧。灯121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或者外电极荧光灯之一。或者,灯121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灯121由灯导129包围。灯导129在导光板125 —侧敞开,并且因而从灯121直接发出的光或者灯导129从灯121那里反射的光向着导光板125传播。 导光板125将灯121的线光源改变为对应于液晶面板110的几乎整个表面的面光源。导光板125在背面可以具有预定形状的图案,用以提供均匀一致的面光源。将反射片123设在导光板125的背面。反射片123将经过导光板125背 面的光朝着液晶面板110的方向反射。导光板125上方的光学片127聚集并且漫射经过导光板125的光。将驱动单元130连接到液晶面板110的下基板112。驱动单元130包括栅 驱动IC 132和数据驱动IC 134、栅PCB 136和数据PCB 138。将栅驱动IC 132和数据驱动IC 134通过COG法分别直接贴装在下基板 112彼此相邻的暴露着的两侧边上。将栅驱动IC 132连接到栅线和栅PCB 136, 并将数据驱动IC 134连接到数据线和数据PCB 138。此外,栅PCB 136和数 据PCB 138彼此电连接。这里,可以省去栅PCB136,并且可将栅驱动IC 132 直接连接到数据PCB 138。壳盖140包括上表面和侧表面。壳盖140的上表面覆盖液晶面板110的 前表面并且包括一个暴露液晶面板110的前表面的开口。壳盖140的上表面在 一侧还包括对应于数据驱动IC 134的多个孔142。将支持主体150设在底盖160上并且与底盖160结合。此外,将背光单 元120和液晶面板110设在支持主体150上方,并且支持主体150包围着背光 单元120的侧面。如图所示,支持主体150可以是一个矩形形状的框架。然而, 支持主体150的形状可以变动。例如,支持主体150的一侧可以敞开,其中底 盖160可以具有对应于支持主体150的该敞开一侧的形状。将底盖160与壳盖140结合,用以固定、支持并保护液晶面板110和背 光单元120。此时,可将驱动单元130的栅PCB 136和数据PCB 138折向底盖160的 背面并且可将其设在底盖160的背面。这里,壳盖140可以被称为顶壳或顶盖。支持主体150可以被称为主支 架。底盖160可以被称为壳底。下面将参照图4和5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壳盖。图4是用于解释图3中的LCD模块的平面顶视图。图5是用于解释对应 于图4中的V-V线的、LCD模块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在图4和图5中,将支持主体150、背光单元120和液晶面板IIO顺次设 在底盖160上。接着,将壳盖140设在液晶面板110上。将壳盖140与底盖 160结合,用以固定并保护液晶面板110和背光单元120。如上所述,数据驱动IC 134通过COG法直接贴装在液晶面板110的下基 板112上,并且将与数据驱动IC 134相连的数据PCB 138设在底盖160的背 面。壳盖140覆盖液晶面板110的前表面的边缘。这里,将壳盖140的端部 设在液晶面板UO的上基板114上,使得壳盖140不与上偏振片116重叠并且 仅仅覆盖上基板114的前表面的边缘。此外,壳盖140具有对应于数据驱动IC 134的孔142,并且将数据驱动IC 134的顶表面设在壳盖140的孔142中。在本发明中,通过减小基板112和114的厚度提供一个比现有技术薄且 轻的LCD模块。为此,在贴合基板112和114之后,可以切割贴合的基板112 和114的表面。此外,如上所述,壳盖140不覆盖上偏振片116。与现有技术相比,壳盖 140选对底盖160进一步降低了,并且LCD模块的厚度因上基板114的厚度 而得到进一步减小。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数据驱动IC134就比上基板U4更厚,并且数据 驱动IC 134的厚度比壳盖140和下基板112之间的距离更大。也即,数据驱动IC134包括在硅晶片上图案化的多个层,例如,包括21 到25层的数据驱动IC 134可以具有大约0.56mm的厚度。另一方面,基板112 和114可以具有大约0.4mm的厚度,这比数据驱动IC 134更薄。数据驱动IC134的厚度比上基板114的厚度更厚。但是,壳盖140具有 对应于数据驱动IC 134的孔142,并且将数据驱动IC 134的顶表面设在壳盖 140的孔142中。因此,数据驱动IC 134不会接触壳盖140,由此防止数据驱 动IC134的破裂和工作出错。考虑到余量,壳盖140的孔142具有比数据驱动IC134更大的面积。例 如,希望孔142的宽度和数据驱动IC 134的宽度之差大于Omm并且小于0.6mm 。此外,数据驱动IC 134的厚度小于壳盖140的厚度和上基板114的厚度 之和是有利的。与此同时,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中,壳盖140具有仅仅对应于数据 驱动IC 134的孔142。这是为什么图3中的栅驱动IC 132比数据驱动IC 134 更薄以及图3中的栅驱动IC 132不会接触壳盖140的原因。然而,随着上基板U4的厚度变得更薄,图3中的栅驱动IC 132也可能 接触壳盖140。为了防止这个,壳盖140还可以包括对应于图3中的栅驱动IC 132的其它孔。将参照图6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图6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包括COG型驱动IC的 LCD模块的平面顶视图。图6中的LCD模块具有与上述LCD模块相同的结 构,除了上基板的厚度和壳盖的形状不同外。另外,图6中的LCD模块的截 面图与图5相同,因此没有示出,并且省去对相同部件的解释。在图6中,将壳盖240设在液晶面板210上。壳盖240具有将液晶面板 210的前表面暴露出来的开口并且覆盖液晶面板210的前表面的边缘。与此同时,栅驱动IC 232和数据驱动IC 234直接封装在液晶面板210上。 壳盖240包括对应于数据驱动IC 234的第一孔242和对应于栅驱动IC 232的 第二孔244。因而,数据驱动IC 234和栅驱动IC 232分别通过第一孔242和 第二孔244暴露出来。将数据驱动IC 234和栅驱动IC 232的顶表面分别设在 第一孔242和第二孔244中。在本发明中,LCD模块的厚度和重量可以通过减小液晶面板的基板的厚 度而减小。这里,当LCD模块包括COG型驱动IC时,壳盖具有对应于驱动 IC的孔,并且驱动IC不接触壳盖。因而,能够避免驱动IC的破裂和工作出 错。此外,由于能够使用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驱动IC,因此能够避免成本增 加。此外,壳盖覆盖上基板的前表面的边缘,并且因而LCD模块的各组件能 够免受波动或者冲击。根据本发明,在COG型驱动IC的厚度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较薄的LCD模块。显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 能够对液晶显示设备的壳盖以及包括本发明壳盖的液晶显示设备作出各种修 改和变动。因而,本发明意在包括这些修改和变动,只要它们落在所附权利要 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底盖;位于该底盖上方的支持主体;被该支持主体包围着的背光单元;位于该背光单元上方且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板以及夹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面板;包括贴装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边上的第一驱动集成电路(IC)的驱动单元;和覆盖该液晶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并且与该底盖结合的壳盖,该壳盖包括对应于第一驱动IC的第一孔。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IC的顶表面设在 第一孔中。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IC具有比第二基 板更厚的厚度。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孔的宽度比第一驱动IC 的宽度更宽。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孔的宽度和第一驱动IC 的宽度之差大于0mm且小于0.6mm。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面板还包括分别位于 第一和第二基板上的第一和第二偏振片,并且将该壳盖的一端设在第二基板 上,以使该壳盖与第二偏振片隔开。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还包括贴装在第 一基板的第二边上的第二驱动IC,并且该壳盖还包括对应于第二驱动IC的第 二孔。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IC比第二驱动IC更厚。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面板在第一基板上还 包括栅线和数据线,第一驱动IC与该数据线相连,并且第二驱动IC与该栅线 相连。
全文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底盖、位于该底盖上方的支持主体、被该支持主体包围着的背光单元、位于该背光单元上方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板以及夹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面板,驱动单元包括贴装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边的第一驱动集成电路(IC),并且壳盖覆盖液晶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并且与底盖结合,该壳盖包括对应于该驱动IC的第一孔。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403825SQ200710302360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5日
发明者南尚辰, 郑龙彩 申请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