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74265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等利用了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特别地涉及包括用于实现打印画质的稳定性的画 质调整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利用了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形成调色剂像而 安装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大致区分为利用1成分调色剂的1成分显影方式的装置、以及利用包含非磁性调色剂和具有磁性的载体的2成分显影剂的2 成分显影方式的装置。1成分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虽然适用于紧致化但不适用于高速显影,所 以在高速、长寿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几乎都采用2成分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在利用该2成分显影剂方式的显影装置中,不消耗2成分显影剂中的载 体本身,而残留在装置内部所以不减少,但显影剂通过显影而消耗从而减少。 因此,为了画质的稳定性,适当补充调色剂,以使2成分显影剂的调色剂浓 度维持一定。此外,由于图像形成装置受到感光体和显影剂的劣化和环境条件的变化 等影响,从而打印画质变化,所以为了防止该打印画质变化,公开了各种画 质调整技术(也称为过程控制技术)。最近,在长时间不使用图像形成装置的 情况下,也实施这些调整模式。作为现有技术,提出了在从放置模式恢复的时刻进行画质调整的图像形 成装置。从放置模式的恢复表示至此图像形成引擎单元停止,例如在2成分 显影方式的情况下, 一段时间不进行显影剂的搅拌带电,设备被设置的温度、 湿度等环境条件变化(例如早上和中午的温湿度差等)。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 况下,考虑到显影剂的带电量和感光体的电位等变化的情况。根据这样的变 化,在放置恢复后的打印处理中产生画质浓度变化和色调变化,所以执行画质调整模式来确保期望的打印画质。此外,在实际的画质调整模式中进行高浓度侧的图像浓度调整和半色调浓度的调整,为了得到最佳的打印画质,其画质调整需要约30秒 60秒。特 别的,在对低印刷覆盖率的原稿连续进行打印的情况下,由于几乎不进行调 色剂补给,所以调色剂带电量上升。与此相伴,为了得到一定以上的图像浓 度,在装置侧进行操作,以提高显影偏压,并确保实效显影电位(成为高显 影电位)。但是,由于若放置装置则调色剂带电量下降,所以若在此状态下进行显 影,则出现异常浓(高)的图像浓度,从而研究其应对。因此,作为现有技术1,例如公开了以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检 测部件,为了进行最高图像浓度的控制,检测作为在感光体上形成的大致最 高图像浓度的调色剂像的附着调色剂量;显影部件,包括通过旋转来传送显影剂的显影剂传送体,其使调色剂附着于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而进行显影化;以及图像浓度调整部件,基于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信息进行调整以使成为规 定的图像浓度,所述图像浓度调整部件基于显影剂的历史,在不同的定时执行第1调整和第2调整,所述第1调整根据显影剂的历史而改变显影剂传送 体的转速的基准值,所述第2调整根据显影剂的历史,对从在进行所述最高 图像浓度的控制时施加的显影偏压的基准值的变化量进行变更(参照专利文 献l:(日本)特开2001-154434号公报)。此外,作为其它的现有技术2,公开了以下图像形成装置在对图像浓 度产生影响的浓度控制因子进行最佳化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将所述浓度 控制因子最佳化的处理模式,可选择性地执行步骤数互相不同的多个处理模 式,而且,在休眠恢复时,判断是否满足有关装置的状态变化的基准,根据 其判断结果从所述多个处理模式中选择性地执行一个处理模式(参照专利文 献2:(日本)特开2003-177638号公报)。但是,在现有技术l中,有时在打印作业中进入调整,存在作业效率下 降的问题。此外,在现有技术2中,也为了在从休眠模式恢复时得到期望的 打印画质而进行最佳的处理模式的选择、执行,因此在从休眠模式恢复时, 每次进行该处理模式选择程序,存在作业效率降低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以往的问题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在从放置状态恢复时, 每次确认前一次打印作业信息,从而能够正确地实施画质调整的图像形成装 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 方法如下。本发明的第l要旨是,具有在进行图像形成时进行画质调整的功能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对定影单元的 定影温度进行检测;存储单元,存储显影偏压的施加历史;计数单元,对从 图像形成动作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放置时间进行计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图 像形成动作结束之前的显影偏压的变化幅度;以及执行单元,在所述放置时 间或所述定影温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 设定所述显影偏压从而执行画质调整。此外,本发明的第2要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置时间或所述定影温度 超过了所述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执行单元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所述判断结 果,设定实效显影电位。此外,本发明的第3要旨的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基于平均印刷覆盖 率,设定所述显影偏压。此外,本发明的第4要旨的特征在于,所述变化幅度是上升幅度。 此外,本发明的第5要旨的特征在于,包括设定所述规定值的设定单元。 此外,本发明的第6要旨的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单元基于显影剂的劣化, 变更所述;t见定值。此外,本发明的第7要旨是具有在进行图像形成时进行画质调整的功能 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步骤, 检测定影单元的定影温度;存储步骤,存储显影偏压的施加历史;计数步骤, 对图像形成动作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放置时间进行计数;判断步骤,判断所述 图像形成动作结束之前的显影偏压的变化幅度;以及执行步骤,在所述放置 时间或所述定影温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 执行画质调整功能。此外,本发明的第8要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置时间或所述定影温度 超过了所述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执行步骤基于所述判断步骤的所述判断结 果,设定实效显影电位。此外,本发明的第9要旨的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步骤基于平均印刷覆盖 率,设定所述显影偏压。此外,本发明的第IO要旨的特征在于,所述变化幅度是上升幅度。此外,本发明的第11要旨的特征在于,包括设定所述规定值的设定步骤。此外,本发明的第12要旨的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步骤基于显影剂的劣化, 变更所述规定值。根据本发明的第1、 7要旨,使图像形成装置的放置后的打印浓度合适, 并能够正确地实施画质调整,所以能够始终维持良好的打印画质。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 3、 8、 9要旨,能够使图像形成装置的放置后 的打印浓度合适,能够始终维持良好的打印画质,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4、 10要旨,特别地能够维持在连续打印了低印刷覆盖率原稿后的恢复后的打印 画质。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5、 ll要旨,由于根据放置环境来进行画质调整 功能的执行,所以能够维持恢复后的打印画质。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6、 12要旨,由于实现更加适应于图像形成装置 的使用的应对,所以能够维持恢复后的打印画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进行画质调整的电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的图像调整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变形例中进行画质调整的电结构的方框图。图5是表示所述变形例中进行图像调整的控制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显影剂的寿命和放置时间的设定值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il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图 2是表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画质调整的电结构的方框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为具有在进行图像形成时进行画质调整的功能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检测定影装置(定影单元)15的定影温度的检测 单元110、存储感光体鼓101和显影装置102之间施加的显影偏压的施加历 史的存储单元120、对从图像形成动作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放置时间进行计数 的计数单元130、判断图像形成动作结束之前的显影偏压的变化幅度的判断 单元140、以及在放置时间或定影温度超过规定值(放置阈值时间、定影阈 值温度)的情况下,基于判断单元140的判断结果,设定显影偏压,从而执 行图像调整功能的执行单元150。首先,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结构。图像形成装置100基于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或经由网络等而发送的图 像数据,对用纸形成多色以及单色的图像。因此,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 置100包括曝光单元E、感光体鼓101( 101a 101d )、显影装置102( 102a 102d )、 带电辊103 ( 103a 103d)、清洗单元104 ( 104a 104d)、中间转印带ll、 一次 转印辊13 ( 13a 13d)、 二次转印辊14、定影装置15、用纸传送路径P1、 P2、 P3、供纸盒16、手动供纸托盘17以及排纸托盘18等。图像形成装置100利用与黑色(K)以及、作为对彩色图像进行颜色分 解所得到的减法混色的3原色的青(C)、品红(M)、黄(Y) 4个颜色的各 个色相对应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单元Pa Pd中进行图像形成。图像形成单元Pa Pd是相同的结构,例如黑色的图像形成单元Pa由感 光体鼓101a、显影装置102a、带电辊103a、转印辊13a以及清洗单元l(Ha 等构成。该图像形成单元Pa Pd在中间转印带11的移动方向上(副扫描方向) 排列成一列。带电辊103是使感光体鼓101的表面均匀带电为规定的电位的接触式带 电器。代替带电辊103,还可以使用利用了带电刷的接触式的带电器、或者利用了带电线的非接触式的带电器。作为本发明的曝光装置的曝光单元E包括未图示的半导体激光器、多面 反射镜(polygon mirror) 4、以及第1反射镜7和第2反射镜8等,将根据黑、 青、品红、黄的各个色相的图像数据被调制的激光束等光束的每一个分别照 射到感光体鼓101a 101d。在感光体鼓101a 101d的每一个形成基于黑、青、 品红以及黄的各个色相的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02对形成了静电潜像的感光体鼓101的表面提供调色剂,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显影装置102a 102d的每一个存放黑、青、品红 以及黄的各个色相的调色剂,将在感光体鼓101a 101d的每一个形成的各个 色相的静电潜像显影化为黑、青、品红、黄的各个色相的调色剂像。清洗单 元104去除、回收在显影、图像转印后在感光体鼓101上的表面残留的调色剂。在感光体鼓101的上方配置的中间转印带11在驱动辊lla和从动辊lib 之间架设而形成环状的移动路径。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面依次以感光体鼓 lOld、感光体鼓lOlc、感光体鼓101b以及感光体鼓101a的顺序与其相对。 在隔着该中间转印带11与各个感光体鼓101a 101d相对的位置,配置一次转 印辊13a 13d。中间转印带11与感光体鼓101a 101d相对的位置的每一个为 一次转印位置。此外,中间转印带11由100 150nm左右厚度的薄膜形成。为了将在感光体鼓101a 101d的表面载置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 11上,通过定电压控制在一次转印辊13a 13d上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 反极性的一次转印偏压。由此,在感光体鼓101 ( 101a 101d)上形成的各个 色相的调色剂像依次在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面重叠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1 的外周面形成全色的调色剂像。但是,在仅输入黄、品红、青以及黑的色相的一部分的图像数据的情况 下,在4个感光体鼓101a 101d中仅与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色相对应的一部 分感光体101上进行静电潜像以及调色剂像的形成。例如,在单色图像形成 时,仅在与黑色的色相对应的感光体鼓101a上进行静电潜像的形成以及调色 剂像的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面仅转印黑色的调色剂像。各个一次转印辊13a 13d构成为,由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例如EPDM、 泡沫氨基甲酸乙酯等)覆盖将直径8 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作为原料 的轴表面,通过导电性的弹性材料对中间转印带11均勻施加高电压。在各个一次转印位置中在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面转印的调色剂像通过 中间转印带11的旋转,被传送到作为与二次转印辊l4的相对位置的二次转 印位置。在图像形成时,二次转印辊14以规定的咬合压力与内周面与驱动辊 lla的周面接触的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面压紧。在从供纸盒16或手动供纸托盘17提供的用纸通过二次转印辊14和中间 转印带11之间时,二次转印辊14被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 电压。由此,从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面对用纸的表面转印调色剂像。另外,为了防止下一步骤的混色,从感光体鼓101附着在中间转印带11 的调色剂中,没有转印到用纸上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被清洗单元12回收。被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用纸被引到定影装置15,通过加热辊15a和加压辊 15b之间从而受到加热以及加压。由此,调色剂像牢固地定影在用纸的表面。 定影了调色剂像的用纸通过排纸辊18a排出到排纸托盘18。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设有大致垂直方向的用纸传送路径Pl,用于将在 用纸盒16中收藏的用纸经由二次转印辊14和中间转印带11之间以及定影装 置15后送到排纸托盘18。用纸传送路径Pl上配置有拾取辊16a,将用纸托盘16内的用纸一张 一张输送到用纸传送路径P1内;传送辊r,向上方传送^C输送的用纸;校准 辊19,以规定的定时将被传送的用纸引到二次转印辊14和中间转印带11之 间;以及排纸辊18a,将用纸排出到排纸托盘18。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在^v手动供纸托盘17至校准辊19 之间,形成配置了拾取辊17a以及传送辊r的用纸传送路径P2。而且,在从 排纸辊18a至用纸传送路径Pl的校准辊19的上流侧之间,形成用纸传送路 径P3。排纸辊18a正反两方向旋转自如,在对用纸的单面形成图像的单面图像 形成时,以及在对用纸的双面形成图像的双面图像形成时的第2面图像形成 时,向正旋转方向驱动从而将用纸排出到排纸托盘18。另一方面,在双面图像形成的第1面图像形成时,直至用纸的后端通过 定影装置15为止,排出辊18a向正旋转方向驱动后,在夹持用纸的后端部的 状态下向反旋转方向驱动从而将用纸引到用纸传送路径P3内。由此,在双面 图像形成时,仅在单面形成了图像的用纸在正反面以及前后端反转的状态下 引到用纸传送路径P1。校准辊19在与中间转印带11的旋转同步的定时,将从用纸盒16或手动 供纸托盘17供纸的、或者经由用纸传送路径P3传送的用纸引到二次转印辊 14和中间转印带11之间。因此,校准辊19在感光体鼓101和中间转印带11 的动作开始时停止旋转,在中间转印带11旋转之前被供纸或传送的用纸在其 前端与校准辊19接触的状态下停止在用纸传送路径P1内的移动。此后,在 二次转印辊14和中间转印带11压紧的位置,在用纸的前端部和在中间转印带11上形成的调色剂像的前端部相对应的定时,校准辊19开始旋转。另外,在所有图像形成单元Pa Pd中进行图像形成的全色图像形成时, 一次转印辊13a 13d将中间转印带11压紧在所有感光体鼓101a 101d上。另 一方面,在仅在图像形成单元Pa中进行图像形成的单色图像形成时,只有一 次转印辊13a将中间转印带11压紧在感光体鼓101a。接着,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特征性的用于进行图 像调整的电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检测单元110,对 定影装置(定影单元)15的定影温度进行检测;存储单元120,存储显影装 置102的显影偏压的施加历史;计数单元130,对从图像形成动作结束的时 刻开始的放置时间进行计数;判断单元140,判断图像形成动作结束之前的 显影偏压的变化幅度;执行单元150,在放置时间或定影温度超过了规定值 (放置阈值时间、定影阈值温度)的情况下,基于判断单元140的判断结果 设定显影偏压从而执行画质调整功能。执行单元150具有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动作结束后的放置时 间或定影温度超过了规定值(放置阈值时间、定影阈值温度)的情况下,基 于判断单元140的判断结果设定实效显影电位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基于平均印刷覆盖率设定显影偏压的功能。判断单元140具有基于显影装置102的显影偏压的上升幅度,判断所述变化幅度的功能。这里,基于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控制。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中的图像调整的控制 的流程图。首先,若图像形成装置IOO启动,从而通过用户的指示来请求图像形成, 则如图3所示,开始通常的打印作业命令(步骤Sl),并判断从上一次作业 结束开始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放置阈值时间)以上(步骤S2)。具体地说,在步骤S2,判断图像形成装置100在未工作的状态下被放置 的放置时间是否为规定时间(例如,l小时)以上。在步骤S2中,判断为放置时间短(没有放置很长时间放置阈值时间未 满)的情况下,直接开始打印作业(步骤S5)。另一方面,在步骤S2,在判断为放置时间为1个小时以上被放置(放置时间长放置阈值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在放置前的一定时间(放置前 时间范围)内,例如放置前的10分钟之间的显影偏压是否急剧变化的判断(步 骤S3 )。该显影偏压的急变化是由于如上所述那样连续打印了低印刷覆盖率原稿 而引起。因此,为了判断是否在连续打印低印刷覆盖率原稿后被放置,在步 骤S3中,由判断单元140从在存储单元120中存储的显影偏压的历史读出放 置前时间范围的显影偏压,并判断是否有在图像浓度中表现较大变化的变化 幅度(显影偏压变化阅值幅度)、例如IOOV以上的显影偏压的变化。在步骤S3中,由判断单元140判断为放置前时间范围的显影偏压没有急 剧变化的情况下,直接开始打印作业(步骤S5)。另一方面,在步骤S3中,由判断单元140判断为放置前时间范围的显影 偏压产生了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执行被预先设定的画质调整(过 程控制)。这样,在放置了图像形成装置IOO后的打印处理中,能够抑制打印图像浓度变得异常浓(高)的现象。接着,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图像调整中考虑了定影温度的情况下的图像形成中的动作控制。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变形例中的进行画质调整的电 结构的方框图,图5是表示所述变形例的图像调整的控制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变形例是对图2的结构追加了设定单元160的结构。 即,变形例的电结构包括检测单元110,对定影装置15的定影温度进 行检测;存储单元120,存储显影装置102的显影偏压的施加历史;计数单 元130,对从图像形成动作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放置时间进行计数;判断单元 140,判断图像形成动作结束之前的显影偏压的变化幅度;执行单元150,在 放置时间或定影温度超过了规定值(放置阔值时间、定影阈值温度)的情况 下,基于判断单元140的判断结果设定显影偏压从而执行画质调整功能;以 及设定单元160,作为进行图像调整的执行单元的结构,设定放置时间的长 度(放置阈值时间)或者定影装置15的定影温度的下降幅度(定影阈值温度)。 设定单元160具有对于显影剂的劣化,变更放置阈值时间或定影阈值温度的 功能。下面,基于流程图来说明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控制。如图5所示,变形例的动作中,直至步骤S2为止是与所述的实施方式的 图像形成装置100同样进行(参照图3),但在变形例的流程中,同时基于定 影装置15的定影温度(包含定影温度的下降幅度)来进行动作控制。这是因为,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运行状态,即^^图像形成装置100 的放置时间短,有时也根据前一次作业的使用状况而定影装置15的定影温度 下降。因此,若开始打印作业命令(步骤S1),在步骤S2中,判断为放置时间 短(放置时间不是很长)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判断定影装置15的定影 温度(检测单元110的检测温度)是否为规定温度(定影阈值温度)以下, 例如判断是否为60°C以下。在步骤S6中,判断为定影温度没有成为60。C以下的情况下,直接开始 打印作业(步骤S5)。另一方面,在步骤S6中,判断为定影温度成为60。C以下的情况下,例 如接通设置在定影装置15的未图示的定影加热器等从而进行定影温度的上 升动作(步骤S7)。由于放置时间少因此该上升动作立即恢复到目标的定影 温度为止,此后进入步骤S3,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OO相同地 进行动作。这样,在放置了图像形成装置IOO后的打印处理中,能够抑制打印图像 浓度异常浓(高)的现象。另夕卜,在利用2成分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随着进行图像输出, 产生显影剂的劣化。而且,随着显影剂劣化而调色剂的带电性下降。因此,如图6所示,根据显影剂的寿命,将放置阈值时间变短,从而能 够更加频繁进行画质调整。例如,显影剂的寿命和放置时间(放置阔值时间)之间的关系可设定为 如图6所示。即,将显影剂的寿命换算为记录介质的图像输出张数,例如, 将图像输出张数为1万张为止的放置时间(放置阈值时间)设为60分钟,将 超过1万张至2万张为止的放置时间设为65分钟,将超过2万张至3万张为 止的放置时间设为70分钟,将超过3万张至4万张为止的放置时间设为80 分钟,将超过4万张至5万张为止的放置时间设为90分钟,将超过5万张的 情况下的放置时间设为100分钟。这样根据显影剂的寿命来设定放置阈值时间,从而能够通过显影剂的寿命始终维持高画质。由于是这样构成的,所以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开始了运行动作时、从放置状态恢复时,每次确认前一次的打印作业信息,从而 能够正确地实施画质调整。由此,能够始终输出基于正确的画质调整的画质 良好的图像。另外,只要是具有在图像形成时进行画质调整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复印机,可适用于其它的图像 形成装置等。例如,能够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控制而具有进行警告显示的功能 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应用本发明。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在从放置状态的画质 调整中,在显影偏压的变化幅度(上升幅度)超过了规定值(显影偏压变化 阈值幅度)的情况下,能够将"当前是画质调整中,请稍等,,这样的警告显 示进行监视器显示。由此,图像形成装置本身包含是否故障的判断,从而能够对用户报告装 置的动作状态。此外,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对图像形成装置设置切换开关,其可切换执行画质调整的执行单元的ON/OFF动作。根据该结构,对于要求紧急性并期望短时间内的打印的用户来说,由于 能够不进行本实施方式的画质调整,所以能够进行两种用法。如上所述,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 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即,将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的技术方 法进行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是具有在进行图像形成时进行画质调整的功能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对定影单元的定影温度进行检测;存储单元,存储显影偏压的施加历史;计数单元,对从图像形成动作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放置时间进行计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结束之前的显影偏压的变化幅度;以及执行单元,在所述放置时间或所述定影温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设定所述显影偏压从而执行画质调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放置时间或所述定影温度超过了所述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执行单元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所述判断结果,设定实效显影电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基于 平均印刷覆盖率,设定所述显影偏压。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幅度是上 升幅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定所述规定 值的设定单元。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单元基于 显影剂的劣化,改变所述规定值。
7、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具有在进行图像 形成时进行画质调整的功能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 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步骤,检测定影单元的定影温度; 存储步骤,存储显影偏压的施加历史;计数步骤,对从图像形成动作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放置时间进行计数; 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结束之前的显影偏压的变化幅度;以及执行步骤,在所述放置时间或所述定影温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基行画质调整功能。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置时间或所述定影温度超过了所述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执行步骤基于所 述判断步骤的所述判断结果,设定实效显影电位。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 行步骤基于平均印刷覆盖率,设定所述显影偏压。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变化幅度是上升幅度。
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所述规定值的设定步骤。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设定步骤基于显影剂的劣化,变更所述规定值。
全文摘要
涉及具有在进行图像形成时进行画质调整的功能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对定影装置的定影温度进行检测;存储单元,存储显影偏压的施加历史;计数单元,对图像形成动作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放置时间进行计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结束之前的显影偏压的变化幅度;以及执行单元,在所述放置时间或所述定影温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基于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设定显影偏压从而执行画质调整。
文档编号G03G21/14GK101556448SQ20091013388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8日
发明者北川高志, 大塚雅之, 永山胜浩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