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立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09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由立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图像显示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由立体图像显
示装置,以允许使用者在一定的视角范围内,仅通过裸眼即可观赏到立体图像。
背景技术
立体图像显示技术是一门既古老又先进的显示技术,它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当
左右眼分别观察相同的图像内容但具有不同视差的两个图像时,会产生立体的视觉效果。
其中一种常用的立体图像显示技术,是利用光的偏振效应,将两个图像以不同的偏振光输
出,要求观看者必须配合特制极化眼镜,才能分别在左右眼之间产生视差,从而产生相应的
主观立体视觉。这种立体显示技术,必须借助特制的眼镜才能实现,使用起来有很多不方便
的地方,特别是对那些戴眼镜的使用者,再戴一副眼镜显然是一件很不舒适的做法。 随着高质量的平面显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观看时不需佩戴特制眼
镜的所谓"自由立体(auto stereoscopic display)"显示技术也于近年被开发出来并获得
迅速发展,这种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进行图像拍摄时采用两台以上的摄像机
从不同的视点进行同步拍摄,以获得一组具有不同视差信息的双视点或多视点图像,在进
行图像显示时,再将显示器上的像素矩阵分为相应的在水平方向交错排列的两组或多组子
像素矩阵,用每组子像素矩阵来显示对应的一个视点的子图像,再通过与显示屏幕精密配
合的图像分离光栅将不同视点所对应的子图像像素发出的光导向对应的方向,观看者的双
眼分别观看到具有不同立体视差的子图像发出的光,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基于以上原理的自由立体显示技术,观看者需要在特定的位置才能观看到较为理
想的立体图像,这些特定位置的多少与系统所采用的"视点"数量有关,系统采用的视点数
量越多,这种特定位置就越多,也就是观看到理想的立体图像的范围越大,因此,现有的自
由立体显示装置至少存在两方面的缺陷其一,观看立体图像的自由度与观看到的立体图
像的分辨率及亮度相矛盾,因为如要获得较宽的立体图像观看范围,就必须要采用更多的
"视点",而在所采用的显示器的分辨率和显示亮度有限,即像素数和显示图像亮度有限的
条件下,分配给每一个视点所用于显示相应的子图像的像素矩阵的像素数越少,即所观看
到的立体图像的分辨率和图像亮度越低;其二,所显示的立体图像尺寸受所采用的显示屏
幕尺寸所限,在现在的条件下, 一般采用液晶显示器或等离子显示器等平面显示器,而这些
显示器的屏幕尺寸现在还只能做到几十英寸。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的上述缺 陷,提供一种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可同时兼顾显示分辨率和观看立体图像的自由度,且能够 大尺寸显示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自由立体显示装置, 包括[0007]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像显示器,每个所述图像显示器显示一个具有立体视差的子 图像,每个所述图像显示器匹配一个像素光纤匹配板,所述像素光纤匹配板具有像素孔矩 阵,所述像素孔矩阵包括多列沿横向方向排列的像素孔列,每个像素孔列包括多个像素孔, 所述像素光纤匹配板将所述子图像沿横向离散成多个像素列; 像素光纤屏,以及用于将所述像素列导引至像素光纤屏的相对应位置的像素传导 光纤,所述像素传导光纤一端由所述像素孔引出,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像素光纤屏上,导引至 像素光纤屏的位于每个子图像相同位置的像素列按次序排列,所述像素光纤屏还具有图像 分离光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所述光纤匹配板包括一基板,所述基 板上开设有所述像素孔阵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所述像素光纤匹配板包括层叠在一起 的多个光纤夹片,每个所述光纤夹片开设有所述像素孔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所述像素孔包括一矩形截面段、一圆 柱截面段、以及连接所述矩形截面段和圆柱截面段的锥形段,所述像素孔的内表面为反光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所述光纤匹配板还包括与所述像素孔 适配的导光柱,所述导光柱包括一段矩形柱、一段圆柱、以及用于连接矩形柱与圆柱的锥形 段,所述圆柱段与所述像素孔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所述像素光纤屏具有显示孔矩阵,所 述显示孔矩阵包括多列沿横向方向排列的显示孔列,每个显示孔列包括多个显示孔,所述 像素传导光纤一端由所述像素孔引出,另一端引入所述显示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所述像素光纤屏包括一板材,所述板 材上开设有所述显示孔矩阵。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所述像素光纤屏包括层叠在一起的多 个显示光纤夹片,每个所述显示光纤夹片上开设有所述显示孔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相邻的显示孔列的显示孔交错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所述像素光纤屏还包括一光散射层, 所述光散射层覆盖所述显示孔矩阵。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所述图像分离光栅为狭缝光栅或柱镜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所述像素光纤屏包括一板材,所述板 材上开设有多行水平通槽,用于传导像素列的像素传导光纤按次序固定于与其对应的水平 通槽中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每个图像显示器显示具有立体视差的图像的 像素全部被导引至像素光线屏贡献给对应的视差子图像,不存在多个具有视差的子图像分 享显示器的分辨率的情况,能保证图像显示的清晰度。 2、本实用新型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像素光纤屏的显示孔矩阵的显示孔的间距可 以根据需要做成不同规格,也即像素光纤屏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做大或做小,能实现大尺寸的自由立体显示。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2a是像素光纤匹配板第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A部放大图;图3是像素光纤匹配板的剖视图;图4是像素光纤匹配板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图5是像素光纤匹配板的第二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光纤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像素光纤匹配板的第三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像素光纤匹配板的第四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导光柱结构示意图;图10a整体式像素光纤屏的结构示意图;图10b图10a中B部放大图;图11是由显示光纤夹片组成的像素光纤屏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显示孔列交错分布的像素光纤屏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带有光散射层的像素光纤屏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像显示器,每个所述图 像显示器显示一个具有立体视差的子图像,每个图像显示器匹配一个像素光纤匹配板,该 像素光纤匹配板具有像素孔矩阵,像素孔矩阵包括多列沿横向方向排列的像素孔列,每个 像素孔列包括多个像素孔,该像素光纤匹配板将显示器沿横向离散成多个像素列;该显示 装置还包括像素光纤屏,以及用于将像素列导引至像素光纤屏的相对应位置的像素传导光 纤,所述像素传导光纤一端由所述像素孔引出,另一端固定在像素光纤屏上,导引至像素光 纤屏的位于每个图像显示器相同位置的像素列按次序排列,该像素光纤屏还具有图像分离 光栅,用于将不同视差的图像分离开来,使观察者两眼看到是具有视差的两个图像。下面结 合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是如何实现的。 如图l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由两个完全相同 的图像显示器la、lb分别显示存在立体视差的左右两幅子图像(可分别成为左图像和右 图像),两个图像显示器la、lb各自匹配一个像素光纤匹配板2a、2b。参看图2a和图2b, 像素光纤匹配板2a、2b结构相同,下面依2a为例介绍像素光纤匹配板的结构,像素光纤匹 配板2a具有像素孔矩阵,该像素孔矩阵包括多列沿横向排列的像素孔列21,每个像素孔列 21包括多个像素孔211,像素光纤匹配板2a将显示器la沿横向离散成多个像素列。本实 用新型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光纤屏3,以及用于将所述像素列导引至像素光纤屏的相对应位置的像素传导光纤4,传导光纤4将图像显示器的像素列导引至像素光纤屏 3相对应位置,导引至像素光纤屏3的位于每个图像显示器相同位置的像素列按次序排列, 相同位置是指显示器被离散之后的像素列在像素矩阵中的列数相同的列,像素传导光纤一 端由像素光纤匹配版2a、2b的像素孔矩阵的像素孔中引出,另一端固定在像素光纤屏3上 的对应位置。像素光纤屏3还具有图像分离光栅31, 为说明原理,设两个图像显示器中的相应的任意4个连续像素列序号为i、 i+l、 i+2、 i+3,由相应的像素传导光纤将左右图像的这几个像素列导引至像素光纤屏所对应的 显示图像列分别设为Ri 、 Ri+1 、 Ri+2、 Ri+3和Li 、 Li+1 、 Li+2、 Li+3,并使其在像素光纤屏上 按照Ri、 Li、 Ri+1、 Li+1、 Ri+2、 Li+2、 Ri+3、 Li+3的顺序排列,其他的所有像素列的导引方 式和排列方式与此完全相同,不再赘述。也就是说,通过像素传导光纤的导引作用,将两个 图像显示器分别显示的左右图像以像素列水平交错的方式映射显示在同一个屏幕上,在像 素光纤屏前面适当位置设置一块用于像素列分离的图像分离光栅,在该图像分离光栅的适 当位置,等间隔地垂直或斜向开启有透光狭缝,使得观看者的左眼通过每一条狭缝的观看 视线只能看到左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孔列所发出的光,右眼通过每一条狭缝的观看视线只能 看到右图像所对应的显示孔列所发出的光,两眼分别观看到两幅具有视差的子图像,从而 观看到一副完整的立体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显示器可以是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前投影机、背投影 显示器或者其他类型的图像显示器。所采用的光纤匹配板的像素孔矩阵可以大于、小于或 等于图像显示器的显示像素矩阵,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所获得的立体图像的显示分辨率, 根据制造工艺水平和系统成本等因素所能允许的程度,应尽量提高组成像素孔矩阵的像素 孔数量。 由于通过此设计,将两个图像显示器的列通过像素光纤束全部引导排列在像素光
纤屏上,使得在像素光纤屏上所获得的实际显示像素数(即光纤像素数)可以大于任一个
图像显示器的显示像素数,和传统的直接在图像显示器上设置图像分离光栅方式相比,可
以使获得的子图像的显示分辨率亦相应增加,从而获得高分辨率的立体图像。 如图2a和图2b所示,为像素光纤匹配板的第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像素光纤匹
配板的尺寸可设计成与图像显示器的显示图像尺寸匹配,包括一个基板20,该基板20采用
厚度适当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模压制成,在像素光纤匹配板所对应的图像传导面上等
间距地沿水平和垂直方向排列像素孔矩阵,其像素孔的间距可由制造工艺水平确定,像素
孔的直径应略大于所采用的像素光纤的直径。 在制造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像素光纤匹配板上像素孔矩阵的间距,如 图3所示,由像素光纤匹配板确定的图像传导面上,像素孔211是用来通过光纤传导图像 的,称为传导区,像素孔211之间的部分为非传导区22,减少通孔间距,可以减少非传导区 22的面积,以提高图像传导的效率。 在制造工艺允许的条件下,也应尽量减小所采用的像素传导光纤的直径,以增大 所能容纳的像素传导光纤的数量,提高装置的显示分辨率。 为便于加工制造,也可以将像素光纤匹配板分解为若干相同结构的较小的单元, 再由较小的单元拼合成为所需的像素光纤匹配板。 设置像素光纤匹配板的目的,其一是为了让所有的像素传导光纤通过光纤匹配板的固定作用集合成光纤束,其二是通过像素光纤匹配板严格约束每一根像素传导光纤的几 何位置,使得大量的像素传导光纤能够严格地有序排列,不至于由于像素传导光纤排列顺 序的紊乱导致所传导像素及映射到像素光纤屏上的像素列的紊乱。 如图4所示,实际制作中,每一根像素传导光纤41穿入像素光纤匹配板的基板20 上的一个像素孔211,使得像素传导光纤41的朝向图像显示器的端面与像素光纤匹配板与 图像显示器屏幕配合的面对齐,并采用胶合或其他方式加以固定,在像素光纤匹配板上所 有的像素孔中都插满像素传导光纤,即完成像素光纤匹配板与像素光纤束的连接以后,再 采用适当的机械的或粘合的方式将像素光纤匹配板与图像显示器的显示屏幕贴合匹配,为 了便于将像素传导光纤插入通孔,在每一个通孔的像素传导光纤插入端加工出一个"喇叭 口"形状的光纤导引部212。如果图像显示器采用前投影机,则可将图像直接投射到像素光 纤匹配板上,并使所投射的图像大小与像素光纤匹配板上像素孔矩阵的大小完全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要将导引至像素光纤屏的不同图像显示器的相同位 置的像素列在像素光纤屏上交错排列,为了便于按预定的序列组合光纤像素屏的像素列, 在图5所示的像素光纤匹配板的第二种结构中,像素光纤匹配板2可以采用光纤夹片24叠 合构成,用一块按图示方向按一定间距开有像素孔的光纤夹片24,将传输一个像素列的所 有像素传导光纤逐一穿入一片光纤夹片24上的通孔并采用胶合或其他方法固定,再将装 好像素传导光纤的光纤夹片24按照预定顺序叠合,构成符合预定像素列排列顺序要求的 像素光纤匹配板2,且可以简化加工制造工艺。 为便于加工制造,也可以将光纤夹片分解为若干相同结构的较小的夹片,再由较 小的夹片拼合成为所需的光纤夹片。 为了减小或者消除如图3中所示的非传导区,提高图像的传导效率,可以采用如 图6所示结构的光纤夹片,其光纤夹片24的像素孔采用特殊的形状,朝向图像显示屏幕一 端为矩形孔241,用于插入像素光纤的一端则为圆孔242,圆孔242的直径略大于像素光纤 的直径,矩形孔241的边长大于圆孔242的直径,优选的方式是矩形孔的边长等于通孔的间 距,以使得相邻的矩形孔可以"无缝拼接",从而使图像显示屏幕上发出的光线可以没有损 失地全部进入矩形孔,实现像素传导光效率的最大化,在矩形孔241和圆孔242之间用锥形 孔243匹配贯通。 图7是该种像素光纤匹配板结构的示意图,示出了特殊像素孔的内部结构及像素 传导光纤41的安装方式,将像素孔内至少矩形孔241和锥形孔部分243的内表面加工成镜 面反射面,像素传导光纤插入圆孔242,与圆孔242匹配并采用胶合或其他方式固定之,为 了便于将像素光纤插入圆孔,在每一个圆孔的像素光纤插入端加工出"喇叭口"形状的光纤 导引部212。需要传导的像素列发出的光线进入各像素孔列,在经过像素孔内反射面的反射 后,进入像素传导光纤41。 图9是为进一步改进光纤夹片24而设计的特殊导光柱25,该导光柱的外形与前 述特殊像素孔的形状相同,即一端为矩形柱251,另一端为圆柱252,在矩形柱251与圆柱 252之间采用锥形柱253过渡连接,矩形柱251的矩形截面的边长大于圆柱252的直径,圆 柱252的直径与像素传导光纤41的直径相近或相等,导光柱25采用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 制作。 图8是该种像素光纤板结构的示意图,采用该特殊导光柱25与图4所示的具有简单像素孔的光纤夹片24配合,从该光纤夹片24朝向图像显示器一侧插入该特殊导光柱 25,从另一侧插入像素传导光纤41,并分别采用适当的方式固定之,从而构成一种改进的光 纤夹片24,为了便于将像素光纤和特殊导光柱插入通孔,在每一个通孔的两端加工出"喇叭 口"形状的导引部212。需要传导的显示像素发出的光线进入各导光柱,在经过导光柱内表 面的全反射后,进入像素传导光纤。在制作这种光纤夹片24时不用加工前述特殊形状的通 孔并镀反射面,可以大大降低加工制造难度,采用这种光纤夹片组合而成的像素光纤匹配 板,也同时具有很好的像素传导效率。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像素光纤屏包括一板材30,板材30上设置 有多行水平通槽301,水平通槽30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像素传导光纤41的直径,以可以方便 安装像素传导光纤41为宜,每一列像素列对应的像素传导光纤列中的像素传导光纤镶嵌 入其对应水平通槽301对应位置,例如图1中显示器la的子图像第i列的像素列第n行的 像素点对应的像素传导光纤固定在像素光纤屏第n行的水平通槽中Ri位置处,其余依次类 推。 像素传导光纤在水平通槽301中的镶嵌次序为在第一条水平显示孔行中镶嵌R 和L像素矩阵第一行对应的像素传导光纤,次序为R1、L1、R2、L2……,在第二条水平通槽的 中镶嵌R和L像素矩阵第二行对应的像素光纤,次序为Rl、 Ll、 R2、 L2……,依次类推。 图11所示为像素光纤屏的另一种结构图,整个板材30采用以像素列为单位的相 同显示光纤夹片32叠合而成,每一个显示光纤夹片32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地开有显示孔 321,该显示孔321为通孔,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像素光纤的直径,为使所显示的左右子图像 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分辨率一致,通孔的垂直方向孔间距等于水平方向孔间距的两倍, 显示光纤夹片32的厚度大于通孔的直径。 因为每一片显示光纤夹片32携带一像素列的像素传导光纤,光纤夹片的叠合顺 序为Rl、 Ll、 R2、 L2、 R3、 L3、……,由此构成完整的像素光纤屏。 为便于加工制造,也可以将显示光纤夹片分解为若干相同结构的较小的夹片,再 由较小的夹片拼合成为所需的显示光纤夹片。 图12所示为一种改进的像素光纤屏3的结构,该结构中,为了增加在水平方向的 像素传导光纤排列密度,提高子图像的显示分辨率,像素光纤的显示孔矩阵的显示孔列中 相邻两显示孔列按显示孔交错分布,任一列显示孔列的显示孔的中心线位于相邻列的相邻 两显示孔的中心线之间,如图所述相邻的左右(R、L)光纤夹片32,显示孔321L的中心线位 于相邻的两显示孔321R的中心线之间。 为了配合这种光纤排列结构,将光纤夹片设计成与像素光纤的垂直分布相配合的 外形结构,再将光纤夹片相互镶嵌叠合构成光纤固定夹。 光纤夹片的叠合顺序与上一实施例相同。 为便于加工制造,也可以将光纤夹片分解为若干相同结构的较小的夹片,再由较 小的夹片拼合成为所需的光纤夹片。 本实用新型中的像素光纤屏也可以采用类似像素光纤匹配板的结构,在一块板材 上开设显示孔矩阵,然后将像素传导光纤镶嵌入对应的显示孔中。 为了增加所显示立体图像的可视角,可以采用如图13所示的像素光纤屏结构,在 像素光纤屏3的出光面设置一个光散射层33,使从像素传导光纤出光端发出的光经过光散射层33进行散射后,增大光的出光散射角范围,从而使所显示的立体图像具有更宽的可视 范围。 该光散射层33可以采用均匀掺有散射粒子的片状透明材料或者将其中至少一个
表面加工成光散射面的片状透明材料制成,其大小尺寸可以与像素光纤屏匹配。 为了增加所显示立体图像的可视角,也可以将像素光纤的出光端面加工成光散射
面,具体做法,可以在(不带散射层的)像素光纤屏或显示光纤夹片制作完成后,将整个像
素光纤屏或显示光纤夹片的出光面进行粗糙化处理,从而使像素光纤屏的出光端面形成光
散射面。 采用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构成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设备,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 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为具有6显示器的多视域自由立体显示装置。 6个图像显示器并分别经过各自的像素光纤匹配板2转换为像素列,通过各自的 像素传导光纤束4传送至像素光纤屏3,各视差子图像所对应的像素列在像素光纤屏上按 序循环排列。 如图14所示,设6个视差子图像分别为P1、P2、P3、P4、P5、P6,以各视差子图像对 应的第i、i+l、i+2、i+3像素列为例,相应地在像素光纤屏上分为第i、i+l、i+2、i+3光纤像 素单元,每一个光纤像素单元内按照Pl、 P2、 P3、 P4、 P5、 P6的顺序对应地排列光纤像素列。 如图15所示,由图11a所示所构成的像素光纤屏3配上图像分离光栅31,观看者 的眼睛在图示的位置,右眼通过图像分离光栅只能看到Pl所属的光纤像素列,左眼通过图 像分离光栅只能看到P2所属的光纤像素列,因为P1、P2之间的视差而使观看者产生立体视 觉。 同样地,如果横向移动人眼,即观看者处于不同的横向观看位置,则左右眼分别可 以观看到P2和P3、P3和P4、P4和P5、P5和P6的视差图像,从而相应地观看到从不同视点 拍摄的立体图像。 本实用新型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的用于显示子图像显示器的个数并不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器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数目的显示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
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像显示器,每个所述图像显示器显示一个具有立体视差的子图像,每个所述图像显示器匹配一个像素光纤匹配板,所述像素光纤匹配板具有像素孔矩阵,所述像素孔矩阵包括多列沿横向排列的像素孔列,每个像素孔列包括多个像素孔,所述像素光纤匹配板将所述子图像沿横向离散成多个像素列;像素光纤屏,以及用于将所述像素列导引至像素光纤屏的相对应位置的像素传导光纤,所述像素传导光纤一端由所述像素孔引出,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像素光纤屏上,导引至像素光纤屏的位于每个子图像相同位置的像素列按次序排列,所述像素光纤屏还具有图像分离光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匹配板包括一基 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所述像素孔阵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光纤匹配板包括 层叠在一起的多个光纤夹片,每个所述光纤夹片开设有所述像素孔列。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孔包括 一矩形截面段、一圆柱截面段、以及连接所述矩形截面段和圆柱截面段的锥形段,所述像素 孔的内表面为反光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匹配板 还包括与所述像素孔适配的导光柱,所述导光柱包括一段矩形柱、一段圆柱、以及用于连接 矩形柱与圆柱的锥形段,所述圆柱段与所述像素孔适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光纤屏具有显示 孔矩阵,所述显示孔矩阵包括多列沿横向排列的显示孔列,每个显示孔列包括多个显示孔, 所述像素传导光纤一端由所述像素孔引出,另一端引入所述显示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光纤屏包括一板 材,所述板材上开设有所述显示孔矩阵。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光纤屏包括层叠 在一起的多个显示光纤夹片,每个所述显示光纤夹片上开设有所述显示孔列。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显示孔列的显示 孔交错分布。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光纤屏还包 括一光散射层,所述光散射层覆盖所述显示孔矩阵。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光纤屏包括一板 材,所述板材上开设有多行水平通槽,用于传导像素列的像素传导光纤按次序固定于与其 对应的水平通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由立体显示装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像显示器,每个所述图像显示器显示一个具有立体视差的子图像,每个所述图像显示器匹配一个像素光纤匹配板,所述像素光纤匹配板将所述子图像沿横向离散成多个像素列;像素光纤屏,以及用于将所述像素列导引至像素光纤屏的相对应位置的像素传导光纤,所述像素传导光纤一端由所述像素孔引出,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像素光纤屏上,导引至像素光纤屏的位于每个子图像相同位置的像素列按次序排列,所述像素光纤屏还具有图像分离光栅。本实用新型的自由立体显示器可同时兼顾显示分辨率和观看立体图像的自由度,且能够大尺寸显示的自由立体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2B6/04GK201540408SQ20092020469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7日
发明者曹嘉灿 申请人:曹嘉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