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99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重量轻、形状薄且功耗低的性能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显示图像;印刷电路板,包括将电信号施加到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机壳,容纳显示面板和印刷电路板或者将印刷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结合。通常,印刷电路板被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下方,因此,显示装置的厚度增加了印刷电路板的厚度。此外,当显示面板、印刷电路板和机壳相互装配以完成显示装置时,印刷电路板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是分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重量轻、形状薄且功耗低的性能的显示装置。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接收光并利用光显示图像;底部机壳,容纳显示面板;顶部机壳,面向底部机壳并且显示面板置于底部机壳和顶部机壳之间。顶部机壳与显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叠置并包括穿过其侧部的厚度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此外,显示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和连接构件。印刷电路板将电信号施加到显示面板并位于顶部机壳的侧部下方,并包括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连接构件延伸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将顶部机壳与印刷电路板相互结合。第一通孔包括位于第一通孔的内壁上的第一螺旋峰和第一螺旋谷,连接构件包括第二螺旋谷和第二螺旋峰,第二螺旋谷和第二螺旋峰分别与第一螺旋峰和第一螺旋谷结
口 ο此外,顶部机壳的侧部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显示装置还包括从第一区域中的第一通孔的边缘凸出的凸出部分并包括与第一通孔对准的第三通孔。第一螺旋峰和第一螺旋谷延伸到第三通孔的内壁。
第一区域中的侧部的上表面所处的水平面低于第二区域中的侧部的上表面的水平面,第一区域中的侧部的下表面所处的水平面低于第二区域中的侧部的下表面的水平面。凸出部分可从第一区域中的侧部的下表面向印刷电路板凸出,并且凸出部分可延伸到第二通孔中。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底部机壳中并发射光的光源和位于显示面板下方的导光板。导光板将从光源发射的光引导至显示面板。根据以上描述,印刷电路板不位于显示面板下方,从而可以减小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此外,由于印刷电路板通过连接构件与顶部机壳结合,所以印刷电路板可与顶部机壳牢固地结合。


通过参照下面在结合附图考虑时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将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图I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了图I中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图I中示出的线I-Γ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I中示出的线ΙΙ-ΙΓ截取的剖视图;图5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B是示出图5A中示出的部分Al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另一层“上”、“连接到”或“结合至IJ”另一元件或另一层时,该元件或该层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另一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另一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另一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另一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将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不同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是用来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来。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命名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在这里可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下方”、“下面的”、“在...上方”、“上面的”等,用来轻松地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在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附图中装置被翻转,则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所述装置可被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发明。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时,说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将进一步理解,除非这里明确定义,否则术语(例如,在通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它们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而不是理想地或者过于正式地解释它们的意思。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图I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了图I中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图I中示出的线I-Γ截取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I中示出的线ΙΙ-ΙΓ截取的剖视图。如图I至图4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接收光并利用接收的光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00可为液晶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但是不 限于此。假定显示面板10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底(未示出)、面向第一基底的第二基底(未不出)及位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液晶层(未不出)。第一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与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侧相邻的非显示区域。图像显示在显示区域中,而不显示在非显示区域中。第一基底包括显示区域中的多条栅极线、显示区域中的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像素。数据线与栅极线绝缘并与栅极线交叉。每个像素包括连接到栅极线中的对应栅极线和数据线中的对应数据线的薄膜晶体管。此外,每个像素包括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第一基底在非显示区域中包括多个焊盘。焊盘包括分别对应于栅极线的端部的栅极焊盘和分别对应于数据线的端部的数据焊盘。外部导线连接到焊盘,以将信号施加到像素。第二基底可包括位于第二基底的面向第一基底的表面上的共电极。此外,第二基底包括用于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滤色器。然而,根据可选择的实施例,共电极和滤色器可位于第一基底上。此外,显示装置包括容纳显示面板100的底部机壳200。底部机壳200包括底部210和从底部210向上弯曲的侧壁部分。当底部210在平面图中具有矩形形状时,侧壁可弯曲并从底部210的四端中的至少一端延伸,从而底部210和侧壁共同形成单个的、整体的、不可分割的构件。图2示出了底部机壳200,底部机壳200包括各分别弯曲并从底部210的两个相对端连续延伸的第一侧壁部分220-1和第二侧壁部分220-2。底部机壳200还可以包括如图2和图3所示的从侧壁部分连续延伸并弯曲的连接部分230。例如,连接部分230可弯曲并从第一侧壁部分220-1延伸。底部210、侧壁部分220-1和连接部分230共同形成单个的、整体的、不可分割的构件。此外,显示装置包括顶部机壳300,顶部机壳300面向底部机壳200同时显示面板100设置在顶部机壳300和底部机壳200之间。顶部机壳300将显示面板100挤压在底部机壳200上,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显示面板100与底部机壳200的分离。顶部机壳300和底部机壳200可为单个的、整体的、不可分割的构件。顶部机壳300覆盖显示面板10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与显示面板100的至少一部分叠置),并包括至少一个延伸穿过侧部310的第一通孔320。图I和图2示出了包括三个第一通孔320的顶部机壳300。顶部机壳300可具有矩形框架形状并提供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开口 300-op。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一通孔320延伸所穿过的侧部310的平面区域可大于顶部机壳300的其它侧部的平面区域。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20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一个第一通孔320。顶部机壳300可包括第一覆盖区域CRl和第二覆盖区域CR2,其中,第一覆盖区域CRl覆盖显示面板100的一部分(例如,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第二覆盖区域CR2包括第一通孔320并覆盖印刷电路板400。侧部310被包括在第二覆盖区域CR2中。此外,显示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400。印刷电路板400可具有多层结构,在该多层结构中,绝缘层和电路层重复地相互堆叠。印刷电路板400将电信号施加到显示面板100。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印刷电路板400可包括从外部接收图像数据和控制信号并输出栅极控制信号和数据控制信号的时序控制器。相对于显示装置的观看侧,印刷电路板400直接位于顶部机壳300的侧部310下方。印刷电路板400包括分别与第一通孔320对应的第二通孔420。第一通孔320和第二 通孔420相互对准,如图2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第二通孔420的数量可与第一通孔320的数量相同。此外,印刷电路板400可具有在第二方向D2上的长度大于在第一方向Dl上的长度的条形形状。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通孔420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将详细描述一个第二通孔420。显示装置包括将顶部机壳300与印刷电路板400结合的连接构件500。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构件500的数量可与第一通孔320的数量相同。每个连接构件500插入到第一通孔320中的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420中的对应的第二通孔中。第一通孔320与连接构件500螺旋结合。每个第一通孔320包括第一螺旋峰(screw mountain)和第一螺旋谷(screw valley),第一螺旋峰和第一螺旋谷位于侧部310的限定第一通孔320的内壁上。第一螺旋峰和第一螺旋谷交替地位于侧部310的限定第一通孔320的内壁上。连接构件500包括第二螺旋谷和第二螺旋峰,第二螺旋谷和第二螺旋峰分别与第一螺旋峰和第一螺旋谷结合。连接构件500可为包括头部510和从头部510凸出的主体部分520的螺钉(例如,螺杆)。第二螺旋谷和第二螺旋峰位于主体部分520的外表面上。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头部510具有大于第一通孔320的直径的区域。顶部机壳300的侧部310包括第一区域310-R1和与第一区域310-R1相邻的第二区域310-R2,其中,在第一区域310-R1中设置有第一通孔320。如图3所示,顶部机壳300在第一区域310-R1具有厚度,所述厚度大于顶部机壳300在第二区域310-R2中的厚度。所述厚度垂直于第一方向Dl和第二方向D2两个方向截取。因此,由于顶部机壳300在不包括第一通孔320的第二区域310-R2中具有相对薄的厚度,所以顶部机壳300的重量可减小。第一通孔320具有与顶部机壳300在第一区域310-R1中的厚度对应的长度,因此包括第一螺旋峰和第一螺旋谷的面积会增大。顶部机壳300的侧部310可设置有第一通孔320。第一通孔320以规则的间隔沿预定的方向连续地布置。印刷电路板400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通孔320的第二通孔420。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通孔320可沿第二方向D2连续地布置在侧部310中,可沿印刷电路板400延伸所沿的第二方向D2连续地布置第二通孔420。当顶部机壳300和印刷电路板400通过连接构件500直接相互结合时,底部机壳200的连接部分230可位于顶部机壳300和印刷电路板400之间。连接部分230包括位于第一区域310-R1中的第一开口 230-op。在平面图中,第一开口 230_op的直径可大于第一通孔320的直径。此外,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显示面板100的端部的模制框架600。与印刷电路板400类似,模制框架600可具有在第二方向D2上的长度长于在第一方向Dl上的长度的条形形状。模制框架600的第一部分610位于导光板800上并支撑显不面板100的端部。模制框架600的第二部分620可位于印刷电路板400和侧部310之间。模制框架600在第一方向Dl上具有阶梯的剖面形状。第一部分610的上表面位于与第二部分620的水平面不同的水平面。即,第一部分610的上表面和第二部分620的上表面不相互共面。此夕卜,模制框架600的第二部分620可包括与第一开口 230-op对应的第二开口 600_op。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模制框架600可支撑显示面板100的至少两端或显示面板100的四端。在模制框架600支撑显示面板100的四端的情况下,模制框架600可具有矩形环或框架形状。此外,第一开口 230-op和第二开口 600-op容纳顶部机壳300在第一区域310-R1中的一部分。如图3所不,顶部机壳300在第一区域310-R1中的一部分穿过第一开口 230-op和第 二开口 600-op凸出,并接触印刷电路板400。由于印刷电路板400不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100叠置,所以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减小了印刷电路板400的厚度。此外,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柔性电路板FP1,至少一个柔性电路板FPl将印刷电路板400与显示面板100电连接。柔性电路板FPl可通过其相对的两端连接到显示面板100和印刷电路板400,所述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显示面板100和印刷电路板400。柔性电路板FPl的相对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位于侧部310和印刷电路板400之间。在显示装置包括模制框架600的情况下,柔性电路板FPl的两端之间的区域位于侧部310和模制框架600之间。另外,柔性电路板FPl位于顶部机壳300的第二区域310-R2下方。因此,当显示面板100、印刷电路板400和底部机壳200相互装配以完成显示装置时,印刷电路板400与显示面板100紧密靠近但不与显示面板100叠置。详细地讲,柔性电路板FPl包括聚酰亚胺的柔性绝缘基底和柔性绝缘基底上的电路图案。电路图案将印刷电路板400上的电路图案连接到显示面板100上的栅极焊盘或数据焊盘。作为柔性电路板FP1,可使用其上安装有驱动电路的载带封装。此外,像液晶显示面板一样的透射型显示面板还包括容纳在底部机壳200中用于产生光的光源700。光源700可为冷阴极荧光灯或发光二极管。当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700时,光源700包括用于光源700的印刷电路板740和位于用于光源700的印刷电路板740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件720。此外,透射型显示面板还包括将从光源700发射的光引导至显示面板100的导光板800。导光板800位于显不面板100下方。导光板800可具有与显示面板100的尺寸对应的尺寸(例如,平面的)。导光板800包括多个侧面。光源700可面向导光板800的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导光板800的多个侧面中面向光源700的侧面可用作导光板800的入射表面810。此外,导光板800包括出射表面812和反射表面814。出射表面812从入射表面810的第一端延伸并且入射到导光板800的光通过出射表面812出射。反射表面814从入射表面810的第二端延伸并面向出射表面812,并且将通过入射表面810入射的光反射到出射表面812。显示装置还包括导光板800和底部210之间的反射片820,以反射从导光板800泄露的光。S卩,反射片820将从导光板800泄露的光再次反射回导光板800。显示装置还包括导光板800和显示面板100之间的光学片,光学片扩散或汇聚从导光板800出射的光。光学片可为扩散片840。扩散片840扩散从导光板800出射的光,以改善提供到显示面板100的光的亮度。图5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B是示出了图5A中示出的部分Al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在图5A、图5B和图6中,相同的标号表图I至图4中的相同的兀件,因此将省略对这些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5A和图5B,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100、底部机壳200和面向底部机壳200的顶部机壳300及将电信号施加到显示面板100的印刷电路板400,其中,显示面板100置于顶部机壳300和底部机壳200之间。顶部机壳300还包括从侧部310的表面凸出的凸出部分330。凸出部分330位于第一区域310-R1中。凸出部分330可从设置在第一区域310-R1中的侧部310的上表面凸出,如图5A和图5B所示。凸出部分330包括从第一通孔320延伸并与第一通孔320对准的第三通孔335。因此,连接构件500插入到第一通孔320和第三通孔335中。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通孔335的直径与第一通孔320的直径相同。第三通孔335可包括位于凸出部分330的限定第三通孔335的内壁上的第一螺旋峰和第一螺旋谷。包括第二螺旋谷和第二螺旋峰的连接构件500在穿过第一通孔320后与第三通孔335结合。从而顶部机壳300和印刷电路板400之间的结合力可提高。如图5A所示,第一区域310-R1中的侧部310的上表面位于比第二区域310-R2中的侧部310的上表面的水平面低的水平面处,因此,第一区域310-R1中的侧部310的下表面位于比第二区域310-R2中的侧部310的下表面的水平面低的水平面处。因此,第一区域310-R1中的凸出部分330的上端位于比第二区域310-R2中的侧部310的上表面的水平面低的水平面处。此外,侧部310的下表面的在第一区域310-R1中的部分与侧部310的上表面的在第一区域310-R1中的部分可基本平行于第二区域310-R2中的侧部310的下表面。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连接部分230和模制框架600的第二部分620位于印刷电路板400和侧部310之间的情况下,第一开口 230-op和第二开口 600-op容纳第一区域310-R1中的侧部310的下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区域310-R1中的侧部310的与第二区域310-R2中的侧部310的下表面平行的下表面可与印刷电路板400的上表面接触。如图6所示,依据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凸出部分330从第一区域310-R1中的侧部310的下表面向下凸出,并且凸出部分330插入到印刷电路板400的第二通孔420中。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二通孔420的内径大于凸出部分330的外径。此外,凸出部分330的高度小于第二通孔420的内壁的长度,以减小或有效地防止插入到第二通孔420中的凸出部分330延伸超过印刷电路板400的下表面。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将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应该受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而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 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接收光并利用光显示图像; 底部机壳,容纳显示面板; 顶部机壳,面向底部机壳并且显示面板置于底部机壳和顶部机壳之间,顶部机壳与显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叠置并包括穿过其侧部的厚度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印刷电路板,将电信号施加到显示面板,与顶部机壳的侧部叠置,并包括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连接构件,延伸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将顶部机壳与印刷电路板相互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通孔包括位于第一通孔的内壁上的第一螺旋峰和第一螺旋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连接构件包括第二螺旋谷和第二螺旋峰,第二螺旋谷和第二螺旋峰分别与第一螺旋峰和第一螺旋谷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顶部机壳的侧部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顶部机壳的侧部的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第二区域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底部机壳包括 底部; 侧壁部分,从底部向顶部机壳延伸; 连接部分,从侧壁部分延伸并位于顶部机壳的侧部和印刷电路板之间, 其中,底部、侧壁部分和连接部分共同形成单个的、整体的、不可分割的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沿印刷电路板的纵向方向并以规则间隔连续布置的多个第一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光源,位于底部机壳中,其中,光源产生并发射光; 导光板,位于显不面板下方,其中,导光板将从光源发射的光引导至显不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导光板包括多个侧面,光源面向导光板的所述多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
10.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接收光并显示图像; 印刷电路板,与显示面板平行,其中,印刷电路板将电信号施加到显示面板并包括第一通孔; 顶部机壳,包括与显示面板的一部分叠置的第一覆盖区域和与印刷电路板叠置的第二覆盖区域,第二覆盖区域包括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底部机壳,容纳显示面板并面向顶部机壳,显示面板位于顶部机壳与底部机壳之间; 连接构件,延伸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将顶部机壳与印刷电路板结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接收光并显示图像;底部机壳,容纳显示面板;顶部机壳,面向底部机壳并且显示面板置于底部机壳和顶部机壳之间。顶部机壳与显示面板的一部分叠置并包括穿过其侧部的厚度延伸的第一通孔。显示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和连接构件。印刷电路板将电信号施加到显示面板,并位于侧部下方,并包括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连接构件延伸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将顶部机壳与印刷电路板相互结合。
文档编号G02F1/13GK102798996SQ20121000457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6日
发明者崔光旭, 李涌雨, 赵珠完, 崔盛植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