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分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15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缆分纤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分纤箱。
背景技术
FAT (Fiber Access Terminal,光缆分纤箱)是 FTTH ODN(Optical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路网络)网络中常用的室内及室外节点产品,FAT的作用是实现光纤的接续, 在FAT内完成光缆的熔接,配线及光分路功能。FAT要满足户外挂墙或抱杆安装,FAT的产 品形态一般为挂墙箱。现有的FAT产品一般由上壳、下壳、适配器固定架、过线圈、光缆固定件等构成,不具有对室内室外两用的圆缆(例如,Φ5πιπι的圆缆)固定及转换结构。并且由缆芯、松套管、 凯夫拉和PE外护套构成的室内室外两用圆缆中松套管较硬,不易弯曲固定,因此,目前的 FAT产品无法对圆缆进行转接固定,也无法将多根圆缆引入到FAT小箱体内进行使用,更无 法实现将多根光缆与圆缆进行对接。从上述对现有FAT的说明中可以看出,现有的FAT产品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现有 FAT产品均没考虑兼容用户圆缆,无法将用户圆缆引入到箱体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分纤箱,可解决现有FAT产品无法兼容Φ5πιπι的用户 圆缆,不能对Φ5πιπι的用户圆缆进行引入、转接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分纤箱,包括上壳、翻页件、底壳、适配器插口、圆缆转换组件、绕纤柱、进缆结构件、圆缆凯夫拉 固定件、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和螺母柱;所述上壳与所述底壳活动连接,所述上壳扣合在所述底壳上时形成箱体结构;所 述翻页件与底壳活动连接,所述翻页件贴合在底壳底面上装在所述箱体结构内;所述翻页 件上设有用于装接适配器的适配器插口;所述底壳的下侧壁上设有光缆引入口和进缆结构件,所述光缆引入口上方对应位 置的底壳底面上依次设有螺母柱和熔接光缆的固定件;所述进缆结构件上方对应位置的底壳底面上依次设有圆缆凯夫拉固定件、圆缆松 套管固定件和绕纤柱,所述圆缆转换组件连接在穿过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固定设置的圆缆的
松套管上。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光缆分纤箱 的底壳内设置圆缆凯夫拉固定件、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和绕纤柱,所述圆缆转换组件设置在 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内,通过圆缆凯夫拉固定件、圆缆松套管固定件、绕纤柱和圆缆转换组件 的相互配合,可以对用户圆缆进行引入、转接固定,扩大了光缆分纤箱适用范围。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缆分纤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缆分纤箱内部分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缆分纤箱的FC适配器的转接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缆松套管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圆缆转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缆分纤箱中光缆引入口和进缆结构件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缆分纤箱的进缆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缆分纤箱扣合后的状态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缆分纤箱扣合侧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为1-上壳;2-翻页件;3-底壳;4-适配器插口 ;5-圆缆转换组 件;6-绕纤柱;7-圆缆凯夫拉固定件;8-圆缆松套管固定件;9-螺母柱;10-光缆引入口 ; 11-进缆结构件;12-熔接光缆的固定件;40-双层适配器固定架;21-光纤配线区;22-光缆引入固定区;23-光纤熔接区;24-入户缆(皮线缆和/ 或圆缆)引入、转接固定区;25-光纤盘储区;501-PE裸纤保护套管;502-塑胶转接件;801-柱体;802-压紧件;803-开口槽;804-安装螺栓;1101-压板;1102-替换件;1103-进缆开口 ;1104-压板的固定孔;1105-进缆口 ; 1106-替换件的固定孔;101-卡扣结构;102-挂锁结构;103-螺栓固定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便于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分纤箱,用在FTTH 0DN(0ptical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路网络)网络中,用于光纤的接续,如图1、2所示,该光缆分纤箱包括上壳1、翻页件2、底壳3、适配器插口 4、圆缆转换组件5、绕纤柱6、圆缆凯夫拉固 定件7、圆缆松套管固定件8和螺母柱9 ;其中底壳3为底面凹陷的开口箱式结构,上壳1与底壳3活动连接,上壳1扣合在 底壳3上时形成箱体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壳1 一侧边可以通过活动连接轴与底壳3 一侧边活动连接,上壳1能沿活动连接轴扣合在底壳3上进而形成一箱体结构;所述翻页件 2与底壳3活动连接,翻页件2贴合在底壳3底面上,装在上壳1扣合在底壳3上时形成箱体结构内。在一个实施例中,翻页件2的一侧可以通过活动轴连接在底壳3上,活动轴设置在底壳3连接上壳1的侧边上,翻页件2能沿活动轴转动从而贴合在底壳3底面上,这样当 翻页件2贴合在底壳3底面上后,再将上壳1与底壳3扣合,则翻页件2便装在上壳1与底 壳3扣合后所形成的箱体内;上述底壳3上设置的翻页件2上设有用于装接适配器的适配器插口 4作为该光缆 分纤箱的光纤配线区21,适配器插口 4用于装接适配器,参见图2,光纤配线区21用于通过 适配器插口 4与适配器配合对光纤进行配线。现有光分路网络中主要使用的适配器有以下 三种SC适配器、FC适配器和LC适配器;其中LC和SC适配器结构大体一致,均具有弹片 结构,而FC适配器与LC或SC适配器的结构差异较大。参见图1和图2,该翻页件2上设置 双层适配器固定架40,多个适配器插口 4安装在双层适配器固定架40上,能对光纤分层管 理。双层适配器固定架40上设置的适配器插口 4,可以直接兼容LC适配器和SC适配器,可 将LC适配器和SC适配器的弹片卡入,从而可靠固定LC适配器和SC适配器。为进一步与 FC适配器匹配,可以通过在适配器插口中设置转接件(参见图3),使适配器插口也可与FC 适配器相配合,从而兼容FC适配器。本实施例中的光缆分纤箱中采用设置翻页件的方式, 增加了箱体内空间的利用率,在翻页件2上设置双层适配器固定架安装适配器不但操作简 单,且节省了大量的现场安装工时。如图1所示,在上述光缆分纤箱底壳3的下侧壁上设有光缆引入口 10和进缆结构 件11。其中,根据图1和图2,光缆引入口 10上方对应位置的底壳3底面上依次设有螺母 柱9和熔接光缆的固定件12,其中螺母柱9可采用铜螺母柱、铁螺母柱、不锈钢螺母柱等导 电材料制成的螺母柱即可,螺母柱9和光缆引入口 10形成光缆引入固定区22;熔接光缆的 固定件12形成了光纤溶接区23;在进缆结构件11上方对应位置的底壳3底面上依次设有圆缆凯夫拉固定件7、圆 缆松套管固定件8和绕纤柱6,其中,圆缆转换组件5 —端与穿过圆缆松套管固定件8固定 设置的圆缆的松套管连接,通过圆缆松套管固定件8将圆缆固定在箱体内;进缆结构件11 与圆缆凯夫拉固定件7、圆缆松套管固定件8和圆缆松套管固定件8内设置的圆缆转换组件 5构成入户缆(皮线缆和/或圆缆)的引入、转接固定区24,绕纤柱6构成光纤盘储区25。其中,圆缆松套管固定件8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柱体801和压紧件802 ;其中 柱体801 —端设有安装压紧件802的固定孔,对应固定孔的柱体801上设有开口槽803 ;所 述柱体801另一端设有安装整个圆缆松套管固定件8的安装螺栓804 ;所述压紧件802设 置在固定孔内,可以对从开口槽802穿入的圆缆转换组件5进行压紧固定。圆缆松套管固 定件8 —般采用三个,并排设置。而圆缆转换组件5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裸纤保护套 管501和塑胶转接件502 ;塑胶转接件502连接在裸纤保护套管501 (用于连接光纤)的一 端,引入的圆缆剥掉外护套后开拨成松套管,该圆缆的松套管穿过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固定 设置,圆缆的松套管连接在塑胶转接件的另一端上。在FAT箱体使用中,存在多根用户缆进出的应用情况。而现有FAT箱体中,无法替 换控制进缆口数量的部件,从而无法对缆口进行扩容等操作。上述底壳3上的进缆结构件11是一种可替换的部件,如图6、7所示,该进缆结构 件11包括压板1101和替换件1102 ;其中,压板1101上设有进缆开口 1103和固定孔1104,其中进缆开口 1103可采用方形孔、多边形孔、椭圆形孔等多种形状;替换件1102上设有引入用户圆缆的多个进缆 口 1105和固定孔1106,压板1101可采用金属压板,替换件一般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橡胶 件成本相对较低,其上的进缆口 1105可以进行数量和形状的变化;压板1101上的进缆开 口 1103与替换件1102上的多个进缆口 1105相对应,压板1101上的固定孔1104与替换件 1102上的固定孔1106对应,底壳3的下侧壁上设有与压板1101和替换件1102对应的安 装位,压板1101压装在替换件1102上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3下侧壁的安装位上。更换替 换件1102时,只要松开压板1101即可,就可以对作为替换件的橡胶件进行快速替换。本实 施例光缆分纤箱底壳上的进缆结构件11,由于可以方便、快速的替换作为进缆部件的替换 件,可以方便的对该光缆分纤箱的进缆口进行扩容,并且结构可靠,可兼容不同数量和形状 的用户缆进出,操作方便。克服了现有FAT产品进缆结构固定不能扩容的缺点。如图8、9所示,上述光缆分纤箱的上壳1与底壳3在扣合后,上壳1与底壳3的扣 合侧设有卡扣结构101、挂锁结构102及螺栓固定孔103,形成两壳体间闭锁的三重防护结 构;其中卡扣结构101可采用卡接的结构,方便开闭。而挂锁结构102可以加装锁具,避免 未授权者非法使用;而螺栓固定孔103内可以设置固定螺栓,螺栓的坚固端(螺帽端)可采 用非标准结构,这样用普通工具则无法打开,很好的保护了光缆分纤箱不被非法使用。实际 中,可根据需要来从三种防护结构中选择,可使用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使用上述光缆分纤箱对光缆进行接续时,将光缆引入到光缆引入固定区22后,进 行开拨,通过螺母柱9固定后,将内部的光纤在光纤熔接区23进行熔接,熔接后的尾纤拉入 光纤配线区21,插到适配器插口 4装接的适配器上,多余的尾纤在光纤盘储区25利用绕纤 柱6进行盘储,适配器插口 4装接的适配器的另一端所连的尾纤重新拉入到光纤熔接区23, 同时,将入户缆(圆缆)引入到入户缆引入、转接固定区24,圆缆内部的松套管通过圆缆转 接组件5转接为PE裸纤保护套管后,固定到圆缆松套管固定件8上,内部的受力部件线状 的凯夫拉固定到凯夫拉固定件7上,最后将PE裸纤保护套管中的裸纤引入到光纤熔接区 23,和之前的尾纤进行接续;在完成内部操作后,将翻页件2锁在底壳3上,再将上壳1关闭,操作完毕。在利用上述光缆分纤箱引入Φ5πιπι圆缆操作时,具体为将Φ5πιπι圆缆引入后,剥掉外护套,开拨成松套管,然后一根松套管和一个圆缆转 接组件进行配合转接(圆缆转接组件中,I-PE裸纤保护套管;2-塑胶转接件;3-开拨后的 松套管);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转换后,将多根转换好的组件的松套管部分直接压入到 一个松套管固定组件中,利用松套管固定组件中的手拧螺丝,对其进行可靠的固定和保护。 同时,圆缆中的凯夫拉是线状的,需要承受光缆的主要拉力,所以将多根圆缆的凯夫拉压入 到两边的凯夫拉固定组件中去,以使圆缆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图1的箱体结构中,共使用 了三个松套管固定组件和两个凯夫拉固定组件,松套管固定组件和凯夫拉固定组件的底部 结构是不同的,互相不能替代安装,可以防止误操作。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构成箱体的底壳内设置进缆结构件与圆缆凯夫 拉固定件、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和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内设置的圆缆转换组件构成入户缆(皮 线缆和/或圆缆)的引入、转接固定区,可以将多根室内室外两用的用户圆缆(例如Φ5πιπι 的用户圆缆)引入到光缆分纤箱的箱体内,实现可靠方便的固定和保护,从而实现了在FAT 小箱体中直接出多根用户圆缆到用户家中的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翻页件、底壳、适配器插口、圆缆转换组件、绕纤柱、进缆结构件、圆缆凯夫拉固定件、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和螺母柱;所述上壳与所述底壳活动连接,所述上壳扣合在所述底壳上时形成箱体结构;所述翻页件与底壳活动连接,所述翻页件贴合在底壳底面上装在所述箱体结构内;所述翻页件上设有用于装接适配器的适配器插口;所述底壳的下侧壁上设有光缆引入口和进缆结构件,所述光缆引入口上方对应位置的底壳底面上依次设有螺母柱和熔接光缆的固定件;所述进缆结构件上方对应位置的底壳底面上依次设有圆缆凯夫拉固定件、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和绕纤柱,所述圆缆转换组件连接在穿过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固定设置的圆缆的松套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为底面凹陷的开口箱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页件上的适配器插口为多 个,分别设置在翻页件上的双层适配器固定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插口上设有与FC适配 器匹配的转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缆结构件包括压板和替换件;所述压板上设有进缆开口和固定孔;所述替换件上设有引入用户圆缆 的多个进缆口和固定孔;所述压板压装在所述替换件上并固定在所述底壳的下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缆结构件包括压板上的进缆开口与替换件的多个进缆口位置相对应,压板上的固定孔与替换件上的 固定孔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与底壳的扣合侧设有卡 扣结构、挂锁结构及螺栓固定孔;其中螺栓固定孔内设有固定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的螺帽端为非标准 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包括柱体和压紧件;所述柱体一端设有安装压紧件的固定孔,对应固定孔的柱体上设有开 口槽;所述柱体另一端设有安装螺栓;所述压紧件设置在固定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缆松套管固定件为三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缆转换组件包括 裸纤保护套管和塑胶转接件;所述塑胶转接件连接在裸纤保护套管的一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缆分纤箱,包括上壳、翻页件、底壳、适配器插口、圆缆转换组件、绕纤柱、进缆结构件、圆缆凯夫拉固定件、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和螺母柱;上壳与底壳活动连接,上壳扣合在底壳上时形成箱体结构;翻页件与底壳活动连接,翻页件贴合在底壳底面上装在箱体结构内;翻页件设有用于装接适配器的适配器插口;底壳的下侧壁上设有光缆引入口和进缆结构件,光缆引入口上方对应位置底壳底面上依次设有螺母柱和熔接光缆的固定件;进缆结构件上方对应位置底壳底面上依次设有圆缆凯夫拉固定件、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和绕纤柱,圆缆转换组件连接在穿过圆缆松套管固定件固定设置的圆缆的松套管上。该分纤箱可引入用户圆缆,实现可靠固定和保护。
文档编号G02B6/44GK101840038SQ20101012610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5日
发明者孙发先, 杨安良, 杨杰, 黄一峰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