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可达性的光纤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74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改进的可达性的光纤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改进的可达性的光纤模块。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基于电线的网络相比较,光纤通信网络能够以高得多的速度传输更多的信息。因此,光纤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通信网络。在光纤网络内,紧套光纤通常应用于空间有限的各种应用。使用紧套光纤时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可达性的问题。期望能够快速地去除保护性缓冲管,以使得可以容易地到达所包住的光纤。半紧套光纤和松散缓冲管通过在缓冲管和所包住的光纤之间设置间隙来提供改进的可达性。然而,该间隙提供了所包住的光纤可以扭曲或以其它方式弯曲的空间,特别是在任意的缓冲管收缩或伸展期间。该扭曲或弯曲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衰减。因此,需要可达性改进了并且衰减特性良好的光纤模块(例如,缓冲管)。
发明内容因此,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包括光纤模块。所述光纤模块通常包括由中间层包围着的一个或多个光纤。所述中间层通常包括诸如热塑性凝胶等的高分子介质。液体润滑剂可以分散在所述高分子介质内。缓冲管包围着所述光纤和所述中间层。在下文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内,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前述说明要点以及其它典型目的和/或优点及实现这些的方式。图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光纤模块。图2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光纤模块。图3示出光纤模块在其各中间层的硅油的量改变时的可剥离性数据。图4A示出具有弯曲不敏感光纤的示例光纤模块的衰减数据。图4B示出具有标准单模光纤的示例光纤模块的衰减数据。图5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光纤光缆。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光纤光缆的衰减数据。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光纤光缆的附加衰减数据。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包括具有优良的可剥离性(例如,针对光纤的可达性)的光纤模块。图1和2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光纤模块10。各光纤模块10包括一个或多个光纤11。图1示出具有四个光纤的光纤模块10,并且图2示出具有两个光纤的光纤模块10。图1和2各自示出(i)中间层12包围光纤11、和(ii)缓冲管13包住光纤11和中间层12。通常,在光纤11和中间层12之间无自由空间。此外,在中间层12和缓冲管13之间通常无环形的自由空间。换言之,缓冲管13通常紧密包围中间层12。至少部分填充缓冲管13内的自由空间的中间层12的柔性凝胶通常在光纤模块的诸如约-20°C60°C等的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具有一致性。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例如,约-30°C70°C、约-40°C70°C等)也是可以的。中间层12的材料的柔性使得可以在确保光纤11和缓冲管13之间充分耦合的情况下限制针对光纤11的机械应力。中间层12通常包括热熔性密封和剥离材料。在这方面,“热熔性”材料是在被充分加热时变为液态的材料。“密封和剥离材料”是可以被去除而不会有残留(即使有也不多)的材料。因此,中间层12包括高分子材料(例如,高分子介质)。通常,该高分子材料是诸如由合成烃类聚合物制成的热塑性凝胶等的热塑性凝胶。合适的热塑性凝胶是可从HenkelKGaA商业购买到的MacroplastCF405和MacroplastCF412。作为用作在先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61/379,931的附录1,提供了与胞(^叩1狀丨CF405热塑性凝胶有关的技术信息。如前所述,在此通过引用而包含包括在附录I中的美国专利申请61/379,931的全部内容。为了确保中间层在光纤模块的通常工作范围内具有适当的机械性质,热塑性凝胶的软化点通常大于70°C(例如,80°C以上)。可以根据ASTME观测试法来测量该软化点。并且,热塑性凝胶的玻璃转变温度通常小于-40°C(例如,-50°C以下)。可以使用采用温度变化为MK/min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来测量该玻璃转变温度。例如,MacroplastCF412热塑性凝胶的软化点约为112°C并且玻璃转变温度小于约-80°C。热塑性凝胶通常为相对柔软的材料。可以根据NFT60-119规格来测量热塑性凝胶的硬度。因此,如在施加时间为5秒的情况下根据NFT60-119规格测量出的,热塑性凝胶的渗透性在-30°C70°C的温度范围内通常至少为约1.O毫米,诸如至少为1.2毫米等。在这方面,如在施加时间为5秒的情况下根据NFT60-119规格测量出的,已测量出MacroplastCF412热塑性凝胶的渗透性在_30°C下为1.2毫米。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在施加时间为5秒的情况下根据NFT60-119规格测量出的,热塑性凝胶的渗透性在-40°C70°C的温度范围内可以至少为约1.5毫米,诸如至少约2.5毫米(例如,3.O毫米以上)等。在这方面,如在施加时间为5秒的情况下根据NFT60-119规格测量出的,已观察到MacroplastCF405热塑性凝胶的渗透性在_40°C下为3.5毫米、在20°C下为7.0毫米并且在70°C下为14.0毫米。在共同转让的(2009年7月23日公开的)的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2009/091243A1公开了一种包括包围着位于热塑性凝胶内的光纤的缓冲管的光纤模块,在此通过引用包含该国际专利申请公开的全部内容。这就是说,可以使用与热塑性凝胶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例如,硬度和弹性)的其它材料。例如,高分子材料可以是具有或不具有交联的热塑性材料(例如,诸如Kraton热塑性弹性体等的嵌段共聚物)。此外,例如,高分子材料可以是热固性材料。尽管前述说明,但为了便于增强缓冲管13和中间层12相对于光纤11的剥离性,本光纤模块采用润滑剂。中间层12通常包括诸如纳入型液体润滑剂(incorporatedliquidlubricant)(例如,分散在高分子介质内的硅油)等的润滑剂。在典型实施例中,中间层12包括重量百分比约为520的硅油。更通常地,中间层12包括重量百分比约为1020的硅油(例如,重量百分比约为15的硅油)。如果润滑剂的百分比过高(例如,重量百分比大于约30),则该润滑剂无法与高分子材料(例如,热塑性凝胶)适当混合。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液体润滑剂(例如,硅油)对光纤进行包覆,从而便于使缓冲管以及中间层与光纤剥离。在这种替代实施例中,中间层通常不包括分散的润滑剂。缓冲管13通常由热塑性材料构成。例如,缓冲管13可以由以下构成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低收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聚酯;诸如聚酰胺12(PA12)、无定形聚酰胺12或聚酰胺11等的尼龙;聚氯乙烯(PV°C);诸如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等的聚烯烃;无卤阻燃材料(HFRR);诸如聚氨酯丙烯酸酯等的聚氨酯聚合物;以及/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在一个典型实施例中,缓冲管的内径约为0.65毫米,外径约为1.25毫米,并且包住外径均约为242微米的四个光纤。在另一典型实施例中,缓冲管的内径约为0.55毫米,外径约为1.05毫米,并且包住外径均约为242微米的两个光纤。对于包含单个242微米光纤的光纤模块,缓冲管的外径通常约为900微米。此外,缓冲管的内径通常约为0.27毫米0.34毫米,更通常约为0.3毫米0.34毫米(例如,约0.32毫米)。换言之,包含单个242微米光纤的光纤模块的中间层的厚度约为15微米50微米(例如,约35微米)。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可以包含多模光纤或单模光纤。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光纤模块采用纤芯为50微米并且符合ITU-TG.651.1推荐的传统的多模光纤(例如,0M2多模光纤)。在此通过引用而包括ITU-TG.651.1标准(07/2007)的全部内容。可以采用的示例多模光纤包括可从Draka(Claremont,NorthCarolina)商业购买到的MaxCap多模光纤(0M2+、0M3或0M4)。可选地,本光纤模块可以包括可从Draka(Claremont,NorthCarolina)商业购买到的诸如MaXCapTM-BB-0MX多模光纤等的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在这方面,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通常具有以下特性(i)在弯曲半径为15毫米的情况下,绕卷轴两匝的绕组在波长850纳米处的宏弯曲损耗不大于0.IdB;以及(ii)在弯曲半径为15毫米的情况下,绕卷轴两匝的绕组在波长1300纳米处的宏弯曲损耗不大于0.3dB。作为对比,根据ITU-TG.651.1标准,传统的多模光纤具有以下特性(i)在弯曲半径为15毫米的情况下,绕卷轴两匝的绕组在波长850纳米处的宏弯曲损耗不大于IdB;以及(ii)在弯曲半径为15毫米的情况下,绕卷轴两匝的绕组在波长1300纳米处的宏弯曲损耗不大于ldB。此外,如在弯曲半径为15毫米的情况下使用绕卷轴两匝的绕组测量出的,传统的多模光纤通常具有以下特性(i)在波长850纳米处,宏弯曲损耗大于0.ldB,更通常为大于0.2dB(例如,0.3dB以上);以及(ii)在波长1300纳米处,宏弯曲损耗大于0.3dB,更通常为大于0.4dB(例如,0.5dB以上)。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光纤模块所采用的光纤是传统的标准单模光纤(SSMF)。可从例如Draka(Claremont,NorthCarolina)商业购买到符合ITU-TG.652.D推荐的合适的单模光纤(例如,增强型单模光纤(ESMF))。在此通过引用而包括ITU-TG.652.D推荐(11/2009)及其各个特性(gp,A、B、(^PD)的全部内容。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根据本发明的光纤模块中可以采用弯曲不敏感单模光6纤。弯曲不敏感光纤不易受(例如,由微弯曲或宏弯曲所引起的)衰减影响。可从Draka(Claremont,NorthCarolina)商业购买到本光纤模块所使用的、符合ITU-TG.652.D推荐的商品名称为BendBright的示例单模玻璃光纤。这就是说,采用满足ιτυ-τG.657.A推荐(例如,ITU-TG.657.Al(11/2009)和ITU-TG.657.Α2(11/2009)子类)以及/或者ITU-TG.657.B推荐(例如,ITU-TG.657.Β2(11/2009)和ITU-TG.657.Β3(11/2009)子类)的弯曲不敏感玻璃光纤,这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此通过引用而包括ITU-TG.657.Α/Β推荐的全部内容。在这方面,可从Draka(Claremont,NorthCarolina)商业购买到本发明所使用的、同时符合ITU-TG.652.D推荐和ITU-TG.657.A/B推荐的商品名称为BendBrightxs的示例弯曲不敏感单模玻璃光纤。BendBrightxs光纤展示了在宏弯曲和微弯曲这两方面的极大改进。如共同转让的2008年11月9日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PCT/US08/^927(对应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2009/062131A1)"Microbend-ResistantOpticalFiber”(Overton)以及2008年11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2/267,732(对应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9/0175583A1)"Microbend-ResistantOpticalFiber”(Overton)所述,将弯曲不敏感玻璃光纤(例如,可从Draka购买到的商品名称BendBrightxs的单模玻璃光纤)和具有非常低的模量的一次包覆配对,实现了损耗异常低的光纤(例如,与采用传统包覆体系的单模光纤相比较,微弯曲灵敏度下降了至少10X)。根据本发明的光纤模块在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2009/062131A1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9/0175583A1所公开的包覆,在此通过引用包含这两个申请公开的全部内容。本光纤模块所采用的光纤还可以符合IEC60793标准和IEC60794标准,在此通过弓I用包含这两个标准的全部内容。尽管光纤的直径较小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但光纤的外径通常约为235微米沈5微米。例如,组份玻璃光纤的外径可以约为125微米。对于包住该光纤的包覆层,一次包覆的外径可以约为175微米195微米(即,一次包覆的厚度约为25微米35微米),并且二次包覆的外径可以约为235微米265微米(即,二次包覆的厚度约为20微米45微米)。可选地,该光纤可以包括厚度通常为210微米的最外层的墨层。根据本发明的光纤模块具有改进了的可达性。在这方面,可以通过确定在单次操作中能够大致被去除以允许到达光纤的缓冲管和中间层的长度来测试可达性。通常,可以在单次操作中使用小于约20N的剥离力(例如,使用约10N以下的剥离力)来(成整块地)去除至少约为300毫米的缓冲管和中间层。更通常地,可以在单次操作中使用不大于约20N的剥离力(例如,使用小于约15N的剥离力)来去除至少约为400毫米的缓冲管和中间层。在特定实施例中,可以在单次操作中使用不大于约20N的剥离力来去除至少约为600毫米的缓冲管和中间层。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可以在单次操作中使用不大于约10N的剥离力来去除至少约为600毫米的缓冲管和中间层。在又一特定实施例中,可以在单次操作中使用不大于约20N(例如,小于约15N)的剥离力来去除至少约为1200毫米的缓冲管和中间层。因此,可以在对本光纤模块的剩余部分、特别是该光纤模块内部的构成光纤造成损坏的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快速到达该光纤。在这方面,图3示出光纤模块在分散在其各中间层内的硅油的量改变时的可剥离性测试数据。所测试的各光纤模块包括两个光纤。此外,所测试的各光纤模块包括内径为0.55毫米且外径为1.05毫米的PA12缓冲管。在测试光纤模块的可剥离性时,在离该模块的端部的指定距离(即,要剥离的距离,诸如300毫米或600毫米等)处,对该模块的缓冲管和下方的中间层进行环切。接着,对该模块从该环切处起直到超过该模块的端部约10厘米处粘贴玻璃纤维增强的压敏胶带(即,使得该胶带有约10厘米并未附着)。在将该胶带粘贴至该模块之后,将测力计安装至该压敏胶带的未附着端部。该模块的未被剥离的部分绕直径为30毫米的芯轴卷绕5匝或6匝。对该模块的卷绕部分粘贴胶带以使该模块进一步耦合至该芯轴。向缓冲管施加力,从而以约每秒20毫米每秒50毫米的速度将该缓冲管及中间层与其内部所包含的光纤剥离。使用测力计来测量将缓冲管和中间层的指定部分剥离所需的力。本光纤模块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衰减性能。在这方面,可以使用温度循环测试来测量光纤模块(例如,单元)的衰减。例如,可以对光纤单元的样本进行-40°C70°C的温度循环。可以对该样本进行两次这样的温度循环(例如,两次-40V70V的循环)。在两次连续的-40°C70°C的温度循环期间,包含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的光纤模块在波长1550纳米和波长1625纳米处的衰减(S卩,附加损耗)的最大增加量均小于0.IdB/km(例如,小于约0.05dB/km)。更通常地,在两次_40°C70°C的温度循环期间,包含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的光纤模块在波长1550纳米和波长1625纳米处的衰减的最大增加量均小于0.025dB/km(例如,小于约0.01dB/km)。图4A示出示例光纤模块的衰减数据。所测试的各光纤模块包括符合ITU-TG.657.A2推荐的两个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此外,所测试的各光纤模块包括内径为0.55毫米且外径为1.05毫米的PA12缓冲管。所测试的各光纤模块的中间层由MacroplastCF412构成。图4B示出各自包含符合ITU-TG.652.D标准的两个光纤的示例光纤模块的衰减数据。如图4B所示,包含传统的标准单模光纤(SSMF)的模块具有良好的衰减性能(例如,在两次连续的_20°C70°C的温度循环期间,在波长1550纳米和波长1625纳米处的衰减的最大增加量均小于约0.ldB/km)。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包括制造光纤模块的方法。为了产生包括液体润滑剂(例如,硅油)的中间层,通过加热使热塑性凝胶软化(例如,以降低其粘度)。然后,向该热塑性凝胶添加液体润滑剂。对该热塑性凝胶进行混合以确保液体润滑剂均勻分布在该热塑性凝胶内。在混合之后,可以对该热塑性凝胶进行冷却。为了形成光纤模块,可以同时绕一个或多个光纤挤压出中间层和缓冲管。可选地,首先,绕光纤挤压出中间层。之后,绕该中间层和光纤挤压出缓冲管。通常对形成缓冲管和中间层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加热以便于进行挤压。例如,通常将形成中间层所使用的材料加热至约130°C180°C的温度,更通常加热至约150°C180°C(例如,约160°C)的温度。如所述,还可以在绕光纤挤压出中间层和缓冲管之前利用液体润滑剂对光纤进行包覆。在又一方面中,本发明包括包含一个或多个光纤模块的光纤光缆。图5示出示例光纤光缆30。光纤光缆30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光纤模块31(例如,如图1和2所示的光纤模块10)。图5示出具有M个光纤模块31的光纤光缆30。包住光纤模块31的光缆外套32可以是由介电材料(例如,非导电聚合物)构成的单层外套。例如,光缆外套32可以由诸如聚氯乙烯(PVC)、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例如,尼龙)或聚酯(例如,PBT)等的柔性阻燃级高分子材料构成。在典型实施例中,光缆外套32还由无卤阻燃(HFFR)材料构成。光缆外套32还可以包含诸如成核剂、阻燃剂、烟阻燃剂、抗氧化剂、UV(紫外线)吸收剂和/或增塑剂等的其它添加剂。光缆外套32可以包括用于提供提高了的保护和强度的补充性结构组件。例如,光缆外套32内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径向强度构件33。该径向强度构件可以由金属或玻璃纤维(例如,玻璃增强塑料“GRP”)构成。径向强度构件33有助于限制由于牵引力(例如,在管道内铺设光缆30期间发生的牵引力)而引起的光缆30的变形。径向强度构件33还有助于限制由光缆外套32在光纤30经受大的温度变化时可能发生的缩胀所引起的光缆30的轴向变形。如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光纤模块能够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因此,可以根据IEC60794-1-1-F1温度循环测试标准来测试本光纤光缆。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IEC60794-1-1-F1温度循环测试标准进行_5°C50°C的温度循环期间或之后,测量出本光纤光缆的衰减(即,附加损耗)的变化不大于约0.2dB/km。可选地,可以对本光纤光缆进行-40°C70°C的温度循环。可以对样本进行两次温度循环(例如,两次-40°C70°C的循环)。如由图6和7所示的测试数据所示,在两次连续的-40°C70°C的温度循环期间,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光缆在波长1550纳米和波长1625纳米处的衰减(即,附加损耗)的最大增加量通常均小于约0.04dB/km(例如,小于约0.02dB/km)。针对图6和7,所测试的各光纤光缆包括12个光纤模块。各模块包括符合ITU-TG.657.A2推荐的两个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各模块包括包围光纤的、内径为0.55毫米且外径为1.05毫米的PA12缓冲管。各模块的中间层由MacroplastCF412构成并且包括13%的硅油。所测试的各光纤光缆具有由无卤阻燃剂(HFFR)材料构成的、内径为5.6毫米且外径为10毫米的光缆外套。所测试的各光纤光缆具有直径为1.0毫米的两个GRPjPg向强度构件。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光缆特别适合于在建筑物内配置光学远程通信网络。为了便于在建筑物内配置光学远程通信网络,可以将光纤模块31从光纤光缆30分离。为了将光纤模块30从光纤光缆31分离,在光缆外套32中切出两个切口,从而产生(i)第一开口,通过该第一切口切出光纤模块31,和(ii)第二开口,通过该第二切口拔出所切出的光纤模块31以进行分离。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之间的距离通常约为20米,由此允许分离出长度为20米的光纤模块31。作为本发明公开内容的补充,本申请通过引用而包含以下共同转让的专利、专利申请公开和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1、美国专利4,838,643,SingleModeBendInsensitiveFiberforUseinFiberOpticGuidanceApplications(Hodgesetal.);2、美国专禾Ij7,623,747,SingleModeOpticalFiber(deMontmorillonetal.);3、美国专利7,587,111,Single-ModeOpticalFiber(deMontmorillonetal.);4、美国专利7,356,234,ChromaticDispersionCompensatingFiber(deMontmorillonetal.);5、美国专禾丨J7,483,613,ChromaticDispersionCompensatingFiber(Bigot-Astrucetal.);6、美国专利7,526,177,Fluorine-DopedOpticalFiber(Matthijsseetal.);7、美国专利7,555,186,OpticalFiber(Flammeretal.);8、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9/0252469A1,Dispersion-ShiftedOpticalFiber(Sillardetal.);9、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044595A1,TransmissionOpticalFiberHavingLargeEffectiveArea(Sillardetal.);10、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02009/062131A1,Microbend-ResistantOpticalFiber,(Overton);1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9/0175583A1,Microbend-ResistantOpticalFiber,(Overton);1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9/02798;35A1,Single-ModeOpticalFiberHavingReducedBendingLosses,(deMontmorillonetal.),2009年5月6日提交;13、美国专利7,889,960,Bend-InsensitiveSingle-ModeOpticalFiber,(deMontmorillonetal.);1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021170A1,WavelengthMultiplexedOpticalSystemwithMultimodeOpticalFibers,(Lumineauetal.),2009年6月23日提交;15、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028020Al,MultimodeOpticalFibers,(Gholamietal.),2009年7月7日提交;16、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19202A1,Reduced-DiameterOpticalFiber,(Overton),2009年11月6日提交;17、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969Al,MultimodeOpticalSystem,(Gholamietal.),2009年11月6日提交;18、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18388A1,AmplifyingOpticalFiberandMethodofManufacturing,(Pastouretetal.),2009年11月12日提交;19、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35627A1,AmplifyingOpticalFiberandProductionMethod,(Pastouretetal.),2009年12月2日提交;20、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42033,IonizingRadiation-ResistantOpticalFiberAmplifier,(Regnieretal.),2009年12月8日提交;2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50505A1,BufferedOpticalFiber,(Testuetal.),2009年12月11日提交;2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71945,MethodofClassifyingaGraded-IndexMultimodeOpticalFiber,(Gholamiet&1.),2010年1月7日提交;2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89397A1,Single-ModeOpticalFiber,(Richardetal.),2010年1月22日提交;2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89399A1,Single-ModeOpticalFiberHavinganEnlargedEffectiveArea,(Sillardet&1.),2010年1月27日提交;25、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89400A1,Single-ModeOpticalFiber,(Sillardetal.),2010年1月27日提交;26、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214649A1,OpticalFiberAmplifierHavingNanostructures,(Burovetal.),2010年2月19日提交;27、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254653A1,MultimodeFiber,(Molinetal.),2010年4月22日提交;28、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310218Al,LargeBandwidthMultimodeOpticalFiberHavingaReducedCladdingEffect,(Molinetal·),2010年6月4日提交;29、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058781A1,MultimodeOpticalFiberHavingImprovedBendingLosses,(Molinetal.),2010^f-9J3i9H11;30、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064367Al,MultimodeOpticalFiber,(Molinetal.),2010年9月17日提交;3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069724A1,OpticalFiberforSum-FrequencyGeneration,(Richardetal.),2010年9月22日提交;3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116160A1,Rare-Earth-DopedOpticalFiberHavingSmallNumericalAperture,(Boivinetal.),2010年11月11日提交;3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123161A1,High-Bandwidth,MultimodeOpticalFiberwithReducedCladdingEffect,(Molinetal.),2010年11月24日提交;3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123162A1,High-Bandwidth,Dual-Trench-AssistedMultimodeOpticalFiber,(Molinetal.),2010年11月24日提交;35、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135262A1,MultimodeOpticalFiberwithLowBendingLossesandReducedCladdingEffect,(Molinetal.),2010年12月3日;36、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135263A1,High-BandwidthMultimodeOpticalFiberHavingReducedBendingLosses,(Molinetal.),2010年12月3日提交;37、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188826A1,Non-ZeroDispersionShiftedOpticalFiberHavingaLargeEffectiveArea,(Sillardetal.),2011年1月31日提交;38、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188823A1,Non-ZeroDispersionShiftedOpticalFiberHavingaShortCutoffWavelength,(Sillardetal.),2011年1月31日提交;39、美国专利申请13/037,943,Broad-BandwidthMultimodeOpticalFiberHavingReducedBendingLosses,(Bigot—Astrucetal.),2011年3月1日提交;40、美国专利申请13/048,028,Single-ModeOpticalFiber,(deMontmorillonetal.),2011年3月15日提交;41、美国专利申请13/175,181,Single-ModeOpticalFiber,(Bigot-Astrucetal.),2011年7月1日提交;以及42、美国专利申请13/206,943,MethodofFabricatinganOpticalFiberPreform,(deMontmorillonetal.),2011年8月10日提交。作为本发明公开内容的补充,本申请通过引用而包含以下共同转让的专利、专利申请公开和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1、美国专利5,574,816,Polypropylene_PolyethyleneCopolymerBufferTubesforOpticalFiberCablesandMethodforMakingtheSame;2、美国专利5,717,805,StressConcentrationsinanOpticalFiberRibbontoFacilitateSeparationofRibbonMatrixMaterial;3、美国专利5,761,362,Polypropylene_PolyethyleneCopolymerBufferTubesforOpticalFiberCablesandMethodforMakingtheSame;4、美国专利5,911,023,PolyolefinMaterialsSuitableforOpticalFiberCableComponents;5、美国专利5,982,968,StressConcentrationsinanOpticalFiberRibbontoFacilitateSeparationofRibbonMatrixMaterial;6、美国专利6,035,087,OpticalUnitforFiberOpticCables;7、美国专利6,066,397,PolypropyleneFillerRodsforOpticalFiberCommunicationsCables;8、美国专利6,175,677,OpticalFiberMulti-RibbonandMethodforMakingtheSame;9、美国专利6,085,009,WaterBlockingGelsCompatiblewithPolyolefinOpticalFiberCableBufferTubesandCablesMadeTherewith;10、美国专利6,215,931,FlexibleThermoplasticPolyolefinElastomersforBufferingTransmissionElementsinaTelecommunnicationsCable;11、美国专利6,134,363,MethodforAccessingOpticalFibersintheMidspanRegionofanOpticalFiberCable;12、美国专利6,381,390,Color-CodedOpticalFiberRibbonandDieforMakingtheSame;13、美国专利6,181,857,MethodforAccessingOpticalFibersContainedinaSheath;14、美国专利6,314,224,Thick-WalledCableJacketwithNon-CircularCavityCrossSection;15、美国专利6,334,016,OpticalFiberRibbonMatrixMaterialHaving12OptimalHandlingCharacteristics;16、美国专利6,321,012,0pticalFiberHavingWaterSwellableMaterialforIdentifyingGroupingofFiberGroups;17、美国专利6,321,014,MethodforManufacturingOpticalFiberRibbon;18、美国专禾Ij6,210,802,PolypropyleneFillerRodsforOpticalFiberCommunicationsCables;19、美国专利6,493,491,OpticalDropCableforAerialInstallation;20、美国专利7,346,244,CoatedCentralStrengthMemberforFiberOpticCableswithReducedShrinkage;21、美国专利6,658,184,ProtectiveSkinforOpticalFibers;22、美国专利6,603,908,BufferTubethatResultsinEasyAccesstoandLowAttenuationofFibersDisposedWithinBufferTube;23、美国专利7,045,010,ApplicatorforHigh-SpeedGelBufferingofFlextubeOpticalFiberBundles;24、美国专禾Ij6,749,446,OpticalFiberCablewithCushionMembersProtectingOpticalFiberRibbonStack;25、_15禾1J6,922,515,MethodandApparatustoReduceVariationofExcessFiberLengthinBufferTubesofFiberOpticCables;26、_15禾1J6,618,538,MethodandApparatustoReduceVariationofExcessFiberLengthinBufferTubesofFiberOpticCables;322,122,MethodandApparatusforCuringaFiberHavingatLeastTwoFiberCoatingCuringStages;28、美国专利6,912,347,OptimizedFiberOpticCableSuitableforMicroductBlownInstallation;29、美国专利6,941,049,FiberOpticCableHavingNoRigidStrengthMembersandaReducedCoefficientofThermalExpansion;30、美国专利7,162,128,UseofBufferTubeCouplingCoiltoPreventFiberRetraction;31、美国专利7,515,795,Water-SwellableTape,Adhesive-BackedforCouplingWhenUsedInsideaBufferTube(Overtonetal.);3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8/(^92262Al,Grease-FreeBufferOpticalFiberBufferTubeConstructionUtilizingaWater-Swe11ab1e,TexturizedYarn(Overtonetal.);33、欧洲专利申请公开1,921,478A1,TelecommunicationOpticalFiberCable(Tatatetal.);34、美国专利7,702,204,MethodforManufacturinganOpticalFiberPreform(Gonnetetal.);35、美国专利7,570,852,OpticalFiberCableSuitedforBlownInstallationorPushingInstallationinMicroductsofSmallDiameter(Nothoferetal.);36、美国专利7,646,954,OpticalFiberTelecommunicationsCable(Tatat);37、美国专利7,599,589,Gel-FreeBufferTubewithAdhesivelyCoupledOpticalElement(Overtonetal.);38、美国专利7,567,739,FiberOpticCableHavingaWater-SwellableElement(Overton);39、美国专利7,817,891,MethodforAccessingOpticalFiberswithinnaTelecommunicationCable(Lavenneetal.);40、美国专利7,639,915,0pticalFiberCableHavingaDeformableCouplingElement(Parrisetal.);41、美国专利7,646,952,OpticalFiberCableHavingRaisedCouplingSupports(Parris);42、美国专利7,724,998,CouplingCompositionforOpticalFiberCables(Parrisetal.);4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9/0214167Al,BufferTubewithHollowChannels,(Lookadooetal.);4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9/(^97107A1,OpticalFiberTelecommunicationCable,(Tatat),2009年5月15日提交;45、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9/0279833A1,BufferTubewithAdhesivelyCoupledOpticalFibersand/orWater-SwellableElement,(Overtonetal.),2009年7月21日提交;46、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092i;35Al,OpticalFiberCableAssembly,(Barkeretal.),2009年9月10日提交;47、美国专利7,974,507,High-Fiber-DensityOpticalFiberCable(Lovieetal.);48、美国专利7,970,247,BufferTubesforMid-SpanStorage(Barker);49、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35623A1,Single-FiberDropCablesforMDUDeployments,(Overton),2009年11月9日提交;50、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092140A1,Optical-FiberLooseTubeCables,(Overton),2009年11月9日提交;5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35624A1,Reduced-SizeFlatDropCable,(Overtonetal.),2009年11月9日提交;5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092138A1,ADSSCableswithHigh-PerformanceOpticalFiber,(Overton),2009年11月9日提交;5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35625A1,Reduced-DiameterRibbonCableswithHigh-performanceOpticalFiber,(Overton),2009^11@10H11;5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092139A1,Reduced-Diameter,Easy-AccessLooseTubeCable,(Overton),2009年11月10日提交;55、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54479A1,MethodandDeviceforManufacturinganOpticalPreform,(Milicevicetal.),2009年12月19日提交;56、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66375,PerforatedWater-BlockingElement,(Parris),2009年12月29日提交;57、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18382IAl,UVLEDApparatusforCuringGlass-FiberCoatings,(Hartsuikeretal.),2009年12月30日提交;58、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202741A1,Central-TubeCablewithHigh-ConductivityConductorsEncapsulatedwithHigh-Dielectric-StrengthInsulation,(Ryanetal.),2010年2月4日;59、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0/02153^A1,CableHavingLubricated,ExtractableElements,(Tatatetal·),2010年2月23日提交;60、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026889A1,Tight-BufferedOpticalFiberUnitHavingImprovedAccessibility,(Rischetal·),2010年7月26日提交;6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11/0064371A1,MethodsandDevicesforCableInsertionintoLatchedConduit,(Leathermanetal·),2010年9月14El提交;6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11/0069932A1,High-Fiber-DensityOptical-FiberCable,(Overtonetal.),2010年10月19日提交;6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11/0091171A1,Optical-FiberCableHavingHighFiberCountandHighFiberDensity,(Tatatetal.),2010年10月19日提交;6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11/0176782A1,Water-SolubleWater-BlockingElement,(Parris),2011年1月19日提交;65、美国专利申请13/096,178,Data-CenterCable,(Lovieetal.),2011年4月28日提交;66、美国专利申请13/099,663,BundledFiberOpticCables,(Quinnetal.),2011年5月3日提交;67、美国专利申请13/111,147,CuringApparatusEmployingAngledUVLEDs,(Molin),2011年5月19日提交;68、美国专利申请13/116,141,Low-SmokeandFlame-RetardantFiberOpticCables,(Lovieetal.),2011年5月26日提交;69、美国专利申请13/152,651,CuringApparatusHavingUVSourcesThatEmitDifferingRangesofUVRadiation,(Gharbietal.),2011年6月3日提交;70、美国专利申请13/181,762,AdhesivelyCoupledOpticalFibersandEnclosingTape,(Parris),2011年7月13日提交;以及^it13/206,601,MethodandApparatusProvidingIncreasedUVLEDIntensity,(Overton),2011年8月10日提交。在本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典型实施例。术语“和/或”用于表示包括与相关的所列出项中的一项或多项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附图是示意性的呈现,因此无需按比例绘制。除非另外说明,具体术语使用一般的描述性意义,而不是用来限制的。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0年9月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61/379,931“Optical-FiberModuleHavingImprovedAccessibility”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光纤;中间层,其包住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并包括(i)高分子介质和(ii)分散在所述高分子介质内的液体润滑剂;以及缓冲管,其包住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和所述中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光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仅包括一个光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包括单模光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包括符合ITU-TG.657.A推荐和/或ITU-TG.657.B推荐的单模光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包括多模光纤。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包括符合ITU-TG.651.1推荐的多模光纤。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介质包括热塑性凝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润滑剂包括硅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020的硅油。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与所述中间层之间无自由空间。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层和所述缓冲管之间无环形的自由空间。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纤是单模光纤;以及在两次-40°C70°C的温度循环期间,各所述光纤在波长1550纳米和波长1625纳米处的衰减的最大增加量小于0.ldB/km。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纤是单模光纤;以及在两次-40°C70°C的温度循环期间,各所述光纤在波长1550纳米和波长1625纳米处的衰减的最大增加量小于0.05dB/km。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纤是单模光纤;以及在两次-40°C70°C的温度循环期间,各所述光纤在波长1550纳米和波长1625纳米处的衰减的最大增加量小于0.025dB/km。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单次操作中使用小于20N的剥离力,能够使至少300毫米的所述缓冲管和所述中间层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剥离。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单次操作中使用小于15N的剥离力,能够使至少400毫米的所述缓冲管和所述中间层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剥离。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单次操作中使用小于20N的剥离力,能够使至少600毫米的所述缓冲管和所述中间层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剥离。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单次操作中使用小于ION的剥离力,能够使至少600毫米的所述缓冲管和所述中间层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剥离。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单次操作中使用小于20N的剥离力,能够使至少1200毫米的所述缓冲管和所述中间层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剥离。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具有改进的可达性的光纤模块。在典型实施例中,所述光纤模块包括由中间层包围住的一个或多个光纤。所述中间层通常包括分散有液体润滑剂的高分子介质。缓冲管包住所述光纤和所述中间层。文档编号G02B6/036GK102385102SQ201110264409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优先权日2010年9月3日发明者O·泰泰特申请人:德拉克通信科技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