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256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静态照相机等摄像装置,尤其涉及降低外部噪声造成的影像干扰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使用移动电话以及PHS (简易型移动电话)等发射电磁波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环境下,采用数码静态照相机等摄像装置的机会増加。又,例如,在广播电台以及电视台的附近等发射强力的电磁波的环境下,也有采用数码静态照相机等摄像装置的机会。 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摄像装置时,该摄像装置可能会受到电磁波干扰。以下,将摄像装置可能受到这样的电磁波干扰的环境称为「强电场环境」。在强电场环境下使用数码静态照相机等摄像装置时,存在由该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包含条纹状的噪声(差拍噪声)而产生影像干扰的情況。构成摄像装置的摄像元件的性能越高(所使用的摄像元件的灵敏度越高),该影像干扰越显著。又,伴随着摄像装置的小型化,对于被组装于被小型化了的摄像装置中的摄像元件,外部的强电场噪声的结合量増大,该影像干扰变得更加显著。作为影像干扰的主要原因,例如是外部电磁波侵入摄像元件的影像信号线。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有在透镜的表面附加导电性的滤波器,屏蔽侵入摄像元件的强电场噪声的构成(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 - 2113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此,本申请的发明者想到,由于需要将摄像元件所产生的热放掉,在安装摄像元件的安装构件的背面侧安装金属板。但是,金属板受到来自外部的电磁波的话,会二次发射电磁波。金属板放掉了摄像元件所产生的热,但助长了侵入摄像元件的电磁场噪声。对于这样的问题,本申请的发明者想到,为了使得金属板的电位稳定,使金属板与主电路基板的接地导体电连接。在该情况下,将与主电路基板的接地导体连接的导电性构件推压至金属板的背面。另ー方面,由于该金属板倾斜的话,摄像元件也会倾斜,因此本申请的发明者想到以3点以上的固定点将金属板固定在安装部上。但是,例如,在为了调节金属面的倾斜度而在各固定点设置弹性构件的情况下,被推压至金属板的背面的导电性构件的配置如果不合适的话,金属板可能会倾斜,摄像元件也可能会随着发生傾斜。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于这样的事情而做出的、即使在强电场环境下使用的情况下,摄像元件不倾斜,就能降低外部噪声造成的影像干扰的摄像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面向于降低外部噪声造成的影像干扰的摄像装置。并且,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其是对于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元件,其对被摄体的光学像进行摄像并生成图像数据;主电路基板,其配置在摄像元件的后方,对由摄像元件生成的图像数据实施信号处理;安装摄像元件的安装构件;金属板,其配置在安装构件和主电路基板之间,在金属板的前表面安装有安装构件;安装部,其配置在金属板的前方,以3点以上的固定点固定有从金属板向前方延伸的连接部以对金属板进行支撑;多个弹性构件,其设置在安装部的各固定点上,并对连接部施力;和导电性构件,其将主电路基板的接地导体和金属板进行电连接,导电性构件被配置为,在沿金属板的背面的垂直方向观察背面的情况下,导电性构件与金属板的连接点存在于依次连接所述3点以上的固定点而形成的区域。优选地,在沿金属板的背面的垂直方向观察所述背面的情况下,连接点位于金属板与摄像元件重复的区域。又,导电性构件是被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导电性弹性构件。 在对弹性构件施加了从安装部至金属板侧的压缩负载、对导电性弹性构件施加了从主电路基板至金属板侧的压缩负载的情况下,在摄像元件相对于水平方向垂直的状态下,施加于全部的弹性构件的压缩负载的合计值,比导电性弹性构件为ー个的情况下施加于导电性弹性构件的压缩负载大,比导电性弹性构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施加于全部的导电性弹性构件的压缩负载的合计值大。在主电路基板的内部埋设有接地导体,在主电路基板中,通过在覆盖所述接地导体的绝缘层的一部分上开ロ或者切ロ而在金属板侧的表面上形成导入部,导电性构件通过该导入部与接地导体连接。优选地,在主电路基板中,在与导入部相同的面内,对图像数据进行数字转换的AD转换用的集成电路被配置在靠近所述导入部的区域。或者,在主电路基板中,在与导入部相反一侧的面内,对图像数据进行数字转换的AD转换用的集成电路被配置在导入部的背面侧的区域。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由于导电性构件的负载点位于由金属板上的3个固定点包围的负载配置区域内,因此十分平衡地从导电性构件对金属板施加负载。因此,能够防止金属板的倾斜,能够防止摄像元件傾斜。因此,即便在强电场环境下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倾斜摄像元件地降低外部噪声造成的影像干扰。对照附图,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方案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局面、效果将变得更加明确。


图I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形态的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数码照相机(摄像装置的ー个实例)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拆卸了交换镜头单元的相机主体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数码照相机的内部结构的概略截面图。图4是数码照相机的功能框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形态的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从上部观察到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图6A是示出主电路基板的立体图。图6B是示出连接有导电性构件的主电路基板的立体图。图7是对相对于金属板的导电性构件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对相对于金属板的金属板侧连接构件以及弹性构件的配置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图9是对相对于金属板的金属板侧连接构件以及弹性构件的配置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图10是对相对于金属板的金属板侧连接构件以及弹性构件的配置的变化进行说 明的图。图11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形态的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从上部观察到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图12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形态的第二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从上部观察到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图13A是示出主电路基板的立体图。图13B是示出连接有导电性构件的主电路基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一边參照附图ー边对本发明的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く第一实施形态〉图I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形态的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数码照相机(摄像装置的ー个实例)的外观的立体图。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数码照相机具有相机主体I、和能够安装于相机主体I上的交換镜头单元2。图2是示出拆卸了交換镜头单元2的相机主体I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数码照相机的内部结构的概略截面图。图4是数码照相机的功能框图。首先,ー边參照图I 图4 ー边对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数码照相机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将数码照相机的被摄体侧称为前侧,将摄像面侧称为后侧或者背面侧。在图I中,相机主体I具有主体框体3、机身安装部4、相机监视器5、电子取景器(EVF Electronic View Finder )6、和操作部7。机身安装部4配置在主体框体3的前面侧,能够将交換镜头单元2安装于相机主体I上。相机监视器5配置在主体框体3的背面侧,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EVF6配置在主体框体3的背面侧,对显示用图像数据所示的图像等进行显示。操作部7配置在主体框体3的上部,由电源开关7a、以及接受用户的快门操作的快门按钮7b等构成。交换镜头单元2在树脂制的透镜镜筒2a内具有由为了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而在光轴AX上排列的透镜组28,29,30所构成的光学系统。而且,在该透镜镜筒2a的外周部,设有变焦部25、对焦环26和OIS (光学影像稳定器;Optical Image Stabilizer)开关27。交換镜头单元2能够通过使变焦部25和对焦环26旋转来调整该透镜镜筒2a内的透镜的位置。
在图2中,机身安装部4为能够将交换镜头单元2安装于相机主体I上的结构。机身安装部4包括端子支撑部4a、机身安装环4b和连接端子4c。另外,在相机主体I上安装交换镜头单元2的相机主体I的前面设有快门单元12以及振动板13。在图3中,在相机主体I的主体框体3内,设有安装了由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 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或者 CCD (电荷稱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构成的图像传感器8的电路基板9 (安装构件)、和包含相机控制部10的主电路基板11。进ー步地,在相机主体I的主体框体3内,从前侧依次设置有机身安装部4、快门单元12、振动板13、光学低通滤波器14、图像传感器8、电路基板9、金属制构件20、主电路基板11、以及相机监视器5。而且,振动板支撑部13a支撑振动板13使得振动板13相对于图像传感器8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振动板支撑部13a通过机身安装部4以及快门单元12而支撑于主框架18。另外,振动板13以及振动板支撑部13a使得灰尘不附着在图像传感器8上。 光学低通滤波器14去除被摄体光的高频率成分,以使得由交換镜头单元2所成像的被摄体像成为比图像传感器8的像素的间距粗的析像。一般来说,图像传感器8等摄像元件对于各像素配置有被称为拜尔排列的RGB色的滤色器、YCM色的补色滤色器。由此,析像为一个像素吋,不仅发生伪色,而且对于反复图案的被摄体,还产生难以看清的波纹现象。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配置光学低通滤波器14。该光学的低通滤波器14还具有用于截止红外光的IR截止滤光片的功能。配置在主体框体3内的金属制的主框架18与机身安装部4的端子支撑部4a连接,通过机身安装部4对交换镜头单元2进行支撑。又,具有用于安装三脚架的螺纹孔的三脚架安装部19与主框架18机械地连接。三脚架安装部19的螺纹孔在主体框体3的下表面露出。又,为了包围安装了图像传感器8的电路基板9而配置的金属制构件20是用于促进由图像传感器8所发生的热的散热的构件。金属制构件20具有配置在电路基板9和主电路基板11之间的金属板20a (与光轴AX垂直)、和将金属板20a的热传递给机身安装部4侧的热传导部20b (与光轴AX平行)。机身安装部4是将交換镜头单元2安装在相机主体I上的部件。机身安装部4与交换镜头单元2的镜头安装部21机械地以及电气地连接。该机身安装部4具有安装在主体框体3的前面的环形状的金属制的机身安装环4b、和设置在端子支撑部4a上的连接端子4c。在将交换镜头单元2安装在相机主体I上时,设置在镜头安装部21上的连接端子21a与该连接端子4c电连接。机身安装部4的机身安装环4b通过与设置在交換镜头单元2上的镜头安装部21的金属制的镜头安装环21b嵌合,将交换镜头单元2机械地保持在相机主体I。镜头安装环21b通过所谓的插刀卡ロ(バヨネッ卜)机构而嵌入机身安装环4b。具体来说,镜头安装环21b根据其与机身安装环4b的围绕光轴的旋转位置关系,具有未与机身安装环4b嵌合的第一状态、和与机身安装环4b嵌合的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镜头安装环21b能够相对于机身安装环4b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且能够插入机身安装环4b。在将镜头安装环21b插入机身安装环4b的状态下使镜头安装环21b相对于机身安装环4b旋转的话,镜头安装环21b与机身安装环4b嵌合。此时的机身安装环4b与镜头安装环21b的旋转位置关系为第二状态。
又,在交換镜头单元2安装于相机主体I上的状态下,连接端子4c与镜头安装部21所具有的连接端子21a电气接触。这样,机身安装部4与镜头安装部21通过机身安装部4的连接端子4c和镜头安装部21的连接端子21a而电连接。其结果,数码照相机能够通过机身安装部4和镜头安装部21,在相机主体I和交換镜头单元2之间发送接收图像数据信号以及控制信号。在图4中,首先,对相机主体I的内部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机身安装部4与镜头安装部21被连接为,能够在相机控制部10和交換镜头单元2所包含的透镜控制部22之间发送接收图像数据以及控制信号。又,在主体框体3内,设置有对相机控制部10等各部分供给电カ的由电池等构成的电源模块15。该电源模块15通过机身安装部4以及镜头安装部21对交换镜头单元2整体供给电力。图像传感器8根据来自搭载在电路基板9上的定时信号发生器(TG) 9a的定时信号而动作,将通过交換镜头单元2入射的被摄体的光学像即被摄体像转换为图像数据,生成静止图像数据以及动画数据等。由图像传感器8生成的静止图像数据以及动画数据等图像数据通过搭载在电路基板9上的ADC (模拟数字转换器)9b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相机控制部10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在此,相机控制部10所实施的各种图像处理,例如是伽玛校正处理、白平衡校正处理、缺陷校正处理、YC转换处理、电子变焦处理、以及JPEG压缩处理等。另外,电路基板9的功能也可以搭载在主电路基板11上。又,由图像传感器8生成的图像数据也用于实时取景图像(スルー画像)的显示。在此,实时取景图像是指动画数据中的未在存储卡16上记录数据的图像。实时取景图像是为了确定动图像或者静止图像的构图而显示在相机监视器5以及/或者EVF6上的。相机控制部10搭载在主电路基板11上。相机控制部10控制相机主体I的各部分,且通过机身安装部4以及镜头安装部21将用于控制交換镜头单元2的信号发送给透镜控制部22。相反,相机控制部10通过机身安装部4以及镜头安装部21接收来自透镜控制部22的各种信号。这样,相机控制部10对交换镜头单元2的各部分进行间接地控制。又,相机控制部10在进行控制动作以及图像处理动作之吋,将搭载在主电路基板11上的DRAMlla作为工作存储器使用。还设置有卡槽17,该卡槽17根据从相机控制部10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至安装于相机主体I上的存储卡16的静止图像数据以及动画数据的输入输出。快门单元12是所谓的幕帘快门。快门单元12配置在机身安装部4和图像传感器8之间,能够遮蔽至图像传感器8的光。快门单元12具有后幕、前幕、以及设置有从被摄体被导至图像传感器8的光所通过的开ロ的快门支撑框。快门单元12通过使后幕以及前幕进退至快门支撑框的开ロ来调节图像传感器8的曝光时间。接下来,对交换镜头单元2的内部功能进行详细说明。交換镜头单元2在树脂制的透镜镜筒2a内具有由为了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而在光轴AX上排列的透镜组28,29,30构成的光学系统、镜头安装部21、透镜控制部22、光圈单元23、和用于驱动光学系统的透镜组28,29,30的驱动部24。又,在透镜镜筒2a的外周部,设置有变焦部25、对焦环26、以及OIS开关27。交换镜头单元2能够通过使变焦部25和对焦环26旋转来调整透镜镜筒2a内的透镜的位置。光学系统具有变焦用的透镜组28、OIS用的透镜组29、和对焦用的透镜组30。变焦用的透镜组28使得光学系统的焦点距离发生变化。OIS用的透镜组29抑制由光学系统形成的被摄体像的对于图像传感器8的抖动模糊。对焦用的透镜组30使得光学系统在图像传感器8上形成的被摄体像的对焦状态发生变化。光圈单元23是调整透过光学系统的光的量的光量调整构件。具体来说,光圈单元23具有能够遮蔽透过光学系统的光的光线的一部分的光圈叶片、和驱动光圈叶片的光圈驱动部。驱动部24根据透镜控制部22的控制信号来驱动上述的光学系统的各透镜组28,29,30。驱动部24具有用于检测光学系统的各透镜组28,29,30的位置的检测部。透镜控制部22根据从相机主体I中的相机控制部10发送的控制信号来控制交换镜头单元2整体。透镜控制部22接收由驱动部24的检测部检测到的光学系统的各透镜组28,29,30的位置信息,并将其发送给相机控制部10。相机控制部10根据从透镜控制部22接收到的位置信息生成用于控制驱动部24的控制信号,将该控制信号发送给透镜控制部22。而且,透镜控制部22将由相机控制部10生成的控制信号发送给驱动部24。驱动部24根据来自透镜控制部22的控制信号调节透镜组28、29、30的位置。另ー方面,相机控制部10根据图像传感器8所接受的光量、示出进行静止图像摄影和动画摄影中的哪ー个、以及是否进行优选设定光圈值的操作等的信息,生成用于使得光圈单元23动作的控制信号。此时,透镜控制部22将由相机控制部10生成的控制信号转送给光圈单元23。另外,在交换镜头单元2中保持有DRAM22a以及闪存22b。透镜控制部22在使光学系统的各透镜组28、29、30、以及光圈单元23驱动的情况下,将DRAM22a作为工作存储器 使用。而且,在闪存22b中存储有由透镜控制部22使用的程序以及參数。至此为止,采用图I 图4对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数码照相机(摄像装置的ー个实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采用连接后述的金属板和主电路基板的导电性构件的摄像装置,其他的摄像装置也是可以的。以下,作为降低外部噪声造成的影像干扰的手段,对金属板与主电路基板的GND的连接进行详细说明。另外,「GND」可以改称为「地」或者「接地」。图5是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的从上部观察到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在此,主要对金属板150的GND电位的控制进行说明,关于该控制以外的详细说明将省略。摄像装置100的基本构成是与采用图I 图4说明的数码照相机相同的构成。在图5中,摄像装置100具有摄像元件110、主电路基板120、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安装部140、交换镜头安装部145、金属板150、连接部160、弹性构件165、以及导电性构件190。导电性构件190由导电率高的金属构成。主电路基板120在金属板150侧的前表面具有后述的GND剥离部180。又,主电路基板120在与金属板150相反ー侧的背面具有对由摄像元件110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数字转换的AD转换LSI185。AD转换LSI185被配置在主电路基板120的背面中的、连接有导电性构件190的GND剥离部180的背面侧的区域。摄像元件110例如是CMOS或者(XD,相当于上述的图像传感器8。通过透镜组28、29,30入射的被摄体的光学像即被摄体像被成像在摄像元件110的前表面上。摄像装置110将被摄体像转换为图像数据,并生成静止图像数据以及动画数据等。
王电路基板120相当于上述的王电路基板11。王电路基板120具有对由摄像兀件110生成的图像数据实施各种信号处理的相机控制部10。在此,各种的信号处理是上述的图像处理,例如是伽玛校正处理、白平衡校正处理、缺陷校正处理、YC转换处理、电子变焦处理、以及JPEG压缩处理等。主电路基板120是面积比摄像元件110的面积大的矩形的基板。主电路基板120在摄像元件110的后方与摄像元件110大致平行地固定在主体框体3上。又,主电路基板120是在内部设置有GND层(GND导体)的多层基板。在主电路基板120,形成有GND剥离部180,该GND剥离部180通过剥离包覆GND层的绝缘层的一部分而使得GND层的一部分露出。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具有四个与主电路基板120连接的电缆端连接部,形成为大致H字状。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具有在两端设有电缆端连接部的一对带状部、和连接ー对帯状部的中央部之间的矩形的中央连接部。一对带状部相互分开地平行延伸。在摄像元件软电缆130中,各帯状部相当于H字的纵线,中央连接部相当于H字的横线。摄像元件软电缆130例如相当于上述的电路基板9 (安装构件),将摄像元件Il0安装在中央连接部。摄像元件110以从中央连接部向各帯状部超出的状态来安装。在各帯状部,埋设有从各电缆 端连接部向摄像元件110延伸的多条信号线。而且,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各电缆端连接部与主电路基板120连接,且摄像元件软电缆130被支撑于主电路基板120上。安装部140例如相当于上述的机身安装部4。安装部140是能够将镜头単元2安装在主体框体3上的构件。安装部140固定于主体框体3上,具有GND电位。安装部140被配置在摄像元件110的前侧。另外,安装部140也对去除摄像元件110的表面的灰尘的SSffF (超声波除尘滤镜;Super Sonic Wave Filter)(未图示)、快门单元(未图示)、以及闪光単元(未图示)进行固定。又,为了提高对于散热以及落下冲击的可靠性以及应对不需要的电磁辐射,安装部140例如由铝以及不锈钢这样的金属材料构成。交换镜头安装部145是上述的镜头安装部21。金属板150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金属板150被配置在摄像元件110和主电路基板120之间。金属板150与主电路基板120大致平行地设置。而且,金属板150通过导电性构件190与主电路基板120的GND剥离部180电连接。另外,关于GND剥离部180与导电性构件190的连接部分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进行叙述。又,金属板150例如相当于上述的金属制构件20中的金属板20a。金属板150为了传递由摄像元件110产生的热,而固定在摄像元件软电缆130中的安装摄像元件110的安装区域、或者靠近安装区域地配置。在第一实施形态中,金属板150粘结在安装区域的背面侧。金属板150由铝以及铜那样的热传导率以及导电率高的金属材料构成,高效率地放掉从摄像元件110传递来的热。另外,金属板150的至安装区域的安装部位并不限定于安装区域的背面侧。连接部160是使得金属板150以3点以上的固定点固定在安装部140上的从金属板150向前方延伸的构件。在第一实施形态中,固定点为3点。连接部160具有导电性。连接部160通过设置在各固定点的弹性构件165,对安装部140和金属板150进行电连接。在各固定点,连接部160在被弹性构件165施力了的状态下,通过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小螺钉固定在安装部140上。在组装相机主体I时,在将通过连接部160而连接有安装部140和金属板150的组装体固定在主体框体3上之前,通过转动各固定点的小螺钉,来调节金属板150的傾斜。该组装体中的摄像元件软电缆130以及摄像元件110也安装在金属板150上。连接部160通过弹性构件165连接安装部140和金属板150。弹性构件165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以便能调节金属板150的傾斜。另外,弹性构件165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5所示那样的形状。又,连接部160例如是难以弹性变形的钢材,可以是金属板150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将金属板150的外周部向前面侧弯曲,而构成从金属板150的主体部向安装部140侧立起的连接部160。又,在本说明书中,「固定点」并不是像数学用语那样表示没有面积的点。「固定点」可以改称为「固定部位」。接下来,对主电路基板120与导电性构件190的连接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图6A是示出主电路基板120的立体图。在图6A中 ,主电路基板120在金属板150侧的前表面具有GND剥离部180。GND剥离部180是在主电路基板120的前表面被剥离了保护层的区域,具有GND电位。图6B是示出连接有导电性构件190的主电路基板120的立体图。如图6B所示,在主电路基板120上,连接有GND剥离部180和导电性构件190。另外,导电性构件19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5以及图6B所示的形状。又,从散热性能等的观点考虑,导电性构件190的与金属板150连接的部分的面积宽ー些比较理想。图7是对相对于金属板150的导电性构件190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图7示出从摄像装置100的背面侧观察到的金属板150。图7是从垂直的方向观察金属板150的背面的图。如图7所示,金属板150的连接部160通过三个固定点固定在安装部140上。在此,摄像元件110的垂直度(S卩,光轴AX与摄像元件110所成的角度的、相对于直角的接近程度)由弹性构件165的弹性カ来規定。在此,在垂直方向上观察金属板150的背面的情况下,将由三个弹性构件165 (三个固定点)包围的三角形的区域设为负载配置区域195。而且,配置导电性构件190使得导电性构件190的负载点196位于负载配置区域195内。导电性构件190的负载点196是指导电性构件190与金属板150的连接点,称为从导电性构件190向金属板150施加负载(推压负载)的区域。通过这样配置导电性构件190,能够较为平衡地从导电性构件190对金属板150施加负载。因此,能够防止金属板150的倾斜,能够防止摄像元件110发生傾斜。另夕卜,连接部160可以通过弹性构件165以四个以上的固定点来固定。又,连接部160可以在中途分支为多个,其分支了的顶端通过弹性构件165固定在安装部140上。另外,在摄像元件相对于水平方向垂直的状态下,推压负载不从导电性构件190作用于金属板150,导电性构件190只是与金属板150连接也是可以的。又,还可以这样配置导电性构件190,即,在垂直方向上观察金属板150的背面吋,在金属板150上,导电性构件190的负载点196位于摄像元件110位于正背面的区域(以下,称为摄像元件110的背面区域197)或者其附近。换而言之,背面区域197是在垂直方向(与金属板150垂直的方向)上观察金属板150的背面的情况下(透视的情况下)金属板150与摄像装置110重复的区域。通过这样配置导电性构件190,能够降低金属板150的靠近摄像元件110的背面区域197的GND的阻杭,因此可以有效地去除侵入摄像元件110的外部电磁波的影响。另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导电性构件190的负载点196为I点的情况,但导电性构件190的负载点196也可以是2点以上。但是,导电性构件190的负载点196为2点以上的情况下,至少I点位于上述的负载配置区域195或者摄像元件110的背面区域197。又,摄像元件110的背面区域197可以与负载配置区域195重叠。在该情况下,可以在金属板150上配置导电性构件190,使得负载点196位于负载配置区域195与摄像元件110的背面区域197重叠的区域。通过这样配置,能够防止摄像元件110的倾斜,从而有效地去除侵入摄像元件Iio的外部电磁波的影响。又,导电性构件190可以是具有导电性和弹性功能的导电性弹性构件190。导电性弹性构件190例如是将铝以及铜等导电率高的金属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形状。由于导电性构件190具有弾性功能,作用于被安装于安装区域的金属板150的应カ被抑制。其結果,能够抑制至摄像兀件110的应カ的发生,能够抑制摄像兀件110倾斜。在此,例如,在使光轴AX水平的状态(摄像元件相对于水平方向为垂直的状态)下,安装部140与连接部160之间的各个弹性构件165上,从安装部140向连接部160侧施加了压缩负载F1。又,在主电路基板120和金属板150之间的导电性弹性构件190上,从主电路基板120到金属板150侧施加有压缩负载F2。在该情况下,对全部的弹性构件165施加的压缩负载的合计值比对导电性弹性构件190施加的压缩负载大。例如,作用于全部的弹 性构件165的压缩负载Fl相等的情况下,m · Fl > F2的关系成立。其中,m表示弹性构件 165的个数,为3以上的整数。通过满足这样的关系,能够减小从导电性弹性构件190对金属板150施加的负载。因此,能够防止金属板150的傾斜,能够防止摄像元件110傾斜。另外,摄像装置100可以具有多个导电性构件190(导电性弹性构件190)以及GND剥离部180。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使光轴AX水平的状态下,在主电路基板120与金属板150之间的各个导电性弹性构件190上,从主电路基板120至金属板150的方向施加了负载F2。在该情况下,对全部的弹性构件165施加的压缩负载的合计值比对全部的导电性弹性构件190施加的压缩负载大。例如,在作用于全部的弹性构件165的压缩负载Fl相等、作用于全部的导电性弹性构件190的压缩负载F2相等的情况下,m · Fl > η · F2的关系成立。其中,m表示弹性构件165的个数,为3以上的整数。η表示导电性弹性构件190的个数,是2以上的整数。即,在导电性弹性构件190的负载点196具有多个的情况下,相同的关系也成立。接下来,对相对于金属板150的连接部160以及弹性构件165的配置的变化进行说明。图8 10是对相对于金属板150的连接部160以及弹性构件165的配置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如图8 10所示,只要是能够通过3组以上的连接部160以及弹性构件165,较为平衡地将金属板150固定在安装部140上的构成即可。又,摄像装置100例如可以是图11所示那样的结构。图11所示的摄像装置100中,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安装摄像元件基板115 (安装构件),摄像元件基板115安装摄像元件 110。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主电路基板120的GND剥离部180和金属板150通过导电性构件190而电连接,由此能够降低金属板150的GND的阻抗。其结果,能够抑制摄像元件110的GND电位的变动。又,通过配置导电性构件190,使得导电性构件190的负载点196位于金属板150上的由3点的弹性构件165包围的负载配置区域195内,从而较为平衡地从导电性构件190向金属板150施加负载。因此,能够防止金属板150的倾斜,能够防止摄像元件110倾斜。又,根据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由于不使用使入射至透镜的光量減少的导电性滤波器,因此即使在强电场环境下使用的情况下,也不会使所拍摄的图像的画质劣化,且能够降低外部噪声造成的影像干扰。又,导电性部190不是那么大的构件,内部结构是简易的结构,因此可以实现摄像元件的小型化。(第二实施形态)图12是从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形态的第2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200的上部观察到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在此,主要对与第一实施形态的不同点进行说明。摄像装置200的基本构成是与采用图I 图4所说明的数码照相机相同的构成。在图12中,摄像装置200具有摄像元件110、主电路基板120、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安装部140、交换镜头安装部145、金属板150、连接部160、弹性构件165、以及导电性构件190。又,主电路基板120在金属板150侧的前表面具有GND剥离部180和AD转换LSI185(AD转换用的集成电路)。另外,在图12中,关于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相同的构成,通过赋予同一參照符号而省略其详细说明。在此,主要对与第一实施 形态的不同点进行说明。第二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200与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相比较,不同点在于,AD转换LSI185被配置在主电路基板120的金属板150侧的前表面(B卩,与GND剥离部180同一个表面)。AD转换LSI185被配置在主电路基板120的前表面中的、与连接有导电性构件190的GND剥离部180靠近的区域。图13A是示出主电路基板120的立体图。在图13A中,主电路基板120在同一平面上具有GND剥离部180和AD转换LSI185。图13B是示出连接有导电性构件190的主电路基板120的立体图。如图13B所示,在主电路基板120上连接有GND剥离部180和导电性构件190。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200,可以得到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即,根据第二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200,即使在强电场环境下使用的情况下,也不会使所拍摄的图像的画质劣化,且能够降低外部噪声造成的影像干扰。又,由于内部结构是简易的结构,因此可以实现摄像元件的小型化。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上述的说明对于所有的发明点都只是本发明的例示,并不是来限定其范围的。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地进行各种的改良、变形。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利用于数码照相机等摄像装置,尤其对于在强电场环境下使用的摄像装置等有用。符号说明I相机主体2交換镜头单元2a透镜镜筒3主体框体4机身安装部4a端子支撑部4b机身安装环4c连接端子5相机监视器
6 EVF7操作部7a电源开关7b快门按钮8图像传感器9电路基板9a定时信号发生器
9b ADC10相机控制部11主电路基板I la、22a DRAM12快门单元13振动板13a振动板支撑部14光学低通滤波器15电源模块16存储卡17 卡槽18主框架19三脚架安装部20金属制构件20a金属板20b热传导部21镜头安装部21a连接端子21b镜头安装环22透镜控制部22b 闪存23光圈单元24驱动部25变焦部26对焦环27 OIS 开关28、29、30 透镜组100、200 摄像装置110摄像元件115摄像元件基板120主电路基板130摄像元件软电缆(安装构件)
140安装部145交换镜头安装部150金属板153金属板突起部160连接部165弹性构件180GND剥离部(导入部)185AD转换LSI (AD转换用集成电路) 190导电性构件(导电性弹性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像装置,其是对于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元件,其对被摄体的光学像进行摄像并生成图像数据; 主电路基板,其配置在所述摄像元件的后方,对由所述摄像元件生成的图像数据实施信号处理; 安装所述摄像元件的安装构件; 金属板,其配置在所述安装构件和所述主电路基板之间,在所述金属板的前表面安装有所述安装构件; 安装部,其配置在所述金属板的前方,以3点以上的固定点固定有从所述金属板向前方延伸的连接部以对所述金属板进行支撑; 多个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各固定点上,并对所述连接部施力;和 导电性构件,其将所述主电路基板的接地导体和所述金属板进行电连接, 所述导电性构件被配置为,在沿所述金属板的背面的垂直方向观察所述背面的情况下,作为所述导电性构件与所述金属板的连接点的负载点存在于依次连接所述3点以上的固定点而形成的多边形的负载配置区域。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金属板的背面的垂直方向观察所述背面的情况下,所述负载点位于所述金属板与所述摄像装置重复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构件是被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导电性弹性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弹性构件施加了从所述安装部至所述金属板侧的压缩负载、对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施加了从所述主电路基板至所述金属板侧的压缩负载的情况下, 在所述摄像元件相对于水平方向垂直的状态下,施加于全部的弹性构件的压缩负载的合计值,比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为一个的情况下施加于导电性弹性构件的压缩负载大,比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施加于全部的导电性弹性构件的压缩负载的合计值大。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电路基板的内部埋设有接地导体, 在所述主电路基板中,通过在覆盖所述接地导体的绝缘层的一部分上开口或者切口而在所述金属板侧的表面上形成导入部,所述导电性构件通过该导入部与所述接地导体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电路基板中,在与所述导入部相同的面内,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数字转换的AD转换用的集成电路被配置在靠近所述导入部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电路基板中,在与所述导入部相反一侧的面内,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数字转换的AD转换用的集成电路被配置在所述导入部的背面侧的区域。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100),其包括对被摄体的光学像进行摄像的摄像元件(110);配置在摄像元件(110)的后方、对由摄像元件(110)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主电路基板(120);安装摄像元件的安装构件(130);配置在安装构件(130)和主电路基板(120)之间的金属板(150);安装部(140),其配置在金属板(150)的前方,以3点以上的固定点固定有从金属板(150)向前方延伸的连接部(160)以对金属板(150)进行支撑;在安装部(140)的各固定点对连接部(160)施力的多个弹性构件(165);和将主电路基板(120)的接地导体和金属板(150)进行电连接的接导电性构件(190)。导电性构件(190)被配置为,在沿金属板(150)的背面的垂直方向观察该背面的情况下,导电性构件与金属板(150)的连接点存在于依次连接3点以上的固定点而形成的负载配置区域。
文档编号G03B17/02GK102971667SQ2012800013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云井将文, 飞永真人, 房安浩嗣, 永冈龙一, 西泽义男, 井上淳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