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9703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元件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锁固件,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表面及位于该显示表面相反一侧的背面,该背光模组位于该显示面板的背面一侧,该第一框架与该第二框架配合收容并固定该光学元件组,该锁固件将该第一框架与该第二框架锁固。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件及锁固线,该固定件粘接于该显示面板的背面,该锁固线一端固定于该固定件上,另一端固定于该锁固件上从而将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锁固。该显示装置边框较窄。
【专利说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面板、为该显示面板提供平面光的背光模组、及将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固定的上框与下框。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胶框,该胶框除了固定该背光模组中的各种光学元件组外,其还承载并收容该显示面板,该上框与该下框将该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收容于其间并且二者卡扣配合以将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予以固定。然而,由于上框一般覆盖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的边缘,并且胶框的侧壁具有一定的宽度,导致该显示装置具有较宽的边框,难于符合目前显示装置边框日益窄化以及显示表面纯平化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边框较宽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边框较窄的显示装置。
[0004]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及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元件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锁固件,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表面及位于该显示表面相反一侧的背面,该背光模组位于该显示面板的背面一侧,该第一框架与该第二框架配合收容并固定该光学元件组,该锁固件将该第一框架与该第二框架锁固。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件及锁固线,该固定件粘接于该显示面板的背面,该锁固线一端固定于该固定件上,另一端固定于该锁固件上从而将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锁固。
[0005]本发明显示装置中,该显示面板的背面的粘接有固定件,通过该锁固线连接该固定件及该背光模组的锁固件,使得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固定在一起,可使该显示装置可以相较于现有技术省掉覆盖于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边缘的前框,不仅使得显示装置的表面达到纯平化,而且能使该显示装置的边框明显变小,使得该显示装置更符合目前显示装置边框日益缩小的发展趋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0007]图2与图3均是图1的部分放大图。
[0008]图4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0009]图5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沿线V;、的剖面示意图。
[001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显示装置 10
显示面板 11 背光模组 12 固定件 13 锁固线 14 第一框架 16 第二框架 17 锁固件 19 双面胶带 130 粘接板 131 卡固部 132 延伸板 133 连接板 134 开口135
卡固件 141 螺栓190
头部191
杆部192
螺纹部 193 狭缝194
底板160
第一侧壁 162 第一锁孔 164 第二侧壁 170 顶板172
第二锁孔 174 第三侧壁 180 避位槽 18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1]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10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与图3均是图1的部分放大图。该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1、为该显示面板11提供平面光的背光模组12、固定件13及锁固线14。该显示面板11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显示表面110及位于该显示表面110相反一侧的背面112。该背光模组12位于该显示面板11的背面112 —侧,其包括光学元件组15、用于承载该光学元件组15的第一框架16、用于配合该第一框架16固定该光学元件组15的第二框架17及用于将该第一框架16与该第二框架17锁固的锁固件19。该光学元件组15可以包括光源(图未示)、导光板及光学膜片等。该固定件13通过胶体(如双面胶带130)粘接于该显示面板11的背面112。该锁固线14用于配合该锁固件19及该固定件13将该显示面板11与该背光模组12固定在一起。
[0012]请参阅图4及图5,图4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0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5是图4沿线V-V的剖面示意图。其中,该锁固线14的一端固定于该固定件13上,另一端固定于该锁固件19上从而将该显示面板11与该背光模组12固定在一起。具体地,该固定件13包括粘接该显示面板11的粘接板131及与该粘接板131相连的卡固部132。该锁固线14的一端设置有卡固件141。该锁固线14通过该卡固件141与该卡固部132卡扣连接。具体地,该卡固部132包括与该粘接板131平行相对设置的延伸板133及垂直连接于该延伸板133与该粘接板131之间的连接板134。该延伸板133包括开口 135,该卡固件141通过该开口 135卡固于该卡固部132的延伸板133上。该锁固线14的一端穿过该开口 135连接该卡固件141,另一端连接该锁固件19。
[0013]其中,为便于该卡固件141的组装及拆卸,该延伸板133的开口 135优选为半封闭的开口,以使连接该锁固线14可以通过该开口 135的未封闭端滑入或滑出该开口 135,从而使得连接该锁固线14的卡固件141与该卡固部132脱离。该卡固件141的形状可以为球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或棱柱体,特别地,该卡固件141的至少沿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该开口 135的宽度,以使该卡固件141可以通过该开口 135与该延伸板133卡合。
[0014]本实施方式中,该卡固件141为球体(如金属球),该球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该锁固线14 一端的固定孔142。该开口 135为长条的狭缝,该卡固件141的球体的直径大于该开口 135的宽度。另外,该锁固线14的材料可以为抗拉强度较高的金属或高分子聚合材料;该卡固件141的材料可以为硬质材料,如金属、合金等;该固定件13可以为塑胶件或金属件,特别地,该固定件13可以时通过挤压等方式形成的挤压件或者铝挤件。
[0015]该锁固件19为将该第一框架16与该第二框架17锁固的螺栓190。该锁固线14的一端通过该卡固件141固定于该固定件13的延伸板133上,另一端固定于该螺栓190的杆部192上。具体地,该螺栓190为开槽螺栓,其包括头部191及杆部192。该杆部192包括螺纹部193、及形成于该螺纹部193上且沿该杆部192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条狭缝194,该多条狭缝194将该螺纹部193分割为多个子部分。该锁固线14的另一端缠绕并固定在该螺纹部193的至少一子部分上,从而与该螺栓190固定。
[0016]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框架16为背板,该第二框架17为上框。该第一框架16包括底板160及与该底板160连接且具有第一锁孔164的第一侧壁162,该光学元件组15位于该底板160上。该第二框架17包括具有第二锁孔174的第二侧壁170及与该第二侧壁170相连的顶板172,该顶板172位于该光学兀件组15远离该底板160的一侧,该固定件13夹于该顶板172与该显示面板11之间,其中,该顶板172包括用于供该锁固线14穿过的开孔176。该螺栓190穿过该第二侧壁170的第二锁孔174与该第一侧壁162的第一锁孔164将该第一框架16与该第二框架17锁固。
[0017]进一步地,该背光模组12还包括第三框架18,该第三框架18为放置于该底板160且用于收容并固定该光学元件组15的胶框。该第三框架18包括第三侧壁180,该第三侧壁180对应该第一锁孔164的位置具有避位槽182。该螺栓190穿过该第二锁孔174并与该第一锁孔164锁固,且该杆部192的末端收容于该避位槽182中,该锁固线14的另一端深入该避位槽182并固定于该杆部192上。
[0018]可以理解,该固定件13及该锁固线14的数量至少为二,该至少两个固定件13固定该显示面板11的背面112的相对两端,每一锁固线14与对应的一个固定件13固定。该第一侧壁162及该第二侧壁170的数量对应该固定件13也至少为二,且其中两个第一侧壁162分别位于该底板160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侧壁170分别位于该第二框架17的相对两侧。
[0019]本实施方式,该第一侧壁162与该第二侧壁170的数量均为四,该固定件13、该锁固线14及该螺栓190的数量也为四。其中,一第一侧壁162及相应的一第二侧壁170均分别包括两个与该螺栓190配合的锁孔164、174,且共对应两个位于该第一侧壁162及第二侧壁170的两端的螺栓190。
[0020]组装该显示装置10时,将该固定件13粘接与该显示面板11的背面112,并将该背光模组12的光学元件组15、第二、第三框架17及18均放置于该第一框架16上,再将该螺栓190依次穿过该第二及第一框架17、16的锁孔174、164,并使该锁固线14 一端与该螺栓190的杆部192固定,该锁固线14的另一端伸出该避位槽182暴露于该背光模组12外,并将该卡固件141固定于该锁固线14的另一端,然后将该显示面板11放置于该背光模组12上方,该卡固件141与位于该显示面板11的背面112上的固定件13的卡固部132卡合,再通过旋转该螺栓190来调整该锁固线14及该固定件13对该显示面板11与该背光模组12的固定强度。
[0021]具体来说,当该螺栓190沿第一方向(如顺时针)旋转时,该锁固线14受到该螺栓190的旋紧力的作用而被拉紧,从而使该固定件13与该背光模组12的紧密固定,即实现该显示面板11与该背光模组12的紧密固定。当该螺栓190沿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如逆时针)旋转时,该锁固线14逐渐不再被拉紧而放松并自动脱落,使得该卡固件141与该固定件13自动脱离紧密卡扣,进而该显示面板11与该背光模组12可以脱离固定。可见,通过该螺栓190、该锁固线14、该固定件13及该卡固件141可使该显示面板11与该背光模组12的组装及拆卸较为方便,更便于该显示装置10的重工及维修。
[0022]本发明显示装置10中,该显示面板11的背面112的粘接有固定件13,通过该锁固线14连接该固定件13及该背光模组的锁固件19,使得该显示面板11与该背光模组12固定在一起,可使该显示装置10可以相较于现有技术省掉覆盖于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边缘的前框,不仅使得显示装置10的表面达到纯平化,而且能使该显示装置10的边框明显变小,使得该显示装置10更符合目前显示装置边框日益缩小的发展趋势。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及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元件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锁固件,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表面及位于该显示表面相反一侧的背面,该背光模组位于该显示面板的背面一侧,该第一框架与该第二框架配合收容并固定该光学元件组,该锁固件将该第一框架与该第二框架锁固,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件及锁固线,该固定件粘接于该显示面板的背面,该锁固线一端固定于该固定件上,另一端固定于该锁固件上从而将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锁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包括粘接该显示面板的粘接板及与该粘接板相连的卡固部,该锁固线的一端设置有卡固件,该锁固线通过该卡固件与该卡固部卡扣而与该卡固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固部包括与该粘接板相对设置的延伸板及连接于该延伸板与该粘接板之间的连接板,该延伸板包括开口,该卡固件通过该开口卡固于该卡固部的延伸板上,该锁固线穿过该开口并连接该锁固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板与该粘接板平行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板的开口为半封闭的开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固件为球体,该球体的直径大于该开口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固件为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或棱柱体,该卡固件的至少沿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该开口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固线为金属线。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固件为螺栓,该锁固线的另一端固定于该螺栓的杆部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栓为开槽螺栓,该杆部包括螺纹部、位于该螺纹部且沿该杆部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条狭缝,该多条狭缝将该螺纹部分为多个子部分,该锁固线的另一端缠绕并固定在该螺纹部的一子部分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架包括底板及与该底板连接且具有第一锁孔的第一侧壁,该光学元件组位于该底板上,该第二框架包括具有第二锁孔的第二侧壁,该螺栓穿过该第一侧壁的第一锁孔与该第二侧壁的第二锁孔从而将该第一框架与该第二框架锁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框架为上框,该第二框架还包括与该第二侧壁相连的顶板,该顶板位于该光学元件组远离该底板的一侧,该固定件夹于该顶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该顶板上具有供该锁固线穿过的开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三框架,该第三框架为放置于该底板且位于该光学元件组外侧的胶框,该第三框架包括第三侧壁,该第三侧壁对应该第一锁孔的位置具有避位槽,该螺栓穿过该第二锁孔并与该第一锁孔锁固,且该杆部的末端收容于该避位槽中,该锁固线的另一端深入该避位槽并固定于该杆部上。
14.如权利要求1至13项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及该锁固线的数量至少为二,该两个固定件分别固定该显示面板的背面的相对两端,每一锁固线与对应的一个固定件固定 。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的数量对应该固定件也至少为二,且两个第一侧壁分别位于该底板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侧壁分别位于该第二框架的相对两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固线及该螺栓的数量为四,每一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对应两个位于该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两端的螺栓。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3838009SQ201210467869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李涛, 周梅, 李方桃 申请人: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