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68904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立体显示 面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半源极线驱动(half source line driving, HSD)的立体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平面显示器的蓬勃发展,而诸多平面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高空间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无辐射以及低电磁干扰等优越特性,因而成为市场的主流。目前,市场对于液晶显示器性能的要求是朝向高对比、快速反应与广视角等特性发展。随着大尺寸显示面板的发展,现今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pixel array)结构当中,有一种被称为半源极线驱动架构。半源极线驱动架构可以使得数据线的数目减半,所以源极驱动器(source driver)的数量也会相对地降低。更详细来说,半源极线驱动架构的像素阵列中,两相邻的子像素(sub-pixel)是共用一条数据线,因而得以使数据线数目减半。目前来说,在现有半源极线驱动架构的设计下,会在共用一条数据线的两相邻子像素的不同侧各设置一条扫描线以分别驱动上述两相邻子像素,其中,扫描线与数据线不平行设置,且扫描线与数据线通常是实质上垂直交错设置。上述两相邻子像素中的主动元件分别连接至位不同侧的其中一条扫描线,当上述主动元件的图案开口方向为平行数据线时,两相邻子像素的主动元件的图案开口方向会相反。据此,若是在用来定义源极以及漏极的图案的掩模制程中,有发生掩模偏移的现象,将会造成相邻的子像素中栅极/源极电容(Cgs)变化量不一致,进而影响馈通电压(feed through voltage, Vft)的大小。如此一来,将使相邻子像素具有不同的亮度,进而造成显示画面有亮暗线的问题,而使得显示器的显示品质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面板,其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因而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可以减少亮暗线的产生,以使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显不品质。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对向基板、一显示介质以及一像素阵列基板,像素阵列基板包括配置于一基板上的一像素阵列,像素阵列至少包含一第一扫描线、一第二扫描线、一第一数据线、一第一像素电极、一第二像素电极、一第一主动元件与一第二主动元件,第一数据线经由第一主动元件电性连接位于其左侧的第一像素电极,第一数据线并且经由第二主动元件电性连接位于其右侧的第二像素电极,第一扫描线电性连接第一主动元件,第二扫描线电性连接第二主动元件,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位于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二主动兀件同一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与第三扫描线位于第一像素电极的同一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主动兀件位于第一扫描线与第三扫描线的不同侧。本发明提出一种适于使用者观看的立体显示面板,其包括一可切换式光栅以及一种如上述的显示面板。可切换式光栅与显示面板皆位于使用者观察路径上。本发明提出一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第二主动元件的漏极 与第一扫描线交错,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显示面板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本发明提出一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与第三扫描线位于第一像素电极的同一侧,第二主动元件的漏极以及第四主动元件的漏极与第一扫描线交错,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显示面板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三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与第四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以及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的第一显示数据以及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的第二显示数据,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三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五期间,提供一第五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与第四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以及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六期间,提供一第六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的第三显示数据以及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的第四显示数据。本发明提出一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与第三扫描线位于第一像素电极的同一侧,第一主动元件的漏极以及第三主动元件的漏极与第二扫描线交错,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显示面板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与第四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以及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三主动元件 ,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的第二显示数据以及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的第一显示数据,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与第四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以及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五期间,提供一第五扫描信号至第i+1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三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六期间,提供一第六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的第四显示数据以及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的第三显示数据。本发明提出一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第一主动元件位于第一扫描线与第三扫描线的不同侧,第一主动元件的漏极以及第三主动元件的漏极与第二扫描线交错,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显示面板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与第四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以及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三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的第二显示数据以及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的第一显示数据,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与第四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以及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五期间,提供一第五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三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六期间,提供一第六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1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的第四显示数据以及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的第三显示数据。本发明提出一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第一主动元件位于第一扫描线与第三扫描线的不同侧,第二主动元件的漏极以及第四主动元件的漏极与第一扫描线交错,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显示面板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三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连 接的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与第四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以及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的第一显示数据以及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的第二显示数据,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1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三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五期间,提供一第五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与第四主动元件,经由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以及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六期间,提供一第六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的第三显示数据以及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的第四显示数据。基于上述,本提案的显不面板中,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位于第一主动兀件与第二主动元件的同一侧,以使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二主动元件具有相同的馈通电压。如此一来,将使相邻子像素具有相同的亮度,进而使得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图4是图3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图5是图3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图6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7是图6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图8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9是图7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
图10是图7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图11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图12是图11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图13是图11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图14是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图15是图14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图16是图14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图17是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图18是图17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图19是图17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图20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与切换式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 :对向基板200 :显示介质300 :像素阵列基板301 :基板310a、310b、310c、310d、310e :像素阵列312:第一像素电极314 :第一主动元件Si :第一源极dl :第一漏极gl :第一栅极al :第一主动层322:第二像素电极324 :第二主动元件s2 :第二源极d2 :第二漏极g2 :第二栅极a2 :第二主动层302、332 :第三像素电极 304、334 :第三主动元件s3 :第二源极d3 :第二漏极g3 :第三栅极a3 :第三主动层
342:第四像素电极344:第四主动元件s4:第四源极d4:第四漏极g4:第四栅极a4:第四主动层354 :第五主动元件s5 :第五源极d5 :第五漏极g5 :第五栅极a5 :第五主动层1000 :显示面板2000:可切换式光栅2100 :遮黑层
C1、C2 :电容DLl :第一数据线DL2 :第二数据线D :立体显示面板N :第二像素nl :第三次像素n2:第四次像素P:第一像素pi :第一次像素P2 :第二次像素SLl :第一扫描线SL2 :第二扫描线SL3 :第三扫描线SI :第一扫描信号S2 :第二扫描信号S3 :第三扫描信号S4:第四扫描信号S5 :第五扫描信号S6 :第六扫描信号tl :第一期间t2 :第二期间t3 :第三期间t4:第四期间t5:第五期间t6 :第六期间Δ t :延迟期间w :接触窗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立体显示面板D适于使用者观看,其包括一显示面板1000与一可切换式光栅2000,其中显示面板1000与可切换式光栅2000皆位于使用者10的观察路径上。本发明的实施例较佳地的是将可切换式光栅2000设置于显示面板1000之上,即可切换式光栅2000位于显示面板1000与使用者之间,但不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可切换式光栅2000设置于显示面板1000之下,即显示面板1000位于可切换式光栅2000与使用者之间。其中,可切换式光栅2000包含主动式光栅、被动式光栅、其它合适的光栅、或上述的组合。主动式光栅至少包含二透明基板间夹设有非自发光层,例如液晶层,利用电场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转动,来遮蔽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上不同行/列上的多个像素区,并使得使用者左右眼接受不同的信号后,于使用者的脑中形成立体显示画面。被动式光栅至少包含一遮罩层或一透罩层,来遮蔽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上不同行/列上的多个像素区,并使得使用者左右眼接受不同的信号后,于使用者的脑中形成立体显示画面。其中,像素区的设计实施例如下所述,且多个像素区组成一像素阵列。在本实施例中,显不面板1000包括一对向基板100、一显不介质200以及一像素阵列基板300。显示介质200配置于对向基板100与像素阵列基板300之间。像素阵列基板300包括一像素阵列310a(标示于图3)配置于一基板301 (标示于图2中)上,其中,如下多个实施例皆以二个区域来代表像素阵列310a的简略描述。另外,以下将以多个实施例说明像素阵列310a的结构及其驱动方法。图2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请同时参考图2与图3。像素阵列310a至少包括一第一扫描线SL1、一第二扫描线SL2、一第一数据线DL1、一第一像素电极312、一第二像素电极322、一第一主动元件314与一第二主动元件3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线DLl例如是经由第一主动元件314电性连接位于其左侧的第一像素电极312,且第一数据线DLl例如是经由第二主动元件324电性连接位于其右侧的第二像素电极322。
此外,第一扫描线SLl电性连接第一主动元件314,且第二扫描线SL2电性连接第二主动兀件324。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位于第一主动兀件314与第二主动元件324的同一侧。举例而言,第一扫描线SLl位于第一主动元件314的下侧,同时第二扫描线SL2位于第二主动元件324的下侧。也就是说,第一扫描线SLl紧靠相邻(或称为紧临)于第二扫描线SL2,但上述二者不相连接。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也可以位于第一主动兀件314与第二主动兀件324的上侧或其他适当的位置。换言之,若将第一像素电极312所在的区域当作第一子像素区,第二像素电极322所在的区域当作第二子画区,则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紧临且皆位于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的同一侧。也就是说,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紧临且皆位于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的同一侧。另外,像素阵列310a例如是更包括一第二数据线DL2、一第三像素电极302与一第三主动元件304。第二数据线DL2例如是经由第三主动元件304电性连接位于其左侧的第三像素电极302。第一扫描线SLl电性连接第三主动元件304,且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位于第一主动兀件314与第三主动兀件304的同一侧。举例而言,第一扫描线SLl位于第一主动元件314的下侧,同时第二扫描线SL2位于第三主动元件304的下侧。换言之,若将第一像素电极312所在的区域当作第一子像素区,第二像素电极322所在的区域当作第二子像素区,而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像素区皆至少有第一侧与相对的第二侧,则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紧临且皆位于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的同一侧,例如第一侧。也就是说,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紧临且皆位于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的同一侧,例如第一侧。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也可以位于第一主动兀件314与第三主动兀件304的上侧或其他适当的位置。换言之,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紧临且皆位于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的同一侧,例如第二侧,且第一侧与相对的第二侧。也就是说,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紧临且皆位于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的同一侧,例如第二侧。再者,于图3所示第三像素电极302所在的区域当作第三子像素区,且第二子像素区与第三子像素区,较佳地,共同构成一个子像素区。也就是说,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三像素电极302位于第一数据线DLl与紧邻的第二数据线DL2所隔出来的区域内,即一数据线DLl与紧邻的第二数据线DL2之间没有存在其它的数据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二主动元件324例如是薄膜晶体管。第一主动元件314包括一第一源极Si、一第一漏极dl、一第一栅极gl与一第一主动层al。第二主动元件324包括一第二源极s2、一第二漏极d2、一第二栅极g2与一第二主动层a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是位于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二主动元件324的下侧,因此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二主动元件324的图案相同且开口方向相同。换言之,若将第一像素电极312所在的区域当作第一子像素区,第二像素电极322所在的区域当作第二子画区,而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像素区皆至少有第一侧与相对的第二侧,则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紧临且皆位于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的同一侧,例如第一侧。也就是说,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紧临且皆位于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的同一侧,例如第一侧。具体而言,第一源极Si与第一栅极gl以及第一漏极dl与第一栅极gl之间的重迭面积等于第二源极s2与第二栅极g2以及第二漏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重迭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漏极dl跨越第一栅极gl,且延伸至第一像素电极312的区域内,并通过一接触窗w而与第一像素电极312电性连接。再者,第二漏极d2跨越第二栅极g2与第一扫描线SL1,且延伸至第二像素电极322的区域内,并通过一接触窗w而与第二像素电极322电性连接。换言之,第一漏极dl会跨越第一栅极gl的一侧与第二漏极d2会跨越第二栅极g2的一侧,且第一漏极dl会延伸至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漏极d2会延伸至第二像素电极322的区域内,其中,第一漏极dl所跨越的第一栅极gl的侧边与第二漏极d2所跨越第二栅极g2的侧边是同一侧。以另一观点来看,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一主动元件314例如是构成一第一像素P,且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二主动元件324例如是构成一第二像素N。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P是以第一扫描线SLl驱动,第二像素N是以第二扫描线SL2驱动,且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共用第一数据线D1,以形成半源极线驱动架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位于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的同一侧,因此第一主动兀件312与第二主动兀件314具有相同的开口方向。换言之,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紧临且皆位于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的同一侧。承上述,当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310a于定义源极以及漏极的图案的掩模制程中发生掩模偏移的现象时,由于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二主动元件324的图案相同且开口方向相同,因此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的栅极/漏极电容变化量将会一致,也因此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的馈通电压可以相同。如此一来,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可各自维持理想值,以减少亮暗线的情形发生,进而维持显示面板1000具有良好的显不品质。本实施例像素阵列310a可选择性地采用极性反转的方式驱动。举例而言,当第一像素P以正极性信号驱动时,第二像素N以负极性信号驱动。当第一像素P以负极性信号驱动时,第二像素N以正极性信号驱动。正极性定义为像素电极的电压实质上大于共通电极的电压的情形,而负极性定义为像素电极的电压实质上小于共通电极的电压。请再参考图I,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0的显示介质220包含非自发光材料、自发光材料、其它合适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非自发光材料,包含液晶材料、电湿润材料、电泳材料、电粉尘材料、其它合适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以液晶材料为实施范例,因此本实施例的显不面板1000实质上是液晶显不面板,其中,液晶材料中的正型液晶或负型液晶皆可被使用。自发光材料,包含有机发光材料、无机发光材料、量子点发光材料、其它合适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此外,对向基板100可以是一彩色滤光基板。彩色滤光基板中可包括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薄膜。当光线通过彩色滤光基板中的红色、绿色与蓝色滤光薄膜后,能分别显示出红光、绿光、蓝光,进而使显示面板1000达到彩色显示的效果。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彩色滤光薄膜也可以设置在像素阵列基板300上(color filter on array, C0A)、像素阵列基板300上的像素阵列也可以设置在彩色滤光薄膜上(array on colorfilter,AOC)、黑色矩阵层也可以设置在像素阵列基板300上(black matrixon array, BOA)、像素阵列基板300上的像素阵列也可以设置在黑色矩阵层上(array on black matrix, AOB)。以上已介绍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0中各元件的配置方式以及其相关的功能,以下将介绍驱动上述的显示面板1000的驱动方法。图4是图3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请同时参考图3与图4。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于显示面板1000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tl,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SI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SL1,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S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上述的画面期间实质上是指显示面板1000中所有扫描线依序开启一次的期间。于第一期间tl,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312。其中,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t2,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S2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于第二期间t2,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322。再者,对应于图3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上述信号所写入的区域是位于第一列(row)上的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紧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t3,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S3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1,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于第三期间t3,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31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t4,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S4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于第四期间t4,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322。再者,对应于图3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上述信号所写入的区域是位于第二列(row)上的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其中,第一列依序紧接着第二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主动元件324的第二漏极d2与第一扫描线SLl交错(绘示于图2)。再者,在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中,是先致能第一扫描线SLl以开启第一像素P后,再致能第二扫描线SL以开启第二像素N。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0的驱动方法是先开启距离像素较近的第一扫描线SLl后,再开启距离像素较远的第二扫描线SL2。再者,开启第二扫描线SL2以写入第二显示数据至第二像素N后,接着再关闭第二扫描线SL2。此时,由于第一扫描线SLl是处于未开启的状态且第一扫描线SLl并无电压变化,因此第二漏极d2与第一扫描线SLl交错之处将不会形成电容耦合效应而影响到第二像素N的数据。据此,可稳定第二像素N的馈通电压。承上述,由于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的馈通电压可进一步维持一致,且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之间的亮度可以各自维持理想值,以减少亮暗线的情形发生,进而维持显示面板1000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此外,在上述的驱动方法中,第二期间t2紧接在第一期间tl之后开始,第四期间t4紧接在第三期间t3之后开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期间t2也可以与第一期间tl部分重迭,第四期间t4也可以与第三期间t3部分重迭,如图5所示。举例而言,当第二期间t2与第一间期tl部分重迭时,就表示在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尚未关闭之前,就先提供第二扫描信号S2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如此一来,可以提供预先充电的功效(pre-charge function),以使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322预先充电,以缩短画面期间,并增加液晶显示面板1000的反应速度。
此外,目前的液晶显示面板一般存在着色偏(color washout)的现象。所谓的色偏指的是当使用者以不同的观赏角度在观看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画面时,使用者会看见不同色彩阶调(color gray scale)的影像画面。举例来说,假若使用者站在以较为偏斜的角度(例如约60度)在观看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画面时,使用者所看见的影像画面的色彩阶调会偏白于站在正视的角度(亦即约90度)所看见的影像画面的色彩阶调。为了要解决液晶显示面板大视角的色偏问题,可进一步将液晶显示面板内的每一个像素分成两个可独立驱动的主像素与次像素,而且主像素与次像素中的像素电极是通过同一条扫描线所驱动,但是次像素会再通过另一条扫描线(额外的扫描线)来影响其像素电压,所以可提供主像素与次像素有不同的像素电压,此技术可称为电荷分享(chargesharing)架构。在电荷分享架构中,主像素与次像素会分别显示略有不同的灰阶值,以进一步地增加显示面板的视角。图6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7是图6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请同时参考图6与图7。须说明的是,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310b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310a的结构相似,因此相同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不。在本实施例中,像素阵列310b(标示于图7)至少更包括一第三扫描线SL3、一第三像素电极332、一第四像素电极342、一第三主动元件334、一第四主动元件344与多个第五主动兀件354。第三扫描线SL3、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位于第一像素电极312的同一侧。第二主动元件324的一第二漏极d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的一第四漏极d4皆与第一扫描线SLl交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线DLl例如是经由第三主动元件334电性连接位于第一数据线DLl左侧的第三像素电极332,且第一数据线DLl例如是经由第四主动元件344电性连接位于第一数据线DLl右侧的第四像素电极342。此外,第三扫描线SL3例如是经由其中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而电性连接第三像素电极332,且第三扫描线SL3例如是经由另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而电性连接第四像素电极342。换言之,其中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会分别连接于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三主动元件334的漏极d3,而另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会分别连接于第四像素电极342与第四主动元件344的漏极d4。详细而言,其中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源极s5会同时连接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三主动元件334的漏极d3,而另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源极s5会同时连接第四像素电极342与第四主动元件344的漏极d4。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四像素电极342位于第三扫描线SL3的同一侧。也就是说,第一扫描线SLl、第二扫描线SL2及第三扫描线SL3皆紧邻且皆位于第一像素312、第二像素322、第三像素332及第四像素342的同一侧。第一扫描线SLl电性连接第三主动元件334,第二扫描线SL2电性连接第四主动元件344,且第一扫描线SLl及第二扫描线SL2位于第一主动兀件314、第三主动兀件334与第五主动兀件344同一侧。举例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扫描线SLl位于第一主动兀件314与第五主动元件344的下侧,而第二扫描线SL2位于第三主动元件334与第五主动元件344的下侧。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扫描线SLl位于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五主动元件354的上侧,而第二扫描线SL2位于第三主动元件334与第五主动元件354的上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主动元件324的第二漏极d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的第四漏极d4皆与第一扫描线SLl交错。此外,第三主动元件334的第三漏极d3例如是跨越第一扫描线SLl的一侧、第三扫描线SL3以及第一像素电极312且延伸至第三像素电极332的区域中,并且通过接触窗w而与第三像素电极332电性连接。同样地,第四主动元件 344的第四漏极d4例如是跨越第一扫描线SLl的一侧、第三扫描线SL3以及第二像素电极322且延伸至第四像素电极342的区域中,并且通过接触窗w而与第四像素电极342电性连接。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三主动元件334的第三漏极d3也可以是跨越第三扫描线SL3、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三像素电极332,且延伸至上一条第一扫描线SLl与上一条第二扫描线SL2之间的区域中,并且通过接触窗w而与第三像素电极332电性连接,如图8所示。同样地,第四主动元件344的第四漏极d4也可例如是跨越第一扫描线SL1、第三扫描线SL3、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四像素电极342,且延伸至上一条第一扫描线SLl与上一条第二扫描线SL2之间的区域中,并且通过接触窗w而与第三像素电极332电性连接。如此一来,开口率可以进一步的提升。请再参考图6与图7,具体而言,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电性连接至第一扫描线SLl且由第一扫描线SLl驱动。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电性连接至第二扫描线SL2且由第二扫描线SL2驱动。第五主动元件354电性连接至第三扫描线SL3且由第三扫描线SL3驱动。此外,第一主动元件314、第二主动元件324、第三主动元件334、第四主动元件344与第五主动元件354共用第一数据线DL1,因此源极驱动器的数量可以进一步的减少。较佳地,如图6与图7所示,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共用源极连接至第一数据线DLl —侧,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共用源极连接至第一数据线DLl另一侧。第二次像素p2的第三像素电极332连接至其中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源极s5,而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源极s5可连接至第一主动元件314的漏极dl或者第三主动元件334的漏极d3。即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源极s5通过第一主动元件314的漏极dl或者第三主动元件334的漏极d3来电性连接至第一数据线DL。更佳地,其中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源极s5连接至第三主动元件334的漏极d3。换言之,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源极s5所接收的第一数据线DLl的信号会经过第一主动元件314或第三主动元件334。此外,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共用源极连接至第一数据线DLl另一侧,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共用源极连接至第一数据线DLl另一侧。第四次像素n2的第四像素电极342连接至其中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源极s5,而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源极s5可连接至第二主动元件324的漏极d2或者第四主动元件344的漏极d4。即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源极s5通过第二主动元件324的漏极d2或者第四主动元件344的漏极d4来电性连接至第一数据线DLl。更佳地,另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源极s5可连接至第四主动元件344的漏极d4。换言之,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源极s5所接收的第一数据线DLl的信号会经过第二主动元件324或第四主动元件344。承上述,第一数据线DLl的一侧相反于第一数据线DLl的另一侧。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共用源极或者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共用源极之外,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可分别使用各自的源极或者是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可分别使用各自的源极。此外,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310b (标示于图7)更包括多个电容Cl与C2。其中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电性连接于电容Cl,且另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电性连接于电容C2。 如图6所不,电容Cl的一个电极是连接第五主动兀件354的漏极d5,而电容Cl的另一个电极是由与扫描线同时形成的第一导线层,例如共用线所构成。电容C2的一个电极是连接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漏极d5,而电容C2的另一个电极是由与扫描线同时形成的第一导线层,例如共用线所构成。于图6中,可选择性的包含多个额外电容,例如于电容Cl同一个位置上,有第一像素电极312部份覆盖其中一个第五主动兀件354漏极d5,则其中一个额外电容的二电极分别为第一像素电极312 —部份与其中一个第五主动兀件354漏极d5。另外一个额外电容的二个电极分别由第三主动元件314部份漏极d3与第一像素电极312所构成。于电容C2同一个位置上,有第二像素电极322部份覆盖另外一个第五主动兀件354漏极d5,则其中一个额外电容的二电极分别为第二像素电极322 —部份与另外一个第五主动元件354漏极d5。另外一个额外电容的二个电极分别由第四主动元件344部份漏极d4与第二像素电极322所构成。再者,如图8所示,电容Cl的一个电极是连接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漏极d5,而电容Cl的另一个电极是由与扫描线同时形成的第一导线层,例如共用线所构成。电容C2的一个电极是连接第五主动元件354的漏极d5,而电容C2的另一个电极是由与扫描线同时形成的第一导线层,例如共用线所构成。于图8中,可选择性的至少包含额外电容,例如额外电容的二个电极分别由第三主动元件314部份漏极d3与第一像素电极312所构成。另外一个额外电容的二个电极分别由第四主动元件344部份漏极d4与第二像素电极322所构成。具体而言,当提供扫描信号至第一扫描线SLl以开启第三主动元件334后,可通过第一数据线DLl写入显示数据至第三像素电极332。并且,可通过第三扫描线SL3开启第五主动元件354,以进一步通过电容Cl经由第五主动元件354来影响第三像素电极332的驱动电压。如此一来,第三像素电极332可与第一像素电极312具有不同的驱动电压,以进一步显示不同灰阶的色彩。同样地,当提供扫描信号至第一扫描线SLl以开启第四主动元件344后,可通过第一数据线DLl写入显示数据至第四像素电极342。并且,可通过第三扫描线SL3开启第五主动元件354,以进一步通过电容C2经由第五主动元件354来影响第四像素电极342的驱动电压。如此一来,第四像素电极342可与第二像素电极312具有不同的驱动电压,以进一步显示不同灰阶的色彩,以增加显示面板1000的视角。另外,若是使用位于第一像素P的不同侧的两条扫描线来分别影响相邻的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的驱动电压,则本实施 例的像素阵列310b是以同一扫描线(即第三扫描线SL3)来影响相邻的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的驱动电压。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310b可以较减少一条扫描线的使用。因此,本实施例的像素开口率可以进一步的增加。以另一观点来看,本实施例的第一像素P例如是由第一次像素pi与第二次像素p2构成,其中第一次像素Pl包括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一主动元件314,且第二次像素p2包括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三主动元件334。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二像素N例如是由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构成,其中第三次像素nl包括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二主动元件314,且第二次像素n2包括第四像素电极342与第四主动元件344。第一次像素pi与第二次像素P2皆由第一扫描线SLl驱动,且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皆由第二扫描线SL2驱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位于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的同一侧,因此第一次像素pi、第二次像素p2、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皆具有相同的开口方向。此外,第一像素P中的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三像素电极332跟第二像素N中的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四像素电极342具有相同的图案,且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位于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四像素电极342的同一侧。换言之,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图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P中的第一次像素pi与第二次像素p2可具有不同的驱动电压以显示出不同的灰阶色彩。同样地,第二像素N中的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可具有不同的驱动电压以显示出不同的灰阶色彩。如此一来,以较高灰阶的色彩与较低灰阶的色彩来混合成一中间灰阶的色彩后(亦即空间迭加的概念),即可致使使用者不论从正视或以倾斜的角度在观看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画面时,皆可观看到相近色彩阶调的影像画面。以下将介绍驱动具有像素阵列310b的显示面板1000的驱动方法。图9是图7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请同时参考图7与图9。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于显示面板1000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tl,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SI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SL1,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于第一期间tl,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312以及第三主动元件334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其中,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t2,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S2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于第二期间t2,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32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t3,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S3至第i条第三扫描线SL3,以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SL3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354,并影响写入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的第一显示数据以及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的第二显示数据。再者,对应于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上述信号所写入的区域是位于第一列(row)上的第一像素P中的第一次像素pi与第二次像素p2(即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二像素N中的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 (即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四像素电极34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t4,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S4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1,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于第四期间t4,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312以及第三主动元件334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五期间t5,提供一第五扫描信号S5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于第五期间t5,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32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
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六期间t6,提供一第六扫描信号S6至第i+Ι条第三扫描线SL3,以开启第i+Ι条第三扫描线SL3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354,并影响写入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的第三显示数据以及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的第四显示数据。再者,对应于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上述信号所写入的区域是位于第二列(row)上的第一像素P中的第一次像素pi与第二次像素p2(即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二像素N中的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即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四像素电极342)。其中,第一列紧接着依序第二列。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0的驱动方法是先开启距离第一像素P较近的第一扫描线SLl后,再开启距离第一像素P较远的第二扫描线SL2。再者,开启第二扫描线SL2以写入第二显示数据至第二像素N后,接着再关闭第二扫描线SL2。此时,由于第一扫描线SLl是处于未开启的状态且第一扫描线SLl并无电压变化,因此第二漏极d2与第一扫描线SLl交错之处将不会形成电容耦合效应而影响到第二像素N的数据。据此,可稳定第二像素N的馈通电压。承上述,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的馈通电压可以各自维持理想值,因此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之间的亮度可以相同,以减少亮暗线的情形发生,进而维持显示面板1000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期间t2紧接在第一期间tl之后开始,且第五期间t5紧接在第四期间t4之后开始,如图9所示,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期间t2也可以与第一期间tl部分重迭,且第五期间t5也可以与第四期间t4部分重迭,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期间t3紧接在第二期间t2之后开始,且第六期间t6紧接在第五期间t5之后开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期间t3也可以在第二期间t2结束且经过一延迟期间Λ t之后开始,且第六期间t6也可以在第五期间t5结束且经过延迟期间At之后开始,如图10所示。换言之,本发明可以在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关闭之后,紧接着通过电容Cl经由第五主动元件354来影响第三像素电极332的驱动电压,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本发明也可以在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关闭之后,经过延迟期间Λ t之后,再通过电容Cl经由第五主动元件354来影响第三像素电极332的驱动电压。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期间t3与第四期间t4完全重迭。换言之,于画面期间内,是同步提供第三扫描信号S3与第四扫描信号S4以同时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SL3以及第i+1条第一扫描线SL1。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期间t3与第四期间t4也可以部分重迭或是相隔一段期间。图11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请参考图11。具体而言,像素阵列310c与像素阵列310b(如图7)的结构大致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阵列310c中,第一主动元件314的第一漏极dl以及第三主动元件334的第三漏极d3皆与第二扫描线SL2交错。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主动元件314的第一漏极dl以及第三主动元件334的第三漏极d3皆与第二扫描线SL2以及第三扫描线SL3交错。以下将介绍驱动具有像素阵列310c的显示面板1000的驱动方法。图12是图11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请同时参考图11与图12。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于显示面板1000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tl,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SI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于第一期间tl,并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 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32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t2,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S2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SL1,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并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312以及第三主动元件334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接着,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t3,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S3至第i条第三扫描线SL3,以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SL3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354,并影响写入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的第二显示数据以及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的第一显示数据。再者,对应于图11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上述信号所写入的区域是位于第一列(row)上的第一像素P中的第一次像素pi与第二次像素p2(即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二像素N中的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 (即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四像素电极34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t4,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S4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于第四期间t4,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32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五期间t5,提供一第五扫描信号S5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1,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于第五期间t5,并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312以及第三主动元件334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 33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六期间t6,提供一第六扫描信号S6至第i+Ι条第三扫描线SL3,以开启第i+Ι条第三扫描线SL3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354,并影响写入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的第四显示数据以及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的第三显示数据。再者,对应于图11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上述信号所写入的区域是位于第二列(row)上的第一像素P中的第一次像素pi与第二次像素p2(即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二像素N中的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即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四像素电极342)。其中,第一列紧接着依序第二列。在其他实施例中,具有像素阵列300c的显示面板1000的驱动方法也可以如图13所示。具体而言,在图13所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期间t2与第一期间tl部分重迭,且第五期间t5与第四期间t4部分重迭。此外,第三期间t3在第二期间t2结束并经过一延迟期间Λ t之后开始,而第六期间t6在第五期间t5结束并经过延迟期间Λ t之后开始。此外,本发明不限定第三期间t3与第四期间t4是完全重迭、部分重迭或是相隔一段期间。图14是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请参考图14。第四实施例的像素阵列310d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阵列310c的结构相似,惟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四实施例的像素阵列310d中,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位于第一扫描线SLl 的一侧且不同于第三扫描线SL3的一侧,即不同侧,且第一主动元件314的漏极dl以及第三主动元件334的漏极d3皆与第二扫描线SL2交错,但是,第一主动元件314的漏极dl以及第三主动元件334的漏极d3皆不与第三扫描线SL3交错。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位于第一扫描线SLl的一侧且不同于第三扫描线SL3的一侧,即不同侧,且第二主动元件324的漏极d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的漏极d4皆与第二扫描线SL2交错,但是,第二主动元件324的漏极d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的漏极d4皆不与第三扫描线SL3交错。也就是说,以第一像素P为说明,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位于第一像素P一侧,第三扫描线SL3位于第一像素P另一侧,即第一像素P—侧是不同于(即相反于)第一像素P另一侧。以下将介绍驱动具有像素阵列310d的显示面板1000的驱动方法。图15是图14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请同时参考图14与图15。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于显示面板1000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tl,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SI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于第一期间tl,并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32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t2,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S2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SL1,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于第二期间t2,并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312以及第三主动元件334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t3,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S3至第i条第三扫描线SL3,以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SL3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354,并影响写入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的第二显示数据以及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的第一显示数据。再者,对应于图14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上述信号所写入的区域是位于第一列(row)上的第一像素P中的第一次像素pi与第二次像素p2(即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二像素N中的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 (即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四像素电极342)。
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t4,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S4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于第四期间t4,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32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五期间t5,提供一第五扫描信号S5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1,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于第五期间t5,并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312以及第三主动元件334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 33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六期间t6,提供一第六扫描信号S6至第i+Ι条第三扫 描线SL3,以开启第i+Ι条第三扫描线SL3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354,并影响写入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的第四显示数据以及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的第三显示数据。再者,对应于图14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上述信号所写入的区域是位于第二列(row)上的第一像素P中的第一次像素pi与第二次像素p2(即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二像素N中的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即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四像素电极342)。其中,第一列紧接着依序第二列。在其他实施例中,具有像素阵列300d的显示面板1000的驱动方法也可以如图16所示。具体而言,在图16所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期间t2与第一期间tl部分重迭,且第五期间t5与第四期间t4部分重迭。此外,第三期间t3在第二期间t2结束并经过一延迟期间Λ t之后开始,而第六期间t6在第五期间t5结束并经过延迟期间Λ t之后开始。此外,本发明不限定第三期间t3与第四期间t4是完全重迭、部分重迭或是相隔一段期间。图17是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请参考图17。第五实施例的像素阵列310e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310b的结构相似,惟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五实施例的像素阵列310e中,第一主动元件314位于第一扫描线SLl —侧且不同于第三扫描线SL3的一侧,即不同侧,且第一主动元件314的第一漏极dl与第三主动元件334的第三级极d3皆不与第一扫描线SLl、第二扫描线SL2以及第三扫描线SL3交错,但是,第二主动元件324的第二漏极d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的第四漏极d4皆与第一扫描线SLl交错,而第二主动元件324的第二漏极d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的第四漏极d4皆不与第三扫描线SL3交错。也就是说,以第一像素P为说明,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皆位于第一像素P —侧,第三扫描线SL3位于第一像素P另一侧,即第一像素P —侧是不同于(即相反于)第一像素P另一侧。以下将介绍驱动具有像素阵列310e的显示面板1000的驱动方法。图18是图17的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的时序波形图。请同时参考图17与图18。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于显示面板1000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tl,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SI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SL1,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于第一期间tl,并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312以及第三主动元件334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
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t2,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S2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于第二期间t2,并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32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t3,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S3至第i条第三扫描线SL3,以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SL3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354,并影响写入第i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的第一显示数据以及第i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的第二显示数据。再者,对应于图17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上述信号所写入的区域是位于第一列(row)上的第一像素P中的第一次像素pi与第二次像素p2(即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一像素N中的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 (即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四像素电极34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t4,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S4至第 i+Ι条第一扫描线SL1,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与第三主动元件334。于第四期间t4,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一主动元件314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312以及第三主动元件334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五期间t5,提供一第五扫描信号S5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与第四主动元件344。于第五期间t5,并经由第一数据线DLl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二主动元件324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322以及第四主动元件344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 342。接着,于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六期间t6,提供一第六扫描信号S6至第i+Ι条第三扫描线SL3,以开启第i+Ι条第三扫描线SL3连接的第五主动元件354,并影响写入第i+Ι条第一扫描线SLl连接的第三像素电极332的第三显示数据以及第i+Ι条第二扫描线SL2连接的第四像素电极342的第四显示数据。再者,对应于图14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上述信号所写入的区域是位于第二列(row)上的第一像素P中的第一次像素pi与第二次像素p2(即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三像素电极332)与第一像素N中的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即第二像素电极322与第四像素电极342)。其中,第一列紧接着依序第二列。在其他实施例中,具有像素阵列300e的显示面板1000的驱动方法也可以如图19所示。具体而言,在图19所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期间t2与第一期间tl部分重迭,且第五期间t5与第四期间t4部分重迭。此外,第三期间t3在第二期间t2结束并经过一延迟期间Λ t之后开始,而第六期间t6在第五期间t5结束并经过延迟期间Λ t之后开始。此外,本发明不限定第三期间t3与第四期间t4是完全重迭、部分重迭或是相隔一段期间。一般而言,若是将上述实施例中具有电荷分享架构的像素阵列的显示面板应用在立体显示面板时,由于可切换式光栅2000是遮蔽显示面板1000的部分像素且暴露出另一部分像素,因此,若是被暴露出的相邻像素中,主像素与次像素具有不同比例的显示面积,将会造成立体显示面板有色偏、亮暗线等问题产生。承上述,在本发明的像素阵列310a 310e中,由于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的图案相同,因此具有上述像素阵列310a 310e的显示面板1000适于应用在立体显示面板D中。图20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与切换式面板的上视示意图。请参考图20。举例而言,切换式面板2000以被动式光栅为较佳范例,是以遮黑层2100来遮蔽部分像素阵列310b,并暴露出另一部分像素阵列310b。于其它实施例,主动式光栅亦可使用。须说明的是,图20中仅绘示遮黑层2100与像素阵列310b为范例以清楚说明其相对位置。具体而言,由于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的图案相同,因此被遮黑层2100暴露出的第一像素P与第二像素N具有相同比例的显示面积。也就是说,遮黑层2100会遮蔽第一像素P中第一次像素Pl与第二次像素p2 —部份而暴露出第一像素P中第一次像素Pl与第二次像素p2另一部份,同时,遮黑层2100会遮蔽第二像素N中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 —部份而暴露出第二像素N中第三次像素nl与第四次像素n2另一部份。再者,若以像素阵列310a为范例,遮黑层2100会遮蔽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 —部份而暴露出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另一部份。如此一来,立体显示面板D不仅可具有广视角的优点,更可具有均匀亮度的显示画面。在此,是以像素阵列310b举例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采用像素阵列310(T310e的设计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再者,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至少一个主动元件,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主动元件的晶体管型态可包含底栅型、顶栅型、或其它类型,且主动元件的半导体层材料·可包含非晶半导体材料、多晶半导体材料、单晶半导体材料、微晶半导体材料、纳米晶半导体材料、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其它合适的半导体材料、或上述的组合。此外,于图2中,二紧临的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较佳地以第一扫描线SLl最接近于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而第二扫描线SL2较远离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换言之,第一扫描线SLl位于第二扫描线SL2与第一像素电极312以及第二像素电极322之间。于其它实施例中,二紧临的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二扫描线SL2,较佳地以第二扫描线SL2最接近于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而第一扫描线SLl较远离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换言之,第二扫描线SL2位于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一像素电极312以及第二像素电极322之间。于图6及图8中,三紧临的第一扫描线SLl、第二扫描线SL2与第三扫描线SL3,较佳地以第三扫描线SL3最接近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而第二扫描线SL2与第一扫描线SLl的较佳的排列方式以图2为范例,即第一扫描线SLl次接近于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第二扫描线SL2最远离于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换言之,第三扫描线SL3位于第一扫描线SLl与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之间,第一扫描线SLl位于第三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之间。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扫描线SL2位于第三扫描线SL3与第一扫描线SLl之间,即第一扫描线最远离第一像素电极312与第二像素电极322。综上所述,本提案的显不面板中,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位于第一主动兀件与第二主动元件同一侧,如此一来,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二主动元件可以具有相同的开口方向。据此,当用来定义源极以及漏极的图案的掩模制程中,有发生掩模偏移的现象时,相邻的子像素中栅极/源极电容变化量相同,而具有相同的馈通电压。如此一来,将使相邻子像素具有相同的亮度,进而使得显示器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修改,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向基板; 一显不介质; 一像素阵列基板,其中该显示介质配置于该对向基板与该像素阵列基板之间,该像素阵列基板包括一像素阵列配置于一基板上,该像素阵列至少包含一第一扫描线、一第二扫描线、一第一数据线、一第一像素电极、一第二像素电极、一第一主动元件与一第二主动元件,该第一数据线经由该第一主动元件电性连接位于其左侧的该第一像素电极,该第一数据线并且经由该第二主动元件电性连接位于其右侧的该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一扫描线电性连接该第一主动元件,该第二扫描线电性连接该第二主动元件,且该第一扫描线与该第二扫描线位于该第一主动兀件与该第二主动兀件同一侧。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像素阵列至少还包含一第二数据线、一第三像素电极与一第三主动元件,该第二数据线经由该第三主动元件电性连接位于其左侧的该第三像素电极,该第一扫描线电性连接该第三主动元件,且该第一扫描线与该第二扫描线位于该第一主动兀件与该第三主动兀件同一侧。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动元件的一漏极与该第二主动元件的一漏极跨越该第一主动元件的一栅极与该第二主动元件的一栅极的同一侧。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像素阵列至少还包括一第三扫描线、一第三像素电极、一第四像素电极、一第三主动元件、一第四主动元件与多个第五主动元件,该第一数据线经由该第三主动元件电性连接位于其左侧的该第三像素电极,该第一数据线并且经由该第四主动元件电性连接位于其右侧的该第四像素电极,该第三扫描线经由该些第五主动元件而电性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与该第四像素电极位于该第三扫描线的同一侧,该第一扫描线电性连接该第三主动元件,该第二扫描线电性连接该第四主动元件,且该第一扫描线及该第二扫描线位于该第一主动元件、该第三主动元件与该第五主动元件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扫描线、该第二扫描线与该第三扫描线位于该第一像素电极的同一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不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动兀件位于该第一扫描线与该第三扫描线的不同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像素阵列还包括多个电容,各该第五主动元件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电容与该第三像素电极之间,或者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电容与该第四像素电极之间。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像素电极与该第二像素电极位于该第三像素电极与该第四像素电极的同一侧。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介质为液晶。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对向基板为一彩色滤光基板。
11.一种适于使用者观看的立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可切换式光栅;以及 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可切换式光栅与该显示面板皆位于该使用者观察路径上。
12.—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主动元件的漏极与该第一扫描线交错,该驱动方法包括 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一像素电极,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二像素电极;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二像素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期间紧接在该第一期间之后。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期间与该第一期间部分重迭。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四期间紧接在该第三期间之后。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四期间与该第三期间部分重迭。
17.—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扫描线、该第二扫描线与该第三扫描线位于该第一像素电极的同一侧,该第二主动兀件的漏极以及该第四主动元件的漏极与该第一扫描线交错,该驱动方法包括 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与该第三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与该第四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该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该些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的该第一显示数据以及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的该第二显示数据;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一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与该第三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五期间,提供一第五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与该第四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该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以及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六期间,提供一第六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该些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的该第三显示数据以及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的该第四显示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期间紧接在该第一期间之后。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期间与该第一期间部分重迭。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五期间紧接在该第四期间之后。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五期间与该第四期间部分重迭。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紧接在该第二期间之后。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在该第二期间结束且经过一延迟期间之后开始。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六期间紧接在该第五期间之后。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六期间在该第五期间结束且经过一延迟期间之后开始。
26.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与该第四期间完全重迭。
27.—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扫描线、该第二扫描线与该第三扫描线位于该第一像素电极的同一侧,该第一主动兀件的漏极以及该第三主动元件的漏极与该第二扫描线交错,该驱动方法包括 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与该第四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该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与该第三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该些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的该第二显示数据以及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的该第一显示数据;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与该第四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该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五期间,提供一第五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与该第三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以及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六期间,提供一第六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该些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的该第四显示数据以及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的该第三显示数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期间紧接在该第一期间之后。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期间与该第一期间部分重迭。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五期间紧接在该第四期间之后。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五期间与该第四期间部分重迭。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紧接在该第二期间之后。
33.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在该第二期间结束且经过一延迟期间之后开始。
34.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六期间紧接在该第五期间之后。
35.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六期间在该第五期间结束且经过一延迟期间之后开始。
36.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与该第四期间完全重迭。
37.一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动元件位于该第一扫描线与该第三扫描线的不同侧,该第一主动元件的漏极以及该第三主动元件的漏极与该第二扫描线交错,该驱动方法包括 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与该第四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该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与该第三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该些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的该第二显示数据以及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的该第一显示数据;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与该第四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该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五期间,提供一第五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与该第三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以及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六期间,提供一第六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该些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的该第四显示数据以及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的该第三显示数据。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期间紧接在该第一期间之后。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期间与该第一期间部分重迭。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五期间紧接在该第四期间之后。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五期间与该第四期间部分重迭。
42.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紧接在该第二期间之后。
43.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在该第二期间结束且经过一延迟期间之后开始。
44.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六期间紧接在该第五期间之后。
45.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六期间在该第五期间结束且经过一延迟期间之后开始。
46.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与该第四期间完全重迭。
47.一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动元件位于该第一扫描线与该第三扫描线的不同侧,该第二主动元件的漏极以及该第四主动元件的漏极与该第一扫描线交错,该驱动方法包括 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一期间,提供一第一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与该第三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一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i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二期间,提供一第二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与该第四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二显示数据至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该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三期间,提供一第三扫描信号至第i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该些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的该第一显示数据以及第i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的该第二显示数据;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四期间,提供一第四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与该第三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三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一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三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五期间,提供一第五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与该第四主动元件,并经由该第一数据线写入一第四显示数据至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二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该第四主动元件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以及 于该画面期间内的一第六期间,提供一第六扫描信号至第i+Ι条第三扫描线,以开启第i+Ι条第三扫描线连接的该些第五主动元件,并影响写入第i+Ι条第一扫描线连接的该第三像素电极的该第三显示数据以及第i+Ι条第二扫描线连接的该第四像素电极的该第四显示数据。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期间紧接在该第一期间之后。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期间与该第一期间部分重迭。
50.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五期间紧接在该第四期间之后。
51.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五期间与该第四期间部分重迭。
52.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紧接在该第二期间之后。
53.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在该第二期间结束且经过一延迟期间之后开始。
54.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六期间紧接在该第五期间之后。
55.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六期间在该第五期间结束且经过一延迟期间之后开始。
56.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与该第四期间完全重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包括一对向基板、一显示介质以及一像素阵列基板,像素阵列基板包括配置于一基板上的一像素阵列,像素阵列至少包含一第一扫描线、一第二扫描线、一第一数据线、一第一像素电极、一第二像素电极、一第一主动元件与一第二主动元件,第一数据线经由第一主动元件电性连接位于其左侧的第一像素电极,第一数据线并且经由第二主动元件电性连接位于其右侧的第二像素电极,第一扫描线电性连接第一主动元件,第二扫描线电性连接第二主动元件,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位于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二主动元件同一侧。
文档编号G02F1/1362GK102902120SQ20121039009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谢仁杰, 黄韦凯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