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24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触控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的结构设计,尤其涉及触控面板中感应薄膜的设计技术。
背景技术
对于当前的触控面板来说,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外挂式触控面板(On-cell)和内 嵌式触控面板(In-cell)。内嵌式触控面板将触控元件整合于显示面板的内部,使显示面板 本身就具有触控功能,因此无需另外进行与触控面板贴合或者组装的工艺,但是,因技术革 新、触控功能与显示面板进行整合时的门槛较高,面板厂商的产品合格率相对较低,并且出 货量偏少。相比之下,外挂式触控面板是将触控面板外挂于显示面板之外,通常都是由触控 面板厂商制造,然后再与显示面板进行贴合、组装。例如,电阻式、电容式或者光学式触控面 板。在现有技术中,外挂式触控显示器包括触控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并且液晶显示 面板还具有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如此一来,由于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的设置,不仅会增加 触控显示器的厚度和元件数量,而且还会提升触控显示器的制造成本。有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触控显示器,以减小该显示器的厚度并降低制造成本, 是相关技术人员面临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器在设计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 的触控显示器,不仅可降低制造成本,还可以显著地减小触控显示器的厚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器,包括触控面板,具有多个感应图案层,这些感应图案层的至少一感应图案层采用金属 纳米光栅结构形成且作为上偏光片;液晶面板,设置于触控面板的下方,包括第一基片;第二基片,与第一基片相对设置;以及液晶层,位于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之间,以及下偏光片,设置于液晶面板的第二基片的下方。较佳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膜片和形成于该第一膜片下方的透明 导电膜;以及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具有第二膜片和形成于该第二膜片下方的透 明导电膜。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触控面板采用电容型触控方式,并且金属纳米光栅结构 设置于第二膜片的上表面。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触控面板采用电容型触控方式,并且金属纳米光栅结构 设置于第二膜片的下表面。此外,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还设有粘合层。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触控面板采用电阻型触控方式,并且金属纳米光栅结构
3设置于第二膜片的上表面。较佳地,触控面板具有一触控膜片,并且金属纳米光栅结构设置于该触控膜片的 下表面。较佳地,金属纳米光栅结构是采用IT0导电材料形成的。优选地,金属纳米光栅结 构的光栅宽度和间隔为0. 01 i! m至1 i! m。采用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器,在触控面板中设置一金属纳米光栅结构,基于金属纳 米光栅结构的合适宽度和间隔,使其用作为感应图案和上偏光片,从而可以移除原先放置 于触控面板和液晶面板间的上偏光片,以便减小触控显示器的厚度并节约制造成本。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 各个方面。其中,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器,具有金属纳米光栅结构的触控面板的第一实 施例;图2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器,具有金属纳米光栅结构的触控面板的第二实 施例;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器,具有金属纳米光栅结构的触控面板的第三实 施例;以及图4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器,具有金属纳米光栅结构的触控面板的第四实 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器,具有金属纳米光栅结构的触控面板的第一实 施例。参照图1,触控显示器包括触控面板10、显示面板20和下偏光片30,其中显示面板 20位于触控面板10的下方,并且下偏光片30设置于显示面板20的下方。由于触控面板 10和显示面板20是分离的,该触控显示器为On-cell型触控产品。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包括两个基片201和203,并且在基片201和基片 203之间设置液晶层205。此外,下偏光片30位于显示面板20的下方,用于对穿透的光进 行偏振。触控面板10包括两个基板(可称为上基板和下基板),并且上基板具有膜片101 和位于膜片101下方的透明导电膜,以及下基板具有膜片103和位于膜片103下方的透明 导电膜。优选地,该触控面板采用电容型触控方式,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10具有两个感应 图案层105和107,其中感应图案层105位于膜片101的下表面,感应图案层107位于膜片 103的上表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根据金属纳米光栅的相关特性,可以在膜片103的上表面设 置一金属纳米光栅结构,以用作为感应图案层107并具有上偏光片的偏振功能。如前所述, 在现有技术中,感应图案层107和位于显示面板20上方的上偏光片是相互独立的元件,因 而配置有感应图案层和上偏光片的触控显示器相对较厚。然而,本发明使用一金属纳米光 栅结构,使其发挥感应图案层的作用时还兼具上偏光片的偏振功能,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4并减小了显示器厚度。图2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器,具有金属纳米光栅结构的触控面板的第二实 施例。类似于图1,在触控显示器中也包括触控面板10、显示面板20和下偏光片30,其中显 示面板20具有基片201和203以及介于二者间的液晶层205。但是,与图1所不同的是,金 属纳米光栅结构的置放位置发生了变化,如图2所示,金属纳米光栅结构位于膜片103的下 表面,同样作为感应图案层107并兼具上偏光片的偏振功能。此外,在图1和图2中,上基 板和下基板之间还设有一粘合层109。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器,具有金属纳米光栅结构的触控面板的第三实 施例。参照图3,触控显示器中的显示面板和下偏光片可以对应于图1和图2所示的触控显 示器中的显示面板和下偏光片,因而延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加以标示。在图3中,触控面 板40仅仅包括触控膜401,并且将感应图案层403和405分别放置在触控膜片401的上表 面和下表面。优选地,将感应图案层405采用金属纳米光栅结构来形成,也就是说,形成一 金属纳米光栅结构于触控膜片401的下表面,并使其兼具上偏光片的偏振功能。以上通过图1、图2和图3,具体说明了本发明的电容型触控方式的触控面板结构。 对于电容型触控面板来说,例如,它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 一 IT0透明导电膜层,最外层是一玻璃保护层,夹层的IT0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 四个电极,内表面的IT0涂层起屏蔽作用,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 时,由于人体电场,操作者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了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 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 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处理器通过对这四个 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从而得出触摸点的位置。图4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器,具有金属纳米光栅结构的触控面板的第四实 施例。该触控显示器为电阻型触控方式。简单来说,电阻型触控显示器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 制,其主要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电阻薄膜屏,这是一种多层的复合薄膜,它 以一层玻璃或硬塑料平板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透明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 处理、光滑防擦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有一涂层、在其间有许多细小的(例如小于1/1000 英寸)的透明隔离点把上下两个导电层隔离开来,以电性绝缘。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个导 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电性接触,引起电阻发生变化,在X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 后送到触摸屏处理器。处理器检测到这一接触并计算出(X,Y)的位置,再根据模拟鼠标的 方式精确地得出触摸点位置。参照图4,触控显示器包括触控面板50、显示面板20和下偏光片30。其中,触控面 板50具有膜片501和膜片503,并且感应图案层505位于膜片501的下表面,以及感应图案 层507位于膜片503的上表面。优选地,将感应图案层507采用金属纳米光栅结构来形成, 使其也兼有上偏光片的偏振功能。综上所述,在图1至图4所示的触控显示器中,于触控面板内设有一金属纳米光栅 结构,在用作为感应图案的同时还兼具上偏光片的偏振功能。较佳地,该金属纳米光栅结构 是采用IT0导电材料形成的。此外,此金属纳米光栅结构的光栅宽度和间隔介于O.Olym 至lym之间。采用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器,在触控面板中设置一金属纳米光栅结构,基于金属纳米光栅结构的合适宽度和间隔,使其用作为感应图案和上偏光片,从而可以移除原先放置 于触控面板和液晶面板间的上偏光片,以便减小触控显示器的厚度并节约制造成本。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 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各 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器包括触控面板,具有多个感应图案层,所述多个感应图案层的至少一感应图案层采用金属纳米光栅结构形成且作为上偏光片;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的下方,包括第一基片;第二基片,与所述第一基片相对设置;以及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之间,以及下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的第二基片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膜片和形成于所述第一膜片下方的透明导电膜;以及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具有第二膜片和形成于所述第二膜片下方的透 明导电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采用电容型触控方式, 并且所述金属纳米光栅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采用电容型触控方式, 并且所述金属纳米光栅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膜片的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还设有粘合层。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采用电阻型触控方式, 并且所述金属纳米光栅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膜片的上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具有一触控膜片,并且 所述金属纳米光栅结构设置于所述触控膜片的下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光栅结构是采用ITO导 电材料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光栅结构的光栅宽度 和间隔为0. Olym至Ιμ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器,包括触控面板,具有多个感应图案层,并且至少一感应图案层采用金属纳米光栅结构形成且作为上偏光片;液晶面板,设置于触控面板的下方,包括第一基片;第二基片,与第一基片相对设置;以及液晶层,位于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之间,以及下偏光片,设置于液晶面板的第二基片的下方。采用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器,在触控面板中设置一金属纳米光栅结构,使其用作为感应图案并具有偏光片的偏振功能,从而减小触控显示器的厚度并节约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1853106SQ20101020878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庄堇桦, 林建宏, 郭文瑞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