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头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现实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简称VR头显或VR眼镜,其是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其作为新型的影音设备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即VR眼镜除包括主机体外,还包括用于固定在头部的佩戴机构。而佩戴机构里包含传动机构和两个佩戴支架,该传动机构能够调节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的两个佩戴支架,使两个佩戴支架与主机体围成的空间大小恰好与佩戴者的头型相匹配,从而使用户在佩戴该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观看视频等活动时,处于一个舒适的姿态,提高观影效果。
然而,由于现有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的传动机构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松动,致使原有既定的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调整好的佩戴支架与主机体围成的空间大小发生变化,影响用户佩戴该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观看视频等活动时的观影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用于利用调节轴和调节旋钮调节第一佩戴支架、第二佩戴支架与主机体围成的空间的大小,在调整好以后不会改变原有既定的状态,能够提高用户佩戴该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观看视频等活动时的观影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包括:主机体、固定壳体、第一佩戴支架、第二佩戴支架、调节轴、调节旋钮以及固定轴;
所述第一佩戴支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主机体的一侧,所述第一佩戴支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佩戴支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主机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佩戴支架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
所述固定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调节轴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调节旋钮穿设在所述第三通孔内;
所述调节旋钮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轴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五通孔,所述固定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并插入所述安装孔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轴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第一侧设有齿轮;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侧均设有与所述齿轮匹配的锯齿。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盘的第二侧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凸起;
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上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凸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凹槽;
所述固定盘的所述固定凸起卡合在所述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旋钮向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拉起时,所述调节轴处于可旋转状态;
所述调节旋钮向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按压卡紧时,所述调节轴处于锁死状态。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所述虚拟现实头戴设备为虚拟现实眼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包括:主机体、固定壳体、第一佩戴支架、第二佩戴支架、调节轴、调节旋钮以及固定轴,且第一佩戴支架的第一端固定于主机体的一侧,第一佩戴支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佩戴支架的第一端固定于主机体的另一侧,第二佩戴支架的第二端设有与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且固定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调节轴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并依次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三通孔,调节旋钮穿设在第三通孔内,以及调节旋钮上设有安装孔、调节轴上设有第四通孔、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五通孔,固定轴依次穿过该第五通孔、第四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插入安装孔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调节轴和调节旋钮调节第一佩戴支架、第二佩戴支架与主机体围成的空间的大小,并且在调整好以后不会改变原有既定的状态,提高了用户佩戴该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观看视频等活动时的观影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A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旋钮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旋钮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固定轴的爆炸示意图;
图4A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轴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轴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佩戴支架和第二佩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轴处于可旋转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7B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轴处于锁死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用于解决现有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的传动机构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松动,致使原有既定的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调整好的佩戴支架与主机体围成的空间大小发生变化,影响用户佩戴该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观看视频等活动时的观影效果的问题。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所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A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旋钮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旋钮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包括:主机体10、固定壳体1、两个佩戴支架2、调节轴3、调节旋钮4以及固定轴5。
其中,该两个佩戴支架2分别为第一佩戴支架21和第二佩戴支架22,该第一佩戴支架21的第一端固定于主机体10的一侧,该第一佩戴支架21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通孔211。
该第二佩戴支架22的第一端固定于主机体10的另一侧,该第二佩戴支架22的第二端设有与第一通孔211匹配的第二通孔221。
参照图1所示,上述固定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上述调节轴3固定在第一壳体11上,并依次穿设在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21内,第二壳体12上设有第三通孔121,上述调节旋钮4穿设在该第三通孔121内。
如图2A所示,调节旋钮4第一侧的边缘具有凹凸不平的纹路42,该纹路42的中心为凹陷部43。该纹路42和凹陷部43的设置利于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的佩戴者操作该调节旋钮4。如图2B所示,调节旋钮4的第二侧设置有安装孔41,该安装孔41用于固定轴5的插入,使得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参照图2B和图1所示,上述调节旋钮4上设有安装孔41、该调节轴3上设有第四通孔31,第一壳体11上设有第五通孔111,上述固定轴5依次穿过第五通孔111、第四通孔31、第二通孔221和第一通孔211并插入安装孔41中。
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用户佩戴虚拟现实头戴设备时的舒适度,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均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主机体上的佩戴支架,从而保证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能够牢固的戴在用户的头上。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第一佩戴支架21的第一端固定于主机体10的一侧,第二佩戴支架22的第一端固定于主机体10的另一侧,且第一佩戴支架21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通孔211,第二佩戴支架22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通孔221,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21相互匹配。此外,相互匹配的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21被固定在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固定轴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作为一种示例,固定轴5包括相互匹配的轴部51和止挡部52,该止挡部52的中心设有止档通孔521。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第一壳体11上设有第五通孔111,固定轴5的轴部51依次穿过该止挡部52的止档通孔521、第一壳体11的第五通孔111、调节轴3的第四通孔31、第二佩戴支架22的第二通孔221、第一佩戴支架21的第一通孔211以及第二壳体12的第三通孔121插入调节旋钮4的安装孔41中,将调节旋钮4与由第二壳体12和第一壳体11组成的固定壳体1锁定在一起,进而在调节旋钮4向远离第二壳体12的方向拉起或者向靠近第二壳体12的方向按压卡紧时,调节旋钮4均不会与固定壳体1脱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包括主机体、固定壳体、第一佩戴支架、第二佩戴支架、调节轴、调节旋钮以及固定轴,且第一佩戴支架的第一端固定于主机体的一侧,第一佩戴支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佩戴支架的第一端固定于主机体的另一侧,第二佩戴支架的第二端设有与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且固定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调节轴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并依次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三通孔,调节旋钮穿设在第三通孔内,以及调节旋钮上设有安装孔、调节轴上设有第四通孔,固定轴依次穿过该第五通孔、第四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插入安装孔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调节轴和调节旋钮调节第一佩戴支架、第二佩戴支架与主机体围成的空间的大小,并且在调整好以后不会改变原有既定的状态,提高了用户佩戴该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观看视频等活动时的观影效果。
图4A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轴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轴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佩戴支架和第二佩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节轴3包括:固定盘32,该固定盘32的第一侧设有齿轮33,且固定盘32的中心开设有第四通孔31。
参照图5所示,第一佩戴支架21的第一通孔211和第二佩戴支架22的第二通孔221内侧均设有与上述齿轮33匹配的锯齿20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固定盘32的第一侧设置齿轮33,在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21的内侧设置与上述齿轮33匹配的锯齿200,这样可以将第一佩戴支架21和第二佩戴支架22依次穿套在调节轴3的固定盘32上,并通过固定盘32上的齿轮33和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21内侧的锯齿200啮合固定在一起。所以,通过操作第一佩戴支架21和第二佩戴支架22可以调节第一佩戴支架21、第二佩戴支架22以及主机体10围成的空间大小,并在调节到适当的位置时,通过齿轮33与锯齿200的啮合固定在该状态。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中,如图4B所示,上述固定盘32的第二侧开设有固定凹槽321,该固定凹槽321内的环形凸起322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凸起34。
可选的,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第一壳体11的第一侧上开设有壳体凹槽112,该壳体凹槽112内设有与至少一个固定凸起34相匹配的至少一个壳体凸起113。上述固定盘32的固定凸起34与该壳体凸起113卡合连接,从而将调节轴3与第一壳体11固定在一起。
参见图4B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固定盘32的第二侧设置至少一个固定凸起34,可选的,以固定盘32的中心为圆心,以预设距离为半径在固定盘32的第二侧均匀设置多个固定凸起34,相应的,第一壳体11第一侧的壳体凹槽112上设置有与该固定凸起34相匹配的多个壳体凸起113。因此,在将调节轴3固定在第一壳体11上时,通过将固定盘32的固定凸起34与第一壳体11第一侧壳体凹槽112的壳体凸起113相互卡合,进而实现调节轴3与第一壳体11的固定,这样在调节旋钮4处于卡紧状态时,固定在一起的调节轴3和第一壳体11不易松动,牢固性高。
进一步的,图7A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轴处于可旋转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图7B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轴处于锁死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中,如图7A所示,调节旋钮4向远离第二壳体12的方向拉起时,调节轴3处于可旋转状态;而如图7B所示,调节旋钮4向靠近第二壳体12的方向按压卡紧时,调节轴3处于锁死状态。
具体的,如图7A所示,当需要调节第一佩戴支架21、第二佩戴支架22和主机体10围成的空间大小时,将调节旋钮4以远离第二壳体12的方向向外拔出,此时调节旋钮4处于拉起状态,调节轴3上固定盘32第二侧的至少一个固定凸起34与第一壳体11第一侧的壳体凹槽112内的至少一个壳体凸起113脱离,此时,调节旋钮4可以自由转动,进而带动调节轴3与第一佩戴支架21、第二佩戴支架22的转动。
进一步的,如图7B所示,当将调节轴3与第一佩戴支架21、第二佩戴支架22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向第二壳体12的方向按下该调节旋钮4,此时,该调节旋钮4处于卡紧状态,调节旋钮4带动调节轴3上固定盘32的固定凸起34与第一壳体11上的至少一个壳体凸起113相卡合,进而使得第一佩戴支架21、第二佩戴支架22和调节轴3不易松动,进而保证了已调整好的原有既定状态不会发生改变,提高了用户佩戴该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观看视频等活动时的观影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在调节轴3处于锁死状态下,用户佩戴该虚拟现实头戴设备时,由于第一佩戴支架21和第二佩戴支架22是相互对称且同时向相反方向受力的组件,即使调节旋钮4和调节轴3的轴向上没有限位结构,因此也不会导致调节轴3第二侧的固定凸起34与第一壳体11上的壳体凸起113相脱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在调节第一佩戴支架、第二佩戴支架和主机体围成的空间大小时,不需要将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置于用户的视野范围内,用户佩戴时便能实现盲动调节与固定,避免了用户需要摘掉该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进行反复调节带来的不便。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为虚拟现实眼镜。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眼镜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其主要采用交错显示、画面交换、视差融合等原理实现的移动头戴设备。也即,虚拟现实眼镜属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的一种。
下面对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的传动机构的安装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请参照图1至图7B所示的示意图。
具体的,首先将调节轴3的固定盘32第二侧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固定凸起34与第一壳体11第一侧上设置的壳体凸起113卡合连接,其次,依次将第一佩戴支架21的第一通孔211和第二佩戴支架22的第二通孔221穿过调节轴3第一侧的固定盘32,并固定在该调节轴3上,再次将第二壳体12安装在调节轴3上,并且将调节旋钮4依次穿设在第二壳体12的第三通孔121内,最后将固定轴5的轴部51依次穿过第一壳体11的第五通孔111、调节轴3的第四通孔31、第二佩戴支架22的第二通孔221、第一佩戴支架21的第一通孔211以及第二壳体12的第三通孔121插入调节旋钮4的安装孔41中,将调节旋钮4与由第二壳体12和第一壳体11组成的固定壳体1锁定在一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