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网目调丝网印刷制版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制版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网目调丝网印刷制版工艺。
背景技术:
:从世界范围看,欧、美、日的网目调丝网印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标志、标牌、地铁、户外广告及商业广告印刷中都得到广泛应用,而我国丝网印刷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除少数厂家能够印刷较为精细的产品以外,对大多数厂家而言,只能印刷实地与线条。这种差距一方面体现在丝网印刷所用的材料上,如印刷所用的丝网、感光材料和网框等;另一方面体现在丝网印刷制版和印刷条件上的差距;除此之外,丝网印刷制版工艺上的落后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目前,我国大部分丝网印刷生产厂家对于丝网版的制版都采用经验法,即对于较精细印刷品采用较高目数的丝网进行印刷,至于制版后,其印版是否完好再现印刷网点,印品龟纹现象能否得到更好控制等问题,只有等待印刷品印刷出来后才可以得知。因此该方法不仅不能保证印刷质量,而且制版后,若发现印版质量不能满足印刷要求需要更换丝网,重新制版。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通过印刷前预设丝印的制版工艺参数,保证丝网印刷质量的网目调丝网印刷制版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l)首先根据印刷品使用的观视距离,确定丝网印刷阳图片的加网线数,根据阳图片的加网线数和印刷所需再现的最小网点百分比,据"0.376^><10000确定丝网印刷所需丝网的丝丄径,其中d为丝网的丝径,Z为加网线数(7/cm),〃为最小网点百分比,最后,可以根据丝网厂家提供的丝径与丝网目数的对应关系确定丝网目数的范围;2)根据/^!+i,确定丝网印刷所需最小目线比,其中Z为图像的加丄网线数,y为最小目线比。3)根据最小目线比i和图像加网线数Z及丝网的丝径d得到印刷图像阶调层次最好,龟纹最小的丝网印刷丝网。本发明针对丝网可再现最小网点和避免丝印中的龟纹问题两个方面,在制做丝网印版前,首先通过选择合理的丝网保证印刷品的最小网点可以完美再现,再综合考虑丝印合理目线比,以确保印刷产品有最小程度的龟纹干扰,保证印品质量。图1是开口等于丝径的丝网结构示意图2是不同上线比龟纹变化的曲线图,其中横坐标为丝网的丝线与图像加网网线之间的夹角,纵坐标为龟纹线数与加网线数的比值(龟线比);图3是不同加网线数与最小目线比的关系图,其中横坐标为加网线数,纵坐标为目线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1、确定丝网目数对于网目调丝网印刷,选择合理目数的丝网,是保证能够再现所需印刷的最小网点尺寸关键,而所需印刷的最小网点尺寸是由制版阳图片的加网线数决定的。阳图片的加网线数取决于印品的观视距离,即印品不同的观视距离应选择不同的加网线数。要确定阳图片合理的加网线数,可通过实验测试的表1加网线数与印品观视距离的关系<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方法获得,不同加网线数所对应的观视距离的合理范围如表1所示。在网目调印刷中,当阳图片的加网线数以及明调、暗调的网点百分比确定后,就可以求取所需印刷的最小网点直径。所需印刷的最小网点直径m)与明调部位网点百分比W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加网线数Z(7/cm)成反比,即£)=1.1284^^x10000(1)表2不同加网线数与不同网点百分比下的最小网点直径(um)<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按公式(1)可得到阳图片不同加网线数对应于亮调部位的不同网点百分比所需印刷的最小网点直径,如表2所示。如果所需要印刷的最小网点直径小于或等于丝网的丝径,其网点就会受到丝径的阻隔,导致大量丢失,从而严重影响印品的阶调再现性。因此,分析所需印刷的最小网点直径与丝径和开口的关系,寻求其内在联系,是合理确定丝网目数的重要前提。基本依据①网丝对网点再现性的影响丝径确定后,则网丝对网点的阻隔作用就是个定值。若丝径越大,则网丝对网点的阻隔作用就越大,所能再现的最小网点直径相应加大;反之,若丝径越小,则网丝对网点的阻隔作用就越小,所能再现的最小网点直径则相应减小。②丝网开口对网点再现性的影响当丝网的丝径确定后,丝网的开口越大,丝网的开口率越大,油墨的透过性能越好,网点的再现性就越好,所能印刷的最小网点直径应相应减少。③对于粗的网丝,不可能编织出高目数丝网。若要编织高目数丝网,必须使用细的网丝,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使用高目数丝网印刷高精细产品的根本原因。以下分三种情况进行说明。①丝径大于开口这种类型的丝网,由于开口率最小,其油墨透过性能差,网点损失最严重,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适用于丝网印刷。为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特对日本和瑞士所生产的单丝尼龙、聚酯丝网所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所列全部丝网的规格中,聚酯丝网从2目/cm到195目/cm,尼龙丝网从2目/cm到200目/cm,除极个别的几种高目数丝网其丝径略大于开口外,其余的丝网开口与丝径的比值都大于l。因此,这种情况不应作为研究的对象。②丝网的丝径等于开口如上所述,丝径大于开口时,网点再现性能最差,当丝径等于开口时,其网点再现性能得到了增强。为寻求印刷最小网点直径与丝网丝径和开口的关系,特用作图法进行讨论,如附图一所示。由图l可以看出,当所印刷的网点直径D二2d,网点又正好落在网丝交点处时,网点的损失最严重,此时,网点的面积为3.14d2,网点所占丝网的开口面积约为3.14f-(2x2"rf-W)=0.14rf2。网点所占丝网开口面积占网点总面积的比例为0.14^/3.14^=4.5%,这么小的油墨透过率,会导致小网点消失。当需要印刷的最小网点直径D》3d时,即使网点落在丝网上最不利的位置,网点也可以至少覆盖一个开口。即只要印刷的最小网点直径D^3d,所选丝网就能够再现这个网点。③丝径小于开口与①、②两种情况相比,因为丝径小于开口,其网点再现性最好,所以当D》3d时,其网点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再现。所以,在网目调丝网印刷中,无论丝网丝径与开口的关系如何,所印刷的最小网点直径与丝网的丝径都存在以下关系,即Z)2(2)艮P,只要所需印刷的最小网点直径大于或等于丝网丝径的3倍,就能再现这个网点。由公式(l)、(2),可以导出丝网丝径的计算公式,艮P"0.376^x10000(3)由公式(3)可以看出,只要确定了阳图片的加网线数和亮调部位的网点百分比,就可以简便地计算出丝网的丝径。当丝网的丝径确定后,就可以从丝网制造厂家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中查出所对应的丝网目数。综上所述,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方便的解决丝网印版再现印刷最小网点的问题,即首先通过表1获得阳图片加网线数与印刷品观视距离的关系,通过印刷品观视距离,从而正确确定印刷品的加网线数,再通过加网线数,确定印刷需要再现的最小网点直径大小,并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所需丝网的最小丝径,最终通过丝网丝径与丝网目数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合理的丝网目数。2.龟纹现象控制由于丝网印版网丝的影响,使丝网印刷中的龟纹现象更为突出。丝网印刷中产生的龟纹分为加网角度龟纹和丝网网丝与分色片加网网线之间产生的龟纹。加网角度龟纹可以通过采用传统的加网角度进行控制,对于丝网网丝与分色片加网网线之间产生的龟纹进行控制则是本研究的重点。本发明通过Tollennar龟纹计算公式和视觉空间混合原理,推导出丝网印刷品丝网目数和加网线数所需的目线比的合理取值,并通过目线比的取值,确定丝网印版所需采用的丝网,从而达到控制丝网与分色片产生的龟纹,改进了传统的丝网印刷制版工艺。Tollennar龟纹计算公式如式(4)所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8</formula>(4)其中^龟表示龟纹线数,即单位长度内龟纹的线数,厶、A分别代表两块加网网屏所对应的加网线数,《为两块加网网屏之间的夹角。为了分析丝网网丝对印刷龟纹的影响,令公式(4)中的A表示丝网目数;厶表示图像加网线数;^表示丝网的丝线与图像加网网线之间的夹角;#龟为丝网的丝线与图像加网网线之间产生的龟纹线数。令y^厶/厶,即丝网目数与加网线数的比值(目线比),则公式(4)变成如下形式,即iV龟=^2aAr2+1—2icos^(5)令&7W厶,即龟纹线数与加网线数的比值(龟线比),由式(5)得到:5=iV龟/Z2=aAr2+1_2/cos^(6)从公式(6)可以看出当图像的加网线数确定后,万值越大,^龟值越大,龟纹越小。若设定不同的目线比和加网角度,则可以得到图2所示的曲线图,其反映了不同目线比情况下"值的取值情况(即龟纹的状态)。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目线比R增加,万值也不断增大,即龟纹逐渐减小。所以在丝网印刷中采用较大的目线比,有利于减少龟纹现象。为尽量减少印刷龟纹现象,可以采用较大的目线比。采用大的目线比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可提高图像分辨率;二是减弱印迹周期性缺陷,减少龟纹。常用的丝网印刷品加网线数为用于大幅面和广告类印刷的粗网屏824线/cm;阅读距离较近的细网屏2834线/cm;特殊情况的最细网屏3654线/cm。人眼区分两个不同发光点的能力可以用视觉敏锐度来表示。视觉敏锐度的定义为人眼恰能分辨出的两点对人眼所张视角的倒数(视角以分为单位)。经验证明,一般正常人的视角为T左右,考虑到正常视距为250mm左右,这样的视力被定义为1.0。贝鹏力1.0的人眼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为0.073mm。当印刷品中所使用的网点间距小于此距离时,人眼就无法识别,进而可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当网点间距小于0.073Mi时,人们将认为由网点组成的图像与连续调图像在视觉上没有区别。据视觉空间混合原理,当龟纹的周期小于0.073imn时,其产生的龟纹是人眼不可分辨的,也就是说,当A^^137线/cm时,龟纹不可见,即<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formula>(7)因为丝网网丝与加网网线都是垂直正交的,所以^的取值范围为0、^^90°,从不等式(7)中可以看出,当图像的加网线数A与目线比R确定后,《越大,#4越大,龟纹就越小;当《=00时,在实际中,这是一种龟纹无限大的状态,龟纹线距会大于纸张幅面,在印品上龟纹是不可见的,但是这种状态十分不稳定,因为只要稍有一点点角度偏差,就会引起很严重的龟纹现象。若单纯从数学的角度考虑,当《=0°时,不等式(7)左边为最小值,其龟纹最为严重,由此则可得出目线比的合理取值范围,即+1(8)由公式(8)可以看出,图像的加网线数厶越大,所要求的目线比则越小。设置不同的加网线数,得到不同加网线数与最小目线比的关系,如表34所不o表3丝网印刷不同加网线数与最小目线比最小目线比5.894.914.44.03.743.5加网线数(线283540455055根据表3,贝何以绘制不同加网线数与最小目线比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由此可以看出,丝网目数与图像加网线数之比的取值范围应该在3.55.9之间。目线比足够大时,龟纹可以减至很小,但目线比太大,贝帙去了实际意义,因为丝网目数越高,其加工难度与成本越高,特别是对于油墨指标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在现实生产中,选择丝网的要求是,当加网线数确定时,在能够保证印刷品所需再现阶调范围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较低目数的丝网,即选用较低的目线比。工艺流程说明首先根据印刷品使用的观视距离,确定丝网印刷阳图片的加网线数,并根据印刷所需再现的最小网点百分比,据公式3确定丝网印刷所需丝网的丝径,这样可以保证图像的最小网点(阶调)可以得到良好再现,然后根据丝网厂家提供的丝网资料初步确定同一丝径条件下,可选丝网的目数;再根据不等式8,确定丝网印刷所需最小目线比,根据最小目线比和图像加网线数,综合考虑丝网的丝径,可以选择出使印刷图像阶调层次最好,龟纹最小的丝网印刷丝网,使用这样的丝网制版,既可以充分满足丝网印刷质量要求。本发明为丝印生产厂家降低制版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权利要求1、一种网目调丝印刷制版工艺,其特征在于1)首先根据印刷品使用的观视距离,确定丝网印刷阳图片的加网线数,根据阳图片的加网线数和印刷所需再现的最小网点百分比,据确定丝网印刷所需丝网的丝径,其中d为丝网的丝径,L为加网线数(1/cm),H为最小网点百分比,最后,可以根据丝网厂家提供的丝径与丝网目数的对应关系确定丝网目数的范围;2)根据确定丝网印刷所需最小目线比,其中L为图像的加网线数,R为最小目线比;3)根据最小目线比R和图像加网线数L及丝网的丝径d得到印刷图像阶调层次最好,龟纹最小的丝网印刷丝网。全文摘要一种网目调丝印刷制版工艺,首先根据印刷品使用的观视距离,确定丝网印刷阳图片的加网线数,根据阳图片的加网线数和印刷所需再现的最小网点百分比,据d≤0.376(H/L)×10000确定丝网印刷所需丝网的丝径,根据丝网厂家提供的丝径与丝网目数的对应关系确定丝网目数的范围;根据R≥(137/L)+1确定丝网印刷所需最小目线比,根据最小目线比R和图像加网线数L及丝网的丝径d得到印刷图像阶调层次最好,龟纹最小的丝网印刷丝网。本发明针对丝网可再现最小网点和避免丝印中的龟纹问题两个方面,在制做丝网印版前,首先通过选择合理的丝网保证印刷品的最小网点可以完美再现,再综合考虑丝印合理目线比,以确保印刷产品有最小程度的龟纹干扰,保证印品质量。文档编号G03F5/00GK101441409SQ20081023641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发明者刘国栋,曼张,川智,杨宝宏,梁巧萍,赵晨飞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