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21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背景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众所周知的是将根据图像 情报的写入光照射到潜像载置体上,通过对此的扫描在潜像载置体上形成潜 像,并对该潜像进行显影后获得图像。照射写入光并扫描的光写入装置(光扫描装置), 一般包括有光源、偏向器之多面镜、f e透镜、长透镜、反射光学元 件之反射镜等。由光源发射来的写入光,通过转动的多面镜被匀角速度地偏向扫描。被匀 角速度地偏向扫描的写入光,射入到fe透镜里后,在主扫描线方向里被聚光 的同时,在潜像载置体上以匀速度地扫描地被补正。通过fe透镜以匀速度地 扫描地被补正的写入光,射入到长透镜里后,在副扫描线方向里被聚光的同时,《寻至U光面角度偏差补正(optical face tangle error correction)。通过长透 镜的写入光经反射镜偏向后,照射到潜像载置体上。在这种光写入装置中,由于光学元件的像面弯曲特性、光写入装置的罩盖 扭曲、因多面镜马达的发热而导致构成光写入装置的各种构成部件的热变形、 潜像载置体的安装时的扭曲等原因,在写入光产生的潜像载置体表面上的扫描 线里,会发生弯曲或倾斜。当发生扫描线的弯曲或倾斜时,就不能在潜像载置 体表面里形成对应于图像情报的正确的潜像,从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图像。特别 是在,复数的潜像载置体上分别形成各种颜色的图像(可视像),将这些图像相 互重叠后形成彩色图像,即串列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各潜像载置体之间的 扫描线的弯曲或倾斜等相对偏差,作为异常图像被用户敏感地认识到。亦即, 在单色的图像中,即使发生弯曲或倾斜,如果不多的话,那么用户是不大会作 为异常图像来认识的。相对于此,在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彩色图像中, 当各潜像载置体中的扫描线的弯曲或倾斜相对偏差时,会变成颜色偏差而表现 出来。这种颜色偏差即使很少,也会被用户作为异常图像而敏感地捕捉到。在专利文献1里公开了具有通过将长透镜弯曲后来调整扫描线之弯曲的 扫描线弯曲调整手段,和,通过转动长透镜来改变长透镜的姿势以调整扫描线 之倾斜的扫描线倾斜调整手段,的光扫描装置。另外,近年来,随着对部件数的减少、光扫描装置的小型化等的市场需求,采用兼有上述f e透镜和长透镜的特性之扫描透镜的光扫描装置也成为众所周知了。具体来说明就是,因转动多面镜而偏向的、从光源发射来的写入光射入 到扫描透镜里。射入到扫描透镜里的写入光被聚光到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里,以使得感光体表面上的写入光的点(spot)形成成为规定的形状。另外,写入光在被补正为匀速度扫描的同时,经光面角度偏差补正后通过扫描透镜。 然后,通过扫描透镜的写入光,被反光镜偏向后照射到潜像载置体上。专利文献l:特开2005-49468号公报 发明内容在上述采用兼有f e透镜和长透镜的特性之扫描透镜的光扫描装置中,因 为没有长透镜,如专利文献i所示,就不能通过对长透镜的弯曲来调整扫描线 的弯曲,或转动长透镜以调整扫描线的倾斜。于是,就考虑到对具有长透镜特 性的扫描透镜进行弯曲以调整扫描线的弯曲,和转动扫描透镜以调整扫描线的 倾斜。通过多面镜而偏向的写入光,其射入扫描透镜的入射角度是随主扫描线方 向中的写入光的入射位置而不同的。因此,该扫描透镜根据主扫描线方向中每 一个写入光的入射位置,而使采用不同的写入光的聚光作用。由此,当为了调整扫描线的弯曲而弯曲扫描透镜,或为了调整扫描线的倾斜而转动扫描透镜 时,通过多面镜而偏向的写入光在扫描透镜的入射位置也变化了。其结果可能 会造成,不能将射入到扫描透镜里的写入光,聚光后使得感光体上的点形状成 为规定的形状,从而产生感光体上的点(dot)潜像沿主扫描线方向变化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 置,通过以单一的扫描透镜来进行主扫描线方向以及副扫描线方向上的聚光的 装置,来抑制主扫描线的偏差,从而能够调整扫描线的倾斜和弯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提供了一种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束发射手段,其发射光束;主扫描线偏向手段,其将所述光束偏向去主扫描 线方向里,并发射扫描光;扫描透镜,其在所述主扫描线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里聚焦所述扫描光束;反射光学元件,其偏向所述扫描光束;倾斜调整手段, 其变化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姿势以调整光照射对象体上的扫描线的倾斜;弯曲 调整手段,其弯曲所述反射光学元件以调整所述光照射对象体上的扫描线的弯 曲。技术方案2技术方案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调整手段 包括强制弯曲手段,其通过付势力,将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强制弯曲到垂直于 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的一方侧里;按压手段,其相接于所述反射光学元 件的长度方向中央部,通过所述按压手段,将所述反射光学元件按压向弯曲方 向之反向侧里;并通过所述强制弯曲手段,调整所述按压手段在弯曲方向之反 向侧里,按压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按压量,来调整所述光照 射对象体上的扫描线的弯曲。技术方案3技术方案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手段包括 能够控制转动角度的马达,其包括输出轴和该输出轴上的螺丝纹;盖型螺母, 其螺合于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里的螺丝部,并相接于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 反射面之反对侧面的大致中央部;规定限制部件,其规定限制所述盖型螺母在 转动方向上的转动。技术方案4技术方案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手段包括 马达,其能够控制转动角度;凸轮部件,其相接于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 之反对侧面的大致中央部,根据所述马达的转动而转动。技术方案5技术方案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调整手 段以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一端为中心,通过使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另一端,在 垂直于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扫描光束反射面的方向里转动,来调整倾斜。技术方案6技术方案5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调整手段 包括能够控制转动角度的马达,其包括输出轴和该输出轴上的螺丝纹;盖型 螺母,其螺合于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里的螺丝部,并相接于所述反射光学 元件的反射面之所述另一端;规定限制部件,其规定限制所述盖型螺母在转动 方向上的转动。技术方案7技术方案5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调整手段 包括能够控制转动角度的马达,其包括输出轴和该输出轴上的螺丝纹;凸轮 部件,根据所述马达的转动来转动,并相接于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反^f面之所 述另—端。技术方案8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载置部件,其载置静电 潜像;带电装置,其用于所述图像载置部件的表面的带电;照射装置,其根据 图像情报,用光束来扫描并照射所述图像载置部件的带电表面以在其上面形成 静电潜像;显影装置,其通过调色剂来显影所述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 和转印装置,其转印调色剂图像到记录媒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装置是光 扫描装置,其包括:光束发射手段,其发射光束;主扫描线偏向手段,其将所 述光束偏向去主扫描线方向里,并发射扫描光;扫描透镜,其在所述主扫描线 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里聚焦所述扫描光束;反射光学元件,其偏向所述扫描光 束;倾斜调整手段,其变化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姿势以调整照射到所述图像载 置部件上的所述扫描光束之扫描线的倾斜;弯曲调整手段,其弯曲所述反射光 学元件以调整照射到所述图像载置部件上的所述扫描光束之扫描线的倾斜。根据技术方案1至8的所述,由于能够以单一的扫描透镜来进行主扫描线 方向以及副扫描线方向的聚光,与设置了在主扫描方向里聚光的f e透镜和在 副扫描方向里聚光的长透镜相比,能够减少部件的个数。由此,就能够实现光 扫描装置的集约化 小型化,或增加布置设计的自由度。另外,因为是通过调整反射光学元件的姿势来调整扫描线的倾斜的,与通 过调整将扫描光束聚集在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里的扫描透镜的姿势,来 调整扫描线的倾斜相比,就能够抑制照射到光照射对象体上的扫描光束的点 (spot)形状,在主扫描线方向中的光照射对象体上的照射位置的不同。更进一 步地,因为是通过弯曲反射光学元件来调整扫描线的弯曲的,与弯曲将扫描光 束聚集在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里的扫描透镜来进行扫描线的弯曲调整 相比,能够抑制光照射对象体上的扫描光束的点(spot)形状,在主扫描线方向中的光照射对象体上的照射位置的不同。


图1所示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概要构成图。图2所示是同打印机的成像站(station)的概要构成图。图3所示是同光写入单元的构成说明图。图4所示是搭载于伺光写入单元里的反光镜单元的斜视图。图5所示是从图4的A方向看到的反光镜单元。图6所示是反光镜单元的关键部构成的斜视图。图7所示是从图6的A方向看到的反光镜单元。图8所示是扫描线倾斜调整手段的关键部构成9所示是扫描线倾斜调整手段的俯视图。图10是扫描线倾斜调整说明图。图11是扫描线弯曲调整说明图。图12所示是反光镜单元的变化例的概要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适用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的l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方式虽然以中间转印方式的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为例来说明的,但并不 局限于此。图1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概要构成图。该打印机包括装置本体l、和可以从该装置本体1抽出的供纸卡盒2。在 装置本体1的中央部里,设置有用于形成黄色(Y)、青色(C)、洋红色(M)、黑 色(K)等各色调色剂图像(可视像)的成像站3Y、 3C、 3M、 3K。以下、以各符号 的添加字Y、 C、 M、 K来表示黄色、青色、洋红色、黑色用的部件。图2所示是黄色(Y)的成像站的概要构成图。还有,其他的成像站也具有 同样的构成。如图1以及图2所示,成像站3Y、 3C、、3M、 3K包括沿图中箭头A方向转 动的、作为潜像载置体的鼓状感光体IOY、 IOC、 IOM、 IOK。感光体10Y、 IOC、 IOM、 10K由直径为40mm的铝制圆筒状基础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感光层(如OPC 有机光半导体)构成。各成像站3Y、 3C、 3M、 3K分别在感光体10Y、 IOC、 IOM、 IOK的周围里,设置有对感光体进行带电的带电装置11Y、 IIC、 IIM、 IIK,对 形成于感光体中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手段之显影装置12Y、 12C、 12M、 12K, 对残留在感光体上的调色剂进行清除的清洁装置13Y、 13C、 13M、 13K。在各成 像站3Y、 3C、 3M、 3K的下方里,设置有能够将写入光L照射到感光体IOY、 IOC、 IOM、 10K里的光扫描装置之作为光写入手段的^;写入单元4。在各成像站3Y、 3C、 3M、 3K的上方里,设置有包括中间转印带20的中间转印单元5,由各成 像站3Y、 3C、 3M、 3K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20里。另夕卜, 还设置有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里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用材之转印纸P 里的定影单元6。另外,在装置本体1的上部里,装填有收容黄色(Y)、青色(C)、洋红色(M)、黑色(K)等各色调色剂的调色剂罐7Y、 7C、 7M、 7K。该调色剂罐 7Y、 7C、 7M、 7K的构成是,通过打开形成于装置本体1上部的排纸盘8,就可 以从装置本体l进行装卸。上述光写入单元4将光源之激光半导体发射的写入光(激光)L,通过对面 镜等进行偏向,并在感光体IOY、 IOC、 IOM、 10K上一边扫描一边照射。对光 写入单元4的详细说明将在后面叙述。上述中间转印单元5的中间转印带20,被巻挂在驱动辊21、张紧辊22以 及从动辊23上,以规定的时机在图中沿反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另外,中间 转印单元5包括将形成在感光体IOY、 IOC、 IOM、 IOK里的调色剂图像,转印 到中间转印带20里的1次转印辊24Y、 24C、 24M、 24K。中间转印单元5还包 括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纸P里的2次转印辊25, 和清除没有转印到转印纸P上的、中间转印带20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清洁 装置26。接下来、在上述构成的打印机中,对获得彩色图像的步骤作说明。 首先,在成像站3Y、 3C、 3M、 3K中,感光体IOY、 IOC、 IOM、 IOK通过带 电装置11Y、 IIC、 IIM、 IIK被均匀带电。之后,通过光写入单元4,依据于图 像情报的激光L被扫描曝光后,在感光体10Y、 IOC、 IOM、 IOK的表面里形成 潜像。感光体10Y、 IOC、 IOM、 IOK上的潜像,通过载置在显影装置12Y、 12C、 12M、 12K的显影辊15Y、 15C、 15M、 15K上的各色调色剂被显影后,作为调色 剂图像被可视化。感光体IOY、 IOC、 IOM、 10K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各个1 次转印辊24Y、 24C、 24M、 24K的作用,被依次重叠地转印到沿反时针转动驱 动的中间转印带20上。此时,各色的成像动作是,通过错开中间转印带20的 移动方向上从上右侧向下游侧的时机,使得该调色剂图像能够在中间转印带20 上的同一位置上重叠地转印。1次转印之后的感光体IOY、 IOC、 IOM、 IOK通过 清洁装置13Y、 13C、 13M、 13K的清洁刮刀13a,其表面得到清洁后准备下一次 的图像形成。'被充填到调色剂罐7Y、 7C、 7M、 7K里的调色剂,根据需要通过 未图示的搬送路径,以规定的量被补充到成像站3Y、 3C、 3M、 3K中的显影装 置12Y、 12C、 12M、 12K里。一方面,上述供纸卡盒2内的转印纸P,通过配设在供纸卡盒2附近的供 纸辊27,被搬送到装置本体1内,通过对位辊对28以规定的时机被搬送到2 次转印部里。之后,在2次转印部中,形成于中间转印带20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转印纸P里。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纸P,通过经过定影单元6进 行图像定影之后,由排出辊29排出到排纸盘8里。与感光体10相同地,残留 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与中间转印带20接触的轮带清洁 装置26而被清洁。下面,对于上述光写入单元4的构成作说明。 图3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写入单元4的构成说明图。 该光写入单元4包括由正多角形柱体构成的2个多面镜41a、 41b。该多面 镜41a、 41b在其侧面里具有反射镜,并且通过未图示的多面镜马达,以正多 角形柱体的中心轴为转动中心作高速转动。由此,当未图示的激光半导体(光 源)来的写入光(激光)射入到该侧面里时,该激光被偏向,扫描。另外,光写 入单元4包括用于多面镜马达的隔音效果的隔音玻璃42a、 42b;禾口,聚光到主 扫描线方向以及副扫描线方向里,通过个多面镜41a、 41b在将激光扫描的匀 角速度转动转变为匀直线运动的同时,对多面镜的光面角度偏差进行补正的扫 描透镜43a、 43b;禾口,将激光引导去感光体10Y、 IOC、 IOM、 10K上的反光镜 44a、 44b、 44c、 44d、 46a、 46b、 46c、 46d;和,作为倾斜以及弯曲调整单元 的反光镜单元50a、 50b、 50c、 50d;禾口,防止尘埃等落到箱体内的防尘玻璃 48a、 48b、 48c、 48d。还有,图3中的符号La、 Lb、 Lc、 Ld,分别表示照射到 各感光体10Y、 IOC、 IOM、 IOK里的写入光的光路。下面,对通过上述光写入单元4来调整扫描线的倾斜以及弯曲的扫描线调 整装置的构成作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扫描线调整装置不仅能够对扫描线的倾斜,还能够对扫描 线的弯曲进行调整。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扫描线的弯曲,是通过对上述反光 镜单元50a、 50b、 50c、 50d等反光镜,进行强制的变形来调整的。另一方面, 对于扫描线的倾斜,是通过改变反光镜单元50a、 50b、 50c、 50d的姿势来调 整的。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调整的机构配备在所有的 反光镜单元50a、 50b、 50c、 50d里。而另一方面,对扫描线的倾斜进行调整 的机构,配备在对应于黄色(Y)、青色(C)、洋红色(M)之感光体10Y、 10C、 10M 的反光镜单元50a、 50b、 50c里,但没有配备在对应于黑色(K)的反光镜单元 50d里。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区分颜色的符号。图4所示是反光镜单元50的斜视图。图5所示是以垂直于光路的方向看 到的反光镜单元。图6所示是反光镜单元的关键部构成的斜视图。图7所示是从图6的A方向看到的反光镜单元。该的反光镜单元50由将激光引导去感光体10Y、 IOC、 IOM、 IOK的反射光 学元件之反光镜51;禾口,保持反光镜51的托架52;禾口,固定用板簧54、 55 等构成的。另外,在反光镜单元50里,安装有调整扫描线弯曲的按压手段, 按压手段由弯曲调整脉冲马达65、弯曲调整脉冲马达保持67、盖型螺母之弯 曲调整调整器68等构成。另外,反光镜单元具有扫描线倾斜调整手段,扫描 线倾斜调整手段由倾斜调整脉冲马达56、倾斜调整脉冲马达保持57、盖型螺 母之倾斜调整调整器58等构成。图8所示是扫描辨倾斜调整手段的关键部构成图。图9所示是扫描线倾斜 调整手段的俯视图。在倾斜调整脉冲马达56的输出轴56a里,设置有螺丝部 56b,倾斜调整调整器58被螺合到该螺丝部里。调整器58如图9所示,被插 入到截面为D形状、倾斜调整脉冲马达保持57的D形状的调整器插入口 57a 里。由此,倾斜调整调整器58不能进行转动,即使倾斜调整脉冲马达56的输 出轴转动,该调整器58也不能转动,而是根据输出轴的螺丝传送,在图8的D 方向上进行升降。还有,调整扫描线弯曲的按压手段,也具有与扫描线倾斜调 整手段相同的构成。具体是,与图8相同地,在弯曲调整脉冲马达65的输出 轴65a的螺丝部65b里,螺合有弯曲调整调整器68。弯曲调整调整器68与图 9相同地,被插入到截面为D形状、弯曲调整脉冲马达保持67的D形状的调整 器插入口67a里。另外,在托架52里安装反光镜51时,如图5所示,将反光镜51相接设 置在到托架5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里的、突起状的反光镜支撑部52a里后,确 定反光镜51在托架52里的临时位置。之后,通过槽状固定用板簧54、 55来 夹住反光镜51和托架52地,将其固定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里(参照图7)。固 定用板簧54、 55被设置在比反光镜支撑部52a更靠反光镜单元的中央,从反 光镜51与反光镜支撑部52a相接一面的反对侧的面之反射面来按压反光镜51。 其结果是,通过反光镜支撑部52a和固定用板簧54、 55的付势力,反光镜51 如图6所示地,以挠曲状态被保持在托架52里。另外,在托架52的中央部里, 设置有未图示的弯曲调整孔。在该弯曲调整孔里,.贯穿有弯曲调整调整器68, 弯曲调整调整器68的顶部相接到与反光镜反射面之反对侧的面的中央部。另 夕卜,根据未图示的固定部件,弯曲调整脉冲马达保持67被固定到托架52里。如此组装后的反光镜单元50,将反光镜51的倾斜调整马达侧端部之反对侧的端部(以下称为「自由端部」),载置到固定于箱体里的支撑台66上。另 外,将保持倾斜调整脉冲马达56的倾斜调整脉冲马达保持57固定到箱体里。 然后,将旋入到倾斜调整脉冲马达56输出轴之螺丝部里的调整器58的顶部, 与反光镜的反射面的端部相接。另外,在反光镜51的反射面之反对侧面的自 由端部里,相接有固定在箱体里的板簧69,通过支撑台66和板簧69夹住反光 镜51,而将反光镜单元的自由端部保持在光路L的方向里。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扫描线的倾斜调整的方法作说明。 扫描线的倾斜调整是在本打印机出厂时进行的同时,以规定的时机来进 行,即本打印机在运行中例如打印页数到达规定页数后的时机,或由用户所指示的时机。具体的调整方法如下所述。在本打印机中进行扫描线的倾斜调整时,首先,以相同于各感光体10Y、IOC、 IOM、 IOK上之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时的动作,来形成预先确定的倾斜调 整用图样的潜像。然后,以相同于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时的动作,将各色的倾 斜调整用图样潜像显影后作为倾斜调整用图样(调色剂图像),将它们转印到中 间转印带20里。之后,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里的各色倾斜调整用图样,以 未图示的图样探测器(光学探测器)来检测。根据该检测结果,来把握黑色(K) 用的倾斜调整用图样,和其他颜色(Y、 C、 M)用的倾斜调整用图样的各位置的 偏差量。然后,分别计算出能够使得所把握的各位置偏差量为最小的、相对于 黑色(K)用的扫描线之其他颜色(Y、 C、 M)用的扫描线的倾斜量,并将其结果输 出到未图示的倾斜控制部里。倾斜控制部根据计算得到的结果,来控制倾斜调 整脉冲马达56的转动角。其结果是,螺合在倾ff调整脉冲马达56的输出轴里 的倾斜调整调整器58升降,并且反光镜单元50的马达侧端部向图4中的箭头 C方向里移动。具体来说是,当倾斜调整调整器58上升时,反光镜单元50的 马达侧端部就会上升。由此,反光镜单元50以支撑台66为支点,沿图4中的 顺时针方向转动,并改变其姿势。另一方面,当倾斜调整调整器58下降时, 反光镜单元50的马达侧端部也下降。由此,反光镜单元50以支撑台66为支 点,沿图4中的反时针方向转动,并改变其姿势。如此,当反光镜单元50的 姿势变化时,相对于入射面的激光L的入射位置改变,该激光产生的感光体上 的扫描线的倾斜也被改变。其结果是,如图10所示,就能够将调整前产生的 虚线所示的扫描线的倾斜,如实线所示地进行补正。本实施方式中的扫描线倾斜的调整,是通过以反光镜的自由端部为支点转动反光镜单元50后进行的。以反光镜的自由端部为支点时,与以反光镜的中 央部为支点的情况相比,通过使反光镜的马达侧端部作2倍的移动,就能够对 相同的角度范围进行调整。由此,与以中央部为支点相比,倾斜调整脉冲马达 56的1个脉冲所能调整的角度要更能细分,从而能够比以中央部为支点进行更 为细致的扫描线的调整。另外,以中央部为支点时,需要在反光镜反射面之反 对侧的面里配置作为支点的部件,但通过以反光镜的自由端部为支点,只要在 反光镜的光入射的有效领域之外,也可以在反光镜的反射面侧里设置支点,与 以中央部为支点相比,能够扩大布置设计上的自由度。另外,以专利文献l所 记载的长透镜来调整扫描线的倾斜时,由于是在长透镜的长度方向和光路方向 的正交方向里转动长透镜以补正扫描线的倾斜的,在以自由端部为支点对扫描 线的倾斜进行补正时,与以中央部为支点相比,在长透镜的长度方向和光路方 向的正交方向里的长度需要更长。这时因为如上所述,当以长透镜的自由端部 为支点时,使马达侧端部移动的量是以中央部为支点时的2倍,长透镜在长度 方向和光路方向的正交方向里短时,就会在长透镜里产生不入射的光。因此, 以长透镜来进行倾斜补正时,以自由端部为支点,长透镜就要增大,布置设计 上的制约也增大。但是,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地,以反光镜来补正扫描线的倾斜 时,因为是在平行于光路的方向里转动长透镜以补正扫描线的倾斜,即使是以 自由端部为支点,马达侧端部的移动量比起以中央部为支点的要增加,也不需 要增大反光镜。由此,即使是以自由端部为支点,也不会增加布置设计上的制 约。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扫描线的弯曲调整的方法作说明。 扫描线的弯曲调整是在本打印机出厂时进行的同时,以规定的时机来进 行,即本打印机在运行中例如打印页数到达规定页数后的时机,或由用户所指示的时机。具体的调整方法如下所述。本打印机在出厂时进行的具体的调整方法如下所述。在初始状态时,如图 6所示,通过固定用板簧54、 55的付势力,反光镜5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 向托架52—侧挠曲。在这种初始状态中,图11的虚线所示的扫描线是呈弯曲 状态的。从该初始状态开始来转动弯曲调整脉冲马达65,将弯曲调整调整器 68向'离开弯曲调整马达65的方向里移动后,弯曲调整调整器68的顶部与反光 镜5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相接。更进一步地,转动弯曲调整脉沖马达65, 使弯曲调整调整器68向离开弯曲调整马达65的方向里移动后,弯曲调整调整器68按压反光镜5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该部分和托架52之间的间隔增 大。反光镜51之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通过固定用板簧54、 55,被固定在托架 52里,并且,反光镜51的刚性要低于托架52的刚性。因此,通过移动弯曲调 整调整器68,反光镜51从挠曲向长度方向里的状态,变形到笔直的状态里。 对应于反光镜51的挠曲量,根据反光镜51反射的激光而产生的扫描线的弯曲 程度会改变。由此,通过对弯曲调整调整器68的移动量进行调整,就能够如 图ll所示地,对初始时具有的扫描线的弯曲进行补正后使其成为直线。 本打印机在运行时的具体的调整方法如下。首先,以相同于各感光体IOY、 IOC、 IOM、 10K上之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 时的动作,来形成预先确定的弯曲调整用图样的潜像。然后,以相同于通常的 图像形成动作时的动作,将各色的弯曲调整用图样潜像显影后作为弯曲调整用 图样(调色剂图像),将它们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里。之后,将转印到中间转 印带20里的各色弯曲调整用图样,以未图示的图样探测器(光学探测器)来检 测。根据该检测结果,从各色(K、 Y、 C、 M)用的弯曲调整用图样来把握各弯曲 量。然后,分别计算出能够使得所把握的各弯曲量为最小的、各色(K、 Y、 C、 M)用的弯曲量,并将其结果输出到未图示的弯曲控制部里。弯曲控制部根据计 算得到的结果,来控制弯曲调整脉冲马达的转动角。其结果是,螺合在倾斜调 整脉冲马达56的输出轴里的倾斜调整调整器58从托架突出的量变动之后,使 得扫描线的弯曲得到补正。下面,对反光镜单元的变化例作说明。 图13所示使反光镜单元150的变化例的概要构成图。 如图所示,该反光镜单元150中调整扫描线弯曲的按压手段是由,弯曲调 整脉冲马达165和弯曲调整凸轮168构成的。弯曲调整凸轮168被安装在弯曲 调整脉冲马达165的输出轴165a里。弯曲调整凸轮168的一部分通过设置在 托架52的长度方向中央部里的弯曲调整孔(未图示),与反光镜51的长度方向 中央部相接。通过控制弯曲调整脉冲马达165的转动角度,就能够控制弯曲调 整凸轮168突出于托架的量。其结果是,相对于反光镜51,弯曲调整凸轮对反 光镜5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按入量被控制,使得扫描线的弯曲得到补正。另外,调整扫描线的倾斜的倾斜调整手段由倾斜调整脉冲马达156、倾斜 调整凸轮157构成。倾斜调整凸轮157被安装在倾斜调整脉冲马达156的输出 轴156a里。倾斜调整凸轮157与反光镜51的马达侧端部相接。通过控制倾斜调整脉冲马达156的转动角度,反光镜单元51以自由端部为支点,反光镜51的马达侧端部转动。其结果是扫描线的倾斜得到补正。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以扫描透镜43之离开最远的反光镜来进 行倾斜调整以及弯曲调整的,也可以以反光镜44a 44d,或反光镜46a 46d 来进行倾斜调整以及弯曲调整。但是,通过离开最远的反光镜之扫描透镜43 来进行倾斜调整以及弯曲调整,能够相对于充分聚集在副扫描方向以及主扫描 方向里的光束来进行扫描线的补正,更值得推荐。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扫描组装,由于是以单一的扫描透镜43来聚 集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里的光线,与设置了在主扫描方向里聚光的f e 透镜和在副扫描方向里聚光的长透镜相比,能够减少部件的个数。由此,就能 够实现光扫描装置的集约化 小型化,或增加布置设计的自由度。另外,因为是通过调整反射光学元件之反光镜51的姿势来调整扫描线的 倾斜的,与通过调整将扫描光束聚集在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里的扫描透 镜43的姿势,来调整扫描线的倾斜相比,就能够抑制因扫描线的倾斜调整而 产生的,扫描线在主扫描线方向里的偏差。更进一步地,因为是通过弯曲反光 镜51来调整扫描线的弯曲的,与弯曲将扫描光束聚集在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 描方向里的扫描透镜43来进行扫描线的弯曲调整相比,能够抑制因扫描线弯 曲调整而产生的,扫描线在主扫描线方向里的偏差。另外,通过由,.将反光镜51在相对于反射面的垂直方向里强制弯曲的强 制弯曲手段之固定用板簧54、 55,和相接于反光镜的中央部,在与固定用板簧 引起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里按压反光镜的中央部之按压手段,来构成弯曲调 整手段,并调整按压手段对于反光镜的按入量,来调整光照射对象体之感光体 上的扫描线的弯曲。由此,因为温度变化等原因,扫描线弯曲成凹形状时,通 过进一步按压反光镜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就能够将弯曲的扫描线补正为笔 直,当因为温度变化等原因,扫描线弯曲成凸形状时,通过减弱对反光镜的按 压力,就能够将弯曲的扫描线补正为笔直。由此,就能够对应于因温度变化等 产生的扫描线的弯曲,从而能够抑制历时后的颜色偏差。所述按压手段是由,能够控制转动角度的马达之弯曲调整脉冲马达65;和, 螺合于设置在弯曲调整脉冲马达65的输出轴65a里的螺丝部65b,并相接于反 光镜51反射面之反对侧面里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之盖型螺母的弯曲调整调整 器68;和,对弯曲调整调整器68的转动方向的动作进行规定限制的规定限制部件之弯曲调整脉冲马达保持67,等构成。因为弯曲调整脉冲马达保持67使 得弯曲调整调整器68在转动方向里的动作被规定限制,即使弯曲调整脉冲马 达的输出轴65a转动,弯曲调整调整器68也不会转动,弯曲调整调整器68通 过输出轴的螺丝部被旋转后,弯曲调整调整器按压反光镜的长度方向中央部, 使得反光镜的弯曲被补正。由此,就能够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补正。另外,通 过采用能够控制转动角度的脉冲马达,就能够正确地控制弯曲调整调整器68 按压在反光镜5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里的按入量。另外,所述按压手段也可以如图12所示,由,能够控制转动角度的马达 之弯曲调整脉冲马达165;禾口,相接于所述反光镜反射面之反对侧面里的大致 中央部,通过弯曲调整脉冲马达的转动来转动的凸轮部件之弯曲调整凸轮168, 等构成。即使是这样的构成,通过控制弯曲调整脉冲马达165的转动角度,由 弯曲调整凸轮对反光镜长度方向中央部的按入量得到控制,反光镜的弯曲得以 补正。由此,就能够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补正。另外,所述倾斜调整手段的构成是通过,以所述反光镜51的一端(以下、 自由端部)为支点,将所述反光镜的另一端(以下、马达侧端部)相对于所述反 光镜的反射面,在垂直方向里转动后,来调整倾斜。以反光镜的自由端部为支 点时,比起以反光镜的中央部为支点来,通过对反光镜的马达侧端部作2倍的 移动,就能够调整相同的角度范围。由此,与以中央部为支点相比,倾斜调整 脉冲马达56的每一个脉冲的调整角度能够更小,从而能够进行更为细致的扫 描线的调整。另外,在以中央部为支点时,需要在反光镜反射面之反对侧面里 配置作为支点的部件,通过以反光镜的自由端部为支点,只要是反光镜的光的 射入有效领域之外,也能够在反光镜的反射面侧里设置支点,相比于以中央部 为支点来,能够扩大布置设计的自由度。另外,所述倾斜调整手段是由,能够控制转动角度的马达之倾斜调整脉冲 马达56;和,螺合于设置在倾斜调整脉冲马达56的输出轴56a里的螺丝部56b, 并相接于反光镜51反射面之反对侧面里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之盖型螺母的倾 斜调整调整器58;和,对倾斜调整调整器58的转动方向的动作进行规定限制 的规定限制部件之弯曲调整脉冲马达保持57,等构成。因为倾斜调整脉冲马达 保持57使得倾斜调整调整器58在转动方向里的动作被规定限制,即使倾斜调 整脉冲马达的输出轴56a转动,倾斜调整调整器58也不会转动,倾斜调整调 整器58通过输出轴56a的螺丝部56b被旋转后,倾斜调整调整器58按压反光镜的马达侧端部。由此,反光镜单元50以自由端部为支点,在相对于反光镜 反射面的垂直方向里转动,使得扫描线的倾斜得到补正。另外,通过采用能够 控制转动角度的脉冲马达,倾斜调整调整器58就能够正确地控制反光镜51的 转动量。另外,倾斜调整手段也可以如图12所示,由,能够控制转动角度的马达 之倾斜调整脉冲马达156;和,相接于所述反光镜,通过倾斜调整脉冲马达的 转动来转动的凸轮部件之倾斜调整凸轮157,等构成。即使是这样的构成,通 过控制倾斜调整脉冲马达156的转动角度,由倾斜调整凸轮157产生的反光镜 的转动量得到控制,就能够对扫描线的倾斜进行补正。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 内,除前述各实施方式中所示之外,从前述各实施方式作适当变更后的所得也 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前述构成部件的数量、位置、形状等不局限于前述各实 施方式,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数量、位置、形状等。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07年3月1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 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7-051317,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束发射手段,其发射光束;主扫描线偏向手段,其将所述光束偏向去主扫描线方向里,并发射扫描光;扫描透镜,其在所述主扫描线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里聚焦所述扫描光束;反射光学元件,其偏向所述扫描光束;倾斜调整手段,其变化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姿势以调整光照射对象体上的扫描线的倾斜;弯曲调整手段,其弯曲所述反射光学元件以调整所述光照射对象体上的扫描线的弯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调整手段包括强制弯曲手段,其通过付势力,将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强制弯曲到垂直于所 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的一方侧里;按压手段,其相接于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长度方向中央部,通过所述按压 手段,将所述反射光学元件按压向弯曲方向之反向侧里;并通过所述强制弯曲手段,调整所述按压手段在弯曲方向之反向侧里,按 压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按压量,来调整所述光照射对象体上 的扫描线的弯曲。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手段包括 能够控制转动角度的马达,其包括输出轴和该输出轴上的螺丝纹; 盖型螺母,其螺合于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里的螺丝部,并相接于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之反对侧面的大致中央部;规定限制部件,其规定限制所述盖型螺母在转动方向上的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手段包括 .马达,其能够控制转动角度;凸轮部件,其相接于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之反对侧面的大致中央 部,根据所述马达的转动而转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调整手段以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一端为中心,通过使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另一端,在垂直于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扫描光束反射面的方向里转 动,来调整倾斜。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调整手段包括能够控制转动角度的马达,其包括输出轴和该输出轴上的螺丝纹; 盖型螺母,其螺合于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里的螺丝部,并相接于所述 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之所述另一端;规定限制部件,其规定限制所述盖型螺母在转动方向上的转动。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调整手段包括能够控制转动角度的马达,其包括输出轴和该输出轴上的螺丝纹; 凸轮部件,根据所述马达的转动来转动,并相接于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反 射面之所述另一端。
8.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图像载置部件,其载置静电潜像;带电装置,其用于所述图像载置部件的表面的带电;照射装置,其根据图像情报,用光束来扫描并照射所述图像载置部件的带 电表面以在其上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其通过调色剂来显影所述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和 转印装置,其转印调色剂图像到记录媒介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装置是光扫描装置,其包括 光束发射手段,其发射光束;主扫描线偏向手段,其将所述光束偏向去主扫描线方向里,并发射扫描光; 扫描透镜,其在所述主扫描线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里聚焦所述扫描光束; 反射光学元件,其偏向所述扫描光束;倾斜调整手段,其变化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姿势以调整照射到所述图像载 置部件上的所述扫描光束之扫描线的倾斜;弯曲调整手段,其弯曲所述反射光学元件以调整照射到所述图像载置部件 上的所述扫描光束之扫描线的倾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单一的扫描透镜在进行主扫描线方向以及副扫描线方向的光束聚集时,抑制主扫描线的偏差,能够对扫描线的倾斜和扫描线的弯曲进行调整。具体方法是,将光源之激光半导体发射来、经多面镜偏向的写入光,通过单一的主扫描透镜进行主扫描线方向以及副扫描线方向的光束聚集,在照射感光体的光扫描装置中,由将通过扫描透镜的写入光折返的反射光学元件之反光镜来进行扫描线的倾斜以及弯曲调整。
文档编号G02B26/10GK101256284SQ200810083280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日
发明者庄司胜则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