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552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包含显示面板、背光模块以及滚轮。背光模块相对显示面板设置,且背光模块包含透光区域、出光区域以及周围区域,其中周围区域介于透光区域与出光区域之间。透光区域包含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与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背光模块包含第一增亮膜,第一增亮膜包含多个第一微结构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其中通过周围区域内且没有与第一边缘相接的第一微结构的聚光效率小于只通过出光区域的第一微结构的聚光效率。滚轮相对透光区域设置,且显示面板与滚轮分别位于背光模块的相对两侧。
【专利说明】显示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更特别有关于一种具有增亮膜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而言,现行的拉霸机(Slot machine)显示器,为了要使得画面中连续滚动的 图案更具立体感,可在显示器中设置一个实体的滚轮。藉由滚轮的转动,使得使用者在观看 显示器时可感受到滚轮图案的转动是立体的,而不是显示在二维平面上的物体。
[0003] 为了呈现出显示器内部实体的滚轮,通常显示器内部的背光模块对应滚轮的位置 处是可透视的。亦即,当使用者在观看显示器时,滚轮转动的画面可直接透过背光模块以及 显示面板等显示器内部的组件而呈现在使用者面前。为了让使用者看到转动中的滚轮,其 中一个作法是将背光模块对应滚轮的位置处挖洞。然而,背光模块在挖洞后,在洞的边缘处 可能会出现亮度较差的『灰区』。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其包含显示面板、背 光模块以及滚轮。背光模块相对显示面板设置,并包含透光区域、出光区域以及周围区域, 其中周围区域介于透光区域与出光区域之间。透光区域包含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与 包含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且第一边缘连接第二边缘。背光模块 包含第一增亮膜,且第一增亮膜包含多个第一微结构。此些第一微结构沿着第一方向排列, 其中通过周围区域且没有与第一边缘相接的第一微结构的聚光效率,小于只通过该出光区 域的该些第一微结构的聚光效率。滚轮相对透光区域设置,且显示面板与滚轮分别位于背 光模块的相对两侧。
[0005] 如此一来,藉由将背光模块中的增亮膜设计出局部聚光效率较小的结构,可避免 出光区域与透光区域的边界出产生明显的明暗对比,进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灰区』的问 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为让本发明及其优点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参考如下:
[0007] 图1绘示本揭示内容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爆炸图;
[0008] 图2绘示图1的背光模块的立体图;
[0009] 图3绘示2图的背光模块的正面局部放大图;
[0010] 图4A与图4B分别绘示图1中的第一增亮膜与第二增亮膜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11] 图5绘示图2中第一增亮膜沿着AA'线段的剖面图的第一具体态样;
[0012] 图6绘示图5的第一增亮膜,沿着图2中的BB'线段的剖面图;
[0013] 图7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二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5 ;
[0014] 图8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三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5 ;
[0015] 图9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四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5 ;
[0016] 图10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五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5 ;
[0017] 图11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六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6 ;
[0018] 图12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七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6 ;
[0019] 图13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八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6 ;
[0020] 图14绘示本揭示内容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爆炸图;
[0021] 图15绘示本揭示内容再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爆炸图。
[0022] 10、20、30 :显示器
[0023] 110:显示面板
[0024] 110a、120a:表面
[0025] 120 :背光模块
[0026] 121 :第一增亮膜
[0027] 121a、121a' :第一微结构
[0028] 122 :第二增亮膜
[0029] 122a :第二微结构
[0030] 123 :导光板
[0031] 124:第一光源
[0032] 125 :第二光源
[0033] 126 :反射片
[0034] 127 :扩散片
[0035] 130 :滚轮
[0036] 131:图案
[0037] 140 :控制单元
[0038] 150、350 :切换面板
[0039] R1 :透光区域
[0040] R2:出光区域
[0041] R3:周围区域
[0042] L1 :第一边缘
[0043] L1'、L2' :边界
[0044] L2 :第二边缘
[0045] C1 :第一中央段
[0046] B1 :第一侧缘段
[0047] C2 :第二中央段
[0048] B2 :第二侧缘段
[0049] X:第一方向
[0050] Y:第二方向
[0051] Z:第三方向
[0052] la :棱线
[0053] 2a :第一斜面
[0054] 2b :第二斜面
[0055] hi :高度
[0056] D1:间隔
[0057] P1:间距
[0058] T1 :第一波峰
[0059] T2 :第二波峰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揭示内容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 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揭示内 容。此外,图式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使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组 件将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0061] 本文中所使用的『约』、『大约』或『大致』是用以修饰任何可些微变化的数量,但这 种些微变化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于实施方式中若无特别说明,则代表以『约』、『大约』或『大 致』所修饰的数值的误差范围一般是容许在百分之二十以内,较佳地是于百分之十以内,而 更佳地则是于百分之五以内。
[0062] 首先,下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器可为一种应用于拉霸机(slot machine)的显示器。 更具体而言,下述实施例的显示器中,可显示出连续滚动的图案。此外,当显示器在显示连 续滚动的图案时,可呈现出深浅或前后的立体化(三维)视觉效果,而当显示器没有在显示 连续滚动的图案时,可呈现出平面的(二维)显示效果,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类应用为限。 凡是需在显示器中显示出深浅或前后的立体化影像效果,并且可适时的由立体的影像效果 切换至二维的影像效果的显示器,皆可能为下述实施例的显示器可应用的范畴。
[0063] 请参考图1,其绘示本揭示内容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 施例中,显示器10可包含有显示面板110、背光模块120以及滚轮130,其中显示面板110与 滚轮130分别位于背光模块120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滚轮130上具有图案131,且 当滚轮130转动时,滚轮130上连续滚动的图案131可透过显示器10内部的背光模块120 以及显示面板110等组件,呈现在使用者面前,以达到立体化呈现滚轮130上的图案131转 动的功效。
[0064] 更具体而言,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20相对显不面板110设置。换言之,背光 模块120的一表面120a与显不面板110的一表面110a面对面设置。此外,请一并参考图 2所绘示的背光模块12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背光模块120包含透光区域R1、出光区域 R2以及周围区域R3。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区域R1可为开口,并且此开口可为贯穿背光模块 120前后表面的信道,任何方向性的光线可在此通道中行进而不被阻挠。滚轮130相对透光 区域R1设置(请一并参照图1)。如此,当滚轮130转动时,可经由透光区域R1并搭配显示 面板110对应透光区域R1的部分呈透视,使滚轮130上连续滚动的图案131呈现在使用者 面前,达到立体化的视觉效果。
[0065] 出光区域R2为背光模块120表面120a光线大致均匀射出的区域。大致而言,出 光区域R2所发出的光线为亮度均匀的面光源,并且朝向显示面板110发光,使得显示面板 110可进行二维的画面显示。
[0066] 周围区域R3介于透光区域R1与出光区域R2之间,周围区域R3为背光模块120 表面120a发出的光线亮度较出光区域R2微弱的区域。在一实施例中,周围区域R3的范围 大小大约与习知技术中的『灰区』所占据的范围相近。在另外一实施例中,周围区域R3约 为透光区域R1向出光区域R2的方向延伸大约2毫米至大约10毫米的区域,其所占据的范 围至少大于或等于习知技术中的『灰区』。
[0067] 在部分实施例中,周围区域R3所发出的光线可进一步地比习知技术中的『灰区』 的光线亮度更低。具体而言,在本揭示内容的部份实施例中,增亮膜的周围区域R3的聚光 效率小于习知技术中『灰区』地带的聚光效率。如此一来,使得使用者不会察觉或难以查觉 到透光区域R1以及出光区域R2的交界处有明显的明暗对比,也就是不会使人感受到周围 区域R3的存在。
[0068]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20的周围区域R3所发出的光线亮度可由出光区 域R2朝向透光区域R1逐渐减弱,使得使用者不会察觉或难以查觉到透光区域R1以及出光 区域R2的交界处有明显的明暗对比。
[0069] 请一并参考图3,其绘示图2的背光模块120的正面局部放大图。如图3所示,透 光区域R1包含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边缘L1,以及包含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边 缘L2,且第一边缘L1连接第二边缘L2,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为不同的两个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可实质正交,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周围 区域R3可为以第一边缘L1为边界以及以第二边缘L2为边界往出光区域R2延伸约2毫米 至约10毫米的区域。
[0070] 以下实施例将先说明背光模块120中可包含的组件,并接着将配合图式具体的说 明下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模块120如何降低或消除透光区域R1、周围区域R3与出光区域R2 的交界处间的明暗对比。
[0071] 请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20举例而言还可包含第一增亮膜121、第二 增亮膜122、导光板123、两个第一光源124、反射片126以及扩散片127等。第一光源124 可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但不以此为限。以图1而言,背光模块120可为侧入式的背光模块, 两个第一光源124分别位于导光板123的两个侧面(上侧面以及下侧面),但不以此为限。 第一光源124的数目也不设限于两个,可视需求调整。
[0072] 反射片126位于滚轮130与导光板123之间,以将第一光源124的光线尽量朝显 不面板110的方向照射。扩散片127位于第一增亮膜121与导光板123之间,以提高背光 模块120出光区域R2的光线均匀度,扩散板127的数目与位置亦可视需求做调整。第一增 亮膜121例如位于导光板123与显示面板110之间。详细来说,第一增亮膜121例如位于 第二增亮膜122与扩散片127之间,第二增亮膜122例如位于第一增亮膜121与显示面板 110之间。第一、第二增亮膜121U22可提高背光模块120的发光亮度。简言之,以图1而 言,背光模块120中各个光学膜层的排列沿着一第三方向Z可依序为第二增亮膜122、第一 增亮膜121、扩散片127、导光板123以及反射片126,其中第三方向Z大致垂直于第一方向 X以及第二方向Y,然不限于此,此排列次序亦可依实际需求调整。
[0073] 请继续参考图1,显示器10可更包含第二光源125,且第二光源125可位于滚轮 130往第二方向Y延伸的路径上。简言之,第二光源125位于滚轮130的上方,用以提供给 滚轮130光线,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滚轮130内部可具有容置空间,第二光源 125可设置于滚轮130内部的容置空间中,使得滚轮130本身可透射出光线。需说明的是, 上述显示器10内所举例说明的光学膜层的种类或光学组件的排列顺序与位置并非用以限 制本发明,例如在一变化实施例中,显示器10可不包含有第二光源125,显示器10可藉由背 光模块120的导光板123上接近透光区域R1处的导光结构设计,将部分第一光源124的光 线导向滚轮130照射。
[0074] 接着,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4A图4B,图4A与图4B分别绘示图1中的第一增亮膜 121与第二增亮膜122的局部放大图,且图4A以图4B分别绘示有省略线,以突显第一增亮 膜121与第二增亮膜122上的棱镜柱结构。如图4A所示,背光模块120的第一增亮膜121 包含多个第一微结构121a,此些第一微结构121a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换句话说,在第一 方向X上,可重复出现此些第一微结构121a。并且,通过周围区域R3且没有与第一边缘L1 相接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小于只通过出光区域R2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 率,达到减缓明暗对比的功效。另外,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周围区域R3(如图4A所示)的第 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在第一方向X上自周围区域R3外侧朝向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 缘L2逐渐变小。具体而言,请一并参考图2至图4A,第一微结构121a在左右方向上(即第 一方向X),其聚光效率由周围区域R3与出光区域R2的边界处朝向周围区域R3与透光区 域R1的边界处逐渐缩小。如此一来,背光模块120的周围区域R3所发出的光线亮度可在 第一方向X上,由出光区域R2朝向透光区域R1逐渐减弱,以使得周围区域R3与相邻的透 光区域R1或出光区域R2相较,不会有明显的明暗对比存在,并具有更好的画面品味。
[0075] 请继续参考图2至图4B,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20的第二增亮膜122相对第一 增亮膜121设置,且第二增亮膜122包含多个第二微结构122a,此些第二微结构122a沿着 第二方向Y排列。换句话说,在第二方向Y上,可重复出现此些第二微结构122a。并且,通 过周围区域R3且没有与第二边缘L2相接的第二微结构122a的聚光效率小于只通过出光 区域R2的第二微结构122a的聚光效率,达到减缓明暗对比的功效。另外,在一实施例中, 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二微结构122a的聚光效率,在第二方向Y上自周围区域R3的外侧朝 向透光区域R1第一边缘L1逐渐变小。具体而言,第二微结构122a在上下方向上(即第5B 图中的第二方向Y),其聚光效率由周围区域R3与出光区域R2的边界处朝向周围区域R3与 透光区域R1的边界处逐渐缩小。如此一来,背光模块120的周围区域R3所发出的光线亮 度可在第二方向Y上,由出光区域R2朝向透光区域R1逐渐减弱,以达到消除出光区域R2、 周围区域R3与透光区域R1的边界处的明暗对比的问题,具有更好的画面品味。此外,藉由 上述第一增亮膜121与第二增亮膜122在周围区域R3中聚光效率的渐弱设计,可使得背光 模块120在出光区域R2与周围区域R3的交界处的发光亮度较为均匀,以提升显示器10整 体画面的品味(quality)。
[0076] 值得一提的是,请参考图4A与图4B,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增亮膜121的第一边缘 L1可更包含第一中央段C1与第一侧缘段B1,其中第一侧缘段B1位于第一中央段C1与第 二边缘L2之间。并且,连接到第一中央段C1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与只通过出光 区域R2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实质上相等。
[0077] 此外,连接到第一侧缘段B1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可在第一方向X上朝 向第一中央段C1逐渐变大。更具体而言,若在第一增亮膜121上,沿着第二边缘L2朝向第 二方向Y定义一条边界L2 '。则如图4A所示,此条边界L2 '上的聚光效率最弱,接着由此条 边界L2'分别往左右两侧的聚光效率逐渐增强,并且在左侧到达只通过出光区域R2的第一 微结构121a以及在右侧到达第一中央段C1的第一微结构121a,二者聚光效率皆增强至大 致一样的强度。简言之,在一实施例中,边界L2'两侧的聚光效率为由弱逐渐变强的大致对 称发展。如此一来,在出光区域R2与透光区域R1的边界处也不会有明显的明暗对比产生。
[0078] 类似地,如图4B所示,第二增亮膜122的第二边缘L2可包含第二中央段C2与第 二侧缘段B2,其中第二侧缘段B2位于第二中央段C2与第一边缘L1之间。并且,连接到第 二中央段C2的第二微结构122a的聚光效率,与只通过出光区域R2的第二微结构122a的 聚光效率实质相等。此外,连接到第二侧缘段B2的第二微结构122a的聚光效率,可在第二 方向Y上朝向第二中央段C2逐渐变大。因此,若在第二增亮膜122上,沿着第一边缘L1朝 向第一方向X定义一条边界L1',则边界L1'向两侧的聚光效率为由弱逐渐变强的对称发 展。如此一来,在出光区域R2与透光区域R1的边界处也不会有明显的明暗对比。
[0079]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缘段B1可自第二边缘L2向第一中央段C1延伸约2毫米至 约10毫米,第二侧缘段B2可自第一边缘L1向第二中央段C2延伸约2毫米至约10毫米。 更具体而言,第一侧缘段B1在第一方向X上的延伸长度与周围区域R3自透光区域R1在第 一方向X往出光区域R2延伸长度可一致,以及第二侧缘段B2在第二方向Y上的延伸长度 与周围区域R3自透光区域R1在第二方向Y往出光区域R2延伸长度可一致。亦即,在第一 增亮膜121的第一方向X上,边界L2'两侧延伸约2毫米至约10毫米的范围内的结构是对 称的。同理,第二增亮膜122的第二方向Y上,边界L1'往两侧延伸约2毫米至约10毫米 的范围内的结构是对称的。此对称结构有助于制程上较容易且快速的制造可消除出光区域 R2与透光区域R1之间明暗对比的第一增亮膜121与第二增亮膜122。
[0080] 上述实施例可藉由将背光模块120中的第一增亮膜121与第二增亮膜122迭合 后,因为第一增亮膜121在的第一方向X上透光区域R1外的向外延伸的左右两侧以及第二 增亮膜122在第二方向Y上透光区域R1外的向外延伸的上下两侧,可分别具有聚光效率由 弱渐强的设计,所以背光模块120在出光区域R2与周围区域R3的交界处,不会有明显的亮 暗差别,因而可使得显示器10可具有良好的画面品味。并且,若再搭配第一增亮膜121的 透光区域R1在第一方向X上向内沿伸的第一侧缘段B1的第一微结构121a以及第二增亮 膜122的透光区域R1在第二方向Y上向内沿伸的第二侧缘段B2的第二微结构122a,分别 具有聚光效率由弱到强的设计,更能提升画面品味。
[0081] 上述实施例主要揭示了一种聚光效率逐渐变化的设计,但应注意的是,本发明的 部分实施例中,周围区域R3所发出的光线只要比习知技术中的『灰区』的光线亮度更低,也 一样可以使得背光模块120在出光区域R2与透光区域R1的交界处,较不会有明显的明暗 对比。
[0082] 接着,本揭示内容将以多个例示性实施例,更进一步揭露周围区域R3内,各种可 以使聚光效率有强弱变化的增亮膜微结构。然,需先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所揭示的结构只 是举例,任何藉由将周围区域R3内的聚光效率由出光区域R2往透光区域R1逐渐变弱的结 构,或者使周围区域R3内的光线亮度小于习知技术中的『灰区』的光线亮度,而避免了出光 区域R2与周围区域R3间有明显的明暗对比或避免了习知技术中周围区域R3的范围有『灰 区』的产生,皆应属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并且,以下图式为了方便说明,皆以第一增亮膜 121为举例说明,但应了解的是,第二增亮膜122也与第一增亮膜121有类似的聚光效率变 化的结构,只是第二增亮膜122中的第二微结构122a是沿着第二方向Y排列,而第一增亮 膜121中的第一微结构121a是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
[0083] 请参考图5,其绘示图2中第一增亮膜121沿着AA'线段的剖面图的第一具体态 样,其中为了方便说明,图5只绘示第一增亮膜121,但以下文字叙述仍会同时提及第一、第 二增亮膜121、122。以第一增亮膜121来说,标号R1代表透光区域,标号R2对应的位置代表 其所对应的微结构只有通过出光区域R2,标号R3对应的位置代表其所对应的微结构有通 过周围区域R3,且没有与第一边缘L1相接。如图5所示,第一增亮膜121中的多个第一微 结构121a可分别为多个棱镜柱,且此些棱镜柱可紧邻排列。更具体而言,第一微结构121a 为可透光的三角柱体。此外,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尺寸,在第一方向X上 自周围区域R3的外侧朝向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缘L2逐渐变小。
[0084] 更详细而言,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121a可具有棱线la、第一斜面2a与第二 斜面2b,其中棱线la为第一斜面2a与第二斜面2b相交所形成的线,且各个棱线la沿着第 一方向X排列且彼此可互相平行。在周围区域R3内的棱线la的高度hi在第一方向X上 由出光区域R2朝向透光区域R1逐渐下降,而在出光区域R2内且没有通过周围区域R3的 棱线la的高度hi则大致上是相同的。简言之,在图6中,第一微结构121a的横截面可为 三角形,而周围区域R3内,此些三角形的大小在第一方向X上自出光区域R2的边界朝向透 光区域R1的边界逐渐下降,而只通过出光区域R2的第一微结构121a中,其三角形的横截 面大小大致相同。
[0085] 同理,第二增亮膜122中的多个第二微结构122a可分别为多个棱镜柱,且通过周 围区域R3的第二微结构122a尺寸,可在第二方向Y上自周围区域R3的外侧朝向透光区域 R1的第一边缘L1逐渐变小。具体而言,在第一方向X上且第二边缘L2与出光区域R2之 间的第一微结构121a,以及在第二方向Y上且在第一边缘L1与出光区域R2之间的第二微 结构122a的高度约为5微米至30微米且间距P1约为10微米至60微米。亦即,以图5而 言,在第一方向X上,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棱线la的高度hi越靠近出光区域 R2越高,且其高度hi最多可至30微米,两相邻的棱线la间的间距P1则最多为60微米。 反之,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棱线la的高度hi越靠近透光区域R1越低,且高 度hi最小至5微米,两相邻的棱线la间的间距P1则最小为10微米。
[0086] 如此一来,藉由将第一微结构121a与第二微结构122a设计为棱镜柱的外形,再分 别将周围区域R3内的棱镜柱在不同方向上设计出由出光区域R2往透光区域R1的尺寸渐 小变化,可达到周围区域R3内,第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在第一方向X上自周围区域R3 外侧往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缘L2逐渐缩小的功效,以及第二微结构122a的聚光效率在第 二方向Y上自周围区域R3外侧往透光区域R1的第一边缘L1逐渐缩小的功效。
[0087] 接着,请参考图6,其绘示图5中第一增亮膜121另一位置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 为图2的BB'线段。需说明的是,图6中的标号B1对应的位置代表其所对应的微结构有与 透光区域R1的第一侧缘段B1相接,标号C1对应的位置代表其所对应的微结构有与透光区 域R1的第一中央段C1相接,标号R2对应的位置代表其所对应的微结构只有通过出光区域 R2,标号R3对应的位置代表其所对应的微结构有通过周围区域R3,且没有与第一边缘L1相 接。
[0088] 由图6可知,边界L2'(请一并参考图4A)两侧的聚光效率为由弱逐渐变强的对称 发展。亦即,在第一增亮膜121上,棱镜柱的尺寸的变化皆为渐进式的,因此不论是在出光 区域R2、周围区域R3与透光区域R1的边界处皆不会有明显的明暗对比产生。同理,第二增 亮膜122也具有类似的结构,在此便不赘述。
[0089] 接着,请参考图7,其绘示第一增亮膜121的剖面图的第二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 为图2中的AA'线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增亮膜121中的多个第一微结构121a可分别为 多个棱镜柱,且此些棱镜柱紧邻排列。类似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 构121a的尺寸,在第一方向X上自周围区域R3的外侧朝向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缘L2逐 渐变小。
[0090] 以图7为例,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高度hi在第一方向X上自周 围区域R3的外侧朝向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缘L2逐渐下降,且靠近透光区域R1的斜面(即 第二斜面2b)的倾斜度,在第一方向X上自周围区域R3的外侧朝向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 缘L2逐渐变小。更详细而言,通过周围区域R3的各个第一微结构121a的棱线la高度hi 朝向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缘L2逐渐下降。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 微结构121a之间的间距P1可实质上维持不变,然不限于此,可视需求调整。另外,通过周 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第二斜面2b的倾斜度可小于第一斜面2a的倾斜度,而随 着棱线la高度hi的下降,此些第二斜面2b的倾斜度可自周围区域R3的外侧朝向透光区 域R1的第二边缘L2逐渐变小,也就是愈趋于平缓。换言之,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 构121a的第二斜面2b与底面的夹角可小于第一斜面2a与底面的夹角,而随着棱线la高 度hi的下降,此些第二斜面2b与底面的夹角可自周围区域R3的外侧朝向透光区域R1的 第二边缘L2逐渐变小。
[0091] 换言之,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横截面可大致为非等腰三角形,其 中靠近透光区域R1底角的角度例如可介于约1度到约45度之间,而远离透光区域R1底角 的角度可小于90度且大于靠近透光区域R1底角的角度。如此一来,本实施例通过周围区 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藉由高度hi渐小且靠近透光区域R1的第二斜面2b的倾斜度渐 小的设计,使得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可自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 缘L2朝向出光区域R2逐渐变大,避免背光模块120在出光区域R2与透光区域R1的交界 处产生明显的亮暗差别。同理,第二增亮膜122也具有类似的结构,通过周围区域的第二微 结构的高度在第二方向上自周围区域的外侧朝向透光区域的第一边缘逐渐下降,且通过周 围区域的第二微结构的靠近透光区域的斜面的倾斜度,在第二方向上自周围区域的外侧朝 向透光区域该第一边缘逐渐变小,在此便不赘述。
[0092] 接着,请参考图8,其绘示第一增亮膜121的剖面图的第三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 为图2中的AA'线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增亮膜121中的多个第一微结构121a可分别为 多个棱镜柱,且此些棱镜柱紧邻排列。并且,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高度hi 实质上相同,靠近透光区域R1的斜面(即第二斜面2b)的倾斜度在第一方向X上自周围区 域R3的外侧朝向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缘L2逐渐变小,也就是愈趋于平缓。例如在图8中, 通过周围区域R3的各个第一微结构121a的棱线la的高度hi实质上相同,此外也与只通 过出光区域R2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棱线la的高度hi实质上相同。并且,此些第一微结 构121a靠近透光区域R1的第二斜面2b的倾斜度小于第一斜面2a的倾斜度,并且此些第 二斜面2b的倾斜度可自周围区域R3的外侧朝向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缘L2逐渐变小。在 本实施例中,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之间的间距P1可实质上维持不变或视需 求调整。
[0093] 换言之,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横截面可大致为非等腰三角形,其 中同一个三角形中,靠近透光区域R1的三角形的底角小于远离透光区域R1的三角形的底 角,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多个三角形的横截面中的靠近透光区域R1的底 角可自周围区域R3的外侧朝向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缘L2逐渐变小。并且通过周围区域 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多个三角形的横截面中,靠近透光区域R1底角的角度可介于约1 度到约45度之间,而远离透光区域R1底角的角度可小于90度且大于靠近透光区域R1底 角的角度。如此一来,在棱镜柱中因为角度较小的斜面的聚光效率较差,因此图8的实施例 中,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可自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缘L2朝向 出光区域R2逐渐变大,使得背光模块120在出光区域R2与透光区域R1的交界处(即周围 区域R3),不会有明显的亮暗差别。同理,第二增亮膜122也具有类似的结构,即通过周围 区域的第二微结构的高度实质上相同,通过周围区域的第二微结构的靠近透光区域的斜面 的倾斜度在第二方向上自周围区域的外侧朝向透光区域的第一边缘逐渐变小,在此便不赘 述。
[0094] 接着,请参考图9,其绘示第一增亮膜121的剖面图的第四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 为图2中的AA'线段。如图9所示,第一增亮膜121中的各个棱镜柱(图中的三角形为棱 镜柱的横截面)可至少部分间隔地排列。并且,在周围区域R3内且在第一方向X上,两个 相邻的第一微结构121a之间的间隔D1由出光区域R2(即周围区域R3的外侧)往第二边 缘L2的方向逐渐变大。更具体而言,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边缘L2与出光区域R2之间的第一 微结构121a的高度hi可约为5微米至30微米,且间距P1可大于10微米。同理,第二增 亮膜122中棱镜柱也可间隔排列,且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边缘L1与该出光区域R2(即周围 区域R3的外侧)之间的第二微结构122a的高度为5微米至30微米且间距大于10微米。
[0095] 简言之,图9与图5相较,第一微结构121a的高度hi范围皆为5微米至30微米, 但因为图9中两个相邻的第一微结构121a间隔地排列,因此图9中周围区域R3的相邻棱 镜柱的间距需至少大于10微米。如此一来,周围区域R3内的第一微结构121a也可达到聚 光效率逐渐变小的功效,且相较于图5的态样,图9中的第一微结构121a在周围区域R3内 的聚光效率变化较大。
[0096] 接着,请参考图10,其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五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为图 2中的AA'线段。如图10所示,第一增亮膜121的多个第一微结构121a可分别为多个棱镜 柱,且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排列密度,可在第一方向X上自周围区域R3的 外侧朝向第二边缘L2逐渐变小。更详细而言,在图10中,各个第一微结构121a的横截面 尺寸例如大致是相同的,而两相邻的第一微结构121a之间的间隔D1则自出光区域R2朝第 二边缘L2越来越大。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X上第二边缘L2与出光区域R2之间的第 一微结构121a中,任两相邻的棱镜柱之间相隔大于10微米。具体而言,周围区域R3内靠 近出光区域R2的两相邻的棱镜柱可以是紧邻排列,其间距P1例如可为10微米,接着沿着 第一方向X往透光区域R1延伸的两相邻的棱镜柱可为间隔排列,且越靠近透光区域R1的 两相邻的棱镜柱之间的间隔D1与间距P1越大。
[0097] 同理,第二增亮膜122的多个第二微结构122a也可分别为多个棱镜柱,且通过周 围区域R3的第二微结构122a的排列密度,可在第二方向Y上自周围区域R3的外侧朝向第 一边缘L1逐渐变小,并且第一边缘L1与出光区域R2之间的第二微结构122a中任两相邻 的棱镜柱之间相隔例如大于10微米。
[0098] 如此一来,藉由将第一微结构121a与第二微结构122a设计为棱镜柱的外形,再分 别将周围区域R3内的棱镜柱在不同方向上设计出由出光区域R2往透光区域R1的排列密 度渐小的变化,可达到周围区域R3内,第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在第一方向X上自周围 区域R3外侧往透光区域R1的第二边缘L2逐渐缩小的功效,以及第二微结构122a的聚光效 率在第二方向Y上自周围区域R3外侧往透光区域R1的第一边缘L1逐渐缩小的功效。须 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虽未完整绘示到第一增亮膜中接触到的第一侧缘段的第一微结构, 由于第一增亮膜的聚光效率可以边界L2'为中心线而向两侧逐渐增强的对称发展,可推知 第一增亮膜中接触到的第一侧缘段的第一微结构的对应结构,在此不赘述。
[0099] 接着,请参考图11,图11绘示第一增亮膜121的剖面图的第六具体态样,其剖面位 置同图6。如图11所示,第一增亮膜121中,通过周围区域R3且没有与第一边缘L1相接的 第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小于只通过出光区域R2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
[0100] 举例来说,只通过出光区域R2的多个第一微结构121a可分别为多个棱镜柱,而通 过周围区域R3,且没有与第一边缘L1相接的多个第一微结构121a'则分别具有第一波峰 T1,此第一波峰T1具有第一圆角。在第一增亮膜上121,第一圆角的聚光效率小于棱镜柱的 聚光效率。
[0101] 在各个不同的实施态样中,圆角的曲率半径大致介于1微米至25微米之间。举例 而言,以图11而言,圆角的曲率半径可约为25微米,但不以此为限。此时,图11中的通过 周围区域R3,且没有与第一边缘L1相接的第一微结构121a'例如近似为半椭圆柱体。
[0102] 除此之外,图11进一步绘示了连接第一中央段C1与第一侧缘段B1的第一微结构 121a的排列方式。请一并参考图4A,在图11的实施例中,连接到第一边缘L1的第一中央 段C1与第一侧缘段B1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实质上与只通过出光区域R2的第一 微结构121a的聚光效率相等。如此一来,图11的实施例藉由将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 121a以第一圆角取代棱镜柱,使得本实施例的周围区域R3将比习知技术的『灰区』地带更 暗,让人难以查觉到第一增亮膜121的透光区域R1以及出光区域R2的交界处有明显的明 暗对比的存在。
[0103] 同理,第二增亮膜122中,通过周围区域R3且没有与第二边缘L2相接的第二微结 构122a的聚光效率小于只通过出光区域R2的第二微结构122a的聚光效率。举例来说,在 第二增亮膜122上,只通过出光区域R2的多个第二微结构122a可分别为多个棱镜柱,而通 过周围区域R3,且没有与第二边缘L2相接的多个第二微结构122a则分别具有类似的第一 波峰T1,此第一波峰T1具有第一圆角。并且,在显示器10中的第一增亮膜121与第二增 亮膜122迭合后,背光模块120在出光区域R2、周围区域R3与透光区域R1的交界处,并不 会有明显的明暗对比,因而可使得显不器10可具有良好的画面品味。此外,图11的实施例 中,第一增亮膜121与第二增亮膜122在周围区域R3内的部分第一微结构121a与第二微 结构122a只需设计成具有第一圆角的结构,即可达到降低透光区域R1以及出光区域R2的 交界处的明暗对比的功效,相较于设计成聚光效率逐渐改变的结构,其制程更简单,且更方 便制作。
[0104] 接着,请参考图12绘示第一增亮膜121的剖面图的第八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为 图2中的BB'线段。在本具体态样中,通过周围区域R3的多个第一微结构121a'的第一圆 角的曲率半径,在第一方向X上自周围区域R3的外侧朝向第二边缘L2'逐渐变大。亦即, 在图12所示的剖面位置可看到,通过周围区域R3的多个第一微结构121a'的第一圆角的 曲率半径,朝向边界L2'逐渐变大。换言之,靠近出光区域R2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横截 面外形较接近只通过出光区域R2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横截面外形,其第一圆角的曲率半 径最小可只有1微米。靠近透光区域R1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第一圆角的曲率半径较大, 且最大例如不会超过25微米。
[0105] 此外,图12进一步绘示了连接第一中央段C1与第一侧缘段B1的第一微结构121a 的排列方式。在图10的实施例中,连接到第一侧缘段B1的第一微结构121a'具有多个第 二波峰T2,且第二波峰T2具有第二圆角,其中第一微结构121a'的第二圆角的曲率半径在 第一方向X上朝向第一中央段C1逐渐变小。同理,虽然图12未绘示第二增亮膜122,但第 二增亮膜122也可具有类似的结构配置,即第二微结构的第一圆角的曲率半径,在第二方 向上自周围区域的外侧朝向第一边缘逐渐变大,或是连接到第二侧缘段的第二微结构具有 多个第二波峰,且第二波峰具有第二圆角,第二微结构的第二圆角的曲率半径在第二方向 上朝向第二中央段逐渐变小,在此便不赘述。如此一来,在第一增亮膜121以及第二增亮膜 122上,若第一圆角以及第二圆角的曲率半径越大,则光线聚合效率越差,藉此达到第一增 亮膜在边界L2'两侧,以及第二增亮膜122在边界L1'两侧的聚光效率为由弱逐渐变强的 对称发展,使得使用者不会察觉或难以查觉到背光模块110的透光区域R1以及出光区域R2 的交界处有明暗对比。
[0106] 接着,请参考图13,其绘示第一增亮膜121的剖面图的第九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 为图2中的BB'线段。如图13所示,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具有第一波峰 T1,且第一波峰T1具有第一圆角。并且,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可为紧邻排 列,且自周围区域R3往第二边缘L2的方向上,具有第一圆角的第一微结构121a'的尺寸等 比例地逐渐缩小。亦即,在图11所示的剖面位置可看到,通过周围区域R3的多个第一微结 构121a'的尺寸,朝向边界L2'逐渐变小。
[0107] 在第一增亮膜121上,若第一微结构121a'具有第一圆角且第一微结构121a'尺寸 越小,则聚光效率越弱,因此可以达到第一增亮膜121通过周围区域R3的第一微结构121a' 的聚光效率逐渐减弱的功效。类似地,第二增亮膜122也可以有相同的结构,即具有第一圆 角的第二微结构的尺寸在第二方向上自周围区域的外侧朝向透光区域的第一边缘等比例 地逐渐变小,在此便不赘述。
[0108] 此外,图13进一步绘示了连接第一中央段C1与第一侧缘段B1的第一微结构 121a'的排列方式。在图11的实施例中,连接到第一侧缘段B1的第一微结构121a'具有多 个第二波峰T2,且第二波峰T2具有第二圆角。具有第二圆角的第一微结构的尺寸在第一方 向X上朝向第一中央段C1等比例地逐渐变大,同理,虽然图13未绘示第二增亮膜122,但第 二增亮膜122也可具有类似的结构配置,在此便不赘述。如此一来,第一增亮膜在边界L2' 两侧,以及第二增亮膜122在边界L1'两侧的聚光效率为由弱逐渐变强的对称发展,使得使 用者不会察觉或难以查觉到背光模块110的透光区域R1、周围区域R3以及出光区域R2的 交界处有明显的明暗对比。
[0109] 需再次强调的是,本揭示内容的上述实施例只是举例说明多个可使背光模块120 消除透光区域R1、周围区域R3以及出光区域R2的交界处明暗对比的具体结构,但上述结构 不应用以限制本揭示内容的显示器10所能应用的范围。举例而言,图9与图10中间隔排 列的概念可与图12与图13中圆角的概念结合,使得图12中与图13中的第一微结构121a' 具有第一波峰T1且间隔排列。
[0110] 再举其它例子而言,请参考图1,在部分实施例中,显示器10可更包含控制单元 140。控制单元140可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开启第一光源124并关闭第二光源125,并在第二 显示模式下同时开启第一光源124以及第二光源125,其中第一显示模式可以但不限定于 前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二维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可以但不限定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提及 的三维显示模式。举例说明,第一显示模式可为前述实施例的二维(平面)显示模式,以角 子机(slot machine)的显示器为例,可为积分列表的显示画面或中奖时的显示动画;而第 二显示模式可为前述实施例的三维(立体)显示模式,如呈现角子机滚轮的转动。如此一 来,即可藉由控制单元140选择性的开启或关闭第二光源125,而达到前述实施例二维或三 维显示模式的效果。另外,在具体应用时,控制单元140可为逻辑电路、复杂可程序逻辑装 置(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但不以此为限。
[0111] 此外,请参考图14所绘示的本揭示内容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爆炸图。如图12所 示,显示器20可包含有切换面板150,切换面板150位于显示面板110与滚轮130之间。更 详细而言,切换面板150可位于背光模块120与显示面板110之间。切换面板150可在第 一显示模式下呈现雾面。具体而言,切换面板150可在例如二维显示模式或者是不需要呈 现滚轮130画面的情况下呈现雾面,以遮挡住滚轮130。而当显示器20需要呈现滚轮130 的画面时,切换面板150可呈现透明状。在一实施例中,切换面板150可包含聚合物分散液 晶层(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PDLC)等,但不以为限。
[0112] 类似地,请参考图15所绘示的本揭示内容再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爆炸图。显示器 30的切换面板350可位于背光模块120的透光区域R1与滚轮130之间。亦即,切换面板 350可面对透光区域R1设置,且切换面板350的尺寸仅须至少大于透光区域R1的面积,而 不用使用较大的切换面板350以完整对应显示面板110。如此一来,可更进一步降低显示器 30的生产成本。
[0113]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显示器10、20或30,皆可利用通过周围区域且没有与第一边 缘相接的第一微结构的聚光效率小于只通过出光区域的第一微结构的聚光效率的第一增 亮膜结构设计,达到减缓『灰区』的功效。另外,若采用聚光效率逐渐改变的结构,可更提升 整体显示器的画面质量。
[0114]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 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 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显不器,包含: 一显不面板; 一背光模块,相对该显示面板设置,并包含一透光区域、一出光区域以及一周围区域, 该周围区域介于该透光区域与该出光区域之间,该透光区域包含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 一边缘与包含沿不同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延伸的一第二边缘,该第一边缘连接该第 二边缘,该背光模块包含一第一增亮膜,该第一增亮膜包含多个第一微结构,该些第一微结 构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其中通过该周围区域且没有与该第一边缘相接的该些第一微结构 的聚光效率小于只通过该出光区域的该些第一微结构的聚光效率;以及 一滚轮,相对该透光区域设置,其中该显示面板与该滚轮分别位于该背光模块的相对 两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不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缘包含一第一中央段与一第一 侧缘段,该第一侧缘段位于该第一中央段与该第二边缘之间,且连接到该第一中央段的该 些第一微结构的聚光效率,与只通过该出光区域的该些第一微结构的聚光效率实质相等。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该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一微结构的聚 光效率,在该第一方向上自该周围区域外侧朝向该透光区域的该第二边缘逐渐变小。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到该第一侧缘段的该些第一微结构 的聚光效率,在该第一方向上朝向该第一中央段逐渐变大。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还包含一第二增亮膜,该第二 增亮膜相对该第一增亮膜设置,并包含多个第二微结构,该些第二微结构沿着该第二方向 排列,且通过该周围区域且没有与该第二边缘相接的该些第二微结构的聚光效率,小于只 通过该出光区域的该些第二微结构的聚光效率。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边缘包含一第二中央段与一第二 侧缘段,该第二侧缘段位于该第二中央段与该第一边缘之间,且连接到该第二中央段的该 些第二微结构的聚光效率,与只通过该出光区域的该些第二微结构的聚光效率实质相等。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该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二微结构的聚 光效率,在该第二方向上自该周围区域外侧朝向该透光区域的该第一边缘逐渐变小。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到该第二侧缘段的该些第二微结构 的聚光效率,在该第二方向上朝向该第二中央段逐渐变大。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微结构与该些第二微结构分别 为多个棱镜柱,通过该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一微结构的尺寸,在该第一方向上自该周围区域 的外侧朝向该透光区域的该第二边缘逐渐变小,且通过该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二微结构的尺 寸,在该第二方向上自该周围区域的外侧朝向该透光区域的该第一边缘逐渐变小。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该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一微结构的高 度在该第一方向上自该周围区域的外侧朝向该透光区域的该第二边缘逐渐下降,且通过该 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一微结构的靠近该透光区域的斜面的倾斜度,在该第一方向上自该周围 区域的外侧朝向该透光区域的该第二边缘逐渐变小,通过该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二微结构的 高度在该第二方向上自该周围区域的外侧朝向该透光区域的该第一边缘逐渐下降,且通过 该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二微结构的靠近该透光区域的斜面的倾斜度,在该第二方向上自该周 围区域的外侧朝向该透光区域的该第一边缘逐渐变小。
11.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微结构与该些第二微结构分别 为多个棱镜柱,通过该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一微结构的高度实质上相同,通过该周围区域的 该些第一微结构的靠近该透光区域的斜面的倾斜度在该第一方向上自该周围区域的外侧 朝向该透光区域的该第二边缘逐渐变小,通过该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二微结构的高度实质上 相同,通过该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二微结构的靠近该透光区域的斜面的倾斜度在该第二方向 上自该周围区域的外侧朝向该透光区域的该第一边缘逐渐变小。
12.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微结构与该些第二微结构分别 为多个棱镜柱,通过该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一微结构的排列密度,在该第一方向上自该周围 区域的外侧朝向该第二边缘逐渐变小,且通过该周围区域的该些第二微结构的排列密度, 在该第二方向上自该周围区域的外侧朝向该第一边缘逐渐变小。
13.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只通过该出光区域的该些第一微结构与 只通过该出光区域的该些第二微结构分别为多个棱镜柱,通过该周围区域且没有与该第一 边缘相接的该些第一微结构与通过该周围区域且没有与该第二边缘相接的该些第二微结 构分别具有多个第一波峰,该第一波峰具有一第一圆角。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微结构的该些第一圆角的曲 率半径,在该第一方向上自该周围区域的外侧朝向该第二边缘逐渐变大,该些第二微结构 的该些第一圆角的曲率半径,在该第二方向上自该周围区域的外侧朝向该第一边缘逐渐变 大。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不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缘包含一第一中央段与一第 一侧缘段,该第一侧缘段位于该第一中央段与该第二边缘之间,该第二边缘包含一第二中 央段与一第二侧缘段,该第二侧缘段位于该第二中央段与该第一边缘之间,且连接到该第 一侧缘段的该些第一微结构与连接到该第二侧缘段的该些第二微结构分别具有多个第二 波峰,该第二波峰具有一第二圆角,其中该些第一微结构的该些第二圆角的曲率半径在该 第一方向上朝向该第一中央段逐渐变小,该些第二微结构的该些第二圆角的曲率半径在该 第二方向上朝向该第二中央段逐渐变小。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该些第一圆角的该些第一微结构 的尺寸在该第一方向上自该周围区域的外侧朝向该透光区域的该第二边缘等比例地逐渐 变小,具有该些第一圆角的该些第二微结构的尺寸在该第二方向上自该周围区域的外侧朝 向该透光区域的该第一边缘等比例地逐渐变小。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不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缘包含一第一中央段与一第 一侧缘段,该第一侧缘段位于该第一中央段与该第二边缘之间,该第二边缘包含一第二中 央段与一第二侧缘段,该第二侧缘段位于该第二中央段与该第一边缘之间,且连接到该第 一侧缘段的该些第一微结构与连接到该第二侧缘段的该些第二微结构分别具有多个第二 波峰,该第二波峰具有一第二圆角,且具有该些第二圆角的该些第一微结构的尺寸在该第 一方向上朝向该第一中央段等比例地逐渐变大,具有该些第二圆角的该些第二微结构的尺 寸在该第二方向上朝向该第二中央段等比例地逐渐变大。
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区域为一开口。
1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不器,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还包含一第一光源以及一导 光板,该第一光源位于该导光板的侧面,该第一增亮膜位于该导光板与该显不面板之间。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光源,提供给该滚轮光 线。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在一第 一显不模式下开启该第一光源并关闭该第二光源,并在一第二显不模式下开启该第一光源 以及该第二光源。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切换面板,位于该显示面板与 该滚轮之间,在该第一显示模式下,该切换面板呈现雾面,以遮挡该滚轮。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切换面板位于该背光模块的该透光 区域与该滚轮之间,且该切换面板的尺寸至少大于该透光区域的面积。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4216171SQ201410489450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庄幸蓉, 廖述珀, 许峻挺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