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接收件以及动力传递装置、感光元件、显影单元、鼓单元和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81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动力接收件以及动力传递装置、感光元件、显影单元、鼓单元和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处理盒、显影单元,以及适用于处理盒的感光元件和鼓单元,尤其涉及一种接收动力的动力接收件和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接收件包括支撑杆、以及从支撑杆上突出的至少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第一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在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和脱离过程中均不会偏摆,包括所述动力接收件的鼓单元或者处理盒均能够有效保证位于其中的感光鼓沿其轴线均匀旋转,还可以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所述动力接收件从感光鼓中脱落。
【专利说明】动力接收件以及动力传递装置、感光元件、显影单元、鼓单元和处理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处理盒、显影单元,以及适用于处理盒的感光元件和鼓单元,所述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尤其涉及一种接收动力的动力接收件和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包括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处理盒被安装于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并由处理盒中的动力接收件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接收动力,通过驱动处理盒中相应的装置运转,从而完成成像过程。
[0003]通常,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厂家会将感光元件以及与感光元件作用的处理装置例如显影装置、充电装置和清洁装置整体装配在处理盒中;或者事先将充电装置和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与感光元件整体装配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将显影装置单独装配在处理盒中;在上述第一种处理盒中,所述动力接收件通常设置在感光元件的一个末端,在上述第二种处理盒中,所述动力接收件通常设置在显影装置的一个末端。此两种处理盒,以动力接收件设置在感光元件一个末端的处理盒居多,因此,以此种处理盒为例进行介绍,并在下文中将“感光元件”简称为“感光鼓”,“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简称为“主组件”。
[0004]现有技术中,所述动力接收件通常有三种,因此,感光鼓从主组件中接收驱动力的方式通常也有三种,分别为:
[0005]第一种动力接收件是驱动齿轮,即在感光鼓的一个末端设置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主组件中的动力输出齿轮结合,以接收驱动力,然而,此种方式存在感光鼓旋转不均匀的缺陷;
[0006]第二种动力接收件是一种具有扭曲三角形突起的装置,在主组件中相应地设置有与所述扭曲三角形突起配合的凹槽,通过打开和关闭主组件的盖门,使所述凹槽水平移动,从而实现所述突起与凹槽的结合和分离,虽然此种方式可保证感光鼓沿其轴线均匀旋转,但需要在主组件上设置一种机构,以保证在打开和关闭主组件盖门时,所述凹槽能够沿着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水平移动;
[0007]第三种动力接收件是一种具有万向节结构的装置,在主组件中相应地也设置有动力输出件,通过将此种动力接收件的一个末端设置成圆球形,并在感光鼓的相应位置设置接纳该圆球形的机构,使得该动力接收件能够在感光鼓的径向任意摆动,从而实现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和分离,采用此种动力接收件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不需要在主组件上设置能使动力输出件沿感光鼓旋转轴线水平移动的机构,如上所述,由于该动力接收件的一个末端为圆球形,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着动力接收件从感光鼓中脱落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接收件以及具有动力传递装置、感光元件、显影单元、鼓单元和处理盒,不仅可保证感光鼓沿其轴线均匀旋转,还可以有效防止运输过程中动力接收件从感光鼓中脱落。
[0009]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动力接收件,包括支撑杆、以及从支撑杆上突出的至少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的突起高度,且所述支撑杆具有轴线LI,所述第一突出部还包括位于第一突出部上用于接收动力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的最高点与其最低点之间的连线相对于与轴线LI垂直的任意平面倾斜。
[0011]所述第一突出部还包括位于第一突出部上的至少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的连接曲面,所述第二表面、第三表面、连接曲面均与第一表面邻接;沿支撑杆的旋转方向,所述第二表面被分成多段;所述第三表面为沿支撑杆旋转方向延伸的弧面。
[0012]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或曲面;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所在的外接圆直径不大于6mm ο
[0013]至少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其中之一从支撑杆的一个末端面或侧面突出。
[0014]优选的,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与支撑杆连接的支撑台,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从支撑台上突出。
[0015]为使所述动力接收件能够与动力输出件顺利脱离,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突出部连接的转动部、与所述转动块连接的连接部、位于所述转动部上的第一通孔以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二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L2与轴线LI相互垂直;且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旋转轴、位于支撑杆上的第三通孔以及用于容纳所述转动部的槽,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线L3与轴线LI垂直,且所述旋转轴穿过第三通孔以及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台上的第四孔,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挂接在第四孔上,另一端挂接在第二孔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拉簧。
[0016]具有所述动力接收件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凸缘圆筒、顶盖、第二弹性件、动力传递件以及动力接收部,所述顶盖位于凸缘圆筒顶端,且顶盖上开有第五通孔;所述动力接收部从凸缘圆筒内壁上沿凸缘圆筒径向向内突出;所述动力接收件包括支撑杆、以及从支撑杆上突出的至少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支撑杆穿过第五通孔,并伸入凸缘圆筒内;所述动力传递件位于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套在支撑杆表面,且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挂接在顶盖上,另一端挂接在所述动力传递件上;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的突起高度。
[0017]优选的,所述顶盖与凸缘圆筒一体成型;同时,所述凸缘圆筒侧面设置有允许所述销钉通过的至少一个第六通孔。
[0018]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凸缘圆筒、顶盖、第二弹性件、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件以及动力接收部,所述顶盖位于凸缘圆筒顶端,且顶盖上开有第五通孔;所述动力接收部从凸缘圆筒内壁上沿凸缘圆筒径向向内突出;所述动力接收件包括支撑杆、以及从支撑杆上突出的至少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支撑杆穿过第五通孔,并伸入凸缘圆筒内;所述动力传递件位于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套在支撑杆表面,且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挂接在顶盖上,另一端挂接在所述动力传递件上;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中盖、底盖以及第三弹性件;所述底盖固定连接于凸缘圆筒底端;所述中盖与动力接收部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中盖抵接,另一端与底盖抵接;所述支撑杆上远离突出部的末端与中盖抵接;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的突起高度。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力大于第二弹性件的弹力。
[00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
[0021]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还包括感光圆筒,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固定在感光圆筒的一个末端。
[0022]为使所述动力接收件能够与动力输出件顺利脱离,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实施例,即所述感光元件还包括固定在感光元件中的增重部件,所述增重部件可以固定在感光圆筒内,也可以固定在动力传递装置内,或者固定在位于感光圆筒另一个末端的端盖上。
[0023]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所述感光元件的鼓单元,所述鼓单元还包括鼓框架,所述感光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在鼓框架上。
[0024]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还包括显影辊,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设置在显影辊的一个纵向末端。
[0025]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所述鼓单元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还包括与所述鼓单元作用的处理装置。
[0026]如上所述,由于所述动力接收件中的第一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在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和脱离过程中均不会偏摆,包括所述动力接收件的鼓单元或者处理盒均能够有效保证位于其中的感光鼓沿其轴线均匀旋转,还可以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所述动力接收件从感光鼓中脱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处理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鼓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所述动力接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从另一个侧面看去的动力接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所述动力接收件的侧视图。
[003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动力传递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003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动力传递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动力传递装置的M-M截面剖视图。
[0035]图9A-图9E是所述动力接收件的第二突出部与动力输出件相对时,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过程示意图。
[0036]图1OA-图1OF是所述动力接收件的第一突出部与动力输出件相对时,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过程示意图。
[0037]图1lA和图1lB是所述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过程示意图。
[0038]图1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动力接收件处于装机死角现象的状态示意图。
[0039]图1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动力传递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0]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动力传递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0041]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动力传递装置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2]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动力传递装置的N-N截面剖视图。
[0043]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出现脱机死角现象的状态示意图。
[0044]图17是本实用新型改进方案一中感光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18是本实用新型改进方案一中感光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6]图19是本实用新型改进方案一中感光鼓处于脱机死角时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0047]图20是本实用新型改进方案一中感光鼓处于脱机状态的示意图。
[0048]图21是本实用新型改进方案二中动力接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2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方案二中动力接收件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0050]图23A-图23D是本实用新型改进方案二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52][处理盒的简单描述]
[005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处理盒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处理盒100包括显影单元10和鼓单元20,所述显影单元10和鼓单元20可拆卸地配合,定义如图1所示的X方向为纵向,与所述X方向垂直的y方向为横向,所述处理盒沿横向装入主组件(未示出)后,与主组件中的动力输出件30相对,所述动力输出件30与处理盒100的一个纵向末端相对。所述动力输出件30包括驱动轴31、位于驱动轴一个纵向末端的动力输出部32以及位于所述动力输出部32上的动力输出杆33,通常,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为穿过动力输出部32的一个销钉,该销钉的两端位于动力输出部32的外部,用于向外传递动力,所述动力输出部32还包括比动力输出杆33更靠近末端的锥形面321 (如图2所示)。
[005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鼓单元2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鼓单元20包括鼓框架21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鼓框架上的保护罩22、充电单元23和感光鼓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单元23为充电辊,在所述充电辊23的一个纵向末端设置有用于接收动力的齿轮231,且该充电辊23与所述感光鼓24的外表面接触,处理盒100工作时,通过电离所述充电辊23与感光鼓24接触区附近的空气,使感光鼓24的表面带上均匀的电荷,并使感光鼓24与所述显影单元10中的处理装置配合,从而完成成像过程。如图2所示,所述感光鼓24的一个纵向末端设置有动力传递装置26,在该动力传递装置26上设置有动力接收件25,当处理盒100装入主组件后,所述动力接收件25用于接收从所述动力输出杆33输出的动力,从而通过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带动感光鼓24转动。
[0055][动力接收件]
[0056]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接收件25的结构示意图。
[0057]图3是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5包括支撑杆250、以及从所述支撑杆上突出的至少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所述支撑杆250为具有旋转轴线LI的圆柱状,在图3所示的支撑杆250的E-E横截面上,所述支撑杆250的外接圆直径Dl不大于6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所述支撑杆250的旋转轴线LI,至少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其中之一从支撑杆250的侧面突出,也可以从所述支撑杆250的一个末端面上突出,如图3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5还包括与支撑杆250连接的支撑台253,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从支撑台上突出,优选的,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从支撑台上突出,因此,以下以包括有支撑台253,且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从支撑台253上突出的动力接收件25为例进行描述。
[0058]图4是从另一个侧面看去的动力接收件25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侧视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位于支撑台253的圆周面上,且关于轴线LI对称,沿所述轴线LI,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在支撑台253上的突起高度为hl,所述第二突出部252在支撑台253上的突起高度为h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出部251的突起高度hi大于第二突出部252的突起高度h2。
[0059]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包括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杆33结合并接收动力的第一表面2511,所述第一表面2511可以为一个平面,也可以为一个曲面,不论所述第一表面2511的形状如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取第一表面2511的一个最高点A、一个最低点B,并假定与所述轴线LI垂直的任意一个平面为S,如图所示,所述最高点A与最低点B的连线AB的延长线与平面S相交点为C,因此,所述点A、点B和点C共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线AC相对于平面S倾斜,二者的夹角为a。
[0060]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突出部251还包括位于其中的第二表面2512、第三表面2513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的连接曲面2514,且所述第二表面2512、第三表面2513和第四表面2514均与第一表面2511邻接。所述第三表面2513为沿支撑杆250旋转方向延伸的弧面,由于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与第一表面2511结合的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因此,为增强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在支撑杆旋转方向上的强度,在沿支撑杆250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一突出部251的第二表面2512被分成多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2512被分成三段,分别为第一段2512a、第二段2512b和第三段2512c,相应地,所述连接曲面2514也被分成三段。
[0061]继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突出部252包括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杆33结合并接收动力的第四表面2524,在此不对该第四表面2524的形状作限制,只要该表面能够与所述动力输出杆33结合并接收动力即可,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突出部252还包括位于其中的至少第五表面2525,所述第五表面2525为沿支撑杆250旋转方向延伸的弧面。
[0062][动力传递装置]
[0063]实施例一
[0064]图6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M-M截面剖视图。
[0065]如图6和图7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6包括凸缘圆筒260、顶盖2611、第二弹性件262、动力接收件25、动力传递件263以及动力接收部264 ;所述顶盖2611位于凸缘圆筒260的顶端,且顶盖上开有第五通孔265;本实施例中,所述凸缘圆筒的内径为D3,所述动力接收部264包括第一动力接收部264a和第二动力接收部264b,沿所述凸缘圆筒260的径向,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264a和第二动力接收部264b从凸缘圆筒内壁上向内突出,且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264a包括用于与所述动力传递件263结合的第一动力接收面264al、第一非动力接收面264a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面264al与第一非动力接收面264a2之间的第一底面264a3,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部264b包括用于与所述动力传递件263结合的第二动力接收面264bl、第二非动力接收面264b2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面264bl与第二非动力接收面264b2之间的第二底面264b3 ;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支撑杆250穿过第五通孔265,并伸入凸缘圆筒260内;所述动力传递件位于支撑杆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传递件263为销钉,且其长度为D2,满足D2 < D3 ;所述支撑杆250上设置有动力传递件支撑孔259,销钉263穿过该支撑孔259 ;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弹性件262套在支撑杆250表面,且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挂接在顶盖2611上,另一端挂接在销钉263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262为弹簧,在装配好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后,弹簧262处于自然状态。
[0066]继续如图6所示,如上所述,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被设置在感光鼓24的一个纵向末端,因此,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凸缘圆筒260可以被分成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1以及不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2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611与凸缘圆筒260 —体成型,因此,为方便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的组装以及拆解,在所述凸缘圆筒260的侧面设置有允许所述销钉263通过的第六通孔266,同时为了将所述动力接收件25接收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递装置26传递出去,在所述凸缘圆筒260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齿轮267,所述齿轮267通过与充电辊齿轮231啮合,将动力传递给充电辊;本实施例优选的是,所述第六通孔266被设置在凸缘圆筒260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1上,所述齿轮267被设置在凸缘圆筒260不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2上。
[0067][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组装以及拆解]
[0068]如图6所示,首先将动力接收件25的支撑杆250从所述第五通孔265中穿过,并伸入凸缘圆筒260内;再将弹簧262套在支撑杆250表面,并将弹簧262的一端挂接在顶盖2611上;然后检查所述动力传递件支撑孔259与第六通孔266是否相对,如果二者不相对,则旋转动力接收件25,使所述动力传递件支撑孔259与第六通孔266相对,从第六通孔266中插入销钉263 ;最后将弹簧262的另一端挂接在销钉263上,完成该动力传递装置26的组装。
[0069]当需要拆解该动力传递装置26时,首先将弹簧262的另一端从销钉263上取下;再检查所述动力传递件支撑孔259与第六通孔266是否相对,如果二者不相对,则旋转动力接收件25,使所述动力传递件支撑孔259与第六通孔266相对,用锥子或其他工具从凸缘圆筒260内部向第六通孔266的方向推动所述销钉263,使销钉263从第六通孔266中被推出一部分;然后用钳子夹住销钉263的被推出部分,并将销钉263取出;再将弹簧262挂接在顶盖2611上的一端取下,从而取下弹簧262 ;最后将动力接收件25的支撑杆250从第五通孔265中取出,从而完成该动力传递装置26的拆解。
[0070]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通孔266被设置在凸缘圆筒260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1上,且所述第六通孔266至少为一个,也可在所述凸缘圆筒260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1径向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第六通孔266,本实施例中,当将装配好的动力传递装置26装入感光鼓24的一个纵向末端时,具有第六通孔266的部分2601将完全位于感光鼓24内,从而使得所述销钉263不仅处于凸缘圆筒260内,同时也处于感光鼓24内,因此,即使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动力接收件25旋转使得销钉263与第六通孔266相对,所述销钉263也不会脱出。
[0071][本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过程]
[0072]下面结合附图9A-图1OF描述所述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的结合的过程,由于所述动力接收件25是通过动力传递装置26安装在感光鼓24上,为简便,在以下附图中未不出感光鼓24。
[0073]图9A-图9E是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第二突出部252与动力输出件30相对时,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的结合过程示意图。
[0074]如上所述,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沿轴线LI从支撑台253上突出的高度分别为hi和h2,如图9A所示,通过调节所述弹簧262的弹力,从而间接调节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支撑杆250伸出凸缘圆筒260的高度,使得所述动力输出杆33的最低点以及中点与支撑台253的距离分别为h3和h4,且满足:h2 < h3 < h4 < hi。
[0075]如图9A所示,沿着图中箭头dl所示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动力接收件的第二突出部252位于移动方向的下游,且所述第二突出部正对动力输出件30。
[0076]如图9B所示,所述第二突出部252最先与动力输出件30接触,如上所述,由于存在着上述关系:h2 < h3,因此,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不会与第二突出部252触碰,因而,该结合过程不会出现动力输出杆33干涉动力接收件25的现象。所述第二突出部252的第五表面2525将与动力输出部32的圆锥面321接触;当继续推动动力传递装置26沿dl方向运动时,所述圆锥面321将会给第二突出部的第五表面2525 —个反作用力,如图9B中局部Rl的放大示意图,所述圆锥面321反作用在第五表面2525上的力为F1,将该力Fl沿平行于dl的方向以及垂直于dl的方向分别分解为F3和F2 ;如上所述,由于所述顶盖2611与凸缘圆筒260 —体成型,且所述第五表面2525为沿支撑杆250旋转方向延伸的弧面,因此,所述分力F3将被顶盖2611抵消或者推动动力接收件25沿支撑杆250的旋转方向旋转,所述分力F2将迫使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I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运动,同时,位于凸缘圆筒260中的弹簧262将被拉伸变形。
[0077]如图9C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5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的运动量为h5,动力输出件30正好位于第二突出部252的正上方,此时,动力接收件25可顺利通过动力输出部32,从而使得所述动力输出部32进入动力接收件25中。
[0078]如图9D所示,动力输出部32完全进入动力接收件25中,如上所述,由于弹簧262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动力接收件25将在弹簧262的作用下,沿着轴线LI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运动,且该运动量为h5,之后,弹簧262复位;随着所述动力输出件30的旋转,动力输出杆33将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51的第一表面2511结合,如图9D中局部R2的放大不意图,由于所述第一表面2511的任意最高点与最低点的连线相对于与所述轴线LI垂直的任意一个平面倾斜,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表面2511为一平面为例,因此,所述动力输出杆33对第一表面2511的作用力F4将会在平行于dl的方向以及垂直于dl的方向分别分解为F5和F6,所述分力F5将推动动力接收件25沿支撑杆250的旋转方向rl旋转,所述分力F6将拉动动力接收件25继续沿轴线LI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运动,同时,位于凸缘圆筒260中的弹簧262将被压缩变形。
[0079]如图9E所示,随着动力输出件30的旋转,动力接收件25被逐渐拉出,动力输出杆33也逐渐运动至第一表面2511的底部,如图所示,沿轴线LI,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与第一表面2511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为I,因此,所述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I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的运动距离也为I。此时,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完成结合,其中,位于凸缘圆筒260中的弹簧262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动力输出杆33的一端与第一表面2511结合,另一端也与第二突出部252的第四表面2524结合,或者所述动力输出杆33的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所述动力接收件25在动力输出件30的旋转带动下旋转,并通过所述动力传递件263与动力接收部264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
[0080]图1OA-图1OF是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与动力输出件30相对时,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的结合过程示意图。
[0081]如图1OA所示,沿着图中d2所示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动力接收件的第一突出部251相对于第二突出部252位于移动方向的下游,且所述第一突出部251正对动力输出件30。
[0082]图1OB是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与动力输出件30触碰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OC是从动力传递装置的移动方向看去,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与动力输出件30触碰时以及局部R3的放大立体图。
[0083]如图1OB所示,当所述第一突出部251与动力输出件30触碰时,由于存在着上述关系:h3<h4<hl,因此,所述动力输出杆33将与第一突出部251先接触。如图1OC所示,动力输出杆33与第一突出部251的连接曲面2514或者第二表面2512接触,不论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与连接曲面2514和第二表面2512中的哪一个接触,随着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继续沿d2方向运动,动力输出杆33总是会向所述连接曲面2514或第二表面2512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如图1OC中局部R3的放大示意图,动力输出杆33施加的反作用力为F7,该反作用力在平行于d2的方向以及垂直于d2的方向分别分解为F9和F8,所述分力F9将推动动力接收件25沿支撑杆250旋转方向的反方向r2旋转,所述分力F8将迫使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I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运动,同时,位于凸缘圆筒260中的弹簧262将被拉伸变形。
[0084]如图1OD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5在所述分力F9的作用下,沿r2所示方向旋转角度β 1,使得所述第一突出部251避开动力输出杆33,同时,动力接收件25还在所述分力F8的作用下,沿轴线LI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运动,该运动量为h6,最终使得所述动力输出件30的自由末端与支撑台253接触,当继续沿d2方向推动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时,动力接收件25可顺利通过动力输出部32,从而使得所述动力输出部32进入动力传递件25中。
[0085]如图1OE所示,所述动力输出部32完全进入动力传递件25中,如上所述,由于此时弹簧262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动力接收件25将在弹簧262的作用下,沿着轴线LI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运动,且该运动量为h6,之后,弹簧262复位;随着所述动力输出件30的旋转,动力输出杆33将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51的第一表面2511结合,此后,动力接收件25的运动过程如图9D和图9E中所不,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0086]如图1OF所示,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与第一表面2511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为1,所述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I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的运动距离也为1,动力输出杆33与第一表面2511的底部结合,此时,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完成结合,其中,位于凸缘圆筒260中的弹簧262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动力输出杆33的一端与第一表面2511结合,另一端也与第二突出部252的第四表面2524结合,或者所述动力输出杆33的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所述动力接收件25在动力输出件30的旋转带动下旋转,并通过所述动力传递件263与动力接收部264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
[0087][本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过程]
[0088]图1lA和图1lB是所述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脱离结合的过程示意图。
[0089]下面结合附图1lA和图1lB描述所述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脱离结合的过程,为简便,在以下附图中也未示出感光鼓24。
[0090]如上所述,当动力接收件25接收来自动力输出件30的动力时,由于所述动力输出杆33拉动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I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运动距离1,导致位于凸缘圆筒26中的弹簧262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如图1lA所示,当动力输出件30停止工作时,动力输出杆33对动力接收件25的拉动作用消失,在弹簧262的复位作用下,所述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I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运动距离I,此时,所述动力输出杆33也回到与动力接收件25结合的最初状态,即动力输出杆33的一端与第一突出部251的第一表面2511结合,另一端处于不与第二突出部252结合的自由状态。
[0091]当沿图1lA中d3所示的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时,由于所述动力输出杆33的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动力输出杆33不会对动力接收件25沿d3方向的移动造成干涉。
[0092]当继续沿d3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时,如图1lB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可轻易实现完全脱离。
[0093]实施例二
[0094]图12A是本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25处于装机死角现象的状态示意图;图12B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26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95]当所述第一突出部251与动力输出件30相对时,如上所述,沿图1OA中d2所示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将与动力输出件30先接触,然而,如果此时位于凸缘圆筒260中的动力传递件263正好分别与第一非动力接收面264a2和第二非动力接收面264b2接触,如图12A所示,那么当继续沿图1OA中d2所示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时,即使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与第一突出部251的连接曲面2514或者第二表面2512之一接触,所产生的分力F9也不能推动动力接收件25沿图1OC中r2所示的方向旋转,进而导致所述动力接收件25不能避开动力输出杆33,因此,装配有此动力传递装置26的处理盒将出现装机死角的现象,即处理盒不能顺利装入主组件中。
[0096]作为实施例一的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262为扭簧,扭簧的一端挂接在顶盖2611上,另一端挂接在动力传递件263上,如图12B所示,挂接在动力传递件263上的一端为圆环,所述圆环套在动力传递件263上,本实施例中,利用扭簧的扭力使所述动力传递件263始终处于既不与第一动力接收面264al和第二动力接收面264bl接触也不与第一非动力接收面264a2和第二非动力接收面264b2接触的位置,即所述动力传递件263相对于动力接收部264a和264b处于悬空的状态,如图12,所述动力传递件263与第一非动力接收面264a2和第二动力接收面264bl的夹角分别为β 2和β 3,且满足β 2彡β I。
[0097]如图1OC-图1OF和图12Β所示,当图1OC中分力F9推动动力接收件25沿图中r2所示的方向旋转角度β I时,相应的,如图12B所示,动力传递件263将沿图中r3所示的方向旋转,如上所述,由于动力传递件263与第一非动力接收面264a2之间有夹角β2,且β 2 > β 1,因此,在所述动力接收件25被分力F9推动旋转时,不会出现上述装机死角的现象,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可顺利避开所述动力输出杆33。
[0098]在动力接收件25被动力输出件30带动从图1OE所示的位置旋转至图1OF所示的位置过程中,所述动力传递件263会沿图12Β中r4所示的方向旋转,如上所述,动力传递件263与第二动力接收面264bl之间的夹角为β 3,可通过调节扭簧262的扭力来调节所述夹角β2和β 3的大小,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β 3被调节成满足以下条件:当所述动力接收件25从图1OE所示的位置旋转至图1OF所示的位置时,所述动力传递件263沿r4所示的方向正好旋转至与第一动力接收面264al和第二动力接收面264bl接触的位置。
[0099]实施例三
[0100]图13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图14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N-N截面剖视图。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编号。
[010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26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装置26包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所有部件,因此,重复的部件不再赘述。
[0102]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26还包括中盖2612、底盖2613以及第三弹性件268 ;所述底盖2613固定连接于凸缘圆筒底端;所述中盖2612与动力接收部264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三弹性件268的一端与中盖2612抵接,另一端与底盖2613抵接;所述支撑杆250上远离突出部的末端与中盖2612抵接;所述第一突出部251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252的突起高度。
[0103]为顺利的将所述中盖2612安装至凸缘圆筒260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还包括设置在凸缘圆筒内的导柱269,如图14所不,第一导柱269a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底面264a3上,第二导柱269b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底面264b3上,相应地,所述中盖2612上也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柱269a和第二导柱269b配合的第一导槽2612a和第二导槽2612b。
[0104]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611与凸缘圆筒260也是一体成型。继续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凸缘圆筒260也被分成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1以及不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2 ;而且在所述凸缘圆筒260的侧面也设置有允许所述动力传递件263通过的第六通孔266,同时为了将所述动力接收件25接收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递装置26传递出去,在所述凸缘圆筒260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齿轮267 ;本实施例优选的是,所述第六通孔266被设置在凸缘圆筒260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1上,所述齿轮267被设置在凸缘圆筒260不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2上。
[0105]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三弹性件268为弹簧,当动力传递装置26装配完毕后,所述弹簧268位于中盖2612与底盖2613之间,且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弹簧268能够将中盖2612紧紧的压靠在所述第一底面264a3和第二底面264b3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弹性件268的弹力大于第二弹性件262的弹力。如上所述,由于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支撑杆250上远离突出部的末端与中盖2612抵接,因此,所述中盖2612能够为支撑杆250提供良好的支撑依托。
[0106]当实施例一中动力传递装置中的动力接收件处于图9C中的状态,或实施例二中动力传递装置中的动力接收件处于图1OD中的状态时,即动力接收件25被动力输出件30压迫而沿轴线LI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移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第二弹性件262,不论是弹簧还是扭簧,均会处于被拉伸状态,而由于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中不包括被第三弹性件268压靠的中盖2612,因此,所述支撑杆250将会出现晃动的不利现象。
[0107][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方案]
[0108]在前文中已结合图1lA和图1lB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力接收件25是如何与动力输出件30脱离结合的,然而,当主组件停止工作,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处于图16所示的状态时,如果操作人员沿图16中d4所示方向移动装有动力接收件25的感光鼓24 (由于动力接收件25通过动力传递装置26安装至感光鼓24上,为简便,图中仅示出安装有动力接收件25的动力传递装置26,而未示出感光鼓24),将会出现脱机死角的现象。
[0109]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出现脱机死角现象的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此种状态下,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相对于第二突出部252位于d4所示方向的上游,由于所述第一突出部251正好被动力输出件30的动力输出部32遮挡,因而,当沿着d4所示方向将不能移动所述动力接收件25。
[0110]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改进方案:
[0111]方案一
[0112]下面结合图17-图20描述本方案。
[0113]图17是本方案中感光鼓24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方案中感光鼓2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114]如图17所示,感光鼓24包括感光圆筒24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26,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被安装在感光圆筒240的一个末端,在本改进方案中,所述感光鼓24还包括固定在其中的增重部件。
[0115]如图18所示,所述增重部件为金属棒242,所述金属棒242固定在感光圆筒240的内表面上。
[0116]图19是本方案中所述的感光鼓处于脱机死角时的运动状态示意图,图20是本方案中所述的感光鼓处于脱机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当主组件停止工作时,由于所述感光圆筒240内表面安装有金属棒242,因此,所述感光鼓24的整体质量将比正常时更大,根据物理学原理,物体的惯性与其质量成正比,因而,安装有金属棒242的感光鼓24将会产生更大的惯性,即使所述主组件已停止工作,感光鼓24也会沿图19中r5所示方向旋转一定角度至图20所示的位置,此时,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将不再被所述动力输出部32遮挡,同时,在第二弹性件262的作用下,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I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移动距离I,当再次沿d4所示方向移动感光鼓24时,所述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完全脱离。
[0117]基于上述思想,本方案中的增重部件还可以固定在动力传递装置26内,或者当所述感光鼓24还包括位于感光圆筒240上与动力传递装置26相对的另一个末端上的端盖241 (如图17所示)时,所述增重部件固定在所述端盖241上。
[0118]方案二
[0119]下面结合图21-图23D描述本方案。
[0120][本方案中动力接收件的结构示意图]
[0121]图21是本方案中动力接收件25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方案中动力接收件25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0122]如图21和图22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5包括支撑杆250、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支撑台253、以及从所述支撑台上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所述支撑杆250具有旋转轴线LI。本方案中,所述动力接收件25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51连接的转动部254、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连接部255、位于所述转动部上的第一通孔2541以及位于连接部上的第二孔2551,所述第一通孔2541的中心线L2与轴线LI相互垂直。
[0123]为与所述转动部254配合,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旋转轴257、位于支撑杆250上的第三通孔2571以及用于容纳所述转动部的槽258,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线L3与轴线LI垂直,且所述旋转轴257穿过第三通孔2571以及第一通孔2541,从而将所述转动部254与支撑杆250连接。
[0124]继续如图21和图22所示,本方案中的动力接收件25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56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台253上的第四孔2531,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挂接在第四孔2531上,另一端挂接在所述第二孔2551上,本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件256为拉簧。
[0125][本方案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过程]
[0126]图23A-图23D是本方案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过程示意图。
[0127]如图23A所示,当主组件停止工作,操作人员准备将安装有动力接收件25的动力传递装置26沿图中d5所示方向移动时,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位于第二突出部252的上游,此时将会出现上述脱机死角现象。
[0128]如图23B所示,主组件停止工作,在第二弹性件262的作用下,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I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移动距离1,此时,虽然第二突出部252与动力输出杆33脱离了结合,但第一突出部251仍然与动力输出杆33保持结合状态,而且由于动力接收件25在第二弹性件262的作用下只能在轴线LI的方向上做上下运动,因此,沿图23A中d5所示的方向,所述第一突出部251仍然位于第二突出部252的上游,即所述第一突出部251沿d5所示方向的移动仍然被动力输出部32遮挡,此时的动力接收件25仍然处于死角位置。
[0129]如图23C所示,如果此时继续沿d5所示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如上所述,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51连接的转动部254可绕着旋转轴257旋转,因此,继续移动中的第一突出部251将会受到所述动力输出部32的推力,如图23C所示,所述第一突出部251连同转动部254和连接部255绕旋转轴257沿r6所示方向旋转,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突出部251避开动力输出件30 ;同时,分别挂接在支撑台253上的第四孔2531以及连接部255上的第二孔2551的拉簧256也将随着所述连接部255的转动而拉长变形;此时,所述动力输出件30也将压在支撑台253上,从而迫使所述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I向感光鼓的方向移动距离h7。
[0130]继续沿d5所示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如图23D所示,当第一突出部251完全经过动力输出件30,即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脱离结合。所述第一突出部251不再受到动力输出部32的推力作用,拉簧256将会复位,因而,所述拉簧256将会带动连接部255、转动部254以及第一突出部251绕旋转轴257沿与r6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回到初始位置。
[0131]当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处理盒100还可以仅包括显影单元10,而所述鼓单元20被固定在主组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被设置在显影单元10中,通常,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被设置在位于显影单元10中的显影辊的一个纵向末端上,或者被设置在显影单元10的一个纵向端盖上,再通过齿轮或其他部件将动力传递出去。
[0132]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接收件25上的第一突出部251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252的突起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接收件25在与动力输出件30的结合和脱离过程中均不会偏摆,包括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鼓单元20或者处理盒100均能够有效保证位于其中的感光鼓24沿其轴线均匀旋转,还可以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所述动力接收件25从感光鼓24中脱落。
【权利要求】
1.动力接收件,包括支撑杆、以及从支撑杆上突出的至少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的突起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具有轴线L1,所述第一突出部还包括位于第一突出部上用于接收动力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的最高点与其最低点之间的连线相对于与轴线L1垂直的任意平面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还包括位于第一突出部上的至少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的连接曲面,所述第二表面、第三表面、连接曲面均与第一表面邻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沿支撑杆的旋转方向,所述第二表面被分成多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为沿支撑杆旋转方向延伸的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为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出部还包括用于接收动力的第四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出部还包括至少第五表面,所述第五表面与第四表面邻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表面为沿支撑杆旋转方向延伸的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所在的外接圆直径不大于6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其中之一从支撑杆的一个末端面上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其中之一从支撑杆的侧面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与支撑杆连接的支撑台,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从支撑台上突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突出部连接的转动部、与所述转动块连接的连接部、位于所述转动部上的第一通孔以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二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L2与轴线L1相互垂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旋转轴、位于支撑杆上的第三通孔以及用于容纳所述转动部的槽,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线L3与轴线L1垂直,且所述旋转轴穿过第三通孔以及第一通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台上的第四孔,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挂接在第四孔上,另一端挂接在第二孔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拉簧。
19.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凸缘圆筒、顶盖、第二弹性件、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件以及动力接收部, 所述顶盖位于凸缘圆筒顶端,且顶盖上开有第五通孔; 所述动力接收部从凸缘圆筒内壁上沿凸缘圆筒径向向内突出; 所述动力接收件包括支撑杆、以及从支撑杆上突出的至少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 所述支撑杆穿过第五通孔,并伸入凸缘圆筒内; 所述动力传递件位于支撑杆上; 所述第二弹性件套在支撑杆表面,且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挂接在顶盖上,另一端挂接在所述动力传递件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的突起高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凸缘圆筒的外表面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件为销钉,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凸缘圆筒一体成型。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圆筒侧面设置有允许所述销钉通过的至少一个第六通孔。
24.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凸缘圆筒、顶盖、第二弹性件、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件以及动力接收部, 所述顶盖位于凸缘圆筒顶端,且顶盖上开有第五通孔; 所述动力接收部从凸缘圆筒内壁上沿凸缘圆筒径向向内突出; 所述动力接收件包括支撑杆、以及从支撑杆上突出的至少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 所述支撑杆穿过第五通孔,并伸入凸缘圆筒内; 所述动力传递件位于支撑杆上; 所述第二弹性件套在支撑杆表面,且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挂接在顶盖上,另一端挂接在所述动力传递件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中盖、底盖以及第三弹性件; 所述底盖固定连接于凸缘圆筒底端; 所述中盖与动力接收部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中盖抵接,另一端与底盖抵接; 所述支撑杆上远离突出部的末端与中盖抵接; 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的突起高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凸缘圆筒的外表面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件为销钉,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凸缘圆筒一体成型。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圆筒侧面设置有允许所述销钉通过的至少一个第六通孔。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力大于第二弹性件的弹力。
30.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或24或25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
31.感光元件,包括感光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固定在感光圆筒的一个末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感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还包括固定在感光元件中的增重部件。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感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重部件固定在感光圆筒内。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感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重部件固定在动力传递装置内。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感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感光圆筒上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相对的另一个末端,所述增重部件固定在端盖上。
36.鼓单元,包括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单元还包括如权利要求31-3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在鼓框架上。
37.显影单元,包括显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单元还包括如权利要求30中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设置在显影辊的一个纵向末端。
38.处理盒,包括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鼓单元以及与所述鼓单元作用的处理装置。
【文档编号】G03G15/08GK204203638SQ201420582385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刘均庆 申请人:中山鑫威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