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洁光学设备内的透过部件用的清洁部件的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59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清洁光学设备内的透过部件用的清洁部件的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一类的成像装置,更具 体的,其涉及具有用以清洁设在光学设备内的透过部件的清洁部件的 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采用调色剂作为显影剂。调色剂颗粒和尘埃 堆积在成像装置内。设在成像装置内的光学设备如果暴露于调色剂、 尘埃等,则可能受到不利影响。为了阻止调色剂和尘埃进入该光学设 备的内部,光学设备的内部被密封。成像装置具有供从光学设备发射 的激光通过的开口。为阻止调色剂和尘埃进入光学设备的内部,此开 口具有激光能够通过的盖玻璃。
若从显影部落下且浮游于成像装置上的调色剂和浮游于成像装置 上的尘埃附着在盖玻璃上且遮挡曝光的光路,则印刷图像的密度降低 或者图像出现缺失。为防止调色剂和尘埃附着在盖玻璃上,用户或维 修人员进入成像装置的主体的内部并用软布清洁盖玻璃。然而,具有 盖玻璃的开口面积小,另外,用户或维修人员需要清洁盖玻璃的表面 而不损伤它。
曰本专利特开No. 2005-246901提出 一种可移除附着在盖玻璃上 的调色剂、尘埃等的清洁构造。具体的,用户或维修人员沿着盖玻璃 滑动设在光学扫描设备内的清洁部件,从而能够移除附着在该盖玻璃 上的调色剂、尘埃等。
在曰本专利特开No. 2005-246901的构造中,用户或维修人员滑动 清洁部件,从而清洁盖玻璃。因此,用户或维修人员需要执行移动清洁部件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在附接盒之前即开始清洁 之前,清洁部件保持于固定位置,且在附接盒过程中即清洁过程中, 清洁部件能够可靠地操作。清洁部件与盒的附接动作连动地清洁盖玻。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单元、光学设备、清 洁部件和锁定部件。单元能够附接于装置的主体和从装置的主体拆卸。
光学设备给感光部件照射光。该设备包括光经由其通过的透过部件。 清洁部件可从清洁开始位置移动至清洁终止位置以清洁透过部件。清 洁部件可与单元向主体内的附接动作连动地移动。锁定部件阻止清洁 部件移动。当单元未装入主体内时,锁定部件阻止清洁部件移离清洁 开始位置。当单元附接于主体时,该单元与锁定部件接合,并且该锁 定部件解除对清洁部件的锁定,使该清洁部件能够移离清洁开始位置。 自以下参照附图对示范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 明显。


图l是依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构造图。 图2是依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设备、处理盒和清洁部件的构造图。 图3A和3B是依据第一实施例的清洁部件的构造图。 图4A, 4B和4C是表示依据第一实施例的清洁部件的清洁过程 的剖视图。
图5 A和5 B是表示依据第 一 实施例的清洁部件的清洁过程的剖视图。
图6A, 6B和6C是表示依据第二实施例的清洁部件的清洁过程 的剖视图。
图7 A和7 B是表示依据第二实施例的清洁部件的清洁过程的剖视
5图。
图8A, 8B和8C是表示依据第二实施例的清洁部件的清洁过程 的剖视图。
图9A和9B表示依据第三实施例的清洁部件与处理盒之间接合的 解除。
图IO表示依据笫三实施例的清洁部件与处理盒之间接合的解除。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实施例 中所述的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状、相对配置等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 的范围,除非具体指明。
成像装置
概括地描述成像装置的总体构造。图l是依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 装置的构造图。
如图l所示,作为成像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00具 有装入其内且分别构成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部的四个处理盒7 (7a,7b,7c和7d )。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部分别形成黄色、品红色、 青色和黑色图像,且除了调色剂的颜色外具有相同的构造。图l所示 的参考符号a,b,c和d分别指示与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图像形 成部对应的部件。在以下说明中,当部件不需要区分颜色时,将省略 参考符号a,b,c和d。
每个处理盒7都包括相互结合的显影单元4和清洁单元5。 显影单元4包括显影辊24、调色剂涂覆辊25和调色剂容器。 清洁单元5包括作为可沿图1中箭头的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的感光部件的感光鼓1、作为充电单元的充电辊2、作为清洁单元的清 洁刮刀8和废调色剂容器。每个处理盒7都是可沿感光鼓1的旋转轴 线方向相对于彩色激光打印机100的主体附接和拉出的可拆卸单元。 换而言之,该单元被插入到主体中和从主体中拉出。
围绕各个感光鼓l,沿其转动方向,按顺序布置充电辊2、从光学设备3发射的激光的光路、显影单元4、中间转印带单元12的转印面 和清洁刮刀8。
通过使充电辊2与感光鼓1的表面接触并利用电源(未表示)施 加充电偏压,该感光鼓1的表面蜂皮均匀充电。
光学设备3设在处理盒7下方,且其使感光鼓l暴露于图像信号 并在该感光部件1上形成静电潜像。
感光鼓1经由充电辊2充电至预定的负电位,且随后经由光学设 备3在各个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经由显影单元4反转 显影,且具有负极性的调色剂附着于其上。由此,形成黄色、品红色、 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
在中间转印带单元12中,中间转印带12e张设于驱动辊12f和张 紧辊12g上,张紧辊12g沿箭头E的方向张紧中间转印带12e。初次 转印辊12a,12b,12c和12d被设置成与各个感光鼓l相对且位于中间转 印带12e的内侧,偏压施加单元(未表示)给初次转印辊12a,12b,12c 和12d施加转印偏压。
各感光鼓沿箭头的方向转动,中间转印带12e沿箭头F的方向转 动,且正偏压^皮施加给初次转印辊12a至12d。由此,调色剂图〗象从 感光鼓la上的调色剂图像起按顺序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e上。因 此,四色调色剂图像被以叠加状态传送至二次转印部15。
供给设备13包括供给辊9和传送辊对10。供给辊9送出用于收 容片材S的供给盒11内的片材S。传送辊对10传送被输送来的片材 S。供给盒ll被构造成可垂直于图1的平面(从装置的正面)拉出。 用户将供给盒11拉出装置主体,然后将片材S装入该供给盒11并把 该供给盒11附接于装置主体中以完成片材的补充。
收容在供给盒11内的片材S被压向供给辊9,并经由分离垫23 一张张地分离(摩擦片分离法)并传送。
从供给设备13送来的片材S经由对齐辊对17传送至二次转印部15。
在二次转印部15内,通过给二次转印辊16施加正偏压,中间转印带12e上的四色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所送来的片材S上。作为 定影单元的定影部14给形成在片材S上的图像施加热和压力,从而固 定该图像。
在片材S与定影带14a—起被传送过定影辊隙部N的过程中,利 用该定影带14a内的加热器加热片材S,该片材S上未固定的调色剂 图像被加热和固定。图像固定于其上的片材S经由排出辊对120排出 到排出托盘121上。
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利用 清洁刮刀8移除。所移除的调色剂回收到清洁单元5内的废调色剂容 器中。
二次转印到片材S上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2e上的调色剂利用转 印带清洁设备122移除。所移除的调色剂经由废调色剂传送路径(未 表示)回收到设在装置后部的废调色剂回收容器(未表示)中。在彩 色激光打印机100中,向供给盒ll内的纸张补给、处理盒7的附接和 拆卸以及印刷纸张的回收都可从装置的正面侧执行。每个处理盒7可 沿着各个感光鼓i的旋转轴线方向附接于主体和从主体拆卸。
清洁部件20
图2是处理盒7、光学设备3和清洁部件20的构造图。图3A和 3B是清洁部件20的构造图。图4A, 4B和4C表示清洁过程。
如图2所示,成像装置的主体具有形成该主体的框架的支架件32。 支架件32具有用于形成光学设备3的光路的开口 30和设在该开口 30 附近的盒插入引导件21。插入肋22与处理盒7形成一体。通过以插 入肋22沿着插入引导件21的方式附接处理盒7,可容易地使该处理 盒7位于沿感光鼓1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装置主体内的预定位置。当处 理盒7位于装置主体内时,设在该处理盒7上的凸缘(未表示)装配 到装置主体的孔(未表示)中。在此状态下,插入肋22不与插入引导 件21接触。
作为透过部件的盖玻璃31被设置成覆盖开口 30。借此,阻止通 过开口 30的外来物质例如尘埃和调色剂进入光学设备3,并防止该光学设备3内的功能部件被污染且由此导致缺陷图像。盖玻璃31透过从 光学设备3发出的光以对感光鼓1进行曝光。盖玻璃31细长。为透过 朝向感光鼓1发射的光,盖玻璃31被设置成使该感光鼓1的旋转轴线 方向基本对应于细长盖玻璃31的纵向。
如图3A,3B,4A,4B和4C所示,打印机100具有清洁部件20,该 清洁部件20擦拭盖玻璃31的表面(清洁面),从而清洁该盖玻璃31。 清洁部件20包括清洁片26、擦拭部件27、基底部件28、锁定部件40、 作为推压部件的锁定推压弹簧41。清洁部件20由面向盖玻璃31的基 底引导件(引导件)29支承。清洁部件20可沿盖玻璃31的纵向滑动 地与基底引导件29连接。清洁部件20可与处理盒7向主体内的附接 一起连动地沿盖玻璃31的纵向滑动。
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与基底部件28的下表面连接。锁定部件 40可转动地与基底部件28的上表面连接。锁定推压弹簧41设在锁定 部件40与基底部件28之间。锁定推压弹簧41设在基底部件28的沿 处理盒7附接方向的前端。锁定推压弹簧41绕转轴朝向锁定方向(保 持爪40a与接合孔29a接合的方向)推压锁定部件40,该转轴设在基 底部件28的沿处理盒7附接方向的中间。
锁定部件40具有位于基底部件28的沿处理盒7附接方向的后端 处的下突保持爪40a和位于基底部件28的沿处理盒7附接方向的前端 处的上突接合爪40b。与保持爪40a接合的接合孔29a设在基底引导 件29的一端处。
当处理盒7未装入主体内时,受到锁定推压弹簧41的推压力的锁 定部件40与基底引导件29的接合孔29a接合,从而保持清洁部件20 位于清洁开始位置并阻止该清洁部件20沿着盖玻璃31的纵向相对于 基底引导件29移动。当处理盒7被附接于主体时,该处理盒7与锁定 部件40接合,并克服锁定推压弹簧41的推压力使保持爪40a脱离接 合孔29a。由此,锁定部件40解除对清洁部件20的锁定并使该清洁 部件20能够移离清洁开始位置。
处理盒7具有向下方(在清洁部件20 —侧上)突出的清洁部件接
9合部7e和第二接合部7f。清洁部件接合部7e沿处理盒7的附接方向 设在第二接合部7f的下游,且比该第二接合部7f更向下方(在清洁 部件20 —侧上)突出。
当附接处理盒7时,清洁部件接合部7e在斜面29b上滑动并向下 推压基底引导件29,并且第二接合部7f越过接合爪40b而不与该接 合爪40b接合。因此,当附接处理盒7时,清洁部件接合部7e与接合 爪40b接合。另一方面,当移除处理盒7时,第二接合部7f与接合爪 杨接合。
清洁片26具有挠性。在清洁时,清洁片26的前缘与盖玻璃31 的表面接触,且该清洁片26使外来物质移动。
擦拭部件27被设置成使该擦拭部件27的一部分在清洁时与盖玻 璃31接触,并擦拭在清洁片26使外来物质移动后残留在该盖玻璃31 的表面上的外来物质。
如图3A和3B所示,当清洁片26与盖玻璃31接触时该清洁片 26与盖玻璃31之间形成的接触角(沿着清洁部件20清洁时的移动方 向位于下游侧上的角度)是钝角,其在本实施例中被设定为135。。由 此,能够使大量调色剂和尘埃移动,并能够减少从清洁片26滑漏的调 色剂和尘埃的数量。若清洁片26与盖玻璃31之间形成的接触角太大, 则作为前缘的替代,该清洁片26的底边与盖玻璃31接触,大量调色 剂和尘埃从该清洁片26滑漏。另一方面,若清洁片26与盖玻璃31 之间形成的接触角太小,则该清洁片26翻转。接触角被设定为135° 可防止当清洁片和盖玻璃之间形成的接触角太大或太小时上述的清洁 片26的不良清洁和该清洁片26的翻转两者。
清洁片26的前缘以挠曲状态与盖玻璃31接触。擦拭部件27以被 推压和被压缩的状态与盖玻璃31接触。在此实施例中,厚lOOjim的 聚酯片用作清洁片26,厚1.5mm的聚酯无纺织物焊接于其上的厚 2mm、硬度约100N的聚氨酯泡沫片用作擦拭部件27。在使用时,清 洁片26挠曲lmm且擦才式部件27压缩lmm。
在清洁时,清洁部件20沿图3A和3B中箭头的方向移动,由此清洁片26的前缘使盖玻璃31上的外来物质例如调色剂和尘埃移动, 且擦拭部件27擦除未由清洁片26移动的外来物质。盖玻璃31沿感光 鼓1的旋转轴线方向细长,且清洁部件20沿该盖玻璃31的纵向移动。 盖玻璃31的纵向基本对应于感光鼓l的旋转轴线方向,以使光可靠地 通过该盖玻璃31并照射到感光鼓1上。在此构造中,与清洁部件20 沿盖玻璃31的宽度方向移动的构造相比,清洁部件20与盖玻璃31 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小。因此,易于维持清洁部件20与盖玻璃31表 面之间的均一接触,能够防止该清洁部件20与盖玻璃31之间的接触 故障。
清洁部件的操作
以下将说明清洁过程。图4A,4B,4C,5A和5B是表示清洁部件20 的清洁过程的剖视图。
在图4A中,清洁部件20可滑动地与该基底引导件29连接,且 位于该基底引导件29—端处的清洁前原始位置(清洁开始位置)。
在原始位置,利用锁定推压弹簧41顺时针地给锁定部件40施压。 在此状态下,锁定部件40的保持爪40a与基底引导件29的接合孔29a 接合,且保持清洁部件20的基底部件28位于基底引导件29上的给定 位置。锁定部件40阻止清洁部件20移离清洁开始位置。
基底引导件推压件35设在盖玻璃31与基底引导件29之间。基底 引导件推压件35提升基底引导件29至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不接 触盖玻璃31的高度。
当处理盒7附接于成像装置的主体时,该处理盒7的接合部7e 与基底引导件29前端处(附接开口附近)的斜面29b接触。由此,克 服基底引导件推压件35的推压力下压基底引导件29。
进一步地将处理盒7向成像装置的主体内附接将导致接合部7e 沿着斜面29b行进并到达锁定部件40的顶面,如图4B所示。接合部 7e克服锁定推压弹簧41的推压力逆时针转动锁定部件40,并在锁定 部件40的保持爪40a脱离基底引导件29的接合孔29a的同时与该锁 定部件40的接合爪40b接合。接合部7e克服基底引导件推压件35的推压力下压基底部件28 和锁定部件40。清洁片26的前缘接触盖玻璃31的表面lmm并准备清洁。
如图4C所示,再进一步地附接处理盒7将沿着盖玻璃31的纵向 移动基底部件28,且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在清洁该盖玻璃31的 同时移动至清洁终止位置。
接着,将说明通过拆卸处理盒7而使清洁部件20返回原始位置(清 洁开始位置)的过程。
如图5A所示,处理盒7开始沿着拆卸方向(附接方向(插入方 向)的相反方向)返回。由此,接合部7e沿拆卸方向(拉出方向)在 锁定部件40的顶面上移动并离开该锁定部件40,清洁片26和擦拭部 件27经由基底引导件推压件35的推压力而离开盖玻璃31。
如图5B所示,处理盒7沿拆卸方向的进一步移动将使该处理盒7 的第二接合部7f与锁定部件40的接合爪40b接合。处理盒7沿拆卸 方向移动,且清洁部件20的基底部件28与锁定部件40 —起返回原始 位置。
返回原始位置的锁定部件40的保持爪40a与基底引导件29的接 合孔29a接合,且该锁定部件40被保持在基底引导件29内的给定位 置。
如上所述,依据本实施例,清洁部件20与处理盒7的附接一起连 动地清洁盖玻璃31。因此,能够彻底地清洁盖玻璃31而不需要用户 或维护人员仔细地清洁盖玻璃31。依据本实施例,清洁部件20在处 理盒7附接前即清洁开始前保持于固定位置(原始位置)。因此,防 止清洁部件20由于处理盒7未装入主体内时的产品运输或者用户操作 而意外地移离原始位置。若清洁部件20在清洁开始前从原始位置移动 至中途位置,则当附接处理盒7时从该中途位置开始清洁,不能利用 处理盒7的单次附接来彻底地清洁盖玻璃31。然而,依据本实施例, 利用处理盒7的单次附接能够沿盖玻璃31的纵向从清洁开始位置至清 洁终止位置操作清洁部件20。由此,清洁部件20能够稳定地操作,
12并能够防止意外例如破损。
在本实施例中,在执行清洁时,处理盒7的接合部7e和第二接合 部7f直接与清洁部件20接合。然而,处理盒7可在主体的部件介于 其间的状态下与清洁部件20接合,只要该清洁部件20与处理盒7的 附接和拆卸一起连动地移动。例如,处理盒7安装于其上且可相对于 主体附接和拆卸的抽屉状单元可与清洁部件20接合。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盒7作为可相对于主体附接和拆卸的单元的 一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用户在正常使用环境下附接和拆卸的 任何单元都适合。例如,上述抽屉状单元或相对于主体附接和拆卸以 放置片材的片材盒适合。重要的是清洁部件20能够与在正常使用环境 下要求用户附接和拆卸单元的操作一起连动地移动。由此,能够清洁 盖玻璃31而无需特别的清洁操作。
将参照图6A,6B,6C,7A,7B,8A,8B和8C说明依据第二实施例的装 置。本实施例的装置的基本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重复 的说明,说明本实施例的特有构造。相同的参考数字将用于指示在功 能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
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盖玻璃31的一端抵接的突起部70设在该盖 玻璃31的纵向一端处(沿清洁片26清洁时的移动方向的盖玻璃31 的上游)。用于聚积清洁片26从盖玻璃31的表面上清除的外来物质 的聚积部33设在该盖玻璃31的纵向另一端处(沿清洁片26清洁时的 移动方向的盖玻璃31的下游)。
聚积部33是设在光路区域外侧的凹状部。聚积部33设在光学设 备3的下端的上方(光学设备3的上表面内)以及盖玻璃31的表面(清 洁面)的下方。外来物质能够聚积于一个位置而不在装置内分散。另 外,能够防止聚积于聚积部33中的外来物质由于成像装置主体产生的 振动或者外部冲击而回到光路区域中。
清洁部件的操作
以下将说明清洁部件的清洁过程。图6A,6B,6C,7A和7B是表示清洁部件2 0的清洁过程的剖视图。
图6A中,清洁部件20位于清洁前的原始位置(清洁开始位置)。 图6A中右侧上(清洁开始位置一侧上)的盖玻璃31的一端与设在光 学设备3的外壳上的突起部70抵接。突起部70的顶面高于盖玻璃31 的表面(清洁面)。梯级71设在突起部70的顶面与盖玻璃31的表面 之间。当清洁部件20从清洁开始位置移动至清洁终止位置时,清洁部 件20的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在与盖玻璃31的表面接触之前与突 起部70的顶面接触。
为从原始位置起移动清洁部件20以清洁盖玻璃31的表面,沿着 插入引导件21移动处理盒7至图6A,6B和6C中的左边(沿着感光部 件1的旋转轴线方向且沿着盖玻璃31的纵向)。由此,设在处理盒7 上的接合部7e与基底引导件29前端处的斜面29b接触。由此,克服 基底引导件推压件35的推压力下压基底引导件29。
处理盒7的接合部7e随处理盒7的附接而沿着斜面29b移动、到 达基底引导件29的顶面29c、从该基底引导件29移动至清洁部件20 的基底部件28的滑动面28b、并下压该基底部件28。如图6B所示, 清洁片26的前缘和擦拭部件27与设在光学设备3上的突起部70的顶 面接触。
处理盒7的接合部7e在下压基底部件28的同时与该基底部件28 的接合部28a接合。当利用处理盒7加压的基底部件28随着该处理盒 7的附接而沿盖玻璃31的纵向移动时,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在突 起部70的顶面上移动。接着,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从突起部70 的顶面越过盖玻璃31的端部落到该盖玻璃31的表面上。由此,当清 洁部件20开始清洁操作时,清洁片26的前缘能够与盖玻璃31的表面 接触而不绊在该盖玻璃31的端部上。因此,能够防止清洁片26由于 绊在盖玻璃31的端部上而受损,并能够防止该清洁片26的清洁性能 恶化。
随后,如图6C所示,当处理盒7沿清洁方向移动基底部件28时, 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在清洁盖玻璃31的表面的同时沿相同方向(沿盖玻璃31的纵向)移动。如上所述,与处理盒7的附接一起连动 地,清洁部件20在盖玻璃31的表面上移动并清洁该盖玻璃31的表面。 如图7A所示,在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完成清洁至图7A中左 边(清洁终止位置一侧上)的盖玻璃31的另一端后,由该清洁片26 移动的外来物质落在聚积部33中。利用擦拭部件27擦除的极少量外 来物质保持被捕获在该擦拭部件27上。
当处理盒7从主体拆卸时,如图7B所示,该处理盒7沿拆卸方 向(附接方向的相反方向)返回。处理盒7的接合部7e沿拆卸方向在 基底部件28的滑动面28b上移动并离开该滑动面28b。与盖玻璃31 的表面接触且被接合部7e分别弯曲和压缩预定量(在本实施例中为 lmm)的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经由推压件35的推压力升离盖玻 璃31的表面。
处理盒7进一步沿拆卸方向移动,由此设在该处理盒7前端的第 二接合部7f与基底部件28的接合部28a接合。与处理盒7沿拆卸方 向的移动一起连动地,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与盖玻璃31的表面相 隔一定距离地沿该盖玻璃31的纵向移动,且基底部件28:i4回原始位 置。由于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与盖玻璃31的表面相隔足够距离地 移动,所以该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不会絆在突起部70的梯级71 上。
如上所述,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清洁部件20与处理盒7的附接一 起连动地清洁盖玻璃31。因此,能够彻底地清洁盖玻璃31而不需要 用户或维护人员执行清洁操作。
依据本实施例,当处理盒7附接于主体内时,清洁片26和擦拭部 件27在设于光学设备3上的突起部70的顶面上移动。然后,清洁片 26和擦拭部件27从突起部70的顶面越过盖玻璃31的端部落到该盖 玻璃31的表面上。由此,当清洁部件20开始清洁操作时,清洁片26 的前缘能够与盖玻璃31的表面接触而不绊在该盖玻璃31的端部上。 因此,能够防止清洁片26由于绊在盖玻璃31的端部上而受损,并且 能够防止该清洁片26的清洁性能恶化。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能够平稳地落在盖玻璃31的表面上而不绊在该盖玻璃31的端部上。这在 操作员附接处理盒7且从而移动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时给该操作 员带来顺畅的触感。
如图8A,8B和8C所示,突起部70在与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 接触的部位提供有斜面72,该斜面72在清洁部件20从清洁开始位置 至清洁终止位置移动的方向倾斜。在本实施例中,斜面72向上倾斜至 突起部70的顶面。
如图8A,8B和8C所示,在突起部70的清洁开始位置一侧上具有 斜面72的情况下,当清洁开始时,清洁片26的前缘和擦拭部件27 首先如图8B所示与设在光学设备3上的突起部70的斜面72接触。 当处理盒7沿清洁方向移动基底部件28时(与处理盒7的附接一起连 动地),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在突起部70的斜面72上移动,然 后从该突起部70落到盖玻璃31的表面上。如上所述,通过在突起部 70的清洁开始位置一侧(沿清洁片26清洁时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 提供斜面72,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能够更顺畅地与盖玻璃31的 表面接触。进一步提高在清洁开始时使清洁部件20的基底部件28移 动的处理盒7的操作性能,并能够提供具有高使用性能的成像装置。
盖玻璃31能够延长至清洁片26和擦拭部件27的原始位置。然而, 增大盖玻璃的尺寸将增大装置的成本和尺寸。上述构造能够提高清洁 部件的耐用性和清洁性能以及操作盒时的感觉而不增大盖玻璃31的 尺寸。
将参照图9A,9B和10说明依据第三实施例的装置。本实施例的 装置的基本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说明本 实施例的特有构造。相同的参考数字将用于指示在功能上与第一实施 例相同的部件。
如图9A,9B和10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朝向成像位置推压处 理盒7的闩锁件50设在基底引导件49的纵向后端(沿清洁片26清洁 时的移动方向的基底引导件49的下游端,即,沿处理盒7附接方向的 基底引导件49的后端)附近。闩锁件50具有爪部50a和锥形部50b。闩锁件50被提供为可绕端部附近的轴线转动,该端部与提供爪部50a 的端部相对。
爪部50a可下压基底引导件49。第二接合部7f形成在处理盒7 的下表面上以及沿盒附接方向的该处理盒7的前端处。
与处理盒7向主体内的附接一起连动地,清洁部件20沿盖玻璃 31的纵向从清洁开始位置移动至清洁终止位置。随着处理盒7的附接, 接合部7e与清洁部件20的锁定部件40接合,由此该清洁部件20沿 盖玻璃31的纵向移动至清洁终止位置。
如图9A所示,在清洁部件20清洁盖玻璃31后的清洁终止位置, 进一步朝向装置后面附接的处理盒7抵接闩锁件50的锥形部50b。处 理盒7在下压闩锁件50的同时越过锥形部50b。
当闩锁件50被如图9B所示下压时,爪部50a下压基底引导件49。 由此,与基底引导件49连接的清洁部件20朝向离开处理盒7的方向 (向下)移动。清洁部件20的向下移动使该清洁部件20的锁定部件 40脱离处理盒7。
如图10所示,在闩锁件50的爪部50a下压基底引导件49且清洁 部件20的锁定部件40脱离处理盒7后,处理盒7被进一步地附接, 该处理盒7受到闩锁件50的推压并由此向上移动。利用闩锁件50的 爪部50a下压的基底引导件49返回初始位置,且清洁部件20朝向处 理盒7(向上)移动。然而,由于处理盒7已经向上移动,所以当该 处理盒7到达成像位置时该处理盒7与清洁部件20的锁定部件40之 间具有足够的距离。
在到达成像位置后,处理盒7被闩锁件50朝向装置后面且向上推 压以定位在成像位置。
如上所述,依据本实施例,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一样,清洁部件 20与处理盒7的附接一起连动地清洁盖玻璃31。因此,能够彻底地清 洁盖玻璃31而不需要用户或维护人员执行清洁操作。
依据本实施例,当处理盒7置于成像位置时,该处理盒7能够容 易地脱离清洁部件20,且处理盒7附接时的操作性能提高。
17在本实施例中,对清洁部件20与处理盒7之间的接合被解除的构 造进行了说明。然而,接合不被完全解除、接合量减少且剩余接合通 过处理盒7的附接轨迹来解除的构造也是可以的。
在本实施例中,对闩锁件50朝向离开处理盒7的方向(向下)移 动清洁部件20且由此该清洁部件20与处理盒7之间的接合被解除的 构造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重要的是清洁部件20朝向 与盖玻璃31的纵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以在处理盒7的装栽过程中使该 清洁部件20与处理盒7之间的接合被顺畅地解除。
在本实施例中,对闩锁件50被下压且由此给基底引导件49施压 的构造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选择性的,闩锁件50 可直接给清洁部件20施压。重要的是伴随着处理盒7的附接,利用闩 锁件50的运动来移动清洁部件20。
尽管已参照示范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的是,本 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范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与最宽解 释一致以涵盖所有变形和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能够附接于装置的主体和从装置的主体拆卸的单元;光学设备,给感光部件照射光,所述设备包括光经由其通过的透过部件;清洁部件,能够从清洁开始位置移动至清洁终止位置以清洁所述透过部件,所述清洁部件能够与所述单元附接于所述主体的动作连动地移动;以及锁定部件,阻止所述清洁部件移动,其中,当所述单元未装入所述主体内时,所述锁定部件阻止所述清洁部件移离所述清洁开始位置,以及当所述单元附接于所述主体时,所述单元与所述锁定部件接合,并且所述清洁部件被解除锁定并能够移离所述清洁开始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能够移动地支承所 述清洁部件的引导件,其中,由所述引导件支承的所述清洁部件相对 于所述引导件移动并清洁所述透过部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朝向所述锁定部件 与所述引导件接合的方向推压所述锁定部件的推压件,其中,当所述 单元附接于所述主体时,所述单元与所述锁定部件接合且克服所述推 压件的推压力朝向所述锁定部件脱离所述引导件的方向移动所述锁定部件,使所述清洁部件能够移离所述清洁开始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过部 件是细长的,且由所述引导件支承的所述清洁部件相对于所述引导件 移动的方向是所述透过部件的纵向。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是 具有感光部件且能够附接于所述主体和从所述主体拆卸的盒。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部 件能够转动,所述单元能够沿着所述感光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附接于所述主体和从所述主体拆卸,且所述感光部件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基 本对应于所述透过部件的纵向。
7. —种成像装置包括能够附接于装置的主体和从装置的主体拆卸的单元; 光学设备,给感光部件照射光,所述设备包括光经由其通过的透 过部件;清洁部件,能够从清洁开始位置移动至清洁终止位置以清洁所述 透过部件,所述清洁部件能够与所述单元附接于所述主体的动作连动 地移动;以及突起部,与所述透过部件的一端抵接地邻近所述透过部件地设置,所述突起部具有比所述透过部件的表面高的顶面。
8. —种成像装置包括盒,具有感光部件且能够附接于装置的主体和从装置的主体拆卸;光学设备,给所述感光部件照射光,所述设备包括光经由其通过 的细长的透过部件;清洁部件,能够沿着所述透过部件的纵向从清洁开始位置移动至 清洁终止位置以清洁所述透过部件,所述清洁部件能够与所述盒附接 于所述主体的动作连动地移动;以及闩锁件,朝向成像位置推压所述盒,其中,所述盒随着其附接于所述主体内而与所述清洁部件接合,所述清洁部件沿着所述透过部件的所述纵向移动至所述清洁终止位置,所述盒抵接所述闩锁件,所述闩锁件朝向所述成像位置推压所述 盒并沿着与所述透过部件的所述纵向不同的方向移动所述清洁部件、解除所述清洁部件与所述盒之间的接合。
全文摘要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盒,具有感光鼓且能够附接于成像装置的主体和从成像装置的主体拆卸;光学设备,具有盖玻璃,朝向感光鼓发射的光通过该盖玻璃;清洁部件,可从清洁开始位置移动至清洁终止位置以清洁盖玻璃;以及锁定部件,阻止清洁部件移动。在盒附接前,锁定部件阻止清洁部件沿盖玻璃的纵向移动。在盒附接过程中,盒与锁定部件接合,解除对清洁部件的锁定并使该清洁部件能够移离清洁开始位置。
文档编号G03G21/16GK101551632SQ200910132539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31日
发明者佐藤正树, 川村浩, 植田新一, 西谷修治, 鹿山直则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