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250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显示技术,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不同金属线宽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科技的进步,液晶显示装置已被大量地使用在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以及电视等消费性电子产品中。此外,一般人对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高像素及大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

在目前液晶显示面板尺寸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之下,在显示面板上金属线路距离源极驱动芯片及漏极驱动芯片越远的地方,充电时间常数也会越大。图1为已知的显示面板50的示意图。在图1的显示面板50中,这些像素单元至源极驱动芯片sd及栅极驱动芯片gd相距不同距离。每一个像素单元,其源极线51(用以传输源极驱动信号)、栅极线52(用以传输栅极驱动信号)以及共用电极线53(用以提供参考电压)的布局方式皆相同,亦即其具有相同的等效电路。图2为图1的显示面板50的等效电路图,其包含金属线路(例如源极线、栅极线和/或是共用电极线)的等效电阻与在金属线路之间的寄生电容。在图2中,rl表示部分金属线路的等效电阻,而cl表示在不同金属线路之间(例如在源极线51与栅极线52之间,或是在源极线51与共用电极线53之间)的寄生电容。图2忽略了在此面板中的一些等效电阻与寄生电容,因为它们相对较小。

在图2中,a点表示图1中距离源极驱动芯片sd或栅极驱动芯片gd较近的像素单元p1的位置,而图2中的b点表示距离源极驱动芯片sd或栅极驱动芯片gd较远的像素单元p2的位置。在此以一条源极线(或栅极线)的5个等效部分作为说明范例,由近似推导可得知图2的a点的充放电时间常数为rl*cl,而b点的充放电时间常数为15rl*cl(等于rl*cl+2rl*cl+3rl*cl+4rl*cl+5rl*cl)。像素单元p2的位置(例如b点)距离源极驱动芯片(或栅极驱动芯片)越远,意谓着时间常数(充电/放电时间)也会越来越大。因此,远离源极驱动芯片(或栅极驱动芯片)的像素单元可能具有不足的充电/放电时间,致使面板无法以额定的画质显示数据。

针对前述的问题,目前已知的解决方式是改变金属线的工艺,将一般使用的铝线改变为铜线。或者,将源极/栅极驱动芯片由单端驱动改为双端驱动。然而,即使应用了已知的解决方案,当显示面板的尺寸越大时,上述问题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于面板的不同位置上的金属线具有不同的线宽大小,以使面板不同位置的金属线路充电时间常数趋于接近,以提升大尺寸高像素显示面板的显示画质。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多条源极线、多条栅极线、多条共用电极线。像素单元以阵列方式排列,阵列包括多行及多列。源极线分别耦接设置于同一列的像素单元。栅极线分别耦接至设置于同一行的像素单元。共用电极线与栅极线彼此平行延伸。源极线、栅极线以及共用电极线的至少其中一个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大小不等的线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源极线的线宽由所述源极线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一端部朝所述源极线的另一端部逐渐缩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源极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部分,在这些部分中,具有较大线宽的第一部分更靠近源极驱动芯片,而具有较小线宽的第二部分更远离源极驱动芯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栅极线的线宽由所述栅极线靠近栅极驱动芯片的一端部朝所述栅极线的另一端部逐渐缩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栅极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部分,在这些部分中,具有较大线宽的第一部分更靠近栅极驱动芯片,而具有较小线宽的第二部分更远离该栅极驱动芯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具有不同线宽的源极线中的至少一个源极线包括多个部分,这些部分其中一个包括非相交部和相交部。相交部与栅极线或共用电极线相交,并且相交部的线宽小于非相交部的线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与源极线交会的栅极线或共用电极线包括不与源极线相交的第一部分和与源极线的相交部相交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一部分的线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源极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部分。在这些部分中,更接近源极驱动芯片的第一部分至栅极线的距离是一更小距离,而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第二部分至栅极线的距离是一更大距离。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多条源极线、多条栅极线、多条共用电极线。像素单元以阵列方式排列,其中该阵列包括多行(row)及多列(column)。这些源极线的每一个耦接至设置于这些列中的一同列中的像素单元。这些栅极线的每一个耦接至设置于这些行中的一同行中的像素单元。这些共用电极线与这些栅极线彼此平行延伸。这些源极线、这些栅极线以及这些共用电极线的至少其中一个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大小不等的线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源极线的厚度由所述源极线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一端部朝所述源极线的另一端部逐渐增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源极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部分。在这些部分中,具有较小厚度的第一部分更靠近源极驱动芯片,而具有较大厚度的第二部分更远离源极驱动芯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源极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部分。在这些部分中,更接近源极驱动芯片的第一部分至栅极线的距离是一更小距离,而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第二部分至栅极线的距离是一更大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栅极线或共用电极线的厚度由所述栅极线或所述共用电极线靠近栅极驱动芯片的一端部朝所述栅极线或所述共用电极线的另一端部逐渐增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栅极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部分。在这些部分中,具有较小厚度的第一部分更靠近栅极驱动芯片,而具有较大厚度的第二部分更远离栅极驱动芯片。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经由源极线、栅极线以及共用电极线在其延伸方向的线宽大小或线厚大小的变化,而造成其等效电阻以及其之间寄生电容大小的改变。此外,经由前述等效电阻以及寄生电容大小的改变,可进一步减少源极线、栅极线或者共用电极线的不同部分的充电时间常数的落差。因此,藉由前述使不同部分的充电时间常数彼此趋近,可改善部分的源极线、栅极线以及共用电极线由于充电不足而导致显示面板画面质量不佳的问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已知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已知的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图。

图11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2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50、300、500、700、800、900、1100、1200:显示面板

51:源极线

52:栅极线

53:共用电极线

120:源极驱动芯片

130:栅极驱动芯片

a:距驱动芯片较近的像素单元的位置

a11、a1m、a1n、amn:第一重叠区域

a21、a2m、a2n、a2mn:第二重叠区域

b:距驱动芯片较远的像素单元的位置

c:电容初始值

cl:寄生电容

cl1~cln:共用电极线

cl1_1、cl1_i:共用电极线的一部分

gd:栅极驱动芯片

gl1~gln:栅极线

gl1_1、gl1_i:栅极线的一部分

p1、p2、p11~pmn:像素单元

r:电阻初始值

rl:等效电阻

sec1:相交部

sec2:非相交部

sd:源极驱动芯片

sl1~slm:源极线

sl1_1、sl1_i、sl1_k、slm_i:源极线的一部分

w、w1、wc1、wci、wg1、wgi、wi、wk、wl、ws:线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说明书全文(包括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一词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手段。举例而言,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或连接)于第二装置,则应该被解释成该第一装置可以直接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者该第一装置可以通过其他装置或某种连接手段而间接地连接至该第二装置。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步骤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不同实施例中使用相同标号或使用相同用语的元件/构件/步骤可以相互参照相关说明。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0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显示面板300的等效电路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p11~pmn,并且像素单元p11~pmn以阵列的方式排列,其中阵列包括m行与n列,并且m、n为正整数。此外,显示面板300还包括多条源极线sl1~slm、多条栅极线gl1~gln以及多条共用电极线cl1~cln。在本实施例中,源极线sl1~slm、栅极线gl1~gln以及共用电极线cl1~cln分别围绕像素单元p11~pmn,并且分别耦接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像素单元p11~pmn。源极驱动信号被传输于源极线sl1~slm而经由开关晶体管(tft)驱动像素单元。栅极驱动信号被传输于栅极线gl1~gln而控制开关晶体管(tft)的启闭状态。参考电压被传输于共用电极线cl1~cln。此外,栅极线gl1~gl与源极线sl1~slm彼此垂直相交,而共用电极线cl1~cln则是与栅极线gl1~gl彼此平行延伸。源极线sl1~slm或是栅极线gl1~gl的每一个可以視為包含了多个部分,而每一部分对应于多个像素单元。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源极线sl1~slm、栅极线gl1~gln以及共用电极线cl1~cln其中一个在其延伸方向上可具有大小不等的线宽,其导致了源极线sl1~slm、栅极线gl1~gln以及共用电极线cl1~cln其中至少一个的不同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等效电阻,甚至是,每一部分内部可以具有不同的等效电阻。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源极线sl1~slm、栅极线gl1~gln以及共用电极线cl1~gln可以是任何导电线(例如铝或铜),本发明对于上述电极线的材料并不加以限制。

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0可配置多个源极驱动芯片120以及多个栅极驱动芯片130。源极驱动芯片120分别耦接源极线sl1~slm,并且栅极驱动芯片130分别耦接栅极驱动线gl1~gln。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源极线sl1包括i个部分(从sl1_1到sl1_i),而源极线sl1的线宽可由靠近源极驱动芯片120的端部sl1_1开始朝远离源极驱动芯片120的另一端部sl1_i以i个阶段逐渐缩小,使得源极线sl1呈现不同线宽w1~wi。关于线宽,其他源极线sl2~slm可以有相似配置。如图3所示,源极线sl1与栅极线gl1的相交处具有第一重叠区域a11,并且源极线sl1与共用电极线cl1的相交处具有第二重叠区域a21。通过第一重叠区域a11与第二重叠区域a21的源极线sl1的部分sl1_1具有线宽w1。源极线sl1与图3中最下方的栅极线gln及共用电极线cln的相交处分别具有第一重叠区域a1n以及第二重叠区域a2n。此外,通过第一重叠区域a1n与第二重叠区域a2n的源极线sl1的部分sl1_i具有线宽wi,其中i为正整数,i随着从源极驱动芯片120的延伸方向而增加。换句话说,此源极线包括较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第一部分(例如sl1_1,具有最大宽度),以及较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第二部分(例如sl1_i,具有最小宽度)。在本实施例中,源极线sl1可以分i个阶段渐次地缩减其线宽。请参考图4,上述的i可例如等于5,也就是源极线sl1的线宽例如是以5阶段的方式依序缩减。在每一阶段,源极线sl1的线宽缩减为前一阶段的线宽的二分之一。本实施例的源极线sl1的线宽可以下列的关系式表示。

w(j+1)=(1/2)*wj,j=1,2,3…(i-2),(i-1)…等式(1)

其中整数j从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一个端部朝向另一端部增大,i是线宽度的阶段数量。因此,在图3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源极线sl1远离源极驱动芯片120的一端部具有作为第5阶的线宽w5,而源极线sl1靠近源极驱动芯片120的一端部具有作为第一阶的线宽w1,其中基于等式(1)获得w5=(1/16)w1。假设一个像素列(pixelcolumn)有1000个像素单元而源极线具有5个不同线宽为例,在第一个阶段中,源极线sl1的像素单元1~200具有相同线宽w1;在第二个阶段中,源极线sl1的像素单元201~400具有相同线宽w2=(1/2)w1;以此类推,在第五个阶段中,源极线sl1的像素单元801~1000具有相同线宽w5=(1/16)w1。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个阶段不一定对应于相同数量的部。承上述,部分通过第一重叠区域a1n及第二重叠区域a2n的源极线sl1具有线宽w5,线宽w5为线宽w1的十六分之一。因此,在金属线路的等效电阻与线宽成反比例增减的情形下,具有线宽w5的部分源极线sl1的等效电阻为具有线宽w1的部分源极线sl1的等效电阻的十六倍。也就是说,在图3与图4的实施例中,部分源极线sl1的等效电阻可依照下述等式(2)而缩减:

r(j+1)=2rj,j=1,2,3…(i-2),(i-1)…等式(2)

亦即,在当前阶段中的一部分源极线的等效电阻是双倍于在先前阶段中的另一部分源极线的等效电阻。对于具有宽度不是以1/2比率递减但以另一比率减少的源极线,其线宽和等效电阻的关系式不同于等式(1)和等式(2),并且也可以推导而知。

此外,如图3的等效电路图所示,在第一重叠区域a11及第二重叠区域a21中,寄生电容分别产生于源极线sl1与栅极线gl1以及源极线sl1与共用电极线cl1之间。如图4所示,当以源极线的5个部分以及用5个阶段线宽作为说明范例时,cl表示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源极线的近端部与数条栅极线与共用电极线之间的寄生电容,而(1/16)cl表示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源极线的远端部与数条栅极线与共用电极线之间的寄生电容。所述寄生电容是由重叠区域面积来决定。详细而言,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在第一重叠区域an与第二重叠区域a2n中的部分源极线sl1具有线宽w5=(1/16)w1,而w1为在第一重叠区域a11与第二重叠区域a21中的部分源极线sl1的线宽。此外,栅极线gln与gl1的线宽相等,且共用电极线cln与cl1的线宽相等。因此,源极线sl1与栅极线gln及源极线sl1与共用电极线cln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大小是随着源极线sl1的线宽改变而改变,其中寄生电容的大小与在重叠区域中的源极线sl1的线宽大小呈正相关。因此,产生于源极线sl1与栅极线gln及共用电极线cln之间的寄生电容大小可随源极线sl1~slm的线宽减少而跟着变小。相对于不同线宽阶段的寄生电容可表现为类似于等式(1),在本文中不再赘述。

如图4的等效电路图所示,上述源极线sl1的线宽以5阶段顺序减半的方式递减,因此,源极线sl1的5个部分的等效电阻为rl至16rl(基于等式(2))。此外,如同上述,源极线sl1与栅极线gl1~gln及共用电极线cl1之间的寄生电容则是与随源极线sl1的线宽等比例减少,所以对应于,源极线sl1的5个部分的寄生电容为cl至(1/16)cl。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近似推得图4中的b点的时间常数为8.0625*rl*cl,即rl*cl+3rl*(1/2)cl+7rl*(1/4)cl+15rl*(1/8)cl+31rl*(1/16)cl。

本实施例的源极线sl1的线宽配置方式,使得图4中的b点的时间常数为8.0625*rl*cl,其可显著减少图2中已知的显示面板的b点的时间常数(15rl*cl)近半大小。因此,本实施例可大幅减少源极线sl1靠近源极驱动芯片120的一端部与源极线sl1远离源极驱动芯片120的一端部之间的时间常数的落差。因此,远端部分的源极线sl1由于充电不足进而导致画面质量不佳的问题可以被改善。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源极线sl1线宽是以5阶段递减的方式举例做说明。然而,本发明的源极线sl1的线宽缩减的比例或阶段数并不以前述的实施例为限。源极线sl1的线宽配置方式可以依实际需要做改变与调整。

再者,本实施例上述仅是以源极线sl1为例作说明,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其他的源极线sl2~slm、栅极线gl1~gln以及共用电极线cl1~cln也可采取与上述源极线sl1的线宽相同或相似的方式进行配置,以减少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部分源极线的rc时间常数,并且从而减少源极线的不同部分的时间常数落差。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500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显示面板500的等效电路图。图5及图6的实施例与图3及图4的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标示,并且不再重复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源极线sl1的线宽可由靠近源极驱动芯片120的一端部sl1_1开始朝向源极线sl1远离源极驱动芯片120的另一端部sl1_i分阶段逐渐缩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源极线sl1的线宽也可由源极线sl1远离源极驱动芯片120的一端部sl1_i朝靠近源极驱动芯片150的端部sl1_1以多阶段的方式两倍递增。如图6的等效电路图所示,其以5阶段线宽作为说明范例,源极线sl1的等效电阻由图6中距驱动芯片较远的像素单元(例如是图5中的像素单元p1n)的位置b向距驱动芯片较近的像素单元(例如是图5中的像素单元p11)的位置a的方向随着源极线sl1的线宽分阶段渐增而减少。相对地,源极线sl1与栅极线gl1~gln以及共用电极线cl1~cln之间的寄生电容则是随着线宽的增加而等比例增加。在本实施例中,从源极线sl1的靠近端部sl1_1至源极线sl1的远离端部sl1_i,其等效电阻是从(1/16)rl至rl,而其寄生电容是从16cl至cl。

本实施例经由上述的线宽配置方式,可使源极线sl1远离源极驱动芯片120的一端部的时间常数大小为(1/16)rl*16cl+(3/16)rl*8cl+(7/16)rl*4cl+(15/16)rl*2cl+(31/16)rl*cl,也就是8.0625*rl*cl,这相同于上述图3和图4实施例中远离端部所对应的时间常数。相较已知的线宽配置方式,源极线sl1远离源极驱动芯片120的一端部的时间常数可以被减少约为图2所示已知显示面板50中的b点的时间常数(其为15rl*cl)的一半。

在上述图5及图6的实施例中,仅是以源极线sl1的线宽配置方式为例作说明。在另一个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源极线sl2~slm、栅极线gl1~gln以及共用电极线cl1~cln的线宽也可以采取与上述源极线sl1相似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可同样达到上述在远离源极驱动芯片位置上减少充电时间常数的效果,且使得源极线的不同部分的时间常数的差异最小化。请注意,图3和图5是对于所述源极线的线宽的不同观点(即,减小远离端部的线宽,或加大靠近端部的线宽),并且它们基本上是相同的。如果最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端部被取为线宽变化的起始参考点,则设计者可以配置源极线逐渐减小宽度;或者,如果最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端部被取为线宽变化的起始参考点,则设计者可以配置源极线逐渐增加宽度。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70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图7与图3的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标示,并且不再重复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源极线sl1的多数部分依循着(从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近端部)逐渐减小宽度或(从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远端部朝向源极驱动芯片)逐渐增大宽度的趋势,并且源极线sl1的几个部分不依循此趋势。如图7所示,中间部分的线宽wk是不小于且大于先前部分的线宽wk-1(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只要其不遵循宽度变化趋势的部分不過多,对应于所述源极线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部分的rc时间常数也可以被降低。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800的示意图。图8与图3的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标示,并且不再重复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源极线sl1的一部分包括一个相交部sec1与非相交部sec2。相交部sec1包括源极线sl1与栅极线gl1相交的重叠区域(例如a11),以及源极线sl1与共用电极线cl1相交的重叠区域(例如a21)。非相交部分sec2为除了相交部sec1的其他区域。源极线sl1或其他源极线sl2~slm的其它部分可以具有类似的相交部及非相交部。相交部sec1具有线宽w(类似于在已知显示面板50中源极线的固定线宽),以使源极线和栅极线之间的寄生电容或电源线和共用电极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可以相同于在已知显示面板50中的寄生电容。藉由增加非相交部sec2的线宽(为比在已知显示面板50的源极线的固定宽度大),非相交部sec2具有大于w的线宽wl,以便减少源极线的每个部分的等效电阻。相比于已知的rc时间常数。基于此,经缩小的等效电阻和保持相同的寄生电容,rc时间常数可被减少。因此,在源极线的不同部分的时间常数之间的差异被最小化。注意,图8所示相交部sec1的面积比所述重叠区域稍大,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相交部sec1的尺寸也可能近似相同于所述重叠区域的尺寸。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900的示意图。图9与图8的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标示,并且不再重复说明。

不同于图8之处在于,图9的实施例是关于减小相交部sec1的线宽。在图9中相交部sec1具有线宽ws,而线宽ws小于在已知显示面板50中的源极线的固定宽度,使得源极线和栅极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线或源极线和共用电极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线可以被降低,且小于已知显示面板50中的寄生电容。非相交部sec2具有大于ws的线宽w,并且线宽w可以是类似于在已知显示面板50中的源极线的固定宽度。同时考虑的相交部sec1和非相交部sec2,较小宽度ws可以稍微增加等效电阻。相较于已知rc时间常数,基于经缩小的寄生电容和稍微增加的等效电阻,rc时间常数也可以被减少了。因此,在源极线的远离端部的时间常数也可以被减小。

基于图8和图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藉由减少相交部sec1的线宽度并且增加非相交部sec2的线宽,所述经减小的寄生电容和经减小的等效电阻都可被实现在电极线的每个部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不仅源极线的线宽,而且在重叠区域中栅极线的线宽和共用电极线的线宽也可以被减少,使得寄生电容可以被进一步降低。

此外,上述改变线宽的实施例还可以有附加特征,藉由改变源极线和栅极线之间的距离以在源极线的不同部分形成不同的距离(亦即改变源极线层和栅极线层之间的距离),所述源极线和栅极线(或共用电极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可以从源极线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靠近端部,至源极线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远离端部逐渐减小。源极线的接近端部与相关的栅极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源极线的远离端部与相关的栅极线之间的距离。源极线和栅极线之间的材料是绝缘材料,并且本实施例中表示源极线和栅极线之间的绝缘材料的厚度从源极线的接近端部至远离端部逐渐增大。其结果是,源极线的远离端部和栅极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小于源极线的接近端部与栅极线之间的寄生电容。较小的寄生电容有助于减小在源极线的远离端部的rc时间常数。

在上述的图1到图9所示实施例中,通过改变源极线的线宽而影响等效电阻和/或寄生电容来实现所述经减小的rc时间常数。

在其他实施例中,藉由改变源极线sl1-slm的线厚度可以实现改变所述等效电阻,来达到降低rc时间常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源极线的厚度从源极线接近源极驱动芯片的一个端部至源极线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另一端部逐渐地增加。源极线的厚度和等效电阻可表达为下述等式:

t(j+1)=2*tj,j=1,2,3…(i-2),(i-1)…等式(3);

r(j+1)=(1/2)rj,j=1,2,3…(i-2),(i-1)…等式(4);

其中tj为厚度,rj是等效电阻,整数j从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一个端部朝向另一端部增大,i是线厚度的阶段数量,并且在等式(3)中的系数2是基于“当前阶段的源极线的厚度两倍于前阶段的厚度”。藉由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中确定此系数。在这个例子中,在当前阶段中的一部分的源极线的等效电阻是两倍于前阶段中的另一部分的源极线的等效电阻。图10绘示了具有不同厚度的源极线的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在图10中,5阶段厚度作为一个例子,根据等式(4),源极线的五个部分的等效电阻是从rl到(1/16)rl,而相对于这些部分的寄生电容是相同的(因为源极线的线宽是固定的)。在本实施例中,b点(作为远离端部)的时间常数近似于8.0625*rl*cl,即rl*cl+(3/2)rl*cl+(7/4)rl*cl+(15/8)rl*cl+(31/16)rl*cl,这等于是图2所示现有的显示面板50中b点的时间常数(15rl*cl)的近一半大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尽管源极线的少数部分不跟随逐渐增加厚度的趋势,对应于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这些部分的rc时间常数仍然可以被减小。

图11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10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图11与图3的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标示,并且不再重复说明。图11所示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异之处在于,显示面板100可通过改变栅极线gl1~gln及共用电极线cl1~cln的线宽大小,并且固定源极线sl1~slm的线宽大小的方式来减少寄生电容,从而实现在栅极线与共用电极线的不同位置的rc时间常数之间的差异最小化的影响。如图11所示,栅极线gl1靠近栅极驱动芯片130的靠近端部gl1_1以及共用电极线cl1靠近栅极驱动芯片130的靠近端部cl1_1分别与源极线sl1彼此相交,并且分别具有第一重叠区域a11与第二重叠区域a21;而栅极线gl1远离栅极驱动芯片130的远离端部gl1_i和共用电极线cl1远离栅极驱动芯片130的远离端部cl1_i分别与源极线slm彼此相交,并且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重叠区域a1m和a2m。在图11所示实施例中,靠近端部gl1_1和cl1_1的线宽wg1与wc1可以相同于已知显示面板50的栅极线的线宽和共用电极线的线宽度,而和栅极线gl1的线宽与共用电极线cl1的线宽可以从靠近端部朝向远离端部以多阶段方式逐渐减小,因此通过第一重叠区域a11与第二重叠区域a21的栅极线gl1及共用电极线cl1的靠近端部gl1_1与cl1_1可分别具有较大线宽wg1与wc1(作为第一阶段),而通过第一重叠区域a1m与第二重叠区域a2m的栅极线gl1及共用电极线cl1的远离端部gl1_i与cl1_i分别具有较小线宽wgi与wci(作为第i阶段)。本实施例中栅极线及共用电极线的不同线宽的配置方式可达成与图3的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栅极线和共用电极线的不同线宽的等效电路图可以相同于图4所示,故在此省略。因此,显示面板1100的栅极线和共用电极线的不同部分的充电时间常数的落差可以被减少。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20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图12与图11的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标示,并且不再重复说明。图12与图11的差异在于,图12的栅极线gl1~gln及共用电极线cl1~cln的线宽是从远离栅极驱动芯片130的一端部开始朝栅极驱动芯片130以多阶段(例如为5阶段)的方式渐增。在图12所示实施例中,远离端部gl1_i的线宽wgi和远离端部cl1_i的线宽wci可以是相同于已知显示面板50的栅极线和共用电极线的线宽。通过第一和第二重叠区域a11和a21的栅极线gl1和共用电极线cl1的靠近端部gl1_1与cl1_1分别具有较大的线宽wg1和wc1,而通过第一重叠区域a1m及第二重叠区域a2m的栅极线gl1与共用电极线cl1的远离端部gl1_i与cl1_i分别具有较小的线宽wgi与wci。以5阶段作为说明范例,线宽wg5是线宽wg1的16分之1,而线宽wc5是线宽wc1的16分之1。然而,本实施例前述的栅极电极线gl1与共用电极线cl1的线宽配置方式仅是举例做说明,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栅极电极线gl1与共用电极线cl1的线宽配置方式可依实施例的需求进行调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相交部或非相交部中的栅极线或共用电极线的线宽也可以改变,类似于图8或图9所示的源极线的线宽的结构。此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栅极线或共用电极线的线厚度可以类似于上述的源极线的线厚度的配置方式来进行改变。也就是,栅极线或共用电极线的线厚度由栅极线或共用电极线靠近栅极驱动芯片的端部朝栅极线或共用电极线的另一端部逐渐增加,并具有类似于图10的等效电路。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改变源极线、栅极线以及共用电极线等金属线的线宽或是线厚度的方式来改变显示面板的不同区域的金属线的等效电阻或是金属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经由前述金属线的等效电阻和/或不同金属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的改变,在金属线远离源/栅极驱动芯片的部分的时间常数可以被降低,以便尽量减少显示面板中不同区域的时间常数的落差。因此,远离源极和栅极驱动芯片的那些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不充分的问题可以得到改善,从而提升大尺寸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质量。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