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548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投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投影装置包含光源模组及导光件。光源模组包含激发光源、透光盘及分光系统。激发光源用以发出激发光束。透光盘用以接收激发光束,且包含色光产生区及色轮区。色光产生区内分布多个量子点,量子点用以接收部分激发光束以产生受激光束。色轮区位于透光盘并包含多个滤光区以产出复数色光。分光系统用以将受激光束导向色轮区。导光件用以接收并传递多个色光远离光源模组。
【专利说明】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投影装置,尤指一种利用量子点产生受激光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无论是投影装置或液晶萤幕,如何取得色彩纯度的原色光源都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然而过去利用有色发光二极体搭配萤光粉发出白光后,再以滤光片取得各个原色光的发光模式,例如利用蓝色发光二极体搭配黄色萤光粉来发出白光,则可能因为萤光粉的转换效率及演色性皆不佳而衍生出影像品质欠佳的问题。而即便利用多色发光二极体亦不易取得色彩饱和度高的原色光,因此所显示的影像也可能有对比不足或不够鲜艳的状况。
[0003]量子点(quantum dots, QD)是半导体纳米微粒,当量子点经高能量的光源照射后,会因着量子点粒径大小而发出不同波长的受激光。亦即:量子点的粒径越小,如粒径接近2nm时,会发出偏蓝色的受激光;而较大的量子点,如粒径接近6nm时,则会发出趋近红色的受激光。此外,量子点的转换效率佳,且可通过粒径的选择,发出色彩饱和度很高的光。结合上述的优点,量子点被认为可用来解决上述欲利用发光二极体产生高饱和度色彩时所面临到的难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量子点的特性,并实际应用于投影装置以增强影像的视觉效果,即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装置,该投影装置包含光源模组及导光件。光源模组包含激发光源、透光盘及分光系统。激发光源用以发出激发光束。透光盘用以接收激发光束且具有一中心。透光盘包含色光产生区及色轮区。色光产生区内分布多个量子点,该量子点用以接收部分激发光束产生受激光束。色轮区位于透光盘且与色光产生区错位,色轮区包含多个滤光区以产出多个色光。分光系统用以将受激光束导向色轮区。导光件用以接收并传递多个色光远离光源模组。
[0005]较佳的,该色光产生区中任一点至该中心的距离大于或小于该色轮区上任一点至该中心的距离。
[0006]较佳的,该等滤光区包含:红色滤光区,用以产出红光且相对该中心介于第一角度范围;绿色滤光区,用以产出绿光且相对该中心介于第二角度范围;及,蓝色滤光区,用以产出蓝光且相对该中心介于第三角度范围。
[0007]较佳的,该多个量子点均匀分布在该色光产生区内。
[0008]较佳的,该激发光束为蓝色激光光束,及该受激光束包含红色受激光及绿色受激光。
[0009]较佳的,该分光系统包含:分光片,位于该激发光源及该透光盘之间,用以使该激发光束穿透该分光片以入射该色光产生区,并反射该受激光束;第一反射镜,用以反射经该色光产生区的该激发光束,其中该透光盘位于该分光片及该第一反射镜之间;第二反射镜,用以反射自该第一反射镜反射的该激发光束;第三反射镜,用以反射自该第二反射镜反射的该激发光束,其中自该第三反射镜反射的该激发光束穿透该分光片,并与自该分光片反射的该受激光束混合为混色光;及第四反射镜,用以将该混色光反射至该色轮区。
[0010]较佳的,该色光产生区包含反射面,位于该色光产生区相对于该激发光源的相反侦牝用以反射经该色光产生区的该激发光束。
[0011]较佳的,该激发光束包含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光束及第二光束,且该分光系统包含:分色偏振片,位于该激发光源及该透光盘之间,用以使该第一光束穿透该分色偏振片并反射混色光,该混色光由自该色光产生区的该受激光束及部分该激发光束组成;四分之一波片,位于该分色偏振片及该透光盘之间,用以使经该色光产生区至该分色偏振片的部分该激发光束具有与该第二光束相同的偏振方向;及反射镜,用以接收并反射该混色光至该色轮区。
[0012]较佳的,该色光产生区包含:红光产生区,相邻该红色滤光区且相对该中心介于该第一角度范围且分布多个红光量子点;绿光产生区,相邻该绿色滤光区且相对该中心介于该第二角度范围且分布多个绿光量子点;及蓝光产生区,相邻该蓝色滤光区并相对该中心介于该第三角度范围且无分布该量子点。
[0013]较佳的,该激发光束为紫外光,该受激光束包含红色受激光、蓝色受激光及绿色受激光。
[0014]较佳的,该分光系统包含:分光片,位于该激发光源及该透光盘之间,其中该紫外光穿透该分光片且入射该色光产生区以产出由该受激光束组成的混色光,该分光片反射该混色光;及反射镜,用以反射经该分光片的该混色光至该色轮区。
[0015]较佳的,该色光产生区包含:红光产生区,相邻该红色滤光区并相对该中心介于该第一角度范围且分布多个红光量子点;绿光产生区,相邻该绿色滤光区并相对该中心介于该第二角度范围且分布多个绿光量子点;及蓝光产生区,相邻该蓝色滤光区并相对该中心介于该第三角度范围且分布多个蓝光量子点。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投影装置可将量子点的特性有效地利用在投影装置上,并取得饱和度高的各色光源,进而增强投影装置显示影像的品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0的示意图。该投影装置10包含光源模组100及导光件200。该光源模组100包含激发光源110、透光盘120及分光系统130。该激发光源I1可发出激发光。该透光盘120用以接收该激发光且具有一中心120c,该透光盘120包含色光产生区122及色轮区124。该色光产生区122内分布多个量子点,该量子点在接收该激发光后可产生受激光。该色轮区124位于该透光盘120上且与该色光产生区122错位。该分光系统130可将该量子点发出的该受激光导向该色轮区124。
[0024]图1中,该色轮区124包含红色滤光区124R、绿色滤光区124G及蓝色滤光区124B,该红色滤光区124R用以吸收红光以外的光线,该绿色滤光区124B用以吸收绿光以外的光线,而该蓝色滤光区124B用以吸收蓝光以外的光线。此外,该红色滤光区124R相对于该中心120c介于第一角度范围Q1,该绿色滤光区124G相对于该中心120c介于第二角度范围Θ 2,而该蓝色滤光区124B相对于该中心120c介于第三角度范围Θ 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角度范围Q1、该第二角度范围θ2及该第三角度范围03可具有相异或相同的度数,并可依应用的特性来调整角度大小,以分配该红色滤光区124R、该绿色滤光区124G及该蓝色滤光区124Β的大小。
[0025]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分光系统130可包含分光片131、第一反射镜132、第二反射镜133、第三反射镜134及第四反射镜135。该分光片131位于该激发光源110及该透光盘120之间,用以使该激发光源110所发出的激发光束A穿透该分光片131以入射该透光盘120的该色光产生区122。此时该色光产生区122中分布的该量子点即会受到该激发光束A的激发,而发出受激光束B。在该投影装置10中,该激发光源110所发出的该激发光束A可为蓝色的激光光束。由于蓝色的激光光束的色彩饱和度很高,因此可作为混合白光的原色光,并可适当挑选该色光产生区122上所分布的量子点的粒径,使得量子点所发出的该受激光束B仅包含红色受激光及绿色受激光。由于该分光片131的材质为能使蓝色波长光穿透,并使其他波长光线反射,因此该分光片131亦可将该受激光束B反射至该第四反射镜135。
[0026]此外,该激发光源110发出的该激发光束A的部分激发光束Al可穿透该色光产生区122中未分布有量子点的区域,而该第一反射镜132、该第二反射镜133、该第三反射镜134即可将穿透该色光产生区122的该激发光束Al导引至与自该分光片131反射的受激光束BI的相同路径上。该第一反射镜132可设置于该透光盘120相对于该分光片131的另一侧,亦即,该透光盘120位于该分光片131及该第一反射镜132之间。该第一反射镜132可反射穿透该色光产生区122的该激发光束Al。该第二反射镜133可反射自该第一反射镜132反射的激发光束Α2,该第三反射镜134可反射自该第二反射镜133反射的激发光束A3。而自该第三反射镜134反射的激发光束Α4会穿透该分光片131,并与自该分光片131反射的该受激光束BI混合为混色光C。该第四反射镜135则可将该混色光C反射至该色轮区 124。
[002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个量子点可均匀分布在该色光产生区122内,此时该受激光束B为由红色受激光及绿色受激光所组合而成的黄色混色光,而该混色光C即由自该第三反射镜134反射的该受激光束BI (为黄色混色光)及该激发光束Α4 (为蓝色激光光束)所混合而成的白色光。由于该色轮区124会以该中心120c为中心旋转,因此该混色光C会在不同时段分别通过该红色滤光区124R、该绿色滤光区124B及该蓝色滤光区124B,而分别产生色彩饱和的红色光CK、绿色光Ce及蓝色光CB。该导光件200即可用以接收并传递该红色光Ck、该绿色光Ce及该蓝色光Cb远离该光源模组100。
[0028]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多个量子点亦可根据其他方式分布在色光产生区中。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0’的示意图。该投影装置10’与上述实施例的该投影装置10的差别在于该投影装置10’的光源模组100’可利用透光盘120’来代替该投影装置10中该透光盘120的功能。该透光盘120’具有一中心120c’,该透光盘120’包含色光产生区122’及色轮区124’。该色轮区124’包含红色滤光区124’ R、绿色滤光区124’ G及蓝色滤光区124’ B,而该色光产生区122’包含红光产生区122’ R、绿光产生区122’ G及蓝光产生区122’ B。该红光产生区122’ R与该红色滤光区124’ R相邻且分布多个可发出红色激发光的红光量子点,该红光产生区122’ R与该红色滤光区124’ R相对中心120’ c介于第一角度范围Θ ’ 10该绿光产生区122’ G与该绿色滤光区124’ G相邻且分布复数个可发出绿色激发光的绿光量子点,该绿光产生区122’G与该绿色滤光区124’G相对该中心120’ c介于第二角度范围Θ ’ 2。该蓝光产生区122’ B与该蓝色滤光区124’ B相邻且无分布量子点,亦即该激发光束A可穿透该蓝光产生区122’B进入分光系统130,该蓝光产生区122’ B与该蓝色滤光区124’ B相对该中心120’ c是介于第三角度范围Θ ’ 3。
[0029]由于该色光产生区122’中的该红光产生区122’R、该绿光产生区122’G及该蓝光产生区122’B是分别独立的区域,因此受激光束B’以及之后经过分光系统130入射的混色光C’会具有较为单纯的颜色。且由于红光产生区122’R、绿光产生区122’G及蓝光产生区122’ B是分别与该红色滤光区124’ R及该绿色滤光区124’ G相邻,因此被导入该红色滤光区124’ R的该混色光C’会是以红色为主的混色光,被导入该绿色滤光区124’ G的该混色光C’会是以绿色为主的混色光,而被导入该蓝色滤光区124’ B的该混色光C’会是以蓝色为主的混色光。如此一来,被该色轮区124’所过滤的光线比例即可以大为降低,使得进入该导光件200的色光亮度可获得提升,而该投影装置10’的整体发光效率也更为提高。
[0030]上述该投影装置10和该投影装置10’即可将量子点的特性有效地利用在投影装置上,并取得饱和度高的各色光源,进而增强投影装置显示影像的品质。
[0031]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30的示意图。该投影装置30与该投影装置10的差别在于该投影装置30的光源模组300可用透光盘320及分光系统330来取代该透光盘120及该分光系统130的功能。该透光盘320具有一中心320c,该透光盘320包含色光产生区322及色轮区324。该色轮区324的构造可与该投影装置10的该色轮区124相同。该色光产生区322上分布有复数个红光量子点及绿光量子点,且该色光产生区322包含反射面326。反射面326位于该色光产生区322相对于该激发光源110的相反侧。该分光系统330包含分色偏振片331、四分之一波片332及反射镜333。该分色偏振片331位于该激发光源110及该透光盘320之间,且该分色偏振片331可对蓝色光有偏振效果并可使其他色光直接穿透,例如,仅使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蓝色光通过,而使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蓝色光反射,并可使其他色光直接通过。该四分之一波片332位于该分色偏振片331及该透光盘320之间,该四分之一波片332可改变穿透光线的偏振方向,例如原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入射光线在通过该四分之一波片332两次之后,会使入射光线的偏振方向变为第二偏振方向,而与第一次入射时的该第一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其中该第一偏振方向可为P偏振方向或S偏振方向。
[003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若该激发光源110所发出的该激发光束A是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蓝色激光光束,则该激发光束A将可穿透该分色偏振片331并经过该四分之一波片332后入射该色光产生区322。此时,该色光产生区322上的多个量子点即会发出受激光束B,而该反射面326则会反射穿透该色光产生区322中未分布有量子点区域的部分激发光束A。经该反射面326反射的激发光束Al会再次经过该四分之一波片332,使得该激发光束Al的偏振方向会由原来该激发光束A的该第一偏振方向变成与该第一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二偏振方向。由于该激发光束Al具有该第二偏振方向且该受激光束B为非蓝色的受激光,因此该分光偏振片331可将由该激发光束Al以及该受激光束B组合而成混色光C反射至该反射镜333,而该反射镜333可接收并反射混色光C至该色轮区324。
[003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量子点可均匀分布在该色光产生区322内,此时该受激光束B是为由绿色受激光及红色受激光所组合而成的黄色混色光,而该混色光C即是由该受激光束B与该激发光束Al (为蓝色激光光束)所混合而成的白色光。由于该色轮区324会以中心320c为中心旋转,因此该混色光C会分别在不同时段通过红色滤光区324R、绿色滤光区324G及蓝色滤光区324B,而分别产生色彩饱和的红色光CK、绿色光Ce及蓝色光CB。导光件200即可用以接收并传递该红色光Ck、该绿色光Ce及该蓝色光Cb远离该光源模组300。
[0034]然而,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复数量子点的分布方式亦可与图2中色光产生区122’上的量子点有相同的分布方式,亦即可将该色光产生区322分为红光产生区、绿光产生区及蓝光产生区并分别与红色滤光区、绿色滤光区及蓝色滤光区相邻。如此一来,经过该分光系统330入射的该色轮区324的混色光也会具有较为单纯的颜色,使得该色轮区324所过滤的光线比例降低,进而提升进入该导光件200的色光亮度,并使该投影装置30的整体发光效率也更为提高。
[0035]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该投影装置30即可将量子点的特性有效地利用在投影装置上,并取得饱和度高的各色光源,进而增强投影装置显示影像的品质。
[0036]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40的示意图。该投影装置40包含光源模组400及导光件200。该光源模组400包含激发光源410、透光盘420及分光系统430。激发光源410可用以发出激发光束A,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激发光束A可为紫外光。该透光盘420用以接收该激发光束A且具有一中心420c,该透光盘420包含色光产生区422及色轮区424。该色光产生区422上分布有红光量子点、绿光量子点及蓝光量子点,当接收到紫外光的照射时,红光量子点、绿光量子点及蓝光量子点会分别发出红色受激光、绿色受激光及蓝色受激光。该色轮区424的构造可与投影装置10的色轮区124具有相同的构造。
[003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分光系统430包含分光片431及反射镜432。该分光片431位于该激发光源410及该透光盘420之间。该分光片431的材质可使紫外光穿透,并可使可见色光反射。由于该激发光源410所发出的该激发光束A系为紫外光,因此该激发光束A会穿透该分光片431并入射该色光产生区422,并使得该色光产生区422上分布的量子点产生红色、绿色及蓝色的受激光,而分光片431则会将红色受激光Bk、绿色受激光Be及蓝色受激光Bb所组成的混色光C反射至该反射镜432。该反射镜432则可反射经该分光片431反射的该混色光C至该色轮区424。
[003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量子点可均匀分布在该色光产生区422内,此时该混色光C即是由该红色受激光Βκ、该绿色受激光Be及该蓝色受激光Bb所组合而成白光。由于该色轮区424会以该中心420c为中心旋转,因此该混色光C会在不同时段分别通过红色滤光区424R、绿色滤光区424G及蓝色滤光区424B,而分别产生色彩饱和的红色光Ck、绿色光Ce及蓝色光CB。该导光件200即可接收并传递该红色光Ck、该绿色光Ce及该蓝色光Cb远离该光源模组400。
[0039]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多个量子点亦可根据其他方式分布在色光产生区中。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40’的示意图。该投影装置40’与投影装置40的差别在于该投影装置40’的光源模组400’可利用透光盘420’来代替该投影装置10中该透光盘420的功能。该透光盘420’具有一中心420’ C,且该透光盘420’包含色光产生区422’及色轮区424’。该色轮区424’包含红色滤光区424’ R、绿色滤光区424’ G及蓝色滤光区424’ B,而该色光产生区422’包含红光产生区422’ R、绿光产生区422’ G及蓝光产生区422’ B。该红光产生区422’ R与该红色滤光区424’ R相邻且分布多个可发出红色激发光的红光量子点,该红光产生区422’ R与该红色滤光区424’ R相对该中心420’ c介于第一角度范围Θ'。该绿光产生区422’G与该绿色滤光区424’G相邻且分布多个可发出绿色激发光的绿光量子点,该绿光产生区422’G与该绿色滤光区424’G相对该中心420’c介于第二角度范围Θ ’ 2。该蓝光产生区422’ B与该蓝色滤光区424’ B相邻且分布多个可发出蓝色激发光的蓝光量子点,该蓝光产生区422’ B与该蓝色滤光区424’ B相对该中心420’ c介于第三角度范围Θ ’ 3。
[0040]由于该色光产生区422’中的该红光产生区422’R、该绿光产生区422’G及该蓝光产生区422’B分别独立的区域,因此经过分光系统430入射的混色光C’也会具有较为单纯的颜色,且由于该红光产生区422’ R、该绿光产生区422’ G及该蓝光产生区422’ B分别与该红色滤光区424R、该绿色滤光区424G及该蓝色滤光区424B相邻,因此被导入该红色滤光区424’ R的该混色光C’会是以红色为主的混色光,被导入该绿色滤光区424’ G的该混色光C’会是以绿色为主的混色光,而被导入该蓝色滤光区424’ B的该混色光C’会是以蓝色为主的混色光。如此一来,被该色轮区424’所过滤的光线比例即可以大为降低,使得进入该导光件200的色光亮度可获得提升,而该投影装置40’的整体发光效率也更为提高。
[0041]此外,在图4中,该投影装置40的该透光盘420具有该中心420c,且该色光产生区422是位于该色轮区424的外侧,亦即该色光产生区422中的任一点至该中心420c的距离大于该色轮区424上任一点至该中心420c的距离。然而图4的该投影装置40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色光产生区亦可在色轮区的内侧。
[0042]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60的示意图。该投影装置60与上述实施例该投影装置40的差异在于该投影装置60的色光产生区622是位于色轮区624的内侧,亦即该色光产生区622中的任一点至中心620c的距离可小于该色轮区624上任一点至该中心620c的距离。此外,在该投影装置60中,分光系统630的分光片631的材质与该分光片431相同,然而该分光片631系位于激发光源610及透光盘620的该色光产生区622之间。因此该激发光源610所发出的激发光束A会穿透该分光片631并入射位于该透光盘620内侧的该色光产生区622,并使得该色光产生区622上分布的量子点产生红色、绿色及蓝色的受激光,而该分光片631则可将红色受激光Bk、绿色受激光Be及蓝色受激光Bb所组成的混色光C反射至反射镜632。该反射镜632则可反射经该分光片631反射的该混色光C至该色轮区624。如此一来,该投影装置60仍可有效地利用量子点的特性以增强投影装置显示影像的品质。此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透光盘亦可根据系统的需要设计为圆形以外的其他形状。
[0043]上述投影装置40、投影装置40’及投影装置60皆可将量子点的特性有效地利用在投影装置上,并取得饱和度高的各色光源,进而增强投影装置显示影像的品质。
[0044]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影装置可将量子点的特性有效地利用在投影装置上,并取得饱和度高的各色光源,进而增强投影装置显示影像的品质。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光源模组,该光源模组包含: 激发光源,用以发出激发光束; 透光盘,用以接收该激发光束且具有一中心,该透光盘包含: 色光产生区,该色光产生区内分布多个量子点,该量子点接收部分该激发光束产生受激光束; 色轮区,位于该透光盘且与该色光产生区错位,该色轮区包含多个滤光区以产出多个色光;以及 分光系统,用以将该受激光束导向该色轮区;以及 导光件,接收并传递该多个色光远离该光源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色光产生区中任一点至该中心的距离大于或小于该色轮区上任一点至该中心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滤光区包含: 红色滤光区,用以产出红光且相对该中心介于第一角度范围; 绿色滤光区,用以产出绿光且相对该中心介于第二角度范围 '及 蓝色滤光区,用以产出蓝光且相对该中心介于第三角度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量子点均匀分布在该色光产生区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激发光束为蓝色激光光束,及该受激光束包含红色受激光及绿色受激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光系统包含: 分光片,位于该激发光源及该透光盘之间,用以使该激发光束穿透该分光片以入射该色光产生区,并反射该受激光束; 第一反射镜,用以反射经该色光产生区的该激发光束,其中该透光盘位于该分光片及该第一反射镜之间; 第二反射镜,用以反射自该第一反射镜反射的该激发光束; 第三反射镜,用以反射自该第二反射镜反射的该激发光束,其中自该第三反射镜反射的该激发光束穿透该分光片,并与自该分光片反射的该受激光束混合为混色光;及第四反射镜,用以将该混色光反射至该色轮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色光产生区包含反射面,位于该色光产生区相对于该激发光源的相反侧,用以反射经该色光产生区的该激发光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激发光束包含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光束及第二光束,且该分光系统包含: 分色偏振片,位于该激发光源及该透光盘之间,用以使该第一光束穿透该分色偏振片并反射混色光,该混色光由自该色光产生区的该受激光束及部分该激发光束组成; 四分之一波片,位于该分色偏振片及该透光盘之间,用以使经该色光产生区至该分色偏振片的部分该激发光束具有与该第二光束相同的偏振方向;及反射镜,用以接收并反射该混色光至该色轮区。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色光产生区包含: 红光产生区,相邻该红色滤光区且相对该中心介于该第一角度范围且分布多个红光量子点; 绿光产生区,相邻该绿色滤光区且相对该中心介于该第二角度范围且分布多个绿光量子点;及 蓝光产生区,相邻该蓝色滤光区并相对该中心介于该第三角度范围且无分布该量子点。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激发光束为紫外光,该受激光束包含红色受激光、蓝色受激光及绿色受激光。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光系统包含: 分光片,位于该激发光源及该透光盘之间,其中该紫外光穿透该分光片且入射该色光产生区以产出由该受激光束组成的混色光,该分光片反射该混色光;及反射镜,用以反射经该分光片的该混色光至该色轮区。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色光产生区包含: 红光产生区,相邻该红色滤光区并相对该中心介于该第一角度范围且分布多个红光量子点; 绿光产生区,相邻该绿色滤光区并相对该中心介于该第二角度范围且分布多个绿光量子点;及 蓝光产生区,相邻该蓝色滤光区并相对该中心介于该第三角度范围且分布多个蓝光量子点。
【文档编号】G03B21/20GK104267569SQ20141048409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发明者】李国骏, 徐坚镪 申请人: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