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88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大投影由放映机等投影装置的显示图像的投影屏,尤 其涉及易于搬运、且可设置于地板或桌面等任意场所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背景技术
来自放映机的图像, 一般在反射型投影屏上放大投影来显示。在这 种投影屏中,对安装在顶棚或墙壁上来使用的投影屏而言, 一般将存放 在存放盒内的投影屏,根据需要通过电动或手动拉下来使用。挂图式投 影屏装置或三脚架式投影屏装置,在规定场所悬挂或者置于地板上来使 用。
近年来,随着公司或事务所等中的会议的增加,日益需要一种结构 简单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可易于与放映机一同搬运、且可设置于会 议室内的地板、会议用办公桌或工作台上,并对来自放映机的图像进行 投影。相对于此,还提出了一种将巻绕在弹簧辊上的投影屏存放在存放 盒内的移动式投影屏。作为该移动式投影屏装置,提出有如下类型将 存放盒设置于任意场所中,比如通过縮放器利用弹簧等的弹性力来拉出 投影屏的类型、以及在安装于存放盒内的支柱上卡止投影屏的类型(比
如参照JP实开平6 — 36048号公报)。
另一方面,即使在家庭中,随着电视图像投影用的放映机的普及, 对家庭用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需要也在增加。
然而,对家庭用移动式投影屏装置而言,为了也能让女性及儿童搬 运,而要求更小型轻量。此外,还要求结构简单,从而使其可易于进行 投影屏在存放盒内的存放及取出。
以往的盒体是一体结构,在安装时,有必要从盒体的侧面插入弹簧
4辊而进行安装。因此,有时难以使弹簧辊正确定位,而且在插入时还可 能会损伤弹簧辊及盒体。为保持盒体的强度,必须增大其厚度,因而还 存在着不能减轻盒体的重量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前述希望及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轻量、 易于使用且结构简单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为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盒 体,其在上面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部,且由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可 分离的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来构成;弹簧辊,其可自由转动地 安装于该盒体;投影屏,其在存放时回巻在前述弹簧辊上,而在使用时 从前述开口部拔出;顶杆,其固定该投影屏的一端,且在存放时兼作封 闭前述开口部的盖体;可伸縮的支柱,其一端由该盒体的侧面中央部支 撑,并将拔出的投影屏保持在伸展状态。
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中,支柱的一端可起伏地轴支承在盒体 的侧面中央部,并在立起时将拔出的投影屏保持在伸展状态。
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中,可采用如下盒体其由沿长度方向 延伸的第一壳体部件与第二壳体部件构成,互相连接该第一壳体部件及 第二壳体部件的宽度方向一端,且互相隔离配置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从 而可形成开口部。
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中,可以在顶杆的中央部设置把手部, 而在支柱的前端部设置挂钩部,且在该挂钩部上钩挂把手部。此外,将 该挂钩部可水平转动地安装于支柱的前端部,在支柱倒伏时,转动挂钩 部而使其与盒体贴紧。
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中,可以设置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在 存放时,将顶杆固定于盒体。该锁紧机构可由下列部分构成卡合部, 其配置于顶杆上;被卡合部,其配置于盒体且与该卡合部相卡合。进而, 在该卡合部可设置在顶杆的宽度方向对置配置的一对卡合部件,在被卡合部可设置分别配置于盒体的对置开口边缘部且与卡合部件相卡合的一 对被卡合部件。此外,将各卡合部件可转动地轴支承在卡合部,各卡合 部件由下列部分构成在一端与前述被卡合部相卡合的卡合端部;在另 一端对卡合端部的卡合 释放进行操作的操作部,从而使对置配置的一 对操作部向接近方向转动,而解除卡合端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并且使 其一对操作部向背离方向转动,而使卡合端部与被卡合部相卡合。另外, 也可以在卡合部中设置弹簧部件,并进行施力,从而将卡合端部压接到 被卡合部上。
也可以在前述锁紧机构的卡合部中,设置转动锁紧机构,该机构在 卡合时防止操作部接近。转动锁紧机构,可以由在锁紧位置与释放位置 之间自由旋转地嵌合于卡合部的锁紧部件来构成,在锁紧位置,使锁紧 部件头部的两端部分别与各操作部相抵接而防止操作部接近,而在释放 位置,则解除两端部与各操作部的抵接而许可操作部接近。
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中,可采用如下支柱其具有滑动锁紧 机构,该滑动锁紧机构由构成为嵌套状且相互滑动而可滑动伸縮的多个 筒体构成,下段筒体对滑动伸縮了的上段筒体的滑动进行锁紧,将支柱 保持在规定高度。
也可以在滑动锁紧机构中,设置将其上段的第二筒体钩挂于最下段的 第一筒体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该第一滑动锁紧机构具有筒体卡合部, 其具有卡合部件及支撑该卡合部件的基部,且被安装于下段筒体前端部 的外周面上;筒体被卡合部,其由在上段筒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至少 一个贯通孔来构成,且在伸长时与卡合部件相卡合而卡止上段筒体。此 外,该卡合部件由下列部分构成 一端的与贯通孔卡合的突起部;另一 端的对突起部与贯通孔的卡合 释放进行操作的操作部,在基部可向筒 体轴向转动地轴支承卡合部件,当向筒体方向按压操作部时,突起部与 贯通孔的卡合被释放,而当解除操作部的按压时,突起部与贯通孔相卡 合。进而,也可以设置第二滑动锁紧机构,其对比第二筒体更处于前端 侧的筒体的滑动进行锁紧。第二滑动锁紧机构可以由下列部分构成筒体卡合部,其配置于上段筒体后端部的内周面;筒体卡合接受部,其由 在下段筒体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多个贯通孔来构成,且与筒体卡合部相卡 合。也可以在筒体卡合部设置弹簧部件,其在卡合时对突起部施力,从 而使其压接到贯通孔。
也可以在前述第一滑动锁紧机构中设置操作部锁紧机构,该操作部 锁紧机构维持操作部的按压状态,并维持突起部与贯通孔的卡合解除状 态。也可以将该操作部锁紧机构由配置于基部的卡合沟、及配置于卡合 部件的卡合销来构成,当向筒体方向按压操作部时,卡合沟便与卡合销 相卡合。此外,也可以在前端侧的筒体前端部设置突起部锁紧机构,该 突起部锁紧机构与解除状态的突起部相卡合并对突起部进行导向,从而 使其与贯通孔相卡合,而且维持突起部与贯通孔的卡合状态。也可以在 支柱最下段的筒体配置滑动锁紧机构。
滑动锁紧机构也可以由下列部分构成筒体卡合部,其配置于在前 端侧的上段筒体后端部的内周面上安装的滑动部件凹部;筒体被卡合部, 其由在下段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贯通孔构成,且在伸长时与 前述卡合部相卡合而卡止上段筒体,此外,筒体卡合部也可以由下列部 分构成卡合部件,其在一端具有与贯通孔相卡合的突起部;弹簧部件, 其通过使一端部与滑动部件的凹部相接合,而使另一端与卡合部件的另 一端相接合,来对卡合部件的突起部向贯通孔一侧施力。
此外,滑动锁紧机构也可以由下列部分构成筒体卡合部,其配置 于在前端侧的上段筒体后端部的内周面上安装的滑动部件凹部;筒体被 卡合部,其由在下段筒体内面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连续的一条循环沟来构 成,在这里,循环沟由下列部分构成去路沟,其具有多个卡止部,该 卡止部在伸长时与筒体卡合部相卡合,并限制上段筒体向縮短方向移动; 归路沟,其在縮短时解除与筒体卡合部的卡合,并许可上段筒体向縮短 方向移动,此外,筒体卡合部也可以由下列部分构成卡合部件,其具 有一端部与滑动部件的凹部游动嵌合,而另一端部与卡止部相卡合的突 起部,且可以以前述一端部为支点来摇动;弹簧部件,其通过使一端部
7与滑动部件的凹部相卡合,而另一端与卡合部件的前述一端部相卡合, 来对卡合部件的突起部向卡止部一侧施力。
根据本发明,由于盒体由两个可分离的壳体部件来构成,因而可以 使安装有弹簧辊的第一壳体部件上连接第二壳体部件,并组装成盒体。 这样,在投影屏装置的组装时,可以不损伤弹簧辊及盒体,并可正确地 进行弹簧辊定位。此外,通过连接两个壳体部件来形成一体,可以不降 低盒体的强度并减小壳体部件的厚度,因而可进一步降低投影屏装置的 重量,且更易于使用。此外,还可以容易地进行投影屏的更换等维护。 另外,由于顶杆兼作盒体的盖体,因而无需盖体,可进一步降低投影屏 装置的重量。
此外,也可以在使支柱与盒体成为一体的同时,来使支柱起伏。这 样,在存放时使支柱倒伏,由此可进一步使投影屏装置小型化,从而易 于搬运。也可以在使用时使支柱立起,并使支柱伸长到所希望的高度, 而展开投影屏,而在存放时则使支柱縮短并倒伏,回巻投影屏并用顶杆 来盖住开口部,因而可易于使用。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投影屏装置使用时的结构一例 的模式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中,回巻投影屏状态下的结构 的模式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存放时的结构的模式立体图。 图4是图3中锁紧机构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图3中沿着V—V线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6是图3中沿着VI—VI线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所用的滑动锁紧机构的结构的 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1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所用的挂钩部的结构的模式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回巻投 影屏状态的结构的模式立体图。
图10A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所用的
卡合部件结构的一例的模式侧视图。
图10B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所用的 卡合部件结构的一例的模式主视图。
图11A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所用的 基部结构的一例的模式俯视图。
图11B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所用的 基部结构的一例的模式主视图。
图11C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所用的 基部结构的一例的模式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支柱的伸縮动作的模式纵向 剖视图(1)。
图13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支柱的伸縮动作的模式纵向 剖视图(2)。
图14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支柱的伸縮动作的模式纵向 剖视图(3)。
图15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支柱的伸縮动作的模式纵向 剖视图(4)。
图16是表示图9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支柱的伸縮动作的模式纵向 剖视图(5)。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回巻了 投影屏的状态的结构的模式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17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所用的第二滑动锁紧机构的 结构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图1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所用的挂钩部的一变形例的结构的模式分解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图7的滑动锁紧机构的变形例1的结构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图7的滑动锁紧机构的变形例2的结构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22是表示图7的滑动锁紧机构变形例3的结构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图7的滑动锁紧机构变形例4的结构的模式纵向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图23的变形例4所用的循环沟结构的模式展开图。 图25是表示图3的具有锁紧机构变形例1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结构 的模式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图3的具有锁紧机构变形例2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结构 的模式立体图。
图27是表示图3的具有锁紧机构变形例3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结构 的模式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表示移动式投影屏装置使用时的状态的一例。移动式投影屏装 置P1具有盒体l;安装于盒体内的弹簧辊(不图示);从开口部lc拔 出、且在顶杆5与弹簧辊之间展开的投影屏4;在盒体1的大致中央竖立 设置、且将投影屏4保持在规定高度的支柱6。支柱6由安装于盒体1的 大致中央的支柱安装部件25来支承、且可滑动伸縮的两段筒体6a、 6b 构成,并由滑动锁紧机构30来保持在规定高度上。支柱6在其前端具有 可水平转动的挂钩部7A,并将配置于顶杆5的大致中央的、用作钩挂部 件的搬运用把手24与挂钩部7A相钩挂,而悬挂投影屏4。此外,9是构 成将顶杆5固定到盒体1中的锁紧机构的卡合部,在存放时,与配置于 盒体1中的被卡合部(不图示)相卡合。投影屏装置P1,由从盒体1的
10底部拉出的一对脚部3、 3来直立支撑。
图2表示为了存放而回巻了投影屏4的状态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Pl
的结构一例。解除了与挂钩部7A的钩挂的投影屏4被回巻并存放于盒体 1。顶杆5作为盖而封闭盒体1的开口部。图3表示存放时的移动式投影 屏P的结构一例。支柱6以被支柱安装部件25轴支承的下端为中心转动 而倒伏。由此,支柱6以支柱整体与盒体1平行的状态被存放。26是后 述的盒体用保护部件。
图4是存放时投影屏装置Pl的中央部的模式部分放大图。锁紧机构 具有安装于顶杆5的上面的卡合部9;以及配设于盒体1侧、且与卡合
部9相卡合的被卡合部(不图示)。卡合部9具有支撑部14; 一对卡合
部件11、 12,其在支撑部14上可在顶杆5的周向相互接近 离开移动地 对置配置,此外,设有在该一对卡合部件之间卡合时防止卡合部件彼此 接近的操作部锁紧机构13。
图5是沿着图4中V—V线的纵向剖视图。如图5所示,盒体1由 在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壳体部件la、及第二壳体部件lb来构成。这两个 壳体部件长度方向的一端,由单侧铰链机构可开闭地连接,而另一端则 互相隔离,而形成用于放巻投影屏的空间部lc。这里,放映机侧前面的 第一壳体部件la是向放映机一侧探出的弯曲结构,而后面的第二壳体部 件lb则形成为L字形截面。这样,可在盒体1中存放回巻有投影屏4的 弹簧辊2,并且减小了开口部lc的宽度,从而可以实现盒体l的小型化。 壳体部件可采用铝挤压材料。
在盒体1的后面,安装有对支柱6进行轴支承的支柱安装部件25。 而在盒体1的前面,安装有与盒体1紧贴并延伸到盒体1的底部的保护 部件26。这里,保护部件26的一端,在盒体1的底部由铆钉28、 29来 拴紧,而另一端由铆钉27来拴紧固定。支柱安装部件25与保护部件26 互相嵌合固定。保护部件26,具有防止第一壳体部件la因顶杆负荷而进 一步向放映机一侧弯曲变形的效果。作为保护部件,优选采用高弹性且 轻量树脂制盖。200810168397.X
锁紧机构8由卡合部9及被卡合部10来构成。此外,卡合部9由第
一卡合部11及第二卡合部12这一对卡合部来构成。分别构成第一卡合 部11及第二卡合部12的第一卡合部件lla及第二卡合部件12a,在顶杆 5的宽度方向上对置配置,且在相对顶杆长度方向的垂直部内可转动地由 基部14来轴支承。此外,卡合部件lla、 12a在各自的一端具有与被卡合 部10卡合的卡合端部llla、 112a;而在另一端具有对卡合端部llla、 112a 的卡合 释放进行操作的操作部112a、 122a。图5中表示如下例在卡 合端部llla、 121a中采用卡合爪,而在操作部112a、 122a中采用凸状把 手部。
另一方面,被卡合部10由一对被卡合部件15、 16来构成。被卡合 部件15、 16,分别配置于壳体部件lb与壳体部件la的开口边缘部上, 并与前述卡合爪相卡合。
第一卡合部11及第二卡合部12的各卡合部具有 一端与基部固定、 另一端与卡合部件接合的第一弹簧部件llb及第二弹簧部件12b。该弹簧 部件,将卡合部件一端的操作部112a、 122a向互相离开的方向持续施力, 而将另一端的卡合端部向顶杆方向按压。
图5中,表示被卡合部件15、 16,分别与支柱安装部件25及保护部 件26成一体的场合,但被卡合部件15、 16也可以分别独立于支柱安装 部件25及保护部件26。
如图5所示,在锁紧机构卡合时,卡合端部llla、 121a,分别与被 卡合部件15、 16相卡合。在解除卡合端部与被卡合部件的卡合时,克服 弹簧部件的弹簧力,将操作部112a与操作部122a向互相接近的方向按压。 由此,卡合部件lla、 12a向卡合端部llla、 121a与被卡合部件15、 16 相离开的方向转动,从而解除卡合端部与被卡合部件的卡合。而在将卡 合端部与被卡合部件相卡合时,当用顶杆来封闭盒体的开口部时,向下 方按压卡合部,而使被卡合部件与卡合端部相卡合。利用弹簧部件的作 用力,卡合端部以被压接到被卡合部件上的状态来卡合。
在基部14的上面,配置有构成操作部锁紧机构的锁紧部件13。操作部锁紧机构是防止锁紧机构的误动作的机构。比如,在移动所存放的投 影屏装置的场合下,有时在握住把手时,可能会误将操作部向互相接近 的方向按压,而造成顶杆从盒体内跳出。通过设置操作部锁紧机构,在 锁紧机构处于卡合状态时,可以防止操作部移动而解除卡合状态。
锁紧部件13可在锁紧位置及释放位置之间自由旋转地嵌入在基部 14中,在锁紧机构卡合时,处于图5所示的锁紧位置。在该锁紧位置,
将锁紧部件13的头部两端部分别与各操作部112a、 122a相抵接,而防止 操作部接近。而在释放位置,则使锁紧部件转动,从而解除两端部与各 操作部的抵接,进而使操作部彼此之间的接近成为可能。这样,在释放 位置,可解除锁紧机构,并解除顶杆相对盒体的固定,而拉出投影屏。
图6是图4中沿VI—VI线的纵向剖视图,表示定位机构17的构成, 该机构用于正确进行锁紧机构的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位置对准。定位机 构17由以下部分构成导向部18,其在盒体的开口边缘部形成为与被卡 合部成为一条直线;被导向部19,其形成于锁紧机构的基部14、且可与 导向部18相互游动嵌合。导向部18由配置于盒体的对置的开口边缘部 的一对突缘部20、 21来构成。各突缘部可由至少一个突出部来构成,但 优选在被卡合部件的两侧设置两个以上的突出部。另一方面,被导向部 19由在基部14的前面及后面形成的导向沟22、 23来构成。
在用顶杆来封闭盒体的开口部时,将被导向部游动嵌合于导向部, 并将顶杆在开口部定位固定。这样,由于锁紧机构的卡合部与被卡合部 的卡合位置不会偏移,因而可容易地锁紧顶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例示的是在被导向部中采用导向沟,且在导向部中采用突缘部的例子, 但也可以在被导向部中采用突缘部,而在导向部中采用导向沟。
如图7所示,第一滑动锁紧机构30包括筒体卡合部31,其安装于 下段第一筒体6a前端部的外周面、且具有筒体用卡合部件32;筒体被卡 合部61b,其由在上段第二筒体6b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贯通孔来 构成,且在伸长时与筒体用卡合部件32相卡合而固定第二筒体。筒体卡 合部31具有基部33,其安装于第一筒体6a前端部的外周面;筒体用
13卡合部件32,其在第一筒体6a外周面的垂直部内可转动地由基部33轴 支承,且可与贯通孔61b相卡合;弹簧部件34,其进行施力,从而使该 筒体用卡合部件32与贯通孔相卡合。此外,在前端侧第二筒体6b后端 部的内周面,安装有滑动部件35。在该滑动部件35的轴向对称形成的一 对凹部35a中配置有卡止部131,该卡止部包括 一对卡止部件133; — 对弹簧部件132,其持续施力,从而使该卡止部件133与第一筒体6a的 内周面抵接。
筒体用卡合部件32在其一端具有与贯通孔61b卡合的突起部32a, 在另一端具有对突起部32a与贯通孔61b的卡合 释放进行操作的操作部 32b。弹簧部件34的一端与基部33相接合,而另一端则与操作部32b相 接合,且将操作部32b向与基部33相离开的方向持续施力,而将突起部 32a向筒体的外周面按压。因此,当为了伸长支柱而从第一筒体6a中拉 出第二筒体6b时,在筒体外周面上被按压保持的突起部32a与贯通孔61b 相卡合,且突起部32a被压接到贯通孔61b内。这样,可以锁紧第二筒体 6b,而将支柱6保持在规定高度。而在縮短支柱的场合下,当克服弹簧 部件34的作用力来按压操作部32b时,突起部32a向与筒体的外周面相 脱离的方向转动,而解除与贯通孔61b的卡合。当突起部32a与通孔61b 的卡合被解除时,第二筒体6b便由其自重而欲向下落,但被弹簧部件132 施力的一对卡止部件133,与第一筒体6a的内周面相抵接,而抑制或停 止其下降。在该状态下,将第二筒体6b压入于第一筒体6a,而縮短支柱。 这样,即使解除滑动锁紧机构,第二筒体6b也不会突然下降,因而可安 全地縮短支柱。图7中,示出采用了一对卡止部131的例子,但即使只 在单侧凹部35a设置卡止部131,也可以具有同样效果。
图8是表示挂钩部7A的构成一例的模式分解立体图。挂钩部7A包 括中空的挂钩部件71,其在侧部具有钩挂把手部的钩挂部71a;支撑部 72,其同心嵌插于该挂钩部件71、且可水平转动地支撑挂钩部件。支撑 部72具有与挂钩部件71的顶部71e抵接的圆形支撑台72e;支撑该支 撑台72e的一对支撑脚72a,在一个支撑脚中,具有一对卡合突部72d。在第二筒体6b的前端部,形成有一对卡合孔611b,将支撑部72与第二 筒体6b的前端部外嵌合,而将一对卡合突部72d与一对卡合孔61 lb相 卡合。这样,支撑部72被固定到第二筒体6b的前端部。支撑部72在支 撑台72e上,具有相对于该支撑台的中心点成点对称的形式来配置的一对 滑动突部72b。在挂钩部件71的顶部,以相对于与支撑台72e的中心点 同心的中心点成点对称的形式,形成有一对防旋转用的滑动沟71b。按照 在各滑动沟71b内收容滑动突部72b的形式来进行对位,而将支撑部72 嵌插于挂钩部件71。 一对滑动突部72b,分别被收容于滑动沟71b内, 而构成两对防旋转部。即,当使挂钩部件71在使用位置与存放位置之间 转动时,滑动沟也同方向转动,但通过使该端面与滑动突部72b相抵接, 便可以阻止挂钩部件71的进一步转动。
具体而言,挂钩部件71在内周面具有卡合凹部71c、 71d,并且在使 用位置与存放位置上,该卡合凹部与支撑部72的卡合突部72c相卡合。 卡合凹部71c及71d既可以用作使用位置,也可以用作存放位置。比如, 在将卡合凹部71c用作使用位置的场合下,钩挂部71a的朝向相对顶杆的 长度方向大致垂直。这里,如果从使用位置转动挂钩部件71a而使其与顶 杆平行,则卡合凹部71c与卡合突部72c的卡合被解除,滑动沟71b也与 挂钩部件71a向同方向转动。在存放位置,卡合凹部71d与卡合突部72c 相卡合,挂钩部件71被固定在支撑部72上,而滑动沟71b的端面则与 滑动突部72b相抵接,而抑制挂钩部件71的进一歩转动。在该状态下使 支柱倒伏,支柱整体大致与盒体平行地存放。这样,由于钩挂部71a不会 向周围突出,因而易于存放及搬运。此外,在挂钩部件承受过大的转动 负荷的场合下,防旋转部可抑制挂钩部件的过度转动,而防止挂钩部件 从使用位置或存放位置移动。因此,可易于进行使用位置与存放位置的 切换。尤其是,设置两对防旋转部,且在点对称的抵接位置上使滑动突 部与滑动沟端面相抵接,因而可更可靠地抑制挂钩部件的过度转动。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的动作。如图3所 示,在非使用时支柱倒伏,与盒体大致平行地被存放。顶杆作为盒体盖被固定到盒体上,因而极易于存放及搬动。支柱前端的挂钩部由支柱可 转动地支撑。
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使支柱立起,然后解除第一滑动锁紧机构, 而使支柱伸长。接下来,使第一滑动锁紧机构动作,而将支柱保持在规 定高度。接下来,解除锁紧机构的操作部锁紧机构,将操作部向互相接 近的方向按压,由此解除顶杆相对盒体的固定。接下来,将顶杆向上拉 出,克服安装于弹簧辊上的弹簧的弹力及重力,将投影屏从弹簧辊上拔 出。接着,将顶杆上所配置的把手与支柱的挂钩部相钩挂,由此将投影 屏保持在展开状态。
在存放的场合下,将把手从挂钩部卸下,在保持把手的状态下,使 顶杆按原样下落到开口部之上。此时,定位机构的导向部最初与被导向 部接触,并使顶杆原样下落后,与被导向部游动嵌合。在该状态下,使 锁紧机构的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位置对准。接下来,当将顶杆向下按压 时,锁紧机构动作,而将顶杆固定于盒体。此外,解除支柱的滑动锁紧 机构,縮短支柱,然后转动挂钩部从而使挂钩部不向周围突出。接下来, 转动并放倒支柱,而使其与盒体平行地存放。
根据本实施方式,顶杆兼作盒体的盖体,而且盒体包括由单侧铰链 机构连接的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从而可减小壳体部件的厚度, 而不会降低盒体的强度,因而可使投影屏装置进一步实现轻量化。
由于使支柱与盒体成一体,同时可使支柱起伏,因而通过在存放时 使支柱倒伏,可以进一步实现投影屏装置的小型化。
通过按压锁紧机构的操作部这一简单操作,可将顶杆简易地固定在 盒体上。
在按压弹簧锁紧机构的操作部而解除了第二筒体的锁紧状态的状态 下,通过按下支柱,可简单地縮短支柱。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屏装置中,取代实施方式1的第一滑动锁 紧机构所用的滑动锁紧机构,而采用了其它的滑动锁紧机构。
16图9是表示回巻了投影屏的状态的投影屏装置P6的结构的立体图。
支柱6A由下段第一筒体6a及上段第二筒体6b构成,在第一筒体6a的 前端部,设有构成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的筒体卡合部101,进而,在挂钩部 7C的下部,设有解除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的解除状态的突起部锁紧机构 110,除此之外,可用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方法来构成。
本实施方式所用的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由下列部分构成筒体卡合部, 其配置于第一筒体6a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筒体卡合接受部,其由在第二 筒体6b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的多个贯通孔构成,且与筒体卡合部相卡合。
图10A 10B及图11A 11C,是表示构成筒体卡合部101的卡合部 件102及基部103的结构的模式图,图10A及10B分别是卡合部件102 的侧视图及主视图,图11A、 IIB、 IIC分别是基部103的俯视图、主视 图及侧视图。
卡合部件102的中央由基部103来轴支承,在一端具有与设置于筒 体的贯通孔相卡合的突起部102a,在另一端具有对突起部102a与贯通孔 的卡合 解除进行操作的操作部102b,进而在操作部102b的两侧面,设 有一对卡合销102c、 102c。
另一方面,对卡合部件102轴支承的基部103具有凹沟103a,其 在该外周面的轴向延伸、且存放卡合部件102; —对轴孔103b、 103b, 其对卡合部件102轴支承; 一对卡合沟103c、 103c,其与卡合销相卡合。 卡合沟103c从外周面向筒体侧形成,在筒体侧的前端部具有外突部 1032c,该外突部1032c经由縮颈部1033c来与滑动沟部1031c相连续。
以下,利用图12至图16的模式纵向剖视图,来说明该滑动锁紧机 构的动作。
图12表示支柱6B开始伸长时的状态。第一滑动锁紧机构100,由 安装于第一筒体6a的前端部的贯通孔62b、以及卡合部101来构成,突 起部102a与贯通孔62b相卡合。而在挂钩部7C的下部,设有由挂钩部 7C及卡合突部构成的突起部锁紧机构110。在本实施方式中,挂钩部7C 与卡合突部110相独立,挂钩部7C可水平转动,而且卡合突部110固定成在轴向与操作部102位于同一直线。此外,卡合突部110与卡合部件 102,被配置于投影屏被钩挂的支柱的前面侧。
图13表示支柱伸长且处于最长的状态。在从图12的状态来伸展支 柱的场合下,在按压操作部102b的状态下,向上拉出挂钩部7C。此时, 第一滑动锁紧机构被解除,第二筒体6b处于解除状态,因而可容易地将 第二筒体6b从第一筒体6a拉出。接下来,在最长状态下,如果中止操作 部102b的按压,则操作部102b便因弹簧部件104的作用力而与基部103 脱离,由杠杆动作而使突起部102a与贯通孔62b卡合并被固定,因而筒 体6b被锁紧到筒体6a上。在该状态下,在挂钩部7C钩挂投影屏来使用 投影屏装置。
图14表示为了存放而开始收縮支柱时的状态。首先,将投影屏从挂 钩部7C卸下,降下顶杆并回巻投影屏。接下来,操作第一滑动锁紧机构。 即,在基部103的方向上强力按压操作部102b时,由杠杆作用而释放突 起部102a与贯通孔62b的卡合,而卡合销102c则在卡合沟103c内向基 部103方向滑动,并通过縮颈部1033c到达突出部1032c,并卡合固定。 这里,由于縮颈部1033c的宽度小于突出部1032c,因而可抑制固定销102c 向縮颈部1033c移动,而使固定销102c固定到突出部1032c上。这样, 可维持操作部102b的按压状态,可按下支柱。
图15表示从图14的状态按下支柱的状态。通过按下第二筒体6b, 便可容易地解除第二滑动锁紧机构,第二筒体6b被按下,其前端部接近 于第二滑动锁紧机构。即,卡合突部110在其前端部具有抵接部110a, 其由倾斜面构成,且可与构成突起部102a的基部的角部102d相抵接;固 定部110b,其由与其倾斜面连续的垂直面来构成,且可与角部卡合,当 按下支柱时,卡合突部110的抵接部110a,与角部102d相抵接。进一步 按下支柱时,角部102d向筒体方向被按压,同时由杠杆作用而使固定销 102c从突出部1032c向滑动沟1031c移动,而解除操作部102b的锁紧。 此外,当按下支柱而使支柱长度达到最短时,如图16所示,角部102d 便由抵接部110a来导向,并到达固定部110b,而与固定部110b相卡合。同时,突起部前端与贯通孔62b相卡合。在该状态下,突起部102a被卡 合突部110固定,而成为锁紧状态。接着,使挂钩部7C转动,从而在存 放时不向周围突出,接下来,使支柱转动并倒伏,从而使其与盒体平行 地来存放。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实施方式1中得到的效果之外,还可得到以 下效果。
由于使设置于挂钩部7C下部的突起部锁紧机构与第一滑动锁紧机 构的突起部相抵接 卡合,并将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的解除状态转换为锁 紧状态,因而通过按下支柱这一简单操作,可以一次性进行支柱的短縮 及筒体的滑动锁紧。此外,由于将卡合部件设在支柱前面,因而可在投 影屏装置的前面操作卡合部件,而縮短支柱。因此,与在支柱的背面设 置卡合部件的场合相比,可以更容易地縮短支柱。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屏装置表示实施方式2的支柱采用三段筒体 的例子。图17是表示在回巻了投影屏的状态的投影屏装置P5的结构的 立体图。除了支柱由下段第一筒体6a、中段第二筒体6b及上段第三筒体 6k来构成之外,可以由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方法来构成。
图18表示第二滑动锁紧机构的构成。在第三筒体6k后端部的内周 面,安装有滑动部件36,在该滑动部件36的凹部36a中配置有筒体卡合 部37,该筒体卡合部37由卡合部件38以及弹簧部件39来构成,其中, 弹簧部件39的一端与凹部36a接合,另一端与卡合部件38接合,并对卡 合部件38施力。而与此相对,在第二筒体6b的前端部沿长度方向形成 多个贯通孔,这些多个贯通孔构成与前述筒体卡合部37相卡合的筒体卡 合接受部62b。卡合部件38的前端具有球状突部38a,被弹簧部件39按 压,球状突部38a与贯通孔62b相卡合,而固定第三筒体6k。在解除卡 合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克服弹簧部件39的弹簧力而直接按压球状突部 38a,或者按下第三筒体6k,而间接地将球状突部38a压入到凹部36a。 这里,球状突部38a可以采用金属性或树脂制,但优选采用树脂制的。此外,在贯通孔的边缘部设置圆边,或者设置向第三筒体6k侧扩张的锥面。 这样,可减小贯通孔与卡合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即使不直接按压
球状突部38a,也可以将第三筒体6k从第二筒体6b拉出或压入,从而可 容易地解除卡合。
以下,说明该滑动锁紧机构的动作。用图12至图16,来说明第一滑 动锁紧机构的动作。
在支柱长度最短的状态下,当按压操作部102b时,第一滑动锁紧机 构被解除,第二筒体6b处于解除状态,从而可容易地将第二筒体6b从 第一筒体6a拉出(图12)。通过将第三筒体6k从第二筒体6b强力拉出, 第二滑动锁紧机构便不动作,即球状突部38a不与贯通孔62b相卡合,可 拉出第三筒体6k。因此,只需向上拉出挂钩部7C,便可将第二筒体6b 及第三筒体6k从第一筒体6a拉出,而使支柱长度处于最长状态。
接下来,在长度最长的状态下,如果轻度按压操作部102b,则操作 部102b因弹簧部件的作用力而从基部103脱离,且因杠杆作用而使突起 部102a与贯通孔62b卡合并固定,因而筒体6b被锁紧到筒体6a上(图 13)。在该状态下,在挂钩部7C上钩挂投影屏,而使用投影屏装置。
接下来,在为了存放而开始收縮支柱的场合下,首先,将投影屏从 挂钩部7C卸下,降下顶杆并回巻投影屏。接下来,操作第一滑动锁紧机 构。即,在向基部103的方向强力按压操作部102b时,由杠杆作用而释 放突起部102a与贯通孔62b的卡合,而卡合销102c在卡合沟103c内向 基部103方向滑动,并经过縮颈部1033c而到达突出部1032c,并被卡合 固定(图14)。这里,由于縮颈部1033c的宽度小于突出部1032c,因而 可抑制固定销102c向縮颈部1033c移动,从而可使固定销102c固定到突 出部1032c上。这样,可维持操作部102b的按压状态,且可按下支柱。
接下来,当按下支柱时,第二滑动锁紧机构因按下第三筒体6k而容 易地解除,第二筒体6b被按下,且其前端部接近第二滑动锁紧机构。艮口, 当按下支柱时,卡合突部110的抵接部110a,与角部102d相抵接(图15)。 进而,当按下支柱时,角部102d向筒体方向被按压,同时因杠杆作用而使固定销102c从突出部1032c向滑动沟1031c移动,而解除操作部102b 的锁紧。此外,当按下支柱而使支柱长度达到最短时,如图16所示,角 部102d被抵接部110a导向,并到达固定部110b,与固定部110b相卡合。 同时,突起部前端与贯通孔62b相卡合。在该状态下,突起部102a被卡 合突部110固定,而成为锁紧状态。接着,使挂钩部7C转动,从而在存 放时不向周围突出,接下来,使支柱转动并倒伏,从而使其与盒体平行 地存放。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实施方式2中得到的效果之外,还可得到以 下效果。
首先,通过由三段筒体来构成支柱,可以进一步增大支柱的高度, 并展开更大型的投影屏。此外,设置由第三筒体的拉出或压入而容易进 行解除卡合的第二滑动锁紧机构,而使设于第三筒体的前端部上的突起 部锁紧机构与第一滑动锁紧机构的突起部相抵接 卡合,并将第一滑动 锁紧机构的解除状态切换成锁紧状态,因此,通过按下支柱这一简单操 作,可以一次性将支柱从最长状态按压至最短状态,极易于进行支柱的 縮短操作。
本发明的投影屏装置,不限于实施方式1至3,还包括包含以下所示 的构成部件的各种变形例的投影屏装置。
图19表示图8所示的挂钩部的变形例。挂钩部7B具有支撑部74; 转动部73,其在相对顶杆的长度方向的垂直平面内可转动地由支撑部74 轴支承、且具有钩挂把手的钩挂部73a。支撑部74,在构成支柱的第二筒 体6b的前端部被嵌合固定。在使用时,将转动部73向顶杆的垂直方向 压倒,并与把手相钩挂。由此,可将投影屏保持在展开状态。而在存放 时,则向上拉出转动部73,并在与支柱大致成一条直线而立起的状态下, 放倒支柱,以支柱大致与盒体平行的形式来存放。这样,由于转动部73 不向周围突出,因而易于存放及搬运。
图20表示实施方式1所用的滑动锁紧机构的变形例1。
在本变形例的滑动锁紧机构中,在前端侧的第二筒体6d后端部的内
21周面,安装有滑动部件36,在该滑动部件36的凹部配置有筒体嵌合部
37,该筒体卡合部37由卡合部件38以及对该卡合部件38施力的弹簧部 件39来构成。与此相对,在第一筒体6c的前端部,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 贯通孔,这些多个贯通孔构成与前述筒体卡合部37相卡合的筒体卡合接 受部61c。将第二筒体6d从第一筒体6c拉出,且使卡合部件38的前端 突部38b与多个贯通孔中所希望位置的贯通孔相卡合,而卡止第二筒体 6d,并将支柱保持在所希望的高度。通过按压前端突部38b,可以解除第 二筒体6d的卡止。
根据本变形例,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来阶段性地调整投影屏高度。 图21表示实施方式1至3所用的滑动锁紧机构的另一种变形例2。 本变形例的滑动锁紧机构具有滑动部件40,其安装于第二筒体6f 后端部的内周面;筒体卡合部41,其配置于该滑动部件40的凹部40a; 筒体卡合接受部61f,其由设置于第一筒体6e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个贯 通孔构成,且在伸长时与前述卡合部41相卡合,而卡止第二筒体6f。此 外,筒体卡合部41具有卡合部件42,其由滑动部件40来轴支承;弹 簧部件43,其一端与卡合部件42相接合,另一端与滑动部件40相接合, 而对卡合部件42施力。此外,卡合部件42在其一端具有与贯通孔卡合 的突部42a,在另一端具有连接部42b,该连接部42b连接使突部42a相 对贯通孔进行进退运动的运动传递部。运动传递部具有线材45,其由 设于第二筒体6f前端的挂钩部7C的卡合解除部来支撑;被升降体44, 其由该线材45来悬挂。被升降体44与连接部42b相卡合,通过被升降 体44的升降运动,来使卡合部件42向支柱的轴向转动,由此使突部42a 相对贯通孔进行进退运动。
卡合解除部具有操作部件46,其在支柱轴向可转动地被挂钩部7C 轴支承;弹簧部件47,其一端与操作部件46接合,而另一端与挂钩部 7C接合。此外,操作部件46具有支撑线材45的支撑部46a以及操作部 46b,弹簧部件47对操作部46b施力,从而使其与挂钩部7C相脱离。 在未对操作部46b施加外力的状态下,由弹簧部件43的施力,而使卡合部件42的突部42a与贯通孔相卡合。与此相对,当克服弹簧部件47 的作用力来按压操作部46b时,被升降体44上升,且卡合部件42的突 部42a克服弹簧部件43的作用力,向脱离贯通孔的方向后退,而可以解 除与贯通孔的卡合。
根据本变形例,在将把手钩挂于挂钩部而拉出投影屏的状态下,可 容易地使支柱伸縮。即,在支柱伸縮的场合下,在按压了设于支柱前端 的卡合解除部的操作部的状态下,可以将上段筒体压入下段筒体中,或 者将上段筒体从下段筒体拉出。在按压操作部的状态下,卡合部件的突 部不与贯通孔相卡合。由此,可以通过一次拉出或压入操作,来使支柱 伸縮。此外,由于在挂钩部中设有卡合解除部,因而可以通过手持挂钩 部的单手操作,来使支柱伸縮。
图22表示实施方式1至3中所用的滑动锁紧机构的另一种变形例3。 本变形例的滑动锁紧机构的不同点在于,取代图21所示的滑动锁紧机构 的筒体卡合部及筒体卡合接受部,而采用无阶段的卡合机构。
艮口,本变形例的滑动锁紧机构具有滑动部件48,其安装于第二筒 体6h后端部的内周面;滚珠51,其与形成于滑动部件48的下端部50的 外周面的倾斜部50a相抵接,由此将第二筒体6h保持在规定高度;滚珠 导向部49,其按照使该滚珠51与倾斜部50a相抵接的形式来进行导向。 滚珠导向部49具有导向部件52,其被滑动部件48的下端部50轴支承; 弹簧部件53,其一端与卡合部件48的凹部48a相接合,另一端与导向部 件52的一端相接合。导向部件52在其一端具有与弹簧部件53相接合的 接合部52b,另一端具有解除部52a,该解除部通过按压该滚珠51来解除 滚珠51的相对倾斜部50a的抵接。弹簧部件53经由接合部52b,并通过 杠杆作用来向解除部52a与滚珠51脱离的方向施力。
运动传递部具有线材45,其由设于第二筒体6f前端的挂钩部7C 的卡合解除部来支撑;被升降体44,其由该线材45来悬挂。被升降体 44与兼作连接部的接合部52b相卡合,由被升降体44的升降运动,而使 导向部件52向支柱的轴向转动,而将解除部52a按压到滚珠51上,或者将解除部52a保持在与滚珠51相脱离或者单纯的接触状态。此外,线材 45,在滚珠导向部49的弹簧部件53的长度方向贯通,并与接合部52b 相卡合。
在此,卡合解除部具有操作部件46,其可向支柱的轴向转动地被 挂钩部7C轴支承;弹簧部件47,其一端与操作部件46接合,而另一端 与挂钩部7C接合。此外,操作部件46具有支撑线材45的支撑部46a以 及操作部46b,弹簧部件47对操作部46b施力,从而使其与挂钩部7C 相脱离。
在未对操作部46b施加外力的状态下,由于由弹簧部件53的作用力, 解除部52a处于与滚珠51相脱离或者单纯接触状态,因而滚珠51与倾斜 部50a相抵接,而使第二筒体6h固定。当对操作部46b施加外力而使被 升降体44上升时,便克服弹簧部件53的作用力,来使解除部52a按压滚 珠51,而解除与倾斜部50a的抵接。这样,支柱便可自由伸縮。
根据本变形例,与滑动锁紧机构的变形例2的场合同样,在将把手 钩挂于挂钩部上来拉出投影屏的状态下,可容易地伸縮支柱,此外,由 于在挂钩部中设有卡合解除部,因而可以通过手持挂钩部的单手操作,
由于采用使滚珠与倾斜部抵接的卡合机构,因而不必阶段性地调整 支柱高度,从而可调整到任意高度。
此外,无需用于在支柱中开启嵌合用贯通孔的孔加工,从而可提供 成本更低的投影屏装置。
图23及24表示实施方式1至3所用的滑动锁紧机构的另一种变形例4。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滑动锁紧机构由以下部分来构成筒体卡 合部55,其配置于在前端侧的第二筒体6j后端部的内周面上所安装的滑 动部件54的凹部54a;筒体被卡合部,其由在下段第一筒体6i内面的长 度方向上设置的连续的一条循环沟来构成,且具有卡止部61i、 62i、 63i、 64i。筒体卡合部55由以下部分构成卡合部件56,其在一端具有在滑动部件54的凹部54a内游动嵌合的支撑部56b,在另一端具有与卡止部 卡合的突起部56a,并且可以以支撑部56b为支点来摇动;弹簧部件57, 其一端与滑动部件54的凹部54a相接合,而另一端与卡合部件56的支撑 部56b相接合,并进行施力,从而将卡合部件56的突起部56a压接到卡 止部上。
图24是表示筒体被卡合部58的结构的展开图。构成筒体被卡合部 58的循环沟由以下部分构成去路沟60,其具有由凹部构成的多个卡止 部,该凹部在支柱伸长时与突起部56a相卡合而限制第二筒体6j向縮短 方向的移动;归路沟59,其在縮短时,解除与突起部56a的卡合,而许 可第二筒体6j向縮短方向的移动。卡止部从第一筒体6i的后端向前端方 向,具有始点卡止部64i、中间卡止部63i、 62i、以及终点卡止部61i。始 点卡止部及中间卡止部在第一筒体6i的后端侧具有卡止突起部56a的 垂直部641i、 631i、 621i,而在前端侧具有倾斜并许可突起部56a向前 端侧的移动的倾斜部642i、 632i、 622i。另一方面,最前端的终点卡止部, 在后端侧具有卡止突起部56a的垂直部611i,在前端部具有由垂直部612i 构成的外突部,垂直部611i及垂直部612i由向垂直部612i侧倾斜的倾斜 部613i来连接。
在非使用时,突起部56a与始点卡止部64i的垂直部641i相抵接, 而第二筒体6j则被固定。在这一状态下,当将第二筒体6j从第一筒体6i 拉出时,突起部56a便通过倾斜部642i在去路沟60中边滑动边上升。当 在任意的卡止部中突起部56a卡合的状态下停止拉出时,突起部56a便与 卡止部,比如中间卡止部62i的垂直部621i相抵接,而固定第二筒体6j。 另一方面,在为了存放而縮短支柱的场合下,如果按照第二筒体6j达到 最长的形式拉出而使突起部56a移动到终点卡止部61i,则突起部56a便 与外突部612i相抵接,摇动倾斜部613i,而向归路沟59移动。在这一状 态下,当将第二筒体6j向第一筒体6i按压时,突起部56a便在归路沟59 内自动降下,而返回到始点卡止部64i。这样,便可縮短支柱。
根据本实施例,可在将把手钩挂于挂钩部上而拉出了投影屏的状态
25下,容易伸縮支柱。尤其是,由于当将支柱伸长到最长状态时,支柱便 可自动下降,因而可容易地縮短支柱。
图25至图27,表示实施方式1至3所用的锁紧机构的变形例。 图25是锁紧机构的变形例1所具有的投影屏装置P2的模式立体图。 本变形例中有一种带状部件,其一端固定于盒体的一个侧面并跨越顶杆, 而另一端则自由离合地固定于盒体的另一侧面。如图25所示,在顶杆5 的大致中央固定有把手,带状部件84的自由端跨越顶杆,并通过固定于 盒体侧面的固定部件被自由离合地固定。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可简化锁紧机构的构成,因而可提供成本更低 的投影屏装置。
图26表示实施方式1至3所用的锁紧机构的另一变形例2。本变形 例中,表示在锁紧机构中采用了一对带状部件的例子。本变形例具有一 对带状部件86、 87,该带状部件的一端固定于盒体1的一个侧面,并跨 越顶杆5,而另一端则自由离合地固定于盒体1的另一侧面。带状部件 86、 87的自由端,可自由离合地固定于在盒体1的另一侧面固定的固定 部件88、 89上。把手81处于盒体1的大致中央,且固定于固定部件88、 89之间,并在顶杆5的中央固定有钩挂用的钩合部件83。
根据本变形例,可简化锁紧机构的构成,而且通过采用一对带状部 件,可以更可靠地将顶杆固定到盒体上。
图27表示实施方式1至3所用的锁紧机构的另一变形例3。本变形 例中,表示在锁紧机构中采用了与把手成一体的一对带状部件的例子。 本变形例具有一对带状部件90、 91,该带状部件的一端固定于盒体1的 一个侧面,并跨越顶杆5,而另一端则可自由离合地固定于盒体l的另一 侧面。带状部件90、 91的自由端,可自由离合地固定于在盒体l的另一 侧面固定的固定部件92、 93上。把手82由一对带状部件90、 91两端可 转动地被轴支承。在顶杆5的中央,固定有钩挂用的钩合部件83。
根据本变形例,可简化锁紧机构的构成,而且通过采用一对带状部 件,可以更可靠地将顶杆固定到盒体上。实施方式1至3中表示采用了由二段及三段筒体来构成的支柱的例 子,但筒体的段数不限于此。比如,在实施方式1或2的投影屏装置中, 在由三段或其以上的多段筒体来构成支柱的场合下,相比二段,在前端
侧的筒体中,也可以将图18或图20所示的滑动锁紧机构作为第二滑动 锁紧机构来使用。同样,在实施方式3的投影屏装置中,在由四段或其
以上的多段筒体来构成支柱的场合下,相比三段,在前端侧的筒体中,
也可以将图18或图20所示的滑动锁紧机构作为第二滑动锁紧机构来使 用。也可以通过在所有的滑动锁紧机构中采用图18或图20所示的滑动 锁紧机构,来构成由多段筒体而成的支柱。
权利要求
1. 一种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盒体,其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部;弹簧辊,其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该盒体;投影屏,其在存放时回卷在前述弹簧辊上,而在使用时从前述开口部拔出;顶杆,其固定该投影屏的一端,且在存放时兼作封闭前述开口部的盖体;和可伸缩的支柱,其一端支撑于该盒体,并将拔出的投影屏保持在伸展状态,其中,前述支柱由多段筒体构成,在内侧的筒体中设置利用与相邻的外侧的筒体之间的摩擦力锁紧筒体相互的滑动的滑动锁紧机构,并以能够在筒体内上下移动的方式配置与该锁紧部相对应的解除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最上 段的筒体的上端部设置操作部件,来操作前述解除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锁紧部具有滑动部件,其一部分固定在最下段以外的筒体的下端部,且至少在 周面的一部分上具有朝向相邻的外侧的筒体的内壁倾斜的倾斜面; 滚珠,其被保持在该倾斜面和该各筒体的下段的筒体之间;和 滚珠导向部,其以使滚珠与前述倾斜面抵接的方式引导该滚珠。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滚 珠导向部具有导向部件,其被前述滑动部件的下端部轴支承;和弹簧 部件,其一端与该滑动部件接合,另一端与导向部件的一端相接合,该导向部件在其一端具有与弹簧部件相接合的接合部,另一端具有 前述解除部,该解除部通过按压前述滚珠来解除滚珠相对于前述倾斜部的抵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 操作部件上悬挂有被升降体,且该被升降体能够在筒体内上下移动,该被升降体与前述接合部相卡合,与该被升降体的上下移动相对应而使前 述导向部件转动,以使前述解除部按压前述滚珠或者从前述滚珠脱离。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 在于,在前述顶杆的中央部设置把手部,而在前述支柱的前端部设置挂 钩部,且在该挂钩部上钩挂前述把手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挂钩部的前面侧设置有前述操作部件,前述被升降体通过悬挂部件连结在前述操作部件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 在于,前述支柱的一端可起伏地轴支承在该盒体的侧面,并在立起时将 拔出的投影屏保持在伸展状态。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 在于,具有锁紧机构,其在存放时将前述顶杆固定于前述盒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 锁紧机构具有卡合部,其配置在前述顶杆上;被卡合部,其配置于前 述盒体且与该卡合部相卡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 述卡合部具有在前述顶杆的宽度方向上对置配置的一对卡合部件,前述 被卡合部具有分别配置于前述盒体的对置开口边缘部、且与前述卡合部 件相卡合的一对被卡合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具有盒体,其在上面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部,且由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可分离的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来构成;弹簧辊,其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该盒体;投影屏,其在存放时回卷在弹簧辊上,而在使用时从开口部拔出;顶杆,其固定该投影屏的一端,且在存放时兼作封闭开口部的盖体;可伸缩的支柱,其一端可起伏地被轴支承于该盒体的侧面中央部,并在立起时将拔出的投影屏保持在伸展状态。由此,可提供一种小型轻量、易于使用且构成简单的移动式投影屏装置。
文档编号G03B21/58GK101446752SQ20081016839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1日
发明者关和治, 宫川行生, 阿部晃之 申请人:泉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