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单元、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068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加热单元、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热单元、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第2011-8119号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出版物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定影装置。该图像定影装置包括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加热单元。

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环形带(环形带形状构件)、与所述环形带的内周表面接触的热敏磁性板以及布置在所述热敏磁性板的不面对所述环形带的一侧上的基板。使所述环形带旋转。在所述环形带的旋转方向上,所述热敏磁性板的上游端以及所述基板的上游端位于类似的位置处。为了减小与所述热敏磁性板的摩擦阻力,将润滑剂施加到所述环形带的所述内周表面。

当使所述环形带旋转时,施加到所述环形带的所述内周表面的所述润滑剂可能被所述热敏磁性板的所述上游端以及所述基板的所述上游端阻断,并且被阻断的润滑剂可能由于毛细作用而被抽吸到所述热敏磁性板和所述基板之间的部分中。结果,施加到所述环形带的所述内周表面的润滑剂的量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与热敏磁性板的上游端以及基板的上游端在所述环形带形状构件的旋转方向上位于类似位置处的情况比较,抑制施加到环形带形状构件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的量的减少。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以下元件的加热单元。磁场产生构件产生磁场。环形带形状构件形成为环形带形状并且具有外周表面以及施加有润滑剂的内周表面,外周表面的一部分与磁场产生构件对置。环形带形状构件在周向方向上旋转并且通过磁场的电磁感应而产生热量。热敏磁性板接触环形带形状构件的内周表面的与磁场产生构件对置的部分。基板布置在热敏磁性板的不面对环形带形状构件的一侧 上。在环形带形状构件的旋转方向上,基板的上游端比热敏磁性板的上游端定位在更远的下游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加热单元中,在所述环形带形状构件的所述旋转方向上,所述热敏磁性板的下游端以及所述基板的下游端可相对于所述环形带形状构件的旋转中心定位在下方;并且在所述环形带形状构件的所述旋转方向上,所述基板的所述下游端可比所述热敏磁性板的所述下游端定位在更远的下游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加热单元;以及加压构件,所述加压构件在朝向所述加热单元的方向上给记录介质加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将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加热单元中,与热敏磁性板的上游端以及基板的上游端在所述环形带形状构件的旋转方向上位于类似位置处的情况比较,可以抑制施加到所述环形带形状构件的所述内周表面的润滑剂的量的减少。

在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加热单元中,与热敏磁性板的上游端以及基板的上游端在所述环形带形状构件的旋转方向上位于类似位置处的情况比较,可以抑制施加到所述环形带形状构件的所述内周表面的润滑剂的量的减少。

在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中,与未提供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加热单元的情况比较,可以抑制使所述环形带形状构件旋转的扭矩的增加。

在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与未提供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的情况比较,可以抑制输出图像的质量的降低。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的截面图;

图2和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4A至图5C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示意性地图示用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中的热敏磁性构件的温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的图形;

图7是图示用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单元中的定影带的截面图;

图8是图示用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示意图;

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10是图示根据比较例的加热单元的截面图;以及

图11A至图12B是图示根据比较例的加热单元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82、定影装置80和图像形成设备10的示例。在图中,箭头H表示加热单元82、定影装置80和图像形成设备10的上下方向(竖直方向),而箭头W表示加热单元82、定影装置80和图像形成设备10的宽度方向(水平方向)。

(总体构造)

如图9所示,按照从上下方向(由箭头H表示的方向)的底侧到顶侧的这种顺序,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存储单元14、传送单元16和图像形成装置20。在存储单元14中,存储了用作记录介质的片材构件P。传送单元16传送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片材构件P。图像形成装置20在由传送单元16从存储单元14传送的片材构件P上形成图像。

[存储单元]

存储单元14包括存储构件26,存储构件26可以朝向深度方向的近侧(朝向用户)拉出图像形成设备10的主体10A。在该存储构件26内,存储了片材构件P。存储单元14还包括馈送辊30,馈送辊30将存储在存储构件26中的片材构件P馈送到形成传送单元16的传送路径28。

[传送单元]

传送单元16包括沿着传送路径28传送片材构件P的多个传送辊32。

[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20包括四个(黄(Y)、品红(M)、青(C)和黑(K))图像形成 单元18Y、18M、18C和18K。下文中,图像形成单元18Y、18M、18C和18K可简称为“图像形成单元18”,除非有必要将颜色Y、M、C和K彼此区分。

如图8所示,每个图像形成单元18均包括图像承载体36、充电辊38、曝光装置42和显影装置40。充电辊38为图像承载体36的表面充电。曝光装置42利用相应颜色的曝光光照射带电的图像承载体36,以在带电的图像承载体36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40使形成在带电的图像承载体36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使其作为色调剂图像而可见。

如图9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0包括环形转印带22和转印辊24。由各个图像形成单元18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至环形转印带22。转印辊24将转印带22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片材构件P。

图像形成装置20还包括定影装置80,定影装置80对片材构件P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加压,以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片材构件P上。

将稍后讨论定影装置80的细节。

(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

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中,按照以下方式来形成图像。

在每个图像形成单元18中,被施加电压的充电辊38与图像承载体36的表面接触,从而以预定的电位均匀地使图像承载体36的表面带负电。然后,在从外部源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基础上,曝光装置42利用曝光光照射带电的图像承载体36的表面,以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

以这种方式,在多个图像形成单元18中,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形成在图像承载体36的表面上。然后,显影装置40使这些静电潜像显影,以使其作为色调剂图像而可见。形成在图像承载体36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至转印带22。

然后,由馈送辊30从存储构件26馈送到传送路径28的片材构件P被馈送到转印带22和转印辊24彼此接触的转印位置T。片材构件P被传送到转印位置T并且夹在转印带22和转印辊24之间,使得在转印位置T将转印带2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片材构件P。

转印至片材构件P的色调剂图像被定影装置80定影在片材构件P上。然后,色调剂图像被定影在其上的片材构件P被传送辊32排放到主体10A的外侧。

(定影装置的构造)

将在下面讨论定影装置80。

如图2所示,定影装置80包括壳体120,壳体120具有供片材构件P进入和退出的开口120A和120B。在壳体120内,布置了加热单元82和加压辊84。加热单元82对转印至片材构件P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作为加压构件的示例的加压辊84在朝向加热单元82的方向上给片材构件P加压。

[加热单元]

加热单元82包括环形(管状)定影带102,定影带102为环形带形状构件的示例。形成为柱形形状且具有旋转轴线的帽构件(未示出)被装配到并固定在定影带102的两侧,使得围绕旋转轴线C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定影带102。齿轮形成在一个帽构件中,使之可以传递马达(未示出)的扭矩以使定影带102旋转。然后,通过驱动该马达,使定影带102在由箭头E(顺时针方向)表示的方向上旋转。

由绝缘构件制成的筒管108位于与定影带102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对置的位置处。

[筒管]

从定影带102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与定影装置80的深度方向相同的方向)观察,筒管108形成为遵循定影带102的外周表面的弧状形状。在筒管108中,突出部108A形成在不面对定影带102的外周表面的中心处。

励磁线圈110是借助电流来产生磁场H的磁场产生构件的示例,围绕突出部108A,励磁线圈110在筒管108上缠绕多圈。形成为弧状形状并且遵循筒管108的弧状形状的磁芯112位于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磁芯112与励磁线圈110对置。磁芯112由筒管108支撑。

[定影带]

如图7所示,定影带102由基础层124、发热层126、弹性层128和释放层130(从内到外按照这种顺序)构成。通过使这些层彼此堆叠而一体地形成定影带102。定影带102的直径例如是30mm,并且其深度方向上的长度例如是370mm。

基础层124由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发热层126且耐热的构件构成。该构件还允许磁场H的磁通穿透基础层124,并且不会因磁场H的动作而产生热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厚度为35μm的非磁性不锈钢作为基础层124。

发热层126由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热量的构件构成。发热层126形成得薄于磁场H 可穿透的表皮深度,以允许磁场H的磁通穿透发热层126。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厚度为10μm的铜作为发热层126。

弹性层128由具有弹性和耐热性的构件构成。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厚度为200μm的硅橡胶作为弹性层128。

释放层130由便于从定影带102分离片材构件P的构件构成。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厚度为30μm的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共聚树脂作为释放层130。

为了减小与热敏磁性板114的摩擦阻力(将稍后讨论),润滑剂(例如,硅油)被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润滑剂是一种类型的用作润滑剂的油,用于有效地润滑例如机器齿轮。

如图2所示,用于检测定影带102的温度的温度检测传感器134被布置得比定影带102更向内,并且位于其中温度检测传感器134在径向方向上与励磁线圈110不对置的区域且接近排放(退出)片材构件P(图2上侧的区域)的区域。

接触构件152也被布置得比定影带102更向内,并且位于其中接触构件152在径向方向上与筒管108对置的区域,且定影带102位于接触构件152和筒管108之间。接触构件152形成为弧状形状,以接触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

接触构件152沿着定影带102的周向方向与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与励磁线圈110对置的部分接触。

[接触构件]

接触构件152包括热敏磁性板114和基板154。热敏磁性板114模制有热敏磁性构件,并且基板154布置在热敏磁性板114的不面对定影带102的一侧上。

用于支撑接触构件152的支撑构件118被布置得比接触构件152更向内(在图2中接触构件152的左侧)。用于检测热敏磁性板114的温度的温度检测传感器135布置得比定影带102更向内,并且接近其中片材构件P进入的区域(位于图2下侧的区域)。

稍后将讨论接触构件152的细节。

[支撑构件]

支撑构件118在定影装置80的深度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折叠铝板而形成。支撑构件118被布置为使之在接触构件152的上部和下部之间拉伸。支撑构件118的上部支撑接触构件152的上部,而支撑构件118的下部支撑接触构件152的下部。

支撑构件118的厚度等于或大于上述表皮深度,以防止磁场H的磁通穿透支撑构件118。

[框架]

如图所示1,框架158布置在与接触构件152相反的一侧,且支撑构件118位于框架158与接触构件152之间。框架158包括主体构件160以及上支撑构件162和下支撑构件164。主体构件160在定影装置80的深度方向上延伸。上支撑构件162支撑支撑构件118的上部,而下支撑构件164支撑支撑构件118的下部。

从定影装置80的深度方向观察(见图2),主体构件160具有五边形形状,并且在深度方向上延伸。主体构件160在深度方向上的两端被固定到壳体120(见图2)。主体构件160接触并支撑支撑构件118。

上支撑构件162被固定在主体构件160的顶表面上,而下支撑构件164被固定在主体构件160的底表面上。

上支撑构件162通过折叠柱形杆而形成为L形。多个上支撑构件162彼此分离地位于定影装置80的深度方向上。在上支撑构件162中,放大部162A形成在延伸部162B上,延伸部162B在定影装置80的宽度方向上朝向支撑构件118延伸。延伸部162B的前端穿过形成在支撑构件118中的通孔(未示出)。利用该构造,支撑构件118的上部由延伸部162B引导,以能在定影装置80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螺旋弹簧166设置在放大部162A和支撑构件118之间。螺旋弹簧166经由支撑构件118将接触构件152的上部推向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

下支撑构件164通过折叠柱形杆而形成为L形。多个下支撑构件164彼此分离地位于定影装置80的深度方向上。在下支撑构件164中,放大部164A形成在延伸部164B上,延伸部164B在定影装置80的宽度方向上朝向支撑构件118延伸。延伸部164B的前端穿过形成在支撑构件118中的通孔(未示出)。利用该构造,支撑构件118的下部由延伸部164B引导,以能在定影装置80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螺旋弹簧170设置在放大部164A和支撑构件118之间。螺旋弹簧170经由支撑构件118将接触构件152的下部推向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

如图2所示,与加压辊84一起夹紧定影带102的压靠垫132被固定在主体构件160的与接触支撑构件118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液晶聚合物作为压靠垫132的材料。

[加压辊]

如图2所示,加压辊84包括由诸如铝的金属制成的芯棒84A以及海绵弹性层84B,海绵弹性层84B覆盖芯棒84A并且由厚度为5mm的发泡硅橡胶制成。加压辊84在海绵弹性层84B的外侧还包括释放层(未示出),释放层由厚度为50μm的含碳的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共聚树脂(PFA)制成。

加压辊84的芯棒84A能借助于缩回机构(未示出)而沿定影装置80的宽度方向移动。通过该缩回机构,加压辊84能在加压位置(见图2)和非加压位置(见图3)之间移动,在加压位置,加压辊84接触并加压定影带102;而在非加压位置,加压辊84与定影带102分离。

扭矩从马达(未示出)传递到加压辊84的芯棒84A,使得加压辊84在图2所示的由箭头F表示的方向(与由箭头E表示的方向相反)上旋转。

(定影装置的操作)

当定影装置80未操作时,加压辊84位于非加压位置,在非加压位置,加压辊84与定影带102分离,如图3所示。

当用户给出作业指示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开始操作时,色调剂图像已被转印到其上的片材构件P被传送到定影装置80。然后,在定影装置80中,定影带102经受来自马达(未示出)的扭矩并且开始在由箭头E表示的方向上旋转。

然后,将交流电供给到励磁线圈110,使得磁场H(是磁路)在励磁线圈110周围反复出现和消失。当磁场H横跨定影带102的发热层126(见图7)时,在发热层126中诱导出涡流,以创建使磁场H的改变中断的磁场。然后,定影带102产生热量。

在定影带102已达到预先设定的定影温度之后,加压辊84经受来自马达(未示出)的扭矩并且开始在由箭头F表示的方向上旋转。然后,缩回机构启动,使得加压辊84从非加压位置移位到加压位置,如图2所示。当加压辊84已经移位到加压位置时,传递到定影带102的扭矩被抵销,并且定影带102开始依据加压辊84的旋转而旋转。

然后,朝向定影装置80传送的片材构件P被定影带102和加压辊84加热和加压,使得色调剂图像被定影在片材构件P上。

在所有的作业都已完成之后,加压辊84从加压位置移位到非加压位置并且停止旋转。交流电到励磁线圈110的供给也停止。

(接触构件的构造)

将在下面讨论接触构件152。

如图2所示,接触构件152包括模制有热敏磁性构件的热敏磁性板114以及布置在热敏磁性板114的不面对定影带102的一侧上的基板154,这在上面讨论过。

从定影装置80的深度方向观察,热敏磁性板114形成为弧状形状,并且接触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在径向方向上与励磁线圈110对置的部分。更具体地,整个热敏磁性板114(在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上从热敏磁性板114的一端到另一端)接触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

热敏磁性板114具有图6所示的热敏特性。热敏磁性板114由具有以下热敏特性的构件构成。在等于或高于定影带102的预先设定的定影(加热)温度且等于或低于定影带102的耐热温度的温度范围内的某一温度下,渗透率开始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渗透率开始在该某一温度下不断减少。利用这样的特性,当由于热敏磁性板114的温度上升使热敏磁性板114的渗透率在该某一温度下开始减少时,穿透定影带102的磁通量减小,从而抑制定影带102中热量的产生。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厚度为300μm的铁镍(Fe-Ni)合金作为热敏磁性板114。

渗透率开始改变的温度是渗透率(用JIS C2531测量)开始减少时的温度,更具体地是磁场的磁通的穿透量开始改变时的温度。

如图1所示,从定影装置80的深度方向观察,基板154形成为弧状形状,布置在热敏磁性板114的不面对定影带102的一侧上并且接触该侧。基板154和热敏磁性板114借助例如焊接的固定媒介(未示出)彼此固定。

基板154是在定影装置80的深度方向上传导热敏磁性板114中所产生的热量的构件。通过提供基板154,热敏磁性板114在定影装置80的深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变均匀,使得局部(部分)温度上升可以得到抑制。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厚度为400μm的铝作为基板154。

热敏磁性板114的上游端114A以及基板154的上游端154A(沿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相对于定影带102的旋转轴线C(旋转中心)定位在上方。

在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上,基板154的上游端154A比热敏磁性板114的上游端114A定位在更远的下游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考虑润滑剂Oi的液滴直径,基板154的上游端154A最好能从热敏磁性板114的上游端114A移位1mm或更远(在 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上朝向更远的下游侧)。这将稍后详细讨论。

热敏磁性板114的下游端114B以及基板154的下游端154B(沿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相对于定影带102的旋转轴线C(旋转中心)定位在下方。

在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上,基板154的下游端154B比热敏磁性板114的下游端114B定位在更远的下游侧。

(加热单元的操作)

将在下面通过与比较例的加热单元200进行对比来描述加热单元82的操作。

首先,将参照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82不同的元件来描述比较例的加热单元200的构造。

如图10所示,热敏磁性板204的上游端204A以及基板154的上游端154A沿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位于类似的位置处。

类似地,热敏磁性板204的下游端204B以及基板154的下游端154B沿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位于类似的位置处。

利用该构造,在加热单元200中,当定影带102开始在由箭头E表示的方向上旋转时,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的部分被上游端204A和154A阻断,如图11A所示。然后,如图11B所示,由于毛细作用,经由上游端204A和154A之间的间隙将被阻断的润滑剂Oi抽吸到热敏磁性板204和基板154之间的部分中。结果,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的量减少。

当定影带102停止旋转时,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流向下游侧并且保留在那里。然后,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由于毛细作用,经由下游端204B和154B之间的间隙将润滑剂Oi的一部分抽吸到热敏磁性板204和基板154之间的部分中。结果,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的量减少。

相反,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82中,当定影带102开始在由箭头E表示的方向上旋转时,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的部分被上游端114A阻断,如图4A所示。因为在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上,基板154的上游端154A比热敏磁性板114的上游端114A定位在更远的下游侧,所以被阻断的润滑剂Oi留在与上游端154A分离的上游端114A处。

然后,如图4B和图4C所示,被阻断的润滑剂Oi作为液滴从上游端114A滴下。因此,润滑剂Oi将不太可能由毛细作用所导致而被抽吸到热敏磁性板114和基板154 之间的部分中。因此,在加热单元82中,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的量将不太可能减少。

定影温度(例如,130至170℃)下润滑剂Oi的液滴直径约为1mm。通过考虑润滑剂Oi的液滴直径,基板154的上游端154A从热敏磁性板114的上游端114A移位1mm或更远(朝向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然后,润滑剂Oi的液滴有效地滴下。

当定影带102停止旋转时,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流向定影带102的下游侧并且保留在那里。然后,如图5A和图5B所示,润滑剂Oi的一部分经由下游端154B进入基板154和定影带102之间的部分。然后,如图5C所示,润滑剂Oi朝向下游端114B前进,并且,由于毛细作用,经由下游端114B抽吸到热敏磁性板114和基板154之间的部分中。以这种方式,在加热单元82中,在已在基板154和定影带102之间移动之后,由于毛细作用,经由下游端114B将润滑剂Oi抽吸到热敏磁性板114和基板154之间的部分中。由此,与加热单元200相比,需要更多的时间将润滑剂Oi抽吸到热敏磁性板114和基板154之间的部分中。

[评估]

对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82和比较例的加热单元200进行评估。

[评估规范]

作为比较例的加热单元200,使用富士施乐有限公司制造的Docu Centre 5575加热单元。热敏磁性板204的端部以及基板154的端部彼此不移位。

作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82,使用富士施乐有限公司制造的Docu Centre 5575加热单元,其中热敏磁性板114的端部以及基板154的端部彼此移位。更具体地,热敏磁性板114的端部以及基板154的端部彼此移位约3.9mm。

[评估方法]

测量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82以及比较例的加热单元200的接触构件152的质量。然后,将0.5ml的润滑剂Oi施加到加热单元82的定影带102以及加热单元200的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然后,加热单元82和200的定影带102在未施加热量的状态下旋转持续10分钟。

在定影带102停止旋转之后,测量加热单元82以及加热单元200的接触构件152的质量。

以这种方式,通过测量加热单元82以及加热单元200的接触构件152在使定影带102旋转之前以及之后的质量,通过考虑润滑剂Oi的密度来确定由于毛细作用经由接触构件的上游端抽吸到热敏磁性板114和204中的每个与基板154之间的部分中的润滑剂Oi的量。

[评估结果]

在比较例的加热单元200中,将0.3ml的润滑剂Oi抽吸到热敏磁性板204和基板154之间的部分中。换句话说,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减少了0.3ml。

相反,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82中,将0.05ml的润滑剂Oi抽吸到热敏磁性板114和基板154之间的部分中。换句话说,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减少了0.05ml。

(结论)

在加热单元82中,在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上,基板154的上游端154A比热敏磁性板114的上游端114A定位在更远的下游侧。利用该构造,从上述评估结果还看出,加热单元82中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的减少量比加热单元200中小。

在加热单元82中,在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上,基板154的下游端154B比热敏磁性板114的下游端114B定位在更远的下游侧。利用该构造,如上面讨论的,在已在基板154和定影带102之间移动之后,经由下游端114B将润滑剂Oi抽吸到热敏磁性板114和基板154之间的部分中。因此,如果在使润滑剂Oi在基板154和定影带102之间移动的同时定影带102开始旋转,则润滑剂Oi将不太可能抽吸到热敏磁性板114和基板154之间的部分中。因此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的量将不太可能减少。

在定影装置80中,因为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的量将不太可能减少,所以旋转定影带102的扭矩将不太可能增加。

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中,因为旋转定影带102的扭矩将不太可能增加,所以定影带102的周向速度趋于稳定,并且输出图像的质量得以维持。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可在本发明的精神内采用各种其它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定影带 102的旋转方向上,基板154的下游端154B从热敏磁性板114的下游端114B移位。然而,下游端154B和114B可彼此不移位。在这种情况下,不会获得通过在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上使下游端154B和114B移位而获得的优点。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热敏磁性板114的上游端114A以及基板154的上游端154A相对于定影带102的旋转轴线C定位在上方,但它们可位于其它位置处。因为在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上,上游端154A比上游端114A定位在更远的下游侧,所以与加热单元200相比,需要更多的时间将润滑剂Oi抽吸到热敏磁性板114和基板154之间的部分中。结果,施加到定影带102的内周表面的润滑剂Oi的量将不太可能减少。

已经出于图示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面描述。并非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形成。明显,许多修改和变型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所述实施方式被选中并描述,以便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并且使各种修改适合预期的特殊用途。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