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鼓的驱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72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光鼓的驱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装置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感光鼓的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打印机内部通常设置有驱动头,用于驱动粉盒内的感光鼓旋转。图1是现有技术中感光鼓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驱动头101中间设置有圆柱形的导电柱102。在感光鼓103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齿轮104。驱动齿轮104上设置有固定柱105,用于与驱动头101配合。在固定柱105中间,设置有导电片和插销,该导电片和插销被驱动齿轮104的啮合部包围。将粉盒安装到打印机内时,打开打印机的仓盖,打印机内的驱动头101沿着感光鼓103的轴向收缩,以便于将感光鼓103放到正确的位置;之后关闭打印机仓盖,打印机内的驱动头101沿着感光鼓103的轴向伸出,并与感光鼓103的端部配合,从而可驱动感光鼓 103转动。导电柱102与插销及导电片接触,实现电导通。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结构的缺陷在于,感光鼓103上的插销没有弹性,与导电柱102 之间不能实现实时弹性接触,电连接的可靠度低;并且插销为五金件材料,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感光鼓的驱动组件不能实现可靠接触的缺陷,提供一种感光鼓的驱动组件,可实现可靠接触。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感光鼓的驱动组件,包括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感光鼓一端的驱动齿轮、以及与所述驱动齿轮电连接的驱动头,其中, 所述驱动齿轮包括用于与所述驱动头相连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头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片;以及用于与所述感光鼓相连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感光鼓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片;所述驱动齿轮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的容纳孔, 所述容纳孔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片电连接。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片包括平板部、以及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高于所述驱动齿轮的第一端的端面。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头的一端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内设置有导电柱;所述驱动齿轮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凹部配合的固定柱, 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突起部位于所述多个固定柱之间。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齿轮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导电片的平板部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配合。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导电片包括薄板状主体,所述薄板状主体上设置有槽,从而形成用于与所述感光鼓的内壁电接触的触爪。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所述触爪延着所述感光鼓的径向延伸,并突出于所述薄板状主体的外周面。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所述连接件是弹簧或轴销。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头的导电柱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突起部电接触。实施本发明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驱动组件采用了两个导电片,并采用连接件将两者电连接,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组装的复杂程度。第一导电片设置突起部,第二导电片设置触爪,两者之间采用弹簧连接,保证了可靠的弹性电连接。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感光鼓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感光鼓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感光鼓的驱动组件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图2和图3均为本发明中感光鼓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 感光鼓201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头202和驱动齿轮203。驱动头202设置于打印机内部,呈圆柱状,其一端设置有凹部204。在凹部204内,设置有导电柱205,该导电柱205位于驱动头202的轴线上。驱动齿轮203设置在感光鼓201的一端,包括与驱动头202相连的第一端20 、与感光鼓201相连的第二端203a、以及位于第一端20 和第二端203a之间的啮合部203c。 感光鼓201的端部套设并固定在驱动齿轮203的第二端203a外。驱动齿轮203的第一端 203b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沿感光鼓201的轴向延伸的固定柱206。这多个固定柱206与驱动头202的凹部204配合,当驱动头202转动时,也会带动驱动齿轮203转动,并进一步带动感光鼓201转动。在驱动齿轮203的第一端20 的端面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片207。该第一导电片207包括平板部207a、以及突起部207b。在驱动齿轮203的第一端20 的端面上, 设置有定位柱208,第一导电片207的平板部207a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孔209,定位孔209 与定位柱208配合。突起部207b位于多个固定柱206之间,并位于感光鼓201的轴线上, 该突起部207b高出驱动齿轮203的第一端20 的端面。在驱动齿轮203上,还设置有从第一端20 的端面延伸至第二端203a的端面的容纳孔210。在容纳孔210内,设置有连接件21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连接件优选弹簧,也可以采用轴销等。在驱动齿轮203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片211。该第二导电片211包括薄板状主体,其上设有槽,从而形成用于与感光鼓201的内壁电接触的触爪213,该触爪213沿着感光鼓201的径向延伸,并突出于第二导电片211的薄板状主体的外周面。与第一导电片207类似,第二导电片211上设置有定位孔,驱动齿轮203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当驱动齿轮203与感光鼓201配合时,触爪213与感光鼓201的内壁紧密接触。连接件212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片207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电片211电连接。将粉盒安装到打印机内时,打开打印机的仓盖,打印机内的驱动头202沿着感光鼓201的轴向收缩,以便于将感光鼓201放到正确的位置;之后关闭打印机仓盖,打印机内的驱动头202沿着感光鼓201的轴向伸出,并与感光鼓201的端部的驱动齿轮203配合,从而可驱动感光鼓201转动。导电柱205与第一导电片207的突出部207b接触,而第一导电片207通过连接件212与第二导电片211电连接,借此将打印机的驱动头202与感光鼓201 电连接。由于本发明的驱动组件采用了两个导电片207、211,并采用连接件212将两者电连接,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组装的复杂程度。第一导电片207设置突起部207b,第二导电片 211设置触爪213,两者之间采用弹簧连接,保证了可靠的弹性电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感光鼓的驱动组件,包括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感光鼓一端的驱动齿轮、以及与所述驱动齿轮电连接的驱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包括用于与所述驱动头相连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头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片;以及用于与所述感光鼓相连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感光鼓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片;所述驱动齿轮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包括平板部、以及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高于所述驱动齿轮的第一端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的一端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内设置有导电柱;所述驱动齿轮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凹部配合的固定柱,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突起部位于所述多个固定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导电片的平板部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片包括薄板状主体,所述薄板状主体上设置有槽,从而形成用于与所述感光鼓的内壁电接触的触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爪延着所述感光鼓的径向延伸,并突出于所述薄板状主体的外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是弹簧或轴销。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鼓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的导电柱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突起部电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光鼓的驱动组件,包括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感光鼓一端的驱动齿轮、以及与所述驱动齿轮电连接的驱动头,其中,所述驱动齿轮包括用于与所述驱动头相连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头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片;以及用于与所述感光鼓相连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感光鼓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片;所述驱动齿轮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片电连接。这种感光鼓的驱动组件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组装的复杂程度。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314118SQ20111026335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7日
发明者洪奕龙 申请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