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及其应用的相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36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镜头模组及其应用的相机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及其应用的相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相机模组在各种用途的摄像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相机 模组通常包括一镜座及一镜筒。影像感测器装配在镜座中,镜片装配在镜筒中。现在的镜 座与镜筒之间通常通过螺纹配合,但是螺纹配合结构需要内螺纹与外螺纹在螺纹形状、螺 纹间距上互相匹配,因此要加工出精度高的螺纹,就需要精度很高的模具,大大增加了生产 成本。为了适当降低生产成本,厂家一般都会采用普通模具来进行螺纹加工,但用普通模具 加工出来的螺纹精度不高,使得镜座与镜筒加工定位组装后,镜片与影像感测器的同轴度 产生偏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保证镜片与影像感测器的同轴精度的镜头模组 及其应用的相机模组。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镜座,一镜筒及位于所述镜筒内的至少一镜片。所述镜座 内形成一贯通的容室,所述容室包括一用于套设镜筒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腔 壁包括一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的第一配合壁。所述第一配合壁为一连续的光滑曲面。 所述镜筒包括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的卡制部。所述卡制部的侧表面上设置至少三个定 位凸块。所述至少三个定位凸块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镜座的第一配合壁的内径 等于所述定位凸块的外径。一种相机模组,其包括一镜头模组,一影像感测器,一基板及一透光元件。所述影 像感测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所述镜头模组与所述影像感测器相对 正并固设在所述基板上。所述透光元件与所述影像感测器相对正并固设在所述镜头模组的 容室内。所述镜头模组包括一镜座,一镜筒及位于所述镜筒内的至少一镜片。所述镜座内 形成一贯通的容室,所述容室包括一用于套设镜筒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腔壁 包括一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的第一配合壁。所述第一配合壁为一连续的光滑曲面。所 述镜筒包括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的卡制部。所述卡制部的侧表面上设置至少三个定位 凸块。所述至少三个定位凸块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镜座的第一配合壁的内径等 于所述定位凸块的外径。本发明的镜头模组及其应用的相机模组,在所述镜筒的顶部的侧表面设置至少三 个定位凸块,且所述镜座的第一配合壁的内径等于所述定位凸块的外径,从而可有效提高 镜片与影像感测器的同轴精度。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相机模组的分解示意图2是图1的相机模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相机模组100,其包括一镜头模 组10,一影像感测器20,一基板30及一透光元件40。所述影像感测器20设置在所述基板 30上并与所述基板30电性连接。所述镜头模组10与所述影像感测器20相对正并固设在 所述基板30上。所述透光元件40与所述影像感测器20相对正并固设在所述镜头模组10 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元件40为一红外滤光片。所述镜头模组10包括一镜座11,一个镜筒12及至少一镜片13。所述镜筒12套 设于所述镜座11内,所述至少一镜片13设置于所述镜筒12内。所述镜座11为一筒状结构,其内形成有一贯通的容室111。所述透光元件40固设 于所述容室111内,从而将所述容室111分为第一容置腔112及第二容置腔113。所述第 一容置腔112靠近所述镜头模组10的物侧,所述第二容置腔113靠近镜头模组10的像侧。 所述第一容置腔112用于容置所述镜筒12。所述第一容置腔112的腔壁114包括第一配合 壁114a及第二配合壁114b。所述第一配合壁114a为一连续的光滑曲面。所述第二配合壁 114b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容置腔113用于容置所述影像感测器20。所述镜筒12包括一卡制部121及一螺接部122。所述卡制部121靠近所述镜头 模组10的物侧,所述螺接部122靠近所述镜头模组10的像侧。所述卡制部121的侧表面 121a上设置有至少三个调焦凸块12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调焦凸块124的数目为三个。 所述三个调焦凸块124等间距设置。且所述三个调焦凸块124的面向所述镜座11的侧壁 124a均位于同一圆周上。每个调焦凸块124的侧壁124a上均设置有一定位凸块125。所 述三个定位凸块125的外表面125a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镜座11的第一配合壁114a的 内径等于所述调焦凸块124的外径与所述定位凸块125的径向厚度之和,从而保证镜片13 与影像感测器20的同轴精度。同时由于所述定位凸块125与所述镜座11的第一配合壁 114a相接触的面积比现有技术中镜筒与镜座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时的外螺纹与内螺纹的接 触面积小很多,因此可减小在调焦过程中,镜筒12与镜座11之间的摩擦。所述螺接部122 上设置有与所述镜座11的第二配合壁114b上的内螺纹相松配的外螺纹,使得镜筒12在镜 座11的第一容置腔112内可沿光轴方向缓慢且均勻地移动,从而利于所述相机模组100更 准确的对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调焦凸块124与所述镜筒12为一体结构。所述定位凸 块125与所述调焦凸块124为一体结构。可以理解,所述调焦凸块124也可不设置,直接将所述定位凸块125设置在所述镜 筒12的卡制部121的侧表面121a上,此时,所述镜座11的第一配合壁114a的内径等于所 述定位凸块125的外径,以保证镜片13与影像感测器20的同轴精度。所述相机模组100的组装过程如下,将所述镜筒12放入所述镜座11中,然后用一 镊子(未图示)夹在相邻的调焦凸块124之间的间隙处,慢慢旋转所述镜筒12,由于所述 镜座11的第一配合壁114a的内径等于所述调焦凸块124的外径与所述定位凸块125的径 向厚度之和,可保证所述镜片13与影像感测器20的同轴精度,同时由于镜筒12的螺接部 122的外螺纹与所述镜座11的第二配合壁114b的内螺纹的限制,使所述镜筒12在所述镜座11内缓慢且均勻的下降,直到所述镜筒12被旋转到镜座11中合适的位置。本发明的相机模组,在所述卡制部的侧表面设置至少三个调焦凸块,并在所述调焦凸块的侧壁上设置一定位凸块,且所述镜座的第一配合壁的内径等于所述调焦凸块的外 径与所述定位凸块的径向厚度之和,从而可有效提高镜片与影像感测器的同轴精度。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 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 围。
权利要求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镜座,一镜筒及位于所述镜筒内的至少一镜片,所述镜座内形成一贯通的容室,所述容室包括一用于套设镜筒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腔壁包括一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的第一配合壁,所述第一配合壁为一连续的光滑曲面,所述镜筒包括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的卡制部,所述卡制部的侧表面上设置至少三个定位凸块,所述至少三个定位凸块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镜座的第一配合壁的内径等于所述定位凸块的外径。
2.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镜座,一镜筒及位于所述镜筒内的至少一镜片,所述镜座内 形成一贯通的容室,所述容室包括一用于套设镜筒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腔壁 包括一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的第一配合壁,所述第一配合壁为一连续的光滑曲面,所 述镜筒包括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的卡制部,所述卡制部的侧表面上设置至少三个调焦 凸块,所述至少三个调焦凸块的侧壁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调焦凸块的侧壁上均设置一定 位凸块,所述至少三个定位凸块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镜座的第一配合壁的内径 等于所述调焦凸块的外径与所述定位凸块的径向厚度之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调焦凸块等间距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腔壁还包括一靠 近所述镜头模组的像侧的第二配合壁,所述第二配合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镜筒包括靠近所 述镜头模组的像侧的螺接部,所述螺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配合壁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 螺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接部的外螺纹与所述镜座的第 二配合壁的内螺纹为松配。
6.一种相机模组,其包括一镜头模组,一影像感测器,一基板及一透光元件,所述影像 感测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组进一步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与所述影像感测器相对正并固设 在所述基板上,所述透光元件与所述影像感测器相对正并固设在所述镜头模组的容室内。
全文摘要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镜座,一镜筒及位于所述镜筒内的至少一镜片。所述镜座内形成一贯通的容室,所述容室包括一用于套设镜筒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腔壁包括一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的第一配合壁。所述第一配合壁为一连续的光滑曲面。所述镜筒包括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的卡制部。所述卡制部的侧表面上设置至少三个定位凸块。所述至少三个定位凸块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镜座的第一配合壁的内径等于所述定位凸块的外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镜头模组的相机模组。
文档编号G02B7/02GK101872053SQ200910301878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7日
发明者何鸿隆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