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位的sc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15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脱位的sc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特别是涉及SC型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SC型光纤连接器如中国专利名称为“一种SC型塑料光纤连接器”
公开日为2009年7月15日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包括光纤内护套、弹簧、固定座、卡套和外壳等部件组成的光纤连接器。这种连接器的卡座与适配器连接的定位卡点的凸起为一种直边柱体,在连接器上设有两个。该柱体与适配器的卡扣连接,该柱体与卡扣接触的壁面为垂
直壁面。现有技术中,参看图1所示卡座1的实施例结构,SC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配合时,容易松脱。SC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配合,两个配合件是靠连接器卡座1上的两个定位卡点2与适配器里面的卡扣(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在7kg拉力或者是其它因素的作用下,连接器会与适配器的卡扣会产生偏移的可能,而导致的连接错位,进而导致影响连接中两个线路的数据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脱位的SC光纤连接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与适配器在受外力拉力的情况下,因为松脱等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数据传输不畅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脱位的SC光纤连接器,包括卡座,卡座上包括与适配器的卡扣接触的定位卡点,该定位卡点为卡座表面的凸起;以及所述凸起包括与适配器的卡扣相扣接的壁面,该壁面向凸起的内侧倾斜,形成与凸起底部的卡座表面形成小于90°的锐角夹角。优选地所述锐角夹角为4° 4. 5°。优选地在所述卡座表面设有两个所述的凸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连接器表面的定位卡点凸起的与适配器接触的壁面设计成一定倾角,该结构可以大大增加该凸起与适配器的卡扣之间的扣接受力,特别是防止它们之间的错位和滑脱。从而降低了连接器与适配器之间的错位和滑脱的可能性,降低了数据传输不稳定的概率,改善了数据传输质量。该技术方案非常简单和巧妙,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图1是现有技术的卡座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座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3[0013]图4是一种适配器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5是适配器与连接器连接在一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脱位的SC光纤连接器,其包括卡座,卡座上包括与适配器的卡扣接触的定位卡点,该定位卡点为卡座表面的凸起。凸起包括与适配器的卡扣相扣接的壁面,该壁面向凸起的内侧倾斜,形成与凸起底部的卡座表面形成小于90°的锐角夹角。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参看图2至图5所示。连接器3主要由卡座4、外壳5、固定座6、外护套7、弹簧8、压圈13和内护套9等几个部分连接组成。卡座4的外面套有外壳5,其内与固定座6连接。卡座4上包括与适配器的卡扣接触的定位卡点,该定位卡点为卡座表面的凸起 12。本例中在卡座4表面设有两个凸起,但保护范围不限于两个凸起。凸起12包括与适配器10的卡扣11相扣接的壁面120,该壁面120向凸起12的内侧倾斜,形成与凸起底部的卡座表面121形成小于90°的锐角夹角。锐角夹角优选为4°,以及4° 4. 5°范围均可, 但是不限于该角度,大于或小于4°的锐角均可。锐角的角度的选择与实际受力设计以及与卡扣11、卡座4的材质有关。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器3与适配器10配合处的定位卡点(凸起1 增加一个斜度, 从而增加扣接的力以达到外力作用不会产生偏移。该斜度导向将连接器与适配器紧密连接,从而使光纤数据传输线不会偏移,稳定连接两条光纤传输线之间的数据线连接,不再导致影响数据及信号的传输质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光纤连接器的接头结构与适配器连接容易偏移导致两条光纤线路传输信号衰减过大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防脱位的SC光纤连接器,包括卡座,卡座上包括与适配器的卡扣接触的定位卡点,该定位卡点为卡座表面的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与适配器的卡扣相扣接的壁面,该壁面向凸起的内侧倾斜,形成与凸起底部的卡座表面形成小于90°的锐角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位的SC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夹角为 4° 4. 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位的SC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座表面设有两个所述的凸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位的SC光纤连接器,一种光纤连接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与适配器在受外力拉力的情况下,因为松脱等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数据传输不畅的问题。该光纤连接器包括卡座,卡座上包括与适配器的卡扣接触的定位卡点,该定位卡点为卡座表面的凸起;以及所述凸起包括与适配器的卡扣相扣接的壁面,该壁面向凸起的内侧倾斜,形成与凸起底部的卡座表面形成小于90°的锐角夹角。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连接器与适配器之间的错位和滑脱的可能性,降低了数据传输不稳定的概率,改善了数据传输质量。该技术方案非常简单和巧妙,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文档编号G02B6/38GK202075456SQ20112012444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徐艳辉 申请人:徐艳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