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显影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73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显影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显影单元,在该显影单元中,显影剂被供应 到形成在感光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
背景技术
一种利用显影单元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已为人所知。显影单 元通常具有以表面携带显影剂的显影辊、将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辊的供应辊、和沿供应辊的 轴向携带显影剂以将显影剂供应到供应辊上的螺旋推运器(auger)。显影单元可以具有两 个螺旋推运器,分别设置在竖直上的重叠位置处,其中一个螺旋推运器位于另一个螺旋推 运器的上面。特别是,其中一个螺旋推运器可以被设置成在较低的位置处靠近供应辊,另 一个螺旋推运器可以被设置在位于较低位置处的螺旋推运器的上面。根据这种设置,显影 剂能够沿着螺旋推运器移动,以便被运送到供应辊。例如,Japanese Patent Provisional Publication(日本专利临时公布)No. H09-319199公开了这种显影装置。

发明内容
特别是,在具有两个旋转推运器的显影单元中,其中一个螺旋推运器可以被设置 在较低的位置处靠近供应辊,另一个螺旋推运器可以被设置在位于较低位置处的螺旋推运 器的上方。换句话说,螺旋推运器中仅有一个被设置在供应辊的附近。因此,虽然位于较 低位置处的螺旋推运器能够输送邻近区域内的显影剂,但是分布在远离较低位置处的螺旋 推运器的区域中的显影剂则易于滞留在原处,而不受较低位置处的螺旋推运器的旋转的影 响。此外,当单独一个螺旋推运器被设置在供应辊的附近时,该螺旋推运器传送显影剂的 能力可能取决于单个螺旋推运器的设计,并且螺旋推运器周围的显影剂的密度可能发生改 变。当由螺旋推运器运送的显影剂的密度发生改变时,最终可能导致显影剂无法被均勻地 供应到显影辊。显影剂供给不均可能引起图像形成设备打印不规则。而且,当螺旋推运器 被设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重叠位置时,容纳螺旋推运器的壳体需要具有相当的高度。当显影 剂在具有相当高度的壳体中积聚时,位于壳体底部的构件(例如供应辊和显影辊)则承受 显影剂的更大的压力。因而,显影剂对构件的过大压力可能导致显影剂不均勻地供应到显 影辊。并且可能导致打印不规则。此外,当壳体中的显影剂的压力增大时,显影剂可能通过 构件之间的接触区域从壳体漏出。鉴于以上缺陷,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显影单元,在该显影单元中,显影剂 的滞留以及显影剂对显影辊的不均勻供给得以被抑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包 括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载体、显影剂供应器和限制构件所述显影剂载体在 其表面上可旋转地携带显影剂;所述显影剂供应器将显影剂供应到显影剂载体;所述限制 构件刮擦显影剂载体的表面,用以限制显影剂载体的表面上的显影剂的厚度。显影单元进 一步包括显影剂容器和多个传送器所述显影剂容器用于容纳显影剂;所述多个传送器包括第一传送器和第二传送器,用于在显影剂供应器的轴向方向上传送显影剂。第一传送器 和第二传送器被设置成沿着显影剂供应辊的圆周平行于第一传送器。作为选择,所述限制构件被设置在高于显影剂供应器的位置上。所述显影剂容器 被设置成在显影单元中靠近显影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器被设置在相对于显影剂供应器的靠 上的位置处,靠近所述的限制构件。根据以上构造,多个传送器在显影剂供应器的附近传送显影剂。因此,能够防止 在临近显影剂供应器的区域中的显影剂。例如,当显影单元只具有单个传送器在一个方向 上传送显影剂时,传送器周围的显影剂的密度取决于该单个传送器的设计和形状。传送器 周围显影剂密度不均勻可能引起显影剂被不均勻地供给到显影剂供应器和显影剂载体。但 是,采用将显影剂供应到显影剂供应器的第一传送器和被设置为平行于第一传送器并且搅 拌要被供应到第一传送器的显影剂的第二传送器,则能够抑制显影剂被不均勻地供应到显 影剂供应器和显影剂载体。作为选择,显影剂容器可以被设置在相对于显影装置的靠上的位置上,并且在第 一传送器的附近。第二传送器可以被设置在相对于显影剂供应器的靠上的位置处,并且靠 近第一传送器。显影装置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容纳第一传送器的第一室、容纳第二传送器的 第二室和划分第一室和第二室的分隔壁。显影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在显影剂载体、显影剂供 应器和第一和第二传送器被驱动时,第一室中的显影剂的水平低于第二室中的显影剂的水 平。根据以上构造,显影剂载体和限制构件的接触区域上的显影剂的压力被减小到更 小。当该接触区域经受更小的压力时,能够防止由于高压引起的显影剂从所述接触区域被 泄漏。作为选择,显影装置可以被形成为具有馈送孔,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通过该馈 送孔被供应到第二室。显影装置的分隔壁可以被形成为在第二传送器的显影剂传送流的下 游侧具有连通孔,第二室中的显影剂通过该连通孔被运送到第一室。显影装置的第一室可 以被形成为在第一传送器的显影剂传送流的下游侧具有收集孔,第一室中的显影剂通过该 收集孔返回到显影剂容器。连通孔可以被形成在相对于收集孔的靠上的位置处。根据以上构造,第一室中的显影剂的水平能够被可靠地维持为低于第二室中的显 影剂的水平。作为选择,显影装置可以被形成为具有第一馈送孔,显影剂通过该第一馈送孔被 从显影剂容器供应到第一室;和第二馈送孔,显影剂通过该第二馈送孔被从显影剂容器供 应到第二室。第二馈送孔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馈送孔的尺寸。根据以上的构造,在单位时间中,要被供应到第二室的显影剂的量大于要被供应 到第一室的显影剂的量。因此,第一室中的显影剂的水平能够被可靠地维持为低于第二室 中的显影剂的水平。作为选择,显影装置可以具有第一收集孔和第二收集孔。第一室中由第一传送器 传送到第一传送器的下游侧的显影剂通过该第一收集孔返回到显影剂容器;第二室中由第 二传送器传送到第二传送器的下游侧的显影剂通过该第二收集孔返回到显影剂容器。第二 收集孔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一收集孔的尺寸。根据以上的构造,在相同的时间段内,通过较小的第二收集孔从第二室排出的显影剂的量小于通过较大的第一收集孔从第一室排出的显影剂的量。因此,第一室中的显影 剂的水平能够被更可靠地维持为低于第二室中的显影剂的水平。作为选择,显影装置可以被形成为具有馈送孔,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通过该馈 送孔被供应到第二室。显影装置的分隔壁可以被形成为在第二传送器的显影剂传送流的下 游侧上具有连通孔,第二室中的显影剂通过该连通孔被运送到第一室。显影装置的第一室 可以被形成为在第一传送器的显影剂传送流的下游侧上具有收集孔,第一室中的显影剂通 过该收集孔被返回到显影剂容器。第一传送器可以具有大于第二传送器的传送显影剂的能 力的传送显影剂的能力。作为选择,在单位时间内,第一传送器可以传送的显影剂的量多于由第二传送器 传送的显影剂的量。根据以上构造,第一室中的显影剂的水平被可靠地维持为低于第二室中的显影剂 的水平。作为选择,显影剂容器可以具有第一馈送孔,显影剂通过该第一馈送孔被从显影 剂容器供应到第一室;第二馈送孔,显影剂通过该第二馈送孔被从显影剂容器供应到第二 室;第一收集孔,第一室中由第一传送器传送到第一传送器的下游侧的显影剂通过该第一 收集孔返回到显影剂容器;和第二收集孔,第二室中由第二传送器传送到用于第二传送器 的下游侧的显影剂通过该第二收集孔返回到显影剂容器。第一传送器所具有的传送显影剂 的能力可以大于第二传送器的传送显影剂的能力。作为选择,在单位时间内,第一传送器可以传送的显影剂的量多于由第二传送器 传送的显影剂的量。根据以上构造,即使当第一室和第二室分别通过独立的馈送孔从显影剂容器被供 应显影剂时,第一室中的显影剂的水平仍然被可靠地维持为低于第二室中的显影剂的水 平。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显影单元的彩色打印机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其中一个显影单元的截面侧视图。图3是沿图2所示的线X-X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分解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后视图。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侧视截面图。图6B是展示根据本发明 的实施例的显影单元中齿轮啮合的侧视图。图7A是沿着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影盒的搅拌器的轴向位置的显影盒的局部 的截面正视图;图7B是沿着垂直于显影盒的搅拌器的轴向方向的线的根据本发明的显影 盒的侧视截面图。图8A是显影盒的截面侧视图,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搅拌器的旋转方向;图 8B是显影盒的侧视图,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搅拌器中齿轮的啮合。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例的具有两个馈送孔和两个收集孔的显影单元 的截面侧视图。
图10是沿着根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图9中所示的螺旋推运器的轴向方向的显 影单元的截面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例的图9所示的显影单元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在下文中,将参考

本发明的实施例。彩色打印机1代表一种具有根据本 发明的显影单元DU的图像形成设备。打印机的整体构造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1的各个方向将根据图1所示的打印机1的方位予以指定。 即,出现在图1中的读者的右手侧表示打印机1的前侧,与所述前侧相反的左手侧表示后 侧。另外,靠近读者的一侧表示左侧,远离读者的一侧表示右侧。此外,打印机1的竖直(上 下)方向对应图1中出现的上下方向。在图3、5-10中,附图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如图1所示,打印机1包括主体2、馈送单元3和图像形成单元4。主体2为壳体,具有形成在其前侧的开口 2A,并且附接有可回转开合的前盖21,用 于覆盖开口 2A。主体2的顶部形成为排纸盘2,具有打印图像的纸张被排出到该排纸盘中。馈送单元3包括馈纸盘31和馈纸系统32。在馈送单元3中,储存在馈纸盘31中 的纸张分别被馈纸系统32逐页拾取,从而被运送到图像形成单元4。图像形成单元4包括扫描仪单元41、多个(例如,4个)处理盒42、带单元43和定 影单元44。扫描仪单元41包括未以附图标记标识的激光发射器(未显示)、多角镜、透镜和反 射镜。图1中双点划线表示从激光束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被反射在多角镜和反射镜上,并 且经过透镜投射,投射并扫描处理盒42中感光鼓51的表面。处理盒42可拆卸地附接在抽屉43,抽屉43能够经过开口 2A被安装在主体2中, 并能够从主体2中被抽出。每一个处理盒42都包括鼓盒5、显影装置6和显影剂盒7。显 影装置6可拆卸地附接到鼓盒5,显影剂盒7可拆卸地附接到显影装置6。鼓盒5包括感光 鼓51和充电器52。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6包括显影辊61、涂布片62和供应辊63。显影辊61可旋 转,并将作为显影剂的色粉携带在其表面上。涂布片62刮抚显影辊61的表面,以便将色粉 均勻地涂布在显影辊61的表面上,并限制色粉层的厚度。供应辊63以旋转的方式将色粉 供应到显影辊61。显影剂盒7(见图1)内部容纳要被供应到显影装置6的色粉。显影剂盒7中的色 粉被馈送到显影装置6,该显影装置6设置在相对于显影剂盒7的较低且临近的位置上。在具有以上构造的处理盒42中,从显影剂盒7馈送到显影装置6的色粉经供应辊 63被供给到显影辊61。在这一点上,供应辊63和显影辊61之间的色粉被充以正电,并且 被涂布片62均勻地涂布成层状,涂布片62刮抚显影辊61的表面。因而,色粉被以预定厚 度施加到显影辊61。与此同时,在鼓盒5中,充电器52对感光鼓51的表面均勻地充以正电,并且感光 鼓51的表面被从扫描仪单元41发出的基于代表将要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激光束所曝 光。于是,被激光束曝光的区域内的电势降低,与将要形成的图像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51的表面上。当静电潜像与显影辊61的表面上被充以正电的色粉接触时,色粉附 着到潜像上,从而使色粉图像形成在感光鼓51的表面上。带单元43包括传送带43A和转印辊43B,所述传送带43A是循环带,用于运送纸 张,所述转印辊43B的设置位置使其接触传送带43的内上表面,从而将传送带43A夹抵在 感光鼓51上。当纸张被传送带43A在感光鼓51和转印辊4 之间传送时,形成在感光鼓 51上的色粉图像被依次转印到平展的纸张上。当感光鼓51上的色粉图像形成为不同颜色 时,在纸张经过感光鼓51和转印辊4 时,彩色的图像就会形成在纸张上。定影单元44包括加热辊44A和加压辊44B。加压辊44B被设置在与加热辊44A相 对的位置上,并且使纸张压靠加热辊44A。当具有彩色的图像纸张被输送到加热辊44A和加 压辊44B之间时,彩色图像被热定影在该纸张上。具有定影图像的纸张被进一步输送,并且 被排出辊46引导到排出盘22。显影装置和显影剂盒的构造接下来,将具体说明显影装置6和显影剂盒7。在本实施例中,彼此附接的显影装 置6和显影剂盒7构成显影单元DU(见图1和4)。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6包括显影辊61、涂布片62和供应辊63。另外,显影装置 6还包括运送色粉的两个螺旋推运器和容纳上述元件的壳65。涂布片62设置在相对于供应辊63靠上的位置上(具体而言,是在供应辊63与显 影辊61的接触点的上方位置处)。螺旋推运器64被设置为彼此平行,且沿供应辊63的圆周平行于供应辊63的轴 线,用于沿供应辊63的轴向运送色粉。螺旋推运器64包括第一螺旋推运器641和第二螺 旋推运器642。具体而言,第一螺旋推运器641设置在相对于供应辊63的靠上的位置处,并 且靠近涂布片62。第二螺旋推运器642设置在相对于供应辊63的靠上的位置处,并且隔 分隔壁65A靠近第一螺旋推运器641。如图2所示,第一螺旋推运器641和第二螺旋推运 器642沿供应辊63的圆周设置,同时,第一螺旋推运器641和第二螺旋推运器642在相对 于供应辊63的靠上的位置上被排列在基本相同的水平高度上。每个螺旋推运器64具有轴64A和环绕轴64A的螺线64B。根据本实施例,第一螺 旋推运器641在一个方向上旋转,将色粉从左传到右;第二螺旋推运器642在相反的方向上 旋转,将色粉从右传到左。显影装置6包括容纳第一螺旋推运器641的第一室Rl和容纳螺旋推运器642的 第二室R2。分隔壁65A大致划分第一室Rl和第二室R2,介于第一螺旋推运器641和第二 螺旋推运器642之间。根据本实施例,显影装置6被设定为维持第一室Rl和第二室R2中 的色粉表面的水平高度彼此不同。具体而言,当第一和第二螺旋推运器641、642被驱动时, 第一室Rl中的色粉的水平高度TFl被设定为低于第二室R2中的色粉的水平高度TF2。更具体地,壳65形成为在壳65的顶部表面65B上的右手侧具有第一馈送孔65C, 来自显影盒7的色粉通过该第一馈送孔被供应到显影装置6的第二室R2。(顶部表面65B 上的右手侧指的是第二螺旋推运器642所引起的第二色粉传送流的上游侧。)同时,分隔壁 65A形成为在其左手侧具有连通孔65D (见图2和图幻,色粉通过该连通孔被从第二室R2 运送到第一室Rl。(分隔壁65A的左手侧指的是第二螺旋推运器色粉传送流的下游侧。)另外,壳65在其的右手端上(即,在第一螺旋推运器色粉传送流的下游侧上)形
8成有突出的框架65E,该框架65E围绕第一螺旋推运器641的右侧端。收集孔65F形成在突 出的框架65E的下表面上(见图3和4),第一室Rl中的色粉通过该收集孔65F返回到显影 剂盒7。图4(和在图11中)是显影单元DU的分解图,在该图中,显影剂盒7是从靠下的位 置处被观察的,显影装置6是从靠上的位置处被观察的。如图5所示,连通孔65D形成在相对于收集孔65F的更高的位置上。因此,通过馈 送孔65C被供应到第二室R2的色粉积聚在第二室R2中,直到水平高度TF2达到连通孔65D 的高度。当色粉到达连通孔65D时,色粉通过连通孔65D从第二室R2移出,被供应到第一 室R1。进入第一室Rl的色粉被第一螺旋推运器641持续输向第一收集孔65F,并且通过收 集孔65F移出第一室R1,从而返回到显影剂盒7。因而,第一室Rl中色粉的水平高度TFl 被保持在低于第二室R2中的色粉的水平高度TF2。另外,为了保证第一室Rl和第二室R2中的水平高度TFl和TF2之间具有高度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推运器641被设定为其色粉传送能力大于第二螺旋推运器642的 色粉传送能力。(在本实施例中,色粉传送能力指的是单位时间传送色粉量。)因此,从第 一室Rl排出的色粉量大于从第二室R2运送到第一室Rl的色粉量。因而,可以保证第一室 Rl和第二室R2中的水平高度TFl和TF2之间的高度差。此外,通过,比方说,为螺旋推运器设定不同的旋转速率,也能够使色粉传送能力 产生差异。再比如,螺旋推运器64的螺线64B的不同的尺寸和/或角度也能够引起色粉传 送能力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减速齿轮,用于为螺旋推运器64设定不同的旋转速率。即, 如图6A和6B所示,第一螺旋推运器641在其的左侧端上具有一体旋转的阶梯式减速齿轮 Gl。阶梯齿轮Gl的小直径齿轮Gll与齿轮G2啮合,齿轮G2是设置到第二螺旋推运器642 的左侧端从而能够与第二螺旋推运器642 —体旋转的齿轮。齿轮G2形成为具有基本等于 阶梯齿轮Gl中大直径齿轮G12的直径的直径。采用这种齿轮构造,第一螺旋推运器641以 高于第二螺旋推运器642的转速旋转。同时,阶梯齿轮Gl的大直径齿轮G12还与齿轮G3、齿轮G4和齿轮G5啮合。齿轮 G3能够与搅拌器Al的旋转轴All —体旋转(见图7A、7B)。齿轮G4能够与显影辊61的旋 转轴(未显示)一体旋转。齿轮G5能够与供应辊63的旋转轴(未显示)一体旋转。因 此,当来自搅拌器Al、显影辊61和供应辊63其中一个的驱动力被传输时,齿轮G3-G5中的 一个被转动,从而使第一和第二螺旋推运器641、642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搅拌器Al和搅拌器A2-A4被设置在显影剂盒7的色粉壳7A内。搅拌器A1-A4搅 动并且传送色粉壳7A中的色粉(见图7A、7B)。色粉壳7A是圆柱形色粉容器71,也是要被收集的色粉在其中被输送的收集流通 道72。馈送孔71A形成在色粉容器71的下表面上。馈送孔71A的开口尺寸与壳65的馈送 孔65C的尺寸相对应,并且形成在对应于馈送孔65C的位置上(请同时参见图4)。收集流通道72形成在色粉容器71的一侧端上。收集流通道72从容器71的右侧 端下垂,并且从下垂的下端横向(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收集孔72A形成在横向延伸部分 的顶部表面上。收集孔72A的开口尺寸对应于壳65的收集孔65F的尺寸,并且形成在对应 于收集孔65F的位置上(请同时参见图4)。搅拌器Al搅动色粉容器71中的色粉,并且将色粉供应到显影装置6。搅拌器Al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色粉容器71的(左右)侧壁上的旋转轴All和固定在旋转轴 All上的多个膜(film)A12、A13。当搅拌器Al旋转时,膜A12、A13的自由端扫过色粉容器 71的内表面。在膜A12、A13中,膜A12被设置在对应于馈送孔71A的位置上,并且形成为 具有矩形形状。膜A12之外的其余的膜A13被固定到旋转轴All,并且以偏转角度的方式被 设置,在这种方式下,膜A13将色粉容器71中的色粉扫拂并汇集向馈送孔71A。更具体地, 每个膜A13均被定位为使其表面相对于旋转轴All偏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其靠近馈送孔 71A的一个边缘相对于搅拌器Al的旋转方向向前突出,使远离馈送孔71A的另一边缘相对 于搅拌器Al的旋转方向向后倒退。换句话说,靠近馈送孔71A的边缘在搅拌器Al旋转时 超前远离馈送孔7IA的另一边缘。收集流通道72被分为三个室R3、R4、R5,向上传送色粉的搅拌器A2、A3和A4被分 别地设置在室R3、R4和R5内。具体而言,搅拌器A2包括旋转轴A21和两个传送膜A22,两 个传送膜A22被固定到旋转轴A21,用于向上传送色粉。类似地,搅拌器A3包括旋转轴A31 和两个传送膜A32,搅拌器A4包括旋转轴A41和两个传送膜A42。搅拌器A2-A4中处于最 低位置处的搅拌器A4进一步具有膜A43。膜A43被固定到旋转轴A41,并且成角度地设置, 用于将收集孔72A附近的色粉移向传送膜A42。更具体地,膜A43远离传送膜A42的边缘在 搅拌器A4的旋转方向上突前,邻近传送膜A42的另一边缘在搅拌器A4的旋转方向上退后。 即,膜A43远离传送膜A42的边缘超前于另一邻近膜A42的边缘移动。搅拌器Al、A2、A3、A4分别在各自的端部上具有能够一体旋转的齿轮G21、G22、 G23、G24。齿轮G21-GM彼此与邻接的齿轮啮合。因相邻的齿轮之间旋转方向相反,所以与 齿轮G21-GM相连的搅拌器A21-AM则与相邻的搅拌器转向相反。采用以上不同的旋转方向,搅拌器A2-A4能够将色粉传递到上方腔室,从而将色 粉向上运送到色粉容器71。例如,当最下室R5中的搅拌器A4旋转时,传送膜A42朝着连 接室R5和室R4的通道R51运动。因而,色粉被向上提升,并被抛向通道R51。之后,传送 膜A42远离通道R51。同时,在上室R4中,搅拌器A3以与搅拌器A4相反的方向旋转,传送 膜A32将从通道R51抛人的色粉移走。因此,色粉从上室R4到下室R5的反向流动得以被 防止。当色粉通过收集孔72A进入收集流通道72时(见图7A),色粉在收集流通道中被 搅拌器A2-A4向上携带到色粉容器71。回收在色粉容器71中的色粉被搅拌器Al的膜A13 向着馈送孔71A传送,并且被膜A12经过馈送孔71A向下推到显影装置6。因而,色粉在显 影单元DU中的显影剂容器7和显影装置6之间循环。在这一点上,搅拌器A2-A4的色粉传 送能力被设为高于螺旋推运器64的色粉传送能力。根据以上的构造,螺旋推运器64被设置为沿着供应辊63的圆周平行于供应辊63 ; 因此,能够防止色粉滞留在供应辊63的附近区域中。例如,当显影单元只具有单个的螺旋 推运器以便在一个方向上传送显影剂时,螺旋推运器周围的显影剂密度取决于单个螺旋推 运器的设计和形状。螺旋推运器周围色粉密度不均可能会引起色粉被不均勻地供应到供应 辊63和显影辊61。但是,采用将色粉供应到供应辊63的第一螺旋推运器641和被设置为 平行于第一螺旋推运器641并且搅动将被供应到第一螺旋推运器641的色粉的第二螺旋推 运器642,能够抑制色粉被不均勻地供应到供应辊63和显影辊61。另外,当第一和第二螺旋推运器641、642被驱动时,第一室Rl中色粉的水平高度TFl低于第二室R2中色粉的水平高度TF2。换句话说,容纳更多量的色粉的第二室经受较大 的压力,而容纳较少量的色粉的第一室经受较小的压力。因此,显影辊61和涂布片62之间 的接触区域上的色粉的压力被降低到更小。当所述接触区域经受更小的压力时,能够防止 由于高压引起的色粉从接触区域被泄漏,并且能够防止色粉被不均勻地供应到显影辊61。另外,根具以上的构造,第一室Rl和第二室R2之间的分隔壁65A中的连通孔65D 形成在相对于收集孔65F更高的位置上,第一室Rl中的色粉通过该收集孔65F返回到显影 剂盒7。因此,第一室Rl中色粉的水平高度TFl能被可靠地维持在低于第二室R2中色粉的 水平高度TF2。此外,根据以上构造,第一螺旋推运器341的色粉传送能力被设定为大于第二螺 旋推运器642的色粉传送能力;因此,第一室Rl中的色粉的水平高度TFl能被更可靠地维 持在小于第二室R2中的色粉的水平高度TF2。尽管以上仅描述一种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落 入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阐明的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的变更和转换不计其数。可以理 解,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特征或动作。确切地说,上述具体的 特征和动作仅是作为体现权利要求书的范例形式而被予以揭示的。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显影单元DU中的色粉在包括馈送孔65C、第二室R2、连通 孔65D、第一室Rl和收集孔65F的单独的通道中循环。但是,色粉可以在图9_11所述的两 个通道中循环。以下对该两个通道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包 含在之前的实施例的显影单元DU中的组件相类似的组件,并且省略对其的说明。在具有两个循环通道的显影单元DU中,螺旋推运器64沿着供应辊63的圆周彼此 平行地排列。但是,与之前的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螺旋推运器641被设置成与之前的实施 例中的第一螺旋推运器641的取向相反。即,第二螺旋推运器642的螺线64B被指向与第 一螺旋推运器641的螺线相同的方向上。因此,第一螺旋推运器641和第二螺旋推运器642 在从左到右的相同的方向上传送色粉(见图10)。壳65形成为在顶部表面65B的左侧上(即,螺旋推运器64的色粉传送流的上游 侧)具有第一馈送孔65G和第二馈送孔65H 来自色粉壳7A的色粉通过该第一馈送孔65G 被供应到第一室Rl ;来自色粉壳7A的色粉通过该第二馈送孔65H被供应到第二室R2。在 这一点上,色粉壳7A形成为在对应壳65的第一馈送孔65G和第二馈送孔65H的位置上具 有第一馈送孔71G和第二馈送孔71H。此外,如图10和11所示,壳65形成为在壁65J的左侧端部上具有面向螺旋推运 器64右侧端部的第一收集孔6 和第二收集孔65L。(用于螺旋推运器64的右侧端部指 的是螺旋推运器64色粉传送流的下游端。)收集孔6 是个开口,第一室Rl中的色粉通过 该收集孔6 被回收在色粉壳7A中;第二收集孔65L是个开口,第二室R2中的色粉通过该 第二收集孔65L被回收在色粉壳7A中。在这一点上,色粉壳7A形成为在对应壳65的第一 收集孔6 和第二收集孔65L的位置上具有第一收集孔71K和第二收集孔71L。采用这种构造,色粉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馈送孔65G、65H被供应到第一室Rl和第 二室R2。另外,色粉通过第一和第二收集孔65K、65L从第一室Rl和第二室R2被回收在色 粉壳7A中。在这一点上,第二馈送孔65H被形成为具有大于第一馈送孔65G的开口的开口。换句话说,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比起通过较小的第一馈送孔65G供应到第一室Rl的色粉量,更 大量的色粉通过更大的第二馈送孔65H被供应到第二室R2。因此,第一室Rl中色粉的水平 高度TFl被维持在低于第二室R2中色粉的水平高度TF2(见图9)。另外,第二收集孔65L形成为具有小于第一收集孔65K的更小的开口。换句话说,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更小的第二收集孔65L从第二室R2排出的显影剂的量小于通过更大 的第一收集孔6 从第一室Rl排出的显影剂的量。因此,第一室Rl中的色粉的水平高度 TFl被更可靠地维持在低于第二室R2中的色粉的水平高度TF2(见图10)。在上述的实例中,馈送孔65G、65H形成具有不同的尺寸,同时收集孔65K、65L也形 成具有不同的尺寸。但是,或者是第一馈送孔65G、65H,或者是收集孔65K、65L可以形成为 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第一和第二馈送孔65G、65H可以形成具有不同的尺寸,而第一和第 二收集孔65K、65L可以形成具有相同的尺寸。作为另外一种选择,第一和第二馈送孔65G、65H可以被形成具有相同的尺寸,第 一和第二收集孔65K、65L也可以被形成具有相同的尺寸。即使第一和第二馈送孔65G、65H 被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尺寸,第一和第二收集孔65K、65L也具有相同的尺寸,只要第一螺旋 推运器641被设定为具有大于第二螺旋推运器642的色粉传送能力,第一室Rl中色粉的水 平高度TFl仍然被维持为低于第二室R2中色粉的水平高度TF2。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室Rl中的色粉的水平高度TFl与第二室R2中的 色粉的水平高度TF2存在高度差,连通孔65D被形成在高于收集孔65F的位置上,同时第一 螺旋推运器641被设计为具有大于第二螺旋推运器642的更大的色粉传送能力。但是,在 连通孔65D仍然形成在上述较高位置的同时,第一螺旋推运器641可被设计为具有与第二 螺旋推运器642的色粉传送能力相同的色粉传送能力。作为另外一种选择,连通孔65D也 可以被形成在与收集孔65F的相同的水平上,但第一螺旋推运器641被设计为具有比第二 螺旋推运器642的更大的色粉传送能力。此外,作为两外一种选择,例如,第一室Rl可以被形成为充分大于第二室R2,从而 即使当第一螺旋推运器641和第二螺旋推运器642的色粉传送能力相等时,在相等的时间 内,第一室Rl中的色粉的水平高度TFl仍然低于第二室R2中的色粉的水平高度TF2。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显影单元DU包括显影装置6和显影剂容器7这两个可拆卸的 部件。但是,也可以提供一种具有不可拆卸地固定到显影装置的显影剂容器的显影单元DU。在上述实施例中,显影单元DU包括两个螺旋推运器64。但是螺旋推运器64的数 量不限于两个,例如可以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涂布片62可以是具有橡胶边缘的金属板。作为另外一种选 择,例如,涂布片62也可以是固体金属板,没有橡胶。在以上实施例中,说明了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机 1。但是,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可以是复印机和打印机。在上述实施例中,搅拌器A2-A4被用于将来自显影装置6中的色粉返回到色粉容 器71。但是,将来自显影装置6的色粉传送到色粉容器71的搅拌器A2-A4例如也可以用螺 旋推运器来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载体、显影剂供应器和限制构件,所述显影剂载体 可旋转地在其表面上携带显影剂;所述显影剂供应器将显影剂供应到所述显影剂载体;所 述限制构件刮抚所述显影剂载体的表面,以限制所述显影剂载体表面上的显影剂的厚度; 显影剂容器,所述显影剂容器用于容纳显影剂;和多个传送器,所述多个传送器包括第一传送器和第二传送器,用于在所述显影剂供应 器的轴向方向上输送显影剂;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器和所述第二传送器沿着所述显影剂供应器的圆周设置,并且彼 此平行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构件被设置在高于所述显影剂供应器的位置上; 所述显影剂容器被设置在显影单元中靠近所述显影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器被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显影剂供应器靠上的位置,并且被设置在靠近所 述限制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容器被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显影装置靠上的位置;所述第二传送器被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显影剂供应器靠上的位置,并且被设置在靠近所 述第一传送器;所述显影装置被形成为具有容纳所述第一传送器的第一室、容纳所述第二传送器的第 二室和分隔所述第一室与所述第二室的分隔壁;并且所述显影装置被构造成具有所述第一室中的显影剂的水平高度,当所述显影剂载体、 所述显影剂供应器和所述第一传送器及第二传送器被驱动时,所述第一室中的显影剂的所 述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室中的显影剂的水平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装置被形成为具有馈送孔,所述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通过所述馈送孔被供 应到所述第二室;所述显影装置的所述分隔壁被形成为在所述第二传送器的显影剂传送流的下游侧具 有连通孔,所述第二室中的显影剂通过所述连通孔被传递到所述第一室;所述显影装置的所述第一室被形成为在所述第一传送器的显影剂传送流的下游侧具 有收集孔,所述第一室中的显影剂通过所述收集孔返回到所述显影剂容器; 所述连通孔被形成在相对于所述收集孔靠上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装置被形成为具有 第一馈送孔,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一馈送孔被从所述显影剂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一室;和 第二馈送孔,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二馈送孔被从所述显影剂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二室 其中,所述第二馈送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馈送孔的尺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装置被形成为具有第一收集孔,所述第一室中的由所述第一传送器传送到所述第一传送器下游侧的显影 剂通过所述第一收集孔返回到所述显影剂容器;和第二收集孔,所述第二室中的由所述第二传送器传送到所述第二传送器下游侧的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二收集孔返回到所述显影剂容器;其中,所述第二收集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收集孔的尺寸。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装置被形成为具有馈送孔,所述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通过所述馈送孔被供 应到所述第二室;所述显影装置的所述分隔壁被形成为在所述第二传送器的显影剂传送流的下游侧具 有连通孔,所述第二室中的显影剂通过所述连通孔被传递到所述第一室;所述显影装置的所述第一室被形成为在所述第一传送器的显影剂传送流的下游侧具 有收集孔,所述第一室中的显影剂通过所述收集孔返回到所述显影剂容器;所述第一传送器的传送显影剂的能力大于所述第二传送器的传送显影剂的能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单位时间内,由所述第一传送器传送的显影剂的量多于由所述第二传送器传送的显影剂的量。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装置被形成为具有 第一馈送孔,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一馈送孔被从所述显影剂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一室; 第二馈送孔,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二馈送孔被从所述显影剂容器供应到所述第二室;第一收集孔,所述第一室中的由所述第一传送器传送到所述第一传送器下游侧的显影 剂通过所述第一收集孔返回到所述显影剂容器;和第二收集孔,所述第二室中的由所述第二传送器传送到所述第二传送器下游侧的显影 剂通过所述第二收集孔返回到所述显影剂容器;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器的传送显影剂的能力大于所述第二传送器的传送显影剂的能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单位时间内,所述第一传送器传送的显影剂的量多于由所述第二传送器传送的显影 剂的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包括显影装置、显影剂容器和多个传送器。所述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载体、显影剂供应器和限制构件;所述显影剂容器用于容纳显影剂;所述多个传送器包括第一传送器和第二传送器,用于在显影剂供应器的轴向方向上输送显影剂。第一传送器和第二传送器被设置为沿显影剂供应辊的圆周平行于第一传送器。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2109802SQ20101062321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佐藤正吾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