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54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加热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加热装置。图像加热装置的已知实例是用于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上的定影装置以及对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以增强图像光泽度的光泽度增强装置。图像加热装置可在通过电子照相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设备中使用。这种成像设备的实例是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复印机功能、打印机功能和传真机功能的多功能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子照相的已知成像设备中,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首先形成在记录材料上,随后,使用配备于成像设备中的定影装置对该未定影的图像进行加热加压以便将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作为定影装置的实例,日本专利公开No.ll-231701公开了一种带式定影装置,其优点在于,为加速成像过程可以加大定影压合部分的宽度(即,沿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测量)。带式定影装置构造为在完成定影过程时,所述带式定影装置通过使压力带远离定影辊而转换至等待模式。已知这种带式定影装置用于控制压力带以防止压力带沿其宽度方向偏离预定范围。特别地,这是通过使支撑压力带的操纵辊倾斜以使得压力带在预定范围内侧向滑动来实现。作为另一机构,位置限制机构同样已知,其设置有邻近压力带内表面边缘的限位肋。这些限位肋可以与支撑压力带的辊的凸缘形成邻接,从而防止压力带偏离预定范围。然而,这些已知实例具有下列问题。特别地,在由于定影装置中发生卡纸造成记录材料不希望地附着在压力带上的情况下,在消除卡纸的过程中,当压力带被拉出时压力带有可能偏离其预定范围。尽管如果使用者沿压力带的移动方向将记录材料拉离压力带的话可以避免这种偏离,但是如果使用者试图将记录材料从压力带上倾斜或侧向取出的话,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很大。压力带偏离其预定范围的现象在使用上述位置限制机构的情况下无法避免。
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其包括环形带,其允许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压合部分处被加热;旋转构件,其构造为与环形带一起形成压合部分;接触/分离单元,其构造为执行接触或分离操作以使环形带和旋转构件彼此接触或分开;和限制单元,其构造为相对地移动到所述限制单元与环形带的外表面形成压力接触的位置,从而在将记录材料从与旋转构件呈分离状态的环形带上取下时,限制环形带沿其宽度方向的运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其包括环形带,其允许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压合部分处被加热;旋转构件,其构造为与环形带一起形成压合部分;支撑构件,其可旋转地支撑环形带;控制单元,其构造为进行控制以便在环形带旋转过程中校正环形带沿其宽度方向的未对准,通过使支撑构件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移动而进行所述控制;和限制单元,其布置在环形带沿宽度方向的外面。在环形带停止旋转的情况下,限制单元构造为相对地移动到所述限制单元可与环形带沿宽度方向的边缘接触的接触位置,以便在记录材料正从环形带上取下时,限制环形带沿宽度方向的运动。本发明的其它特征通过下文参照附图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加热单元和压力单元保持彼此压力接触。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加热单元和压力单元保持彼此压力接触。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加热单元和压力单元彼此分离。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加热单元和压力单元彼此分离。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橫截面图,其中加热单元和压力单元保持彼此压力接触。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加热单元和压力单元彼此分离。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0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位置检测机构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位置检测机构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2是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一侧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3是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容纳在成像设备主体内的状态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14是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从成像设备主体中弹出的状态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15是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一侧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16是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一侧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17是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一侧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带运动限制机构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带运动限制机构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20是在卡纸情况下进行的操作的流程图。图21是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一侧的示意性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加热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实施例首先参考图l描述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其后,参考图2和3详细描述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定影装置。成像设备图1是成像设备100的示意性横截面图。成像设备100是应用电子照相的打印机。成像设备100包括成像装置(如下所述)和定影装置,所述成像装置构造为在作为记录材料的片材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定影装置作为用于对形成在片材P上的调色剂图像加热加压以将图像定影在片材P上的图像加热装置。成像装置包括感光鼓102、充电装置103、曝光单元104、显影装置106、转印辊107和清除单元108。下面描述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这些部件。特别地,在成像设备100中,感光鼓102作为顺时针旋转的图像承载构件,充电装置103设置在感光鼓102的外周上。充电装置103均匀充电。在这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103构造为使感光鼓102带负电。曝光单元104响应于从外部主机接收的图像信息信号向带负电的感光鼓102发射激光束105。因此,在感光鼓102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06利用调色剂使形成在感光鼓10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便在感光鼓102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片材P储存在位于设备100底部的进给盒109中。每一片材P通过进给辊IIO净皮进给到一对对齐辊111。该对对齐辊111随后以与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02上同步的方式将片材P传送给转印辊107。随后,转印辊107将形成在感光鼓102上的调色剂图像静电转印到片材P上。清除单元108随后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02上的调色剂以准备下一个成像过程。其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传送至定影装置500。定影装置500对片材P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加压以便将图像定影到片材P上。随后,其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通过一对排出辊112排出到位于设备100顶部的排出盘113上。定影装置下面参考图2和3详细描述作为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500。定影装置500包括加热单元1和压力单元2,所述加热单元1可与形成在片材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相接触,所述压力单元2可接触与具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表面相反的片材P的表面。加热带13由涂覆有300jum厚硅橡胶的聚酰亚胺(PI)树脂基层构成,所述PI树脂基层的厚度为75/am,宽度为380mm,周长150mm。加热带13不是必须由上述材料构成,也可以使用具有耐热性质的其它替代材料。而且,加热带13的厚度和周长不局限于上述值,并且可以调整至适当值。加热单元1包括加热带13、加热辊11和张紧辊(支撑构件)14,所述加热带为环形带(加热旋转构件)。加热辊11和张紧辊14支撑加热带13。支撑加热带13的张紧辊14给加热带13施加张力,从而将加热带13的张力设定到预定值(在该实施例中为100N)。张紧辊14为空心辊,其由不锈钢制成并且具有大约20mm的外径和大约18mm的内径。张紧辊14还起到操纵辊的作用,以便在加热带13移动时使加热带13沿带宽度方向侧向滑动。在这个实施例中,术语"带宽度方向"或简化的"宽度方向"是指与带移动方向垂直且与支撑带的辊旋转轴线平行延伸的方向。这个操纵机构包括检测加热带13沿宽度方向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14A和使张紧辊14的一个纵向(轴向)端部沿竖直方向位移的位移机构。为了防止加热带13移动时(在定影过程中)偏离预定范围,控制器(CPU)600根据位置传感器14A的检测结果驱动位移机构,以便使张紧辊14沿竖直方向位移。这防止了加热带13的边缘由于加热带13在宽度方向未对准而受损。用于张紧辊14的位移机构可以可选地具有下列构造。特别地,位移机构可构造为使张紧辊14的相对纵向端部沿相反的竖直方向移动。换句话说,位移机构可以构造为使张紧辊14的一个纵向端部向下位移时另一个纵向端部向上位移。利用这一构造,就可减少为防止加热带13移动时偏离预定范围必需的张紧辊14的位移量。加热辊11为空心圆柱辊,其由不锈钢制成并且具有20mm的外径。加热辊ll内设置有作为加热源的卤素加热器12。加热辊ll还具有温度传感器12A,其设置为与加热带13的外表面接触,以使得温度传感器12A能检测加热带13的温度。根据温度传感器12A的检测结果,控制器600控制提供给卣素加热器12的电能。这使加热带13能够保持在设定温度,例如目标温度(在这个实施例中为180。C)。热量能均匀分布给片材P上的调色剂T,从而允许进行适当的定影过程(图像加热过程)。加热辊11还起到用于驱动加热带13的驱动辊的作用。金属压力垫19布置在形成于加热辊11和要在下文描述的压力辊15之间的压合区域的入口侧。压力垫19以这种方式定位,以确保用于定影压合部分的足够长度(沿片材传送方向)。换句话说,在这个实施例中,定影压合部分从形成于压力垫19和要在下文描述的压力垫18之间的压合区域到形成于加热辊11和压力辊15之间的压合区域延伸足够长的距离。压力单元2描述如下。压力单元2由压力带16、压力辊15和张紧辊(支撑构件)17构成,所述压力带16为环形带(压力旋转构件),压力辊15和张紧辊17支撑压力带16。定影压合部分形成在压力带16和加热带13之间。压力带16由涂覆有300lum厚硅橡胶的聚酰亚胺(PI)树脂基层构成,所述PI树脂基层的厚度为75jam,宽度为380mm,周长150mm。压力带16不是必须由上述材料构成,也可以使用具有耐热性质的其它替代材料。而且,压力带16的厚度和周长不局限于上述值,并且可以调节至适当值。除了具有以预定压力将压力带16压靠在加热带13上的作用之外,压力辊15还起到用于驱动压力带16的驱动辊的作用。压力辊15为空心圆柱辊,其由不锈钢制成并且具有20mm的外径。张紧辊17给压力带16施加张力,以便将压力带16的张力设定为预定值(在实施例中为IOON)。张紧辊17为空心辊,其由不锈钢制成并且具有大约20mm的外径和大约18mm的内径。张紧辊17还起到操纵辊的作用,以便在压力带16移动时使压力带16沿带宽度方向侧向滑动。这个操纵机构包括检测压力带16沿宽度方向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17A和使张紧辊17的一个纵向(轴向)端部沿竖直方向位移的位移机构。为了防止压力带16在移动时(在定影过程中)偏离预定范围,控制器(CPU)600根据位置传感器17A的检测结果驱动位移机构,以便使张紧辊17沿竖直方向位移。这防止了压力带16的边缘由于压力带16在带宽度方向未对准而受损。与用于张紧辊14的位移机构类似,用于张紧辊17的位移机构可以可选地构造为使张紧辊17的相对的纵向端部沿相反的竖直方向位移。硅橡胶压力垫18布置在形成于加热辊11和压力辊15之的压合区域的入口侧。在压力垫18和压力垫19之间施加预定压力(在该实施例中为400N)。现在将要对作为接触/分离单元的带分离机构进行描述。带分离机构包括使压力单元2围绕枢轴C进行倾斜的压力臂21、用于使压力臂21定位的压力凸轮22和与压力凸轮22相连的驱动马达。为了使压力带16与加热带13分离,如图4和5所示,压力凸轮22通过驱动马达而被逆时针旋转,以使压力臂21向下移动。该带分离机构由控制器600控制。控制器600由此控制驱动马达的旋转。为了使图4和5所示状态转变为图2和3所示状态(即,使压力带16与加热带13形成压力接触),压力凸轮22通过驱动马达而被顺时针旋转,以使压力臂21向上移动。因此,带分离机构允许加热带13和压力带16可相对于彼此接触和分离。尽管这个实施例使用通过移动压力单元2执行接触/分离操作的构造,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替代构造。例如,可以通过使加热单元1移动或者通过使加热单元1和压力单元2两者移动执行接触/分离操作。从发生卡纸到恢复成像过程的过程顺序下面将参照图20描述从发生卡纸到恢复成像过程的过程顺序。在这种顺序中,通过控制器600对每一单元和装置进行控制。首先描述检测定影装置500中发生卡纸的机构。该机构包括沿片材传送方向设置在定影装置500的上游侧和下游側的片材经过传感器。每一片材经过传感器构造为检测片材P是否已经经过传感器的检测点。输出信号从这些片材经过传感器发送给控制器600。在上游侧片材经过传感器检测到片材P之后,当下游侧片材经过传感器在上游侧片材经过传感器检测之后开始的设定时间内检测到片材P经过时,可以确定定影装置500处于正常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允许定影过程继续进行。相反,在上游侧片材经过传感器检测到片材P之后,如果下游侧片材经过传感器在设定时间后没有检测到片材P经过,则确定定影装置500处于异常(卡纸)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定影过程中断。当检测到片材P的传送发生故障,即,卡纸时,操作进行到步骤Sl,在该步骤中,控制器600立即中止成像过程(定影过程)并且使加热带13和压力带16停止转动。在步骤S2中,控制器600启动带分离机构,从而使压力带16移动远离加热带13。在这些步骤之后,操作进行到步骤S3,在该步骤,指示使用者通过从定影装置500中取出被卡的片材P而消除卡纸。通过在液晶显示器700(图1)上显示信息"请消除卡纸"来给使用者提供上述指示,所述液晶显示器作为位于成像设备100顶部的控制部分。控制器600控制液晶显示器700,使得上述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器700上。随后,使用者通过打开设备100的前门而消除卡纸。当使用者消除卡纸并关闭前门时,控制器600在步骤S4中确定卡纸已经消除。接下来,在步骤S5中,开始卡纸恢复顺序(卡纸恢复操作)。详细地讲,加热带13和压力带16旋转,并且卣素加热器12开始调节加热带13的温度。同时,还执行带位置检查顺序,以用于检查加热带13和压力带16的位置。详细地讲,位置传感器14A和17A分别检测加热带13和压力带16的位置。在步骤S7中,当加热带13的温度已达到设定温度(目标温度)时,控制器600终止卡纸恢复顺序。当卡纸恢复顺序终止时,控制器600启动带分离机构,从而使压力带16与加热带13形成压力接触。因此,先前中断的成像过程得以恢复。在卡纸恢复操作的过程中,如果记录材料(片材P)没有正确地取出或者如果检测到压力带16位于预定范围外的位置,则在步骤S6中确定定影装置500处于异常状态。当确定定影装置500处于异常状态时,在液晶显示器700上显示"错误"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成像过程被禁止。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执行定影过程之前所需的一系列准备步骤称作"卡纸恢复操作",所述准备步骤从卡纸已经消除的时刻到允许成像过程恢复的时刻期间进行。带运动限制机构下面描述带运动限制机构(限制单元)。该机构用于防止压力带16在宽度方向偏离预定范围,在使用者试图通过侧向或倾斜地拉动附着在压力带16上的片材P来消除卡纸时会导致所述偏离。根据该实施例的带运动限制机构包括带夹持辊31和可旋转地支撑所迷带夹持辊31的支撑底座32。支撑底座32固定到定影装置500的外壳上。带夹持辊31为涂覆有硅橡胶的空心芯金属辊,并且长到足以沿带宽度方向与压力带16完全接触。当运转时,带夹持辊31与压力辊15一起将压力带16夹持在它们之间。在该实施例中,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夹持压力为150N。在压力带16与加热带13形成压力接触的状态(正常定影状态)下,带夹持辊31远离压力带16,如图3所示。参见图4和5,当带分离机构由于发生卡纸而使压力单元2移动远离加热单元1时,位于压力辊15下面的带夹持辊31与压力带16形成压力接触。在该实施例中,压力辊15用作支承辊(旋转构件),以有助于带夹持辊31对带运动的有效限制。这消除了使用附加支承辊的必要,因此可以降低设备100的成本。可选地,只要可以防止压力带16在消除卡纸过程期间沿其宽度方向移动,类似于压力辊15的支承辊就不再必需。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带夹持辊31将需要更大的压接触力。因此,相信使用支承辊的前一构造可以使压力带16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当压力带16在卡纸消除过程期间沿其宽度方向接收力时,来自带夹持辊31的夹持压力可以防止压力带16沿其宽度方向移动。这意味着压力带16即使在卡纸消除过程期间也可以保持在预定范围之内,从而可以正确执行卡纸恢复操作。因此,可以迅速地恢复中断的成像过程。相反,如果不提供根据该实施例的带运动限制机构,在卡纸消除过程期间将会有压力带16偏离预定范围的可能性。如果发生偏离的话,在卡纸恢复操作的带位置检查顺序中将出现错误,从而难以恢复成像过程。特别地,这是因为在压力带16超出位置传感器17A的检测范围时,将不会正确检测出压力带16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600将确定定影装置500处于异常状态,中断卡纸恢复操作,并且允许液晶显示器700显示错误信息。在本发明中,当在正确执行卡纸消除过程后开始卡纸恢复操作的时候,带夹持辊31和压力带16彼此分离,同时,压力单元2移动为与加热单元l压力接触。因此,这使压力带16在正常定影过程期间无需大的旋转负载。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这种构造,使用由旋转构件限定的带夹持辊31的带运动限制机构方便了由使用者执行的卡纸消除过程。即使当压力带16随着片材P从压力带16上剥离而沿移动方向接收作用力时,因为带夹持辊31可相对于压力带16旋转,所以可以防止压力带16的表面受损。另外,因为在该实施例中,处于受限状态的压力带16仍然可以沿其移动方向略微移动,因此只需小作用力来拉动片材P。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带夹持辊31固定到定影装置500的外壳上,使得带夹持辊31在压力带16与加热带13分离时可与压力带16压力接触。可选地,例如,带夹持辊31可以构造为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得在发生卡纸的情况下带夹持辊31可以移动到与压力带16形成压力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600可以使带夹持辊31在从发生卡纸的时刻开始到指示使用者消除卡纸的时刻的时间段内移动成与压力带16压力接触。作为用于使带夹持辊31移动的机构,可以使用具有与带分离机构类似构造的已知机构。尽管带运动限制机构在该实施例中构造为限制压力带16的运动,但是下列可选构造也是允许的。特别地,配备有用于加热带13的带运动限制机构的可选构造也是允许的。在这种情况下,带运动限制机构构造为限制加热带13的运动。作为可选方案,可以为加热带13和压力带16均设置带运动限制机构。第二实施例下面将参照图6和7描述第二实施例。图6和7所示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同作用或可选地具有类似作用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特别地,第二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带运动限制机构(限制单元)由带位置限制板41限定。第二实施例中的其余部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应部件相同。参见图6和7,带位置限制板41不可动地连接到定影装置500的外壳上。带位置限制板41的材料例如可以是树脂或钢,但不限于此,只要所述材料具有限制压力带16的位置所必需的强度即可。在这个实施例中,带位置限制板41由钢制成。当沿宽度方向观察时,带位置限制板41布置在压力带16外面。在压力带16与加热带13压力接触的状态下,带位置限制板41不与压力带16接触。另一方面,在进行卡纸消除过程时,沿宽度方向观察,带位置限制板41可与压力带16的边缘接触。详细地,如图7所示,在压力单元2响应于卡纸发生而通过带分离机构被移动远离加热单元1的状态下,从与图7纸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压力带16和带位置限制板41彼此搭叠。这样,带位置限制板41定位成可与压力带16的边缘接触。因此,如在第一实施例中一样,在卡纸消除过程期间可以防止压力带16沿其宽度方向偏离预定范围,因此,允许被中断的成像过程毫无迟延地迅速恢复。在该实施例中,沿宽度方向观察时,图6和7所示带位置限制板41也布置成邻近压力带16的另一边缘。利用这两个带位置限制板41,可以限制压力带16的运动。因此,即使当压力带16在卡纸消除过程期间接收沿其宽度方向的作用力时,与带位置限制板41邻接的压力带16也可以正确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在该实施例中,不可动地布置在定影装置500外壳上的带位置限制板41相对于压力带16而言向着限制压力带16的位置的位置相对移动。带位置限制板41的这一相对运动连同压力带16与加热带13的分离一起进行。可选地,该实施例可以配备有用于使带位置限制板41移动的指定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指定机构可以构造为在发生卡纸的情况下使带位置限制板41移动到板41可与压力带16的边缘接触的位置。尽管带位置限制板41在该实施例中构造为限制压力带16的运动,但是下列可选构造也是允许的。特别地,配备有用于加热带13的带位置限制板的可选构造也是允许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带位置限制板构造为限制加热带13的运动。作为可选方案,可以为加热带13和压力带16均设置带位置限制板。第三实施例现在将参照图8描述第三实施例。作为根据笫三实施例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500配备有加热辊和压力带。包括在该实施例中的图标记。第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带运动限制机构由带位置限制板201限定。第三实施例中的其余部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应部件相同。首先,将简要描述配备有加热辊和压力带的定影装置500。加热单元1包括加热辊60和设置在加热辊60内部的卣素加热器12。如第一实施例中一样,控制器600控制提供给面素加热器12的电能,使得加热辊60的表面可以保持在设定温度,即目标温度。加热辊60具有由铝制圆柱形管制成的金属芯,具有56mm的外径和50mm的内径,并且将离素加热器12包含在该金属芯内部。在加热辊60中,金属芯的表面涂覆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厚度为2mm并且由AskerC硬度为45度的硅橡胶制成,弹性层表面涂覆有PFA或PTFE耐热释方文层(releaselayer)。压力单元2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构造,包括压力带16、压力辊15、张紧辊17、压力垫18和施油辊50。压力带16以可环形旋转的方式在例如100N的预定张力下悬挂于压力辊15和张紧辊17之间。施油辊50可以给压力带16的内表面上油,从而减小压力带16的内表面和压力垫18之间的滑动阻力。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油可以是粘度为1000cS的耐热珪油。施油辊50用这种油浸渍并且由压力带16可旋转地支撑。下面将参照图9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用于压力带16的未对准校正控制机构(侧向滑动单元)。支撑臂454由固定到侧板420外表面上的轴455可旋转地支撑。支撑臂454保持弹簧456。弹簧456沿压力带16的悬挂方向偏压张紧辊轴承453,使得轴承453可沿悬桂方向移动。轴承453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张紧辊17。扇形齿轮452固定到支撑臂454的外部区域上。扇形齿轮452与蜗杆451啮合,所述蜗杆可由步进马达450驱动旋转。从宽度方向观察,可以检测压力带16沿宽度方向(即,与图9中箭头F和R指示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80(图8)布置成靠近压力带16的边缘。图9中的附图标记70表示接收使加热辊60旋转的驱动力的驱动输入齿轮。现在参照图10和11描述位置检测机构80。图11显示了从下面观察的位置检测才几构80。位置检测机构80包括带位置检测臂83和传感器标志(sensorflag)82。位置检测机构80可围绕旋转轴84旋转。带位置检测臂83由偏压弹簧85偏压,从而与压力带16沿宽度方向的边缘始终保持接触。传感器标志82具有两个切口82a和82b。带位置检测臂83和传感器标志82通过围绕旋转轴84旋转而追随压力带16沿F方向和R方向(图9)的运动。位置检测机构80还包括两个光传感器81a和81b。当压力带16沿F方向和R方向移动时,通过使光传感器81a和81b分别面向传感器标志82上的切口82a和82b,位置检测才几构80检测压力带16沿宽度方向的位置。详细地,光传感器81a和81b是所谓的光电断路器。特别地,当来自这些光传感器81a和81b的光束输出由于光传感器81a和81b面向相应的切口82a和82b而处于非阻断状态时,光传感器81a和81b发出信号,即,开/关信号。在这个实施例中,控制器600根据如表1所示的来自两个光传感器81a和81b的开/关信号的组合确定压力带16的位置。根据所确定的压力带16的位置,张紧辊17沿竖直方向位移。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详细地,当压力带16沿箭头R的方向(图9)倾向一侧地滑动时,位置检测机构80检测到压力带16的"R方向未对准"情况,并且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控制器600。控制器600随后进行控制以使步进马达450旋转,从而使扇形齿轮452围绕轴455向上移动。因此,压力带16沿相反方向,即,沿图9中的F方向移动。相反地,当位置检测机构80检测到压力带16的"F方向未对准"情况时,位置检测机构80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控制器600。控制器600随后进行控制以使步进马达450旋转,从而使扇形齿轮452围绕轴455向下移动o通过重复一系列这些控制操作,压力带16可以侧向滑动以便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如果万一检测到"溢出未对准错误"情况,接收检测信息的控制器600将立即进行控制,以中断定影过程并且将错误信息显示在作为控制部分的液晶显示器700上。下面将参照图12描述使压力带16移动为与加热辊60接触和脱离接触的机构。参照图12,轴204从侧板202向外伸出,所述侧板202与支撑整个定影装置500的底板203形成一体。旋转板210以可围绕轴204旋转的方式设置。旋转板210从下面由凸轮215通过压力弹簧213支撑。而且,旋转板210可旋转地支撑压力辊15,并且允许压力辊15可围绕轴204沿竖直方向移动。凸轮215由步进马达(未显示)进行可旋转地控制。例如,当定影装置500不在片材P上执行定影过程时,旋转板210移动到使压力单元2与加热辊60分离的位置。从宽度方向观察,凸轮215、旋转板210和压力弹簧213类似地设置成邻近压力带16的另一边缘,并且类似地用于使压力单元2(即,压力辊15)竖向移动。卡纸消除过程下面将描述用于执行卡纸消除过程的结构与操作。卡纸消除过程的顺序与上面参照图20解释的相同。如果片材P在夹于压力带16和加热辊60之间时停止(卡纸)的话,控制器600立即停止在加热辊60上进行的加热操作和旋转操作。控制器600还控制凸轮215的旋转,使得压力单元2移动远离加热辊60。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0通过滑动件212被相对于成像设备100的主体可滑动地支撑,使得定影装置500可以从成像设备100的主体弹出,如图13和14所示。换句话说,成傳^殳备100至少具有弹出机构(弹出单元),其可在保持定影装置500的同时从设备主体弹出。因此,在卡纸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将定影装置500从设备100中弹出而取出被卡片材。带运动限制机构下面描述带运动限制机构的构造,所述带运动限制机构在卡纸消除过程中限制压力带16的横向运动。图12、13和15显示了定影装置500容纳在成像设备100的主体内的状态。图14、16和21显示了定影装置500从成像设备100的主体中弹出的状态。参照显示了定影装置500容纳在设备主体内的状态的图12、13和15,带位置限制板201和轴环211以可轴向移动方式附接到轴204上,并且利用弹簧214彼此连接。当轴环211沿轴向方向(图12中的方向B)移动时,带位置限制板201构造为沿相同的方向移动。如图15所示,轴环211具有突出部分211a。突出部分211a相对于定影装置500的底板203进一步向下伸出,并且延伸穿过导向槽208,导向槽208设置于作为成像设备100的主体的一部分的支撑板207中。导向槽208具有弯曲部分208a。当定影装置500沿图12所示方向A移动时,突出部分211a沿着弯曲部分208a移动,导致轴环211和带位置限制板201沿与方向B相反的方向B'移动。换句话说,当图13和15所示状态(即,定影装置500设置在设备100内部的状态)转变为图14和16所示状态(即,定影装置500从设备100中弹出的状态)时,轴环211和带位置限制板201沿方向B'移动。在带位置限制板201下面设置有用于带位置限制板201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由偏压弹簧206和可围绕支点205a旋转的固定板205(图13和14)构成。参照图14和13,当定影装置500插入设备主体时,固定板205通过设置在设备100的支撑板207上的突出部分209进行转动。这导致固定板205与带位置限制板201分离。因此,带位置限制板201就可沿方向B(图12)自由移动。图15显示了容纳在设备主体内的定影装置500,并显示了可执行定影过程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轴环211位于与弯曲部分208a相对应的位置处,该位置远离压力带16,并且带位置限制板201停止在与压力带16的边缘分开的位置处。具体地,带位置限制板201位于位置检测机构80(图18)的带位置检测范围d(在dl和d2之间)以夕卜。尽管压力带16沿其宽度方向的位置根据先前描述的带未对准校正控制发生变化,但是带位置由位置检测机构80检测并且以曲折方式控制在带位置检测范围d内。如果万一压力带16的边缘伸出带位置检测范围d,则确定定影装置500处于异常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600中断定影装置500的操作。在这个实施例中,在范围d设定为4mm的距离的情况下实施带位置控制,以便充分保护压力带16的边缘免受损坏。接下来描述定影装置500如何从设备主体中弹出。图16显示了定影装置500正处于从设备主体弹出过程中的状态。具体地,轴环211的突出部分211a在图12中沿导向槽208向右移动到位置208b。这导致带位置限制板201进入带位置检测范围d。根据压力带16边缘的位置,带位置限制板201可以与所述边缘接触。弹簧214的尺寸在几何上被确定成使得即使当压力带16的边缘处于带位置检测范围d的极限位置dl时,弹簧214仍然保持其弹性而不会紧密闭合。图17和21显示了定影装置500已经从设备主体中弹出的状态。轴环211和带位置限制板201通过旋转的固定板205被固定就位,并且即使在它们与导向槽208脱离并从设备主体中完全弹出之后也会保持在它们的位置上。因此,在定影装置500在卡纸消除过程时从设备主体中弹出的状态下,压力带16沿其宽度方向的位置可受到带位置限制板201的限制。即使压力带16在卡纸消除过程中不接收沿宽度方向的作用力,带位置限制板201也可以防止压力带16偏离带位置检测范围(预定范围)d。因此,可以正确进行卡纸恢复操作,从而允许中断的成像过程迅速恢复。当定影装置500插回设备主体中时,由带位置限制板201实施的位置限制被解除,使得压力带16和带位置限制板201不会在正常的定影过程期间相对于彼此滑动。因此,可以防止压力带16的边缘被带位置限制板201损坏。尽管在这个实施例中,带位置限制板201设置为只邻近压力带16沿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但是可选地,可以采用邻近压力带16的相对边缘的两个带位置限制板。定影装置500从设备主体中弹出的方向不一定必须是朝向设备主体侧面的方向,可选地,可以是朝向设备主体前面的方向。带位置限制板201的操作方向可以根据定影装置500的弹出方向设定。第四实施例接下来参照图18和19描述第四实施例。作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500配备有如第三实施例中一样的加热辊和压力带。包括在该实施例中的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作用或可选地类似作用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带运动限制机构,尤其是用于使带位置限制板移动的机构。在该实施例中,带位置限制板301和302设置成邻近压力带16沿宽度方向的相对边缘。带位置限制板301和302分别具有齿条301a和302a,并且可沿与压力带16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齿条301a和302a为具有模数的渐开线齿形并且共用具有所述模数的小齿轮303,沿带宽度方向观察时,小齿轮303大体上位于定影装置500的中心。当小齿轮303沿一个方向旋转时,齿条301a和302a使两个带位置限制板301和302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齿条301a和302a分别设置有弹簧301b和302b。弹簧301b和302b将相应的带位置限制板301和302向内朝向压力带16拉动。参见图18,当定影装置500容纳在设备主体内时,设置于设备主体内的导向器306a和306b之一与带位置限制板301和302中相应的一个接触,从而将带位置限制板保持在预定位置。如在第三实施例中一样,带位置限制板301和302均保持在带位置检测范围d以外。通过这种方式,处于图18所示状态的带位置限制板301和302保持在它们不可与压力带16接触的位置,从而防止压力带16的边缘受损。另一方面,在发生卡纸的情况下,定影装置500在卡纸消除过程中从设备主体内弹出。在这种情况下,带位置限制板301和302远离设置于设备主体内的导向器306a和306b。因此,弹簧301b和302b的拉力使带位置限制板301和302向内朝向彼此移动,从而将压力带16夹在它们之间。当定影装置500进一步从设备主体中弹出时,通过设备主体的突出部分307被预先固定就位的制动器304使其本身与突出部分307脱离,如图19所示。随后,制动器304与一体设置在小齿轮303下面的橡胶板303a接触。因此,制动器304利用弹簧305的偏压力来摩擦保持橡胶板303a,从而防止小齿轮303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由于在发生卡纸之前进行的未对准校正控制而不确定压力带16沿其宽度方向定位的位置,但是压力带16的边缘始终定位在位置检测机构80的带位置检测范围d内。在这个实施例中,带位置限制板301和302都构造为可随用于将定影装置500从设备主体中弹出的操作而移动,使得带位置限制板301和3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压力带16的相应边缘接触(图19所示状态)。因此,当定影装置500从设备主体中弹出时,可以有利地限制压力带16沿其宽度方向的移动,从而防止压力带16在卡纸消除过程中偏离带位置检测范围d。尽管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的带位置限制板构造为利用定影装置500从设备主体中的弹出操作进行移动,但是其它可选构造也是允许的。例如,可以设置诸如马达或螺线管之类的致动器,其构造为使带位置限制板在从已发生卡纸的时刻开始到允许进行卡纸消除过程的时刻的期间移动。利用这种构造,带位置限制板即使在定影装置500安置于设备主体内的状态下也可以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带位置限制板可以利用致动器而在从卡纸消除过程已经完成的时刻开始到压力带16为启动卡纸恢复操作而开始旋转的时刻的期间退出带位置检测范围。尽管定影装置已经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作为图像加热装置的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可选地,本发明可以以其它方式应用。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光泽度增强装置,该光泽增强装置对其上由定影装置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进行加热以增强图像光泽度。尽管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理解为最广义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变型、等同结构及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环形带,其允许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压合部分处被加热;旋转构件,其构造为与环形带一起形成所述压合部分;接触/分离单元,其构造为执行接触操作以使环形带与旋转构件形成彼此接触和分离操作以使环形带和旋转构件彼此不接触中的至少一种操作;和限制单元,其构造为相对地移动到所述限制单元与环形带的外表面形成压力接触的位置,从而在记录材料从与旋转构件呈分离状态的环形带上取下时,限制环形带沿其宽度方向的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还包括可旋转地支撑环形带的支撑构件,其中,所述限制单元包括可与环形带压力接触的旋转构件,以使得所述旋转构件和所述支撑构件能够将环形带保持于其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限制单元构造为随同所述接触/分离单元执行的分离操作而移动为与环形带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限制单元构造为随同所述接触/分离单元执行的接触操作而移动为与环形带脱离接触。5.—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环形带,其允许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压合部分处被加热;旋转构件,其构造为与环形带一起形成所述压合部分;支撑构件,其可旋转地支撑环形带;控制单元,其构造为进行控制以便在环形带旋转过程中校正环形带沿其宽度方向的未对准,所述控制通过使支撑构件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位移而进行;和限制单元,其布置在环形带沿宽度方向以外,其中在环形带停止旋转的状态下,该限制单元构造为相对地移动到所述限制单元可与环形带沿宽度方向的边缘接触的接触位置,以便在记录材料从环形带上取下时,限制环形带沿宽度方向的运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还包括接触/分离单元,所述接触/分离单元构造为执行接触操作或分离操作,以使环形带和旋转构件彼此接触或分离,其中,所述限制单元构造为随同接触/分离单元执行的分离操作而移动到接触位置,所述接触位置为限制单元可与环形带沿宽度方向的边缘接触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限制单元构造为随同接触/分离单元执行的接触操作而从接触位置移动到退出位置,所述接触位置为限制单元可与环形带沿宽度方向的边缘相接触的位置,所述退出位置为限制单元从接触位置退出的位置。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还包括弹出单元,所述弹出单元构造为可在保持环形带的同时从设备主体中弹出,其中,限制单元构造为随同用于将弹出单元从设备主体中弹出的操作而移动到接触位置,所述接触位置为限制单元可与环形带沿宽度方向的边缘相接触的位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限制单元构造为随同用于将弹出单元安置在设备主体内的操作而移动到退出位置,所述退出位置为限制单元从接触位置退出的位置。全文摘要在将由于卡纸而不希望地附着在压力带上的片材取出时,如果沿压力带的宽度方向拉动片材,则压力带可能沿宽度方向产生不希望地移动。这将难以正确执行随后的卡纸恢复操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本发明的图像加热装置中,带夹持辊可以在卡纸情况下与压力带形成压力接触,从而防止压力带在消除卡纸时沿宽度方向发生意外移动。文档编号G03G15/20GK101329537SQ200810125338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优先权日2007年6月20日发明者横田理彦,高桥昌弘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