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25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在观看立体图像时一般采用快门式立体眼镜,快门式立体眼镜携带 不方便、成本较高,且其原理是图像快速的左右眼切换,导致视觉闪烁感严重,对眼睛易产 生视觉疲劳,同时在立体显示与平面显示时不能完全兼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及其制作方法,在两组发光元件 上分别设置折射方向不同的折射罩,折射方向是一组向左,另一组向右,左、右眼图像分别 进入相对应的左右眼,由于每只眼睛看到的左右眼图像有强度差,最终在人脑中形成立体 图像,使得人们可以无需戴任何立体眼镜就可以观看立体图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的制作方法,包括显示屏和控制器,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所述显示屏上设置多个显示单元或显示像素,显示单元或显示像素由发光 元件组成;
步骤二,将发光元件分为两组,在两组发光元件上分别设置两组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进 行折射的折射罩,所述折射罩的折射方向一组向左,另一组向右,左右眼图像分别进入相对 应的左右眼中,由于每只眼睛看到的左右眼图像有强度差,最终在人脑中形成立体图像。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屏,在显示屏上设置多个显示单 元或显示像素,其中,所述显示单元或显示像素由发光元件组成,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为两 组,在两组发光元件上分别设置两组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进行折射的折射罩,所述折射罩的 折射方向一组向左,另一组向右。进一步,所述折射罩有单一折射面或多个折射面。进一步,所述折射罩设置在单一的发光元件上。进一步,所述折射罩成行或成列设置在发光元件上。进一步,所述折射罩为可以覆盖或遮挡多个像素的罩板。进一步,所述显示像素由一个或两个独立像素组成。 进一步,所述两组发光元件为隔行排列、隔列排列、奇阵排列或者偶阵排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任何电子大屏幕显示系统,最终都要在电子显示屏上显示最终图像,本发明是将大屏 幕各显示单元或显示像素罩以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进行折射的折射罩,在SC电子控制器端 将左、右眼图像信息数据分别发送至两组折射罩所覆盖或遮挡的发光元件,以形成两组发 光像素,使一组图像的光线向左折射,而另一组图像的光线向右折射,左右眼图像分别进入 相对应的左右眼,由于每只眼睛看到的左右眼图像有强度差,最终在人脑中形成立体图像,在观看时人们无需戴任何立体眼镜,即可实现裸眼观看立体图像的大屏幕。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室内外各种大屏幕显示,并且不受像素尺寸的限制。本发明折 射罩对于发光像素而言可以是独立的,可以是成行、成列的,也可以是制成可以覆盖或遮挡 若干像素的罩板。本发明两组发光元件在大屏幕上的排列不受上下、左右位置的限制,可以 是隔行排列,也可以是隔列排列,或者是奇、偶阵排列等;像素排列可以用于任何分辨率的 大屏幕显示,当每个物理像素可以分解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完整像素时,左右眼图像分辨率 可以没有任何降低。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 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 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或者附图 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图1为本发明带折射罩立体大屏幕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单一折射面的折射罩向左折射示意图3为多个折射面的折射罩向左折射示意图; 图4为单一折射面的折射罩向右折射示意图; 图5为多个折射面的折射罩向右折射示意图; 图6为两组发光元件隔行排列示意图; 图7两组发光元件隔列排列示意图; 图8两组发光元件奇阵排列示意图; 图9两组发光元件偶阵排列示意图; 图10为每两个独立像素形成一个物理像素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1为每两个独立像素形成一个物理像素的又一种实施方式; 图12为每两个独立像素形成一个物理像素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13为每两个独立像素形成一个物理像素的再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ι所示,本发明包括SC电子控制器和显示屏SN,SC电子控制器可以为扰编器、混 合器或复用器,显示屏SN上有多个显示单元或显示像素,显示单元或显示像素由发光元件 组成,多个发光元件分为两组,在两组发光元件上分别设置左右眼折射罩L或R,左右眼折 射罩L或R的折射方向是一组向左,另一组向右,左右眼图像分别进入相对应的左右眼,SC 电子控制器端将左、右眼图像信息数据分别发送至两组发光元件,以形成两组发光像素,左 右眼图像分别进入相对应的左右眼,由于每只眼睛看到的左右眼图像有强度差,最终在人 脑中形成立体图像。如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发明可以采用单一折射面的折射罩,也可采用多 个折射面(二个以上折射面)的折射罩,还可以在同一大屏幕上同时使用单一折射面的折射 罩和多个折射面的折射罩。折射罩由透明物质制成,也可以使用特殊透光曲线的材料制成以增大对比度,折射罩对于发光像素而言可以是独立的,即每个发光元件上设置一个折射 罩,可以是成行、成列的,也可以是制成可以覆盖或遮挡若干像素的罩板。折射罩可粘贴或 设法敷在或固定在发光元件或发光像素表面,在整个屏幕表面可以做防水处理,以实现在 室外使用的目的。本发明使用的发光像素可以是三合一的(三基色在同一器件内发光),也 可以是三拼一(三基色在各自器件内独立发光)的。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为发光元件(即发光像素)的几种排列方式,本发明的排 列方式并不限于以上列举的几种,只要在两组发光元件上分别设置两组在水平方向上左右 进行折射的折射罩,以形成两组发光像素,折射方向是一组向左,另一组向右,左右眼图像 能够分别进入相对应的左右眼即可。本发明中的显示像素指物理像素,每一个物理像素的位置可插入一个或两个独立 像素,当每个物理像素可以分解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完整像素时,左、右眼图像分辨率可以没 有任何降低。图10、图11、图12及图13列举了几种每两个独立像素形成一个物理像素的实 施方式,图10为上下分开的每两个独立像素形成一个物理像素,图11为左右分开的每两个 独立像素形成一个物理像素,图12为左上斜向分开的每两个独立像素形成一个物理像素, 图13为右上斜向分开的每两个独立像素形成一个物理像素。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室内外各种大屏幕显示,并且不受像素尺寸的限制(这里说明 一点是,所述的大屏幕可以是室内外超大屏幕,也可以是实施于普通的较小屏幕、PC机控制 或者脱机的显示屏)。本发明两组发光元件在大屏幕上的排列不受上下、左右位置的限制, 可以是隔行排列,也可以是隔列排列,或者是奇、偶阵排列等;像素排列可以用于任何分辨 率的大屏幕显示,当每个物理像素可以分解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完整像素时,左、右眼图像分 辨率可以没有任何降低,相对应于各像素之间的间隔处可以添加深色吸光物质以增大对比 度。当三基色光线通过折射罩时会因为波长的不同产生折射角度的少许差异,但不影响效
: O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的制作方法,包括显示屏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所述显示屏上设置多个显示单元或显示像素,显示单元或显示像素由发光 元件组成;步骤二,将发光元件分为两组,在两组发光元件上分别设置两组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进 行折射的折射罩,所述折射罩的折射方向一组向左,另一组向右,左右眼图像分别进入相对 应的左右眼中,由于每只眼睛看到的左右眼图像有强度差,最终在人脑中形成立体图像。
2.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屏,在显示屏上设置多个显示单元 或显示像素,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或显示像素由发光元件组成,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 为两组,在两组发光元件上分别设置两组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进行折射的折射罩,所述折射 罩的折射方向一组向左,另一组向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罩有单 一折射面或多个折射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罩设置 在单一的发光元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罩成行 或成列设置在发光元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罩为可 以覆盖或遮挡多个像素的罩板。
7.根据权利要求2、3、4、5、或6所述的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 显示像素由一个或两个独立像素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2、3、4、5、或6所述的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两组发光元件为隔行排列、隔列排列、奇阵排列或者偶阵排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折射罩的立体大屏幕的制作方法,包括显示屏和控制器,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所述显示屏上设置多个显示单元或显示像素,显示单元或显示像素由发光元件组成;步骤二,将发光元件分为两组,在两组发光元件上分别设置两组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进行折射的折射罩,所述折射罩的折射方向一组向左,另一组向右,左右眼图像分别进入相对应的左右眼中,由于每只眼睛看到的左右眼图像有强度差,最终在人脑中形成立体图像。本发明在两组发光元件上分别设置折射方向不同的折射罩,折射方向是一组向左,另一组向右,左、右眼图像分别进入相对应的左右眼,最终在人脑中形成立体图像,使得人们可以无需戴任何立体眼镜就可以观看立体图像。
文档编号G02B27/22GK102096201SQ20111000291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7日
发明者康献斌, 时大鑫, 朱国生, 李书政, 李超, 熊彬 申请人: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