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72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由输送用辊使第1面朝一个方向输送的被记录材等的被输送材通 过排出用辊的正转及反转的转换而表背反转,使上述被输送材的第2面朝上述一个方向进 行输送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与被输送材的长度差异无关,能以最适定时进 行上述排出用辊的咬送状态和释放状态的转换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被输送材输 送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搭载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的一例即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uto Document Feeder)的复印机、传真机或者扫描仪等的图像读取装置已经被开发出来了。这 样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存在可以连续读取被输送材(以下也称为“用纸”)的表背两面所记录 的图像信息的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将第1面朝上输送的用纸导入配置了输送用 辊、图像读取部和排出用辊的半环状的输送路径,以第1面朝下的方式输送,执行第1面的 图像读取。接着,转换输送方向,使该用纸进入反转路径,再次将其导入上述输送路径,从而 使与上述第1面相反的第2面朝下地进行输送,执行第2面的图像读取。而且,执行上述用纸的第1面和第2面的连续图像读取时所必要的用纸的输送方 向的转换和排出用辊的咬送状态和释放状态的转换,以根据被输送材输送装置(以下也称 为“用纸输送装置”)而预先设定的一定的工作定时进行。另外,上述用纸输送路径,根据图像读取装置的小型化趋势而进行小型化,输送路 径变短。从而,输送用纸长度长的用纸的场合,第2面输送时在排出用辊的咬送位置向反转 路径送出的用纸和从输送路径向外部排出的用纸之间产生交错,因此,在该交错产生的定 时使排出用辊成为释放状态,使上述交错出现。专利文献1特开2007-23065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4-20 号公报但是,上述用纸的输送方向的转换和排出用辊的咬送状态与释放状态的转换若一 律在预先设定的一定的工作定时进行,则可进行表背两面的图像读取的用纸长度被限定。 另外,输送与上述一定的工作定时的用纸输送装置对应的长度以外的用纸的场合,会导致 用纸的歪斜(倾斜)、用纸的堵塞等的输送不良。另外,也可以将上述排出用辊的咬送状态和释放状态的转换与输送用辊、排出用 辊的动力分离,利用另外的动力,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的螺线管等来执行该转换。但是,引 起部件数量的增加、结构的复杂化,导致用纸输送装置的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问题是与被输送材的长度差异无关,可以在与该被输送材的长度对应的 适当工作定时进行排出用辊的咬送状态和释放状态的转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形态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用辊,其通过向正转方向旋转而对输送路径上的被输送材进行输送;排出用辊,其通过 沿正转方向旋转而排出上述输送路径上的被输送材,通过沿反转方向旋转而经由反转路径 向上述输送辊送出被输送材,能得到咬送状态和释放状态;驱动马达,其成为上述输送用辊 及排出用辊的驱动力源;咬送释放转换机构,其利用凸轮驱动齿轮的旋转位置来转换上述 排出用辊的上述咬送状态和释放状态;行星齿轮机构,其具备第1行星齿轮和第2行星齿 轮,该第1行星齿轮在上述驱动马达沿一方向旋转时,向上述凸轮驱动齿轮传递动力,该第 2行星齿轮在上述驱动马达沿另一方向旋转时,经由中间齿轮向上述凸轮驱动齿轮传递与 上述第1行星齿轮同向旋转的动力;动力传递转换机构,其将上述中间齿轮与凸轮驱动齿 轮间的动力传递转换为传递状态和断开状态;检测杆,其设置于上述反转路径,检测是否有 进入该反转路径的被输送材;以及断开状态锁定机构,其对上述排出用辊处于上述释放状 态时的上述动力传递转换机构的断开状态进行锁定,以上述检测杆检测到进入到反转路径 的被输送材的后端位置为触发,解除上述断开状态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将上述动力传递 转换机构的断开状态转换为传递状态。根据本形态,以检测到不受被输送材的长度差异影响的被输送材的后端位置为触 发,设定排出用辊从释放状态向咬送状态转换的工作定时,因此,与被输送材的长度差异无 关,可以在与该被输送材的长度对应的适当工作定时进行排出用辊的咬送状态和释放状态 的转换。另外,根据单一的驱动马达的正反转工作和检测被输送材的通过的检测杆的工作, 设定上述工作定时,因此可以防止部件数量的增加,实现装置的结构的单纯化,因此也实现 制品成本的削减。本发明的第2形态是上述第1形态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凸轮驱动齿轮的周面,设置有遍及整周形成有齿的全齿部、和在周面的一 部分未形成齿的具备原始位置用缺齿部和释放位置用缺齿部的部分齿部,构成为,上述第1 行星齿轮啮合于上述全齿部,上述中间齿轮啮合于上述部分齿部,上述中间齿轮构成为,能 通过上述动力传递转换机构,在形成有上述原始位置用缺齿部和释放位置用缺齿部这两方 的第1位置与仅仅形成有上述原始位置用缺齿部的第2位置之间沿轴向移动。根据本形态,驱动马达例如反转时第1行星齿轮与凸轮驱动齿轮啮合,因此,使得 第1行星齿轮的旋转通过凸轮驱动齿轮的全齿部总是向凸轮驱动齿轮传递。另一方面,在 驱动马达正转时第2行星齿轮经由中间齿轮与凸轮驱动齿轮啮合,因此,在凸轮驱动齿轮 的部分齿部的形成了齿的部位中,向凸轮驱动齿轮传递与上述驱动马达的反转时同向的旋 转。另外,上述中间齿轮位于第1位置时,在形成了原始位置用缺齿部和释放位置用 缺齿部的2个部位中间齿轮和凸轮驱动齿轮不啮合,形成动力不传递的断开状态。另外,上 述中间齿轮位于第2位置时,在原始位置用缺齿部的形成部位形成上述断开状态。从而,通过在凸轮驱动齿轮的周面设置的上述2个缺齿部和中间齿轮的轴向的移 动,可控制凸轮驱动齿轮的旋转和停止,不必设置另外的驱动手段,就可以在与该被输送材 的长度对应的最适定时执行上述排出用辊的咬送状态和释放状态的转换。本发明的第3形态是上述第2形态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动力传递转换机构具备凸轮杆,其与上述中间齿轮的端面触接,具备在轴向具有凸轮高度的立体凸轮,以摇动轴为中心以预定的摇动角度的范围摇动;摩擦离合器,其 与上述凸轮杆压接来传递动力;以及凸轮杆驱动齿轮轮列,其向上述摩擦离合器传递上述 驱动马达的旋转。根据本形态,可构成利用单一的驱动马达的旋转而工作的动力传递转换机构,通 过转换凸轮杆的摇动位置,可以调节作用于中间齿轮的端面的立体凸轮的凸轮高度,使中 间齿轮沿轴向以预定行程移动。另外,作为直接作用于凸轮杆传递动力的构件采用摩擦离 合器,因此,可以进行对凸轮杆的可靠的动力传递和凸轮杆的摇动位置的迅速转换。本发明的第4形态是上述第3形态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凸轮杆设置有使上述中间齿轮在上述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时进行 啮合而进行动力传递的扇形齿轮部。根据本形态,中间齿轮向第1位置或第2位置的移动通过扇形齿轮部和凸轮杆驱 动齿轮轮列的啮合而不会打滑地可靠地执行,可以提高动力传递转换工作的可靠性。本发明的第5形态是上述第3形态或第4形态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断开状态锁定机构具备设置于上述检测杆的作用端的限制构件和设置于上 述凸轮杆的周面的一部分的、与上述限制构件触接的接合凸部,构成为,在上述凸轮杆使中间齿轮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下,在被输送材进入反转 路径、上述检测杆检测到该被输送材的前端的通过之后到检测到该被输送材的后端的通过 为止的期间,上述限制构件与上述接合凸部触接而限制上述凸轮杆的摇动。根据本形态,可以通过仅仅具备限制构件和接合凸部的简单结构而构成断开状态 锁定机构,通过使检测进入反转路径的被输送材的位置的检测杆的工作与断开状态锁定机 构的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的工作定时关联,不必设置另外的位置传感器和驱动机构就 可以顺畅地转换动力传递转换机构的传递状态和断开状态。本发明的第6形态是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图像处理执行部,其设置于输送路径的输送用辊和排出用辊之间的位置,对由上 述输送用辊输送来的被输送材的对向面连续地执行图像处理工作;和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其在对上述被输送材的第1面执行了上述图像处理后,转换 该被输送材的输送方向而使该被输送材进入反转路径,以使得与上述第1面相反的第2面 与上述图像处理部相对的方式使上述被输送材反转,该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被输送材输送装置是上述第1形态到第5形态的任一形态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根据本形态,通过与从上述第1形态到第5形态的任一形态同样的作用、效果,可 实现不受被输送材的长度差异影响的圆滑的第1面输送和第2面输送。从而,对被输送材 的两面执行的图像处理可以不受被输送材的长度差异影响地高精度执行。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第1面输送时的侧截面 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第1面输送结束时的侧 截面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第2面输送开始时的侧 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第2面输送前半时的侧 截面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第2面输送中间时的侧 截面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第2面输送后半时的侧 截面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咬送/释放转换机构和执行各部工 作的齿轮轮列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咬送/释放转换机构和凸轮驱动齿 轮周边的齿轮轮列的排出用辊成为咬送状态时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凸轮驱动齿轮和凸轮驱动齿轮周 边的齿轮轮列的驱动马达正转时的工作状态的侧面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凸轮驱动齿轮和凸轮驱动齿轮周 边的齿轮轮列的驱动马达反转时的工作状态的侧面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凸轮杆、检测杆和凸轮驱动齿轮的 动力断开状态锁定时的工作状态的侧面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咬送/释放转换机构和凸轮驱动 齿轮周边的齿轮轮列的、排出用辊成为释放状态而凸轮驱动齿轮成为动力断开状态锁定时 的立体图。图14是放大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咬送/释放转换机构和排出 用辊周边的、排出用辊成为释放状态时的侧截面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凸轮杆、检测杆和凸轮驱动齿轮的 动力传递状态转换时的工作状态的侧面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咬送/释放转换机构和凸轮驱动 齿轮周边的齿轮轮列的、排出用辊开始从释放状态向咬送状态转换的动力断开状态锁定解 除时的立体图。图17是放大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咬送/释放转换机构和排出 用辊周边的、排出用辊成为咬送状态时的侧截面图。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的第2面输送时的工作曲线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第1面输送结束时的 侧截面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的离合器机构的第1面输送结束时 的工作状态的侧截面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开始第2面输送到检 测杆刚刚检测到用纸前端后的状态的侧截面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的第2面输送开始到检测杆刚刚检 测到用纸前端后的离合器机构的工作状态的侧截面图。图2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第2面输送而使用 纸前端达到排出用辊的上游位置的状态的侧截面图。图M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进行第2面输送到用纸前端达到排 出用辊的上游位置时的离合器机构的工作状态的侧截面图。图2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表示进一步进行第2 面输送而使检测杆刚刚检测到用纸后端通过后的状态的侧截面图。图沈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进一步进行第2面输送而使检测杆 刚刚检测到用纸后端通过后的离合器机构的工作状态的侧截面图。图2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凸轮驱动齿轮、凸轮驱动齿轮周边 的齿轮轮列和离合器机构的俯视图。图观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凸轮驱动齿轮、凸轮驱动齿轮周边 的齿轮轮列和离合器机构的驱动马达反转时的工作状态的立体图。图四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凸轮驱动齿轮、凸轮驱动齿轮周边 的齿轮轮列和离合器机构的驱动马达正转时的工作状态的立体图。符号的说明1扫描仪(图像处理装置),3第1面,5第2面,7输送用辊,9输送用驱动辊,11输 送用从动辊,13排出用辊,15排出用驱动辊,17排出用从动辊,18辊保持架,19输送路径, 21第1输送部,23倒转部,25第2输送部,27反转路径,31用纸输送装置(被输送材输送装 置),32支持框,35图像处理执行部,39输送用托盘,41载置台,43固定缘导板,45可动缘导 板,47拾取辊,49分离辊,51分离垫,55咬送/释放转换机构,57凸轮驱动齿轮,59凸轮轴, 61凸轮,61a前端部,61b基端部,63凸轮从动件,65施力构件,69前端,71后端,74回动支 点,75检测杆,75a前端部,75b钩部,76施力构件,79用纸支承部(被输送材支承部),81玻 璃板,83图像读取部,87排出用辊驱动齿轮轮列,88第1传递齿轮,88a大径齿轮部,88b小 径齿轮部,89排出用辊驱动齿轮,91排出用辊驱动轴,95行星齿轮机构,96第2传递齿轮, 96a大径齿轮部,96b小径齿轮部,97太阳齿轮,97a大径齿轮部,97b小径齿轮部,98旋转 轴,99摇动臂,101第1行星齿轮,103第2行星齿轮,105中间齿轮,10 端面,10 轴部, 107全齿部,109部分齿部,111原始位置用缺齿部,113释放位置用缺齿部,115第1位置, 117第2位置,121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3立体凸轮,123a凸轮面,125摇动轴,127摇动长 孔,127a 一端,127b另一端,129凸轮杆,129a摩擦圆板部,131摩擦离合器,133摩擦齿轮, 135施力构件,136紧固螺钉,137凸轮杆驱动齿轮轮列,137A第1齿轮,137B第2齿轮,137C 第3齿轮,138扇形齿轮部,139垫圈,141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3限制构件,145接合凸部, 151第1凸轮驱动齿轮,153第2凸轮驱动齿轮,155连结轴体,159 一次侧齿轮轮列,159A第 1齿轮,159B第2齿轮,161传递齿轮部,163棘轮,165 一次侧离合器板,167接合爪,169锁 定片,171传递齿轮部,173 二次侧离合器板,175施力构件,177 二次侧齿轮轮列,177A第3 齿轮,177B第4齿轮,177C第5齿轮,179离合器机构,181摇动支点,183第1摇动连杆,185 摇动支点,187第2摇动连杆,189回动支点,191回动支点,193锁定条,195检测片,197钩 挂部位,199转移部位,201弹性支持环,P用纸(被输送材),CCW正转方向,CW反转方向,B宽度方向,G轴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以下记的实施例1、实施例2为例,根据图面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被输送材 输送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首先,作为实施搭载有本发明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的图像处理 装置的形态,采用了扫描仪1,说明扫描仪1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示的扫描仪1是可连续读取在成为原稿的被输送材(以下也称为“用纸”)P的 第1面3和与第1面3相反的第2面5的两面所记录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具体地,如图1 图7所示,扫描仪1包括被输送材输送装置31,其将第1面3朝 上供给的用纸P导入配置了输送用辊7和排出用辊13的半环状输送路径19,执行第1面3 朝下的第1面输送后,转换输送方向,使该用纸P进入反转路径27,通过再次被导入上述输 送路径19,执行第2面5朝下的第2面输送;和图像处理执行部35,其设于上述输送路径19 的输送用辊7和排出用辊13的中间位置,对由上述输送用辊7输送来的用纸P的第1面3 和第2面5连续地执行图像处理工作。输送路径19由半环状地配置了第1输送部21、倒转部23及第2输送部25的路径 构件构成。而且,在上述第1输送部21的上游位置,配置了具备放置用纸P的载置台41、调 节放置的用纸P的左右的边缘的位置并定位的固定缘导板43和可动缘导板45的输送用托 盘39。另外,从上述输送用托盘39的前端部的上部到输送路径19的第1输送部21中的 输入部,配置了从在上述输送用托盘39上以层叠状态放置的复数枚的用纸P中按照顺序抽 出上位的用纸P的拾取辊47以及从重叠抽出的复数枚的用纸P仅分离出最上位的用纸P 并向输送路径19输送的分离辊49和分离垫51。第1输送部21是首先接受从上述输送用托盘39输送来的用纸P的部分,该第1 输送部21中,用纸P以第1面3朝上进行输送。另外,倒转部23是将从上述第1输送部21送来的用纸P表背反转并移交到第2 输送部25的部分。在上述倒转部23的下游位置,配置了由输送用驱动辊9和输送用从动 辊11的一对咬送辊构成的上述输送用辊7。另外,第2输送部25是接受由上述倒转部23表背反转了的用纸P,将其向图像处 理执行部35输送,并进一步向设置在第2输送部25的下游端的由排出用驱动辊15和排出 用从动辊17的一对咬送辊构成的上述排出用辊13输送的部分。该第2输送部25中,在第 1面输送时以第1面3朝下输送用纸P,在第2面输送时以第2面5朝下输送用纸P。另外,上述排出用辊13,可通过后述的咬送/释放转换机构55转换咬送状态和释 放状态,输送长条的用纸P时可能在排出用辊13的咬送位置产生用纸P的前端69与后端 71交错的情况。如图3所示,反转路径27是将结束了第1面输送的用纸P再次导入上述输送路径 19的倒转部23的上游部,使之表背反转而执行第2面输送的路径。反转路径27面对检测 用纸P的有无的检测杆75的前端部75a。另外,图像处理执行部35基本上具备在输送来的用纸P的上方配置的、从上方按 压用纸P成为紧张状态而支承该用纸P的被输送材支承部(以下也称为“用纸支承部”)79 ;输送来的用纸P的下方配置的玻璃板81 ;和由该玻璃板81划分出的具有在框体内设置的 荧光灯和受光传感器的图像读取部83。(实施例1)(参照图1 图18)上述扫描仪1可搭载以下所述的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31A。该用纸输送装置 31A具备可正反转的未图示驱动马达;传递上述驱动马达的旋转,使上述输送用辊7平常 时以正转方向CCW旋转的未图示输送用辊驱动齿轮轮列;传递上述驱动马达的旋转,使上 述排出用辊13以正转方向CCW及反转方向CW的两方向旋转的排出用辊驱动齿轮轮列87 ; 和根据凸轮驱动齿轮57的旋转位置转换上述排出用辊13的咬送状态和释放状态的咬送/ 释放转换机构55。而且,该用纸输送装置3IA具备行星齿轮机构95,其具备在上述驱动马达反转时 向上述凸轮驱动齿轮57传递动力的第1行星齿轮101和在上述驱动马达正转时经由中间 齿轮105向上述凸轮驱动齿轮57传递动力的第2行星齿轮103 ;将上述中间齿轮105和凸 轮驱动齿轮57间的动力传递转换为传递状态和断开状态的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 ;设于上 述反转路径27并检测有无用纸P进入反转路径27的检测杆75 ;和锁定上述排出用辊13处 于释放状态时的上述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的断开状态的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而且,构成为,以上述检测杆75检测到进入反转路径27的用纸P的后端71的位 置为触发,解除上述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的锁定,将上述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的断开状 态转换为传递状态。驱动马达仅仅设置一台,通过将该驱动马达的旋转方向以预定的定时转换为正转 方向CCW和反转方向CW,可以对输送用驱动辊9、排出用驱动辊15及凸轮驱动齿轮57传递 动力以及执行咬送/释放转换机构阳、行星齿轮机构95及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的期望的工作。输送用辊驱动齿轮轮列是将上述驱动马达的旋转向输送用驱动辊9传递的齿轮 轮列。另外,在该输送用辊驱动齿轮轮列嵌入了如下机构即使上述驱动马达将旋转方向转 换为正转方向CCW和反转方向CW,平常时也使输送用驱动辊9以正转方向CCW旋转的机构。 具体地,作为一例,嵌入了与通过组合后述的行星齿轮机构95和中间齿轮105而使凸轮驱 动齿轮57在一定方向旋转的机构基本相同的机构。排出用辊驱动齿轮轮列87是将上述驱动马达的正转方向CCW及反转方向CW的旋 转向排出用驱动辊15传递的齿轮轮列。具体地,在排出用辊驱动齿轮轮列87的终端,设置 了 一体具备大径齿轮部88a和小径齿轮部88b的第1传递齿轮88。而且,在排出用辊驱动 轴91的一端安装的排出用辊驱动齿轮89与该第1传递齿轮88的小径齿轮部88b啮合,该 排出用辊驱动齿轮89的旋转经由排出用辊驱动轴91直接传递到排出用驱动辊15。附带说一下,在将供给到了第2输送部25的用纸P向外部排出时,如图2、图7所 示,使上述排出用驱动辊15以正转方向CCW旋转。第1面输送结束后,移动到图3所示位 置的用纸P如图4所示进入反转路径27时,使同图所示上述排出用驱动辊15以反转方向 CW旋转。另外,咬送/释放转换机构55具备经由后述的行星齿轮机构95和中间齿轮105 传递动力的凸轮驱动齿轮57 ;在一端安装该凸轮驱动齿轮57并向输送路径19的宽度方向 B的中央部水平延伸的凸轮轴59 ;在凸轮轴59的另一端侧例如设置了 2个凸轮61、61 ;和与这2个凸轮61、61分别触接的例如2个凸轮从动件63、63。上述2个凸轮从动件63、63 一体形成。而且,基本构成为,具备以未图示摇动轴为中心在一定角度的范围摇动的排出 用从动辊17用的辊保持架18 ;和按压上述辊保持架18的摇动自由端侧的上面而使上述排 出用从动辊17对排出用驱动辊15侧施力的、例如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施力构件65。而且,构成为,在上述凸轮61的凸轮高度最高的前端部61a与凸轮从动件63触接 的图14的位置,排出用辊13保持释放状态。在上述凸轮61的凸轮高度最低的基端部61b 与凸轮从动件63触接的图17的位置,排出用辊13成为咬送状态。另外,上述凸轮驱动齿轮57构成为,通过后述的行星齿轮机构95和中间齿轮105 的作用,即使驱动马达的旋转方向中途转换,也总是以一定方向旋转。另外,在上述凸轮驱动齿轮57的周面,在前端侧设置沿着全周形成齿的全齿部 107,在基端侧设置有在周面的一部分未形成齿的部分齿部109,该部分齿部109具备原始 位置用缺齿部111和释放位置用缺齿部113。另外,上述原始位置用缺齿部111是使得在凸轮驱动齿轮57位于原始位置时不向 凸轮驱动齿轮57传递动力的缺齿部,其遍及上述部分齿部109的全长形成。另一方面,释 放位置用缺齿部113是使得在凸轮驱动齿轮57位于释放位置的状态下不向凸轮驱动齿轮 57传递动力的缺齿部,其在上述部分齿部109中的靠近上述全齿部107的部分范围形成。行星齿轮机构95基本具备与上述排出用辊驱动齿轮89啮合旋转的大径齿轮部 96a和小径齿轮部96b —体形成的第2传递齿轮96 ;与上述小径齿轮部96b啮合的大径齿 轮部97a和小径齿轮部97b —体形成的太阳齿轮97 ;绕上述太阳齿轮97的旋转轴98摇动 旋转的摇动臂99 ;轴支承于上述摇动臂99的一端的第1行星齿轮101 ;和轴支承于上述摇 动臂99的另一端的第2行星齿轮103。另外,上述第1行星齿轮101和第2行星齿轮103构成为将上述太阳齿轮97的小 径齿轮部97b夹持在中央,共同与小径齿轮部97b啮合。另外,上述第1行星齿轮101具有如下作用在驱动马达沿反转方向CW旋转时,使 上述摇动臂99向使第1行星齿轮101与上述凸轮驱动齿轮57啮合的方向摇动,向凸轮驱 动齿轮57传递动力而使之以预定的方向旋转。另一方面,上述第2行星齿轮103具有如下作用在驱动马达正转方向CCW旋转 时,使上述摇动臂99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摇动,经由上述中间齿轮105向凸轮驱动齿轮57 传递动力而使之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向旋转。另外,构成为,此时,第1行星齿轮101与上述凸轮驱动齿轮57的全齿部107啮合, 中间齿轮105与上述凸轮驱动齿轮57的部分齿部109啮合。另外,上述中间齿轮105,可通过后述的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在形成了上述原始 位置用缺齿部111和释放位置用缺齿部113两方的第1位置115与仅仅形成了上述原始位 置用缺齿部111的第2位置117之间沿着轴向G移动。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基本构成为,具备与上述中间齿轮105的例如基端侧的 端面10 触接并在轴向G上具有凸轮高度的立体凸轮123 ;和在以摇动轴125为中心的预 定半径的圆轨迹上形成并与上述中间齿轮105的轴部10 外嵌的圆弧状弯曲的摇动长孔 127,并具备在由上述摇动长孔127设定的预定的摇动角度范围摇动的例如摇动自由端为 扇形平板状的凸轮杆129 ;摩擦离合器131,其具备与上述凸轮杆1 压接而传递动力的摩擦齿轮133和例如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并施加将上述摩擦齿轮133压接到上述凸轮杆1 的方向的作用力的施力构件135 ;和将驱动马达的旋转传递到上述摩擦齿轮133的凸轮杆 驱动齿轮轮列 137 (137A, 137B, 137C)。另外,上述立体凸轮123,具有设置在上述摇动长孔127的周围、并且在摇动长孔 127的一端127a凸轮高度最低而在另一端127b凸轮高度最高的平滑斜度的凸轮面123a。另外,在上述凸轮杆129的摇动基端侧,设置了直接压接到上述摩擦齿轮133、并 以摇动轴125为中心摇动的摩擦圆板部129a。在上述摩擦圆板部129a的周面的一部分, 设置了与上述摩擦齿轮133 —起与在上述凸轮杆驱动齿轮轮列137的终端配置的第3齿轮 137C啮合的扇形齿轮部138。另外,上述扇形齿轮部138,具有在使中间齿轮105向第2位置117移动时与上述 第3齿轮137C啮合而传递动力的作用。在未设置上述扇形齿轮部138的摩擦圆板部129a 的其他部位中,第3齿轮137C的旋转传递到摩擦齿轮133,该旋转通过来自该摩擦齿轮133 的摩擦力,向凸轮杆129传递。如上所述,摩擦离合器131具有如上所述夹着上述凸轮杆129的摩擦圆板部129a 而配置的摩擦齿轮133及施力构件135,在施力构件135即压缩螺旋弹簧的端面贴有兼作弹 簧座的垫圈139,将紧固螺钉136以预定的紧固力紧固而构成。另外,凸轮杆驱动齿轮轮列137,例如由第1齿轮137A、第2齿轮137B和第3齿轮 137C的3枚齿轮构成,从与上述第2传递齿轮96的大径齿轮部96a啮合的第1齿轮137A 按照第2齿轮137B、第3齿轮137C的顺序传递动力,如上所述,第3齿轮137C的旋转经由 摩擦齿轮133或扇形齿轮部138,向上述凸轮杆1 传递。如图8、图12、图15所示,检测杆75例如由弯曲的宽度狭的平板状构件构成。该 检测杆75的前端部7 是检测用纸P的有无、用纸P的通过定时的部分,如上所述,面向反 转路径27而配置。另外,在检测杆75的中间部设置了弹簧牵挂用的钩部75b,在该钩部7 和用纸输 送装置31A的侧面的支持框32之间,设置了例如由拉伸螺旋弹簧构成的施力构件76。另外,在与成为上述检测杆75的作用端的前端部7 相反一侧的端部,设置了成 为后述的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的构成构件的限制构件143。而且,这样构成的检测杆75,以能以回动支点74为中心回动预定的角度的方式安 装,并以通过上述施力构件76的作用力使前端部75a向封堵反转路径27的方向突出的方式配置。另外,构成为,上述施力构件76的作用力弱,检测杆75以用纸P通过程度的力回 动,可使检测杆75的前端部7 从反转路径27退避。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具备设置在上述检测杆75的作用端,例如由侧面看具有 楔状的突片部构成的限制构件143 ;和设置在上述凸轮杆129的摇动自由端侧的周面的一 部分,与上述限制构件143触接的例如侧面看为梯形状的接合凸部145。使排出用驱动辊15反转方向CW旋转,在上述凸轮杆1 使中间齿轮105位于第 1位置115的状态下,用纸P进入反转路径27,从而使该凸轮杆129回动。而且,构成为,在 上述检测杆75检测到该用纸P的始端的通过时,上述限制构件143与上述接合凸部145触 接,限制上述凸轮杆129的摇动而锁定上述动力断开状态。
另一方面,在检测杆75检测到进入反转路径27的用纸P的后端通过时,上述检测 杆75由于施力构件76的作用力,向使前端部7 封堵反转路径27的方向回动,因此,使上 述限制构件143从接合凸部145离开,解除上述动力断开状态的锁定。从而,凸轮杆1 可以通过驱动马达的正转方向CCW的旋转向预定的方向摇动,使 中间齿轮105移动到第2位置117,向凸轮驱动齿轮57传递使排出用辊13转换成咬送状态 的方向的旋转(图16)。接着,将这样构成的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31A的工作状态分为(1)第1面输 送时、( 第2面输送前半时和C3)第2面输送后半时,进行说明。(1)第1面输送时(参照图2、图3、图9、图10、图17)第1面3朝上在输送用托盘39上放置的用纸P由拾取辊47抽出,中途,由分离辊 49和分离垫51将最上位的1枚用纸P与后续的用纸P分离,仅仅将最上位的1枚用纸P向 输送路径19输送。向输送路径19输送的用纸P,以第1面3朝上的姿势向第1输送部21输送,由倒 转部23表背使其反转,以第1面3朝下的姿势向输送用辊7输送。第1面输送时,驱动马达以正转方向CCW旋转,图10中,箭头表示的方向的旋转向 齿轮轮列传递,使排出用辊驱动齿轮89以将用纸P向外部排出的正转方向CCW旋转。另外,图10中,行星齿轮机构95的太阳齿轮97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2行星齿 轮103与中间齿轮105啮合,使该中间齿轮105旋转。另外,此时,上述中间齿轮105与原 始位置用缺齿部111相对,因此,不向凸轮驱动齿轮57传递动力,使排出用辊13维持图17 所示咬送状态。而且,上述排出用辊驱动齿轮89的旋转经由第2传递齿轮96向凸轮杆驱动齿轮 轮列137传递,传递到凸轮杆驱动齿轮轮列137的动力经由摩擦离合器131向凸轮杆1 传递,图10中,凸轮杆1 沿逆时针方向摇动,使中间齿轮105位于第2位置117。被供给到输送用辊7的咬送点的用纸P,通过经由未图示输送用辊驱动齿轮轮列 传递的该输送用辊7的正转方向CCW的旋转,以第1面3朝下的姿势向第2输送部25的图 像处理执行部35被输送。图像处理执行部35中,通过图像读取部83,伴随着用纸P的输送从用纸P的输送 始端侧向输送终端侧依次读取用纸P的第1面3所记录的图像,并作为图像信息保存下来。用纸P到达排出用辊13的咬送点时,通过排出用辊13的正转方向CCW的旋转,将 该用纸P向输送路径19的外部排出,在图3所示状态停止排出。(2)第2面输送前半时(参照图3-图5、图11-图14、图17、图18)用纸P达到图3所示状态时,驱动马达的旋转转换为反转方向CW。与之伴随,使排 出用辊13保持咬送状态并以反转方向CW旋转,将向输送路径19的外部排出了的用纸P导 入反转路径27,图4所示,向反转路径27突出的检测杆75的前端部7 与该用纸P的前端 69触接而检测到用纸P的前端69的通过时,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开始工作,成为可锁定 凸轮杆129向逆时针方向的运动的状态。另外,驱动马达反转方向CW旋转时的动力传递,如图11所示,图11中,箭头表示 的方向的旋转向齿轮轮列传递。如上所述,使用纸P进入反转路径27的反转方向CW的旋 转被传递到排出用辊驱动齿轮89。
另外,图11中,行星齿轮机构95的太阳齿轮97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第1行星齿 轮101直接与凸轮驱动齿轮57的全齿部107啮合,图11中,使凸轮驱动齿轮57沿逆时针 方向旋转。而且,上述排出用辊驱动齿轮89的旋转经由第2传递齿轮96向凸轮杆驱动齿轮 轮列137传递。接着,传递到凸轮杆驱动齿轮轮列137的动力经由摩擦离合器131向凸轮 杆1 传递,图11中,凸轮杆1 沿顺时针方向摇动,使中间齿轮105位于第1位置115。以第2面5朝上的姿势进入反转路径27的用纸P,向输送路径19的倒转部23的 上游位置被供给,由倒转部23表背使其反转,以第2面5朝下的姿势向输送用辊7被输送 (图 5)。即使未图示输送用辊驱动齿轮轮列转换了驱动马达的旋转方向,输送用辊7也总 是以正转方向CCW旋转,因此,夹着送来的用纸P将其向下游的图像处理执行部35输送。另外,驱动马达的旋转,如图18所示,在用纸P的前端69刚刚通过输送用辊7后 的位置被暂时地转换为正转方向CCW。另外,此时,以使输送用辊7暂时以正转方向CCW旋 转的方式,构成未图示的输送用辊驱动齿轮轮列。通过该暂时的输送用辊7的旋转方向的 转换,消除了输送中的用纸P产生的歪斜(倾斜),可以以正规的姿势向图像处理执行部35 供给用纸P。另外,上述倾斜消除后,通过从第1行星齿轮101接受动力的凸轮驱动齿轮57的 旋转,如图18所示使排出用辊13开始向释放状态移动。接着,用纸P的前端69来到了图5所示位置(输送用辊7与用纸P的前端69咬 送的状态),而且排出用辊13成为释放状态时,驱动马达的旋转从反转方向CW转换为正转 方向CCW,从第2行星齿轮103经由中间齿轮105向凸轮驱动齿轮57传递动力。凸轮驱动齿轮57进一步旋转时,达到凸轮61的前端部61a将辊保持架18按在最 上部的图14所示的释放状态。在图11的状态下,排出用辊驱动齿轮89从反转方向CW转 换到正转方向CCW时,向图10的位置的旋转力作用于凸轮杆129。但是,由于根据检测杆 75而处于锁定状态(图12),因此该凸轮杆1 保持在图12的位置。从而,中间齿轮105 位于能与释放位置用缺齿部113相对的第1位置115,因此,凸轮驱动齿轮57旋转,在其与 释放位置用缺齿部113相对时,向该凸轮驱动齿轮57的动力传递被断开(图18的断开锁 定状态)。即,该状态中,凸轮驱动齿轮57的释放位置用缺齿部113移动到与在第1位置115 锁定的中间齿轮105相对的位置,因此,不向凸轮驱动齿轮57传递动力,使排出用辊13的 释放状态继续。(3)第2面输送后半时(参照图3-图7、图9、图10、图13-图18)与用纸P的长度对应,排出用辊13的释放状态继续,在长条用纸P的场合,如图6 所示,在排出用辊13的咬送位置可能产生用纸P的交错的状态下,执行用纸P的第2面输 送。第2面5所记录的图像依次由图像读取部83读取,图像被读取后的用纸P以第1面3 朝上的状态向输送路径19的外部依次被排出。而且,如图7所示,用纸P的后端71通过检测杆75的前端部75a的触接位置时, 检测杆75通过施力构件76的作用力,在图15中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解除因限制构件143 与接合凸部145的接合而导致的对凸轮驱动齿轮57的动力断开状态的锁定。
上述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后,凸轮杆1 通过驱动马达的正 转方向CCW的旋转,可在图15中沿逆时针方向摇动,图16所示利用与扇形齿轮部138的啮 合和与摩擦离合器131的摩擦力,将来自凸轮杆驱动齿轮轮列137的动力向凸轮杆1 传递。通过上述凸轮杆129的摇动,中间齿轮105沿着轴向G移动达到第2位置117,从 释放位置用缺齿部113离开而与凸轮驱动齿轮57啮合,使第2行星齿轮103的旋转经由中 间齿轮105向凸轮驱动齿轮57传递。伴随着凸轮驱动齿轮57的旋转,排出用辊13逐渐向咬送状态转换。该排出用辊 13成为咬送状态,使输送力作用于用纸P。以下,从输送用辊7和排出用辊13接受输送力, 执行到用纸P的后端71的剩余的第2面输送和第2面5所记录的图像的读取后,将该用纸 P以第1面3朝上的状态向输送路径19的外部排出。而且,凸轮驱动齿轮57旋转,在原始位置用缺齿部111与中间齿轮105相对的位 置,该凸轮驱动齿轮57的旋转停止。另外,最终希望以第2面5朝上排出的场合,在使图像处理执行部35不工作的状 态下,若再度执行上述O)、(3)的第2面输送,则能以第2面5朝上的姿势进行用纸P的排出ο(实施例2)(参照图19 图27)上述扫描仪1可搭载下述的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31B。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 装置31B与上述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31A相比,输送路径19、反转路径27、图像处理执 行部35、输送用托盘39、输送用辊7、排出用辊13、输送用辊驱动齿轮轮列、排出用辊驱动齿 轮轮列87及行星齿轮机构95的结构相同。另外,关于咬送/释放转换机构55,除了凸轮驱 动齿轮57以外的构成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31A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集中说明与实施例1的用纸输送装置31A不同的凸轮驱 动齿轮57B、中间齿轮105B、检测杆75B、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B及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B 的构成。本实施例中,作为凸轮驱动齿轮57B,采用将遍及整周形成有齿的第1凸轮驱动齿 轮151和在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了原始位置用缺齿部111的第2凸轮驱动齿轮153由连结轴 体155 —体连结而成的结构的齿轮。而且,如图观所示,在驱动马达向反转方向CW旋转时,上述第1凸轮驱动齿轮151 与第1行星齿轮101啮合,经由第1凸轮驱动齿轮151向凸轮轴59传递动力。另外,如图四所示,在驱动马达向正转方向CCW旋转时,经由第2行星齿轮103、中 间齿轮105B及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B向第2凸轮驱动齿轮153传递旋转,使该凸轮驱动 齿轮57B与上述驱动马达向反转方向CW旋转时同向旋转。中间齿轮105B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形成为无法在轴向G上移动的固定结构,设 置在不与上述第1凸轮驱动齿轮151啮合的位置。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B具备由与上述中间齿轮105B啮合而传递动力的第1齿 轮159A和第2齿轮159B的2枚齿轮构成的一次侧齿轮轮列159 ;—体具备与上述第2齿轮 159B啮合的传递齿轮部161和棘轮163的一次侧离合器板165 ;二次侧离合器板173,其一 体具备与上述棘轮163接合的向内周侧突出的接合爪167、后述的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B的构成构件即向外周侧突出的锁定片169和传递齿轮部171 ;在上述一次侧离合器板165 和上述二次侧离合器板173之间架设的、以使上述接合爪167总是与棘轮163啮合的方式 施力的例如由拉伸螺旋弹簧构成的施力构件175 ;和二次侧齿轮轮列177,其具备与上述第 2凸轮驱动齿轮153啮合的第3齿轮177A、与该第3齿轮177A啮合的第4齿轮177B、与该 第4齿轮177B和上述传递齿轮部171啮合的第5齿轮177C的。另外,由上述一次侧离合器板165、二次侧离合器板173和架设其间的施力构件 175构成离合器机构179,该离合器机构179例如由从一次侧离合器板165向二次侧离合器 板173传递动力、但是不从二次侧离合器板173向一次侧离合器板165传递动力的所谓单 向离合器(一次离合器)构成。如图19、图21、图23、图25所示,检测杆75B例如由平行连杆机构构成,其具备 以在支持框32设置的摇动支点181为中心而摇动运动的第1摇动连杆183 ;以在支持框32 设置的摇动支点185为中心而摇动运动的第2摇动连杆187 ;和锁定条193,其通过回动支 点189与上述第1摇动连杆183的摇动自由端连接,通过回动支点191与上述第2摇动连 杆187的摇动自由端连接,并向上述离合器机构179往复运动。另外,在上述第2摇动连杆187,沿着用纸P的进入方向的方向稍稍倾斜地一体设 置有向反转路径27的用纸P的通过路径延伸的检测片195。另外,上述锁定条193成为后述的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B的构成构件,可以在进 入上述锁定片169的旋转轨迹的钩挂部位197和从上述旋转轨迹避开的退避部位199之间往复移动。另外,构成为,未图示施力单元的作用力作用于上述锁定条193,在反转路径27上 不存在用纸P的状态下,使从第2摇动连杆187延伸的检测片195向反转路径27突出,封 堵用纸P的通过路径。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B的基本构成具备相对于上述离合器机构179设置的锁定 片169和相对于上述检测杆75B设置的锁定条193。锁定片169和与棘轮163啮合的接合爪167 —起,由圆环状的预定宽度的弹性支 持环201 —体支持。另一方面,锁定条193由上述第1摇动连杆183和第2摇动连杆187 支持,可以在与上述锁定片169触接的钩挂部位197和不与锁定片169触接的退避部位199 之间转换。而且,构成为,在锁定片169和锁定条193不触接时,使上述弹性支持环201与上 述离合器机构179的轴心一致,保持接合爪167与棘轮163接合的动力传递状态。另一方 面,在锁定片169与锁定条193触接时,弹性支持环201弹性变形而向与上述离合器机构 179的轴心偏心的位置移动,解除上述接合爪167与棘轮163的接合,成为断开了动力传递 的保持状态。接着,将这样构成的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31B的第2面输送时的工作状态分 为(1)第2面输送转换时、(2)用纸前端检测时、(3)动力传递断开锁定时和(4)再次开始 动力传递时,进行说明。(1)第2面输送转换时(参照图17、图19、图20、图观)由驱动马达的正转方向CCW的旋转执行的第1面输送结束时,成为用纸P的输送 方向的终端部(第2面输送时成为用纸P的前端69)由排出用辊13咬送的图17及图1916所示状态。然后,驱动马达的旋转方向从正转方向CCW转换到反转方向CW,开始用纸P的第2 面输送。另外,驱动马达转换到反转方向CW时的动力传递,如图20及图观中的箭头所示, 通过太阳齿轮97的箭头方向的旋转,使第1行星齿轮101与凸轮驱动齿轮57B的第1凸轮 驱动齿轮151啮合,将第1行星齿轮101的旋转直接向凸轮驱动齿轮57B传递。另外,上述二次侧齿轮轮列177的第3齿轮177A与第2凸轮驱动齿轮153啮合, 因此,动力传递到第3齿轮177A、第4齿轮177B、第5齿轮177C,经由传递齿轮部171向二 次侧离合器板173传递图20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另外,从二次侧离合器板173不向一次侧离合器板165传递动力,因此,二次侧离 合器板165保持停止。(2)用纸前端检测时(参照图21、图22、图沘)通过排出用辊13的反转方向CW的旋转,用纸P以第2面5朝上的姿势进入反转 路径27。如图21示,用纸P的前端69与图21所示检测杆75B的检测片195触接时,如图 所示,第1摇动连杆183和第2摇动连杆187同时摇动,使位于退避部位199的锁定条193 向钩挂部位197移动。另外,此时的动力传递状态与上述(1)的第2输送转换时相同。(3)动力传递断开锁定时(参照图14、图23、图24、图四)进入了反转路径27的用纸P,被向输送路径19中的倒转部23的上游部供给,由该 倒转部23使之表背反转,以第2面5朝下的输送姿势被供给于沿正转方向CCW旋转的输送 用辊7。而且,与上述实施例1的场合同样地,执行用纸P的纠偏的工作,向图像处理执行 部35供给用纸P。在用纸P的前端69达到输送用辊7与图像处理执行部35的中间附近的定时,驱 动马达的旋转方向从反转方向CW转换到正转方向CCW,随着凸轮驱动齿轮57的旋转的进 行,排出用辊13逐渐向释放状态转换。另外,驱动马达转换到正转方向CCW时的动力传递如图M及图四中的箭头所示, 通过太阳齿轮97的箭头方向的旋转,使第2行星齿轮103与中间齿轮105啮合,而且,从构 成一次侧齿轮轮列159的第1齿轮159A向第2齿轮159B传递动力,经由传递齿轮部161, 向一次侧离合器板165传递图M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另外,上述一次侧离合器板165的旋转经由接合的棘轮163和接合爪167,向二次 侧离合器板173传递,而且从二次侧离合器板173的传递齿轮部171起按照顺序向构成二 次侧齿轮轮列177的第5齿轮177C、第4齿轮177B和第3齿轮177A传递动力,最终动力被 传递至凸轮驱动齿轮57B的第2凸轮驱动齿轮153。另外,该场合的凸轮驱动齿轮57B的旋转方向是与图22及图观所示驱动马达沿 反转方向CW旋转时相同的方向。在用纸P的前端69通过图像处理执行部35并开始第2面5的图像读取而达到图 23所示排出用辊13的跟前的位置时,排出用辊13成为图14所示释放状态。另外,上述断 开状态锁定机构141的锁定片169与位于钩挂部位197的锁定条193触接,因此,如图23、对所示棘轮163和接合爪167的接合状态被解除,对凸轮驱动齿轮57B的动力传递被断开。从而,在排出用辊13保持释放状态的情况下,执行用纸P的第2面输送和第2面 5的图像读取。(4)再次开始动力传递时(参照图25、26、四)在进行用纸P的第2面输送使其向用纸P的后端71通过检测杆75B的检测片195 的图25所示位置移动时,由未图示施力单元的作用力使锁定条193从钩挂部位197向退避 部位199移动。锁定条193移动到退避部位199时,锁定片169和锁定条193的触接状态被解除, 因此,棘轮163再次与接合爪167接合,一次侧离合器板165的旋转向二次侧离合器板173 传递。而且,上述二次侧离合器板173的旋转经由二次侧齿轮轮列177向凸轮驱动齿轮 57B传递,通过凸轮驱动齿轮57B的旋转,使排出用辊13向咬送状态转换,在原始位置用缺 齿部111与第3齿轮177A相对的位置,凸轮驱动齿轮57B的旋转成为停止状态。图25所示状态中,用纸P从输送用辊7和排出用辊13的2组辊接受正转方向CCW 的输送力而被输送,用纸P的后端71通过了输送用辊7的咬送点时,仅仅通过排出用辊13 的挟持输送力,将其向输送路径19的外部排出。另外,该场合,从排出用辊13被排出的用纸P以第1面3朝上的姿势被排出,但是 希望以第2面5朝上的姿势排出用纸P的场合,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在使图像处理执行 部35不工作的状态下,再度执行上述(1) 的第2面输送。另外,在上述构成的实施例2的用纸输送装置31B的场合,由于用纸P的长度的不 同,在第1面输送结束的时刻,在离合器机构179和凸轮驱动齿轮57B之间产生相位的偏1 O该场合,用纸P的第1面输送结束后,使用传感器等执行离合器机构179的原始位 置检测,校正与凸轮驱动齿轮57B的相位偏离,或者设置在驱动马达沿反转方向CW旋转时 使凸轮驱动齿轮57B的旋转空转的二次侧齿轮轮列177、或断开二次侧离合器板173的旋转 的另设的机构,例如使构成上述二次侧齿轮轮列177的部分齿轮沿轴向G滑动而不啮合的 机构、单向离合器机构或者行星齿轮机构等,可以防止上述相位偏离的发生。另外,第1面输送结束后,即使离合器机构179和凸轮驱动齿轮57B的相位不一 致,如果预先对离合器机构179的相位每次相同的特定尺寸的用纸P设定第1面输送时的 驱动马达的步进数和各齿轮轮列的减速比,则也可以对该长度的用纸P和该长度的整数倍 的长度的用纸P进行不受相位偏离影响的第1面3和第2面5的连续两面输送。另外,上述离合器机构179和凸轮驱动齿轮57B的相位偏利对策,在使通过上述图 像处理执行部35的图像读取开始定时为一定时尤其可以发挥效果。(其他实施例)本发明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31及图像处理装置1基本具有以上所述的构成,但是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进行部分构成的变更、省略等。例如,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31不限于执行用纸P的第1面3和第2面5的连续 图像读取的扫描仪等的图像读取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对用纸P的第1面3和第2面5的两 面连续地执行记录的喷墨打印机等的图像记录装置等、对用纸P的第1面3和第2面5连续地执行各种图像处理工作的图像处理装置1。随便说一下,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31应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场合,例如可以采用 在图像处理执行部35的上方配置记录头、在图像处理执行部35的下方配置用纸支承部的 配置形态。另外,作为图像处理执行部35的其他形态,也可以采用对用纸P所记录的内容的 有无、正误进行检查的图像检查装置、从用纸P所记录的测色图案获得色信息的测色器等, 也可以省略图像处理执行部35而单独使用用纸输送装置31。另外,取代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采用凸轮杆129以使中间齿轮105向轴向G移 动的方式构成的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也可以使用齿轮齿条机构、连杆机构等其他机构来 构成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另外,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也不限于采用对检测杆75直接设置的限制构件143 和在凸轮杆129的周面设置的接合凸部145的实施例1的构成,可以采用与检测杆75的工 作联动地移动的分体的限制构件的构成、使限制构件的一部分接合到在凸轮杆1 形成的 接合槽、接合孔的构成等具有同样的动力传递断开锁定作用的各种构成。另外,为了也可应对尺寸小的用纸P的输送,也可以在输送路径19、反转路径27上 另外追加设置输送辊和导向辊,输送对象即被输送材P不限于用纸,也可以是聚酯薄膜等 的合成树脂薄膜等。另外,被输送材P的第1面3和第2面5呈现的图像,除了通过图像记 录装置等直接记录的文字、图形、照片等的图像外,也可以是像宣纸那样,通过抄上图案而 在表面呈现出的图案和花纹等。
权利要求
1.一种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用辊,其通过向正转方向旋转而对输送路径上的被输送材进行输送; 排出用辊,其通过沿正转方向旋转而排出上述输送路径上的被输送材,通过沿反转方 向旋转而经由反转路径向上述输送辊送出被输送材,能得到咬送状态和释放状态; 驱动马达,其成为上述输送用辊及排出用辊的驱动力源;咬送释放转换机构,其利用凸轮驱动齿轮的旋转位置来转换上述排出用辊的上述咬送 状态和释放状态;行星齿轮机构,其具备第1行星齿轮和第2行星齿轮,该第1行星齿轮在上述驱动马 达沿一方向旋转时,向上述凸轮驱动齿轮传递动力,该第2行星齿轮在上述驱动马达沿另 一方向旋转时,经由中间齿轮向上述凸轮驱动齿轮传递与上述第1行星齿轮同向旋转的动 力;动力传递转换机构,其将上述中间齿轮与凸轮驱动齿轮间的动力传递转换为传递状态 和断开状态;检测杆,其设置于上述反转路径,检测是否有进入该反转路径的被输送材;以及 断开状态锁定机构,其对上述排出用辊处于上述释放状态时的上述动力传递转换机构 的断开状态进行锁定,以上述检测杆检测到进入到反转路径的被输送材的后端位置为触发,解除上述断开状 态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将上述动力传递转换机构的断开状态转换为传递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凸轮驱动齿轮的周面,设置有遍及整周形成有齿的全齿部、和在周面的一部分 未形成齿的具备原始位置用缺齿部和释放位置用缺齿部的部分齿部,构成为,上述第1行星齿轮啮合于上述全齿部,上述中间齿轮啮合于上述部分齿部, 上述中间齿轮构成为,能通过上述动力传递转换机构,在形成有上述原始位置用缺齿 部和释放位置用缺齿部这两方的第1位置与仅仅形成有上述原始位置用缺齿部的第2位置 之间沿轴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动力传递转换机构具备凸轮杆,其与上述中间齿轮的端面触接,具备在轴向具有凸轮高度的立体凸轮,以摇动 轴为中心以预定的摇动角度的范围摇动;摩擦离合器,其与上述凸轮杆压接来传递动力;以及 凸轮杆驱动齿轮轮列,其向上述摩擦离合器传递上述驱动马达的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凸轮杆设置有使上述中间齿轮在上述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时进行啮合 而进行动力传递的扇形齿轮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断开状态锁定机构具备设置于上述检测杆的作用端的限制构件和设置于上述凸 轮杆的周面的一部分的、与上述限制构件触接的接合凸部,构成为,在上述凸轮杆使中间齿轮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下,在被输送材进入反转路径、 上述检测杆检测到该被输送材的前端的通过之后到检测到该被输送材的后端的通过为止的期间,上述限制构件与上述接合凸部触接而限制上述凸轮杆的摇动。
6.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具备图像处理执行部,其设置于输送路径的输送用辊与排出用辊之间的位置,对由上述输 送用辊输送来的被输送材的对向面连续地执行图像处理工作;和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其在对上述被输送材的第1面执行了上述图像处理后,转换该被 输送材的输送方向而使该被输送材进入反转路径,以使得与上述第1面相反的第2面与上 述图像处理部对向的方式使上述被输送材反转, 该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被输送材输送装置是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被输送材输送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被输送材输送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该被输送材输送装置具备输送用辊(7);排出用辊(13);输送路径(19);反转路径(27);可正反转的驱动马达;输送用辊驱动齿轮轮列;排出用辊驱动齿轮轮列(87);具备凸轮驱动齿轮(57)的咬送/释放转换机构(55);行星齿轮机构(95);经由中间齿轮(105)转换向凸轮驱动齿轮(57)的动力传递的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面向反转路径(27)设置的检测杆(75);锁定动力传递转换机构(121)的断开状态的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以上述检测杆(75)检测到被输送材P的后端(71)为触发,解除对断开状态锁定机构(141)的断开状态的锁定。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040110SQ20101051844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城井壮一郎, 本间亮, 青木毅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