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24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移动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屏幕尺寸越来越多,移动设备自身的尺寸也不得不随之增大。然而,虽然屏幕尺寸的增大有助于用户得到更佳的视觉效果,但移动设备的尺寸增大将在用户的携带、握持等方面带来负面效果,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移动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包括:

中框结构,所述中框结构包括构成移动设备侧边的侧边框,所述中框结构内部包括边沿与所述侧边框内壁相连的水平挡板;

屏幕模组,所述屏幕模组的侧边规格与所述侧边框的内壁规格相配合,在所述屏幕模组与所述中框结构进行组装后,所述屏幕模组的底面与所述水平挡板的上表面连接,且所述屏幕模组的每一侧边均与所述侧边框的相应内壁相互贴合。

可选的,所述屏幕模组包括:

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的侧边与所述侧边框的内壁相互贴合,且所述玻璃面板的侧边上边沿与所述侧边框的内壁上边沿相接。

可选的,所述屏幕模组包括:

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面与所述侧边框的顶面齐平,且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面边沿向所述侧边框方向延伸,使所述玻璃面板底面的垂直投影区域覆盖所述侧边框的内壁上边沿的垂直投影。

可选的,所述屏幕模组还包括:

LCD显示模组,粘贴于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面;

LCD支架,对所述LCD显示模组的侧边和底面进行包裹,所述LCD支架的内表面与所述LCD显示模组的外表面相适应,且所述LCD支架的外表面与所述侧边框的内壁、所述水平挡板的上表面相适应;其中,在所述屏幕模组与所述中框结构进行组装后,所述LCD支架的侧边与所述侧边框的内壁相互贴合、底面与所述水平挡板的上表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LCD支架粘接、通过卡扣连接或热熔连接至所述水平挡板的上表面。

可选的,所述LCD显示模组在所述玻璃面板底面的中间区域形成对应的有效区域;其中,所述有效区域的左右边沿与所述底面的左右边沿之间形成左右侧边区域,且所述LCD显示模组中的丝印带粘贴于所述左右侧边区域内。

可选的,所述玻璃面板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左右侧边区域的部位呈圆弧状,使所述有效区域的出射光线反射至所述左右侧边区域内。

可选的,所述中框结构向外凸起。

可选的,所述中框结构的凸起部分形成一竖直方向的台面,且该台面的边沿与所述侧边框的顶面外边沿之间形成相适应的斜面或弧面。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使屏幕模组在底面与中框结构进行粘接,消除了屏幕模组在侧面与中框结构之间形成的胶体层,能够在中框结构的尺寸不变的基础上,扩大屏幕模组可以占用的空间尺寸,从而增大了移动设备的屏占比,有助于为用户提供更佳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的中框结构1与屏幕模组2进行组装时,在中框结构2内侧形成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与屏幕模组2边沿的凸起相配合,并在该台阶结构的上表面与凸起结构的下表面之间形成胶体层3,实现对两者的固定。然而,屏幕模组2边沿的凸起结构,使得AA区域(Active Area,有效区域)边界与屏幕边界之间的宽度过大,相对减小了屏幕模组2的屏占比。

因此,本公开通过对移动设备的结构改进,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图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移动设备可以包括:

中框结构1,所述中框结构1包括构成移动设备侧边的侧边框11,所述中框结构1内部包括边沿与所述侧边框11内壁相连的水平挡板12;

屏幕模组2,所述屏幕模组2的侧边规格与所述侧边框11的内壁规格相配合,在所述屏幕模组2与所述中框结构1进行组装后,所述屏幕模组2的底面与所述水平挡板12的上表面连接,得到图3所示的组装效果,且所述屏幕模组2的每一侧边均与所述侧边框11的相应内壁相互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由于移动设备的厚度通常远小于长度和宽度,因此与厚度相关的上下左右侧壁,可以被称为“侧边”,以表现出侧壁与正面、反面之间的面积差异。

1、屏幕模组2的组成

1)玻璃面板21

图4-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5所示,屏幕模组2可以包括:玻璃面板21。

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玻璃面板21的侧边与侧边框11的内壁相互贴合。在图4中仅示出了左侧和上侧的侧边与内壁;以左侧的侧边与内壁为例,玻璃面板21的侧边上边沿211与侧边框11的内壁上边沿111相接,当然其他侧边与对应的内壁之间也呈现为上边沿相接的结构姿态。

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5所示,玻璃面板21的底面与侧边框11的顶面齐平,且玻璃面板21的底面边沿向侧边框11方向延伸,使玻璃面板21底面的垂直投影区域覆盖侧边框11的内壁上边沿111的垂直投影。换言之,玻璃面板21的侧边上边沿211位于侧边框11的内壁上边沿111的外侧,使玻璃面板21对中框结构1与屏幕模组2之间的夹缝进行遮挡,从而避免灰尘落入夹缝中,且有助于提升移动设备的美观度。

2)LCD显示模组22

屏幕模组2还包括LCD显示模组22,该LCD显示模组22粘贴于玻璃面板21的底面,比如可以通过如光学胶等胶带或胶水进行粘接,并形成图 4-5所示的透明胶体层23。

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由于LCD显示模组22的规格通常小于玻璃面板21,使得LCD显示模组22粘贴在玻璃面板21底面的中间区域,则当屏幕模组2与中框结构1进行组装时,若玻璃面板21的侧边上边沿211与侧边框11的内壁上边沿111相接,则LCD显示模组22与侧边框11的内壁存在相应的间隙。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屏幕模组2还可以包括图4-5所示的LCD支架24,对LCD显示模组22的侧边和底面进行包裹,所述LCD支架24的内表面与所述LCD显示模组22的外表面相适应,且所述LCD支架24的外表面与所述侧边框11的内壁、所述水平挡板12的上表面相适应,从而填补了LCD显示模组22与侧边框11、水平挡板12之间的间隙;其中,在所述屏幕模组2与所述中框结构1进行组装后,所述LCD支架24的侧边与所述侧边框11的内壁相互贴合、底面与所述水平挡板12的上表面连接。LCD支架24可以通过粘接、通过卡扣连接或热熔连接等方式连接至水平挡板12的上表面;例如,当采用粘接的方式时,形成相应的胶体层25。

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于图4-5所示的结构,可以使LCD显示模组22匹配于中框结构2的侧边框11和水平挡板12,从而可以在屏幕模组2中省去LCD支架24。

在图6中,对相关技术中的移动设备(即图6(a))与本公开中的移动设备(即图6(b))的截面进行对比。其中,图6(a)中的屏幕模组2形成的凸起结构仅为玻璃面板21的边沿和丝印带41的部分区域,而LCD显示模组22位于屏幕模组2的本体结构内、与凸起结构无关。

因此,本公开通过去除图6(a)中屏幕模组2的凸起结构和中框结构1的台阶结构,使得图6(b)所示的屏幕模组2中,丝印带41的宽度也随之缩短;同时,通过形成新的屏幕边界,AA区域边界与新的屏幕边界之间的距离,明显短于图6(a)中AA区域边界与屏幕边界之间的距离,且在不会对LCD显示模组22的显示功能造成影响。

换言之,本公开在AA区域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了丝印带41和玻璃面板21的宽度,从而缩小了移动设备的前端面的总面积,从而相对增大了AA区域对应的屏占比,提升了移动设备的美观性。

2、玻璃面板21的形状

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玻璃面板21的边沿处可以采用任意形式,比如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在图2-4中,仅对玻璃面板21的侧边上边沿211等处进行了倒角处理,以避免划伤用户。

而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所示,LCD显示模组22在玻璃面板21底面的中间区域形成对应的有效区域212;其中,有效区域212的左右边沿与所述底面的左右边沿之间形成左右侧边区域213(图7中仅示出了左侧区域,以用于举例说明),且所述LCD显示模组22中的丝印带(图中未示出)粘贴于所述左右侧边区域213内。

同时,玻璃面板21的表面对应于左右侧边区域213的部位可以呈圆弧状,使有效区域212的出射光线反射至左右侧边区域213内。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需要在左右侧边区域213处铺设丝印带等,使得玻璃面板21的边沿处存在一条黑色(或其他颜色)窄边,而通过调整玻璃面板21在左右侧边区域213处的表面圆弧角度,可以使有效区域212的出射光线呈现出反射和折射效果,从而弱化黑色窄边与有效区域212的显示内容之间的视觉差异,从而在视觉效果上淡化黑色窄边的存在。

3、中框结构1的结构

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中框结构1的外表面可以为垂直形状的侧壁;而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所示,移动设备的中框结构1可以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图7中仅示出了左侧方向,以用于举例说明)上分别向外凸起。

通过使中框结构1向外凸起,可以增加中框结构1的强度,则当移动设备发生跌落或按压时,能够承受住相应的冲击或压力,降低移动设备的损伤。作为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比如图7所示,中框结构1的凸起部分可以形成一 竖直方向的台面112,且该台面112的边沿与侧边框11的顶面外边沿之间形成相适应的斜面113或弧面(图中未示出)。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使屏幕模组2在底面与中框结构1进行粘接,消除了屏幕模组2在侧面与中框结构1之间形成的胶体层3,能够在中框结构1的尺寸不变的基础上,扩大屏幕模组2可以占用的空间尺寸,从而增大了移动设备的屏占比,有助于为用户提供更佳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