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89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被提供输入信号的显示装置的有效技术。
背景技术
:由于TFT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显示高精细的图像,所以作为电视机、计算机用显示器等显示装置而被使用。尤其是,小型的TFT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多用作便携式电话的显示部。通常情况下,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形成有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而构成所谓的子像素,其中,薄膜晶体管根据来自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而导通,像素电极经由薄膜晶体管被提供来自视频线的视频信号。这些多个子像素形成的区域为显示区域,包围该显示区域而存在周边区域。周边区域中设有向各视频线提供视频电压(灰阶电压)的漏极驱动器(也称源极驱动器);以及向各扫描线提供扫描电压的栅极驱动器。在漏极驱动器及栅极驱动器中输入有来自显示控制电路(也称定时控制器)的显示控制信号,漏极驱动器及栅极驱动器由显示控制电路控制、驱动。
发明内容近年来,随着面向中小型设备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化发展,WVGA级的高精细的液晶显示面板占据了主流,但高精细、高画质化的需求没有就此停止,在平板终端(tabletterminator)等高端模型(highendmodel)中WVGA化成为主流。鉴于这样的情况,为了应对低分辨率级高分辨率级的广泛的液晶显示面板,还为了实现低成本化,期望使低分辨率级的液晶显示面板为液晶驱动器仅使用单个芯片的单芯片结构,另一方面,使高分辨率级的液晶显示面板为液晶驱动器使用多个芯片的多芯片结构,对单芯片结构和多芯片结构进行切换。为了满足上述期望,设想通过设置在液晶驱动器中的端子来使液晶驱动器为单芯片结构或多芯片结构。在这样的状况下,需要将用于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提供输入信号的一对传输线路终接,再有,在经由一对传输线路读取信号时,需要防止多个信号发生冲突。本发明是为了满足上述要求而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技术在显示装置中,通过端子设定,能够切换一对传输线路的终接方法,或者,在经由一对传输线路读取信号时,能够防止信号发生冲突。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和新特征将通过本说明书的记载及附图得到明确。简单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案的概要如下。(I)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对所述多个像素进行驱动的η个驱动电路,其中,n^2,从主体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向所述各驱动电路提供显示数据,所述η个驱动电路中的I个驱动电路作为主驱动电路工作,所述η个驱动电路中的所述主驱动电路以外的驱动电路作为从驱动电路工作,所述各驱动电路具有SELC端子,当输入到所述SELC端子的电压为第I电压电平时,所述主驱动电路在其内部、并在所述一对传输线路之间连接电阻值为Ra的电阻来终接所述一对传输线路,所述从驱动电路在其内部、并在所述一对传输线路之间不连接电阻而使所述一对传输线路开路,当输入到所述SELC端子的电压为与所述第I电压电平不同的第2电压电平时,所述η个驱动电路分别在其内部、并在所述一对传输线路之间连接电阻值为(nXRa)的电阻来终接所述一对传输线路。(2)在⑴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各驱动电路具有SELA端子和SALB端子,当输入到所述SELA端子的电压为第2电压电平、且输入到所述SELB端子的电压为第I电压电平时,所述各驱动电路作为所述主驱动电路工作,当输入到所述SELA端子的电压为第2电压电平、且输入到所述SELB端子的电压为第2电压电平时,所述各驱动电路作为所述从驱动电路工作。(3)在⑴或⑵所述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η为3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各驱动电路具有SELDl端子至SELD(η-2)端子,根据分别输入到所述SELDl端子至SELD(η_2)端子的电压电平,所述从驱动电路分别识别自身为第几个从驱动电路。(4)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对所述多个像素进行驱动的多个驱动电路,从主体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向所述各驱动电路提供输入信号,所述各驱动电路具有REVS端子,当所述主体从所述各驱动电路读取信号时,仅所述REVS端子被输入第2电压电平的电压的驱动电路向所述一对传输线路输出数据。(5)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对所述多个像素进行驱动的多个驱动电路,从主体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向所述各驱动电路提供输入信号,所述各驱动电路具有寄存器,当所述主体从所述各驱动电路读取信号时,仅所述寄存器内被写入允许读取的数据的驱动电路向所述一对传输线路输出信号。(6)在(5)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主体将所述允许读取的数据写入到成为下次读取对象的驱动电路内的寄存器中。(7)在(I)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各驱动电路为具有显示控制电路的视频线驱动电路。(8)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对所述多个像素进行驱动的η个视频线驱动电路,其中,n^2;显示控制电路,从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向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提供输入信号,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具有SELC端子,当输入到所述SELC端子的电压为第I电压电平时,第一个视频线驱动电路在其内部、并在所述一对传输线路之间连接电阻值为Ra的电阻来终接所述一对传输线路,其余的视频线驱动电路在其内部、并在所述一对传输线路之间不连接电阻而使所述一对传输线路开路,当输入到所述SELC端子的电压为与所述第I电压电平不同的第2电压电平时,所述η个驱动电路分别在其内部、并在所述一对传输线路之间连接电阻值为(nXRa)的电阻来终接所述一对传输线路。(9)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对所述多个像素进行驱动的η个视频线驱动电路,其中,n^2;显示控制电路,从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向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提供输入信号,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具有REVS端子,当所述显示控制电路从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读取信号时,仅所述REVS端子被输入第2电压电平的电压的视频线驱动电路向所述一对传输线路输出信号。(10)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对所述多个像素进行驱动的η个视频线驱动电路,其中,η>2;显示控制电路,从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向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提供输入信号,所述各驱动电路具有寄存器,当所述显示控制电路从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读取信号时,仅所述寄存器内被写入允许读取的数据的视频线驱动电路向所述一对传输线路输出信号。(11)在(10)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控制电路将所述允许读取的数据写入到成为下次读取对象的视频线驱动电路内的寄存器中。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漏极驱动器的端子设定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漏极驱动器的端子设定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漏极驱动器的端子设定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漏极驱动器的端子设定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问题点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漏极驱动器的端子设定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漏极驱动器的端子设定的图。图9是表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框图。附图标记说明I液晶显示面板2漏极驱动器2a主漏极驱动器2b、2c从漏极驱动器3栅极驱动器4、40显示控制电路5电源电路8主体计算机30一对传输线路35寄存器36缓冲器(三态缓冲器)GL扫描线(栅极线)DL视频线(漏极线、源极线)TFT薄膜晶体管PX像素电极CT对置电极CL液晶电容Cadd保持电容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附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例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解释。[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框图。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由液晶显示面板1、多个漏极驱动器2、栅极驱动器3、电源电路5构成。在此,用η(η彡2)来表示漏极驱动器2的个数。图1示出了η为3的结构,即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漏极驱动器2a2c。漏极驱动器2a2c和栅极驱动器3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I的周边部。例如,漏极驱动器2a2c和栅极驱动器3分别以COG(ChipOnGlass)方式安装在第I基板(例如,玻璃基板)的两条边的周边部。或者,漏极驱动器2a2c和栅极驱动器3分别以COF(ChipOnFilm)方式安装在柔性电路基板上,该柔性电路基板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I的第I基板的两条边的周边部。另外,电源电路5安装在电路基板上,该电路基板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I的周边部(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的背侧)。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将显示控制电路40内置在各自的漏极驱动器中。显示控制电路40进行数据的交流化等适于液晶显示面板I的显示的定时调整,由此将从主体计算机8输入的显示信号转换成显示形式的输入信号并与同步信号(时钟信号)一起输入到漏极驱动器2a2c、栅极驱动器3中。栅极驱动器3在显示控制电路40的控制下依次向多条扫描线(也称栅极线;GL)提供选择扫描电压。漏极驱动器2a2c内置有视频线驱动电路,向多条视频线(也称漏极线、源极线;DL)提供视频电压来使视频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I上。电源电路5生成液晶显示装置所需的各种电压。液晶显示面板I具有多个子像素,各子像素设置在由视频线DL和扫描线GL包围的区域。各子像素具有薄膜晶体管TFT,TFT的第I电极(漏电极或源电极)与视频线DL连接,TFT的第2电极(源电极或漏电极)与像素电极PX连接。另外,TFT的栅电极与扫描线GL连接。此外,在图1中,附图标记CL是等效地表示配置在像素电极PX与对置电极CT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电容。附图标记Cadd是形成在像素电极PX与对置电极CT之间的保持电容。在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I中,排列在纵方向上的各子像素的TFT的第I电极分别与视频线DL连接。各视频线DL与漏极驱动器2a2c连接。另外,TFT的栅电极分别与扫描线GL连接。各扫描线GL与栅极驱动器3连接。当在液晶显示面板I上显示图像时,栅极驱动器3依次例如从上向下选择扫描线GL,另一方面,在某条扫描线的选择期间,漏极驱动器2a2c向视频线DL提供与显示数据对应的视频电压。提供给视频线DL的电压经由TFT施加在像素电极PX上,最终,保持电容Cadd和液晶电容CL充电,并通过控制液晶分子来显示图像。液晶显示面板I如下构成使形成有像素电极PX、TFT等的第I基板和形成有彩色滤光片等的第2基板隔开规定间隔地重合,通过框状地设置在该两基板间的周缘部附近的密封材料而将两基板贴合在一起,并且从设置于密封材料的一部分上的液晶封入口向两基板间的密封材料的内侧将液晶封入并封固,再有,在两基板的外侧贴附偏振片。此外,若为TN方式或VA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则对置电极CT设置在第2基板侧。IPS方式的情况下,对置电极CT设置在第I基板侧。另外,由于本发明与液晶面板的内部构造无关,所以省略对液晶面板的内部构造的详细说明。再有,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任何构造的液晶面板。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显示控制电路40内置在各漏极驱动器中,但若将显示控制电路40内置在各漏极驱动器2a2c中,则需要在内置于各漏极驱动器中的显示控制电路40之间取得同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使多个漏极驱动器中的一个漏极驱动器作为主漏极驱动器(图1中以附图标记2a表示的漏极驱动器)来工作,使其余的漏极驱动器作为从漏极驱动器(图1中以附图标记2b、2c表示的漏极驱动器)来工作。主漏极驱动器2a生成自由振荡时钟,向从漏极驱动器2b、2c输入由主漏极驱动器2a生成的自由振荡时钟。由此,主漏极驱动器2a和从漏极驱动器2b、2c能够同步地工作。另外,从主漏极驱动器2a向前面的栅极驱动器3输入栅极驱动器控制信号6,根据栅极驱动器数据传输信号7,从前面的栅极驱动器3向后级的栅极驱动器3传输栅极驱动器控制信号。像这样,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将显示控制电路40内置在漏极驱动器2a2c内,能够削减零部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在本实施例中,从外部的主体计算机8输入的显示信号含有显示数据,含有显示数据的输入信号从主体计算机8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被提供给漏极驱动器2a2c。图2至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漏极驱动器的端子设定的图。图2至图4示出了η为2的结构,即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漏极驱动器2a、2b。此外,在图2至图4中,以及在后述的图5中,关于主体计算机8仅图示了信号的收发部,关于漏极驱动器2仅图示了信号的接收部。另外,在图2至图4、图5中,TX+是正极性侧的收发部,TX-是负极性侧的收发部,P是一对传输线路30中的正极性侧的传输线路,N是一对传输线路30中的负极性侧的传输线路。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漏极驱动器中,设有SELA端子、SELB端子、SELC端子。当输入到SELA端子的电压为Low(相当于逻辑值“O”。以下称作低电平)时,如图2所示,为单芯片结构;当输入到SELA端子的电压为High(相当于逻辑值“I”。以下称作高电平)时,如图3、图4所示,为多芯片结构。并且,如图3、图4所示,当输入到SELA端子的电压为高电平、且输入到SELB端子的电压为低电平时,本实施例的漏极驱动器作为主漏极驱动器2a工作;当输入到SELA端子的电压为高电平、且输入到SELB端子的电压为高电平时,本实施例的漏极驱动器作为从漏极驱动器2b工作。虽然含有显示数据的输入信号从主体计算机8经由一对传输线路30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被提供给漏极驱动器,但是一对传输线路30需要通过终端电阻来终接。SELC端子是为了设定一对传输线路的终接方法而设置的。当输入到SELC端子的电压为低电平时,主漏极驱动器2a在其内部、并在一对传输线路30之间连接电阻值为Ra(在此为100Ω)的电阻来终接一对传输线路30,从漏极驱动器2b在其内部、并在一对传输线路30之间不连接电阻来使一对传输线路30开路。通常情况下,在差分串行传输方式中,从主体计算机8到各漏极驱动器2a2c的一对传输线路的线长不同的情况下,在最远端的漏极驱动器中将一对传输线路30终接。图4图示了这样的情况。当输入到SELC端子的电压为高电平时,漏极驱动器2a、2b分别在一对传输线路30之间连接电阻值为(ηXRa)(在此是200Ω)的电阻,从而使一对传输线路30通过终端电阻来终接。图3图示了这样的情况。将以上的端子设定内容在表I中示出。表I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对所述多个像素进行驱动的η个驱动电路,其中,n^2,其特征在于,从主体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向所述各驱动电路提供显示数据,所述η个驱动电路中的I个驱动电路作为主驱动电路工作,所述η个驱动电路中的所述主驱动电路以外的驱动电路作为从驱动电路工作,所述各驱动电路具有SELC端子,当输入到所述SELC端子的电压为第I电压电平时,所述主驱动电路在其内部、并在所述一对传输线路之间连接电阻值为Ra的电阻来终接所述一对传输线路,所述从驱动电路在其内部、并在所述一对传输线路之间不连接电阻而使所述一对传输线路开路,当输入到所述SELC端子的电压为与所述第I电压电平不同的第2电压电平时,所述η个驱动电路分别在其内部、并在所述一对传输线路之间连接电阻值为(nXRa)的电阻来终接所述一对传输线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驱动电路具有SELA端子和SALB端子,当输入到所述SELA端子的电压为第2电压电平、且输入到所述SELB端子的电压为第I电压电平时,所述各驱动电路作为所述主驱动电路工作,当输入到所述SELA端子的电压为第2电压电平、且输入到所述SELB端子的电压为第2电压电平时,所述各驱动电路作为所述从驱动电路工作。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η为3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各驱动电路具有SELDl端子至SELD(η-2)端子,根据分别输入到所述SELDl端子至SELD(η-2)端子的电压电平,所述从驱动电路分别识别自身为第几个从驱动电路。4.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对所述多个像素进行驱动的多个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从主体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向所述各驱动电路提供输入信号,所述各驱动电路具有REVS端子,当所述主体从所述各驱动电路读取信号时,仅所述REVS端子被输入第2电压电平的电压的驱动电路向所述一对传输线路输出数据。5.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对所述多个像素进行驱动的多个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从主体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向所述各驱动电路提供输入信号,所述各驱动电路具有寄存器,当所述主体从所述各驱动电路读取信号时,仅所述寄存器内被写入允许读取的数据的驱动电路向所述一对传输线路输出信号。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将所述允许读取的数据写入到成为下次读取对象的驱动电路内的寄存器中。7.如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以及权利要求4至权利要求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驱动电路为具有显示控制电路的视频线驱动电路。8.—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对所述多个像素进行驱动的η个视频线驱动电路,其中,n^2;显示控制电路,所述显示装置特征在于,从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向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提供输入信号,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具有SELC端子,当输入到所述SELC端子的电压为第I电压电平时,第一个视频线驱动电路在其内部、并在所述一对传输线路之间连接电阻值为Ra的电阻来终接所述一对传输线路,其余的视频线驱动电路在其内部、并在所述一对传输线路之间不连接电阻而使所述一对传输线路开路,当输入到所述SELC端子的电压为与所述第I电压电平不同的第2电压电平时,所述η个视频线驱动电路分别在其内部、并在所述一对传输线路之间连接电阻值为(nXRa)的电阻来终接所述一对传输线路。9.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对所述多个像素进行驱动的η个视频线驱动电路,其中,n^2;显示控制电路,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从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向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提供输入信号,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具有REVS端子,当所述显示控制电路从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读取信号时,仅所述REVS端子被输入第2电压电平的电压的视频线驱动电路向所述一对传输线路输出信号。10.一种显不装直,具有多个像素;对所述多个像素进行驱动的η个视频线驱动电路,其中,n^2;显示控制电路,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从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向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提供输入信号,所述各驱动电路具有寄存器,当所述显示控制电路从所述各视频线驱动电路读取信号时,仅所述寄存器内被写入允许读取的数据的视频线驱动电路向所述一对传输线路输出信号。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电路将所述允许读取的数据写入到成为下次读取对象的视频线驱动电路内的寄存器中。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显示装置,其通过端子设定切换一对传输线路的终接方法。从主体经由一对传输线路以差分串行传输方式分别向n个驱动电路提供显示数据。多个驱动电路中的一个作为主驱动电路工作,其余作为从驱动电路工作。各驱动电路具有SELC端子,当输入到SELC端子的电压为第1电压电平时,主驱动电路在其内部、并在一对传输线路之间连接电阻值为Ra的电阻来将一对传输线路终接,从驱动电路在其内部、并在一对传输线路之间不连接电阻而使一对传输线路开路。当输入到SELC端子的电压为与第1电压电平不同的第2电压电平时,n个驱动电路分别在其内部、并在一对传输线路之间连接电阻值为(n×Ra)的电阻来终接一对传输线路。文档编号G02F1/133GK103035214SQ20121037740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发明者大木阳一,小谷佳宏申请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