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介质及其识别方法

文档序号:278875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识别介质及其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识别介质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第3652487号公报中记载了在胆甾醇型液晶层实施了全息图加工的识别介质。在日本特开2007-1130号公报中记载了在反射层上层叠相位差层,利用热使相位差部分地变化,由此在通过偏振滤光器进行观察时会观察到潜像的识别介质。在日本特开2009-175208号公报中记载了设置相位差不同的区域,由此在通过偏振滤光器进行观察时会观察到不同色彩的彩色潜像的识别介质。 在日本专利3652487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中,虽然能用于识别特定顔色的图像,但在利用来自ー个胆留醇型液晶层的反射光的情况下,不能用于识别多种颜色的图像(例如,红色和绿色的图像)。在日本特开2007-113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75208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中,当使偏振滤光器从识别介质离开时,会有多种相位状态的光入射到识别介质,因此,利用相位差层得到的反射波长的选择性(特定波长的光选择性地透射相位差层的性质)或透射过来的光的特定偏振性减弱,看到的像及其色彩变得不清晰。因此,当不将偏振滤光器接触于或接近于识别介质时,会无法得到识别功能,从而用途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将偏振滤光器置于从该识别介质离开的位置也能观察到具有多种色彩的潜像的识别介质。方案I所述的发明是ー种识别介质,其特征在于,具备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对处于特定的偏振状态的光进行反射;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配置干与所述特定偏振光反射层重叠的位置,在面内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在所述光学各向异性层设置有由具有与其它区域不同的光学各向异性的区域构成的第一像。根据方案I所述的发明,在射向识别介质的入射光中,处于特定的偏振状态的光从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反射。所谓的特定的偏振状态,指的是在特定的方向具有振幅成分的线偏振光、右旋的圆偏振光、以及左旋的圆偏振光。例如,采用胆留醇型液晶层作为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在该情况下,特定的中心波长且特定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从胆留醇型液晶层反射。该反射光通过光学各向异性层,作为来自识别介质的反射光射出到识别介质的外部。在具有特定的中心波长且具有特定的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通过光学各向异性层时,由于双折射效果,偏振状态变化为椭圆偏振光(作为该椭圆偏振光的极值,存在线偏振光)。在直视该识别介质的情况下,由于通过人眼不能识别偏振状态的差异,因此,观察不到由光学各向异性层造成的上述偏振状态的变化,而观察到来自基底的胆留醇型液晶层的反射光。在该情况下,观察不到(或难以观察到)第一像。而且,例如,在胆留醇型液晶层选择反射右圆偏振光的情况下,当通过选择性地透射右旋圆偏振光的右圆偏振滤光器观察该识别介质时,会选择性地观察到右旋的圆偏振光的成分。此时,透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第一像部分的光,由于双折射效果,偏振状态发生变化。由此,通过了光学各向异性层的第一像部分的光还包含右旋圆偏振光以外的偏振光成分。该偏振状态的变化,起因于在光学各向异性层中面内的正交的方向上的折射率的差异,具有波长依赖性。因此,由于通过光学各向异性层而产生的偏光状态的差异,具有波长依赖性。因此,由于通过光学各向异性层而产生的偏振状态的差异,在选择性地看其中某个特定的偏振光的情况下,会影响到该偏振光的波长分布(波长的光谱)。
由此,当利用圆偏振滤光器,只使来自该识别介质的反射光中的特定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成分透射时,该光看上去是与由光学各向异性层给予的偏振状态的变化程度相应的色彩。因此,第一像看上去是与周围不同的色彩。此外,当通过选择性地透射与上述相反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圆偏振滤光器来观察该识别介质时,会成为观察到与上述情况相反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成分的情况,第一像看上去是与上述的情况不同的色彩。这样,在利用直视方式的观察中没有观察到的第一像会在通过右圆偏振滤光器的观察中以及通过左圆偏振滤光器的观察中观察到,而且,在利用左、右圆偏振滤光器的情况下,得到了看上去是不同色彩的潜像效果。此外,特定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从胆留醇型液晶层反射,其它波长的光在胆甾醇型液晶层中透射,因此,即使将圆偏振滤光器从该识别介质离开,上述的光学原理也不会变,能得到上述的光学效果。假如当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基底是普通反射面(例如金属反射层)时,在将偏振滤光器从识别介质离开时,入射到该识别介质的光的偏振的偏移会消失,由此从基底入射到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光的偏振的偏移也会消失,其结果是,在通过光学各向异性层之后被观察者观察到的光的偏振状态接近于自然光。如果变成这样,包含的偏振状态将接近随机的状态,因此,偏振状态的波长依赖性会降低。因此,即使通过偏振滤光器进行观察,也难以识别依赖于特定的偏振状态的波长的差异(色彩的差异)。即,当将偏振滤光器从识别介质离开吋,识别介质的光学功能会下降,最終不能得到识别功能。与采用胆甾醇型液晶层作为特定偏振光反射层的情况同样的光学功能,在采用层叠了金属反射层和线偏振滤光层的结构作为特定偏振光反射层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在该情况下,入射光中在特定的方向偏振的线偏振光将从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反射。该线偏振光在通过光学各向异性层时,成为椭圆偏振光。而且,当直视从光学各向异性层射出的光时,由于不能识别偏振状态的变化,因此,观察不到形成于光学各向异性层的第一像。而且,当通过观察用的线偏振滤光器观察该识别介质时,来自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椭圆偏振光中的某个轴向的成分会透射该观察用的线偏振滤光器,井目视到该成分。该成分的中心波长根据在光学各向异性层中给予的相位差的程度而有所不同,因此,第一像以与周围不同的某种颜色被观察到。此外,当使观察用的线偏振滤光器旋转时(或当使该识别介质旋转吋),会观察到不同方向的线偏振光,像的深浅以及色彩会改变。再有,为了进行上述的动作,需要预先使线偏振滤光层的光轴的方向和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光轴的方向错开。在该结构中也是,即使将观察用的线偏振滤光器从识别介质离开,上述的光学功能也不会丧失。这是因为,即使将观察用的线偏振滤光器从该识别介质离开,成为自然光入射到该识别介质的状态,来自该识别介质的反射光的状态也会由于线偏振滤光层的功能而与上述的情况相同。在以上的说明中,针对在采用胆留醇型液晶层作为特定偏振光反射层的情况下通过圆偏振滤光器进行观察、在采用层叠了金属反射层和线偏振滤光层的结构作为特定偏振光反射层的情况下通过线偏振滤光器进行观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作为观察用的光学滤光器,也可以在前者的情况下使用线偏振滤光器,在后者的情况下使用圆偏振滤光器。此外,在方案I所述的发明中,像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此外,通过将像做成多个并在各像中产生不同的相位差的方式,从而还可以对色彩不同的潜像同时进行观察。此外,作为像,可以列举文字、图形、背景、各种花紋。此外,也可以在像中包含光学各向异性不同的区域。方案I所述的发明在将观察用的偏振滤光器接近于或者接触于识别介质的状态 下也能获得同样的识别功能。即,根据方案I所述的发明,无论是将观察用的偏振滤光器接触于识别介质,还是使其从识别介质离开,都能得到能将不同的色彩显示作为潜像进行观察的识别功能。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方案I所述的发明中所述特定偏振光反射层是胆甾醇型液晶层。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具有层叠了金属反射层和选择性地透射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的光学滤光层的结构。方案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方案I所述的发明中所述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具有层叠了金属反射层和在向观察面侧入射自然光时选择性地透射特定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圆偏振滤光层的结构。在这里,金属反射层和圆偏振滤光层的层叠结构,可以在之间插入粘接层等其它的层,也可以不插入。方案5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方案I 4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在所述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实施了全息图加工。利用了来自胆甾醇型液晶的反射光的全息图,具有伪造困难的优势。即,由普通的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且具有铝蒸镀等的反射层的模压全息图加工,通过以在其上紧贴感光材料的状态将利用紫外波段的激光等得到的干涉在该感光材料上进行感光,由此能够比较容易地对构成全息图加工的模压结构(凹凸结构)进行拷贝(接触式复制)。另ー方面,胆甾醇型液晶层具有选择性地反射特定中心波长的光的性质。因此,在上述的复制技术中,需要感光特性与该反射光谱特性一致的感光材料。但是,准备感光特性与胆留醇型液晶层的反射特性一致的感光材料比较困难。因此,除非弄到原版,否则很难进行设置于胆留醇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加工的复制。方案6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方案I 5的任一项所述的识别介质,通过在从该识别介质离开的位置配置的选择性地透射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偏振滤光器进行观察。根据方案6所述的发明,即使将偏振滤光器置于从识别介质离开的位置,也能观察来自识别介质的伴随了色彩的反射光,能进行利用了其的识别。在这里,在选择性地透射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偏振滤光器中,包含线偏振滤光器、右圆偏振滤光器、以及左圆偏振滤光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即使将偏振滤光器置于从该识别介质离开的位置,也能对具有多种色彩的潜像进行观察的识别介质。


图IA IC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识别介质的制造エ序的剖面图。图2是实施方式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正面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识别介质的剖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识别介质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
100 :识别介质;200 :识别介质;300 :识别介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I.第一实施方式
(识别介质I)
以下,对使用胆留醇型液晶层作为特定偏振光反射层的识别介质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图IA IC中,示出了实施方式的识别介质100的制造エ序的剖面图。首先,对制造エ序的概况进行说明。首先,如图IA所示,准备由使观察光透射且不会扰乱透射光的偏振状态的材质构成的支承体101。在该例子中,利用TAC (三醋酸纤维素)膜作为支承体101。准备好支承体101后,在其一表面形成选择性地反射是右旋圆偏振光且具有緑色的中心波长的光的胆留醇型液晶层102。而且,在胆留醇型液晶层102的露出的表面压附全息图模具(模压模具),形成成为衍射光栅结构的凹凸,从而实施全息图加工103。由此,得到在图IA中示出的状态。接着,如图IB所示,准备适当的支承体(例如PET膜)104,在其一表面形成易剥离层105。易剥离层105使用容易剥离的粘合材料或粘接剂构成。形成易剥离层105后,在其露出面形成光学各向异性层106。光学各向异性层106使用由具有双折射性的进行了定向的高分子材料构成,当照射光时会产生高分子的聚合反应,从而决定定向状态的材质的光学各向异性层。该光学各向异性层中的高分子具有未反应的反应基。通过曝光,未反应的反应基进行反应而发生高分子链的交联,根据曝光条件不同的曝光,高分子链的交联的程度也会不同,作为其結果,延迟值改变,形成双折射图案(pattern )。光学各向异性层106在20° C延迟大于或等于5nm即可,优选为大于或等于IOnm且小于或等于IOOOOnm,最优选为大于或等于20nm且小于或等于2000nm。在该例子中,作为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制法,采用了对包含具有至少ー个反应基的液晶性化合物的溶液进行涂敷干燥而形成液晶相之后,照射电离放射线进行聚合固定化而制作的方法。关于该方法,在日本特开2009 — 175208号公报中进行了记载。再有,在该公报中作为其它方法,还列举了对将具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反应基的単体进行聚合固定化而得到的层进行延伸的方法、在由高分子组成的层使用偶联剂导入反应基之后进行延伸的方法、或者在对由高分子组成的层进行延伸之后使用偶联剂导入反应基的方法等。此外,像后述那样,本发明的光学各向异性层也可以是利用转印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光学各向异性层106的厚度优选为0. I 20 ii m,更加优选为0. 5 10 ii m。以下,对光学各向异性层106的形成エ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将含有液晶性化合物的组成物(例如涂敷液)涂敷在实施了定向处理的易剥离层105上。在该例子中,作为液晶性化合物,使用混合了棒状液晶、水平定向剂、正离子系列光聚合引发剂、聚合抑制剂、以及甲こ酮的液晶性化合物。而且,在成为示出所需的液晶相的定向状态之后,利用照射电离放射线的方式对该定向状态进行固定。在该例子中,利用光聚合反应对定向的液晶性化合物的定向状态进行固定。光照射的照射能量选择为25 800mJ/cm2。作为照射波长,使用在250 450nm具有峰值的紫外线。此时,对图2所示的图案进行光描绘,并进行调整以使在区域A产生的透射光的相位差(双折射效果)和在区域B产生的透射光的相位差(双折射效果)以及在区域C产生的透射光的相位差(双折射效果)各异。即,做成在各区域中光学各向异性各异的状态。该调整通过改变照射光的光通量(曝光量)来进行。此后,通过在20°C的温度下施加热处理,从而决定与光的照射光通量相应的定向状态的固定化状态,由此得到双折射状态部分性地不同的光学各向异性层106。再有,当不照射光时,在热处理时定向状态会混舌し使该区域的双折射性消失(成为单纯的透光层)。上述的热处理可以在从50°C 400°C的范围中选择的温度下进行。由此,能得到在平面内的正交方向的折射率有差异,且其差异状态在图2中示出的区域A、区域B、以及区域C各不相同的光学各向异性层106。在该例子中,在使用圆偏振滤光器进行观察时,以使区域A、区域B、以及区域C看上去为不同色彩的方式对这些区域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设定。再有,区域D作为没有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单纯的透光区域而形成。得到在图IB中示出的光学各向异性层106后,在其露出面形成转印粘接层107。转印粘接层107使用透光性的粘接材料构成。由此,得到在图IB中示出的状态。接着,在图IA中示出的层叠体的支承体101的露出面粘贴在图IB中示出的层叠体的转印粘接层107,利用转印粘接层107的粘接功能粘接支承体101和转印粘接层107。接着,在胆留醇型液晶层102的露出面设置添加了黒色或深色的染料、顔料的粘合层108,进而在粘合层108粘贴起到作为脱模纸的作用的分离片(separater) 109。接着,从光学各向异性层106揭下易剥离层105,得到在图IC中示出的识别介质100。如图所示,识别介质100从进行目视的ー侧(图中的上面的方向)看去,光学各向异性层106和胆留醇型液晶层102重叠。再有,将识别介质100在作为识别对象的物品上进行固定时,揭下分离片109,利用粘合层108的粘接功能,将识别介质100固定在物体上。此外,在该例子中,粘合层108还起到作为吸收从光学各向异性层106侧入射且透射胆留醇型液晶层102的光的光吸收层的作用。在这里,对粘合层108起到作为光吸收层的作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当使粘合层108为透光性时,会成为透过识别介质100看到物 品的表面的形态。再有,以上的说明只是示例,本发明的实施并不限定于该内容。(识别介质I的光学功能)
首先,对直视识别介质100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在从光学各向异性层106侧入射到识别介质100的光中,具有绿色的中心波长的右旋圆偏振光从胆留醇型液晶层102向图中的上面的方向反射。该具有緑色的中心波长的右旋圆偏振光的反射光以图中的自下而上的方向通过光学各向异性层106。此时,绿色的中心波长的右旋圆偏振光在通过光学各向异性层106的区域A、B、C的过程中,正交的相位成分的平衡被打破,慢慢地变化为椭圆偏振光。该向椭圆偏振光的变化在各个区域A、B、C中各不相同。此外,在区域D,右旋圆偏振光的状态没有变化,来自胆甾醇型液晶层102的反射光直接通过。当直视该通过了光学各向异性层106的光吋,由于人无法识别偏振状态,因此,识别不了区域A、B、C的图案,而观察到来自胆甾醇型液晶层102的緑色的反射光。此时,虽然在图2中省略了图示,但能观察到利用全息图加工103构成的全息像。接着,对通过选择性地透射右旋圆偏振光的右圆偏振滤光器观察识别介质100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对以将右圆偏振滤光器接触于识别介质100的状态进行观察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在胆留醇型液晶层102有右旋圆偏振光入射,其中通过光学各向异 性层106的区域A、B、C的光成为椭圆偏振光(也包含线偏振光)。因此,当通过右圆偏振滤光器观察反射光时,在区域D的部分,会直接看到来自胆留醇型液晶层102的右圆偏振光的反射光。而且,来自区域A、B、C的部分的反射光经过右圆偏振滤光器,由此其中的右旋圆偏振光成分被提取。此时,该光成分具有偏离绿色的波长的颜色,该偏离情况在各区域中各不相同。这是因为,不同波长在光学各向异性层106内产生的相位差不同,此外产生的相位差具有波长依赖性,因此,当着眼于某个偏振光成分时,与在光学各向异性层106内产生的相位差相应的颜色的波长会成为中心。在该例子中,在区域A、B、C的各区域中,以给予不同相位差的方式进行设定,因此,在通过右圆偏振滤光器看的情况下,区域A、B、C的像看上去是不同色彩。此时,区域A、BX的顔色看上去不是绿色,而是与緑色的波长接近的其它颜色。再有,由于原来的光是具有緑色的中心波长的光的光谱,因此,从绿色偏离较多的顔色(例如蓝色或紫色)的光通量变小。此外,由于在区域D不会给予相位差,因此区域D看上去是绿色,同时会观察到起因于全息图加工103的全息像。接着,对以将右旋圆偏振光从识别介质100离开的状态进行观察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在胆留醇型液晶层102入射包含随机的偏振状态的自然光,但从胆留醇型液晶层102会反射緑色的右圆偏振光。因此,会观察到与上述的以将右圆偏振滤光器接触于识别介质100的状态进行观察的情况相同的内容。接着,对通过选择性地透射左旋圆偏振光的左圆偏振滤光器来观察识别介质100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对以将左圆偏振滤光器接触于识别介质100的状态进行观察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从观察面侧向区域D入射左圆偏振光,因此没有来自与区域D重叠的胆甾醇型液晶层102的反射,区域D看上去是黑的。而且,虽然区域A、B、C中入射左圆偏振光,但根据双折射效果会产生相位差,因此,看上去是与该相位差相应的色彩。此时,来自区域A、B、C的光的偏振状态从右旋圆偏振光偏离了,因此,来自区域A、B、C的反射光,看上去分别是与通过右圆偏振滤光器看的情况不同的色彩。当然,根据设定状态,也有看上去是昏暗的暗色的情况。接着,对以将左圆偏振滤光器从识别介质100离开的状态进行观察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由于从观察面侧有自然光向区域D入射,因此,从与区域D重叠的胆甾醇型液晶层102会反射右圆偏振光。从该区域D反射的右圆偏振光被左圆偏振滤光器截断,因此,区域D看上去是黑的。而且,虽然在区域A、B、C也有自然光入射,但胆留醇型液晶层102会反射其中的緑色的右圆偏振光。通过区域A、B、C的该来自胆甾醇型液晶层102的反射光会受到在区域A、B、C中的双折射效果的影响。因此,区域A、B、C看上去是与在各区域产生的相位差相应的色彩。由此,区域A、B、C的文字像通过直视方式无法识别,当通过左右的圆偏振滤光器看时,能得到看上去是各不相同的色彩的潜像效果。(识别介质I的优势)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直视方式无法识别,当通过左右的圆偏振滤光器看时,能得到各像看上去是不同色彩的潜像效果。此时,各个像能观察到不同的色彩,因此能得到高识别 性。此外,具有即使将用于观察的圆偏振滤光器从识别介质离开、其光学功能也不会改变的优势。当然,在将观察用的偏振滤光器接近于或接触于识别介质的状态下,也能得到同样的识别功能。因此,可提供不会出现由于观察用的偏振滤光器的使用方法而造成识别功能降低或消失的不良情况的识别介质。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由于在金属反射层层叠了光学各向异性层,因此当将偏振滤光器从识别介质离开时,入射到识别介质的光的自然光成分会増大,使来自反射层的反射光接近于自然光。自然光即使通过光学各向异性层,也不会出现部分性的相位差的差异(部分性的双折射效果的差异),观察不到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图案。即,即使使随机地包含所有偏振状态的自然光入射到光学各向异性层,由于出射的光也是随机地包含所有偏振状态的自然光,因此,观察不到部分性的相位差的影响。因此,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当将偏振滤光器从识别介质离开时,其光学功能会消失,无法发挥识别效果。这将成为在使用识别介质进行识别时限制识别方法的主要因素。或者,成为由于滤光器的使用方法而造成无法得到识别功能的主要因素。在本实施方式的识别介质100中,能得到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优势。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利用来自胆留醇型液晶层的反射光在通过光学各向异性层时受到的双折射性对潜像给予颜色,因此,如果不知道制造条件等的细节,该色彩的再现就是困难的。因此,能得到难以伪造的识别介质。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以使用圆偏振滤光器进行识别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通过线偏振滤光器进行的观察中,也能利用色彩的变化进行识别。2.第二实施方式 (识别介质2)
以下,对使用金属反射层和线偏振滤光层的层叠结构作为特定偏振光反射层的识别介质的ー个例子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识别介质的ー个例子的剖面图。在图3中示出了识别介质200。在识别介质200中与图IA IC相同附图标记的部分是与联系图IAlC进行说明的部分相同的。以下,主要对在图3中示出的识别介质200中与图IC的识别介质100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图3的识别介质200具备作为特定偏振光反射层而层叠了金属反射层201和线偏振层202的结构。金属反射层201是铝等具有金属光泽的金属薄膜层,起到作为光反射层的作用。线偏振层202是起到作为选择性地透射某个方向的线偏振光的线偏振滤光器作用的层。再有,也可以做成在金属反射层201或线偏振层202实施了衍射光栅或全息图加工的结构。光学各向异性层106的光轴和线偏振层202的光轴错开且以在光学各向异性层106使从线偏振层202射出的线偏振光产生相位差的方式进行设定。再有,在识别介质200中,通过金属反射层201反射入射光,在粘合层108,由于不会有用于进行识别的光到达,因此,没有必要将粘合层做成暗色。识别介质200可从光学各向异性层106侧观察到。在从光学各向异性层106侧入射的光中,其中包含的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成分会透射线偏振层202。而且,该光在金属反射层202向图中的上面的方向反射,并在光学各向异性层106被给予相位差。光学各向异性层106的光学各向异性调整成联系图2进行了说明的图案。因此,从区域A、B、C射出的光的椭圆偏振光的状态,按每个区域而不同。此外,从区域D射出的光仍是从线偏振层202射出的状态的线偏振光。在直视识别介质200的情况下,不能识别在光学各向异性层106给予的偏振状态的变化(相位差),不能识别图2的像。另ー方面,当通过线偏振滤光器观察识别介质200时,会观察到来自由图2的区域A、B、C构成的像的光中包含的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成分。来自各像的光具有各不相同的椭圆偏振状态,因此,其中的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成分也不同。在光学各向异性层106中的相位差根据波长而异,因此上述线偏振光成分的差异会作为颜色的差异(中心波长的差异)被观察到。因此,利用区域A、B、C构成的各像看上去是不同色彩。另ー方面,区域D由于没有折射各向异性,因此色彩不变。此外,当使观察用的线偏振片相对于识别介质200相对旋转时,透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面会改变,因此,观察中的各像的深浅以及色彩会变化。从光学各像异性层106射出的光的偏振状态被线偏振层202限制,因此,即使将观察用的线偏振滤光器从识别介质200离开,也不会发生观察到的像变淡等不良情況。3.第三实施方式 (识别介质3)
以下,对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具有层叠了金属反射层和在向观察面侧入射自然光时选择性地透射特定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圆偏振滤光层的结构的识别介质的ー个例子进行说明。在图4中示出了实施方式的识别介质300。识别介质300具有从粘贴于对象物的ー侧开始层叠了分离片301、粘合层302 (粘合层)、金属反射层303、全息图形成层305、转印粘接层306、线偏振层307、相位差层308、转印粘接层310、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311的结构。分离片301粘贴于粘合层302的露出面,在识别介质300粘贴到对象物时从粘合层302揭下。粘合层302具有将识别介质300粘贴到对象物进行固定的功能。金属反射层303是铝等的金属蒸镀层。全息图形成层305是透明的树脂层,在金属反射层303侧实施了用于形成全息图的模压加工。通过在该模压结构上蒸镀金属反射层303,能观察到全息像。转印粘接层306是粘接全息图形成层305和线偏振层307的透明的粘接剂层。线偏振层307和相位差层308构成圆偏振层309。圆偏振层309起到作为在从图 中的下面的方向入射自然光时向观察面侧(图中上方向)选择性地透射右圆偏振光的圆偏振滤光器的作用。即,做成如下结构线偏振层307是选择性地透射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的线偏振滤光层,相位差层308是入/4波片,通过将线偏振层307的吸收轴和相位差层308的滞相轴的方向错开45°,从而在从图中的下方向入射自然光时向图中的上方向选择性地透射右圆偏振光。再有,在圆偏振层309向图中的上方向选择透射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也可以是左旋。该旋转方向的选择通过选择线偏振层307的吸收轴和相位差层308的滞相轴的错开45°的方向来设定。转印粘接层310是粘接圆偏振层309和光学各向异性层311的透明的粘接剂层。光学各向异性层311与图IC的光学各向异 性层106是相同的。图4的光学各向异性层311也与图IC的光学各向异性层106同样地,在从正面看时,形成了在图2中示出的光学各向异性的图案。即,光学各向异性层311在平面内的正交方向的折射率上有差异,而且,其差异状态做成在图2中示出的区域A、区域B、区域C中各不相同的状态。此外,区域D做成没有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单纯的透光区域。(制造エ序)
首先,制作将线偏振层307和相位差层308粘贴在一起的薄膜。此外,预先在全息图形成层305实施模压加工,并在其表面形成铝蒸镀膜,制作实施了全息图加工304的金属反射层303。接着,在上述的将线偏振层307和相位差层308粘贴在一起的薄膜的线偏振层307侧经转印粘接层306粘贴设置有金属反射层303的全息图形成层305。而且,在相位差层308经转印粘接层310固定光学各向异性层311。光学各向异性层311使用的是通过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光学各向异性层106同样的制造方法做成并从基体材料剥离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最后形成粘合层302,并在其露出面粘贴分离片301,由此得到在图4中示出的识别介质300。(光学特性)
对识别介质300的观察从图4中的上面的方向进行。首先,当直接看识别介质300时,会观察到起因于全息图加工304的全息像(省略图示)。此时,由于肉眼不能区别双折射性的差异,因此不能识别在图2中示出的区域A、B、C的文字。接着,对以将右圆偏振滤光器接触于识别介质300的光学各向异性层311上表面的状态通过右圆偏振滤光器观察识别介质300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右圆偏振光从圆偏振层309的上表面入射,通过圆偏振层309的光学功能,在金属反射层303有线偏振光入射。而且,来自金属反射层303的包含全息像的反射光在圆偏振层309成为右圆偏振光,从图中的下往上透射光学各向异性层311。此时,在图2中示出的区域A、B、C中,受到与各自的双折射性的差异(延迟值的差异)对应的双折射效果,区域A、B、C分别看上去是不同的顔色。此外,区域D的部分,由于成为通过右圆偏振滤光器观察右圆偏振光的反射光的情況,因此会看到金属光泽的反射光,同时,起因于全息图加工304的全息像(省略图示)也能同时目视到。此外,在以将右圆偏振滤光器从识别介质300离开的状态进行同样的观察的情况下,自然光从图中的上方入射到圆偏振层309,但由于圆偏振层309的作用,向金属反射层303的入射光成为与上述的将右圆偏振滤光器接触于识别介质300的情况相同的线偏振光,光学功能与上述情况相同。即,在通过右圆偏振滤光器进行观察吋,无论是将右圆偏振滤光器接触于识别介质300,还是使其从识别介质300离开,观察到的内容是相同的。
接着,对以将左圆偏振滤光器接触于识别介质300的光学各向异性层311上表面的状态观察识别介质300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从圆偏振层309的上表面入射左圆偏振光,在区域D的部分,入射光被圆偏振层309截断。因此,区域D的部分看上去是黑的。而且,在区域A、B、C的部分,受到双折射效果而成为椭圆偏振光的光的成分的一部分从图中的上往下透射圆偏振层309,并在金属反射层303反射。该反射光向图中的上方向透射圆偏振层309,进而向图中的上方向透射光学各向异性层311,经左圆偏振滤光器被观察至IJ。该经过左圆偏振滤光器观察到的来自区域A、B、C的光在各区域受到不同的双折射效果,透射左圆偏振滤光器的峰波长不同,因此看上去是不同的色调。由此,成为几乎看不到全息像,在黑的背景中各个区域A、B、C看上去是不同顔色的状态。接着,对以将左圆偏振滤光器从识别介质300离开的状态通过左圆偏振滤光器观察识别介质300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自然光从图中的上表面入射到圆偏振层309,但由于圆偏振层309的功能,在金属反射层303被反 射且从图中的下方向入射到光学各向异性层311的光以右圆偏振光为主,一部分向区域A、B、C部分入射的入射光成为椭圆偏振光。因此,来自区域D部分的反射光是右圆偏振光,且被观察用的左圆偏振滤光器截断。因此,在该情况下,也与将观察用的左圆偏振滤光器接触于识别介质300的情况相同,区域D部分看上去是黑的。此外,区域A、B、C部分在光学各向异性层311受到双折射效果,包含有在左圆偏振滤光器中透射的成分,因此,看上去是与各区域的双折射效果对应的色调。(优势)
无论是将圆偏振滤光器接触于识别介质300,还是使其从识别介质300离开,在上述的通过左右圆偏振滤光器的观察中得到的影像都是相同的。这是因为,由于圆偏振层309的功能,从图中的下方入射到光学各向异性层311的光被限制为右圆偏振光。此外,由于将圆偏振光作为观察的对象,因此,即使旋转圆偏振滤光器(或者反过来旋转识别介质300),观察到的内容也不会发生变化。这样的特性,从即使观察方法有些粗略也能得到稳定的识别功能的方面来说非常方便。例如,当作为观察器的圆偏振滤光器和识别介质的位置关系或角度位置的关系比较苛刻时,根据观察方法造成无法稳定地得到识别功能且不能正确地进行真伪判定的可能性就会増大。这在一般用户等缺乏经验的人进行真伪判定的情况下,会使不能进行正确的真伪判定的可能性増大,因此并不优选。针对这种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即使是像上述那样有些粗略的方法,也能可靠地观察到预先设定好的光学识别功能,因此能减轻这个问题。(变形例)
在图4中示出了光学各向异性层311露出的例子,但是用透明的保护层覆盖其表面的结构也是可以的。全息图加工304也可以是形成衍射光栅的加工。作为线偏振层307,可以利用在PVA (聚こ烯醇)中混入碘或ニ向色性色素并进行延伸而得到的线偏振层、涂敷溶致液晶并进行定向而得到的线偏振层、线栅的偏振层等。相位差层308,可以利用对PC (聚碳酸酷)或(COP)环烯烃聚合物进行延伸而得到的相位差层或对具有各向异性的液晶进行定向而得到的相位差层。4.其它
光学各向异性层也可以由具有双折射性的透光性薄膜图案构成。在该情况下,准备具有在图2中示出的图案的具有双折射性的透光性薄膜图案,并采用将其转印在易剥离层105上的エ序即可。全息图加工103的位置也可以是胆甾醇型液晶层102的其它面侧,此夕卜,也可以是双面的。再有,在图2中示出的图案是ー个例子,也可以是花样或花紋。以下,对来自胆留醇型液晶层的反射光的波长范围进行扩展的办法进行说明。在该例子中,对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区域进行细致划分,利用多个点状的胆甾醇型液晶区域构成胆留醇型液晶层。该胆留醇型液晶层通过利用喷墨法印刷装置的原理,与喷墨法同样地从喷嘴喷射胆留醇型液晶层的原液由此形成点状的胆留醇液晶区域来形成。此时,作为胆留醇型 液晶的原液而准备两种手性剂的含量不同的原液,在格子花纹(check pattern)上形成第一胆留醇型液晶区域和第二胆留醇型液晶区域。这两种胆甾醇型液晶区域与手性剂的含量差异对应地成为螺旋结构的螺距宽度不同的胆留醇型液晶区域。胆留醇型液晶具有由螺旋结构的螺距的宽度决定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的性质。因此,通过将选择性地反射不同的两个波长的中心波长的光的胆留醇型液晶的点状区域配置成格子花纹,从而使从胆留醇型液晶层整体反射的光的波长的频带变宽。因此,能利用于识别更宽范围的波长的像。例如,在通过光学滤光器进行观察时,能得到如区域A的像看上去是红色而区域C的像看上去是蓝色的识别特性。再有,在这里,对利用两种螺距的胆留醇型液晶区域得到两种中心波长的反射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做成进ー步増加不同螺距的数量,反射更多的中心波长的光的结构。此外,也可以做成不是以格子花纹而是以带状配置多个具有不同的多个螺距的胆甾醇型液晶区域的结构。此外,通过准备好将不同螺距的胆留醇型液晶分散到墨水里得到的液晶墨水并涂抹其,从而还可以做成反射两个中心波长的胆留醇型液晶相混合存在的反射层。此外,还可以做成层叠具有RGB的三种中心波长的胆留醇型液晶层而扩展了反射光的波长范围的结构。在图2的图案中,也可以使区域D也具有双折射性,从而设定成区域D看上去与区域A、B、C是不同的顔色。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利用于进行真伪识别的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识别介质,其特征在于,具备 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对处于特定的偏振状态的光进行反射;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配置于与所述特定偏振光反射层重叠的位置,在面内具有光学各向异性, 在所述光学各向异性层设置有第一像,该第一像由具有与其它区域不同的光学各向异性的区域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识别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偏振光反射层是胆留醇型液晶层。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识别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具有层叠了金属反射层和使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选择性地透射的光学滤光层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识别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具有层叠了金属反射层和在使自然光向观察面侧入射时使特定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选择性地透射的圆偏振滤光层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介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实施了全息图加工。
6.—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权利要求I 5的任一项所述的识别介质,通过配置在从该识别介质离开的位置的使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选择性地透射的偏振滤光器进行观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介质,其中即使将偏振滤光器置于从该识别介质离开的位置,也能观察到具有多种色彩的潜像。该识别介质具备胆甾醇型液晶层(102),并将其作为对特定的偏振状态的光进行反射的特定偏振光反射层,在其上的重叠的位置设置了具有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光学各向异性层(106)。在光学各向异性层(106)形成由具有与周围不同的光学各向异性的区域构成的像(A)。当直视识别介质(100)时,看不到光学各向异性的影响,看不到像(A)。当通过圆偏振滤光器观察时,由于光学各向异性的影响,像(A)看上去是特定的色彩。
文档编号G02F1/13GK102667580SQ2010800535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井田亘, 坂内宗穗, 星野秀一, 涩谷圣也, 竹内逸雄 申请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