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392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依装配的顺序,主要是由一第一光源组件、一第一2D影像组件、一视差光栅组件,一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一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与一第二光源组件所构成。其中,该视差光栅组件与该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具有等效视景分离的作用,对于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可提供一致的最佳观赏距离与最佳观赏点,亦即,于同样的最佳观赏距离、同样的该最佳视点处提供同样的单一视景影像。因此,通过该第一光源组件,对该第一2D影像组件的照明,观赏者可观看到由该第一2D影像组件所提供的2D影像;另外,通过该第二光源组件对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的照明,观赏者可于最佳观赏距离上的最佳视点处,观看到一3D影像。
【专利说明】-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对于习知3D广告灯箱(3D Advertising Li曲ting Box, W下简称3D灯箱),一般 是使用透镜阵列组件(W下简称Lenticular组件)的方式,W显示一裸视的3D静态影像, 达到提供3D专用灯箱的目的。对于该3D专用灯箱,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 影像的装置,W增加习知3D灯箱影像显示的功能,达到大幅提升广告的效益。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2所示,为习知3D灯箱构成与3D静态影像显示的示意图。该习知3D灯 箱1,主要由一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10、一 3D多视景合成影像20与一背光源30所 构成。
[0003] 如图2所示,该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10,由一具薄片状的透明塑料材料所 构成,其中一面,称为3D结构面11,具有多个柱状透镜的结构;而另一面,则称为印刷面12, 通过平版印刷的制程,将该3D多视景合成影像(Multi-View Combined3D Image) 20,印装 于该印刷面12之上。该3D多视景合成影像20,系由n个单一视景(Single View Image) Vk所合成的影像所构成,其中,n为总视景数、k为视景编号数,且0兰k兰n-1。
[0004] 如图2所示,对于该3D多视景合成影像20,借由该背光源30的照明与该透镜 阵列(Lenticular)组件10的视景分离的作用,可于最佳观赏距离ZaWptimum Viewing Distance, OVD)上的n个最佳视点(Optimum Viewin化int, 0VP)Pk处,分别呈现单一视景 影像Vk。
[0005] 对于左眼L、右眼R分别位于该最佳视点Pk、Pw上的观赏者而言,该观赏者的左眼 L、右眼R,可分别观看到一对具有视差的单一视景影像Vk、Vw。于是,该观赏者可观看到一 3D影像。此处,为清楚呈现上述各显示结构与观赏相关位置的关系,设定一坐标系XYZ,并 令该X轴系设定于水平方向、Y轴设定于垂直方向、Z轴则W垂直于该3D结构面11而设定、 且令Z = 0设定于该3D结构面11上。因此,该上述相关观赏位置,位于Z〉0的区域。
[0006] 然而,现有裸视的技术,即自动立体化(Auto-Stereoscopic)的技术,不论是采 用LenUiclar、或是视差光栅(Parallax Barrier)的方法,皆存在观赏自由度(Viewing 化eedom)受限的问题,亦即,如图3所示,对于任一最佳视点处Pk,存在一单一可视区13, 于该有限区域内(如菱形所示的区域),观赏者可观看到一较佳的3D影像。所谓较佳的3D 影像,是指于该单一可视区13内,观赏者所观看到该单一视景影像Vk中,其所具有的鬼影 Kross-talk)程度较低。一般,鬼影比率低于10%时,观赏者不易察觉其存在,于是可观看 到一较佳的3D影像。因此,利用裸视的技术,W作为3D灯箱的应用时,由于存在有限观赏 自由度的缺失,会严重降低广告的效益。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上述的缺失,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可增加3D灯 箱影像显示的功能,大幅提升广告的效益。本发明一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依 装置的顺序,主要是由一第一光源组件、一第一 2D影像组件、一视差光栅组件,一透镜阵列 (Lenticular)组件、一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与一第二光源组件所构成。其中,该视 差光栅组件与该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具有等效视景分离的作用,对于该第二3D多 视景合成影像组件,可提供一致的最佳观赏距离与最佳观赏点,亦即,于同样的最佳观赏距 离、同样的该最佳视点处,提供同样的单一视景影像。因此,通过该第一光源组件,对该第一 2D影像组件的照明,观赏者可观看到由该第一 2D影像组件所提供的2D影像;另外,通过该 第二光源组件,对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的照明,观赏者可于最佳观赏距离上的最 佳视点处,观看到一 3D影像。因此,当观看者站在最佳观赏距离上时,即可同时观看到2D 与3D影像。
[000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9] 一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依安装的前后次序,主要由W下组件所构 成:
[0010] 一第一光源组件,用W产生一照明的光源;
[0011] 一第一 2D影像组件,用W提供一 2D影像;
[0012] 一视差光栅组件,用W提供一视景分离的作用;
[0013] 一透镜阵列组件,用W提供一视景分离的作用;
[0014] 一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用W提供一 3D多视景合成影像;W及
[0015] 一第二光源组件所构成,用W产生一照明的光源;
[0016] 其中,该视差光栅组件与该透镜阵列组件,具有等效视景分离的作用,对于该第二 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提供一致的最佳观赏距离与最佳观赏点;另外,通过该第一光源 组件,对该第一 2D影像组件的照明,W显示由该2D影像;通过该第二光源组件,对该第二 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的照明,W显示由该3D多视景合成影像。
[0017]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光源组件,是由一自然光源与一人造光源所构成,其中, 该自然光源,为太阳光所构成;另外,该人造光源,则由广告牌照明的一灯具所构成,借由对 该灯具的亮度控制,W不同的亮度,照明该第一 2D影像组件,或者借由对该灯具的开与关 的控制,W显示或不显示该第一 2D影像组件。
[0018]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视差光栅组件由一视差光栅结构与一透明基材所构成,其 中,该视差光栅结构设于该透明基材的一面上,并由多个遮光组件与多个透光组件所构成。
[0019]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单一个遮光组件与该单一个透光组件,具有一垂直条状或 一倾斜条状结构特征,且分别具有B、B的水平宽度,另外,该单一个遮光组件与该单一个透 光组件,构成一视差光栅的单元结构,并具有一单元结构的宽度Pb,该B、B、Pb具有W下的 关系:
[0020] /)"=公 + 5 .
[002"玄= (?-0 公.
[0022] 其中,n为总视景数;另外,该视差光栅结构,W-安装距离Le,设于该第二3D多视 景合成影像组件前,对于该多视景合成影像,提供视景分离的作用,W显示3D影像。
[0023]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透镜阵列组件,由多个柱状透镜所构成,每一个柱状透镜, 具有一圆形表面、并具有一垂直条状或一倾斜条状结构特征;每一个柱状透镜,具有一透镜 焦距t一单元结构宽度町。
[0024]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等效视景分离的作用,对于该视差光栅组件与该透镜阵列 组件,当两者间的f、町、Lc、Pc,具有Lc略大于f与町=Pc的关系、且该透光组件中也位置 与每一个柱状透镜单元结构中也位置,具有一致的关系时,该视差光栅组件与该透镜阵列 组件,具有该等效视景分离的作用。
[00巧]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2D影像组件中的该2D影像,具有与该视差光栅组件同样的 结构。
[0026]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由一 3D多视景合成影像与一 透明基材所构成。
[0027]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第二光源组件,由一白色可见光源所构成,该白色可见光 源,由多个白光LED、一导光板、多个扩散片、与多个增亮膜等组件所构成;另外,借由对白 光LED的亮度控制,W不同的亮度,照明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或者借由对白光 LED的开与关的控制,W显示或不显示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
[0028]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视差光栅结构的制作,是通过光蚀刻、凸版转印、凹版转印 的精密制程,将遮光组件、与透光组件,复制于该透明基材的表面上。
[0029]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视差光栅结构的制作,对该透明基材的表面上,先涂布一层 非透光的薄膜,该非透光薄膜的颜色,为白色、银色或黑色,再利用对位技术与具有精密定 位的一错射雕刻机具在该非透光薄膜对应于透光组件的位置进行缕空作业完成透光组件 的制作,即可完成该视差光栅结构的制作。
[0030]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第一 2D影像组件与该视差光栅组件的制作,通过一涂布、 一数字喷印与一错射雕刻的技术,将该2D影像与该视差光栅结构,设于该透明基材的一面 上,亦即,对于该透明基材的一面上,先涂布一层非透光的白色薄膜,再利用该数字喷印的 技术,将该2D影像印制于该白色薄膜上,最后,再利用一对位技术与具有精密定位的一错 射雕刻机具在喷印2D影像的非透光薄膜上对应于透光组件的位置进行缕空作业,W同时 完成透光组件与该2D影像的制作。
[0031]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柱状透镜的制作,通过卷对卷滚印的制程或热压印的制程,W 完成该透镜阵列组件的制作。
[0032]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的制作,通过一平版印刷、一 数字印刷的制程,并使用可透光的彩色印墨,将该3D多视景合成影像,印制于该透明基材 的表面上。
[0033]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第一 2D影像组件、该视差光栅组件与该第二3D多视景合 成影像组件等组件的制作,通过一涂布、一数字喷印、一对位与一错射雕刻的技术,装设于 该透镜阵列组件的两面上;亦即,对于该透镜阵列组件的一透镜结构面,先涂布一层非透光 的白色薄膜,再利用数字喷印的技术,将一 2D影像印制于该白色薄膜上,最后,再利用一对 位技术与具有精密定位的一错射雕刻机具喷印2D影像的非透光薄膜上对应于透光组件的 位置进行缕空作业,W同时完成透光组件与该2D影像的制作;另外,对于该透镜阵列组件 的一非透镜结构面,通过一对位技术与一数字印刷制程,并使用可透光的彩色印墨,将该3D 多视景合成影像,印制于该非透镜结构面。
[0034]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保持该单元结构宽度Pc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遮光组件、 与透光组件的水平宽度目、B,达到同时改善该透镜阵列组件所产生鬼影的现象W及提高该 视差光栅组件的亮度,其水平宽度改变的条件,如下式表示:
[OCK35]巧J 二公 +S 二公 + 忌.
[0036] 并令
[0037] B' >B、且度 < 反;
[0038] 其中,宜'、B'是改变后遮光组件与透光组件的水平宽度。
[0039]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本方法与装置所构成的3D广告灯箱,除了可提供3D灯箱的功 效外,亦保留原有2D灯箱的功能。因此,除了达到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的外,亦可创造出无 限广告的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0] 图1?2为习知3D灯箱构成与3D静态影像显示的示意图;
[0041] 图3为视景分离作用的示意图;
[0042] 图4为本发明构成与2D、3D影像显示关系的示意图;
[0043] 图5为本发明具体构成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4] 图6?8为视差光栅组件构成的示意图;
[0045] 图9?10为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构成的示意图;
[0046] 图11为2D影像组件与视差光栅组件制作过程的示意图;
[0047] 图12为2D影像组件、视差光栅组件、与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制作过程的示意 图。
[004引 附图标记说明;1-3D灯箱;10-透镜阵列(Lenticular) ; 11-3D结构面;12-印 刷面;13-单一可视区;20-3D多视景合成影像;30-背光源;100-本发明实施例的构成; 110-第一光源组件;120-第一 2D影像组件;130-视差光栅组件;131-视差光栅结构; 131a-遮光组件;131b-透光组件;132-透明基材;140-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 141-柱状透镜;142-圆形表面;150-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151-3D多视景合成影 像;152-透明基材;160-第二光源组件;n-总视景数;V0、Vk、Vk+1、化-1-单一视景影像; k-视景编号数;P0、Pk、化+l、Pn-l-最佳视点山-左眼;R-右眼;X、Y、Z-坐标系;B、B'-遮 光组件水平宽度;B、B' -透光组件水平宽度;0 -倾斜角度;LB-安装距离;PB-视差光栅单 元结构的宽度;Z0-最佳观赏距离;0VP (L)、0VP (时-最佳视点山-左视景影像;R-右视景 影;f-柱状透镜焦距;Pk柱状透镜单元结构的宽度;r-柱状透镜圆形表面的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构成与2D、3D影像显示关系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可 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构成100,依装置的顺序,主要是由一第一 光源组件110、一第一 2D影像组件120、一视差光栅组件130, 一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 件140、一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150、与一第二光源组件160所构成。其中,该视差 光栅组件130与该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140,具有等效视景分离的作用,对于该第二 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150,可提供一致的最佳观赏距离与最佳观赏点,亦即,于同样的最 佳观赏距离Z。上、同样的该最佳视点Pk处,提供同样的单一视景影像Vk。
[0050] 是W,通过该第一光源组件110,对该第一 2D影像组件120的照明,观赏者可于 Z〉0的区域,观看到由该第一 2D影像组件120所提供的2D影像;另外,通过该第二光源组 件160,对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150的照明,当观赏者的双眼分别对准于该最佳视 点Pk、Pk+i,则可观看到一 3D影像。
[0051]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具体构成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2] 其中,第一光源组件110,由一可见光源所构成,用W照明该第一 2D影像组件120, 该可见光源由一自然光源与一人造光源所构成。该自然光源,是指太阳光,为本发明装置日 间使用的光源;另外,该人造光源,由广告牌照明的灯具(无图示)所构成,为本发明装置夜 间使用的光源;借由对该灯具的亮度控制,可W不同的亮度,照明该第一 2D影像组件120, 亦可借由对该灯具的开与关的控制,达到显示或不显示该第一 2D影像组件120的目的。
[0053] 该第一 2D影像组件120,由一具有与该视差光栅结构131同样结构的2D影像所构 成,设于该视差光栅组件130之上。
[0054] 该视差光栅组件130,如图6所示,是由一视差光栅结构131与一透明基材132所 构成。该视差光栅结构131,设于该透明基材132的一面上,由多个遮光组件131a、与多个 透光组件13化所构成。
[00巧]如图7?8所示,遮光组件131a与透光组件13化,可具有垂直条状或倾斜条状结 构特征,且分别具有B、B的水平宽度。其中,该单一个遮光组件131a与该单一个透光组件 13化,构成一视差光栅的单元结构,并具有一单元结构的宽度PB,如下式所示:
[0056] Ps=B + B (1)
[0057] 另外,根据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98128986中所述,该B、B具有W下的关系:
[0058] 复= ("-0公 (2)
[0059] 其中,n为总视景数。另外,该视差光栅结构131,W-安装距离Le,设于该第二3D 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150前,对于该多视景合成影像,提供视景分离的作用,W显示3D影 像。
[0060] 如图9?10所示,该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140,由多个柱状透镜141所构 成,该单一个柱状透镜141,具有一圆形表面142,可具有垂直条状或倾斜条状结构特征的 柱状透镜所构成;其中,1~为圆形表面142的半径、f为该单一个柱状透镜141的焦距、口^为 该单一个柱状透镜141的单元结构宽度、0为该单一个柱状透镜141的倾斜角度。根据中 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101135830中所述,对于该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140与该视 差光栅组件130,当两者间的t町、Lc、Pc,具有下式所示的关系时,可达到等效视景分离作 用。
[006 U f = LB 做
[006引 Pl = Pb (4)
[0063] 事实上,对于如图5所示组件堆找的结构,该视差光栅组件130,因该透明基材132 具有些许的厚度,于实际的光学设计上,该视差光栅结构的装设距离Lb是略大于柱状透镜 的焦距f。另外,该透光组件13化的中也位置,亦需对准于该单一个柱状透镜141单元结构 的中也位置,方能达到最佳等效视景分离的作用。
[0064] 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150,是由一 3D多视景合成影像151与一透明基材 152所构成。
[0065] 第二光源组件160,由一具白色可见光源所构成,用W照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 像组件150,可借由习背光模块(未图标)的技术W构成,即由多个白光LED、一导光板、多 个扩散片、与多个增亮膜等组件所构成;另外,借由对白光LED的亮度控制,可W不同的亮 度,照明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150,亦可借由对白光LED的开与关的控制,达到显 示或不显示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150的目的。
[0066] W下,说明上述该第一 2D影像组件120、该视差光栅组件130、该透镜阵列 (Lenticular)组件140与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150等组件的制作。
[0067] 如图6所示,对于该视差光栅结构131的制作,可通过光蚀刻、凸版转印、凹版转印 等精密制程,可将遮光组件131a与透光组件13化,复制于该透明基材132的一面上。另外, 亦可对该透明基材132的一面上,先涂布一层非透光的薄膜(无图示),该非透光薄膜的颜 色,可为白色、银色或黑色,再利用对位技术与一具有精密定位的错射雕刻机具(无图示), 对于该非透光薄膜,且对应于该多个透光组件13化所存在处,W挖空该处的该非透光薄膜 的作业,W完成该多个透光组件13化的制作,即可完成该视差光栅结构131单一组件的制 作。
[0068] 对于该第一 2D影像组件120的制作,为了简化制程与降低成本,可与该视差光栅 结构131,通过涂布、数字喷印与错射雕刻等技术,同时完成制作,并设于该透明基材132的 一面上。如图11所示,对于该透明基材132的一面上,先涂布一层非透光的白色薄膜131, 再利用数字喷印的技术,将一 2D影像印制于该白色薄膜131上,最后,再利用对位技术与一 具精密定位的错射雕刻机具(无图示),对于该非透光薄膜与该2D影像,且对应于该多个透 光组件13化所存在处,进行挖空该处的作业,W同时完该多个透光组件13化与该第一 2D 影像组件120的制作。
[0069] 对于该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140的制作,可通过卷对卷(Roll-t〇-Roll) 滚印的制程或热压印的制程,即可完成该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140单一组件的制 作。
[0070] 对于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150的制作,可通过平版印刷、数字印刷等制 程,并使用可透光的彩色印墨,将该3D多视景合成影像151,印制于该透明基材152的面上。
[0071] 另外,为了简化结构与降低成本,该第一 2D影像组件120、该视差光栅组件130与 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150等组件的制作,可通过涂布、数字喷印、对位与错射雕刻 等技术,装设于该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140的两面上。如图12所示,对于该透镜阵 列(Lenticular)组件140的透镜结构面14化,先涂布一层非透光的白色薄膜131,再利用 数字喷印的技术,将一 2D影像印制于该白色薄膜131上,最后,再利用一对位技术与一具精 密定位的错射雕刻机具(无图示),对于该非透光薄膜与该2D影像,且对应于该多个透光 组件13化所存在处,进行挖空该处的作业,W同时完该多个透光组件13化与该第一 2D影 像组件120的制作。另外,对于该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140的非透镜结构面,可通 过利用一对位技术与一数字印刷制程,并使用可透光的彩色印墨,将该3D多视景合成影像 151,印制于该非透镜结构面。
[0072] 另外,对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遮光组件131a与透光组件13化,其作用除了提供 等效视景分离作用外,亦具有光圈的效果。亦即,在保持该单元结构宽度Pe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改变遮光组件131a、与透光组件13化的水平宽度B、B,例如:
[0073] Pb = B +5 =B + 5 口)
[0074] 并令
[00巧]8'>8、且复<玄
[007引其中,百、B'系改变后遮光组件131a与透光组件13化的水平宽度,即可达到同时 改善该透镜阵列(Lenticular)组件140所产生鬼影的现象、W及提高该视差光栅组件130 亮度的目的。
[0077] W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W之限定本发明所实施的范围, 例如,W不同的制程技术,W制作产生该2D影像组件、该视差光栅组件、该透镜阵列组件、 该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 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依安装的前后次序,主要包括W 下组件: 一第一光源组件,用W产生一照明的光源; 一第一 2D影像组件,用W提供一 2D影像; 一视差光栅组件,用W提供一视景分离的作用; 一透镜阵列组件,用W提供一视景分离的作用; 一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用W提供一 3D多视景合成影像;W及 一第二光源组件所构成,用W产生一照明的光源; 其中,该视差光栅组件与该透镜阵列组件,具有等效视景分离的作用,对于该第二3D 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提供一致的最佳观赏距离与最佳观赏点;另外,通过该第一光源组 件,对该第一 2D影像组件的照明,W显示由该2D影像;通过该第二光源组件,对该第二3D 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的照明,W显示由该3D多视景合成影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光源组件, 是由一自然光源与一人造光源所构成,其中,该自然光源,为太阳光所构成;另外,该人造光 源,则由广告牌照明的一灯具所构成,借由对该灯具的亮度控制,W不同的亮度,照明该第 一 2D影像组件,或者借由对该灯具的开与关的控制,W显示或不显示该第一 2D影像组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视差光栅组件 由一视差光栅结构与一透明基材所构成,其中,该视差光栅结构设于该透明基材的一面上, 并由多个遮光组件与多个透光组件所构成。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单一个遮光组 件与该单一个透光组件,具有一垂直条状或一倾斜条状结构特征,且分别具有B、B的水平 宽度,另外,该单一个遮光组件与该单一个透光组件,构成一视差光栅的单元结构,并具有 一单元结构的宽度Pb,该目、B、Pb具有W下的关系: P。二 B + B . B=(n-\)B. 其中,n为总视景数;另外,该视差光栅结构,W-安装距离Le,设于该第二3D多视景合 成影像组件前,对于该多视景合成影像,提供视景分离的作用,W显示3D影像。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镜阵列组 件,由多个柱状透镜所构成,每一个该柱状透镜,具有一圆形表面、并具有一垂直条状或一 倾斜条状结构特征;每一个该柱状透镜,具有一透镜焦距t一单元结构宽度町。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效视景分离 的作用,对于该视差光栅组件与该透镜阵列组件,当两者间的t町、Lc、Pc,具有Lc略大于f 与町=Pc的关系、且该透光组件中也位置与每一个该柱状透镜单元结构中也位置,具有一 致的关系时,该视差光栅组件与该透镜阵列组件,具有该等效视景分离的作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2D影像组件 中的该2D影像,具有与该视差光栅组件同样的结构。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3D 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由一 3D多视景合成影像与一透明基材所构成。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光源组 件,由一白色可见光源所构成,该白色可见光源,由多个白光LED、一导光板、多个扩散片、与 多个增亮膜等组件所构成;另外,借由对该些白光LED的亮度控制,W不同的亮度,照明该 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或者借由对该些白光LED的开与关的控制,W显示或不显示 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
10.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视差光栅结 构的制作,是通过光蚀刻、凸版转印、凹版转印的精密制程,将该些遮光组件、与该些透光组 件,复制于该透明基材的表面上。
11.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视差光栅 结构的制作,对该透明基材的表面上,先涂布一层非透光的薄膜,该非透光薄膜的颜色,为 白色、银色或黑色,再利用对位技术与具有精密定位的一错射雕刻机具在该非透光薄膜对 应于透光组件的位置进行缕空作业完成该透光组件的制作,即可完成该视差光栅结构的制 作。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2D影像 组件与该视差光栅组件的制作,通过一涂布、一数字喷印与一错射雕刻的技术,将该2D影 像与该视差光栅结构,设于该透明基材的一面上,亦即,对于该透明基材的一面上,先涂布 一层非透光的白色薄膜,再利用该数字喷印的技术,将该2D影像印制于该白色薄膜上,最 后,再利用一对位技术与具有精密定位的一错射雕刻机具在喷印2D影像的非透光薄膜上 对应于透光组件的位置进行缕空作业,W同时完成透光组件与该2D影像的制作。
13.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柱状透镜的制 作,通过卷对卷滚印的制程或热压印的制程,W完成该透镜阵列组件的制作。
14.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3D多视 景合成影像组件的制作,通过一平版印刷、一数字印刷的制程,并使用可透光的彩色印墨, 将该3D多视景合成影像,印制于该透明基材的表面上。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2D影像 组件、该视差光栅组件与该第二3D多视景合成影像组件等组件的制作,通过一涂布、一数 字喷印、一对位与一错射雕刻的技术,装设于该透镜阵列组件的两面上;亦即,对于该透镜 阵列组件的一透镜结构面,先涂布一层非透光的白色薄膜,再利用数字喷印的技术,将一 2D 影像印制于该白色薄膜上,最后,再利用一对位技术与具有精密定位的一错射雕刻机具喷 印2D影像的非透光薄膜上对应于透光组件的位置进行缕空作业,W同时完成透光组件与 该2D影像的制作;另外,对于该透镜阵列组件的一非透镜结构面,通过一对位技术与一数 字印刷制程,并使用可透光的彩色印墨,将该3D多视景合成影像,印制于该非透镜结构面。
1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持该单元 结构宽度Pe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遮光组件、与透光组件的水平宽度B、B,达到同时改善 该透镜阵列组件所产生鬼影的现象W及提高该视差光栅组件的亮度,其水平宽度改变的条 件,如下式表示: 二公+公二公牛巧, 9 并令 B' >B、且复 <豆; 其中,B、B'是改变后遮光组件与透光组件的水平宽度。
【文档编号】G02B27/22GK104423053SQ201410336294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林明彦, 李侃儒, 秦寿仑, 张钧胜 申请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