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定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75487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定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电子拍摄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具备的定影装置、具备了该定影 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定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被多数采用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的电子拍摄方式图像形成装置 所具备的定影装置,目前一般有热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另外,在热定影方式中,大多采用 使用有定影辊的辊定影方式。在辊定影方式中,定影辊在其内部具备有作为热源的加热器,在其外周包覆有脱 模性较高的橡胶或树脂,通过使定影辊与加压辊进行压接(接触相压),并使形成有未定影 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走过该两辊之间所形成的夹持部,并将调色剂加热融化,以使调色剂 融化定影于记录材,从而实现定影。在该辊定影方式中,定影辊全体被维持在规定的温度, 因此适于高速化。另一方面,在近年中,对应了全彩色的激光打印机等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被多数 使用。在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一般使用深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青色 (cyan)、黑色(black)的调色剂。在此类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单纯将调色剂软化并进 行加压定影的单色调色剂定影不同,为了使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定影,需要在多色的调色 剂的融化状态下进行混色。因此,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需要使调色剂处于完 全融化状态。另一方面,在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辊定影方式定影装置中,在具有优良热传导 性的金属等的支持体上设有由硅橡胶等所形成的橡胶层这一弹性体,该弹性体的表面上包 覆有脱模性较好的氟树脂,由此来形成定影辊。在使用有具备了此橡胶层的定影辊的定影装置中,当图像形成装置开始运转时, 需要把具备有低热传导性橡胶层的定影辊加热到规定的温度,然而若仅通过定影辊内部具 备的加热器等热源来加热定影辊的话,从接通电源起到能够运转为止需要花较多的时间。 另外,在高速连续动作时,会出现定影辊温度下降的问题。对此,为了解决该些问题,近年提出了一种外部加热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S卩,对 热容量较小的带部材(外部加热带)进行加热并使其抵接于定影辊的表面,由此不仅从该 定影辊的内部还从其外部进行加热。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在外部加热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中缩短预热时间的 方法,提出了外部加热的优先控制。在外部加热的优先控制中,首先仅接通外部加热带的热源,并将外部加热带加热 到达规定的第1温度,当外部加热带到达了第1温度时,闭断外部加热带的热源,并接通定 影辊内部的热源。当外部加热带的温度降低到第1温度或第1温度以下的规定温度时,便 闭断定影辊内部的热源,并接通外部加热带的热源。其后,当外部加热带的温度再次到达第1温度时,闭断外部加热带的热源,并接通定影辊内部的热源。该处理被反复进行,直到定影 辊的温度到达规定的预热结束温度为止。 在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以下技术,即,在辊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中,为了防止在对 信封等进行定影处理时信封起皱,使用硬辊的定影辊和软辊的加压辊,当以信封模式使用 时,改变定影辊和加压辊的线速度。专利文献1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特开2007-241143号公报;2007年9月20日公开。专利文献2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特开2004-205620号公报;2004年7月22日公开。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信封等记录材的定影温度比一般纸要高,因此若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 的技术来对信封等记录材进行定影,便会出现起皱、定影不良等问题。关于这些问题,以下参照图9以及图10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了,在预热刚结束 后,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时的定影辊、加压辊和外部加热带的温度变化以及定影辊内的热 源和外部加热带的热源的“接通”/ “闭断”状态的图表。另外,图10是表示了,在预热结 束并移至预备状态(待机状态)后再充分经过了一定时间后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时的定 影辊和加压辊和外部加热带的温度变化、以及定影辊内的热源和外部加热带的热源的“接 通” / “闭断”状态的图表,其中,预备状态是指把定影辊的温度维持在规定温度范围的这一 状态。关于定影处理时的定影辊的设定温度需要被设定得大幅高于预热结束温度的记 录材(例如信封),当对该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工作)时,需要将定影辊升温至高于预热 结束时的温度。然而,如图9所示,在预热刚结束时,外部加热带的温度接近于该外部加热 带的目标温度,而定影辊内部的温度还未被充分加热,因此到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到达其目 标温度为止,定影辊内部具备的热源主要处于“接通”状态。一般而言,定影辊具备有金属芯、设置于金属芯周围的弹性体层、由设置于金属芯 内部的卤钨灯等加热灯所构成的热源。另外,由于弹性体层的热传导率比较低,因此,从定 影辊内部的热源开始加热起,到热量介由金属芯以及弹性体层传导至定影辊表面为止,会 有时间差。因此,为了使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到达定影温度,在接通定影辊内部的热源以进行 加热时,当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到达目标温度且要开始进行定影处理时,金属芯的温度早已 高于定影辊的表面温度。而后,该金属芯的热传导至弹性体层的表面时,定影辊的表面温度 会变得高于目标温度(所谓的过热(overshoot)现象)。因此,定影辊的热膨胀量发生增 大,当信封等记录材进行走纸时,作用于该记录材的压力会在定影夹持部出现过剩,从而导 致记录材上发生起皱。对此,为了抑制记录材走纸时出现的定影辊的热膨胀,可以把信封模式时的定影 温度(定影处理时的定影辊表面的设定温度)设定得较低。预热结束并移至预备状态后,且再经过充分的时间,然后进行信封模式的工作时, 如图10所示,由于外部加热带的温度低于目标温度,因此外部加热带的热源呈“接通”。如 此,来自外部加热带的热便提供至定影辊的表面,因此,伴随外部加热带的升温,定影辊也
6升温。当外部加热带到达目标温度后,外部加热带的热源呈“闭断”,定影辊内部的热源呈 “接通”。此时,虽然定影辊表面的温度会逐渐上升接近至目标温度,但因来自外部加热带的 热提供,定影辊表面的温度已经上升到一定程度,所以定影辊内部的热源呈“接通”的时间 会相比较短。如此,便不容易产生过热现象,定影辊的热膨胀量也会较小。然而,为了抑制预热刚结束后的定影辊的热膨胀,若把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时的 定影温度设定得较低,那么在移至预备状态(待机状态)且再经过一定程度的时间后来进 行定影处理时,因定影辊的热膨胀量过低会导致夹持部的压力过低,从而无法给与未定影 调色剂像适当的热量,于是会产生低温偏移等定影不良现象。因此,对于预热刚结束后的工作以及、从预备状态开始的工作来说,其很难恰当地 防止起皱和定影不良的发生。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为了改变定影辊和加压辊的线速度,需要分别对定 影辊和加压辊设置驱动装置,因此会导致装置结构的复杂化以及装置尺寸和制造成本的增 加。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所开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记录材的种类或定影 装置的状况都能够防止起皱和定影不良这两者发生且具有简单结构的定影装置。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具备定影部件,具有圆筒状的金属芯以 及包覆所述金属芯外周面的弹性层,所述定影部件以所述金属芯的延伸方向为轴而能够旋 转;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相压;内部加热部,被设置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从 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面侧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热;外部加热部,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 相对峙地配置,对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进行加热;第1温度检测部,对所述定影部件的与 所述加压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第2温度检测部,对所述外部加热部的 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温度检测部以 及所述第2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内部加热部以及所述外部加热部进行控制,并 且,该定影装置通过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来夹持且传送被插入至所述定影部件与 所述加压部件之间的记录材,并将所述记录材上的未定影图像定影于该记录材,该定影装 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具备有,预热模式,该预热模式下将所述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加 热至预定的预热结束温度;待机模式,在预热模式结束后的不进行定影处理的期间中,将所 述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维持在预定的待机温度范围;定影处理模式,对所述记录材进行定 影处理,在对需要将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比所述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值以上的预定种类 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时,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定影 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时间,改变所述定影设定温度以及外部加热设定温度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定影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定影部件的与所述加压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设 定温度,所述外部加热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外部加热部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峙的 表面的设定温度。在上述结构中,定影部件由圆筒状的金属芯以及包覆该金属芯的弹性层所构成, 且定影装置具备内部加热部和外部加热部,该内部加热部被设置于定影部件的内部,从该 定影部件的内面侧对该定影部件进行加热;该外部加热部与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相对峙地配 置,并对定影部件的外周面进行加热。另外,定影装置还具有第1温度检测部,对定影部件 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 ’第2温度检测部,对外部加热部的与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控制部,根据第1温度检测部以及第2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内部加热 部以及外部加热部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具备预热模式,将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加热至 预定的预热结束温度;待机模式,在预热模式结束后的不进行定影处理的期间中,将定影部 件的表面温度维持在预定的待机温度范围;定影处理模式,对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在预热模式刚结束时以及在转至待机模式后又经 过了较长时间时,即使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相同,定影部件具备的金属芯以及弹性层的温 度有时也会不同。对此,在上述结构中,在对需要将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比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 值以上的预定种类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时,根据从预热模式结束起至定影处 理模式开始为止的时间,改变定影设定温度以及外部加热设定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其中,定 影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定影部件的与加压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设定温度,外部加热 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外部加热部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设定温度。由 此,即使对需要将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比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值以上的、预定种类的记 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也能够防止因定影部件的热膨胀量过多而导致作用于记录 材的接触压力过大,从而能够防止记录材发生起皱。另外,还能够防止因定影部件的热膨胀 量过少而导致作用于记录材的接触压力过小,从而能够防止低温偏移等定影不良的发生。(发明效果)如以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以及定影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在对需要将定影 设定温度设定得比上述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值以上的、预定种类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 模式的处理时,根据从上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定影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时间,改变上述定 影设定温度以及上述外部加热设定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其中,上述定影设定温度是定影处 理时上述定影部件的与上述加压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设定温度,上述外部加热设定温度是 定影处理时上述外部加热部的与上述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设定温度。因此,即使对上述预定种类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也能够防止因定 影部件的热膨胀量过多而导致作用于记录材的接触压力过大,从而能够防止记录材发生起 皱。另外,还能够防止因定影部件的热膨胀量过少而导致作用于记录材的接触压力过小,从 而能够防止低温偏移等定影不良的发生。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具备有图1所示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定影装置在预热模式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定影装置在预备模式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定影装置在定影处理模式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进行试验的结果的表。图7是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进行试验的结果的表。图8是表示图1所示定影装置在预热模式时以及在预备模式时的定影辊表面、定 影辊的金属芯、无端头带的温度变化的图表。图9是表示,在现有的定影装置中,在预热刚结束后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时的定影辊、加压辊和无端头带的温度变化、以及定影辊内的热源和外部加热带的热源的“接 通” / “闭断”状态的图表。 图10是表示,在现有的定影装置中,从预备状态开始进行定影处理时的定影辊、 加压辊和无端头带的温度变化、以及定影辊内的热源和外部加热带的热源的“接通” / “闭 断”状态的图表。(标号说明)
1定影装置
10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60定影辊(定影部件)
61金属芯
62弹性层
63脱模层
64加热灯(内部加热部)
65热敏电阻(第1温度检测部)
70加压辊(加压部件)
80外部加热装置(外部加热部)
81,82支持辊
83无端头带
84,85加热灯
86,88热敏电阻(第2温度检测部)
90控制部
91旋转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彩色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0的概略结构的截 面图。如图所示,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10中,沿记录材P的传送路径配列有4色的可视 像形成单元(像生成单元)40 (40Y、40M、40C、40B),彩色图像形成装置10是所谓串列式的打 印机。具体具备有沿着连接记录材P的提供盒55与定影装置1的传送路来传送记录材P 的记录材传送单元50 ;沿上述传送路配置的4组可视像形成单元40Y、40M、40C、40B。通过 记录材传送单元50,记录材P沿上述传送路被传送。通过各可视像形成单元40Y、40M、40C、 40B向记录材P进行各色的调色剂像的多重转印后,通过定影装置1来把该各色的调色剂像 定影于记录材P,从而形成全彩色图像。记录材传送单元50具备有驱动辊51、空转辊(惰辊)52、由该两辊所架设张拉的 无端头传送带53。另外,驱动辊51由驱动单元(无图示)所驱动旋转,从而使传送带53以 规定的周速度沿传送路旋转,由此来传送被静电吸附于传送带53上的记录材P。在本实施 方式中,记录材的传送速度即、流程速度被设定为113mm/秒。
在各可视像形成单元40中,在感光鼓41的周围,设有带电辊42、激光照射器43、 显影器44、转印辊45、清洁器46。分别在可视像形成单元40Y、40M、40C、40B中容纳有黄色 (Y)、深红色(M)、青色(C)、黑色⑶的调色剂。各可视像形成单元40通过以下的工程在记 录材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S卩,通过带电辊42使感光鼓41的表面均勻带电,其后根据图像信息,由激光照射 器43对感光鼓41的表面进行激光曝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影。之后,通过显影器44来对感 光鼓41上的静电潜影进行显影,从而使调色剂像显现出来。然后,通过被施加有与该显现 出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呈逆极性的偏置电压的转印辊45,把该显现出的调色剂像依次传印 至记录材传送单元50所传送的记录材P。其后,利用驱动辊51的曲率,把转印有各色的调 色剂像的记录材P从传送带53剥离后,被传送至定影装置1。接着,定影装置1对记录材P 施以适当的温度和压力。由此,调色剂被溶解固定(定影)于记录材P,从而得到稳固的图 像。(2.定影装置1的结构)以下说明定影装置1的结构。该定影装置1通过热及压力把形成于记录材表面的 未定影调色剂像定影于记录材上。在此,该未定影调色剂像是通过例如非磁性单成分显影 剂(非磁性调色剂)、非磁性双成分显影剂(非磁性调色剂以及载体)、磁性显影剂(磁性 调色剂)等这些显影剂(调色剂)所形成的。图1是表示定影装置1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定影装置1具备定影辊(定 影部件)60、加压辊(加压部件)70、外部加热装置(外部加热部)80、控制部90、旋转驱动 装置91、凸轮驱动装置92。在加热至规定的定影温度的状态下,当记录材被插入定影辊60和加压辊70之间 (定影夹持部N)时,该两辊夹住该记录材以规定的荷重接触相压。如此,通过定影辊60和 加压辊70夹持并传送记录材,记录材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未定影图像)通过定影辊60 周面的热以及压力被定影于该记录材。另外,当记录材穿过定影夹持部N时,定影辊60抵 接的是记录材的调色剂像形成面,而加压辊70抵接的是记录材的、与调色剂像形成面呈相 反侧的面。定影辊60在其内侧起依次形成有金属芯61、弹性层62、脱模层63, 从而形成3层结构。金属芯61使用有铁、不锈钢、铝、铜等金属或它们的合金 等。另外,硅橡胶适合用于弹性层62,PFA(四氟乙烯(tetrafluoroethylene)和 全氟烷基乙烯醚(perfluoroalkylvinyether)的共聚体)或PTFE (聚四氟乙烯 (polytetrafIuoroethylene))等氟树脂适合用于脱模层63。但金属芯61、弹性层62、脱模 层63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此。另外,未必一定要设置脱模层63。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外 径为40mm的定影辊60,在定影辊60之中,厚度为2mm的铝制金属芯上包覆有2. 5mm的硅橡 胶,在该硅橡胶上进一步包覆有厚度为40 μ m的PFA外胎。在定影辊60的内部,沿定影辊60的长边方向(延伸方向)配置有用以从内面侧 加热定影辊60的加热灯(内部加热部)64。另外,定影辊60的周围设有用以检测定影辊 60的外周面(与加压辊70、无端头带83、记录材P相抵接的表面)的表面温度的热敏电阻 (第1温度检测部)65。控制部90从电源电路(无图示)向加热灯64提供功率,通过控制 该功率的量,加热灯64根据所被提供的功率的量进行发光,由此从加热灯放射出红外线。定影辊60的金属芯内周面吸收红外线,从而被加热,由此定影辊60的全体被加热。另外,定影辊60由旋转驱动装置91所驱动旋转,旋转驱动装置91由驱动马达以 及齿轮等驱动传导机构所构成。控制部90对旋转驱动装置91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实现 控制定影辊60的旋转。加压辊70与定影辊60同样,其金属芯71由铁、不锈钢、铝等构成,金属芯71的外 周表面具有由硅橡胶等构成的弹性层72,在弹性层72上进一步形成有PFA等的脱模层7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加压辊70是与定影辊60呈相同结构的辊。在加压辊70的内部 配置有用以加热加压辊70的加热灯74。另外,在加压辊70的周围配置有用以检测加压辊 70的表面温度的热敏电阻75。与定影辊60同样,控制部90从电源电路(无图示)向加热灯74提供功率,通过 控制该功率的量,加压辊70的全体被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辊70是从动于定影辊60 的旋转而旋转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加压辊70与定影辊60分别进行驱动旋转。凸轮驱动装置92用以调整定影辊60和加压辊70之间的轴间距离。具体为,设置 加压辊70时,使其能够在与定影辊60相对峙的方向上移动。加压辊70的两端部的、反向于 定影辊60的面上被抵接有旋臂部件(无图示)。该旋臂部件的一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轴 所支撑,其另一端通过弹簧等弹性部件(无图示)被施力向定影辊60侧。另外,旋臂部件 的靠向加压辊70的面被抵接有凸轮部件(无图示)。凸轮驱动装置92根据控制部90的指 示使凸轮部件旋转,由此,旋臂部件以上述一端为中心进行旋动,从而改变加压辊70对定 影辊60的相对峙位置。控制部90根据要被施以定影处理的记录材的种类,调整定影辊60 与加压辊70之间的轴间距离,以使得在定影处理时产生预定荷重的作用力。在本实施方式 中,通过凸轮驱动装置92,能够对定影辊60与加压辊70之间的轴间距离进行2阶段调整。 但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对上述轴间距离进行2阶段以上的多阶段调整。外部加热装置(外部加热部)80具备有无端头带(外部加热带)83 ;用以对无端 头带83进行悬架并加热的支持辊81、82 ;介由支持辊81、82来对无端头带83进行加热的 热源即、加热灯84、85 ;用以检测无端头带83的与定影辊60抵接的表面(与定影辊60相 对峙的面)的表面温度的热敏电阻(第2温度检测部)86、88 ;在无端头带83的表面温度 到达规定温度以上时自动切断加热灯84、85的功率提供的调温器87。支持辊81、82由呈中空圆筒状的、铝或铁类材料等金属制芯材构成。为了降低无 端头带83的偏向力(垂直于带的旋转方向的、且朝向带的面内方向的作用力),可在金属 制芯材的表面包覆氟树脂等。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支持辊81、82是厚度为2. 0mm,外径为 16mm的铝制辊。无端头带83在被加热到预定温度的状态下与定影辊60的表面抵接,从而对定影 辊60的表面进行加热。无端头带83被设置在定影夹持部N的、相对于定影辊60旋转方向 的上流侧,并以预定的荷重接触相压于定影辊60。另外,在定影辊60进行旋转时,无端头带 83从动于定影辊60而进行旋转,支持辊81、82从动于该无端头带83的旋转而进行旋转。关于无端头带83,在聚酰亚胺的基材表面上包覆混合有PTFE和PFA的、作为脱模 层的氟树脂,由此作为无端头带83来使用。但无端头带83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 以在由聚酰亚胺以外的耐热树脂所构成的基材的表面,或在由不锈钢或镍等金属材料所构 成的基材的表面上形成具有良好耐热性及脱模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PFA或PTFE等氟
11树脂),由此构成双层结构。为了降低无端头带83的偏向力,也可在带基材的内侧面包覆氟 树脂等。如以上所述,在定影辊60、加压辊70、无端头带83各自的周面附近配设有作为温 度检测单元的热敏电阻65、75、86、88,由此对定影辊60、加压辊70、无端头带83各自的表面 温度进行检测。控制部90根据各热敏电阻所检测的温度数据,控制提供给各加热灯的功率 的量(通电量),由此把定影辊60、加压辊70、无端头带83的温度维持在预定的温度。在本 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检测单元,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使用接触 式热敏电阻,也可以使用通过检测从表面放射出的红外线来检测温度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 器,或可以混合使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3.定影装置1的控制方法)以下对定影装置1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定影装置1具备(1)预热模式,即,在电 源刚接通后或在以最小功率进行待机的休息模式下,当在定影辊60的表面温度低于预定 的预热开始温度(例如摄氏70度)的状态下开始工作时,把定影辊60的表面温度加热至 预热结束温度;(2)预备模式(待机模式),即,在预热结束后的不进行定影处理的期间中, 把定影辊60的表面温度维持在比上述预热开始温度高的预定待机温度范围内;(3)对记录 材进行定影处理的定影处理模式;(4)休息模式,在预备模式下,若工作的执行指示的非输 入状态持续且超过了预定时间,便以最小限的功率进行等待。(3-1.预热模式)首先就预热模式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预热模式的处理流程的流程 图。在图3中,Hl表示了定影辊60中具备的加热灯64,H2表示了外部加热装置80中具备 的加热灯84、85。另外,Tl表示了定影辊60的表面温度,T2表示了无端头带83的表面温 度。Ta是定影辊的目标温度(预热结束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摄氏185度。另外,Tb是 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外部暖器设定温度;将加热灯84、85切换成“闭断”,且将加热灯 64切换成“接通”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摄氏225度。此外,Tb’是无端头带83的再 加热开始温度(将加热灯64切换成“闭断”,且将加热灯84、85切换成“接通”的温度),在 本实施方式中为摄氏223度。首先,控制部90向外部加热装置80的加热灯84、85提供功率(H2呈“接通”)(步 骤Si)。其后,控制部90根据热敏电阻88对无端头带83的温度检测结果,监视无端头带 83的温度是否到达了预定的定影辊旋转开始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摄氏150度)(步骤 S2)。若判断是未到达预定的定影辊旋转开始温度,控制部90便继续向加热灯84、85提供 功率,并继续监视无端头带83的温度是否到达了定影辊旋转开始温度。另一方面,在步骤S2中若判断为无端头带83的温度已到达了定影辊旋转开始温 度,控制部90便控制旋转驱动装置91,使定影辊60开始驱动旋转(步骤S3),同时继续向 加热灯84、85提供功率。其后,控制部90根据热敏电阻88对无端头带83的温度检测结果,监视无端头带 83的温度是否到达了其目标温度Tb (步骤S4)。若判断是未到达目标温度Tb,控制部90便 继续向加热灯84、85提供功率,并继续监视无端头带83的温度是否到达了目标温度Tb。另一方面,若判断是无端头带83的温度到达了目标温度Tb,控制部90便切断向 加热灯84、85的功率提供(H2呈“闭断”),并开始向定影辊60内的加热灯64提供功率(Hl呈“接通”)(步骤S5)。之后,控制部90根据热敏电阻65的温度检测结果,判断定影辊60的表面温度是 否到达了目标温度Ta(步骤S6)。若判断是到达了目标温度Ta,控制部90便结束预热模式 的动作。此时,若已有了工作(定影处理)的执行指示,便会转换至定影处理模式,若没有 工作的执行指示,便转换至预备模式。关于定影处理模式以及预备模式的动作,将在以后说 明。另一方面,在步骤S6中若判断是未到达目标温度Ta,控制部90便判断无端头带 83的温度是否小于再加热开始温度Tb’(步骤S7)。若判断是大于等于再加热开始温度 Tb’,便返回至步骤S5的处理。另一方面,若判断是小于再加热开始温度Tb’,控制部90便切断向定影辊60内的 加热灯64的功率提供(Hl呈“闭断”),并开始向加热灯84、85提供功率(H2呈“接通”)(步 骤 S8)。其后,控制部90判断定影辊60的表面温度是否到达了目标温度Ta(步骤S9)。 若判断是到达了目标温度Ta,控制部90便结束预热模式的动作。此时,若已有了工作(定 影处理)的执行指示,便会转换至定影处理模式,若没有工作的执行指示,便转换至预备模 式。关于定影处理模式以及预备模式的动作,将在以后说明。另一方面,在步骤S9中若判断是未到达目标温度Ta,控制部90便判断无端头带 83的温度是否再次到达了目标温度Tb (步骤S10)。若判断是到达了目标温度Tb,便返回至 步骤S5的处理。另一方面,若判断是未到达目标温度Tb,便返回至步骤S8的处理。另外,在预热模式时,当加压辊70的表面温度低于加压辊70的目标温度时,控制 部90便向加压辊70内的加热灯74提供功率(使加热灯74呈“接通”),当加压辊70的表 面温度大于等于加压辊70的目标温度时,控制部90便停止向加压辊70内的加热灯74的 功率提供(使加热灯74呈“闭断”)。像这样,在无端头带83的温度到达了目标温度Tb后,对加热灯84、85以及加热灯 64进行“接通”/ “闭断”控制来把无端头带83的温度维持在再加热开始温度Tb’以上,直 到定影辊60的表面温度到达了目标温度Ta为止。也就是说,在外部加热装置80所具备的 加热灯84、85呈“接通”时,使定影辊60所具备的加热灯64呈“闭断”;在加热灯84、85呈 “闭断”时,使加热灯64呈“接通”。当定影辊60的表面温度到达了目标温度Ta时,便结束 预热动作。(3-2.预备模式)以下就预备模式时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在预热模式结束时以及在定影处理模式 结束时,若没有下一步工作的执行指示,控制部90便进行预备模式的处理。图4是表示预备模式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在图4中,Tc是定影辊的目标温 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摄氏185度),Td是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 摄氏185度),Tc’是定影辊60的再加热开始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摄氏183度),Td' 是无端头带83的再加热开始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摄氏183度)。另外,H1、H2、T1、T2 与图3时相同。在预备模式时,在、无端头带83与定影辊60的接触部分的热滞(thermal hysteresis)不残留于定影辊60表面的范围内,把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Td设定得低于 预热时的目标温度Tb。
如图4所示,当转至预备模式时,控制部90首先判断是否有工作(定影处理)的 执行指示(步骤S21)。关于工作的执行指示,例如,用户通过彩色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的 操作板(无图示),或通过连接于彩色图象形成装置10且能够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进行 通信的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无图示)来进行工作的执行指示。当有工作的执行指示时,控制部90便结束预备模式,并转至定影处理模式。另一方面,若没有工作的执行指示,控制部90便判断从转至预备模式后起,是否 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30分钟)(步骤S22)。当判断是已经过了预定时间,控制部90便结 束预备模式,而转至休息模式(节能模式)。在休息模式中,仅提供用以受理来自用户的指 示输入的最低限功率。因此,向定影装置1的各加热灯的功率提供会被停止。另一方面,在步骤S22中若判断是未经过预定时间,便判断定影辊60的温度是否 在目标温度Tc以上(步骤S23)。若判断是在目标温度Tc以上,控制部90便使加热灯64、 84、85呈“闭断”(步骤S29),并返回至步骤S2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23中若判断是定影辊60的温度低于目标温度Tc,控制部90便 判断无端头带83的温度是否低于再加热开始温度Td’(步骤S24)。若判断是低于再加热 开始温度Td,控制部90便使加热灯64呈“闭断”(Hl呈“闭断”),并使加热灯84、85呈“接 通”(H2呈“接通”)(步骤S25)。其后,控制部90判断无端头带83的温度是否到达了目标 温度Td(步骤26)。若未到达目标温度Td,控制部90便返回至步骤S25的处理。当在步骤S24中判断是无端头带83的温度处于再加热开始温度Td’以上时,以及 当在步骤S26中判断为无端头带83的温度已到达目标温度Td时,控制部90便判断定影辊 60的温度是否低于再加热开始温度Tc’ (步骤S27)。若判断为低于再加热开始温度Tc’, 控制部90便使加热灯64呈“接通”(Hl呈“接通”),并使加热灯84、85呈“闭断”(H2呈“闭 断”)(步骤S28),然后返回至步骤S23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27中若判断为定影辊 60的温度处于再加热开始温度Tc,以上,控制部便使加热灯64、84、85呈“闭断”(Hl呈“闭 断”,H2呈“闭断”)(步骤S29),然后返回至步骤S21的处理。如此,在预备模式中,定影辊60的表面温度以及无端头带83的温度被维持在预定 的温度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摄氏185度士数摄氏度)。另外,在预备模式中,当加热灯84、85呈“接通”时,控制部90使加压辊70内的加 热灯74呈“闭断”。另外,当加热灯84、85呈“闭断”时,控制部90使加热灯74呈“接通”, 直到加压辊70的表面温度达到加压辊70的目标温度为止。当达到了该目标温度时,控制 部90便使加热灯74呈“闭断”。(3-3.定影处理模式)以下就定影处理模式时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流 程的流程图。在图5中,Ttr是定影辊60的目标温度(定影设定温度),Ttb是无端头带83的 目标温度(外部加热设定温度)。另外,HI、H2、Tl、T2与图3、图4时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辊60的目标温度Ttr以及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Ttb可 以根据要被施以定影处理的记录材的种类以及、从预热模式结束起到出现工作的实行指示 为止的经过时间来进行变更。具体为,当对一般纸进行定影处理时,把定影辊60的目标温度Ttr设定成Ttr =Trs =摄氏190度,把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Ttb设定成Ttb = Tbs =摄氏220度。另外, 当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时,且预热结束后的经过时间低于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低 于120秒)时,把定影辊60的目标温度Ttr设定成Ttr = TA (在本实施方式中,TA =摄 氏190度),把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设定成Ttb = TC (在本实施方式中,TC =摄氏230 度)。另外,当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时,且预热结束后的经过时间是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 式中为120秒以上)以上时,把定影辊60的目标温度Ttr设定成Ttr = TB (在本实施方式 中,TB =摄氏200度),把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Ttb设定成Ttb = TD (在本实施方式中, TD =摄氏220度)。如图5所示,当受理了工作执行指示并转至定影处理模式时,首先,控制部90判断 是对一般纸进行定影处理还是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步骤S31)。当判断为是对一般纸进行定影处理时,控制部90把定影辊60的目标温度Ttr设 定成Ttr = Trs =摄氏190度,把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Ttb设定成Ttb = Tbs =摄氏 220度(步骤S32)。另一方面,当判断为是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时,控制部90便判断从预热结束后起 到受理上述工作执行指示为止的经过时间是否在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0秒)以 上(步骤S33)。若判断是低于预定时间,控制部90便把定影辊60的目标温度Ttr设定成 Ttr = TA =摄氏190度,把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Ttb设定成Ttb = TC =摄氏230度(步 骤S34)。另外,若判断是在预定时间以上,控制部90便把定影辊60的目标温度Ttr设定 成Ttr = TC =摄氏200度,把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Ttb设定成Ttb = TD =摄氏220度 (步骤S35)。在步骤S32、步骤S34、步骤S35中对定影辊60的目标温度Ttr以及无端头带83 的目标温度Ttb进行了设定后,控制部90判断定影辊60的表面温度是否在目标温度Ttr 以上(步骤S36)。当判断为低于目标温度Ttr时,控制部90便判断无端头带83的温度是 否在目标温度Ttb以上(步骤S37)。若判断是在目标温度Ttb以上,控制部90便使加热灯 64呈“接通” (Hl呈“接通”),且使加热灯84、85呈“闭断”(H2呈“闭断”)(步骤S38),然 后返回至步骤S36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37中若判断为低于目标温度Ttb,控制部90 便使加热灯64呈“闭断” (Hl呈“闭断”),且使加热灯84,85呈“接通” (H2呈“接通”)(步 骤S39),然后返回至步骤S36的处理。另外,在步骤S36中若判断是定影辊60的表面温度在目标温度Ttr以上,控制部 90便执行定影处理(步骤S40),然后判断是否要对下一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步骤S31)。 若要对下一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便返回步骤至S36的处理,若不对下一记录材进行定影 处理,便结束定影处理模式,并转至预备模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定影处理模式时的加压辊70的目标温度,其与记录 材的种类以及预热结束后的经过时间无关,被设定为摄氏140度。此外,当加热灯84、85呈 “接通”时,控制部90使加压辊70内的加热灯74呈“闭断”。另外,当加热灯84、85呈“闭 断”时,控制部90使加热灯74呈“接通”,直到加压辊70的表面温度达到加压辊70的目标 温度为止,当达到了该目标温度时,控制部90便使加热灯74呈“闭断”。(4.试验结果)以下,就为了调查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的定影性能而进行的实验的结果进行说明。(4-1.试验 1)在实验中,关于以下的实施例1 3、比较例1 3,使用了上述彩色图像形成装 置10,对于在预热刚结束后进行了定影处理的场合以及、从预备状态(从预热结束起经过 了 120秒以上时的状态)进行了定影处理的场合,调查了信封上是否会发生起皱以及是否 会产生定影不良。另外,在实施例1 3、比较例1 3中,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时的定影辊 60的设定温度(目标温度)以及无端头带83的设定温度(目标温度)相互不同。关于记录材,使用了纵为235mm,横为120mm,厚度为0. 21mm (面积份量为85g/m2 ; 日本齿轮信封株式会社制造)的信封。另外,记录材的传送速度为113mm/秒。另外,当在预热刚结束后(从预热结束起经过120秒之前)进行定影处理时,把定 影辊60的目标温度(设定温度)设为TA,把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设定温度)设为TC ; 当从预备状态(转至预备状态后再经过了足够的时间(120秒以上)后)进行定影处理时, 把定影辊60的设定温度(目标温度)设为TB,把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设定温度)设 为TD。从而在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中,对该些温度进行了以下的设定。另外,无论上述 何种情况,加压辊70的目标温度(设定温度)都设定为摄氏140度。〈实施例1>TA =摄氏190度,TB =摄氏200度,TC =摄氏230度,TD =摄氏220度。〈实施例2>TA =摄氏190度,TB =摄氏200度,TC =摄氏220度,TD =摄氏220度。〈实施例3>TA =摄氏190度,TB =摄氏190度,TC =摄氏220度,TD =摄氏205度。〈实施例4>TA =摄氏195度,TB =摄氏200度,TC =摄氏230度,TD =摄氏220度。<比较例1>TA =摄氏200度,TB =摄氏200度,TC =摄氏220度,TD =摄氏220度。〈比较例2>TA =摄氏190度,TB =摄氏220度,TC =摄氏190度,TD =摄氏220度。〈比较例3>TA =摄氏190度,TB =摄氏205度,TC =摄氏190度,TD =摄氏205度。图6表示了本试验的实验结果。另外,关于起皱,以目测来确认是否有起皱。若未 起皱,便以“〇”来表示;若发生了起皱,便以“X”来表示。另外,关于是否发生了定影不良, 以目测来确认定影性。若完全没有问题,便以“〇”来表示;若定影性下降到导致会在实用 上出现问题,便以“ X ”来表示。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1 4中,通过使TA ( TB且使TC彡TD,无论是在预热刚结 束后进行定影处理,还是从预备状态进行定影处理,都能够防止起皱以及定影不良的发生。另一方面,如比较例1那样,当使TA = TB =摄氏200度,且使TC = TD =摄氏220 度时,在预热刚结束后的定影处理时发生了起皱。另外,如比较例2那样,当使TA = TC = 摄氏190度,且使TB = TD =摄氏220度时,从预备状态进行定影处理时产生了定影不良。 另夕卜,如比较例3那样,当使TA = TC=摄氏190度,且使TB = TD =摄氏205度时,在预热刚结束后的定影处理时发生了起皱。(4-2.试验 2)其次,为了调查定影辊60以及无端头带83的目标温度(设定温度)与定影辊的 耐久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以下说明该实验的结果。在该实验中,首先,在上述实施例2以及下述的比较例4中,在预热刚结束后开始 进行定影处理,并对999张的信封进行了连续的走纸。另外,无论何种情况,加压辊70的设 定温度都设定为摄氏140度。〈实施例2>TA =摄氏 190 度,TC =摄氏 220 度。〈比较例4>TA =摄氏 200 度,TC =摄氏 195 度。另外,在上述实施例2以及下述的比较例5中,从预备状态开始进行定影处理,并 对999张的信封进行了连续的走纸。无论何种情况,加压辊70的设定温度都设定为摄氏 140 度。〈实施例2>TB =摄氏 200 度,TD =摄氏 220 度。〈比较例5>TB =摄氏 205 度,TD =摄氏 200 度。上述试验的结果为,关于实施例2,无论是预热刚结束后的定影处理还是从预备状 态开始的定影处理,定影辊60的轴承、驱动齿轮等都没有破损。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各 实施例以及上述各比较例),使用了由PPS (对聚苯硫polyphenylene sulfide)构成的齿 轮来作为定影辊60的驱动齿轮。另外,在比较例4中,定影辊60的驱动齿轮稍有融化。在比较例5中,驱动齿轮发 生了融化变形。(4-3.试验 3)在上述实施例1中,为了调查从预热结束起至开始定影处理为止的经过时间与起 皱的发生有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以下说明该实验的结果。在该实验中,设定影辊60的设定温度(目标温度)为摄氏200度,设无端头带83 的设定温度(目标温度)为摄氏220度,设加压辊的设定温度(目标温度)为摄氏140度, 并把从预热结束后起到开始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为止的经过时间改变为0秒、30秒、60秒、 90秒、120秒、150秒、180秒,且调查了在各情况时有无发生起皱。图7表示了上述试验的结果。分别在以上各条件下,进行了 10张信封的定影处理。 若10张中有3张以上发生了起皱,便以“ X ”来表示;若10张中有1 2张发生了起皱,便 以“Δ”来表示;若10张中无1张发生起皱,便以“〇”来表示。如图7所示,从预热结束后起的经过时间为60秒以下时,10张中有3张以上发生 了起皱。从预热结束后起的经过时间为90秒时,10张中有2张发生了起皱。从预热结束后 起的经过时间为120秒以上时,10张中无1张发生起皱。关于上述结果的原因,以下根据图8来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预热模式时以及预 备模式时的无端头带83的温度变化、定影辊60的表面的温度变化、定影辊60的金属芯61
17的温度变化的图表。如图所示,在从预热结束后起的约40秒之内,由于定影辊60的金属芯 61的温度还较低,因此定影辊60的表面的热会向金属芯61扩散,从而导致定影辊60的表 面温度发生下降。因此,在预热结束后起的40秒之内的期间中,即使设定成TA < TB且TC > TD,并开始定影处理且加热无端头带83,也无法在无端头带83到达目标温度之前使定影 辊60的表面得到充分加热。而定影辊60的加热灯64的点灯频度会因此增加,其结果是引 起定影辊60的过热现象(overshoot),且会因定影辊60的热膨胀而发生信封起皱。另外,在预热刚结束后的预备模式中,由于主要是通过定影辊60内部具备的加热 灯64来进行加热,因此如图8所示,定影辊60的金属芯61的温度从预热刚结束时起开始 上升,并在预热结束时的约50秒后到达峰点(最高到达温度),其后逐渐下降。如图8所 示,在预热结束时的40秒后 90秒后这段期间,金属芯61的温度处于高温,所以因定影辊 60的热膨胀会导致信封起皱。因此,关于信封的定影处理时设定温度的改变时机,优选在预热结束并转至预备 状态后,且定影辊60的金属芯61的温度越过峰点并下降至预定温度(定影辊60的热膨胀 量下降到不会使记录材上产生起皱的温度)以下时,对信封的定影处理时的设定温度进行 改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从预热结束后起是否超过了 120秒,改变信封的定影处 理时的设定温度。如以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从预热结束时起至该定影处理的工作指示被 受理为止(到开始进行定影处理为止)的经过时间,对信封的定影处理时的定影辊60的设 定温度(定影温度)以及无端头带81的设定温度(定影温度)进行改变。具体为,若在预 热刚结束时受理了工作指示,便把此时的定影辊60的设定温度设为TA,若在预热结束后再 经过了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0秒)时受理了工作指示,便把此时的定影辊60的 设定温度设为TB,从而在满足TA < TB的情况下设定各设定温度。另外,若在预热刚结束时 受理了工作指示,便把此时的无端头带83的设定温度设为TC,若在预热结束后再经过了预 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0秒)时受理了工作指示,便把此时的无端头带83的设定温 度设为TD,从而在满足TC > TD的情况下设定各设定温度。由此,当在预热刚结束时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时,与预热结束后再经过了预定时 间以上时相比,把定影辊60的设定温度设定得较低,通过这样,能过抑制定影辊60的热膨 胀量发生增加。另外,与预热结束后再经过了预定时间以上时相比,把无端头带83的设定 温度设定得较高。通过这样,相对于定影辊60内的加热灯64给与定影辊60的加热量,使 外部加热装置80的加热灯84、85给与定影辊60的加热量的比率增大,从而能够抑制定影 辊60的内侧被加热灯64过度加热,并能够抑制定影辊60的热膨胀量发生增加。因此,能 够防止因定影辊60的热膨胀量过多而导致作用于记录材的接触压力过大,并能够防止记 录材上发生起皱。在从预热结束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时,与预热刚结束时相 比,把定影辊60的设定温度设定得较高,通过这样,能够使进入定影辊60的热量增加。另 外,与预热刚结束时相比,把无端头带83的设定温度设定得较低,由此,相对于外部加热装 置80的加热灯84、85给与定影辊60的加热量,使定影辊60内的加热灯64给与定影辊60 的加热量的比率增大,因此能够使进入定影辊60的热量增加。因此,即使因定影辊60的热 膨胀量较少而导致对记录材的接触压力下降,由于定影辊60能够给予足以用于对记录材上的调色剂进行恰当定影的热量,所以能够防止发生低温偏移等定影不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影处理时,无端头带83的设定温度比定影辊60的设 定温度设定得高。即,TC > TA,且TD > TB。如此,能过防止因定影辊60内具备的加热灯64的发热量过大而导致定影辊60的 金属芯的温度过高,从而能够防止轴承或驱动齿轮等部件发生破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从预热结束起在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0 秒)经过之前受理了工作指示的场合,以及在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受理了工作指示的场 合,把定影辊60以及无端头带83的设定温度设定为2个阶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根据从预热结束起至受理工作指示为止的经过时间,该经过时间越长,便把定影辊60 的设定温度设定得越高,把无端头带83的设定温度设定得越低,由此,可对定影辊60以及 无端头带83的设定温度进行多阶段性或连续性的设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从预热结束起至受理工作指示为止的经过时间,对定 影辊60的设定温度以及无端头带83的设定温度这两者进行改变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 此。也可以对定影辊60的设定温度以及无端头带83的设定温度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进行 改变。此时,也能够得到大致相同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虽然记录材的种类为一般纸和信封这2种类,但本 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关于需要把定影处理时的定影辊60的目标温度(定影设定温 度)设定得比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值以上的、预定种类的记录材,也可以对该记录材进 行与上述信封的定影处理相同的处理。另外,上述预定种类的记录材,可以是含有相互重叠 的多个片部的记录材(例如有信封;多张用纸贴合在一起的记录材;通过对1张用纸进行 翻折而使该用纸的一部分与该用纸的其他部分重叠的记录材(含有Z次翻折部分的记录材 等)),或可以是预定厚度以上的记录材等。另外,关于3种类以上的记录材,可以分别根据 记录材的每一种类,对定影处理时的定影辊60的设定温度以及无端头带83的设定温度进 行设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外部加热装置80中,使被加热的无端头带83抵 接于定影辊60的外周面来加热定影辊的表面。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外部加热装置80 中,以非接触的形式使无端头带83与定影辊60相对峙地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虽然是从各可视像形成单元40向记录材P直接转 印调色剂像,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从各可视像形成单 元40向中介带等中介转印部件转印调色剂像,然后再从中介转印部件向记录材P进行调色 剂像的二次转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虽然使用了青色(cyan)、黄色 (yellow)、深红色(magenta)、黑色(black)的调色剂,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青 色(cyan)、黄色(yellow)、深红色(magenta)、黑色(black)之中追加淡青色(light cyan)、 淡红色(light magenta),从而构成6色的调色剂来使用。另外,也可以是使用单色的调色 剂的黑白图像形成装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90可以由控制用集成电路板构成,也可以通过使 用CPU等处理器,以软件来实现控制部90。以软件来实现控制部90时,控制部90具有执行用于实现各功能之控制程序命令白勺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W 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展开上述程序的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上述 程序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另外,向上述控制部90提供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可由计算机读取且记录有控制 部90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所述控制程序是用 于实现以上所述功能的软件,通过由控制部90的计算机(或CPU、MPU)来读出并执行记录 介质中所记录的程序代码,也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关于上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是磁 带、盒式带等的带类;也可以是包括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以及⑶_R0M、M0、MD、DVD、 CD-R等光盘的盘类;也可以是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是掩模型ROM、EPR0M、 EEPR0M、闪存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另外,控制部90也能够连接通信网络,上述程序代码也能够借助于通信网络来 提供。关于上述通信网络,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internet)、内联 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LAN、ISDN、VAN、CATV 通信网、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network)、电话回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等。另外,关于用以构成 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IEEE1394、USB、电力线、电缆 电视回线、电话线、ADSL回线等有线通信,也可以利用诸如IrDA或遥控器等的红外线、 Bluetooth(注册商标)、802. 11无线通信、HDR、便携式电话网络、卫星回线、地面数字广播 网络(terrestrial digital net)等无线通信。即使是通过电子传输而实现了上述程序代码的、载置于载波的计算机数字信号 (数据信号列),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具备定影部件,具有圆筒状的金属芯以及包覆所 述金属芯外周面的弹性层,所述定影部件以所述金属芯的延伸方向为轴而能够旋转;加压 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相压;内部加热部,被设置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从所述定影 部件的内面侧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热;外部加热部,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相对峙地 配置,对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进行加热;第1温度检测部,对所述定影部件的与所述加压 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第2温度检测部,对所述外部加热部的与所述定 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温度检测部以及所述第2 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内部加热部以及所述外部加热部进行控制,并且,该定影装 置通过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来夹持且传送被插入至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 件之间的记录材,并将所述记录材上的未定影图像定影于该记录材。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 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具备预热模式,将所述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加热至预定的预热结束 温度;待机模式,在预热模式结束后的不进行定影处理的期间中,将所述定影部件的表面温 度维持在预定的待机温度范围;定影处理模式,对所述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并且,在对需 要将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比所述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值以上的预定种类的记录材进行 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时,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定影处理模式开始 为止的时间,改变所述定影设定温度以及外部加热设定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定影 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定影部件的与所述加压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设定温度,所述外 部加热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外部加热部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设定温 度。
在上述结构中,定影部件由圆筒状的金属芯以及包覆该金属芯的弹性层所构成, 且定影装置具备内部加热部和外部加热部,该内部加热部被设置于定影部件的内部,从该 定影部件的内面侧对该定影部件进行加热;该外部加热部与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相对峙地配 置,并对定影部件的外周面进行加热。另外,定影装置还具有第1温度检测部,对定影部件 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第2温度检测部,对外部加热部的与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表面 温度进行检测;控制部,根据第1温度检测部以及第2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内部加热 部以及外部加热部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具备预热模式,将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加热至 预定的预热结束温度;待机模式,在预热模式结束后的不进行定影处理的期间中,将定影部 件的表面温度维持在预定的待机温度范围;定影处理模式,对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在预热模式刚结束时以及在转至待机模式后又经 过了较长时间时,即使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相同,定影部件具备的金属芯以及弹性层的温 度有时也会不同。对此,在上述结构中,在对需要将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比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 值以上的预定种类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时,根据从预热模式结束起至定影处 理模式开始为止的时间,改变定影设定温度以及外部加热设定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其中,定 影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定影部件的与加压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设定温度,外部加热 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外部加热部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设定温度。由 此,即使对需要将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比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值以上的、预定种类的记 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也能够防止因定影部件的热膨胀量过多而导致作用于记录 材的接触压力过大,从而能够防止记录材发生起皱。另外,还能够防止因定影部件的热膨胀 量过少而导致作用于记录材的接触压力过小,从而能够防止低温偏移等定影不良的发生。另外,所述外部加热部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抵接,对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 进行加热。根据上述结构,使被加热的部件抵接于定影部件的外周面,从而能够有效地对该 定影部件的外周面进行加热。另外,在对所述预定种类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时,从所述预热模式 结束起至定影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时间越长,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外部加热设定温度设定得 越低。例如,将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定影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经过时间小于预定 时间时的、所述外部加热设定温度设为TC,将所述经过时间在预定时间以上时的、所述外部 加热设定温度设为TD,所述控制部使TC > TD。根据上述结构,当从预热模式结束起的经过时间较短时,使外部加热部的加热量 相对于内部加热部的加热量的比率增大,从而能够防止因定影部件的内面侧被过加热而 导致定影部件的热膨胀量过多,由此能够防止因对记录材的压力过大而导致记录材发生起 皱。另外,当从预热模式结束起的经过时间较长时,使内部加热部的加热量相对于外部加热 部的加热量的比率增大,从而能够防止因导致定影部件的热膨胀量过小而导致对记录材的 压力不足,由此能够防止产生低温偏移等定影不良。另外,在对所述预定种类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时,从所述预热模式 结束起至定影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时间越长,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越 高。例如,将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定影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经过时间小于预定时间时的、所述定影设定温度设为TA,将所述经过时间在预定时间以上时的、所述定影设定温 度设为TB,所述控制部使TA < TB。根据上述结构,当从预热模式结束起的经过时间较短时,与从预热结束起又经过 了长时间时相比,将定影部件的设定温度设定的较低,由此,能够防止因定影部件的热膨胀 量过多而导致对记录材的接触压力过大,从而能够防止记录材发生起皱。另外,当从预热模 式结束起的经过时间较长时,与从预热模式结束起的经过时间较短时相比,将定影部件的 设定温度设定的较高,从而来增加进入定影部件的热量,由此能够防止因定影部件的热膨 胀量过少而导致对记录材的接触压力不足,从而能够防止发生低温偏移等定影不良。另外,当所述预热模式结束并转至所述待机模式,且继续进行所述待机模式的处 理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预定时间设定得比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金属芯到达最高 到达温度为止的时间长。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防止因定影部件的热膨胀量过多而导致对记录材的接触压力 过大,从而能够恰当防止记录材发生起皱。另外,所述控制部可以将所述外部加热设定温度设定得比所述定影设定温度高。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防止定影部件的金属芯的温度过高,从而能够防止定影部件 的轴承或用以旋转驱动定影部件的驱动齿轮等部件因热而破损。另外,所述预定种类的记录材可以含有多个相互重叠的片部。在此,含有多个相互 重叠的片部的记录材例如有信封、通过对1张用纸进行翻折而使该用纸的一部分与该用纸 的其他部分重叠的记录材、或是将多张用纸贴合在一起的记录材等。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对该些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也能够防止起皱以及定影不良 的发生。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意一种定影装置。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对需要将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比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值以 上的、预定种类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也能够防止起皱以及定影不良的发生。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控制方法中,该定影装置具备定影部件,其具有圆筒状的 金属芯以及包覆所述金属芯外周面的弹性层,所述定影部件以所述金属芯的延伸方向为轴 而能够旋转;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相压;内部加热部,被设置于所述定影部件的 内部,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面侧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热;外部加热部,与所述定影部件的 外周面呈相对峙地配置,对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进行加热;第1温度检测部,对所述定影 部件的与所述加压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第2温度检测部,对所述外部 加热部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温度 检测部以及所述第2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内部加热部以及所述外部加热部进行 控制,并且,该定影装置通过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来夹持且传送被插入至所述定 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的记录材,将所述记录材上的未定影图像定影于该记录材,该 定影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含有预热模式,将所述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加热至预定 的预热结束温度;待机模式,在预热模式结束后的不进行定影处理的期间中,将所述定影部 件的表面温度维持在预定的待机温度范围;定影处理模式,对所述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并 且,在对需要将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比所述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值以上的预定种类的记 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时,根据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定影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时间,改变所述定影设定温度以及外部加热设定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定影设 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定影部件的与所述加压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设定温度,所述外部 加热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外部加热部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设定温度。根据上述控制方法,与上述定影装置同样,即使对需要将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比 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值以上的、预定种类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也能够防 止因定影部件的热膨胀量过多而导致作用于记录材的接触压力过大,从而能够防止记录材 发生起皱。另外,还能够防止因定影部件的热膨胀量过少而导致作用于记录材的接触压力 过小,从而能够防止低温偏移等定影不良的发生。另外,上述定影装置具备的控制部能够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此时,使计算机作为上 述控制部而发生功能的控制程序、记录有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 发明的范畴内。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进行各种的变 化,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记述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 范围之内。(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多功能打印机(MFP:Multi Function Printer)等电子拍摄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具备的定影装置。
2权利要求
一种定影装置,具备有,定影部件,具有圆筒状的金属芯以及包覆所述金属芯外周面的弹性层,且所述定影部件以所述金属芯的延伸方向为轴而能够旋转;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相压;内部加热部,被设置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面侧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热;外部加热部,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相对峙地配置,用于对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进行加热;第1温度检测部,对所述定影部件的与所述加压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第2温度检测部,对所述外部加热部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温度检测部以及所述第2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内部加热部以及所述外部加热部进行控制,并且,该定影装置通过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来夹持且传送被插入至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的记录材,并将所述记录材上的未定影图像定影于该记录材,该定影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具备有,预热模式,将所述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加热至预定的预热结束温度;待机模式,在预热模式结束后的不进行定影处理的期间中,将所述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维持在预定的待机温度范围;以及定影处理模式,对所述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在对需要将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比所述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值以上的预定种类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时,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定影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时间,改变所述定影设定温度以及外部加热设定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定影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定影部件的与所述加压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设定温度,所述外部加热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外部加热部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设定温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加热部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抵接,对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预定种类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时,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 述定影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时间越长,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外部加热设定温度设定得越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定影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经过时间小于预定时间时 的、所述外部加热设定温度设为TC,将所述经过时间在预定时间以上时的、所述外部加热设 定温度设为TD,所述控制部使TC > T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预定种类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时,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定影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时间越长,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越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定影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经过时间小于预定时间时 的、所述定影设定温度设为TA,将所述经过时间在预定时间以上时的、所述定影设定温度设 为TB,所述控制部使TA < TB。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热模式结束并转至所述待机模式,且继续进行所述待机模式的处理时,所述 控制部将所述预定时间设定得比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金属芯到达最高到达温度 为止的时间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热模式结束并转至所述待机模式,且继续进行所述待机模式的处理时,所述 控制部将所述预定时间设定得比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金属芯到达最高到达温度 为止的时间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外部加热设定温度设定得比所述定影设定温度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种类的记录材含有多个相互重叠的片部。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
12.—种定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其中,该定影装置具备,定影部件,具有圆筒状的金属芯以及包覆所述金属芯外周面的弹性层,且所述定影部 件以所述金属芯的延伸方向为轴而能够旋转; 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相压;内部加热部,被设置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部,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面侧对所述定影部 件进行加热;外部加热部,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相对峙地配置,用于对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 进行加热;第1温度检测部,对所述定影部件的与所述加压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第2温度检测部,对所述外部加热部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表面温度进行 检测;以及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温度检测部以及所述第2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内部加 热部以及所述外部加热部进行控制,并且,该定影装置通过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来夹持且传送被插入至所述定影 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的记录材,将所述记录材上的未定影图像定影于该记录材, 该定影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含有,预热模式,将所述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加热至预定的预热结束温度;待机模式,在预热模式结束后的不进行定影处理的期间中,将所述定影部件的表面温 度维持在预定的待机温度范围;以及定影处理模式,对所述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并且,在对需要将定影设定温度设定得比所述预热结束温度高出预定值以上的预定种 类的记录材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时,根据从所述预热模式结束起至所述定影处理模式 开始为止的时间,改变所述定影设定温度以及外部加热设定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 定影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定影部件的与所述加压部件相抵接的表面的设定温度,所 述外部加热设定温度是定影处理时所述外部加热部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峙的表面的设 定温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定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模式的处理时,根据从预热模式结束起至定影处理模式开始为止的时间,改变定影处理时的、定影辊(60)的设定温度以及外部加热装置(80)所具备的无端头带(83)的设定温度这两者中至少一者。由此,在外部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中,当对信封进行定影处理时能够既防止起皱又防止定影不良。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1900981SQ20101019286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8日
发明者向井崇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