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596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误检测的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光扫描装置包括:偏向前光学系统,至少包括光源,从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偏向前光学系统被赋予规定的特性;光偏向装置,位于光传播路径中的偏向前光学系统的下游,被赋予规定的特性的光线通过光偏向装置向主扫描方向偏向;偏向后光学系统,包括成像透镜以及第一反射镜,偏向后光学系统位于光传播路径中的光偏向装置的下游,被光偏向装置偏向后的光线通过偏向后光学系统射向导光棱镜;以及导光棱镜,包括三面以上的光学面,且这些光学面中的一个以上的光学面是全反射面,导光棱镜位于光传播路径中的偏向后光学系统的下游。
【专利说明】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光扫描装置以及包括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将发光基板和同步检测传感器一体构成的技术,该发光基板通过较少的部件件数(一个反射镜和一个聚光透镜)将偏向后的一部分光线导向同步检测传感器并使激光发光,该同步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写入位置。
[0003]作为这样的现有技术,公开有日本特开2011-248228号公报。
[0004]但是,上述技术存在如下的问题:由于为了将通过偏向后的成像光学系统(f0透镜)成像前的光线导向同步检测传感器而在聚光透镜存在使沿主扫描方向会聚的焦度(power),从而导致透镜光轴外的光线也被导向同步检测传感器,引起误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其通过较少的部件件数(一个反射镜和导光棱镜:一个以上的全反射面和沿副扫描方向会聚焦度的透镜面)将偏向后光学系统透过后的沿主扫描方向成像的光线导向同步检测传感器。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光扫描装置包括:偏向前光学系统,至少包括光源,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偏向前光学系统被赋予规定的特性;光偏向装置,位于光传播路径中的偏向前光学系统的下游,被赋予规定的特性的所述光线通过所述光偏向装置向主扫描方向偏向;偏向后光学系统,包括成像透镜以及第一反射镜,所述偏向后光学系统位于所述光传播路径中的所述光偏向装置的下游,被所述光偏向装置偏向后的所述光线通过所述偏向后光学系统射向导光棱镜;以及所述导光棱镜,包括三面以上的光学面,且这些光学面中的一个以上的光学面是全反射面,所述导光棱镜位于所述光传播路径中的所述偏向后光学系统的下游。
[0007]可选地,优选所述光扫描装置还包括: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光传播路径中的所述偏向后光学系统的下游且所述导光棱镜的上游。
[0008]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光线通过所述偏向后光学系统射向所述第二反射镜,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给所述导光棱镜。
[0009]可选地,优选所述导光棱镜的光学面包括入射面、全反射面以及透镜面。
[0010]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导光棱镜包括沿副扫描方向具有焦度的透镜面。
[0011]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透镜面包括圆柱面。
[0012]进一步地,优选在所述光源上安装有基板,与所述基板一体地构成有同步检测传感器,所述光源和所述同步检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沿副扫描方向偏移。
[0013]进一步地,优选通过所述导光棱镜的所述光线正交入射所述同步检测传感器。
[0014]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光传播路径中的所述成像透镜之间。[0015]可选地,优选所述光偏向装置是多面反射体。
[001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上述光扫描装置。
[0017]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棱镜不存在使沿主扫描方向会聚的焦度,所以透镜光轴外的光线不会导向同步检测传感器,从而不会引起误检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0019]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俯视图。
[0020]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后视图。
[0021]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立体图。
[0022]图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截面图。
[0023]图6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局部分解图。
[0024]图7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25]图8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7]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打印机)的纵向截面图。图像形成装置I具备图像读取部10以及图像形成部20。图像读取部10扫描并读取薄片(sheet)原稿以及书册(book)原稿的图像。图像形成部20根据在图像读取部10从原稿读取的图像、从外部设备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I的图像数据等,在薄片上形成显影剂图像。
[0028]图像读取部10具备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自动送纸器)11。图像读取部10读取通过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1输送的原稿、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图像。图像形成部20具备供给盒21、显影器22、光扫描装置30、定影器23以及排出托盘24。
[0029]下面,参照图2?图8对光扫描装置30进行详细的说明。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后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截面图。图6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局部分解图。图7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8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扫描装置30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30]如图2所不,光扫描装置30包括偏向前光学系统2、光偏向装置7以及偏向后光学系统8。其中,该偏向前光学系统2例如包括光源3、准直透镜4、光圈部件5、圆柱透镜6,上述偏向前光学系统2只要能让从光源3发出的光线通过后被赋予想要的规定的特性(例如,使光线成为准直光线、在一个方向或两个正交的方向上会聚的会聚光线、在一个方向或两个正交的方向上发散的发散光线等),则其结构可以根据需要任何配置。该光偏向装置7位于光传播路径中的偏向前光学系统2的下游。偏向后光学系统8位于光传播路径中的光偏向装置7的下游。
[0031]并且,在光源3上安装有基板3a,该基板3a使与将光轴作为法线的面平行地安装的光源3发光。并且,在基板3a也安装有用于检测光线的写入位置的同步检测传感器3b(参见图6)。
[0032]从光源3射出的光线13通过准直透镜4变为大致平行光之后,通过设置于光圈部件5的开口遮断开口形状以外的光束(参照图4)。通过了开口的光线通过圆柱透镜6赋予与副扫描方向有关的规定的会聚性。
[0033]通过偏向前光学系统2被赋予了规定的特性的光线13通过光偏向装置7向主扫描方向偏向。光偏向装置7例如是多面反射体(电机)等。
[0034]通过光偏向装置7被偏向后的光线13通过偏向后光学系统8成像在扫描对象物(例如感光鼓表面)。
[0035]偏向后光学系统8包括成像透镜9a、9b (参照图5)、以及设置在光传播路径中的成像透镜9a、9b之间的作为第一反射镜的折返反射镜10a、10b(参照图2、图5)。如图2?图5所示,在偏向后光学系统8中,被光偏向装置7偏向后的光线13透过成像透镜9a被折返反射镜IOa反射给折返反射镜IOb后,透过成像透镜9b射向后述的导光棱镜15。
[0036]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光线13分为与偏向前光学系统的光线相同的等级的光线、以及与通过成像透镜9b成像在被扫描对象物的光线相同高度的光线这两层。
[0037]因此,基板3a上的光源3和同步检测传感器3b安装的位置位于从副扫描方向偏移的位置。
[0038]通过光偏向装置7被偏向且通过偏向后光学系统8成像在被扫描对象物的光线13透过防尘玻璃11 (参照图3)。
[0039]也就是说,偏向前光学系统2对来自光源的光赋予规定的特性,光偏向装置7通过反射使被偏向前光学系统赋予了规定的特性的光线向主扫描方向偏向,偏向后光学系统8使被光偏向装置7被偏向的光线成像在成像面上,其中,被光偏向装置7偏向后的光线的一部分通过成像透镜以后,沿水平方向导向同步检测传感器3b的光学部件的至少一个具有三面以上的光学面,其中一个以上是全反射面。
[0040]光扫描装置30还包括防尘玻璃11,该防尘玻璃11是用于分隔构成光扫描装置30的壳体内外的玻璃部件,防尘玻璃11可以透过光线。
[0041]光扫描装置30还包括作为第二反射镜的折返反射镜14,透过了防尘玻璃11的光线13的一部分通过折返反射镜14返回壳体内(参照图3)。并且,在实施方式中,虽然折返反射镜14存在于防尘玻璃11外,但折返反射镜14也可以存在于防尘玻璃内。此外,只要能通过调整折返反射镜10a、10b的角度而使光线13通过导光棱镜15后可以大致正交地入射同步检测传感器3b,则也可以不设置折返反射镜14。
[0042]在这种情况下,导向同步检测传感器3b的光线不会透过防尘玻璃11。
[0043]如图6及图7所不,光扫描装置30还包括导光棱镜15,该导光棱镜至少包括入射面15a、全反射面15b以及透镜面15c。如上所述,再次透过了防尘玻璃11的光线13透过了导光棱镜15的入射面15a之后,被全反射面15b全反射,从沿副扫描方向具有焦度的透镜面15c射出。
[0044]如图8所示,从导光棱镜15的透镜面15c射出的光线13进入安装于基板3a的同步检测传感器3b。
[0045]由于光线13进入同步检测传感器3b,从而可以检测水平同步的信号。[0046]这里,将导光棱镜15的面15c设置为沿副扫描方向具有焦度的透镜面(圆柱面)是为了弥补如果折返反射镜14倒斜等而引起光线13向副扫描方向偏移、同步检测传感器3b的受光部3c (参照图7)置于副扫描方向之外的情况。
[0047]这里,在用于将光线导向同步检测传感器3b的光学系统中使用导光棱镜15是为了将透过了成像透镜9b的光线大致正交地导向同步检测传感器的受光部3c,而不会反射两次。
[0048]作为上述结构,虽然也考虑折返反射镜(两个)和沿副扫描方向具有焦度的透镜,但由于会增加部件件数,所以担心为了各自位置的调整而增加调整工序。通过由折返反射镜和沿副扫描方向具有焦度的透镜构成导光棱镜,从而可以减少进行位置配合的部件。
[0049]导光棱镜15是在棱镜具有圆柱面的结构。因此,虽然难以通过玻璃制造,但如果通过透明的树脂(PMMA (压克力)、PC (聚碳酸酯))成型制作的话还是比较容易的。
[0050]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光棱镜15虽然由15a、15b、15c这三面的光学面构成,但也可以通过三面以上的光学面构成。
[0051]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全反射面15b只有一面,但也可以存在一面以上的全反射面。
[0052]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沿副扫描方向具有焦度的面只有15c,但也可以存在一面以上的沿副扫描方向具有焦度的面。
[0053]通过上述这样的结构,可以基于较少的部件件数(一个反射镜和一个聚光透镜)且由使光源发光的发光基板和用于检测写入位置的同步检测传感器基板一体构成,且可以防止同步检测的误检测。
[0054]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里描述的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多种其他方式来体现。而且,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所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进行一些省略、替代或变形。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宗旨的这些方式或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偏向前光学系统,至少包括光源,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偏向前光学系统被赋予规定的特性; 光偏向装置,位于光传播路径中的偏向前光学系统的下游,被赋予规定的特性的所述光线通过所述光偏向装置向主扫描方向偏向; 偏向后光学系统,包括成像透镜以及第一反射镜,所述偏向后光学系统位于所述光传播路径中的所述光偏向装置的下游,被所述光偏向装置偏向后的所述光线通过所述偏向后光学系统射向导光棱镜;以及 所述导光棱镜,包括三面以上的光学面,且这些光学面中的一个以上的光学面是全反射面,所述导光棱镜位于所述光传播路径中的所述偏向后光学系统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扫描装置还包括: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光传播路径中的所述偏向后光学系统的下游且所述导光棱镜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线通过所述偏向后光学系统射向所述第二反射镜,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给所述导光棱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棱镜的光学面包括入射面、全反射面以及透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棱镜包括沿副扫描方向具有焦度的透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面包括圆柱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上安装有基板, 与所述基板一体地构成有同步检测传感器, 所述光源和所述同步检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沿副扫描方向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导光棱镜的所述光线正交入射所述同步检测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光传播路径中的所述成像透镜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偏向装置是多面反射体。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j-U ρ?α装直。
【文档编号】G02B26/10GK203480125SQ201320506550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发明者】栗林廉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