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78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有摄像元件的电子摄像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提高 摄像元件散热性的散热结构的电子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出现了以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为代表、具有摄像功能的移动电话等各种方式的电子摄像装置。电子摄像装置通常内置CCD或CMOS 等摄像元件,通过透镜等光学系统使被摄体的光学像在摄像元件的受光 面上成像,通过该摄像元件的光电转换处理来取得(拍摄)被摄体的图 像数据。另外,电子摄像装置具有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将通过该摄像 元件拍摄的被摄体图像显示在显示部上。并且,电子摄像装置内部的摄像元件能在设计规格所规定的温度条 件下进行最佳驱动,并拍摄高画质的图像。但是,摄像元件在驱动时产 生的热会引起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伴随该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而产生 暗电流等噪声。由该热引起的噪声会招致摄像元件的画质降低,进而摄 像元件难以进行高画质摄像。为了防止由于该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引起的噪声的恶劣影响,近些 年来出现了这样的电子摄像装置,其引入了利用散热作用来冷却摄像元 件的技术。例如存在如下2种数码相机 一种数码相机是通过相机主体 内部的筒状体将设置于相机主体外壳的上部和下部的各通风孔连通起来 形成空气流路,在该空气流路中产生利用了烟筒效果的空气流动,提高作为发热源的电子元件(CPU)的散热性(参见专利文献1);另一种数码相机在壳体内部收容有由蓄热材料形成的冷却部,通过从该冷却部释放的冷气对壳体内部的摄像元件等进行冷却(参见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850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94382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数码相机中举例说明的现有电子摄 像装置中,形成在壳体的上部和下部的散热用通风孔始终处于朝装置外 部打开的状态,因此经常难以实现非使用状态下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 性能,在实现非使用状态下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时会使装置结构 变得复杂。并且,此处所说的非使用状态是指用户未使用(例如不进行 操作)的放置或携带的状态。与此相对,所谓使用状态是指用户进行使 用或操作的状态。另外,在对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数码相机举例说明的现有电子摄 像装置中,使通过外部的冷却装置预先冷却过的冷却部释放的冷气充满 壳体内部,对摄像元件进行冷却,然而没有考虑到通过该冷气冷却摄像 元件时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发明内容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摄像 装置,该电子摄像装置能容易地实现抑制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的散热性 能和非使用状态下的装置内部的防滴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 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置具有配置于壳体内部的摄像元件;通风部,其构成上述壳体的一部分且与上述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邻接,在该电子 摄像装置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具有通风孔,该通风孔将该该通风部邻接的上述配置空间与外部连通;以及开闭部,其具有执行该电子摄像装置 的规定功能的功能部,以能打开或关闭上述通风孔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壳体上。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的基础 上,还具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堵塞关闭了上述通风孔的状态下的上 述开闭部与上述壳体的间隙。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驱动部,其 进行将上述通风孔打开的上述开闭部的打开动作;温度传感器,其检测上述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的温度;以及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温度传感器 的温度检测结果,使上述驱动部进行上述开闭部的打开动作。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通风孔为多个。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通风部是向上 述通风孔传导上述摄像元件的热的热传导部件。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开闭部是具有 上述功能部的照明机构,上述功能部是对上述摄像元件所拍摄的被摄体 进行照明的发光部。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置具 有微多孔性部件,该微多孔性部件具有通风性和不透水性并覆盖上述通 风孔。根据本发明,通过通风部形成有构成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的壳体的 一部分外壁,使通风部与该配置空间邻接,在该电子摄像装置使用状态 下的上方侧配置将该配置空间与外部连通的通风部的通风孔,还构成为 利用具有执行该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功能部的开闭部来打开或关 闭该通风部的通风孔,从而无需在壳体上另外追加仅打开或关闭通风部 的通风孔的盖等,能够将执行该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现有结构部 用作开闭部,来打开或关闭通风部的通风孔。另外,利用摄像元件的配 置空间内的气体对流,能够容易地经由打开状态下的通风孔将该配置空 间内的热释放到外部,另一方面,在没有使用该电子摄像装置时,通过 该开闭部使通风孔处于关闭状态,能够防止液体从外部进入摄像元件的 配置空间内。因此,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对摄像元件进行冷却,并且能 够防止液体进入非使用状态下的装置内部,其结果,能够实现一种可容 易实现抑制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的散热性能和非使用状态下装置内部的 防滴性能的电子摄像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结构例 的示意图。图2是举例说明该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 剖视示意图。图3是示意性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功能 结构例的框图。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通风部的散热 作用的示意图。图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的示意图。图6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 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图7是举例说明该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 剖视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举例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其他方式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1、 21:数码相机2、 22:相机主体3:透镜单元4:主壳体4a:内部空间5:连接部6:闪光灯6a:发光部7:收纳部8:密封部件9:通风部9a:通风孔10:释放按钮lla:反射镜Hb:反射镜驱动部12:摄像元件13:电路基板14:闪光灯驱动部15:显示部16:存储部17、 27:控制部17a:图像处理部18:电源部19-电源开关23:温度传感器27b:判断处理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优选实施方 式。并且,下面举例说明数码相机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 个例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示意图。图2是举例说明该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内部 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示意性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 装置的一个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1~3所示,作为该第1实施方式的 电子摄像装置的数码相机1是单反数码相机(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其 包括具备摄像功能的相机主体2,和可拆装地安装于该相机主体2上的 透镜单元(镜头单元)3。相机主体2具有构成相机主体2的大部分外形的主壳体4、用于将 透镜单元3安装在主壳体4上的连接部5、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闪光灯6、 收纳闪光灯6的收纳部7、堵塞闪光灯6与收纳部7的间隙的密封部件8、 使主壳体4的内部与外部通风的通风部9、以及用于进行摄像操作的释放 按钮IO。另外,相机主体2具有向取景器(未图示)反射来自被摄体 的光的反射镜lla、驱动反射镜lla的反射镜驱动部llb、拍摄被摄体的 图像的摄像元件12、电路基板13、以及驱动闪光灯6的闪光灯驱动部14。 另外,相机主体2还具有显示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图像的显示部15、 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部16、控制相机主体2的各构成部的控制部17、电 池等电源部18、切换电源部18的导通断开的电源开关19。透镜单元3是使用多个透镜和透镜框体等来实现的,通过主壳体4 的连接部5安装在相机主体2上。具体而言,连接部5是环状的部件, 与摄像元件12的位置对应地设置在形成于主壳体4正面侧的外壁部上的 开口部处。透镜单元3的一端通过嵌合等方式安装在该连接部5上。这 种情况下,透镜单元3配置成如下状态其光轴贯穿主壳体4内部的摄 像元件12的受光面中心部。这样通过连接部5安装在相机主体2上的透 镜单元3经由连接部5内侧的开口部使来自被摄体的光在相机主体2的内部聚光,将被摄体的光学像成像在摄像元件12的受光面上。另外,该 透镜单元3根据相机主体2的控制部17的控制进行驱动,调整在相机主 体2的内部聚光的来自被摄体的光量,或者使被摄体对焦。主壳体4构成相机主体2的壳体的大部分。即,相机主体2的壳体 由后述的收纳部7和通风部9以及主壳体4形成。这种情况下,主壳体4 和通风部9 一体地形成,使得由通风部9形成主壳体4的上部外壁的一 部分,在该主壳体4的上部外壁的外侧一体地形成有收纳部7。另一方面, 在该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中配置有摄像元件12和电路基板13等内置 部件(例如作为相机主体2的发热源的部件等)。该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 4a是至少固定配置有摄像元件12的空间(即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闪光灯6是对通过相机主体2的摄像元件12拍摄的被摄体进行照明 的照明机构,以能打开或关闭通风部9的通风孔9a的方式设置在主壳体 4上。具体而言,闪光灯6是内置了发光部6a的弹出型闪光灯,通过闪 光灯驱动部14的作用,闪光灯6以从收纳部7弹起的方式伸出。在这样 伸出(弹起)的状态下的闪光灯6处于打开通风部9的通风孔9a并能通 过发光部6a照明被摄体的状态。g卩,闪光灯6通过进行用于执行数码相 机l的规定功能(例如被摄体的照明功能)的弹出动作,从而使通风部9 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发光部6a是执行数码相机1的规定功能即 与摄像有关的功能的功能部的一个例子,对通过摄像元件12拍摄的被摄 体发出照明光(例如闪光),照亮该被摄体。另一方面,通过闪光灯驱动 部14的作用,使处于该弹出状态的闪光灯6执行退回收纳部7内的动作。 进行了这种退回动作的闪光灯6最终收纳于收纳部7内,并且关闭通风 部9的通风孔9a。即,该闪光灯6作为对被摄体照明的照明机构发挥作 用,并且还作为打开或关闭通风部9的通风孔9a的开闭部发挥作用。收纳部7是一体地形成于主壳体4上部侧的外壁部上的框体,与主 壳体4 一起地构成相机主体2的一部分壳体。该收纳部7将上述闪光灯6 收纳在内部,并且保护该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的发光部6a不受外力影 响。密封部件8是弹性部件,设置在该收纳部7的内侧壁部(与收纳状 态下的闪光灯6相对的壁部)上,如上所述,堵塞作为关闭通风孔9a的状态下的开闭部的闪光灯6和作为相机主体2的一部分壳体的收纳部7 之间的间隙。该密封部件8在将闪光灯6收纳在收纳部7内的状态下, 可靠地防止水等液体经由该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与收纳部7的间隙进 入到相机主体2的内部的情形。通风部9具有多个通风孔9a,通过这些多个通风孔9a使主壳体4的 内部空间4a与外部通风。具体而言,通风部9构成相机主体2的一部分 壳体,与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即摄像元件12的配置空间邻接。这种 情况下,通风部9形成主壳体4的上部外壁的一部分并且形成收纳部7 的底部。该通风部9在数码相机1的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具有多个通风 孔9a。 S卩,该通风部9上所形成的多个通风孔9a配置在数码相机l的使 用状态下的上方侧、即主壳体4的上部侧,使相机主体2的外部与主壳 体4的内部空间4a连通。在上述闪光灯6为弹出状态的情况下,通风部 9通过多个通风孔9a使由于驱动状态下的摄像元件12或者控制部17等 的发热而升温的内部空间4a内的气体排放到外部。其结果,通风部9促 进了从该内部空间4a向相机主体2外部的散热,并且抑制了摄像元件12 的温度上升。反射镜lla配置在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中,将通过透镜单元3聚 光的来自被摄体的光向相机主体2的取景器(未图示)侧反射。并且, 该相机主体2的取景器设置在主壳体4的背面侧的规定位置(例如收纳 部7的附近)。反射镜驱动部lib根据控制部17的控制来进行驱动,切 换反射镜lla的面方向(镜面方向)。通过该反射镜驱动部Hb的作用, 反射镜Ua作为初始状态,将面方向固定为向相机主体2的取景器侧反 射来自被摄体的光的方向,在由摄像元件12拍摄被摄体的图像的定时(具 体而言是按下了释放按钮10的定时)内,由初始状态切换面方向,中止 向取景器侧反射来自被摄体的光,并且使摄像元件12接收来自该被摄体 的光。摄像元件12是CCD或者CMOS等图像传感器,配置在主筐体4的 内部空间4a内。具体而言,摄像元件12以安装在电路基板13上的状态 固定配置于内部空间4a内。摄像元件12经由受光面来接收通过透镜单元3聚光的来自被摄体的光,将该接收的来自被摄体的光经过光电转换 处理后生成图像信号。由该摄像元件12生成的图像信号与通过透镜单元 3成像在摄像元件12的受光面上的被摄体的光学像对应。这样,摄像元 件12拍摄被摄体的图像。摄像元件12将该生成的图像信号发送给控制 部17。电路基板13形成有为实现数码相机1的各种动作所需的电路,其配 置于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内。该电路基板13例如安装有摄像元件12 和控制部17等电子元件,将数码相机1的各构成部(具体而言是透镜单 元3、释放按钮IO、反射镜驱动部llb、摄像元件12、闪光灯驱动部14、 显示部15、存储部16、电源部18和电源开关19)与控制部17电连接。闪光灯驱动部14是使用致动器等来实现的,根据控制部17的控制 来驱动闪光灯6。该闪光灯驱动部14进行驱动以使得收纳在收纳部7中 的状态下的闪光灯8处于上述弹出状态,或者进行驱动以使得弹出状态 下的闪光灯8收纳在收纳部7中。显示部15是使用液晶显示器等来实现的,以使显示画面从主壳体4 的背面侧朝向外部的方式内置于相机主体2内。该显示部15显示由摄像 元件12拍摄的被摄体的图像。存储部16存储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被摄 体的图像数据。并且,该存储部16既可以是内置于相机主体2中的非易 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例如闪速存储器等)或者硬盘等存储介质,也可以 是可拆装地插入相机主体2的移动式存储介质。控制部17是使用执行处理程序的CPU、预先存储了处理程序等的 ROM、暂时存储各处理的运算参数等的RAM来实现的,该控制部17安 装于电路基板13上。控制部17控制数码相机1的各构成部的动作,且 控制各构成部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具体而言,控制部17根据来自电源 开关19的输入信息来控制电源部18的导通断开状态的切换,在使电源 部18为导通状态的同时,控制闪光灯驱动部14的驱动以使得闪光灯6 从收纳部7弹出。另外,控制部17根据来自释放按钮10的输入信息来 控制透镜单元3的驱动,调整来自被摄体的光量和焦点,在按下释放按 钮10的定时,控制部17控制反射镜驱动部llb使反射镜lla离开来被摄体的光的光路,并且使摄像元件12拍摄被摄体的图像。这种情况下,控 制部17根据需要使发光部6a发出照明光,使摄像元件12拍摄被该照明 光照明的被摄体的图像。另外,控制部17具有图像处理部17a。图像处理部17a取得通过摄 像元件12生成的图像信号,对该取得的图像信号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 生成被摄体的图像数据。控制部17将通过该图像处理部17a生成的被摄 体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部16中,并且在显示部15上显示基于该被摄 体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电源部18是可更换地插入相机主体2的一次电池或者二次电池,通 过电源开关19的切换动作来切换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该电源部18为 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经由电路基板13等向数码相机1的各构成部(具体 而言是透镜单元3、发光部6a、反射镜驱动部llb、摄像元件12、闪光 灯驱动部14、显示部15、存储部16和控制部17等)提供电力。另一方 面,电源部18为截止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对该数码相机1的各构成部的 电力提供。接着,说明该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的散热性能。图4是用于 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通风部的散热作用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数码相机1为使用状态的情况下,闪光灯6以从收纳部7 弹起的方式伸出,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成为打开状态。这种情况下, 该弹出状态下的闪光灯6不会使各通风孔9a朝数码相机1的外部开放所 需程度之上的量。即,弹出状态下的闪光灯6以不会妨碍经由各通风孔 9a的、数码相机1外部与主壳体4内部空间4a间的通风的程度来覆盖通 风部9,并打开各通风孔9a。另一方面,安装在电路基板13上的摄像元件12和控制部17在驱动 时发热。具体而言,摄像元件12和控制部17在对被摄体的图像进行拍 摄时消耗电力进行驱动,伴随于此而发热。伴随该摄像元件12和控制部 17的驱动而产生的热例如图4所示那样,从摄像元件12和电路基板13 的表面向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释放。这里,通风部9与配置有该摄像元件12等的内部空间4a邻接,该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位于数码相机1使用状态下的上方(参见图4) 侦'J,并且在从该数码相机1的使用状态下以从下方向上方的方向将内部 空间4a和外部连通。在闪光灯6使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 该通风部9经由各通风孔9a将该内部空间4a内的热排放到数码相机1 的外部。艮卩,通过摄像元件12和控制部17等的发热而升温的气体在该内部 空间4a内进行对流,并且向数码相机l使用状态下的上方流动,即向通 风部9流动。而且,该内部空间4a内的气体(即热)如图4所示,经由 该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释放到数码相机1的外部。通风部9如此对内 部空间4a内的气体进行换气,从内部空间4a向数码相机1的外部释放 热。其结果,通风部9能够实现数码相机1的散热性能,通过该散热性 能来冷却内部空间4a内的摄像元件12,并且能够抑制摄像元件12的温 度上升。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打开了该各通风孔9a的状态(即弹出状态) 下的闪光灯6以不会妨碍经由各通风孔9a的、数码相机1的外部与内部 空间4a间的通风的程度来覆盖通风部9 (参见图4)。该弹出状态下的闪 光灯6具有如伞或屋顶那样可抑制液体从数码相机1的外部向通风部9 进入的功能,能够在经由各通风孔9a从内部空间4a向数码相机1的外 部释放气体(热)的状态下,抑制水等液体从数码相机1的外部经由各 通风孔9a进入到内部空间4a中。接着,说明该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的防滴性能。图5是用于 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的示意图。并且图5 示出了从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观察到的数码相机1。如图5所示,在数码相机1为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闪光灯6进行 向收纳部7退回的动作而收纳于收纳部7内,其结果,通风部9的各通 风孔9a处于关闭状态。另外,密封部件8会堵塞该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 6与收纳部7之间的间隙。该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通过关闭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从而防 止水等液体经由通风孔9a进入到主壳体4的内部(内部空间4a)。其结果,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能实现非使用状态下的数码相机1的防滴性 能。进而,密封部件8堵塞该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与收纳部7之间的 间隙,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水等液体从数码相机1的外部进入收纳部7 内部(具体而言是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通过该密封部件8的作用, 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能进一步提高非使用状态下的数码相机1的防滴 性能。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由通风部形成了构成摄像元 件的配置空间的壳体的一部分外壁,使通风部与该配置空间邻接,在该 电子摄像装置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配置将该配置空间与外部连通的通风 部的通风孔,还构成为通过具有执行该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功 能部的开闭部(例如上述闪光灯6),打开或关闭该通风部的通风孔。因 而无需在壳体上另外追加仅打开或关闭通风部的通风孔的盖等,能将执 行该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现有结构部用作开闭部,来打开或关闭 通风部的通风孔。另外,利用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的气体的对流,能 容易地经由打开状态下的通风孔将该配置空间内的热释放到外部,另一 方面,在该电子摄像装置未使用时,通过该幵闭部使通风孔处于关闭状 态,能够防止液体从外部进入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因此,能通过简 易的结构对摄像元件进行冷却,并且能防止液体进入到非使用状态下的 装置内部,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可容易实现抑制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 的散热性能和非使用状态下的装置内部的防滴性能的电子摄像装置。另外,该通风部的通风孔在该电子摄像装置的使用状态下、以从下 方向上方的方向将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与外部连通,因此容易将在该配 置空间内对流的气体(热)释放到上方的外部,由此能提高散热性能。此外,由于通过密封部件对封闭了该通风部的通风孔的状态下的开 闭部和壳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堵塞,所以能可靠地防止来自外部的液体进 入通风部的通风孔中。由此,能可靠地防止液体经由该通风孔进入摄像 元件的配置空间内,能够可靠地实现非使用状态下的装置内部的防滴性 能。另外,由于该通风部的通风孔处于打开状态的开闭部具有如伞或者屋顶那样的液体遮挡机构,因此即使该电子摄像装置处于使用状态,也 能抑制液体经由该打开状态下的通风孔进入到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 (第2实施方式)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将电 源幵关19切换到导通状态下的定时使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并使通风 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然而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温度 传感器检测配置有摄像元件12的内部空间4a的温度,根据该温度传感 器的检测结果,使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 于打开状态。图6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 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图7是举例说明该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 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如图6、图7所示,作为该第2实施方式涉 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数码相机21具有相机主体22,以取代上述第I实施 方式涉及的数码相机1的相机主体2。相机主体22具有控制部27以取代 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数码相机1的控制部17,相机主体22还具有检 测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的温度传感器23。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相 同,对相同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符号。温度传感器22检测上述摄像元件12的配置空间的温度。具体而言, 温度传感器23配置在相机主体22的壳体内部、例如通风部9的内壁部 上,检测该通风部9邻接的内部空间4a(即摄像元件12的配置空间)内 的气体温度。该温度传感器23在数码相机21为使用状态的情况下位于 内部空间4a的上部,因此检测该内部空间4a中对流的气体中温度较高 的部分的温度。其结果,温度传感器23能够高效地检测由于摄像元件12 或者控制部27等的发热而上升的内部空间4a内的气体温度。温度传感 器23将该内部空间4a内的气体温度传送到控制部27。控制部27是使用执行处理程序的CPU、预先存储了处理程序等的 ROM、暂时存储各处理的运算参数等的RAM来实现的,并安装于电路 基板13上。控制部27控制温度传感器23使其始终或者每隔规定时间检 测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另外,控制部27具有判断处理部27b。判断处理部27b依次取得由 温度传感器23检测出的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检测结果,每当从温度传 感器23取得温度检测结果时,就判断所取得的温度检测结果所表示的内 部空间4a内的温度是否在规定温度以上。具体而言,判断处理部27b具 有按照摄像元件12的设计规格而预先设定的阈值,比较该阈值与温度传 感器23的温度检测结果。判断处理部27b在该温度检测结果所表示的内 部空间4a内的温度在该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内部空间4a内的温 度上升到规定温度以上。这种情况下,控制部27控制闪光灯驱动部14 使得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即控制部27根据判断温度传感器23的温 度检测结果的判断处理部27b的判断结果来控制闪光灯驱动部14,以取 代根据来自电源开关19的输入信息来控制闪光灯驱动部14。并且,该控 制部27所具有的其他功能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的控制部17 相同。这里,用于上述判断处理部27b的判断处理的阈值优选以摄像元件 12的温度即将超过设计规格所规定的温度范围(以下称之为规定温度范 围)之前的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作为上限值,来设定为期望的温度值。 判断处理部27b比较该阈值与温度传感器23的温度检测结果,判断该温 度检测结果所表示的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成为阈值以上的定时。控制部 27在通过该判断处理部27b判断出的定时(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为阈值 以上的定时)来控制闪光灯驱动部14,使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并使 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由此,控制部27能在摄像元件 12的温度超过规定温度范围之前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 态,其结果,能够在不使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上升到超过规定温度范围的 温度的情况下冷却摄像元件12。并且,随着与该温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的阈值减小,控制部27能够 在更早的定时来控制闪光灯驱动部14,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 开状态,其结果,能够可靠地防止超过摄像元件12的规定温度范围的温 度上升。另一方面,随着与该温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的阈值接近上限值, 控制部27使闪光灯驱动部14的控制定时延迟,减少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的次数或时间,同时能够使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上 升抑制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其结果,能够降低液体经由该各通风孔9a进 入到内部空间4a。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摄像 元件的配置空间内的温度,并比较该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结果与规定 的阈值,判断该配置空间内的温度是否处于规定温度以上,在判断为处 于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通过开闭部使通风部的通风孔处于打开状态, 除此之外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构成为相同。因此,能够在摄像元 件的配置空间内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以上的定时使通风孔处于打开状 态,以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在使电源开关切换为导通状态的定时使通风 孔处于打开状态。由此,能够驱动开闭部以减少通风部的通风孔处于打 开状态的次数或时间,并且能可靠地将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的温度冷 却到规定温度以下。其结果能够实现如下电子摄像装置,其能获得与上 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同时能提高使用时的防滴性能,而且 能更可靠地将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抑制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并且,在上述的本发明第l、第2实施方式中,利用主壳体4的内部 空间4a内的气体对流使热从打开状态下的各通风孔9a释放到外部,然 而不限于此,还可以使通风部9吸收电路基板13的热来提高散热性。例 如图8所示,通风部9通过铝或铜等具有较高导热性的导热部件形成, 按照上述那样构成主壳体4的一部分上部外壁并与电路基板13接触。在 使该电路基板13与端部接触的方式下的通风部9伴随摄像元件12或者 控制部17的驱动而吸收电路基板13所产生的热。被该通风部9吸收的 电路基板13的热传导到通风孔9a的附近,经由该通风孔9a释放到外部。 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抑制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上升的散热性能。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第l、第2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将单反数码相 机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例子,然而不限于此,本发明 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能应用于在壳体内部内置摄像元件的各种方式的装 置,例如,既可以是双反(所谓的紧凑型)数码相机,也可以是数码摄 像机,还可以是具有摄像功能的移动电话或PDA。例如,本发明涉及的移动电话是图9所示的折叠式,在移动电话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壳体中 内置有摄像部,在与构成该摄像部的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邻接的壳体的 外壁部形成有通风孔。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移动电话中,通过使内置有 作为执行规定功能的功能部的摄像部或者显示部等的壳体处于打开状态 (即,从折叠状态成为打开状态),从而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时 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第l、第2实施方式中,形成于通风部9上的 通风孔9a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然而不限于此,该通风孔9a的横截面 形状也可以是矩形等期望的形状。另外,该通风孔9a既可以是形成在通 风部9上的缝,也可以是通过排列配置多个风扇而形成在各风扇之间的 间隙。另外,通风孔9a在通风部9形成有l个即可,然而通过增加通风 孔9a的数量或者截面面积也能提高散热性能。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第l、第2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打开或关 闭通风孔9a的开闭部为弹出型闪光灯6的情况,然而不限于此,该幵闭 部只要是具有执行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功能部的结构即可,例如 可以是具有透镜的滑动式透镜罩,其中该透镜具有使来自被摄体的光集 光的功能。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第l、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闪光灯6收纳 在收纳部7中而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然而还可以在 该闪光灯6的内侧壁部(与通风部9对置的一侧的壁部)上与通风孔9a 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突起部,将该突起部插入通风孔9a中来堵塞通风孔9a。 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再者,在上述的本发明第l、第2实施方式中,在通风部9上形成了 将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和外部连通的通风孔9a,然而还可以利用具有 通风性和不透水性的膜状或纤维状微多孔性部件等通风不透水性部件来 覆盖通风孔9a。由此,能进一步提高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而且,在上述的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在将电源开关19切换到导 通状态的定时来控制闪光灯控制部14,使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然而 还可以在将电源开关19切换到断开状态的定时来控制闪光灯控制部14,使闪光灯6收纳在收纳部7中,关闭通风部9的通风孔9a,也可以手动 将闪光灯6收纳在收纳部7中,关闭通风孔9a。另外,还可以进一步设 置对控制部17输入指示信息的输入按钮,根据来自该输入按钮的指示信 息,由控制部17控制闪光灯控制部14。此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在温度传感器23的温度检 测结果为规定温度以上的定时来控制闪光灯控制部14,使闪光灯6处于 弹出状态,然而还可以对温度传感器23的温度检测结果设定下限值,在 温度检测结果为下限值以下的定时来控制闪光灯控制部14,将闪光灯6 收纳在收纳部7中,关闭通风部9的通风孔9a,也可以手动将闪光灯6 收纳在收纳部7中,关闭通风孔9a。其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第l、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致动器等实现了 闪光灯驱动部14,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可动式钩部和弹簧部件来 实现闪光灯驱动部14。这种情况下,闪光灯驱动部14利用钩部使闪光灯 6留在收纳部7内,并使弹簧部件变形,根据控制部的控制使该钩部离开 闪光灯6,利用该弹簧部件的弹力使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置具有配置于壳体内部的摄像元件;通风部,其构成上述壳体的一部分且与上述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邻接,在该电子摄像装置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具有通风孔,该通风孔将该通风部邻接的上述配置空间与外部连通;以及开闭部,其具有执行该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功能部,以能打开或关闭上述通风孔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壳体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 置还具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对关闭上述通风孔的状态下的上述开闭 部与上述壳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堵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 置具有驱动部,其进行将上述通风孔打开的上述开闭部的打开动作; 温度传感器,其检测上述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的温度;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结果,使上述驱动部进 行上述开闭部的打开动作。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孔为 多个。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部是 向上述通风孔传导上述摄像元件的热的热传导部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闭部是 具有上述功能部的照明机构,上述功能部是对上述摄像元件所拍摄的被 摄体进行照明的发光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 置具有微多孔性部件,该微多孔性部件具有通风性和不透水性并覆盖上 述通风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摄像装置,该电子摄像装置能容易地实现抑制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的散热性能和在非使用状态下的装置内部的防滴性能。本发明涉及的数码相机具有配置于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中的摄像元件(12)、形成有将该内部空间(4a)与外部连通的通风孔(9a)的通风部(9)、打开或关闭该通风部(9)的通风孔(9a)的闪光灯(6)。通风部(9)构成主壳体(4)的一部分并与内部空间(4a)邻接,通风孔(9a)位于数码相机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闪光灯(6)具有本发明涉及的数码相机的规定功能即对被摄体的照明功能,以从收纳部(7)伸出的方式弹出,使通风孔(9a)处于开放状态。
文档编号G03B17/55GK101403847SQ20081016599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4日
发明者中村干夫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