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25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当封装运输时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
背景技术
通常,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的处理盒中的色粉会吸收潮气而受到污染,这样会降低所形成的图像的质量。因此,典型地,处理盒被封装在密封的袋子中,从而保持其中的色粉处于干燥的状态,并且处理盒与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分开地封装。为了分配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和用于其的处理盒,鉴于封装材料的脱落和运输的效率,建议图像形成设备与安装在其中的处理盒一起封装,从而它们能够被封装在一个单 独的箱子中。当图像形成设备与安装在其中的处理盒一起封装时,充电辊和显影辊与光导鼓分开,从而在运输时发生晃动所引起光导鼓与充电辊/显影辊接触或者摩擦时,防止光导鼓受到损坏。当图像形成装置与安装在其中的处理盒一起封装时,不能够将处理盒封装在密封的袋子中。因此,难以将色粉维持在干燥的状态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该封装配置能够抑制存储在处理盒中的色粉受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的封装配置,该封装配置包括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可打开的盖和干燥剂配置,该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形成有容纳室,该容纳室被构造成容纳存储用于图像形成的色粉的处理盒;该主体形成有开口,处理盒通过该开口被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该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与附接在容纳室中的处理盒一起封装;该可打开的盖被构造成可打开地覆盖开口 ;该干燥剂配置被可拆卸地设置在容纳室的内表面和附接在容纳室中的处理盒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在这种配置中,当盖处于打开状态时,干燥剂的一部分通过间隙的开口被暴露在外部,当盖处于闭合状态时,盖覆盖处理盒和干燥剂。根据以上的构造,当容纳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与包含在其中的干燥剂一起封装时,处理盒内的色粉能够有效地保持干燥。另外,当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当打开盖时,干燥剂被暴露到外部。因此,用户能够轻松地移走干燥剂。可选择地,干燥剂利用作用到干燥剂的外力可以发生形变,干燥剂可以被构造成被按压插入间隙中。根据上述构造,由于外力能够发生变形的干燥剂被按压插入间隙中。因此,即使图像形成设备在运输期间发生晃动,干燥剂还被用作用于缓减冲击的缓冲材料,并且能够抑制处理盒和/或者图像形成设备受到损坏。另外可选择地,处理盒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光导构件,和色粉容纳部,该光导构件被用于在打印片状物上形成图像并且光导构件在深度方向上被设置在相对于容纳室与开口相反的端侧上,该色粉容纳部被构造成容纳将被供应到光导构件的色粉。另外,干燥剂可以被设置在靠近色粉容纳部的位置。根据以上构造,色粉室被形成在开口侧上,干燥剂被设置在靠近色粉室的位置上。由于色粉位于靠近色粉室的位置上,所以色粉能够被有效地保持干燥。可选择地,间隙可以基本垂直于容纳室的深度方向,间隙在开口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该宽度方向实质上平行于要被朝着光导构件馈送的打印片状物。另外,干燥剂可以具有扁平形状,干燥剂在深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其在垂直于深度和宽度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根据以上构造,干燥剂在图像形成设备的深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垂直于干燥剂的深度和宽度方向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由于干燥剂具有这种沿着处理盒延伸的 扁平形状,所以处理盒内的色粉能够被有效地保持干燥。仍然可选地,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是激光束打印机,该激光束打印机包括被构造成在光导材料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色粉被供应到转印到打印片状物上的静电潜像并且在其上定影。另外,间隙可以被形成在曝光单元和处理盒之间。根据以上构造,干燥剂被设置在曝光单元和处理盒之间形成的间隙中。采用这种配置,干燥剂位于更靠近色粉和曝光单元的位置上,色粉和曝光单元能够被有效地保持干燥。可选择地,容纳有处理盒和干燥剂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被具有低通气性能的封装材料包覆。根据以上构造,图像形成装置被具有低通气性能的封装材料封装,能够改善图像形成设备内的干燥性。

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图2是当处理盒被插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或者从该图像形成设备移走时,该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图3是插入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处理盒的立体图。图4是当色粉盒被附接到处理盒或者被从处理盒拆卸时,处理盒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图,其中展示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内的处理盒的封装配置。图6展示相对于处理盒的片状物构件、干燥剂和带构件的位置关系。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从图像形成设备的前侧看时,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前视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如图I所示,图像形成设备I具有壳体2。在壳体2内,设置有馈送片状物S的片状物馈送单元3、构造成在每个片状物S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构造成保存其上尚未形成图像的片状物S的片状物盘5,和构造成接收形成图像并排出的片状物S的排出盘6。为了表明下述说明的方向,图I中限定了方向。该方向上是基于使用图像形成设备I的用户而限定的。具体地,前盖8侧表示前侧,其相反侧是后侧。从前侧到后侧的方向有时被称为深度方向。图I中的上下方向分别是顶侧和底侧的方向。另外,虽然图I中未显示,图像形成设备的左侧和右侧分别相对于图I的平面被限定为近侧和远侧。如图2所示,开口 7被形成在壳体2上。通过该开口 7,处理盒9能够被插入图像形成设备I中并且/或者被从图像形成设备I移走。另外构造成完全地暴露和/或覆盖开口 7的可打开/可闭合的前盖8被可旋转地折成到壳体2上。在前盖8上,手动馈送开口10被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穿透。通过手动馈送开口 10,片状物S能够被朝着图像形成单元 4馈送(见图I)。应该注意,根据另一构造,手动馈送开口 10可以被形成在壳体2的前表面上而不是前盖8上。另外在以上说明中,在前盖8的上表面和手动馈送开口 10之间的部分上形成有凹陷部分8A,该凹陷部分8A被形成为在图像形成设备I的内侧上延伸。凹陷部分8A在左右方向(即,垂直于图I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诸如图像形成单元4和处理盒9的主要组件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I的左右侧上的一对框架11支撑,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如图7所示。在以下说明中,包括除了处理盒9之外的组件(例如,一对框架11,片状物馈送单元3、曝光单元14和定影单元16)的壳体2有时被称为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在主体内,在一对框架11之间和在曝光单元15和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插入的处理盒9的盒容纳室90。盒容纳室90与开口 7相连通(见图I和7)。以下将具体说明片状物馈送操作和图像形成操作。如图3所示,片状物馈送单元3具有拾取辊12、分离辊13A、分离垫13B和一对馈送辊14。片状物馈送单元3从容纳在片状物馈送盘5的一叠片状物S分离片状物S,并且将分离的片状物S朝着图像形成单元4馈送。片状物馈送盘5被设置在处理盒9的下方,从片状物馈送盘5拾取的片状物S经由第一馈送通道20和第二馈送通道25被朝着处理盒9的下方的位置馈送。第一馈送通道20包括在截面侧视图中具有U形形状的U形通道。当片状物S经过U形通道时,馈送的片状物反转,并且被位于处理盒9的下方。在U形通道的外侧上,设置有引导构件21,引导件21的下表面21A限定第一馈送通道20的一部分。引导构件21的上表面21A被设置成靠近手动馈送开口 10的内端部并且朝着图像形成单元4引导插入手动馈送开口 10的片状物。第二馈送通道25被限定在由处理盒9的下表面形成的片状物馈送表面48和面对片状物馈送表面48的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之间。第二馈送通道25被从第一馈送通道20连接,在第一馈送通道20的下游侧上延伸,并且被连接到光导鼓31和转印辊33之间的夹持部。一对套准辊22被设置在第二馈送通道25的中间位置上。具体地,一对套准辊22包括设置到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的主体侧套准辊23和设置到处理盒9的下表面的盒侧套准辊34。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被形成为桥接在一对框架11之间,如图7所示。如稍后所述,由于处理盒9能够相对于主体被拆除,所以当处理盒9被附接到主体时形成有第二馈送通道25,在这种状态下,一对套准辊23和34被设置成互相接触。当处理盒9被附接到主体时,设置到框架11上的弹簧24在套准辊34的左右侧端部上推动盒侧套准辊34,从而和侧套准辊34被克服主体侧套准辊23以预定压力被推动。在引导构件21和片状物馈送表面49之间,形成有朝着开口 7暴露的开口部分28。开口部分28能够将插入穿过手动馈送开口 10中的片状物S朝着第二馈送通道25馈送。片状物馈送表面48被形成具有向上凹陷的形状,从而设置用于允许片状物S弯曲的可接纳空间29,其中该片状物S的前端将被一对套准辊22的夹持部所套准。图像形成单元4具有处理盒9、曝光单元15和定影单元16。曝光单兀15被设置在壳体2的上部分上。曝光单兀15朝着光导鼓31发射基于图像数据调制的光(即,由箭头状的虚线表示的激光束)。处理盒9被构造成在垂直于光导鼓31的轴线的方向上穿过开口 7插入到曝光单元15和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之间,并且被布置在由设置到框架11的定位构件(未显示)所确定的预定位置上。光导鼓31、显影辊36、色粉供应辊37和色粉室39被配置在从处理盒9内的前侧到后侧上。电晕型充电器32被设置在光导鼓31的后上侧上,转印辊33被设置在光导鼓31的下方。光导鼓31、和棍36、37和33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绕着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当图像被形成在片状物S上时,色粉室39中的色粉被色粉供应辊37供应到显影辊36在此阶段中,色粉在色粉供应辊37和显影辊36之间发生摩擦起电,带有正极性的电。当显影辊36旋转时,供应在显影辊36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的厚度被调节构件调节,并且以预定厚度的色粉薄层被保持在显影辊36。当光导鼓31旋转时,光导鼓31的外周表面被充电器32均勻地充正电,然后被从曝光单15发射的高速扫描激光束曝光。然后,对应于将被形成在片状物S上的图像的静电潜像被形成在光导鼓31的圆周表面上。保持在显影辊36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被供应到形成在光导鼓31的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当色粉被供应时,静电潜像被显影(即,形成可视觉识别的图像)。即,根据逆显影的色粉图像被保持在光导鼓31的圆周表面上。当片状物经过光导鼓31和转印辊33之间的夹持部时,保持在光导鼓31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片状物S上。定影单元16被设置在相对于处理盒9与开口 7相对的位置上(即,设置在后侧上)。定影单元16具有加热辊17和面对加热辊17的加压辊18。当片状物S经过加热辊17和加压辊18之间的夹持部时,在处理盒9中转印到片状物S的色粉图像被作用到片状物S上的热量和压力定影。色粉图像被定影于其上的片状物S被朝着排出辊19馈送,并且被排出辊19排出到设置在曝光单元15的上方的排除盘6上。如图3和4所示,处理盒9具有鼓盒40和色粉盒60。光导鼓31和其他的辊36、37和33被分配在鼓盒40和色粉盒60之间,并且被支撑在其中。鼓盒40具有框架43,该框架43具有如图3所示的大致盒形的形状。框架43具有底壁47、在底壁47的左右侧端部上向上延伸且之间具有间隔的一对侧壁44、当处理盒9被附接到主体时设置在开口 7上的前壁45,和设置在与前壁45相对的后壁46。一对侧壁44、前壁45和后壁46被连续地连接从而在其的平面图中形成矩形形状。一对侧壁44在邻近后壁46的后部分42上可旋转地支撑光导鼓31和转印辊33。后壁46的上端朝着前侧延伸,从而被延伸部分位于光导鼓31的上方,以覆盖光导鼓31。色粉盒40的前部分41位于后壁46的被延伸部分的前端的前侧上,并且前部分41被构造成用于形成色粉盒容纳部52,该色粉盒容纳部52是被一对侧壁44和前壁45包围的凹陷部分,并且向上开口。色粉盒60具有包围色粉室39的顶壁、底壁、一对侧壁64和前壁62。色粉盒60不具有后壁,并且被构造成具有盒形形状且其的后侧向外露出。显影辊36和色粉供应辊37被一对侧壁64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36通过色粉盒60的后侧被暴露到外部。在侧壁44上,定位狭缝49通过朝着光导鼓31剖切侧壁44而形成。色粉盒60被安装在框架43上,从而显影辊36的从色粉盒60突出的轴的端部被插入在定位狭缝49中, 并且色粉盒60被推动构件51向着光导鼓31推动。当安装显影棍36时,显影棍36的圆周表面位于靠近光导鼓31的圆周表面的位置上。色粉盒60被保持作为与侧壁64的突起65接合的锁定杆50,色粉盒60被适配在盒容纳部52中。当锁定杆50被从突起65释放时,色粉盒60能够从盒容纳部52移走。当处理盒9被安装在盒容纳室90中时,色粉室39位于相对于光导鼓31或者显影辊36的开口 7 —侧。另外,一对套准辊22位于相对于处理盒60的开口 7 —侧的后侧上。应该注意,处理盒9侧的片状物馈送表面49被底壁47的下表面限定。套准辊34被底壁47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套准辊34的一部分从底壁47露出。鼓盒40和色粉盒60具有分别朝着开口 7延伸的抓握部分53和63。当处理盒9被附接到主体上或者从主体拆卸时,用户抓握抓握部分53和63。根据本实施例,图像形成设备在被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I内时与处理盒9被一起封装,从而能够减少用于封装的材料,并且改善传输的效率。当封装时,处理盒9、片状物构件70和干燥剂80被容纳在图像形成设备I内,如图5所示。片状物构件70是由树脂材料制成的树脂片,用于保持一对套准辊22,从而一对套准辊22互相分开或者一对套准辊22之间的接触压力被保持为很小。例如,如果套准辊34是具有相同的直径的杆状辊,套准辊33具有间断地设置在轴向上的更短的圆筒片如图7所示,片状物构件70被插入该圆筒片中,从而处于靠近套准辊34的左右端和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或者连接到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的框架11的凹陷部分之间的位置上。具体地,在放置片状物构件70之后,安装处理盒9。另外,片状物构件70可以被设置在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和片状物馈送表面48之间,并避开套准辊34和23接触的部分。在一个实施例,片状物构件70在平面图中可以具有U形结构,包括设置在靠近套准辊34的左右端的位置上的一对部分和连接开口 7侧上的一对部分的部分。通过如上所述的设置片状物构件70,朝着套准辊23并推动套准辊23的推动压力能够被框架11和/或者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靠近框架11的部分接收,即使容纳处理盒9的图像形成设备I在封装状态中在相对很长的时间一直处于高温环境,能够抑制套准辊23和34接触的部分以及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等发生变形。[0062]干燥剂80是袋状构件,从而许多硅胶粒被封装在具有干燥性能的袋中。由于硅胶粒能够在袋中移动,所以干燥剂80能够发生变形。干燥剂80被设置在处理盒9的顶表面和曝光单元15的底表面之间,即,在容纳室90内的处理盒9和曝光单元15之间的间隙上。在实施例中,干燥剂80被设置成夹在抓握部分63和色粉室39之间。干燥剂80被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即,在光导鼓31的轴向上)伸长,其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和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即,图像形成设备I的深度方向)大于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干燥剂80具有扁平形状。由于干燥剂80被设置成夹在处理盒9和曝光单元15之间,虽然图像形成设备I与安装在其中的处理盒9 一起封装时,色粉仍然能够保持很好的干燥性。特别地,由于干燥剂80被设置在色粉室39的上方,所以干燥剂80被形成在处理盒9的开口 7侧上。S卩,当图像形成设备I被封装时,干燥剂80位于靠近色粉的位置上。因此,色粉能够在封装状态中被有效地保持干燥。另外,即使图像形成设备I在运输时发生晃动,干燥剂80可以吸收由晃动所引起的冲击,当硅胶粒在袋内移动时,该干燥剂80被作为缓冲物。因此,通过如上 所述设置干燥剂80,能够抑制处理盒或者主体的损坏。另外,由于干燥剂80设置为靠近曝光单元15,所以能够减少由于露水凝结所导致的曝光单元15的潮湿。片状物构件70和干燥剂80被柔性带构件75和76连接。带构件75与片构件70的前端部分(即,开口 7侧端部)连接,如图5和6。带构件75延伸经过可接纳空间29和开口部分28,经过凹陷部分8A和处理盒9的上方,且穿过前盖8和壳体2之间朝向图像形成设备I的外部。带构件76与干燥剂80的前端部分连接。带构件76从其的前端部分延伸并且连接到其在处理盒9的上方的部分。由于带构件75在图像形成设备I的外部延伸,所以用户能够容易地意识到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I之前,片构件70和干燥剂80应该被移走。在封装时,以已知的方式并且利用氯乙烯等制成的柔性包装袋91,容纳干燥剂80和片构件70以及处理盒9的图像形成设备I被完全地包装,接着被放置在诸如纸板盒的包
装盒中。应该注意,根据本实施例,包装袋91可以是低通气性能,从而能够增大干燥剂80的干燥效果。同样应该注意,这种低通气性能的材料还防止潮气进入图像形成设备内,从而还可以改善干燥效果。根据上述实施例,由于干燥剂80具有扁平形状,所以能够设置干燥剂80以沿着色粉室39延伸,从而提高干燥效率。根据如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干燥剂81位于前盖8和处理盒9之间。在第二实施例中,片构件70、干燥剂81和带构件77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类似。由于干燥剂81的配置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的,所以干燥剂81相对于带构件77的连接位置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但其构造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类似。因此,为了简短,这里不具体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类似的组件。如图8所示,干燥剂81被设置在引导构件21的上表面和鼓盒40的抓握部分53之间,并且在容纳室90的前盖8的内表面和处理盒9的前壁45之间。另外,干燥剂81被形成为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即,在光导鼓31的轴线方向)沿着前壁45的细长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干燥剂81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基本与处理盒9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当干燥剂81被夹在且保持在处理盒9和前盖8之间时,即使图像形成设备I在运输时晃动,由于硅胶粒在其中的移动干燥剂81仍然可以吸收冲击(即,干燥剂81用于缓冲介质)。因此,干燥剂81抑制处理盒9和主体受到损坏。应该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盒9被构造成能够移动从而沿着基本平行于在第二馈送通道25上的片状物馈送方向的方向被附接到主体或者从主体拆卸。能够修改这种构造,从而第二馈送通道25的一侧端利用盖而被打开/闭合,处理盒9被构造成通过在基本垂直于片状物馈送方向的方向上移动而被附接到主体或者从主体拆卸。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盒9、鼓盒40和色粉盒60是单独的组件。这种构造能够被修改,从而鼓盒40和色粉盒60被形成为整体构件。另外,处理盒9可以被构造成只容纳色粉,同时图像形成设备I被构造成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光导鼓31。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盒9能够被从主体拆卸并且/或者被附接到主体。·[0077]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干燥剂81被构造成硅胶粒被插入带状构件中。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干燥剂81不是必须被限定为这种构造。例如,代替封装的硅胶粒,封装的硅铝胶粒、氯化钙处理构件或者氢氧化钙可以被用作干燥剂81。代替地或者可选择地,薄板形(即,板状)干燥剂还可以被用作干燥剂81,该干燥剂81还可以被用作缓冲构件。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所述主体形成有容纳室,所述容纳室被构造成容纳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存储用于图像形成的色粉;所述主体形成有开口,处理盒经过所述开口被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与附接在所述容纳室中的所述处理盒一起封装;可打开的盖,所述可打开的盖被构造成可打开地覆盖所述开口 ;和干燥剂配置,所述干燥剂配置被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容纳室的内表面和附接在所述容纳室中的所述处理盒之间形成的间隙中; 其中,当所述盖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干燥剂的一部分通过所述间隙的所述开口被暴露在外部;并且 其中,所述盖被构造成当所述盖处于闭合状态时覆盖所述处理盒和所述干燥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干燥剂被构造成被按压插入到所述间隙中。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处理盒被构造成具有 光导构件,所述光导构件被用于在打印片状物上形成图像,并且所述光导构件在深度方向上被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容纳室与所述开口相反的端侧上;和 色粉容纳部,所述色粉容纳部被构造成容纳将被供应到所述光导构件的色粉; 其中,所述干燥剂被设置在靠近所述色粉容纳部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间隙基本垂直于所述容纳室的深度方向,所述间隙在所述开口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宽度方向实质上平行于要被朝着所述光导构件馈送的所述打印片状物;并且其中,所述干燥剂具有扁平形状,所述干燥剂在所述深度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干燥剂在垂直于所述深度和宽度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设备是激光束打印机,所述激光束打印机具有曝光单元,所述曝光单元被构造成在所述光导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色粉被供应到转印在所述打印片状物上的所述静电潜像并且在所述打印片状物上定影;并且 其中,所述间隙被形成在所述曝光单元和所述处理盒之间。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其特征在于,容纳所述处理盒和所述干燥剂的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被具有低通气性能的封装材料包覆。
专利摘要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的封装配置包括主体,该主体形成有容纳室,该容纳室被构造成容纳存储用于形成图像的色粉的处理盒。主体形成有开口,处理盒经过该开口被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与附接在容纳室中的处理盒被一起封装。设置有可打开地覆盖开口的可打开的盖,并且干燥剂配置被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容纳室的内表面和附接在所述容纳室中的所述处理盒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当盖被打开时,干燥剂的一部分通过间隙的开口被暴露在外部,而当盖闭合时,处理盒和干燥剂被覆盖。
文档编号G03G15/00GK202677067SQ20122002361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8日
发明者渡边保则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