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39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轴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以固定摄像机的多轴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图1 (a)为现有的摄像机主体与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 (b)为现有支架主体结构示意图。图1(c)为现有的上下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d)为现有的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现结合图1(a)、图1(b)、图1(c)及图1(d),对现有的摄像机的两轴支架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如下摄像机主体1的底部固设有上下调节部4 ;支架主体2具有从上端内孔21贯穿到下端内孔22的内部通道,容引线5从该通道内传出;在支架主体2的上端内孔21处还设置有一端以转动方式固定于该内孔中的旋转部3,该旋转部3另一端与上下调节部4活动连接;支架主体2的底端还设置有基座M,在该基座M上开设有定位孔23,该定位孔23可将支架主体2固定于支撑物上。其中,旋转部3包含旋转端31和固定端32,旋转端31设置于上端内孔21中,旋转部3可通过旋转端31在上端内孔21中旋转;上下调节部4具有容置该固定端32的凹部 41。为保证旋转部3与上下调节部4的活动连接,旋转部3通过转轴与上下调节部4连接, 该转轴可使摄像机主体1上下调节。图1 (a)、图1 (b)、图1 (c)及图1 (d)所示的现有的摄像机支架为两轴调节支架,即旋转部3相对于支架主体2的上端内孔21进行旋转,及上下调节部4相对于旋转部3进行上下调节,但是,上下调节部4的凹部41与旋转部3的固定端32的结构使上下调节的角度范围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并且,上下调节部4与旋转部3中容转轴穿过的圆周的直径太小, 使得固定摄像机主体1的力矩较小,使得在恶劣环境中,比如振动频发的环境中,摄像机的固定位置易发生偏移。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调节支架,该支架能够提高摄像机的角度调节范围,增大固定摄像机的力矩,使摄像机的固定位置不易发生偏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轴调节支架,连接于摄像机后壳,该支架包含固定轴、装设固定轴的固定筒、装设固定筒的底座、N个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所述固定轴朝向摄像机的一端面具有一容摄像机后壳插入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包含N个容第一螺钉穿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固定轴朝向底座的一端面包含一伸入固定筒、且容第二螺钉穿过的旋转轴;所述固定筒包含第一固定盖、第二固定盖、及由第一固定盖和第二固定盖在第二方向形成的一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固定盖或所述第二固定盖的侧壁包含一容第二螺钉穿过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第二螺纹孔中心线的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底座的安装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螺钉穿过第一螺纹孔,将摄像机后壳卡接于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二螺钉穿过第二螺纹孔及旋转轴,将旋转轴固定于第一固定盖与第二固定盖形成的空腔内;所述N为自然数。较佳地,所述固定筒进一步包含一由第一固定盖和第二固定盖在第二方向形成的一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称分布于第一平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平面由第一方向与第二螺纹孔中心线方向所确定。较佳地,该支架进一步包含M个将固定筒装设于底座的第三螺钉;所述底座朝向摄像机后壳的一端进一步包含一容固定筒插入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侧壁包含M个容第三螺钉穿入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钉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将固定筒朝向底座的一端卡接于第三开口内;所述M为自然数。上述支架中,所述旋转轴的一端面包含呈圆周排列的第一锯齿及位于该端面中心的第一凹槽,所述旋转轴包含一容第二螺钉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旋转轴的两端面。上述支架中,所述第一固定盖或所述第二固定盖的内壁包含呈圆周排列的与所述第一锯齿啮合的第二锯齿、位于第二锯齿所在平面中心的第一凸起部、及位于第一凸起部中心的容所述第二螺钉旋入固定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较佳地,该支架进一步包含一弹簧,所述第一固定部进一步包含一第二凹槽;所述弹簧环绕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心的第一固定部的侧壁。较佳地,所述第三开口的底面进一步包含呈圆周排列的第三锯齿。较佳地,第一固定盖与第三开口的底面贴合的平面进一步包含呈半圆状排列的、 且与所述第三锯齿啮合的第四锯齿;上述支架中,所述第一螺钉包含第一螺钉头和第一螺钉杆,所述第一螺钉杆包含旋入第一螺纹孔内的第一螺纹部及不包含螺纹的第一限位部。较佳地,该支架进一步包含2N个第一限位螺钉和N个第一限位固定架,每个第一限位固定架包含两个第二通孔及一个第二限位部;每个第二限位部沿第一方向垂直穿入第一开口侧壁的端面,且卡接于穿入第一螺纹孔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螺纹部的连接处;每个第一限位螺钉穿过每个第二通孔并旋入第一开口侧壁的端面,将第一限位固定架固定于第一开口侧壁。上述支架中,所述第三螺钉包含第三螺钉头和第三螺钉杆,所述第三螺钉杆包含旋入第三螺纹孔内的第三螺纹部及不包含螺纹的第三限位部。较佳地,该支架进一步包含2M个第二限位螺钉和M个第二限位固定架,每个第二限位固定架包含两个第三通孔及一个第四限位部;每个第四限位部沿第一方向垂直穿入底座背向摄像机后壳的端面,且卡接于穿入第三螺纹孔的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三螺纹部的连接处;每个第三限位螺钉穿过第三通孔,并旋入底座背向摄像机后壳的端面,将第二限位固定架固定于底座。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轴调节支架,摄像机后壳插入固定轴的第一开口内,且通过第一螺钉卡接固定,使得固定轴的中心线与摄像机的中心线平行或重合,增大了固定摄像机的力矩,并提高了摄像机绕第一方向旋转的角度调节范围; 第二开口容伸入固定筒的旋转轴绕第二螺纹孔的中心线旋转,提高了摄像机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角度调节范围;采用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锁死的固定方式,且第一螺钉的中心线和第二螺钉的中心线分别垂直于摄像机的中心线,使摄像机的固定位置不易发生偏移。

图 1 (a图 1(b图 l(c图 1(d图 2(a图 2(b图 2(C图 2(d图 2 (e图 2 (f图2 (g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了表述清楚,先对本实用新型多轴调节支架进行定义,具体如下将垂直于底座的安装平面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将由第一方向与第二螺纹孔中心线方向所确定的平面定义为第一平面,将垂直于第一平面的方向定义第二方向;换句话说,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第二螺纹孔中心线方向。图2(a)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有摄像机的多轴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多轴调节支架的立体分解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多轴调节支架的剖视图;图 2(d)为本实用新型多轴调节支架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e)为本实用新型包含有第二锯齿的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f)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现结合图2(a) 图2(f),对本实用新型的多轴调节支架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多轴调节支架连接于摄像机13后壳,包含固定轴2、装设固定轴的
为现有的摄像机主体与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为现有支架主体结构示意图。 为现有的上下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 为现有的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
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有摄像机的多轴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为本实用新型多轴调节支架的立体分解图。 为本实用新型多轴调节支架的剖视图。 为本实用新型多轴调节支架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为本实用新型包含有第二锯齿的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 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固定架与固定轴连接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6固定筒、装设固定筒的底座5、N个第一螺钉11及第二螺钉10。其中,N为自然数;固定轴 2、固定筒及底座5沿第一方向,包含有一贯穿于多轴调节支架、且容摄像机13的引线穿出的通道。固定轴2朝向摄像机13的一端面具有一个容摄像机13后壳插入的第一开口 22, 第一开口 22的侧壁包含N个容第一螺钉11穿入的第一螺纹孔23 ;固定轴2朝向底座5的一端面包含一伸入固定筒、且容第二螺钉10穿过的旋转轴20。其中,旋转轴20包含两个端面和一个侧面,旋转轴20的侧面与固定轴2朝向底座5的端面相切;第一螺纹孔23贯穿于其所在的第一开口 22的侧壁,且与固定轴2朝向摄像机13端面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开口 22沿第一方向的深度。固定筒包含第一固定盖4、第二固定盖9及由第一固定盖4和第二固定盖9在第二方向上形成的一第二开口(图中未示出),第一固定盖4或第二固定盖9的侧壁包含一个容第二螺钉10穿过的第二螺纹孔91。其中,第一固定盖4和第二固定盖9呈半圆筒状;第二螺纹孔91贯穿其所在的固定盖的侧壁。第一螺钉11穿过第一螺纹孔23,将摄像机13的后壳卡接于第一开口 22内。其中,第一螺钉11旋出第一螺纹孔23,使得摄像机13后壳相对于第一开口 22的内壁具有一缝隙(图中未示出),摄像机13后壳可绕第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θ角;θ为0°至 360°。第二螺钉10穿过第二螺纹孔91及固定轴2包含的伸入固定筒的旋转轴20,将旋转轴20固定于第一固定盖4与第二固定盖9形成的空腔内。其中,旋转轴20包含的两端面的其中之一贴合于第一固定盖4的内壁,另一端面贴合于第二固定盖9的内壁;第二螺钉 10旋出第二螺纹孔91,使得第一固定盖4与第二固定盖9贴合的平面具有一缝隙14,固定轴2的旋转轴20可绕第二螺纹孔91中心线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α角,进而使得固定轴2在第二开口内由第一方向朝第二方向转动α角;α为0°至90°。图2(a) 图2(f)所示的多轴调节支架的第二螺纹孔91位于第二固定盖9的侧壁,第二螺纹孔还可位于第一固定盖4的侧壁。图2(a) 图2(f)所示的多轴调节支架包含的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固定盖4和第二固定盖9的侧壁的底部,即第二方向的负半轴,比如,第一固定盖4包含的第二开口的一部分45,旋转轴20可绕第二螺纹孔91中心线方向顺时针旋转α角;若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固定盖4和第二固定盖9的侧壁的顶部,即第二方向的正半轴,旋转轴20可绕第二螺纹孔91 中心线方向逆时针旋转α角。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多轴调节支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调节角度,固定筒在包含第二开口的同时,还进一步包含由第一固定盖4和第二固定盖9在第二方向上形成第四开口(图中未示出),第四开口与第二开口对称分布于第一平面的两侧。其中,包含了第四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固定筒,固定轴2的旋转轴20可在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内,绕第二螺纹孔91的中心线,由第二方向的正半轴朝第一方向旋转90°, 再由第一方向朝第二方向的负半轴旋转90°,进而使得旋转轴20的旋转角度G角达到 18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在摄像机13通过多轴调节支架安装固定后,对摄像机13绕第一方向旋转的角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多轴调节支架进一步包含M个将固定筒装设于底座5的第三螺钉8,底座5朝向摄像机13后壳的一端面进一步包含容固定筒插入的第三开口 51,第三开口 51的侧壁进一步包含M个容第三螺钉8传入的第三螺纹孔 53。其中,M为自然数。第三螺纹孔53贯穿第三开口 51的侧壁,且与底座5朝向摄像机13的端面的距离小于第三开口 51沿第一方向的深度。第三螺钉8穿过第三螺纹孔53,将第一固定盖4和第二固定盖9朝向底座5的一端卡接于第三开口 51内。其中,第三螺钉8旋出第三螺纹孔53,使得第一固定盖4和第二固定盖9卡接于第三开口 51内的侧壁与第三开口 51的内壁具有一缝隙(图中未示出),装设了摄像机的固定筒可绕第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β角;β为0°至36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角度调节的准确性,使摄像机 13的固定位置不易发生偏移,旋转轴20的一端面包含位于该端面中心的第一凹槽25及环绕于第一凹槽25四周的呈圆周排列的第一锯齿21,旋转轴20还包含一贯穿该轴两端面且容第二螺钉10穿过的第一通孔M ;第一通孔M位于第一凹槽25的中心。相应地,与旋转轴20的包含第一锯齿20的端面贴合的固定盖,如图2(e)所示第一固定盖4,其内壁包含呈圆周排列的与第一锯齿20啮合的第二锯齿41、位于第二锯齿41 所在平面中心的第一凸起部42、位于第一凸起部42中心的容第二螺钉10旋入固定的第一固定部43 ;其中,第一凸起部42填充于旋转轴20的第一凹槽25内,第一固定部43内壁具有螺纹。为了便于第二螺钉10旋出第一固定部43后调节包含第一锯齿21的旋转轴20的旋转角度,本实用新型的多轴调节支架进一步包含一弹簧3,第一凸起部42进一步包含第二凹槽44,第一固定部43位于第二凹槽44的中心,且容弹簧3环绕于第一固定部43侧壁。 其中,在第二螺钉10旋入第一固定部43,且第一凸起部42完全填充于第一凹槽25时,弹簧 3受第一凹槽25底面与第二凹槽44底面压缩,在第二螺钉10旋出第一固定部43时,第一锯齿21和第二锯齿41靠压缩的弹簧3的弹力脱离啮合状态,且两个固定盖间形成一缝隙 14,以便调节旋转轴20的旋转角度α角。优选地,第三开口 51的底面进一步包含呈圆周排列的第三锯齿52,相应地,第一固定盖4与第三开口 51的底面贴合的平面进一步包含呈半圆状排列的第四锯齿46,第四锯齿46与第三锯齿52啮合。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第一螺钉11、第二螺钉10及第三螺钉8既可以采用全螺纹的螺钉,也可采用部分螺纹的螺钉。为了满足摄像机防盗和防掉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多轴调节支架还进一步包括2Ν 个第一限位螺钉1和N个第一限位固定架12,每个第一限位固定架12包含两个第二通孔及一个第二限位部,相应地,第一螺钉11采用部分螺纹的螺钉,螺杆上包含螺纹的部分为第一螺纹部,螺杆上不包含螺纹的部分为第一限位部。其中,第二限位部沿第一方向垂直穿入第一开口 22侧壁的端面,且卡接于穿入第一螺纹孔23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一螺纹部的连接处,如图2(c)所示;每个第一限位螺钉1穿过每个第二通孔并旋入第一开口 22侧壁的端面,将第一限位固定架12固定于第一开口 22 侧壁;在第一螺钉11旋出第一螺纹孔23的过程中,由于第二限位部卡接于第一限位部的外缘,在第一螺钉11的第一螺纹部旋至第二限位部时,凸起的螺纹被第二限位部卡住而无法旋出,如图2(g),以避免第一螺钉11的松动脱落及防盗。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多轴调节支架进一步包括2M个第二限位螺钉6和M个第二限位固定架7,每个第二限位固定架包含两个第三通孔及一个第四限位部,相应地,第三螺钉8采用部分螺纹的螺钉,即螺杆上包含螺纹的部分为第三螺纹部,螺杆上不包含螺纹的部分为第三限位部。其中,第四限位部沿第一方向垂直穿入底座5背向摄像机13后壳的端面,且卡接于穿入第三螺纹孔53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一螺纹部的连接处,如图2(c)所示;每个第二限位螺钉6穿过每个第二通孔并旋入底座5背向摄像机13后壳的端面,将第二限位固定架7固定于底座5背向摄像机13后壳的端面;在第三螺钉8旋出第三螺纹孔53的过程中,由于第四限位部卡接于第三限位部的外缘,在第三螺钉8的第三螺纹部旋至第四限位部时,凸起的螺纹被第四限位部卡住而无法旋出,以避免第三螺钉8的松动脱落及防盗。为了避免固定筒脱落,第二螺钉10也采用部分螺纹的螺钉,即螺杆上包含螺纹的部分为第二螺纹部,螺杆上不包含螺纹的部分为第五限位部;第五限位部从第二螺纹孔91 中选出或滑出时,由于第二螺纹孔91中的螺纹卡在第二螺纹部包含的凸起的螺纹处,避免第二螺钉10的松动脱落。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多个较佳实施例中,固定于摄像机13后壳的固定轴2的中心线与摄像机13后壳的中心线重合或平行,增大了固定摄像机13的力矩,同时,采用第一螺钉 11和第二螺钉10锁死固定的连接,且第一螺钉11的中心线和第二螺钉10的中心线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使摄像机13的固定位置不易发生移动;第一开口 22增大了摄像机13绕第一方向的角度调节范围,第二开口增大了摄像机13由第一反向至第二方向的角度调节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轴调节支架,连接于摄像机后壳,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含固定轴、装设固定轴的固定筒、装设固定筒的底座、N个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所述固定轴朝向摄像机的一端面具有一容摄像机后壳插入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包含N个容第一螺钉穿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固定轴朝向底座的一端面包含一伸入固定筒、且容第二螺钉穿过的旋转轴;所述固定筒包含第一固定盖、第二固定盖、及由第一固定盖和第二固定盖在第二方向形成的一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固定盖或所述第二固定盖的侧壁包含一容第二螺钉穿过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第二螺纹孔中心线的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底座的安装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螺钉穿过第一螺纹孔,将摄像机后壳卡接于第一开口内; 所述第二螺钉穿过第二螺纹孔及旋转轴,将旋转轴固定于第一固定盖与第二固定盖形成的空腔内;所述N为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进一步包含一由第一固定盖和第二固定盖在第二方向形成的一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称分布于第一平面的两侧; 所述第一平面由第一方向与第二螺纹孔中心线方向所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进一步包含M个将固定筒装设于底座的第三螺钉;所述底座朝向摄像机后壳的一端进一步包含一容固定筒插入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侧壁包含M个容第三螺钉穿入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钉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将固定筒朝向底座的一端卡接于第三开口内; 所述M为自然数。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面包含呈圆周排列的第一锯齿及位于该端面中心的第一凹槽,所述旋转轴包含一容第二螺钉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旋转轴的两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盖或所述第二固定盖的内壁包含呈圆周排列的与所述第一锯齿啮合的第二锯齿、位于第二锯齿所在平面中心的第一凸起部、及位于第一凸起部中心的容所述第二螺钉旋入固定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进一步包含一弹簧,所述第一固定部进一步包含一第二凹槽;所述弹簧环绕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心的第一固定部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的底面进一步包含呈圆周排列的第三锯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盖与第三开口的底面贴合的平面进一步包含呈半圆状排列的、且与所述第三锯齿啮合的第四锯齿。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包含第一螺钉头和第一螺钉杆,所述第一螺钉杆包含旋入第一螺纹孔内的第一螺纹部及不包含螺纹的第一限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进一步包含2N个第一限位螺钉和 N个第一限位固定架,每个第一限位固定架包含两个第二通孔及一个第二限位部;每个第二限位部沿第一方向垂直穿入第一开口侧壁的端面,且卡接于穿入第一螺纹孔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螺纹部的连接处;每个第一限位螺钉穿过每个第二通孔并旋入第一开口侧壁的端面,将第一限位固定架固定于第一开口侧壁。
11.根据权利要求3、7或8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钉包含第三螺钉头和第三螺钉杆,所述第三螺钉杆包含旋入第三螺纹孔内的第三螺纹部及不包含螺纹的第三限位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进一步包含2M个第二限位螺钉和M个第二限位固定架,每个第二限位固定架包含两个第三通孔及一个第四限位部;每个第四限位部沿第一方向垂直穿入底座背向摄像机后壳的端面,且卡接于穿入第三螺纹孔的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三螺纹部的连接处;每个第三限位螺钉穿过第三通孔,并旋入底座背向摄像机后壳的端面,将第二限位固定架固定于底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轴调节支架,连接于摄像机后壳,该支架的固定轴朝向摄像机的端面具有一容摄像机后壳插入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侧壁包含N个容第一螺钉穿入的第一螺纹孔,固定轴朝向底座的一端面包含一伸入固定筒、且容第二螺钉穿过的旋转轴;固定筒包含第一固定盖、第二固定盖、及由第一固定盖和第二固定盖在第二方向形成的一第二开口,第一固定盖或第二固定盖的侧壁包含一容第二螺钉穿过的第二螺纹孔;第一螺钉穿过第一螺纹孔,将摄像机后壳卡接于第一开口内;第二螺钉穿过第二螺纹孔及旋转轴,将旋转轴固定于第一固定盖与第二固定盖形成的空腔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能够提高角度调节范围,增大固定力矩,使固定位置不易发生偏移。
文档编号G03B17/56GK202203615SQ201120309999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2日
发明者颜财盛 申请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