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122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图像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图像加热装置。该图像加热装置包含可旋转加热部件,用于通过使用包含脱模剂的调色剂加热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激励线圈,用于使得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来生成热;磁束抑制部件,用于抑制从所述激励线圈作用于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上的磁束的一部分;移动机构,用于依赖于所述记录材料的宽度尺寸移动所述磁束抑制部件;马达,用于操作所述移动机构;以及执行部分,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其中向所述马达供给第一电流的第一模式中的操作和其中向所述马达供给大于第一电流的第二电流的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专利说明】图像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用于加热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加热装置。此图像加热装置可在用于通过使用例如电子照像类型、静电记录类型、磁记录类型等实现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具有这些机器的多种功能的多功能机器)中使用。
【背景技术】
[0002]下文中,作为图像加热装置,将作为例子描述定影设备(装置)。在用于定影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设备中,已经提出了如下类型,其中通过利用作为用于加热定影辊的手段(可旋转加热部件)的激励线圈生成的磁场在定影辊中生成涡流,经由焦耳热来生成热。在此类型中,生热源可被非常接近于调色剂放置,因此与使用卤素灯的常规类型相比,上述提出的类型的特征在于定影设备的致动期间的定影辊的温度达到定影温度之前所需的时间可被缩短。此外,上述提出的类型的特征还在于从生热源到调色剂的热传导路径短,因此热效率闻。
[0003]但是,在如上所述的定影设备中,当宽度比在定影设备中可使用的最大宽度记录纸张窄的许多记录纸张(下文被称为小尺寸纸张)连续经受定影时,产生所谓的非片材通过部分温度升高(non-sheet-passing portion temperature rise)。也就是说,在其中定影辊表面接触记录纸张的区域(片材通过部分)中,热被记录纸张获取,并且在另一方面,在其中定影辊表面不接触记录纸张的区域(非片材通过部分)中,热没有被记录纸张获取,因此在某些情况中产生大的温度差。这是非片材通过部分温度升高。
[0004]当这样的非片材通过部分温度升高产生时,其导致热劣化,因此优选地可采取对策。
[0005]出于此原因,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JP-A) 2004-265669中公开的装置中,使用具有磁屏蔽效果的磁束(magnetic flux)抑制部件。具体而言,在小尺寸的纸张经受定影的情况下,通过驱动马达以操作移动机构来将磁束抑制部件移动至非片材通过部分温度升高抑制位置。
[0006]但是,作为脱模剂(parting agent)的腊被包含在调色剂中,因此在定影期间挥发的蜡被沉积在用于磁束抑制部件的移动机构上。在蜡冷却并凝固的情况下,可导致不适当的操作,因此已经需要采取针对此问题的对策。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适当地移动磁束抑制部件的图像加热装置。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含:可旋转加热部件,用于加热通过使用包含脱模剂的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激励线圈,用于使得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来生成热;磁束抑制部件,用于抑制从所述激励线圈作用于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上的磁束的一部分;移动机构,用于依赖于所述记录材料的宽度尺寸移动所述磁束抑制部件;马达,用于操作所述移动机构;以及执行部分,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向所述马达供给第一电流的第一模式中的操作和向所述马达供给大于第一电流的第二电流的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000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图像加热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含:可旋转加热部件,用于加热通过使用包含脱模剂的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激励线圈,用于使得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来生成热;磁束抑制部件,用于抑制从所述激励线圈作用于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上的磁束的一部分;移动机构,用于依赖于所述记录材料的宽度尺寸移动所述磁束抑制部件;马达,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机构;以及执行部分,能够选择性地执行所述马达以第一速度操作的第一模式中的操作和所述马达以比第一速度慢的第二速度操作的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0010]考虑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的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的部分(a)和(b)是实施例1中的定影设备(图像加热装置)的构成部件的分解视图,其中(a)示出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中的每一个被定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并且(b)示出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中的每一个被移动至片材通过期间与最小尺寸宽度记录材料的位置对应的调整位置的状态。
[0012]图2是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0013]图3是实施例1中的定影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正视图以及控制系统的框图。
[0014]图4是定影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纵向正视图。
[0015]图5是定影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的示意性截面图。
[0016]图6是在线圈单元的内部部分被示出的状态下的定影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0017]图7是示出定影带的层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
[0018]图8是磁束抑制部件的可移动部分的详细视图。
[0019]图9是在记录材料的片材通过期间的磁束抑制部件的移动控制的流程图。
[0020]图10是清洁作业控制的流程图。
[0021]图11是用于移动机构的驱动马达的控制改变的流程图。
[0022]图12是实施例2中的驱动马达的控制改变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文,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尽管这些实施例为本发明中的最佳模式的例子,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图像形成装置>
[0026]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视图,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加热装置安装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定影设备A。此图像形成装置是使用电子照像类型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0027]Y、C、M和K分别代表用于形成黄色(Y)、青色(C)、品红色(M)和黑色(K)的颜色调色剂图像的四个图像形成部分,并且从下部部分向上部部分依次布置。图像形成部分Y、c、M和K中的每一个包含电子照像感光鼓21、带电设备22、显影设备23、清洁设备24等。
[0028]Y、C、M和K调色剂被容纳在图像形成部分Y、C、M和K的显影设备23中。在这些调色剂中包含有作为脱模剂的蜡,从而调色剂难以沉积在稍后描述的带(可旋转加热部件)I上。
[0029]每个鼓21被沿箭头的逆时针方向以预定圆周速度旋转驱动。用于通过使每个鼓21暴露于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光学系统25被针对上述四种颜色与图像形成部分Y、C、M和K对应地提供。作为光学系统25,使用激光扫描曝光光学系统。
[0030]在图像形成部分Y、C、M和K的每一个处,通过光学系统25基于图像数据使通过带电设备22而均勻带电的鼓21经受扫描曝光,从而在鼓表面上形成与扫描曝光图像图案对应的静电潜像。
[0031]得到的静电潜像被显影设备23显影为调色剂图像。也就是说,黄色(Y)调色剂图像在用于黄色图像形成部分Y的鼓21上形成,并且青色(C)调色剂图像在用于青色图像形成部分C的鼓21上形成。此外,品红色(M)调色剂图像在用于品红色图像形成部分M的鼓21上形成,并且黑色(K)调色剂图像在用于图像形成部分K的鼓21上形成。
[0032]在预定的对齐状态下,在用于各图像形成部分Y、C、M和K的鼓21上形成的上述颜色调色剂图像被叠加地相继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26上,该中间转印部件26与各个鼓21的旋转同步地并且以与各个鼓21的旋转基本相同的速度旋转。结果,未定影的全色调色剂图像被合成地形成在中间转印部件26上。带26围绕由驱动辊27、二次转印相对辊28和张紧辊29构成的三个辊被缠绕和拉伸。此外,带26被驱动辊27沿箭头的顺时针方向以与鼓21基本相同的圆周速度驱动,以被循环和移动。
[0033]作为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形成部分Y、C、M和K中的每一个的鼓21转印到带26上的一次转印手段,使用一次转印棍30。对于一次转印棍30,从未不出的偏压电源施加具有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一次转印偏压。结果,调色剂图像被从图像形成部分Y、C、M和K中的每一个的鼓21 —次转印到带26上。在图像形成部分Y、C、M和K中的每一个处的从鼓21到带26的一次转印之后,感光鼓21上残留的作为转印残余调色剂的调色剂被清洁设备24清除。
[0034]上述步骤针对各颜色Y、C、M和K与带26的旋转同步地执行,以在带26上相继叠置地形成各颜色的一次转印调色剂图像。顺便提及,在仅单个颜色的图像形成期间(在单色模式中),上述步骤仅对于目标颜色执行。
[0035]记录纸盒31中的记录纸张(记录材料)P被进给棍32逐一分离和进给。进给的记录纸张P通过对齐辊33以预定的定时被传送至二次转印压合部,该二次转印压合部是二次转印辊34和围绕二次转印相对辊28延伸并且缠绕的带26部分之间的压接部。
[0036]在带26上形成的经一次转印的合成调色剂图像通过从未示出的偏压电源施加到二次转印辊34的、具有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偏压被同时转印至记录纸张P上。在二次转印之后,带26上残留的二次转印残余调色剂被中间转印带清洁设备35清除。
[0037]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作为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设备A在记录纸张P上被热定影(熔融并颜色混合定影),从而记录纸张P被作为全色打印物通过片材排出路径36发送至片材排出托盘37。
[0038]<定影设备A>
[0039]在下文的描述中,对于定影设备A或者构成定影设备A的部件,纵向方向或者宽度方向指的是在定影设备A的记录纸张传送路径的平面中与和记录纸张传送方向a (图5)垂直的方向平行的方向。此外,短方向指的是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a平行的方向。对于定影设备A,前表面指的是从关于记录纸张传送方向的记录纸张进入侧看到的表面,并且后表面指的是与前表面相反的表面(记录纸张离开侧)。左侧和右侧指的是从定影设备A的前表面侧看到的左侧和右侧。上游侧和下游侧指的是关于记录纸张传送方向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和下指的是关于重力方向的上和下。
[0040]此实施例中的定影设备A是外部加热类型的以及电磁感应加热类型的图像加热装置。图3是定影设备A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正视图并且是控制系统的框图。图4是定影设备A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纵向正视图。图5是定影设备A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的示意性截面图。图6是在线圈单元的内部部分被示出的状态下的定影设备A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0041]此定影设备A粗略地包含以下部件和手段。
[0042]a:加热组件10,包含柔性环形带(下文被称为定影带或带)I作为可接触记录纸张P的图像承载表面的可旋转加热部件(图像加热部件)。
[0043]b:弹性加压棍,作为加热组件10的与带I相对的背衬部件(back-up member)(相对部件、加压部件、可旋转加压部件)。
[0044]c:促压部件(加压手段)9 (9L,9R),用于通过使带I和加压辊2相互压接而形成定影压合部(压合部)N。
[0045]d:线圈单元(感应加热设备)40,作为用于加热带I的磁束产生手段。
[0046]e:磁束抑制部件(磁束屏蔽部件、磁束调整部件)52 (52L,52R)以及用于移动磁束抑制部件的移动机构(驱动装置)M2、50、51 (51L、5IR)。
[0047](I)加热组件10
[0048]加热组件10包含可旋转加热部件1,该可旋转加热部件I包含金属层(磁性部件、导电部件),该金属层在从稍后描述的作为磁束生成手段的线圈单元40生成的磁束(磁场)被施加时通过电磁感应而生热。在此实施例中,此旋转加热部件I是柔性环形(圆筒形)带部件(环形带)。此外,可旋转加热部件I包含金属制成的支架4,其截面为向下的U形。在此支架4的下侧,作为压力施加部件的加压垫衬(压合垫衬)3被沿支架4的纵向方向安装。
[0049]垫衬3是用于通过使得预定加压(促压)力作用于带I和加压辊2之间而形成定影压合部N的部件,并且由耐热树脂形成。支架4需要具有用于向压合部N施加压力的刚性(刚度),并且在此实施例中由铁形成。在支架4的上侧(线圈单元40侧),沿支架4的纵向方向设置用于将磁束聚集在带I处以便高效地感应加热带的其截面基本为弓形的内部磁芯(磁屏蔽部件、磁屏蔽芯)5。此芯5还防止由于金属制成的支架4的感应加热导致的温度升闻。
[0050]在支架4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中的每一个处,设置有延伸臂部分4a。延伸臂部分4a分别从带I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向外突出。左侧和右侧对称凸缘部件6L和6R分别接合左侧和右侧臂部分4a。带I在外部与上述垫衬3、支架4和芯5的复合部件松散地接合。左侧和右侧凸缘部件6L和6R是用于调节(限制)带I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移动以及带I的相对于圆周方向的形状的调节(限制)部件。
[0051]在带I中,如稍后所述的,基层Ia (图7)由通过电磁感应加热而生热的金属构成。出于此原因,如稍后所述的,作为用于调节(限制)旋转带I在宽度方向上的横向移动的手段,可仅需要提供仅用于简单地接纳带I的端面的凸缘部件6L和6R,从而定影设备A的构造可被简化。
[0052]在支架4的纵向中心部分处,经由弹性支撑部件7设置作为用于检测带I的温度的温度检测手段(温度检测元件)的温度传感器TH (诸如热敏电阻)。传感器TH通过部件7与带I的内表面弹性接触。结果,即使当造成在传感器接触表面处的旋转带I的诸如波状起伏的位置波动时,传感器TH也遵循此位置波动,从而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
[0053]上述带组件10通过在定影设备底盘的左侧和右侧固定的上侧板61L和61R之间分别通过在侧板61L和61R中形成的垂直导向狭缝部61a与在左侧和右侧凸缘部件6L和6R的压力接收部6a接合而被设置。顺便提及,底盘的总体结构被从图中省略。因此,组件10具有使得组件10能够在左侧和右侧的侧板61L和61R之间沿狭缝部分61a在垂直(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自由度。
[0054]图7是带I的层结构的示意图,带I包含内径为约20?40mm的金属基层la。在基层Ia的外周边处,提供了作为弹性层Ib的耐热橡胶层。橡胶层Ib的厚度可优选地被设定在100?800 μ m的范围内。在此实施例中,在考虑了通过减小带I的热容量来缩短预热时间以及当颜色图像被定影时获得合适的定影图像的情况下,橡胶层Ib的厚度被设定为1000 μ m。此外,在橡胶层Ib的外周边处,作为表面脱模层lc,提供了含氟树脂材料(例如,PFA或PTFE)的层。
[0055]在基层Ia的内表面侧,为了降低带的内表面与温度传感器TH之间的滑动摩擦,还可提供具有高的滑动性能的可滑动层ld,其厚度为10?50μπι。顺便提及,作为定影带I的金属层Ia的材料,适当地可选择铁合金、铜、银等等。
[0056](2)加压辊 2
[0057]加压辊2的外径为40mm,并且在金属形成的芯金属2a上,形成有作为弹性层2b的橡胶层,并且在其表面,提供了脱模层2c。加压辊2在芯金属2a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处经由轴承63L和63R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设置在定影设备底盘的左侧和右侧固定的下侧板62L和62R之间。加压辊2在加热组件10的下侧相对于纵向方向与组件10并行地设置。在芯金属2a的左侧端部处,加压辊促压齿轮G被同轴且成整体地设置。
[0058](3)加压促压部件9L和9R
[0059]在加热组件10的左侧和右侧凸缘部件6L和6R的压力接收部6a与被定位并设置在凸缘部件6L和6R上方的左侧和右侧固定的弹簧接纳部件64L和64R之间,分别压缩地设置作为加压促压部件的左侧和右侧支架加压(促压)部件9L和9R。
[0060]通过加压弹簧9L和9R的预定的压缩反作用力,支架4和垫衬3连同加热组件10的左侧和右侧凸缘部件6L和6R —起被在左侧和右侧相等地下压。然后,通过抵抗弹性层2b的弹性的预定加压力经由带I使垫衬3压接加压辊2的上表面。通过此压接,在带I和加压辊2之间,形成关于记录纸张传送方向a的具有预定宽度的定影压合部N。垫衬3帮助形成压合部N的压力轮廓。[0061](4)线圈单元40
[0062]线圈单元40是用于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带I的加热源(感应加热手段),并且在加热组件10的上侧被固定和设置在定影设备底盘的左侧和右侧固定的上侧板61L和62R之间。相对于线圈单元40,在壳体41内部设置有激励线圈(用于产生磁束的线圈)42和外部磁芯43,该壳体41在左右方向上长,并且是作为线圈保持部件的电气绝缘树脂模制产品。
[0063]壳体41的底板41a侧为与带I的外表面相对的表面。底板41a在截面中朝壳体41内侧弯曲,以便在大致上半圆周范围中遵循带I的外周表面。壳体41在底板41a侧在具有预定间隙(间隔)的情况下与带I的上表面相对,并且被固定和设置在上侧板61L和61R之间。
[0064]线圈42利用Litz导线作为电导线,并且形成为细长(船的)底部状的形状,并且被缠绕以便与带I的侧面的几乎外周的表面以及一部分相对。此外,线圈42靠接在壳体41内弯曲的底板41a的内表面,从而被容纳在壳体41内。从被控制器(控制电路部分:控制手段)100控制的电源单元(或设备)(激励设备)101向线圈42供给20?60kHz的高频电流。
[0065]外部(外侧)磁芯43被提供以覆盖线圈42的外侧,从而防止通过线圈42生成的磁束实质地泄露到除带I的金属层(导电层)Ia之外的部分。如图6所示,芯43被沿线圈42的纵向设置并且被分割成多个部分,该多个部分关于与记录纸张传送方向a垂直的方向(线圈42的纵向方向)并行布置,并且被构造成围绕线圈42的缠绕中心部分及其周边。
[0066]此外,在此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采用了如下这样的构造,其中关于记录纸张传送方向a的垂直方向的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芯43的各个分割芯中的每一个被进一步分割成三个部分。也就是说,采用如下这样的构造,其中单独的分割芯被分割成由对应于线圈42的缠绕中心部的中心芯部43a、分别在中心芯部43a的如侧和后侧的如侧芯部43b和后侧芯部43c构成的三个部分。还可采用中心芯部43a、前侧芯部43b和后侧芯部43c的一体式形状,而没有将芯部43分割成三个部分。
[0067]提供了壳体61的上侧盖板61b。图6是在盖板61b被移除以示出线圈单元40(壳体61)的内部的状态下的设备A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0068](5)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以及移动机构50和51
[0069]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是用于在如下区域中减少(阻隔)从线圈42作用于带I上的磁束的部件,在该区域,在线圈42和带I之间存在磁束。即,磁束抑制部件是用于通过相对于垂直于记录纸张传送方向a的宽度方向被移动至调整位置来调整磁束的磁束调整装置,在该调整位置处,当具有比能够经过设备A的记录纸张的最大片材宽度小的宽度的记录纸张通过时作用于带I的非片材通过部分区域中的磁束减小。
[0070]通过将由控制器(CPU) 100控制的驱动马达M2、引导螺杆部件(螺杆轴)50以及作为连接部件的可滑动部件51 (51L和51R),依赖于通过设备A的记录纸张的宽度信息对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进行移动控制。这些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是移动机构M2、50和51,并且在(7)中将具体描述移动控制。
[0071](6)定影操作
[0072]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待机状态中,在定影设备A中,定影马达Ml被关断,从而加压辊2的旋转被停止。向线圈单元40的线圈42的电气能量供给被关断。
[0073]控制器100基于打印作业开始信号(图像形成作业开始信号)的输入来开通定影马达Ml。结果,定影马达Ml的驱动力经由驱动传送机构(未示出)被传送至加压辊驱动齿轮G,从而加压辊2被在图5中的箭头R2的逆时针方向上以预定速度旋转驱动。
[0074]通过加压辊2的旋转,旋转力在定影压合部N处通过加压辊2的表面与带I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于带I上。带I由于加压辊2的旋转而在箭头Rl的顺时针方向上以与加压辊2的旋转速度相同的速度围绕支架4、垫衬3和芯5旋转,同时在其内表面紧密接触垫衬3的下表面的状态下在垫衬3上滑动。带I的随着带I的旋转而在带I的纵向方向上的移动被左侧和右侧凸缘部件6L和6R的凸缘部调节(限制)。
[0075]至少在图像形成执行期间,通过由控制器100控制的驱动马达Ml对于加压辊2的旋转驱动使带I如上所述地旋转。此旋转被以基本等于被从图像形成部分侧传送的承载未定影调色剂图像T的记录纸张P的传送速度的圆周速度执行。在此实施例中,定影带I的表面旋转速度为200mm/sec,并且可对于A4尺寸每分钟定影50张片材上的全色图像,并且对于A4R尺寸每分钟定影32张片材上的全色图像。
[0076]控制器100从电源单元101向线圈42供给例如20kHz至60kHz的交流电流(高频电流)。线圈42通过AC电流的供给生成AC磁束(磁场)。AC电流被芯43感应到在旋转带I的上侧的带I的金属层Ia中。然后,在金属层Ia中生成涡流,并且通过由该涡流导致的焦耳热,金属层导致自生热(电磁感应生热),从而带I的温度升高。
[0077]即,当旋转带I通过存在从单元40生成的磁束的区域时,金属层Ia通过电磁感应生成热,从而带I通过整个圆周被加热,使得温度升高。在此实施例中,带I和单元40的线圈42被厚度为约2mm的模具(壳体底板)61a保持处于电气绝缘状态,从而带I和线圈42被相距一定距离地设置,并且带I被均匀加热。
[0078]通过温度传感器TH检测带I的温度。传感器TH在对应于片材通过区域的部分处检测带I的温度,并且检测到的温度信息被反馈回控制器100。控制器100的温度控制功能部分控制要被从电源单元101供给线圈42的电力(能量),使得从传感器TH输入的所检测的温度(关于所检测的温度的信息)被维持为预定的目标温度(定影温度:关于预定温度的信息)。
[0079]也就是说,在所检测的带I的温度升高至该预定温度时,中断对于线圈42的电气能量供给。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基于传感器TH的检测值改变高频电流的频率来实现温度调整,使得温度被保持为180° C的恒定温度,该恒定温度为带I的目标温度,从而控制要被输入线圈42的电力。
[0080]在辊2被如上所述地驱动并且带I的温度升高至预定的定影温度并且被温度控制在该预定的定影温度的状态中,在其上承载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T的记录纸张P在其调色剂图像承载表面朝向定影带I的情况下被引导部件65引导并且引入压合部N。然后,记录纸张P在压合部N中紧密接触带I的外周边表面,并且被与带I 一起压合传送通过该压合部N。
[0081]结果,带I的热主要被提供给记录纸张P并且压合部N的压力被施加给记录纸张P,从而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T在记录纸张P的表面上被热定影。通过压合部N的记录纸张P在压合部N的离开部通过带I的表面的变形与带I的外周表面自分离(弯曲分离),由此被传送至定影设备A的外面。
[0082]包含线圈42的线圈单元42没有被设置在要被加热至高温的带I内,而是设置在带I外,因此线圈42的温度难以变为高温,从而电阻也没有增大,因而即使当高频电流通过线圈42时仍可缓解由于焦耳热生成而导致的损失。此外,设置在带I外的线圈42还有助于带I的小直径(低热容量),从而可以说线圈42的节能性能是优异的。
[0083]在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设备A中,如图5所示,在截面中,线圈单元40通过相对于加热组件10朝定影压合部N的记录纸张进入部倾斜地设置。结果,带I的通过线圈单元40被感应加热的部分关于带I的旋转方向尽可能地接近定影压合部N,从而热效率提高。
[0084](7)非片材通过部分温度升高的抑制
[0085]如上所述,当多张小尺寸的记录纸张(宽度比设备中可使用的记录材料的最大宽度窄)连续通过并且被大量地定影时(在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在多张小尺寸的记录纸张上连续定影的作业期间),可发生所谓的非片材通过部分温度升高。将描述磁束抑制部件的操作,其中依赖于记录纸张宽度尺寸控制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定影设备A的生热的分布,以便应对非片材通过部分温度升高。
[0086]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记录片材P的宽度中心作为片材通过中心的所谓的中心(线)基础上实现记录纸张P通过定影设备A的片材通过(传送)。在图3和4中,线O代表中心参考线(假想线)。宽度Wl代表经过设备A的片材通过中可使用的记录纸张的最大尺寸宽度,并且宽度W2代表经过设备A的片材通过中可使用的记录纸张的最小尺寸宽度。
[0087]在线圈单元40中,影响带I的生热宽度并且相对于纵向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且设置的整个外部磁芯43的最大宽度为W1,从而应对(meet)记录纸张P的最大尺寸宽度W1。
[0088]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用于应对各种记录纸张宽度尺寸(最大尺寸宽度Wl至最小尺寸宽度W2)的磁束调整手段,使用磁束抑制部件52 (52L和52R)。磁束抑制部件52具有磁屏蔽功能(还被称为磁束屏蔽部件),并且还可以是非磁性金属(诸如铝、铜、银、金或黄铜或者它们的合金),或者还可以是高磁导率材料(诸如,铁素体或者透磁合金)。
[0089]磁束抑制部件52是用于在线圈单元40的线圈42和带I之间存在磁束的区域中抑制从线圈42朝向带I起作用的磁束的一部分的部件。即,相对于垂直于记录纸张传送方向a的宽度方向,磁束抑制部件52是用于当具有比能够经过的记录纸张的最大尺寸宽度窄的宽度的记录纸张经过时通过被移动至调整位置(磁束抑制位置)来调整磁束的手段,在该位置处在带I的非片材通过部分区域中起作用的磁束将被减小。
[0090]在本实施例中的设备A中,在中心(线)基础上进行记录纸张P的片材通过,因此分别在设备A的左侧和右侧设置一对磁束抑制部件52 (即,52L和52R)。关于磁束抑制部件52的布置位置,将考虑如下情况,即磁束抑制部件52被设置在线圈42和外部磁芯43之间、在线圈42和带I之间、或者在带I和内部磁芯5之间。在此实施例中,铜板被用作磁束抑制部件52,并且被插在线圈42和带I之间。
[0091]S卩,在本实施例中的设备A中,在线圈单元40与带I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在带I的左侧和右侧设置该对磁束抑制部件52 (52L和52R)。如图5和8所示,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中的每一个是通过以大致弓形的形状结合带板状铜板以便遵循带I的外周表面的基本半圆范围而加工成的部件。通过插入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存在削弱由线圈42和外部磁芯43形成的磁束通过带I的生热层Ia的效果。
[0092]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被移动机构相对于设备A的纵向方向(左右方向)进行位置移动控制。即,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在初始位置(缩回位置或原始位置)和调整位置(生效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控制。初始位置是不位于存在磁束的区域中的位置。调整位置是用于允许当宽度小于能够通过设备A的大尺寸记录纸张的最大宽度的小尺寸的记录纸张通过时的带I的非片材通过部分区域中的温度降低的位置。
[0093]通过在设备A的纵向方向上移动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依赖于将通过设备A的记录纸张P的宽度尺寸的纵向生热的分布被控制。
[0094]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中的每一个的纵向宽度52W (Fl:关于与记录纸张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宽度)不大于磁束抑制部件52L (52R)能够被设置在位于定影设备底盘的左侧(右侧)固定的上侧板61L (61R)和线圈42的内径部分纵向端部之间的不同位置处的宽度。这是基于如下三个原因:提供了实现磁束屏蔽效果的足够的宽度,对应于记录纸张的最大尺寸宽度的最大生热宽度Wl没有被减小,以及磁束抑制部件52可在没有扩大定影设备A的纵向宽度的情况下被设置。
[0095]为了充分实现磁束抑制效果,关于与记录纸张传送方向a相交的方向上的宽度,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的纵向宽度52W与被分割的外部磁芯43的纵向宽度43W之间的关系为52WM3W。这是因为当不满足此条件时,即当宽度52W小于宽度43W时,记录纸张端部温度升高的程度的减小效果变小,因此宽度52W被设定(定义)为大于被分割的外部磁芯43的宽度43W。
[0096]图1的部分(a)和(b)是定影设备A的构成部件的分解视图,其中(a)示出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中的每一个位于初始位置Al的状态,并且(b)示出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中的每一个被移动至调整位置A2的状态,该调整位置A2对应于具有最小尺寸宽度W2的记录纸张的片材通过期间的位置。
[0097]如图1的(a)中所示,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中的每一个被设置在记录纸张的最大尺寸宽度Wl的区域外部以确保对应于最大尺寸宽度Wl的生热分布。此位置是初始位置(缩回位置)Al。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中的每一个的初始位置Al偏离在线圈42和带I之间存在磁束的区域(在该区域线圈42和带I彼此相对)(从该区域缩回)。
[0098]在具有最小尺寸宽度W2的记录纸张的片材通过期间,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沿箭头方向C从图1的(a)中所示的初始位置Al移动到图1的(b)中所示的调整位置A2。在图1的(b)中,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插入在通过在被分割的磁束屏蔽外部磁芯43形成的生热宽度Wl外部的端部,由此,通过带I的磁束被削弱,并且形成对应于记录纸张的最小尺寸宽度W2的生热分布。
[0099]接下来,将描述用于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的移动机构。如图5所示,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被设置在带I和线圈42之间并且在基部侧52a被可在设备A的纵向方向上移动的可滑动部件5IL和5IR保持。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被可滑动部件5IL和5IR保持,从而将在设备A的纵向方向上移动的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与旋转带I不相互接触。
[0100]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向线圈单元40的壳体41提供用于接纳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中的每一个的自由端部52b的止动部件41c,由此防止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与带I接触。
[0101]作为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的保持方法,还可采用可滑动部件51L和51R与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彼此成整体的构造,以及磁束抑制部件52与壳体41接触以便确保与带I具有空隙的构造。本发明没有限定可滑动部件51和磁束抑制部件52的保持方法。保持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的可滑动部件51L和51R被在设备A的纵向端部处相对于记录纸张P的片材通过的中心参考线O对称地设置。
[0102]在定影设备底盘的左侧和右侧固定的上侧板61L和61R之间,在线圈单元40的前侦lJ,引导螺杆部件50被与壳体41并行地布置,并且该引导螺杆部件50在被板61L和61R的轴承61a旋转地支撑的同时被设置(图3和6)。引导螺杆部件50包含在左半侧的螺杆部50L和在右半侧的螺杆部50R,它们是在螺旋方向上彼此相反的螺杆。轴承61a还可以是分离地提供的耐用轴承部件。
[0103]作为连接部的左侧和右侧可滑动部件51L和51R分别被可螺纹结合地(threadably)安装在引导螺杆部件(螺杆轴)50的左侧螺杆部50L和右侧螺杆部50R上。保持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的左侧和右侧可滑动部件5IL和5IR被从引导螺杆部件50供给驱动力,以便以相对于记录纸张P的片材通过的中心参考线O线对称的方式移动。
[0104]引导螺杆部件50被在图6所示的正常旋转方向RC上旋转驱动,从而左侧和右侧可滑动部件5IL和5IR在箭头C的方向上移动。另一方面,引导螺杆50被在反向旋转方向RD上旋转驱动,从而左侧和右侧可滑动部件51L和51R在箭头D的方向上移动。
[0105]如图8所示,引导螺杆部件50的左侧和右侧螺杆部50L和50R中的每一个在外部与左侧和右侧可滑动部件51L或51R的筒状部51c和51d相接合,从而凸起部51b与螺杆部50L或50R接合。这里,在外部与螺杆部51L或51R接合的筒状部51c和51d还可具有如下这样的形状,该形状为使得它们在三个或更多个点处接触螺杆部51L或51R以便减少与螺杆部5IL或5IR的接触部面积。
[0106]通过经由驱动传送机构(未示出)向引导螺杆部件50传送由控制器100控制的驱动马达(例如,步进马达)M2的正常旋转力或反向旋转力,对于引导螺杆部件50进行在正常旋转方向RC或者反向旋转方向RD上的旋转驱动控制。
[0107]在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位于图1的(a)的初始位置Al的状态中,当引导螺杆部件50被正常地旋转和驱动时,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中的每一个以相同的移动量朝带I的中心部移动。即,在中心参考线的基础上,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之间的间隔变窄。
[0108]通过控制引导螺杆部件50的正常旋转量,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移动至调整位置A2,以便允许当具有小于能够通过设备A的大尺寸记录纸张的最大宽度Wl的宽度的小尺寸记录纸张通过时的非片材通过部分处的温度降低。调整位置A2中的每一个是对应于小尺寸记录纸张的各种宽度中的每一个的不同位置。
[0109]此外,在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之间的间隔变窄的状态中,当引导螺杆部件50被反向旋转和驱动时,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在带I的左端部侧和右端部侧以相同的移动量朝初始位置Al移动。S卩,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之间的间隔变宽。
[0110]上述马达M2、弓I导螺杆部件50和可滑动部件5IL和5IR构成用于使得左侧和右侧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在初始位置Al和调整位置A2之间执行往复移动操作的移动机构(驱动手段或者移位机构)。
[0111]在此实施例中,作为用于使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在设备A的纵向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机构,使用可滑动部件51L和51R以及引导螺杆部件50,但是移动机构并不限于此。还可采用使用导线的移动机构,只要该移动机构具有如下这样的移动构造即可,在该移动构造中,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相对于记录纸张P的片材通过的中心参考线O朝纵向端部对称地移动。
[0112]接下来,将描述关于各种纸张尺寸(Wl至W2)的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的操作的控制。
[0113]如图1和3所示,作为磁束抑制部件52 (52L和52R)的操作的控制装置,提供用于驱动引导螺杆部件50的驱动马达M2,并且作为磁束抑制部件52的位置检测装置,提供传感器SNS。此外,提供了用于基于传感器SNS的信号控制驱动马达M2的操作的控制器(执行部)100。
[0114]传感器SNS是光中断器,并且通过设置在左侧可滑动部件51L上的标记部51a实现光阻断的开(ON)和关(OFF)。考虑到要被从驱动马达M2传送至引导螺杆部件50的诸如反冲的驱动的变化(variation),通过传感器SNS检测标记部51a的边缘,然后实现磁束抑制部件52的位置控制。
[0115]控制器(执行部)100读取在图像形成装置上设置的操作部102 (图3)的信号以及诸如计算机的外部主机设备103的记录纸张尺寸输入装置104的信号(关于要通过设备A的记录纸张的尺寸宽度的信息)。然后,基于该信号以及传感器SNS的信号,控制器100控制驱动马达M2。
[0116]图9是此实施例中的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的操作控制的流程图。参照图9,将以要通过设备A的记录纸张P的尺寸宽度为最小尺寸宽度W2的情况为例,描述用于保持磁束抑制部件52 (52L和52R)的传感器51 (5IL和5IR)的操作。
[0117]当打印作业开始时(S9-1),控制器100从记录纸张尺寸输入装置104读取记录纸张大小的输入值(S9-2)。对应于记录纸张尺寸的输入值,通过控制器100的计算,确定在磁束抑制部件52的初始位置Al (图1的(a))处要被输入驱动马达M2的脉冲数Cl (S9-3)。
[0118]控制器100读取传感器SNS的信号(S9-4),并且依赖于传感器SNS的接通/关断(0N/0FF)状态,通过使用驱动马达M2和传感器SNS使磁束抑制部件(磁束调整装置(“M.A.M”))52返回至图1的(a)所示的初始位置Al。
[0119]首先,在传感器SNS处于OFF状态时,磁束抑制部件52没有位于初始位置Al,而是相对于垂直于记录纸张传送方向a的方向朝中心侧偏移,因此磁束抑制部件52被移动至图1的(a)所示的位置(S9-5)。
[0120]通过反向旋转和驱动该驱动马达M2,磁束抑制部件52在箭头D方向上移动。检测可滑动部件51上设置的标记51a通过传感器SNS的检测位置(传感器SNS信号从OFF改变为0N)(S9-6)。在该检测之后,记录纸张脉冲Dl被输入驱动马达M2。结果,在磁束抑制部件52通过移动XO而移动至的位置处,磁束抑制部件52的操作结束(S9-7),并且磁束抑制部件52被移动至初始位置Al (S9-8)。
[0121]另一方面,当传感器SNS的信号处于ON状态时,驱动马达M2被正常旋转和驱动,从而磁束抑制部件52在箭头C的方向上移动(S9-9)。然后,当识别到传感器SNS的信号的切换(ON至OFF)时,驱动马达M2被反向旋转和驱动,从而磁束抑制部件52在D方向上移动(S9-5)。
[0122]此后,设置在可滑动部件51上的标记部51a通过传感器SNS的检测位置(B卩,传感器SNS信号从OFF改变为0N)(S9-6),然后预定脉冲Dl被输入驱动马达M2 (S9-7)。结果,在磁束抑制部件52通过移动XO而移动至的位置处,磁束抑制部件52的操作结束,然后磁束抑制部件52被移动至初始位置Al (S9-8)。
[0123]通过旋转驱动马达M2,磁束抑制部件52在箭头C的方向上移动(S9-10)。检测可滑动部件51上设置的标记51a通过传感器SNS的检测位置(传感器SNS信号从ON改变为OFF) (S9-11)。在该检测之后,记录纸张脉冲Cl被输入驱动马达M2。结果,在图1的(b)所示的磁束抑制部件52通过移动Xl而移动至的位置处,磁束抑制部件52的操作结束(S9-13),并且开始打印(S9-14)。然后,磁束抑制部件的控制操作结束(S9-15)。
[0124]结果,在对应于最小尺寸宽度W2的记录纸张片材通过时,可形成使得不引起非片材通过部分温度升高以及端部不适当定影的生热分布。
[0125]此外,当记录纸张尺寸为最大尺寸宽度Wl时,要被输入驱动马达M2的脉冲Cl为零,然后在不从初始位置Al移动磁束抑制部件52的情况下开始打印。
[0126]此外,对于要通过定影设备A的具有纵向宽度W (W1>W>W2)的记录纸张,执行以下操作。即,对应于记录纸张的纵向宽度W的输入值,通过控制器100的计算,改变要从传感器SNS输入驱动马达M2的记录纸张脉冲数Cl。结果,类似地,如上所述,可形成对应于记录纸张的纵向宽度W的、而不会引起非片材通过部分温度升高以及端部不适当定影的生热分布。
[0127]上述控制被总结如下。在记录纸张通过定影设备A并被定影设备A加热的打印作业期间,控制器100以如下的片材通过期间的移动模式执行操作,在该片材通过期间的移动模式中,根据关于要通过定影设备A的记录纸张P的尺寸宽度的信息控制移动机构(M2,
50和51)以将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移动至调整位置A2。
[0128](8)针对蜡的对策
[0129](8-1)调色剂中含有的蜡
[0130]在调色剂T中,含有作为脱模剂的、熔点(温度)为60-90° C的蜡。具体而言,调色剂T包含基材颗粒和粘合剂树脂,该基材颗粒含有熔点大于等于60° C且小于等于90° C的蜡。基材颗粒形成为使得DSC测量中的吸热峰的由蜡产生的吸热量为大于等于3.5J/g且小于等于5.5J/g,并且平均圆度为大于等于0.950且小于等于0.980。
[0131]因此,通过将熔点为60-90° C的蜡并入调色剂中,不仅可改进低温定影性能,而且还可提高记录纸张P与带I和加压辊2分离的分离性能(调色剂脱模性能),而无需向带I上施加油。
[0132](8-2)蜡的粘附
[0133]在使用含有蜡的调色剂的情况下,在压合部N的位置处或者在带I的表面等处挥发的蜡粘附到并且蓄积于作为用于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的移动机构的引导螺杆部件50的螺杆部51L和51R的表面处。
[0134]当蓄积的蜡的高度超过螺杆部50L (50R)的外径部与可滑动部件51的筒状部51c(51d)之间的接合间隔时,引发可滑动部件51的不适当的操作。[0135]当用于保持磁束抑制部件52的可滑动部件51造成不适当的操作时,不能获得对应于纸张尺寸的磁束抑制部件52的位置,从而可能发生导致在非片材通过部分处的过高温度升高或者不适当定影的问题。
[0136](8-3)清洁作业
[0137]执行用于在不需要生热的情况下清洁粘附于上述移动机构的可移动部分的蜡的清洁作业,从而粘附的蜡被移除,以防止可移动部分不适当地操作。图10是此实施例中的清洁作业控制的流程图。
[0138]在使用含有蜡的调色剂的情况下执行清洁作业,以便抑制在压合部N的位置处或者带I的表面等处挥发的蜡到引导螺杆部分50L和50R的表面的粘附。引导螺杆部50L和50R以及可滑动部件51的清洁作业通过在图1的(a)中所示的从最大尺寸宽度Wl至最小尺寸宽度W2的区域中进行至少一次往复而被执行。
[0139]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下文所示的定影设备A的布置,在定影设备A的附近产生的蜡的挥发物易于粘附于引导螺杆部分50L和50R。将参照图2说明其原因。
[0140]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防止从定影设备A到图像形成部分Y、C、M和K的热传导,在定影设备A和图像形成部分Y、C、M和K的边界处,提供了空气流动部分F。在该空气流动部分F处,通过未示出的风扇提供空气流,从而从定影设备A到图像形成部分Y、C、M和K的热传导被抑制。通过此空气流,在定影设备A附近产生的蜡的挥发物滞留,而没有离开路径。
[0141]此外,为了解决此问题,当在定影设备A附近滞留的空气将通过空气流而换气时,定影带I和加压辊2的热量被取走,从而产生使得定影设备A的电力消耗变大的缺陷。
[0142]出于此原因,产生的并且滞留在定影设备A附近的蜡的挥发物易于粘附到引导螺杆部50L和50R。还存在将作为可移动部分的引导螺杆部件50、可滑动部件51等移动离开定影设备A附近的方法,但是产生了诸如图像形成装置变大的缺陷。
[0143]针对上述问题,在此实施例中,执行用于移除粘附于可移动部分的蜡的清洁作业。在该清洁作业中,用于保持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的可滑动部件51 (51L和51R)在移动区域中往复,每一移动区域为从最大尺寸宽度Wl (的端部)到最小尺寸宽度W2 (的端部)的范围。结果,作为可移动部分的引导螺杆部分50L和50R与可滑动部件51 (51L和51R)之间的可滑动部分被清洁。此作业是清洁作业。
[0144]执行清洁作业的定时是在定影作业(在其中记录纸张(记录材料)P通过压合部的作业)之后或者是在依赖于记录纸张的整体片材通过数量的预定计数值在不同于定影作业的时段中执行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调整期间。
[0145]在图10中,当开始打印作业时,重新开始整体打印数的计数N。依赖于其的片材计数N,执行清洁作业。在此实施例中,用于执行清洁作业的片材数量计数N的触发器被设定为3000张。触发器被设定为3000张的原因如下。为了不削弱图像形成装置的生产率,执行清洁作业的定时是记录纸张没有通过定影设备A的状态。在此实施例中,该定时在主组件中的图像调整的期间与关于图像调整的3000张的最小计数片材数互相关。
[0146]首先,在片材数量计数N没有超过3000张的打印作业的情况下,在该打印作业之后,执行清洁作业。
[0147]另一方面,在片材数量计数N超过3000张的情况下,在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开始图像调整(带电快门的清洁作业)的定时,执行清洁作业。在清洁作业之后,片材数量计数N被复位为零,然后再次执行打印作业。然后,在打印作业之后,执行清洁作业。
[0148]通过采用上述构造,执行用于清洁粘附于作为磁束抑制部件52 (52L和52R)的可移动部分的引导螺杆部分50L和50R以及可滑动部件51(51L和51R)的蜡的清洁作业。结果,可移除粘附的蜡,从而可防止在磁束抑制部件52的可移动部分处的不适当的操作。结果,可形成对应于各记录纸张尺寸的生热分布,而不会引起非片材通过部分温度升高以及端部不适当定影。
[0149]上述控制被总结如下。为了清除粘附于作为磁束抑制部件52 (52L和52R)的可移动部分的引导螺杆部分50L和50R以及可滑动部件51 (51L和51R)的蜡,控制器100在记录纸张的非片材通过期间(诸如在预定片材数量的片材通过之后)执行如下所述的非片材通过期间的移动模式。即,控制器100控制移动机构(M2,50和51)执行如下控制模式下的操作,在该控制模式中,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中的每一个在初始位置Al和调整位置A2之间移动,在该调整位置A2,当具有能够经过定影设备A的最小尺寸宽度W2的预定纸张通过时作用于非片材通过部分区域的磁束减小。
[0150]在通过片材通过来加热记录纸张的加热作业之后,作为在非片材通过期间的移动模式中的操作,控制器100在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中的每一个的初始位置Al与对应于具有最小尺寸宽度W2的记录纸张的调整位置A2之间执行至少一次往复移动操作(一个往复移动)。
[0151]控制器100在用于在要通过定影设备的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处的图像调整期间执行非片材通过期间的移动模式中的操作。也就是说,控制器使往复移动操作在磁束抑制部件52L和52R中的每一个的初始位置Al与对应于具有最小尺寸宽度W2的记录纸张的调整位置A2之间执行至少一次。
[0152](8-4)清洁作业的操作速度
[0153]当定影设备被连续使用时,粘附的蜡使得引导螺杆部分50L或50R与可滑动部件
51(51L或51R)之间的滑动阻力变大。作为对策,用于驱动引导螺杆部分50的驱动马达M2的操作速度(旋转速度)也可在图9所示的正常操作(片材通过期间的移动模式中的操作期间)以及图10所示的清洁作业期间(非片材通过期间的移动模式中的操作期间)被选择性地使用。
[0154]在清洁作业期间的此实施例中,为了确保驱动马达M2的输出转矩能够承受在引导螺杆部分50L (50R)与可滑动部件51L (51R)之间的滑动负荷,驱动马达M2以低于正常操作期间的操作速度的操作速度被使用。
[0155]在本实施例中,在正常操作期间进行一次往复所需的时间t2为8秒,并且在清洁作业期间进行一次往复所需的时间tl为18秒。时间tl为18秒的原因在于与清洁作业互相关的图像调整所需的时间t3为20秒。因此,满足t2〈tl〈T3,从而使用步进马达M2作为驱动马达M2以便不削弱在除图像调整时段之外的时段中的生产率,并且该步进马达通过在正常操作期间以及在清洁作业期间切换操作速度而被使用。
[0156](8-5)驱动马达M2的控制
[0157]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蜡熔点为40° C到90° C的调色剂。当定影设备被连续使用时,粘附的蜡使得引导螺杆部分50L (50R)与可滑动部件51L (51R)之间的滑动阻力变大。在图像形成装置或定影设备A的操作期间,在该装置(设备)中产生温度升高,因此温度超过蜡的熔点,使得蜡变为液体。因此,通过上述清洁作业,可防止不适当的操作。
[0158]但是,在装置(机器)内部冷却的状态中进行操作期间,温度不大于蜡的熔点,因此产生凝固状态。例如,在装置中的温度等于环境温度的情况(诸如,在该装置被整夜待机之后的一天开始时主开关接通的情况或者在从长时间的休眠状态恢复的情况)下,蜡的温度不再高于熔点,并且凝固。在蜡的凝固状态中,当可滑动部件51在引导螺杆部分50L和50R上滑动时,滑动阻力变得更大。
[0159]在此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用于检测该装置的内部温度的环境传感器200被设置在引导螺杆部分附近。控制器100在通过环境传感器200检测到的内部温度不大于蜡熔点的情况下实现图11的控制,从而要被提供给马达M2的电流值增大,因此马达转矩增大。此夕卜,为了防止马达M2的过高的温度升高,控制器100在通过环境传感器200检测到的内部温度不小于蜡熔点的情况下实现用于使要被提供给马达M2的电流值返回正常电流值的控制。
[0160]顺便提及,在图11中,蜡的熔点为设为60° C。控制器100将蜡的熔点与通过环境传感器200检测到的装置的内部温度相比较。
[0161]在此实施例中,在正常操作时,电流为0.7A并且轴上额定转矩为350cN.cm,并且在一天开始时,电流为1.0A并且轴上额定转矩为450cN.cm,其为正常操作中的轴上额定转矩的约1.3倍。此外,为了防止马达的同步性丧失以及过高的温度升高,进行控制改变(设定改变)以便实现在正常操作时的500pps的梯形驱动以及300pps的自启动(致动)。
[0162]上述控制被总结如下。当控制器100控制移动机构(M2,50和51)以使磁束抑制部件52 (52L和52R)移动时,在环境传感器200检测到不高于蜡的熔点的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增加要被提供给马达M2的电流值以便高于在正常操作期间的电流。正常操作期间的电流值为在环境传感器200检测到高于蜡熔点的温度的情况下要被提供给马达M2的电流的值。
[0163]顺便提及,在此实施例中,在非片材通过期间的移动模式中的操作中,采用如下构造,其中,磁束抑制部件在初始位置Al和对应于最小尺寸宽度W2的调整位置A2之间往复。但是,本发明将不限于此构造。
[0164]I)在非片材通过期间的移动模式中的操作中,还可采用如下的构造,其中,磁束抑制部件在比初始位置Al和对应于最小尺寸宽度W2的调整位置A2之间的范围宽的范围中往复。
[0165]2)可替代地,在非片材通过期间的移动模式中的操作中,还可采用如下这样的构造,其中,磁束抑制部件在其中磁束抑制部件可移动的移动区域的相对于宽度方向的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往复。
[0166]这样的构造在如下情况下是有效的,在该情况中,在磁束抑制部件在其中可移动的移动区域宽的构造中,通过非片材通过期间的移动模式中的操作来进一步重视清洁性倉泛。
[0167][实施例2]
[0168]在实施例2中,相对于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将省略关于公共部分的操作和构造的描述。在此实施例中,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电源(硬开关)的接通期间以及在被提供用于从作为节电模式的休眠模式等恢复为图像可形成状态的设置在操作部分(液晶显示部分)的软电源(软开关)的接通期间实行控制。
[0169]在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中没有检测到主电源或软电源的接通的状态中,控制器100不能通过环境传感器200检测装置的内部温度,因此控制器100辨别装置的内部温度不大于蜡熔点,然后如图12所示实现马达M2的控制。
[0170]即,当装置的主电源或者用于使装置从休眠状态恢复的电源被从该主电源或该电源没有接通的状态被接通时,不管环境传感器200的检测温度如何,类似于实施例1,控制器100进行设定以使得要被供给马达M2的电流的值被增大为高于在正常操作期间的值。
[0171][实施例3]
[0172]在实施例3中,相对于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关于公共部分的构成和操作的描述将被省略。在此实施例中,清洁作业预期被可靠地执行,并且如实施例1中的图10中所示,控制器100可在非片材通过期间的移动模式中操作,并且不管环境传感器200的检测温度如何,类似于实施例1,控制器100进行设定以使得要被供给马达M2的电流的值被增大为高于在正常操作期间的值
[0173][其它实施例]
[0174]I)作为可旋转加热部件I的带部件也可形成为具有柔性的、围绕多个拉伸部件延伸和拉伸、并且通过驱动辊循环和移动的环形带部件。可旋转加热部件I还可在辊部件中形成。
[0175]2)还可采用内部加热类型的设备构造,其中线圈单元40被设置在可旋转加热部件I内部。
[0176]3)用于与可旋转加热部件I形成压合部N的背衬部件2并不局限于辊部件。还可采用可旋转环形带部件。此外,还可使用在表面(与可旋转加热部件I或者记录纸张P的接触表面)处具有小的摩擦系数的不可旋转部件(加压垫衬等)的形式的背衬部件2。还可采用背衬部件2也被加热的构造。
[0177]4)记录纸张P通过设备A的片材通过(传送)并不局限于在中心(线)基础上实现。还可采用如下这样的设备构造,在该构造中片材通过(传输)是基于记录纸张的相对于宽度方向的单侧边缘部分进行的。
[0178]5)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不限于作为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将在记录纸张上形成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为定影图像的定影设备的使用。本发明的图像加热装置还可作为图像光泽度调整设备起作用,该图像光泽度调整设备用于调整图像的表面属性使得通过对一度被定影或者临时被定影在记录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的调色剂图像或者临时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再次加热和加压而提高图像的光泽度。
[0179]6)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分的类型并不限于电子照相类型。图像形成部分还可以是静电记录类型或者磁性记录类型。此外,图像形成部分的类型并不局限于转印类型,但是还可采用其中未定影调色剂图像通过直接类型形成在记录纸张上的结构。
[0180]尽管已经参考文中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所阐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预计涵盖可在改进的目的以及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变型或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含: 可旋转加热部件,用于加热通过使用包含脱模剂的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 激励线圈,用于通过电磁感应加热使得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来生成热; 磁束抑制部件,用于抑制从所述激励线圈作用于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上的磁束的一部分; 移动机构,用于依赖于所述记录材料的宽度尺寸移动所述磁束抑制部件; 马达,用于操作所述移动机构;以及 执行部分,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向所述马达供给第一电流的第一模式中的操作和向所述马达供给大于第一电流的第二电流的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主电源被接通然后所述磁束抑制部件初次移动时,所述执行部分执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主电源被接通然后所述磁束抑制部件初次往复时,所述执行部分执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所述磁束抑制部件在第一加热期间被移动时,所述执行部分执行 所述第一模式中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所述图像加热装置从节能模式返回、然后所述磁束抑制部件初次移动时,所述执行部分执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所述图像加热装置从节能模式返回、然后所述磁束抑制部件初次往复时,所述执行部分执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所述图像加热装置在图像加热期间移动时,所述执行部分执行所述第一模式中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含螺杆轴,旋转驱动力被从所述马达传递至所述螺杆轴,并且所述移动机构包含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用于将所述磁束抑制部件与所述螺杆轴连接以及用于使所述磁束抑制部件随所述螺杆轴的旋转而沿所述螺杆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激励线圈被设置在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之外以便与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相对,以及 其中,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磁束抑制部件在所述激励线圈和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之间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其宽度比能够在所述图像加热装置中使用的最大宽度记录材料的宽度窄的预定记录材料经受图像加热时,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磁束抑制部件移动,使得在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不与所述预定记录材料相对的区域中作用在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上的磁束被抑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脱模剂是蜡。
12.—种图像加热装置,包含: 可旋转加热部件,用于加热通过使用包含脱模剂的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 激励线圈,用于通过电磁感应加热使得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来生成热;磁束抑制部件,用于抑制从所述激励线圈作用于所述可旋转加热部件上的磁束的一部分; 移动机构,用于依赖于所述记录材料的宽度尺寸移动所述磁束抑制部件; 马达,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机构;以及 执行部分,能够选择性地执行所述马达以第一速度操作的第一模式中的操作和所述马达以比第一速度慢的第二速度操作的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主电源被接通然后所述磁束抑制部件初次移动时,所述执行部分执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主电源被接通然后所述磁束抑制部件初次往复时,所述执行部分执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所述磁束抑制部件在初次加热期间被移动时,所述执行部分执行所述第一模式中的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所述图像加热装置从节能模式返回、然后所述磁束抑制部件初次移动时,所述执行部分执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所述图像加热装置从节能模式返回、然后所述磁束抑制部件初次往复时,所述执行部分执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所述图像加热装置在图像加热期间移动时,所述执行部分执行所述第一模式中的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含螺杆轴,旋转驱动力被从所述马达传递至所述螺杆轴,并且所述移动机构包含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用于将所述磁束抑制部件与所述螺杆轴连接以及用于使所述磁束抑制部件随所述螺杆轴的旋转而沿所述螺杆轴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脱模剂是蜡。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3631118SQ201310328854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名和正浩, 茂木佳祐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