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103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光学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装置,其包括座体、影像感测组件、对焦马达以及第一透镜组。影像感测组件设置于座体。对焦马达包括框架,且对焦马达经由框架设置于座体。第一透镜组具有至少一第一透镜,且连接于对焦马达,对焦马达驱动第一透镜组移动而接近或远离影像感测组件,使通过第一透镜组的光线聚焦成像于影像感测组件上,以便影像感测组件撷取影像。
【专利说明】光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光学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其对焦马达被设置于搭载影像感测组件的座体上的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摄影装置一般都具备有变焦功能(zooming)及对焦功能(focusing),变焦功能是可以改变摄像镜头的总焦距,以便选择拍摄远方或近处的对象,而对焦功能则是对摄像镜头的焦距做微调,使通过摄像镜头的光线可聚焦成像于影像感测组件上,例如电荷率禹合组件(charge-coupled device, CCD),以便影像感测组件可以撷取清晰的影像。
[0003]在具有自动变焦及对焦功能的摄影装置中,变焦功能一般是藉由变焦马达驱动镜筒旋转移动来改变搭载于镜筒上的透镜组与其它透镜组之间的距离,以改变摄像镜头的总焦距;而对焦功能则是由对焦马达驱动一透镜组移动,藉此对焦距进行微调,使通过摄像镜头的光线聚焦成像于影像感测组件,以便撷取影像。在现有的构造中,如图1A、1B所示,对焦马达640是锁附在镜筒620的外周面上,或者是锁附在位于镜筒620外侧的框架(frame)641上,再将框架(frame)641锁附于搭载影像感测组件的座体610上,变焦马达630设置在座体610上。
[0004]这种摄影装置的缺陷在于,对焦马达640、变焦马达630均设置在镜筒620的外部,占用了较多的空间,阻碍了摄影装置的小型化;此外,在对焦马达640通过框架641锁附在座体610的情况下,由于需要经框架641进行间接连接,会累积组装公差,且增加了组装工序。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摄影装置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对焦马达的光学装置,可以使光学装置更精巧小型化。
[0006]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包括座体、影像感测组件、对焦马达、镜筒以及第一透镜组。影像感测组件设置于该座体,对焦马达连接框架,且经由该框架设置于该座体,镜筒邻近于该座体设置,该对焦马达连同该框架设置于该镜筒内侧,第一透镜组位于该镜筒内,并具有至少一第一透镜,且连接于该对焦马达,其中该对焦马达驱动该第一透镜组移动而接近或远离该影像感测组件,使通过该第一透镜组的光线聚焦成像于该影像感测组件上。
[000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光学装置更包括第二透镜组,该第二透镜组连接于该镜筒并位于该镜筒内。
[000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光学装置更包括第二透镜组,具有至少一第二透镜,光线依序通过该第二透镜组以及该第一透镜组后照射至该影像感测组件。
[000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光学装置更包括旋转筒,设于该镜筒的外侧,该旋转筒旋转以驱动该第一透镜组与该第二透镜组沿着该镜筒的内侧壁移动,而改变该第一透镜组与该第二透镜组的距离,藉此改变该第一透镜组与该第二透镜组的总焦距。
[00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光学装置更包括变焦马达,设置于该座体上,且连接于该旋转筒,该变焦马达驱动该旋转筒旋转。
[001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座体包括安装部,该对焦马达固定于该安装部上,该安装部位于该镜筒内。
[00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座体更包括本体,该影像感测组件设置于该本体,该安装部垂直突出于该本体,且与该本体一体成型。
[001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座体包括本体以及安装部,该对焦马达经由该框架固定于该安装部上,该影像感测组件设置于该本体,该安装部垂直突出于该本体,且与该本体一体成型。
[001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光学装置为摄影机。
[001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光学装置为照相机。
[0016]实施本发明的光学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焦马达直接设置在搭载影像感测组件的座体上,并位于镜筒的内部,与设置在镜筒的外部的构造相比,整体结构占用了较少的空间,可以使本发明的光学装置更精巧小型化。另外,由于对焦马达直接安装在搭载影像感测组件的座体上,与现有的构造中对焦马达经由连接件间接地安装于座体上的构造相t匕,可以减少组装时的累积公差,并简化组装的工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0018]图1A为现有的摄像镜头的立体图。
[0019]图1B为现有的对焦马达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0022]图4为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图。
[0023]图5为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照图2、3,其分别为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与部分剖视图,图示的实施例是以一照相机为例做说明。本发明的光学装置100包括座体10、镜筒20、变焦马达30、对焦马达40以及镜座50。第一透镜组(未图示)具有至少一第一透镜(未图示),并安装于镜座50上,第二透镜组(未图示)具有至少一第二透镜(未图示),并安装于另一镜座(未图示)上。光线依序通过第二透镜组以及第一透镜组后到达座体10。
[0025]如图2、3所示,座体10包括平坦状的本体12,本体12的中央部分具有呈圆盘状的突起部13,在突起部13的旁边(图1、2的图面的左侧)设有呈U字形的承座14,安装部15自突起部13垂直朝上方延伸,并与通过突起部13的轴心L平行,本体12、突起部13、承座14以及安装部15可以是一体成型。变焦马达30被安装于承座14上,对焦马达40 (连同框架41)锁固于安装部15,影像感测组件(未图标)设置在突起部13的中央,轴心L通过上述影像感测组件,通过第二透镜组以及第一透镜组的光线照射至上述影像感测组件,由影像感测组件撷取影像。上述影像感测组件可以是电荷稱合组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
[0026]镜筒20设置在突起部13的附近,并包围安装部15,使安装部15位于镜筒20的内侦牝而锁固于安装部15的对焦马达40也位于镜筒20的内部,镜筒20的筒体的轴心平行于上述的轴心L,在镜筒20的外周设有若干个旋转筒(未图示),变焦马达30连接于旋转筒并驱动旋转筒转动,旋转筒的转动带动了镜座50及其它镜座藉由镜筒20的限制而沿着轴心L做直线移动而远离或接近座体10。
[0027]请参阅图2?5,镜座50并连接于对焦马达40,并位于镜筒20的内部,且邻近于影像感测组件,第一透镜组(未图示)具有至少一第一透镜(未图示)并安装于镜座50上,对焦马达40驱动镜座50沿着轴心L做直线移动,使镜座50远离或接近影像感测组件。
[0028]由于光线依序通过第二透镜组以及第一透镜组后照射至影像感测组件,藉由变焦马达30驱动使镜筒20沿着轴心L移动,可改变第二透镜组与第一透镜组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的总焦距,达到变焦的目的,以便使用者选择拍摄远方或近处的对象。藉由对焦马达40驱动镜座50沿着轴心L移动,可以微调镜座50与影像感测组件之间的距离,即微调第一透镜组与影像感测组件之间的距离,使通过第一透镜组的光线得以聚焦成像于影像感测组件上,达到对焦的目的,以便影像感测组件撷取欲拍摄的影像。
[0029]镜座50与对焦马达40的结合方式如图3、4所示,在镜座50上形成轴孔52以及轨道孔54,分别对应于对焦马达40的转轴42与轨道44,对焦马达40的转轴42通过轴孔52,而轨道44则通过轨道孔54且平行于轴心L,转轴42有螺纹与轴孔52啮合,镜座50会随着转轴42的旋转而沿着轨道44移动。另外,对焦马达40除了锁附于安装部15之外,其具有延伸件46可以延伸通过突起部13的安装孔16而固定于座体10中。
[0030]虽然上述实施例是以照相机为例做说明,但本发明的光学装置并不限于照相机,只要是对焦马达设置在搭载影像感测组件的座体上,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31]由于本发明的对焦马达40直接设置在搭载影像感测组件的座体10上,无须另外利用连接构件安装,可以节省组装的构件的数量,而且对焦马达40设置于镜筒20的内部,与设置在镜筒20的外部的构造相比,整体结构占用了较少的空间,可以使本发明的光学装置100更精巧小型化。另外,由于对焦马达40直接安装在搭载影像感测组件的座体10上,与现有的构造中对焦马达经由连接件间接地安装于座体上的构造相比,可以减少组装时的累积公差,并简化组装的工序,确保光学性能。
[0032]本发明虽以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 影像感测组件,设置于该座体; 对焦马达,连接一框架,且经由该框架设置于该座体; 镜筒,邻近于该座体设置,该对焦马达连同该框架设置于该镜筒内侧; 以及 第一透镜组,位于该镜筒内,具有至少一第一透镜,且连接于该对焦马达,其中该对焦马达驱动该第一透镜组移动而接近或远离该影像感测组件,使通过该第一透镜组的光线聚焦成像于该影像感测组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第二透镜组,该第二透镜组连接于该镜筒并位于该镜筒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第二透镜组,具有至少一第二透镜,光线依序通过该第二透镜组以及该第一透镜组后照射至该影像感测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旋转筒,设于该镜筒的外侧,该旋转筒旋转以驱动该第一透镜组与该第二透镜组沿着该镜筒的内侧壁移动,而改变该第一透镜组与该第二透镜组的距离,藉此改变该第一透镜组与该第二透镜组的总焦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变焦马达,设置于该座体上,且连接于该旋转筒,该变焦马达驱动该旋转筒旋转。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包括安装部,该对焦马达固定于该安装部上,该安装部位于该镜筒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更包括本体,该影像感测组件设置于该本体,该安装部垂直突出于该本体,且与该本体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包括本体以及安装部,该对焦马达经由该框架固定于该安装部上,该影像感测组件设置于该本体,该安装部垂直突出于该本体,且与该本体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装置为摄影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装置为照相机。
【文档编号】G03B13/32GK104297890SQ201310296120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5日
【发明者】阪本宇正, 黃俊泓 申请人: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