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026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实现一种结构简单的常黑模式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所述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包括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设置第一水平取向层,所述第二基板的透射区域设置第二水平取向层,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与第二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设定夹角;所述第一基板的反射区域设置第三水平取向层,所述第二基板的反射区域设置垂直取向层。
【专利说明】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包括对盒而置的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液晶显示面板在背光源或自然光的光线照射下显示图像。根据采用光源类型的不同,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包括透射式、反射式和透反式(即半透半反式)。
[0003]其中,透射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主要以背光源作为光源,在液晶显示面板后面设置有背光源,阵列基板上的像素电极为透明电极作为透射区,有利于背光源的光线透射穿过液晶层来显示图像;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主要是以前光源或者外界光源作为光源,其阵列基板上采用金属或者其他具有良好反射特性材料的反射电极作为反射区,适于将前光源或者外界光源的光线反射;透反式液晶显示面板则可视为透射式与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结合,在阵列基板上既设置有反射区,又设置有透射区,可以同时利用背光源以及外界光源以进行显示。
[0004]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优点是可以在暗的环境下显示明亮的图像,但缺点是能透过的光线占背光源发射光线的比例较小,背光源利用率不高,为提高显示亮度就需要大幅度提高背光源的亮度,因此能耗高。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优点是能利用阳光或者背光源作为光源,功耗相对较低,但缺点是由于对外部光源的依赖而无法在暗处显示图像。透反式液晶显示面板兼具透射式和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优点,既可以在暗的环境下显示明亮的图像,室内使用,也可以在室外使用。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显示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掌上电脑,GPRS等移动产品。
[0005]现有技术公开的透反式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单盒厚(透射区和反射区的液晶层厚度一致)和厚盒厚(透射区和反射区的液晶层厚度不一致)两种类型的。厚盒厚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较复杂,可控性均匀性较差,因此单盒厚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在量产方面具有优势。
[0006]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结构简单的常黑模式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实现一种结构简单的常黑模式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
[000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0009]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包括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
[0010]所述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设置第一水平取向层,所述第二基板的透射区域设置第二水平取向层,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与第二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设定夹角;[0011]所述第一基板的反射区域设置第三水平取向层,所述第二基板的反射区域设置垂直取向层。
[0012]较佳地,还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光轴和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
[0013]较佳地,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与第二水平取向层的取向之间的设定夹角为70 ?90°。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三水平取向层的取向与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相垂直。
[0015]较佳地,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第二水平取向层、第三水平取向层,和所述垂直取向层采用聚酰亚胺材料。
[0016]较佳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位于反射区域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垂直取向层背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00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
[00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0019]分别在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形成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平取向层;
[0020]分别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的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形成垂直取向层,和取向与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设定夹角的第二水平取向层;
[0021]在形成有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平取向层的第一基板,与形成有所述第二水平取向层和垂直取向层的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
[0022]较佳地,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所述垂直取向层之前,还包括:
[0023]在所述第二基板上靠近第一基板的一侧形成覆盖所述反射区域的反射层。
[0024]较佳地,在形成所述液晶层之后,还包括:
[0025]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远离液晶层的一侧形成第一偏光片,在所述第二基板上远离液晶层的一侧形成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的第二偏光片。
[0026]较佳地,所述分别在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形成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平取向层,具体为:
[0027]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涂覆一层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采用掩模板遮蔽所述透射区域对应的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对反射区域对应的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进行紫外曝光形成所述第三水平取向层;
[0028]采用掩模板遮蔽所述反射区域形成的第三水平取向层,对所述透射区域对应的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进行紫外曝光形成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
[0029]较佳地,所述分别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的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形成垂直取向层,和取向与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设定夹角的第二水平取向层,具体为:
[0030]在第二基板上涂覆一层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对所述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进行紫外曝光形成取向与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70?90°夹角的第二水平取向层;
[0031]采用掩模板遮蔽所述透射区域形成的第二水平取向层,在所述反射区域的第二水平取向层上形成一层光聚合型垂直取向液,对所述光聚合型垂直取向液进行紫外曝光形成所述垂直取向层。
[0032]较佳地,所述分别在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形成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平取向层,具体为:
[0033]分别在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形成取向相垂直的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二水平取向层。
[003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包括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所述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设置第一水平取向层,所述第二基板的透射区域设置第二水平取向层,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与第二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设定夹角;所述第一基板的反射区域设置第三水平取向层,所述第二基板的反射区域设置垂直取向层。上述透射区域采用扭曲向列配向(即TN模式配向),反射区域采用混合配向(即HAN模式配向)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两侧的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反射区域为混合配向,混合配向的效果相当于λ/4位阻,透射区为水平配向,水平配向的效果相当于λ/2位阻,反射区域来自外界光源的光线入射并反射到显示装置的出光侧后,效果相当于λ/2位阻,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的光线均能顺利出射到出光侧,从而可以实现半透半反效果。进而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常黑模式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未施加电压时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截面示意图之一;
[003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未施加电压时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截面示意图之二 ;
[003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未施加电压时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加电压时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截面示意图;
[003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加电压时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实现一种结构简单的常黑模式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
[0041]本发明通过在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射区域采用向列型配向(即TN模式配向),反射区域采用混合配向(即HAN模式配向);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两侧的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混合配向的效果相当于λ/4位阻,透射区为水平配向,水平配向的效果相当于λ/2位阻,反射区域来自外界光源的光线入射并反射到显示装置的出光侧后,效果相当于λ/2位阻,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的光线均能顺利出射到出光侧,从而可以实现半透半反效果。采用该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进行图像显示,无需使用λ/4相位延迟板,且能够实现常黑模式显示,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常黑模式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0042]以下将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43]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0044]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以及位于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3 ;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包括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
[0045]第一基板I的透射区域设置第一水平取向层11,第二基板2的透射区域设置第二水平取向层21,第一水平取向层11的取向与第二水平取向层21的取向具有设定夹角;
[0046]第一基板I的反射区域设置第三水平取向层12,第二基板2的反射区域设置垂直取向层22。
[0047]进一步地,参见图2,图1所示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I上远离液晶层3的一侧的第一偏光片4,位于第二基板2上远离液晶层3的一侧的第二偏光片5。
[0048]当第一偏光片4的透光轴和第二偏光片5的透光轴夹角较小时,可以实现较佳效果的全黑模式显示,例如第一偏光片4的透光轴和第二偏光片5的透光轴夹角在0°?20°全黑模式显示效果较佳。
[0049]优选地,第一偏光片4的透光轴和第二偏光片5的透光轴平行,即第一偏光片4的透光轴和第二偏光片5的透光轴夹角为0°,全黑模式的显示效果最佳。
[0050]参见图2,进一步地,图1所示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二基板2上位于反射区域的反射层23,反射层23位于垂直取向层22背向液晶层3的一侧。
[0051]为了避免透光区域和反射区域临界处发生漏光现象,优选地,反射层23上方的垂直取向层22与第二基板2的透射区域设置第二水平取向层2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保证垂直取向层22与第二水平取向层21的上表面平坦,二者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这样也能够保证本发明提供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为单盒厚模式。当然,图1所示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不限于为单盒厚模式,也可以为厚盒厚模式。
[0052]反射区域来自外界光源的光线入射到反射区域先经过液晶层,然后在第二基板上的反射层的反射作用下再一次经过液晶层反射到显示装置的出光侧,实现效果较佳的半透半反显示。
[0053]以下将具体说明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实现常黑模式的半透半反效果的原理。
[0054]参见图1和图3,为未施加电压时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图1虚线两侧的区域分别为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带箭头的折线表示光线。
[0055]图3为未施加电压时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带有双箭头的线段为光线的偏振方向,图3仅体现第一偏光片4和第二偏光片5,以及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的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
[0056]本发明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当光线经液晶层3相位改变后,无法透过第一偏光片或第二偏光片,液晶显示面板呈现暗态。
[0057]参见图1和图3,本发明反射区域的第三水平取向层12和垂直取向层22为混合配向,混合配向的效果相当于λ/4位阻,来自外界的反射光线两次经过等效为λ/4位阻的液晶层,光线的相位改变90°,无法经过第一偏光片4出射,反射区域呈暗态。
[0058]本发明透射区域的第一水平取向层11和第二水平取向层21的取向有设定夹角,因此透射区域的配向模式为扭曲配向。来自背光源的光线经过第二偏光片5,再经透射区域的液晶层3,相位改变,大多数或全部光线无法透过第一偏光片4,反射回去,透射区域呈暗态。相位改变大小与第一水平取向层11和第二水平取向层21取向夹角相对应。优选地,第一水平取向层11和第二水平取向层21取向夹角为90°时,光线经透射区域的液晶层3后相位改变90°,全部光线无法透过第一偏光片4。
[0059]当图1所示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施加有电压时,参见图4和图5,图5为施加电压时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带有双箭头的线段为光线的偏振方向,图5仅体现第一偏光片4和第二偏光片5,以及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的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
[0060]参见图4和图5,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垂直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排列,液晶层3不改变光线的相位,透射区域来自背光源的光线,以及反射区域来自外界光源的光线经液晶层顺利出射到出光侧,液晶显示面板呈亮态。
[0061]现有技术,虽然也存在常黑模式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结构,例如透射区域为垂直配向(VA模式),反射区域为混合配向,但是需要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两个侧面设置相位差板(通常设置λ/4相位延迟板);相位差板的设置会增加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复杂,而且还会降低液晶显示面板光透过率,降低图像的显示品质。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上贴合相位差板的工艺步骤复杂。
[0062]上述图1所示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能够实现一种常黑模式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常黑模式可以大大降低了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的能耗,解决了常白模式引起的能耗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在户外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通过外界太阳光的作用,图像显示效果较佳。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无需设置λ/4相位延迟板,避免了相位延迟板导致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结构较厚、透光率较低、制作工艺复杂等问题。
[0063]优选地,为了进一步简化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且避免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取向不均引起的漏光问题,图1所示的透射区域的液晶层3的厚度和反射区域的液晶层3的厚度相等或最大限度接近相等,实现一种单盒厚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单盒厚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简单,厚度较薄,并且还可以避免厚盒厚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制作工艺较复杂的问题。综上所述,该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同时具备低能耗、单盒厚具备的薄、制作工艺简单、无相位延迟板带来的高透光率等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不能同时兼顾上述优点的问题。
[0064]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水平取向层11和第二水平取向层21取向的夹角较大时,不施加电压时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射区域的暗态效果较佳。
[0065]例如,第一水平取向层11和第二水平取向层21取向的夹角范围为70°?90°时,暗态效果较佳,但是不限于该范围,任何能够实现不施加电压时透射区域呈暗态的角度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也就是说,透射区域液晶分子呈任何扭曲向列型分布均在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内。
[0066]优选地,当第一水平取向层11和第二水平取向层21取向的夹角为90°时,不施加电压时透射区域的光线均被反射回去,显示呈最暗状态,暗态效果最佳。
[0067]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常黑显示模式的效果,且避免漏光发生,参见图1,第三水平取向层12的取向与第一水平取向11层的取向在同一平面内相垂直。即第二水平取向层21与第三水平取向层12的取向相平行,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在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不施加电压时,透射区域的光线和反射区域的光线通过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时,光线完全被遮蔽,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完全呈现暗态。
[0068]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第一水平取向层、第二水平取向层、第三水平取向层,和所述垂直取向层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洁净模式的光取向技术实现第一水平取向层、第二水平取向层、第三水平取向层,和所述垂直取向层;光取向技术制备的取向层洁净,并且制备工艺简单,不但可以避免现有技术通过摩擦取向带来的弊端,还可以简化制备工艺流程。
[0069]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之一为彩膜基板,另一为阵列基板。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上设置公共电极,阵列基板上设置像素电极。附图中未体现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
[0070]以下将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1]步骤一:分别在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形成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平取向层;
[0072]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平取向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不限。
[0073]步骤二:分别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的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形成垂直取向层,和取向与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设定夹角的第二水平取向层;第二水平取向层和垂直取向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不限。
[0074]步骤三:在形成有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平取向层的第一基板,与形成有所述第二水平取向层和垂直取向层的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
[0075]步骤一和步骤二先后顺序可以互换。
[0076]进一步地,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所述垂直取向层之前,还包括:
[0077]步骤四:在所述第二基板上靠近第一基板的一侧形成覆盖所述反射区域的反射层。
[0078]更近一步地,在形成所述液晶层之后,还包括:
[0079]步骤五: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远离液晶层的一侧形成第一偏光片,在所述第二基板上远离液晶层的一侧形成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的第二偏光片。
[0080]步骤一所述的分别在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形成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二水平取向层,具体为:
[0081]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涂覆一层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采用掩模板遮蔽所述透射区域对应的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对反射区域对应的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进行紫外曝光形成所述第三水平取向层;
[0082]采用掩模板遮蔽所述反射区域形成的第三水平取向层,对所述透射区域对应的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进行紫外曝光形成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形成第一水平取向层时,紫外曝光时光线的偏振方向与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方向相垂直;形成第三水平取向层时,紫外曝光时光线的偏振方向与第三水平取向层的取向方向相垂直。
[0083]优选地,分别在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形成取向相垂直的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平取向层。
[0084]步骤二所述分别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的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形成垂直取向层,和取向与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设定夹角的第二水平取向层,具体为:
[0085]在第二基板上涂覆一层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对所述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进行紫外曝光形成取向与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70?90°夹角的第二水平取向层;
[0086]采用掩模板遮蔽所述透射区域形成的第二水平取向层,在所述反射区域的第二水平取向层上形成一层光聚合型垂直取向液,对所述光聚合型垂直取向液进行紫外曝光形成所述垂直取向层。
[0087]优选地,在形成所述第二水平取向层后,采用氧气等离子体对所述第二水平取向层进行界面处理,以改善所述第二水平取向层的界面,使得液晶分子的取向更加准确,避免不良现象的产生。
[0088]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光取向技术实现第一水平取向层、第二水平取向层、第三水平取向层和垂直取向层,整个实现过程无摩擦工序,属于洁净模式,无污染、不产生静电、并易实现分区取向。
[008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方式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液晶电视、液晶平板电脑等等显示器件。
[0090]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透射区域采用向列型配向(即TN模式配向),反射区域采用混合配向(即HAN模式配向)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两侧的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混合配向的效果相当于λ/4位阻,透射区为水平配向,水平配向的效果相当于λ/2位阻,从而可以实现半透半反效果。采用该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进行图像显示,无需使用λ /4相位延迟板,且能够实现常黑模式显示,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常黑模式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
[0091]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包括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设置第一水平取向层,所述第二基板的透射区域设置第二水平取向层,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与第二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设定夹角; 所述第一基板的反射区域设置第三水平取向层,所述第二基板的反射区域设置垂直取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光轴和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与第二水平取向层的取向之间的设定夹角为70~9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平取向层的取向与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 要求4所述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第二水平取向层、第三水平取向层,和所述垂直取向层采用聚酰亚胺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位于反射区域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垂直取向层背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7.—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权项所述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
8.—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在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形成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平取向层; 分别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的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形成垂直取向层,和取向与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设定夹角的第二水平取向层; 在形成有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平取向层的第一基板,与形成有所述第二水平取向层和垂直取向层的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所述垂直取向层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板上靠近第一基板的一侧形成覆盖所述反射区域的反射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液晶层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远离液晶层的一侧形成第一偏光片,在所述第二基板上远离液晶层的一侧形成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的第二偏光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在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形成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平取向层,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涂覆一层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采用掩模板遮蔽所述透射区域对应的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对反射区域对应的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进行紫外曝光形成所述第三水平取向层; 采用掩模板遮蔽所述反射区域形成的第三水平取向层,对所述透射区域对应的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进行紫外曝光形成所述第一水平取向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的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形成垂直取向层,和取向与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设定夹角的第二水平取向层,具体为: 在第二基板上涂覆一层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对所述光聚合型初始水平取向液进行紫外曝光形成取向与第一水平取向层的取向具有70~90°夹角的第二水平取向层; 采用掩模板遮蔽所述透射区域形成的第二水平取向层,在所述反射区域的第二水平取向层上形成一层光聚合型垂直取向液,对所述光聚合型垂直取向液进行紫外曝光形成所述垂直取向层。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在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形成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平取向层,具体为: 分别在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形成取向相垂直的第一水平取向层和第三水 平取向层。
【文档编号】G02F1/1347GK103792721SQ201410030893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王新星, 柳在健, 姚继开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