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起动辅助构件的高压放电灯、灯单元、灯系统以及投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48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起动辅助构件的高压放电灯、灯单元、灯系统以及投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起动辅助构件的高压放电灯、灯单元、灯系统以及投影机,特别涉及使灯的放电开始电压降低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液晶投影机、DLP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投影机等的图像显示装置等中,利用使用了金属卤化物灯、氙灯、高压水银灯等的高压放电灯的灯系统。在现有的一般的高压放电灯中,具有对内含有放电空间的大致球状的发光部连接一对密封部的石英玻璃制的外围器。在各密封部的内部,在金属箔的长尺寸方向两端部设置有放电电极和外部引线。在放电空间中封入规定的放电气体和水银,放电电极在该放电 空间中隔开固定距离而对置配置。在点亮时将一对放电电极作为对置电极,通过在该电极间产生的电弧放电来发光。上述外部引线以部分地露出密封部外部的方式配置,从外部的点亮电路接受供电。在以上结构的高压放电灯中,为了使发光部的发光高效率地向前方出射,组合具有反射面的反射镜,作为灯单元来使用。历来,在高压放电灯中,要求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通常,高压放电灯的放电开始电压是kV级别的高电压,点亮电路需要生成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的施加电压,因此在该高电压产生电路中必须使用大型的变压器、高耐压的电子部件等。此外对于施加有高电压的电缆、连接器等以及其外围部件需要充分考虑绝缘。因此,高压放电灯的放电开始电压高,在谋求包含点亮电路的灯系统的小型化、低价格化的方面成为大的障碍,期望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作为使高压放电灯的放电开始电压降低的对策,历来已知图22的灯IOX所示那样,将所谓的接近导体21X作为起动辅助构件配设在发光部100附近的外表面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这具体来说是在从上述任一个密封部101AU01B (在这里是101A)露出的外部引线102A连接丝线状的接近导体21X的上游侧端部,以使该接近导体21X接近或接触灯IOX的发光部100的外表面的方式,跨越发光部100而延伸到所述密封部IOlA另一端侧的密封部IOlB侧,卷绕在发光部100和密封部IOlB的边界附近的外表面。由此在起动时,通过对外部引线21X施加电压,从而在放电空间105内的一对放电电极104AU04B之间产生的放电之前,在接近导体2IX和上述相反极性的放电电极(在图22中是放电电极104B)之间使强电场产生。通过该强电场促使从该放电电极104B放出电子,由此谋求灯IOX的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可是,即使在使用上述接近导体21X的情况下,也难以说获得了使灯IOX的放电开始电压充分降低的效果。此外作为另一个对策,也有在发光部内封入放射性气体(例如Kr85等)使放电开始电压降低的方法。虽然该方法具有使放电开始电压充分降低的效果,但考虑到近年来的环境意识的提闻,优选能够有该方法以外的选择。
因此,近年来提出了对接近导体丝线的结构进一步改造来提高起动辅助效果的对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对策中,在上述任一个外部引线连接接近导体丝线的上游侧端部,将下游侧端部以实质上仅在I点接触密封有与上述外部引线相反极性的金属箔的石英玻璃制的密封部外表面的方式进行配设。由此在起动时,通过对外部引线施加电压,从而在一对放电电极之间产生的放电之前,在接近导体丝线的下游侧端部和石英玻璃制的密封部外表面的接触点产生电晕放电。伴随该放电产生紫外线(UV),照射上述灯。通过该紫外线的照射,在放电电极的表面产生光电效应,放出电子(光电子),由此促使放电开始,谋求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I W02004 / 090934 ;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1819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第3938038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4-1399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即使在使用上述的接近导体的情况下,也不能获得上述的使用放射性气体的情况那样的效果,不能对包含点亮电路的灯系统的小型化、低价格化充分做出贡献。此外,由于有接近导体的配置位置被限定等的制约,所以在谋求灯的小型化的情况下难以应用。作为与专利文献2不同观点的对策,提出了在密封部内部混入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来使该密封部内部的相对介电常数提高,促使强电场的产生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但即使这样也难以获得有效地降低放电开始电压的效果。此外,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中,在外围器的内部在密封部和电极之间设置有用于电场形成的固定的空隙,但高压放电灯中的密封部内部的空隙伴随着点亮中的高压气体导致的将密封部作为起点的灯破裂的危险,实现这样的结构的设计是非常困难的,进而在密封部内部混入金属化合物本身就损害密封部的耐压可靠性,因此在气体压力高的高压放电灯中难以采用。此外,也考虑在发光部附近配置辅助放电管,利用以该辅助放电管的发光而产生的紫外线来谋求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可是,该方法也效果不太高,此外在构成灯单元的情况等下,产生放电管的配置位置被制约的新的问题。像这样在高压放电灯中,在降低放电开始电压的方面还存在改良的余地。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第一,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放电开始电压充分低、生产性优越的带有起动辅助构件的高压放电灯、灯单元、灯系统以及投影机。此外,第二,在上述目的之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减少接近导体的配置位置的制约,从而具有高的设计自由度的带有起动辅助构件的高压放电灯、灯单元、灯系统以及投影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灯单元构成为,具备高压放电灯,其具备外围器和在该外围器内的放电空间中面对配置的一对放电电极;反射镜,对从该高压放电灯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以及该高压放电灯的起动辅助构件,所述外围器具备内含有所述放电空间的发光部;以及与所述发光部连接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起动辅助构件具有一个端部电连接于所述高压放电灯的至少一方的所述放电电极的第一金属线;以及比所述外围器具有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介电体,所述第一金属线的另一端侧与所述介电体以通过用于使所述高压放电灯开始放电的施加电压引起放电的程度接近或接触地配置。再有,“以通过用于使所述高压放电灯开始放电的施加电压引起放电的程度接近或接触”,意味着“以通过用于使所述高压放电灯开始放电的施加电压引起放电的程度接近,或以通过用于使所述高压放电灯开始放电的施加电压引起放电的程度接触”。在这里,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的内部配置有金属箔,所述放电电极从所述金属箔的一端起延伸设置到所述放电空间中,外部引线从所述金属箔的另一端起延伸设置,使得从所述各密封部部分地向外部露出,所述介电体配设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中的任一方的密封部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金属线电连接于从另一方的密封部露出的所述外部引线。 此外,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高压放电灯配设有使来自发光部的发光向所述反射镜侧反射的副反射镜。此外,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的内部配置有金属箔,所述放电电极从所述金属箔的一端起延伸设置到所述发光部内侧,外部引线从所述金属箔的另一端起延伸设置,使得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部分地向外部露出,所述介电体配设在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所述第一金属线电连接于从所述第一密封部或所述第二密封部的任一方向外部露出的外部引线。进而,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的内部配置有金属箔,所述放电电极从所述金属箔的一端起延伸设置到所述发光部内侧,外部引线从所述金属箔的另一端起延伸设置,使得从所述各密封部部分地向外部露出,在所述高压放电灯配设有使来自发光部的发光向反射镜侧反射的副反射镜,所述介电体配设在该副反射镜的表面。此外,也能够采用所述介电体是所述反射镜的反射膜的结构。此外,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高压放电灯还配设有使来自发光部的发光向所述反射镜侧反射的副反射镜,所述介电体是该副反射镜的反射膜。此外,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是圆柱状、椭圆柱状或扁平柱状,所述介电体是环状并嵌入所述第一密封部或第二密封部。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所述介电体的外径被设定为发光部的最大外径以下。或者也能够将所述介电体作为长方体状。此外,所述外围器也能够以石英玻璃构成。此外,也能是所述介电体构成为包含钛化合物。在该情况下,优选所述钛化合物是氧化钛、钛酸钡、钛酸银内的I种以上。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一金属线的前端或一部分侧面在与所述介电体的接触方向被弹性加力。此外,所述第一金属线也能卷绕在所述高压放电灯。
此外,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与延伸设置了所述第一金属线的外部引线相反极性的外部引线,电连接有第二金属线,所述介电体还与所述第二金属线接近或接触。进而本发明的带有起动辅助构件的高压放电灯,配置有高压放电灯,其具备外围器和在该外围器内的放电空间中面对配置的一对放电电极;以及该高压放电灯的起动辅助构件,所述外围器具备内含有所述放电空间的发光部;以及与该密封部连接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起动辅助构件具有一个端部电连接于所述高压放电灯的至少一方的所述放电电极的第一金属线;以及具有比所述外围器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介电体,所述第一金属线的另一端侧与所述介电体以通过用于使所述高压放电灯开始放电的施加电压引起放电的程度接近或接触地配置。此外,本发明的灯系统的特征在于,是对上述本发明的任一项的带有起动辅助构件的高压放电灯电连接点亮电路而成的。此外,本发明的投影机具备上述灯系统。

发明的效果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灯单元中,作为起动辅助构件,设置有与高压放电灯的至少一方的放电电极电连接的第一金属线,和由比外围器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介电体构成的紫外线产生器件。在这里,第一金属线经由介电体,在与该第一金属线相反极性的放电电极的布线之间构成对置电极。所述第一金属线的另一端侧,以通过用于使高压放电灯开始放电的施加电压引起放电的程度,对介电体接近配置。因此在高压放电灯的起动时,通过对该灯进行电压施加,首先在对上述对置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同时,在介电体与第一金属线接近或接触部分附近产生电晕放电。伴随该放电产生紫外线,照射上述灯。在这里,在本发明的灯单元中,作为上述介电体使用比外围器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介电体,由此能够以低的施加电压时紫外线产生。通过该紫外线的照射,在放电电极的表面产生光电效应,放出电子(光电子),由此即使以比现有技术相当低的值的施加电压,灯也开始放电。由此在本发明中,能够谋求灯的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并且也能够谋求点亮电路生成的施加电压的降低,因此能够期待包含点亮电路的灯系统的小型化、低价格化。此外,由于不需要像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那样,在外围器内部在密封部和电极之间设置空隙,进而在密封部内部混入金属化合物,因此没有损害密封部的耐压可靠性的担忧。进而,由于不需要使用放射性气体,所以照顾了近年来的环境意识的高涨。此外,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灯单元中,介电体不仅能设置在灯,也能在反射镜的反射面上设置。在该情况下,在介电体和金属线的施加触点附近产生电晕放电,伴随于此与上述灯同样地产生紫外线。通过由该紫外线的照射而产生的光电子,在发光部的内部能够谋求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比较容易地开始放电。由此,能够期待发光效率的提高。像这样,本发明的灯单元关于起动辅助构件的配设,设计自由度特别高,在小型的灯单元中通过起动辅助构件的配设也不会招致发光效率的降低,能够适当地谋求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


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灯单元I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2是表示灯10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3 (a)是表示介电体的结构的立体图,(b)是二重结构的介电体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灯单元IA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灯单元IB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灯单元IC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灯单元ID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灯单元IE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灯单元IF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灯单元IG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12 Ca)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介电体和金属线的结构的要部放大剖面图,(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介电体和金属线的结构的要部放大剖面图,(c)是表示在图12 (b)中没有焊盘部的情况下的介电体和金属线的结构的要部放大剖面图,Cd)是表示在金属线的端部有多个的情况下的介电体和金属线的结构的要部放大剖面图,Ce)是表示在介电体是二层结构的情况下的介电体和金属线的结构的要部放大剖面图,(f)是表示在图12 (b)中介电体是二层结构的情况下的介电体和金属线的结构的要部放大剖面图,(g)是表示介电体为三层结构的情况下的介电体和金属线的结构的要部放大剖面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灯单元II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灯单元IJ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反射镜和灯单元IK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13的反射镜和灯单元IL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17是表不实施方式14的金属齒化物灯IM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18是表不实施方式15的金属齒化物灯IN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19(a)是表示在起动实验中使用的灯和高电压产生器的连接结构的概念图,(b)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介电体的起动实验的样子的图。图20 Ca)是放大了图19 (b)的要部的概念图,(b)是将要部进一步放大的概念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灯系统(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图22是表示现有的向灯配设接近导体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针对本实施方式的灯单元和灯系统,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进行说明。再有,各附图中的构件的比例尺与实际的不同。此外,在本发明中,表示数值范围的符号“ ”包含其两端的数值。<实施方式1>
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投影机用的灯单元I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在该图中为了说明,仅反射镜40和连接器110的一部分图示剖面。如图I所示,灯单元I大致划分的话具备高压放电灯10、反射镜40、一对引线120AU20B和连接器110。(关于灯10的结构)图2是表示灯10的结构的正面图。在该图中为了说明,以实线图示灯10的内部。高压放电灯10具有例如由石英玻璃构成的放电容器(外围器)108。在该放电容器108中,将发光部100和从该发光部100的两侧起延伸设置而形成一对的例如大致圆柱状的密封部101AU01B整体地形成。其中在密封部IOlA的外表面嵌入有环状的介电体20。发光部100在内部具有放电空间105,在该放电空间105例如封入有作为发光物质的水银、作为起动时的放电气体的稀有气体以及卤素物质。在投影机用的高压水银灯的情况下,水银按放电容器108的每内容积封入O. 15[mg / mm3] 0.40[mg / mm3],作为一个例子是0.30[mg/ mm3]。此外作为稀有气体,例如将IS (Ar)、氪(Kr)、氣(Xe)的任一种或它们的至少2种的混合气体等在灯熄灭时且常温放置下的封入压力为O. 01 [MPa]以上
I[MPa]以下的范围内封入,作为一个例子是気为O. 03 [MPa] (25[°C])。作为卤素物质,例如将碘(I)、溴(Br)、氯(Cl)的任一种或它们的至少2种的混合物质等在发光管的每单位容积1Χ10_6[μηιο1 / mm3]以上I X 10_2 [ μ mol / mm3]以下的范围内封入,作为一个例子 是溴为 5X10 4[ μ mo I / mm3]。一对密封部101A、IOlB仅有一方(以下称为第二密封部101B)与反射镜40固接,但另一方(以下称为第一密封部101A)没有固接在任何地方。在第二密封部IOlB和第一密封部IOlA中分别密封有电极组装体107AU07B。在电极组装体107AU07B中,从金属箔103AU03B的长尺寸方向各一端侧起延伸设置放电电极104AU04B,从同方向各另一端侧起延伸设置外部引线102AU02B。金属箔103AU03B分别以焊接等与放电电极104A、104B和外部引线102AU02B接合。在密封部101AU01B的内部,金属箔103AU03B在其中央附近被密封,在发光部100内侧的放电空间105中分别以突出的方式配置有放电电极104A、104B,在密封部101A、IOlB的外侧分别以突出的方式配置有外部引线102AU02B。放电电极104A、104B例如是由钨(W)材料构成的对置电极,彼此的前端部在放电容器108的放电空间105内对置,并且与前端部相反侧的端部被埋入密封部101AU01B内,在该状态下在大致一直线上排列配设。作为前端部间的距离的电极间距离(放电间隙)能够任意设定。在短弧形的情况下,例如能设定为O. 5 [mm] 2. O [mm]的范围。金属箔103A、103B例如以钥(Mo)材料构成。外部引线102A、102B例如是以钥材料、钨材料制作的直径大约O. 4[mm]的棒状,金属箔103A、103B侧埋入密封部101A、IOlB内,与金属箔103A、103B的相反侧从密封部101A、IOlB向外部导出。在这里,外部引线102A、102B的直径不限定于大约O. 4 [mm],但为了提高密封部101AU01B的气密性,优选是O. 5[mm]以下。再有,在所述第二密封部IOlB套着金属帽,该金属帽防止从发光部100出射的紫外线通过该第二密封部IOlB向外部泄漏。返回图1,在第一密封部IOlA的外表面,卷绕有第一金属线(金属线21)的一部分。金属线21例如是铁-铬(Fe-Cr)类合金材料,或以钥材料等构成,是用于与后述的介电体20 一起降低灯起动时的放电开始电压的起动辅助构件,如后述那样作为紫外线产生构件而发挥作用。具体地,金属线21对从第二密封部IOlB向外部露出的外部引线102B,在其一端部(上游侧端部21b)电连接,由此对放电电极104B也间接地电连接。金属线21进一步沿着灯10的外周面引绕到第一密封部101A,在该第一密封部IOlA的外表面卷绕数次之后,以另一端部(下游侧端部21a)对在对应于金属箔103A的位置嵌入的介电体20的上表面点接触的方式配设。即,金属线21的下游侧另一端部21a和介电体以通过用于使所述高压放电灯开始放电的施加电压而引起放电的程度进行接触配置。这时,下游侧端部21a通过弹性加力,使其前端或一部分侧面以顶在介电体20的上表面(与第一密封部IOlA相反侧的面)的方式(在该图结构中以使前端大致直角地顶在的方式)接触。这时的触点的面积越小,电场施加时的电场集中越大,容易良好地产生电晕放电和伴随其的紫外线。再有,在这里所说的“点接触”不限于数学的定义,指的是将金属线21和介电体20的相互的接触面积极力抑制得小的接触。再有,金属线21的另一端侧不限于下游侧另一端部21a,只要是金属线21的另一端侧的话,是任何部分均可。此外,也可以不一定使金属线21卷绕在第一密封部101A,但由于通过卷绕,金属线21在结构上稳定,此外通过卷绕的金属线21在发光部100周围促进强电场的产生,由此能够期待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所以优选。

介电体20是灯单元I的主要的特征部分,利用如下材料构成,该材料具有比高压放电灯10的外围器108的构成材料(石英玻璃)高的相对介电常数,并且相对于高压放电灯的点亮中的发热具有充分的耐热性,例如是通过在高温对金属氧化物进行热处理而烧制固化的陶瓷材料。具体地,由于石英玻璃(高纯度SiO2)的相对介电常数是3. 5 4. O左右,所以只要是相对介电常数比该上限值高的材料的话即可。具体地,优选使用从钛酸钡(BaTiO3,相对介电常数1200左右)、钛酸锶(SrTiO3,相对介电常数300左右)、二氧化钛(TiO2,相对介电常数100左右)等的钛化合物(钛氧化物等)中选择的I种以上。特别是钛酸钡、钛酸锶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石英玻璃相比非常高,因此优选。再有,作为上述陶瓷材料,并不限定于烧制固化的材料,例如也能够涂覆膏状的陶瓷材料进行使用。介电体20在外观上如图3 (a)的立体图所示那样,形成为环状。再有,介电体20并不限定于由单一材料构成的结构,也可以如图3 (b)所示那样,采用对具有开口部201的第一层200层叠由与第一层200不同材料构成的第二层210的多重结构(在该图中是2重结构)。在这里,第一层200是相对介电常数高的陶瓷材料,第二层210不限于上述的陶瓷材料,也可以是石英玻璃、氧化铝、金属等。介电体20的外径D (参照图3 (a))理想的是不遮蔽来自发光部100的发光。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来自发光部100的发光通过反射镜40被反射,不遮蔽光向前方出射。因此在假想连结从发光部100的最大外径部分到第一密封部IOlA (或第二密封部10IB)的前端的假想线时,最优选是不从该假想线向外部超出的程度的值。或者,外径D也优选是发光部100的最大外径以下的值。可是,外径D并不一定限于上述的值,也存在能够容许是发光部100的最大外径的少许以上的值的情况。作为介电体20的长度L,因为越宽阔地确保表面积,越能在电压施加时在介电体20的外表面附近使丰富的电荷蓄积,能够期待对电晕放电的增大做出贡献,因此优选。但是,留意不遮蔽发光部100的发光。介电体20例如能够使用热膨胀率低、耐热性优越的水泥等的固接剂固定在第一密封部101A。(其他的灯10的结构要素)反射镜40例如是分色反射镜,具有形成有在来自发光部100的出射光中将特定波长的光选择性地向前面反射的凹状的反射面41的碗部42,和向该碗部42的后方延伸设置的筒部43。高压放电灯10的第二密封部IOlB和金属线21从碗部42的反射面41侧向筒部43内插入,在使反射面41的焦点和高压放电灯10的一对放电电极104A、104B之间的中央位置大致一致的状态下,在第二密封部IOlB和上述筒部43的缝隙中填充作为固接剂44的水泥而被固接。再有,作为固接剂44不限于水泥,也可以作为灯用的耐热性粘接剂使用能够获得的出售商品。返回图1,各引线120A、120B由被覆导线126A、126B、镍线122A、122B以及对它们进行连接的连接构件124AU24B构成。在各引线120AU20B的镍线122A、122B侧的前端部安装有作为连接端子的套管121AU21B,在被覆导线126AU26B侧的前端部,安装有在内部空间112中内含有连接端子127A、127B (127A未图示)的树脂制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110。再有,引线120AU20B不被上述结构限定,例如也可以不是继线而是单线。此外,连接端子不被套管121AU21B限定,只要是具有导电性的构件即可。

各引线120AU20B分别经由套管121AU21B电连接于高压放电灯10的电极组装体107AU07B的外部引线102A、102B。被覆导线126A、126B是以绝缘性的被覆材料125A、125B被覆了具有导电性的芯材123AU23B的构件,所述芯材123A、123B和镍线122A、122B通过连接构件124A、124B连接。再有,镍线122AU22B不被纯镍线限定,也可以是铜-镍(Cu-Ni)等的镍合金制。套管121AU21B是用于使外部引线102AU02B和引线120AU20B的接合强度提高的连接端子,使铁-镍(Fe-Ni )合金制的筒状体外嵌于镍线122A、122B,通过将其铆接,从而安装在上述引线120AU20B。再有,套管121A、121b的材料不被铁-镍合金限定,但优选与外部引线102B适应良好的材料。套管121AU21B例如通过焊接接合于外部引线102AU02B。具体地,外部引线102AU02B和套管121AU21B正交,并且在套管121AU21B以抱住外部引线102AU02B的方式折曲为“ < ”字形的状态下焊接。像这样,通过折曲为“ < ”字形,从而增大套管121A、121B和外部引线102AU02B的接触面积,提高接合强度。再有,套管121A、121B和外部引线102A、102B例如也可以通过螺丝紧固、铆接、压接等焊接以外的方法来接合,但更优选接合强度强的焊接。(关于介电体20的效果)
在具有以上结构的实施方式I的灯单元I中,首先在放电开始时对灯10和金属线21由外部施加数百 100[kHz]左右的高频电压。在这里,金属线21的下游侧端部21a以通过上述施加电压而引起放电的程度对介电体20接近(在灯单元I中接触)配置。因此,在金属线21的下游侧端部21a和介电体20的外表面中的施加触点之间产生强电场,产生电晕放电(电子放出)。通过伴随该电晕放电产生的紫外线的照射,在发光部100内的一对放电电极104AU04B的表面产生光电效应,放出电子(光电子)。由此在灯10中,在一对放电电极104A、104B之间促进稀有气体的绝缘破坏,在比较低的施加电压产生火花放电。一旦在放电电极104A、104B间产生的火花放电在之后转移到电弧放电,伴随水银的蒸发实现良好的发光效率的灯10的水银发光点亮。在这里,因为以具有比石英玻璃的相对介电常数非常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材料(作为一个例子是钛化合物)来构成介电体20,所以在介电体20的表面丰富地蓄积带电导致的电荷。由此在金属线21的下游侧端部21a和介电体20之间,以与现有技术相比相当低的施加电压产生电晕放电和伴随其的紫外线。再有,在金属线21下游侧端部21a和密封部IOlA内的金属箔103A以及放电电极104A之间,通过插入高相对介电常数的介电体20,从而金属线21与介电体20的接触部分的电场增大,能使丰富的紫外线产生。根据本申请发明者们实际进行的实验,在使用现有类型的接近导体丝线的高压放电灯中,在起动时以1.5[kV] 2.0[kV]左右的施加电压在触发线的下游侧端部附近确认了产生电晕放电,以3[kV]左右的施加电压确认了发光部内的发光。相对于此,在实施方式I的结构中,能够以300[V] 800[V]左右的施加电压确认电晕放电产生,并且以在
I.5[kV]以下的施加电压确认发光部内的放电开始。这与上述的作为起动辅助单元使用放射性气体的情况同样地是充分低的放电开始电压。 通过发挥这样的效果,在灯单元I中,通过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和良好的起动性的并存的效果,实现点亮电路生成的施加电压的降低。此外由此,能够期待包含点亮电路的灯系统的小型化、低价格化。此外,在灯单元I中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那样,不主要利用强电场,而利用紫外线照射来谋求灯10的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因此,在外围器108的内部不需要在密封部101AU01B和电极组装体107AU07B之间设置微小空隙,能够回避该空隙的精度管理,因此具有良好的生产性。(性能确认实验)
图19、21是示意地表示本申请发明者们进行的高压放电灯的起动性相关的性能确认实验(点亮试验)的内容的图。本申请发明者们使用具有充分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材料来构成实验用触发构件50,调查了灯10的起动性。如图19 (a)所示,将连接了交流高电压产生器和灯10的各外部引线102AU02B的电路作为基础,如同图(b)所示,并联连接灯10和触发构件50。该触发构件50如图20 (a)的结构图那样,在模仿灯10的密封部101AU01B的密封部51的内部配置金属箔103A和外部引线102A,在密封部51的外部配置介电体20X。在交流高电压产生器连接有外部引线102A和金属线52。再有在这里,为了方便,交流高电压产生器的输出电流被限制为能维持火花放电但不转移到电弧放电的水平(约10[mA]以下)。将频率10[kHz]的正弦波交流电压对该电路一边提高电压值一边进行电压施加。当使电压值(峰值)上升到300[νΓ800[ν]左右时,在金属线52的下游侧端部52a和介电体20X的触点附近产生电晕放电,伴随其产生紫外线(图20 (b))。当使电压值进一步上升时,电晕放电扩大到上述触点附近,紫外线也增大。上述紫外线照射灯10的发光部100内部,在施加电压为1.5[kV]以下的范围中,确认了灯10的火花放电产生(放电开始)(图19(b))。再有,当灯10的火花放电产生时,在发光部内形成放电路径,因此意味着如果从点亮电路对灯10供给规定的电力的话,就转移到电弧放电。再有,在追加实验中,当使交流高电压产生器的频率变化时,在从500[Hz]到200[kHz]的范围中,虽然可见少许差异,但与频率10[kHz]的情况获得大致同样的效果。像这样在本发明的高压放电灯中,即使是800 [V]以下程度的低施加电压,也能在介电体上的施加触点中产生电晕放电和紫外线,能够以1.5[kV]以下的施加电压时灯使放电开始。进而,作为其主要特征,即使相对于高压放电灯使起动辅助构件(金属线和介电体)以10[cm]程度分离配置,也能以充分低的施加电压值使高压放电灯起动。在这里的特征在于,本发明的介电体不是用于使强电场产生的电场调整单元,而作为使伴随电晕放电的紫外线产生的单元而发挥作用,通过该紫外线照射效果来促进发光部的起动。因此,介电体和金属线的触点附近的伴随电晕放电而产生的紫外线只要是能够以固定量以上到达发光部的范围的话,就能够使触发构件和高压放电灯相互分离配置。因此在本发明的高压放电灯中,介电体的配置位置的制约少,例如如后述的其他实施方式那样,能够在反射镜内配置介电体等,可发挥极高的设计自由度。此外,在实施方式I的高压放电灯10中,由于在金属线21和第一密封部IOlA之间设置有介电体20,所以与相对于该金属线21成为对置电极的第一密封部IOlA内的电极组装体107A之间的距离变得比较宽。可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如上述那样利用在金属线21和介电体20的触点周围产生的紫外线来谋求起动电压的降低,所以上述距离的增加不会太成问题。这与现有的尽量使金属线接近密封部,在金属线周围使强电场产生的结构(专利文献1、2等)相比,是本发明具有的大的特征。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以与实施方式I的差异为中心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3>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灯单元IA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与实施方式I的差异在于,在第一密封部IOlA上配置长方体状的介电体20A,使金属线21的下游侧端部21a点接触介电体20A的上表面。介电体20A使用水泥等的固接剂固定在第一密封部IOlA上。通过该灯单元1A,在起动时能够期待与实施方式I的灯单元I同样的效果。接着,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灯单元IB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该灯单元IB的特征在于,在灯10的第一密封部IOlA上设置长方体状的介电体20B,并且使连接于各极性的外部引线102A、102B的金属线21、22点接触于介电体20B。从外部引线102A延长的金属线22的下游侧端部22a,经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焊盘部22c与介电体20B连接。另一方面,接近于发光部100的金属线21从外部引线102B被延长,对介电体20B点接触。在这样结构的灯单元IB中也能发挥与实施方式I同样的效果。进而,由于在与石英玻璃相比具有非常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介电体20B接触有两极性的金属线21、22,所以在起动时能够以比较低的施加电压使电晕放电和紫外线产生。因此,能够期待特别良好的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此外,根据本申请发明者们的实验,当比较仅使金属线接触介电体的单面的情况,和使金属线接触相同的介电体的两面的情况时,能够确认后者的一方以低的施加电压产生电晕放电。通过利用伴随该电晕放电产生的紫外线,在灯单元IB中能够期待放电开始电压的进一步降低。〈实施方式4、5>
接着,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灯单元IC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灯单元IC的特征在于,在反射镜40的反射面41的下部表面配设厚度薄的介电体20C,在其上表面使从镍线122A延长了的金属线22的下游侧前端22a点接触。金属线22在这里贯通反射镜40的内部,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此外,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灯单元ID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在灯单元ID中,在反射镜40的反射面41埋设有介电体20D的方面与实施方式3是共同的。但是,介电体20D在其上表面,与从外部引线102A延长的金属线22的下游侧端部22a点接触。此外,介电体20D的下表面侧经由焊盘部21c,与从外部引线102B延长的金属线21的下游侧端部21a接触。在该情况下,由于介电体20D在反射镜40的内侧和外侧都露出,所以在使两极性的金属线21、22对介电体20D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将一方的金属线21配置在反射镜40的外侧。因此,与将两极性的金属线21、22均配置在反射镜40的内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金属线21、22遮挡光的量。由此,即使在小型的灯单元中也能通过介电体20D和金属线21、22的配设来抑制发光效率的降低,并且谋求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在这些实施方式4、5的情况下,由于介电体配置在反射镜,所以与前面的实施方式那样在灯的附近配置介电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介电体遮挡光的量。因此,即使在小型的灯单元中也能通过介电体20D和金属线21、22的配设来抑制发光效率的降低,并且谋求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 在这样的实施方式3、4的各灯单元1C、1D中,在起动时分别在介电体20C、20D的上表面,在与金属线的下游侧端部22a的接触附近产生电晕放电和紫外线。通过该紫外线照射灯10的发光部100,从而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此外,在实施方式4的灯单元ID中,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使两极性的金属线22、21接触介电体20D,因此能够期待放电开始电压的进一步的降低效果。此外,在灯单元1C、1D中,由于介电体20C、20D在反射镜40的反射面41上所占的面积非常小,所以损害来自反射镜的出射光量的可能性也小。这例如与现有技术(专利文献3等)那样,需要在极接近灯10的位置设置起动辅助构件的放电管的结构相比,可以说是优越的长处。〈实施方式6 8>
接着,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灯单元IE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灯单元IE的特征在于,使从外部引线102B通过端部21b延长的金属线21贯通反射镜40,使其下游侧端部21a与反射面41的下部点接触的结构。另一方面,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灯单元IF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与灯单元IE相反,使从外部引线102B通过端部21b延长了的金属线22卷绕到灯10之后,使下游侧端部22a与反射面41的上部点接触。或者如图10的实施方式8的灯单元IG那样,基本上与灯单元IE同样地,采用使金属线21插通在反射镜40的筒部43中填充的固接剂44的内部的结构。在具有这样的各结构的灯单元IE、1F、1G中,反射镜40的反射面41的反射膜均是电介质多层膜。特别是在该电介质多层膜以氧化钛构成的情况下,作为比石英玻璃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介电体而发挥功能。因此,在起动时在与各金属线21的端部21a的接触点附近,以比较低的施加电压产生电晕放电和伴随其的紫外线。通过该紫外线照射发光部100,从而在发光部100内部参数光电子,由此能够实现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实施方式9>接着所示的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灯单元IH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该灯单元IH的特征在于,在反射镜40的反射面41的表面配设介电体20H,从与作为独立布线的被覆导线126C连接的端部23c延长金属线23,使其下游侧端部23a对介电体20H的表面点接触。在具有以上结构的灯单元IH的起动时,从外部对被覆导线126C施加交流电压。由此,在金属线23的下游侧端部和介电体20H的表面间产生电晕放电和紫外线,通过该紫外线照射发光部100,从而能够获得发光部100的起动电压的降低效果。再有,在放电开始后仅对被覆导线126AU26B进行通电,切断向被覆导线126C的通电,进行通常的点亮工作即可。在这样结构的灯单元IH中也能期待与灯单元1E 1G同样的效果。再有,在图11所示的灯单元IH中,在反射面设置有介电体20H,但也能够应用于介 电体20H设置于灯100的情况、介电体20H设置于后述的副反射镜的情况、反射镜、副反射镜的反射面是介电体的情况等。(关于介电体和金属线的结构)
接着,针对本发明的介电体的形状和金属线的布线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各结构的介电体和金属线的结构的要部放大剖面图。本发明的介电体的形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如实施方式I那样采用环状的话,嵌入到高压放电灯10的圆柱状的第一密封部101A,容易安装,除此之外两者的固定也可靠。另一方面,如果采用长方体状或板体状的话,在反射镜40的反射面上或通过埋入能够容易地安装。进而介电体不限于由单一材料构成的单体构造。如图12 (e)所示那样,也能够将由彼此不同的材料构成的层层叠二层以上来构成。在该图中示出了由20C1、20C2的二层结构构成的介电体20C‘。在这里,希望使电晕放电产生的面的层采用相对介电常数高的陶瓷材料,另一个面的层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石英玻璃、氧化铝、金属等。这样的结构在将反射镜40、副反射镜45的反射面41、46作为高相对介电常数的介电体而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接着在实施方式I的情况下,基本上如图12(a)所示,在长方体状的介电体20C的上表面使金属线22的下游侧端部22a接触(除此之外,实施方式2的下游侧端部21a、实施方式4、5、13的下游侧端部22a、实施方式9的下游侧端部23a、实施方式12的下游侧端部24a也是同样的)。在该情况下,金属线22如图12 (d)所示那样,使多个端部22al、22a2、22a3与介电体(在图中是20C)接触也可。再有,在使同电位的多个端部接触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全部的端部与介电体的某一面接触,也可以使多个端部与介电体的不同的多个面接触。此外,针对以2根金属线21、22等夹持介电体的两面的结构,如图12 (b)所示,也能够经由焊盘部21c使金属线21、22接触。在这里,图12 (b)图示了实施方式3的介电体20B,但实施方式5也是同样的。在该情况下,如图12 (f)的介电体20D ‘所示那样,也可以采用多层结构(在该图中是以不同材料构成的层20D1、20D2的层叠结构)的介电体。或者如图12(g)所示,也能够采用在一对由相同的材料构成的层20D3、20D5之间,层叠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层20D4的3层结构的介电体20D "。
再有,焊盘部21c是用于作为金属线22a的对置电位保持电场强度的金属构件,不是必须的结构。因此如图12 (c)所示那样,也能够将其省略。再有,作为金属构件例如能够使用镍制的片材等。此外,2根金属线21、22不限于夹持介电体的两面的结构,例如也能够分别接触介电体的相邻的面。〈实施方式10、11>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带有副反射镜的灯II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仅是副反射镜45的剖面图示)。在该图所示的带有副反射镜的灯II中,对于灯10的第一密封部101A,以反射光向第二密封部IOlB侧出射的方式配设有具有碗型的反射面46的公知的副反射镜45。而且,对配置有用于固定副反射镜45的固接部47的筒部48,配设环状的介电体201。介电体201以未图示的水泥固定在筒部48。在这里,灯10的外部引线102B与金属线24的端部24B连 接,金属线24的下游侧端部24a与介电体201点接触。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带有副反射镜的灯II中,在起动时在金属线24的下游侧端部24a和环状的介电体201之间产生电晕放电。伴随于此产生的紫外线直接或通过在反射镜的反射面反射而照射发光部100,在一对放电电极104AU04B之间促进放电开始。由此在带有副反射镜的灯II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以充分低的施加电压产生放电,实现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接下来的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11的带有副反射镜的灯IJ与实施方式10的带有副反射镜的灯11大致相同,但副反射镜45的反射面46的反射膜是以氧化钛构成的电介质多层膜,使金属线24的下游侧端部24a与所述反射面46接触。在这样结构的带有副反射镜的灯IJ中也能期待与实施方式8同样的效果。此外,在带有副反射镜的灯IJ中没有在比较小面积的副反射镜45的反射面46设置介电体的情况下的配置位置的制约,因此具有能特别良好地维持副反射镜45的反射效果的特征。〈实施方式12、13>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灯单元IK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仅副反射镜45、反射镜40图示剖面)。在该图所示的结构中,环状的介电体20K嵌入第一密封部IOlA的外表面,在外部引线102B连接了上游侧端部20b的金属线24,其下游侧端部24a与介电体20K的上表面点接触。金属线24以贯通在反射镜40的筒部43中填充的固接剂44的方式配设。在具有以上的结构的灯单元IK中,在起动时,在上述点接触部分和配设有介电体20K的第一密封部IOlA的内部产生电晕放电,伴随于此的紫外线向发光部100内部照射,由此以比较低的施加电压开始放电。此外,图15所示的金属线24通过反射镜40的筒部43和第I密封部IOlA之间,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从反射镜40的外侧绕过,延长到第2密封部IOlB侧。再有,在金属线24通过反射镜40的筒部43和第I密封部IOlA之间的情况下,能够将金属线24固定在反射镜40的筒部43和第I密封部IOlA之间,因此能够使金属线24容易配置。接着表示的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13的灯单元IL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仅副反射镜45、反射镜40图示剖面)。与灯单元IK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灯单元IL中在第二密封部IOlB嵌入环状的介电体20L,从外部引线IOlA延长的金属线24的下游侧端部22a与介电体20L的上表面点接触。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实施方式13的灯单元IL中,也能期待与实施方式12同样的效果。再有,在将介电体配设在灯10的情况下,可以配设在第一密封部IOlA和第二密封部102B的任一方。但是,由于当配设的介电体20L较大地遮蔽来自发光部100的出射光时,影响发光效率,所以要注意。在实施方式13中,来自副反射镜45的出射光稍微照到介电体20L,因此优选使介电体20L的外径比灯10的最大外径小。此外,图16所示的金属线24通过副反射镜45和第2密封部IOlB之间,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从副反射镜45的外侧绕过。也可以延长到第I密封部IOlA侧。再有,在金属线24通过副反射镜24和第2密封部IOlB之间的情况下,能够将金属线24固定在副反射镜24和第2密封部IOlB之间,因此能够使金属线24容易配置。

〈实施方式14、15>
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的灯单元之外,也能够应用于店铺、大型设施等中使用的一般照明用的金属卤化物灯。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14的金属卤化物灯IM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仅外管301图示剖面)。在金属卤化物灯IM中,供电体401a、401b分别从由石英玻璃构成的发光管400延伸出的一对细管部400a、400b向外部露出,在该供电体401a、401b分别连接有供电线302a、302b。在发光管400的内部,封入有作为起动时放电气体的Ar等的稀有气体和由卤化金属构成的发光物质。外管301的开口部被灯头300封闭。303是用于吸附外管301内部存在的氧成分、水蒸气等的杂质气体的吸气器。在这里,在金属卤化物灯IM中,在覆盖一方的供电体401b的石英玻璃的密封体的外表面配设有介电体30M。在介电体30M的外表面点接触有从供电线302a延伸出的金属线25。接着,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15的金属卤化物灯IN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仅外管301图示剖面)。与金属卤化物灯IM的不同之处在于,介电体设置在供电线侧,从供电体(供电线)延伸出的金属线与介电体表面点接触。在金属卤化物灯1M、1N的任一方的情况下,都能够期待与其他的实施方式f 13同样的效果。(灯系统的实施方式)
图21是表示具备由实施方式I的灯单元I和点亮电路构成的灯系统的图像显示装置500的局部切断立体图,为了明白内部的样子而去除了框体的顶板。该图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500是向设置在前方的屏幕(未图示)投影图像的投射型的液晶前投影机。该图像显示装置500具有如下结构,即在框体501内收容有作为光源的灯单元I ;具有3枚液晶面板(未图示)等的光学单元502 ;驱动控制上述液晶面板等的控制单元503 ;投射透镜504 ;冷却风扇单元505 ;以及将从商用电源供给的电力对上述控制单元503、上述灯单元I的点亮电路(未图示)供给的电源单元506等。
该图像显示装置500由于具备由使放电开始电压降低的灯单元I和起动时的施加电压低的点亮电路构成的灯系统,所以与现有的图像显示装置相比小型且能谋求低价格化。再有,应用于该图像显示装置500的灯单元当然也能够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灯单
J Li ο此外,介电体不限于在灯中仅设置I个的结构,也可以设置多个。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如实施方式I那样在灯的密封部上设置多个,也可以在密封部和反射镜(或副反射镜)的双方设置。此外,也可以对反射镜设置多个介电体。(其他的事项)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介电体和金属线的下游侧端部以通过用于使高压放电灯开始放电的施加电压而引起放电的程度进行接触,但以通过用于使高压放电灯开始放电 的施加电压而引起放电的程度接近也可。再有,“以通过用于使高压放电灯开始放电的施加电压而引起放电的程度接近”,具体来说是优选介电体和金属线的另一端侧的最短距离为2[_]以内。在该情况下,即使介电体和金属线没有接触,也能够更可靠地获得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效果。在本发明中,例示了在介电体配设在灯的任一方的密封部的外表面上,金属线的下游侧端部仅接近或接触介电体的单面的情况下,以介电体介于金属线的下游侧端部和灯的密封部的金属箔和放电电极之间的方式在介电体的上表面配置金属线的结构例,但并不限定于此,在金属线的下游侧端部接近或接触介电体的侧面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近似的效果。在该情况下,如果金属线的下游侧端部和介电体接近或接触的介电体的面是离发光部最近的面的话,具有能够将起动时的电晕放电产生的紫外线良好地照射发光部的优点。此外,在本发明中,介电体的形状能够使用长方体、圆柱、角柱、球或在其他们设置有缺口的形状等的各种形状。例如,在介电体为环状并嵌入到灯的密封部的情况下,沿着密封部的长尺寸方向形成狭缝也可。在该情况下,容易应对密封部的热膨胀、收缩,能够提高向密封部的固定力。
此外,在经由固接剂等使介电体固接在灯、反射镜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介电体的固接剂接触的面形成有凹凸。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介电体的固接力。此外,在将介电体配设在灯的密封部的外表面上的情况下,介电体也可以兼作为保温构件。在该情况下,在以比额定功率大幅降低的功率(例如50[%]以下)使灯点亮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放电空间内的最冷点温度过于下降,由此能够抑制光通量下降。在这个情况下,介电体可以配置在两密封部,也可以是一方的介电体与任一个构件均不电连接的状态。再有,也可以在介电体之外,在灯的密封部的外表面设置金属制的线圈等的介电体以外的保温构件。此外,在将本发明应用于高压放电灯的情况下,引线和套管并不是不可缺少的,也可以是不具备这些引线和套管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是具备引线但不具备套管,引线不经由套管而与外部引线电连接的结构。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带有起动辅助构件的高压放电灯、灯单元、灯系统以及投影机与现有技术相比,特别使灯的放电开始电压降低。因此,能够在液晶投影机、DLP (Digital Light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投影机等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广泛利用。在将介电体设置在灯上的情况下,能够广泛地用于小型的各种图像显示装置,在该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极其高。 附图标记说明
I、IA IH灯单元(带有反射镜的灯);
II、1J灯单元(带有副反射镜的灯);
IKUL灯单元(带有反射镜/副反射镜的灯);
IMUN金属卤化物灯;
10、IOX高压放电灯;20、20A 20N介电体;
20X实验用介电体;
21X接近导体;
21 25金属线;
21a 24a上游侧端部;
21b 24b、52a下游侧端部;
22(Γ焊盘部;
40反射镜;
41、46反射面;
45副反射镜;
50实验用触发构件;
51实验用密封部;
52实验用金属线;
100发光部;
IOlA第一密封部;
IOlB第二密封部;
102AU02B外部引线;
103AU03B金属箔;
104AU04B放电电极;
105放电空间;
107AU07B电极组装体;
108放电容器(外围器);
112a、112b电极组装体;
126A 126C被覆导线;
200介电体外表面;
201介电体内表面;
500灯系统(投射型前投影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灯单元,具备高压放电灯,其具备外围器和在该外围器内的放电空间中面对配置的一对放电电极;反射镜,对从该高压放电灯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以及该高压放电灯的起动辅助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器具备内含有所述放电空间的发光部;以及与所述发光部连接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起动辅助构件具有一个端部电连接于所述高压放电灯的至少一方的所述放电电极的第一金属线;以及比所述外围器具有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介电体,所述第一金属线的另一端侧与所述介电体以通过用于使所述高压放电灯开始放电的施加电压弓I起放电的程度接近或接触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的内部配置有金属箔,所述放电电极从所述金属箔的一端起延伸设置到所述放电空间中,外部引线从所述金属箔的另一端起延伸设置,使得从所述各密封部部分地向外部露出,所述介电体配设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中的任一方的密封部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金属线电连接于从另一方的密封部露出的所述外部引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压放电灯配设有使来自发光部的发光向所述反射镜侧反射的副反射镜。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的内部配置有金属箔,所述放电电极从所述金属箔的一端起延伸设置到所述发光部内侧,外部引线从所述金属箔的另一端起延伸设置,使得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部分地向外部露出,所述介电体配设在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所述第一金属线电连接于从所述第一密封部或所述第二密封部的任一方向外部露出的外部引线。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的内部配置有金属箔,所述放电电极从所述金属箔的一端起延伸设置到所述发光部内侧,外部引线从所述金属箔的另一端起延伸设置,使得从所述各密封部部分地向外部露出,在所述高压放电灯配设有使来自发光部的发光向反射镜侧反射的副反射镜,所述介电体配设在该副反射镜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体是所述反射镜的反射膜。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压放电灯还配设有使来自发光部的发光向所述反射镜侧反射的副反射镜,所述介电体是该副反射镜的反射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是圆柱状、椭圆柱状或扁平柱状,所述介电体是环状并嵌入所述第一密封部或第二密封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体的外径被设定为发光部的最大外径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体是长方体状。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器以石英玻璃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体构成为包含钛化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化合物是氧化钛、钛酸钡、钛酸锶内的I种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的前端或一部分侧面在与所述介电体的接触方向被弹性加力。
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卷绕在所述高压放电灯。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与延伸设置了所述第一金属线的外部引线相反极性的外部引线,电连接有第二金属线,所述介电体还与所述第二金属线接近或接触。
17.一种带有起动辅助构件的高压放电灯,配置有高压放电灯,其具备外围器和在该外围器内的放电空间中面对配置的一对放电电极;以及该高压放电灯的起动辅助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器具备内含有所述放电空间的发光部;以及与该密封部连接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起动辅助构件具有一个端部电连接于所述高压放电灯的至少一方的所述放电电极的第一金属线;以及具有比所述外围器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介电体,所述第一金属线的另一端侧与所述介电体以通过用于使所述高压放电灯开始放电的施加电压引起放电的程度接近或接触地配置。
18.一种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是对权利要求f 16的任一项所述的所述高压放电灯电连接点亮电路而成的。
19.一种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事项,其是对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有起动辅助构件的高压放电灯电连接点亮电路而成的。
20.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8所述的灯系统。
全文摘要
本发明第一提供能够使放电开始电压降低的带有起动辅助构件的高压放电灯、灯单元以及灯系统。第二,在上述目的之外,提供一种减少接近导体的配置位置的制约,具有高设计自由度的带有起动辅助构件的高压放电灯、灯单元、以及灯系统。在灯单元(1)的高压放电灯(10)中,在第一密封部(101A)的外表面配设由钛化合物构成的与石英相比极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环状的介电体(20)。使与从第二密封部(101B)露出的外部引线(102B)连接的金属线(21)的下游侧端部(21a)与介电体(20)点接触。在起动时在下游侧端部(21a)和介电体(20)的触点附近使电晕放电产生,使紫外线照射,谋求发光部(100)的放电开始电压的降低。
文档编号G03B21/20GK102687234SQ20118000352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
发明者冈野和之, 小川宏树, 小野俊介, 山本匡宏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