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143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在薄片上形成图像以及使形成于薄片上的图像消色的两种功能。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知一种图像消色装置,其依次拾取使用通过预定的温度加热而可消色的色剂在表面上形成图像的薄片,对薄片进行加压并加热,从而进行消色处理。另外,还已知一种具有在薄片上形成图像以及使形成于薄片上的图像消色这两种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

在这种图像处理装置中,例如存在所期望消色的薄片时,使用者将该薄片收纳于收纳盒中。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将消色待处理的薄片放置到图像处理装置的收纳盒中时,需打开收纳盒的状态下放置薄片,再关闭收纳盒,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尤其当收纳盒位于下部的情况下,使用者必须进行这个操作,并且当待处理的薄片张数较少的情况等,更加感到繁琐。

为了解决该繁琐,还考虑了一种在图像处理装置的壳体侧壁等具有可手动供纸的供纸部的装置。然而,如果在这种手动供纸部中放置待消色处理的薄片、即形成有图像的状态的薄片,则内容可能会被第三者得知,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存在问题。

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以第三者能够观察到的状态来放置薄片的技术。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具有:第一薄片供给部,包括底部和侧壁部,所述底部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侧壁连接并从该侧壁以具有预定的角度的方式向竖直方向上方延伸,所述侧壁部立起设置于该底部,所述第一薄片供给部在由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侧壁与所述侧壁部形成的区间中收纳待处理的薄片;第二薄片供给部,与所述第一薄片供给部不同;处理部,对输送来的薄片进行图像处理;输送部,将收纳于所述第一薄片供给部和所述第二薄片供给部的薄片输送到所述处理部;以及控制部,在所述第二薄片供给部收纳有薄片的状态下,若所述第一薄片供给部收纳到薄片,则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输送部,以使所述第一薄片供给部收纳到的薄片输送到所述处理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内部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4的(A)和(B)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片供给的转移状态的图。

图5的(A)和(B)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片供给的转移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的(A)和(B)是说明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薄片尺寸对应的输送路径的切换的图。

图8是说明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薄片尺寸对应的输送路径的切换的图。

图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进行两种处理,即消色处理和图像形成处理,还能够将消色处理后的薄片直接进行图像形成。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在未执行印刷处理或复印处理的期间,当存在应进行消色处理的薄片时,对该薄片进行消色处理。

另外,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进行两种印刷,即通过消色色材的印刷和通过非消色色材的印刷。如果消色色材通过预定的定影温度以上定影到薄片上并且还通过定影温度以上的预定的消色温度以上进行加热,则进行消色。消色色材包含显色性化合物、显色剂以及消色剂。显色性化合物例如举出隐色染料。显色剂例如举出酚类。消色剂举出例如一经加热即与显色性化合物相溶、并与显色剂不具有亲和性的物质。可消色的色材通过显色性化合物与显色剂的相互作用进行显色,通过消色温度以上的加热阻断显色性化合物与显色剂的相互作用,从而进行消色。

此外,虽然实施方式中色材以色调剂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存在使用油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情况。实施方式中的“消色”是指视觉上观察不到由不同于纸张底色的颜色(不仅包括彩色,也包括白色及黑色等非彩色)而形成的图像。“视觉上观察不到”是指除了由不同于纸张底色的颜色形成的图像为无色(透明)的方式以外,可以构成为将由不同于纸张底色的颜色形成的图像变色为与纸张底色相同或相近的颜色。

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具有:收纳使用后的薄片且消色前的薄片的消色前收纳盒、收纳通过加热进行消色处理后的薄片的消色后收纳盒、以及收纳新薄片的普通收纳盒。另外,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在壳体外侧的侧壁具有上部开口的袋状的供纸部。使用者通过将要处理的薄片投入到该开口部,从而完成到供纸部的放置。将该袋状的供纸部称作侧面供纸部。侧面供纸部以纵向放置的方式收纳要处理的薄片(实施方式中为消色前的薄片)。

以下,参照附图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外观的图,图2是示出图像处理装置的内部构成例的示意图。此外,图中的X轴、Y轴、Z轴在各附图中是相同的。另外,图2中的箭头表示薄片的输送方向。

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具有收纳新薄片、或正在使用但至少一面未使用的薄片的普通收纳盒111。图像处理装置100具有在薄片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15、以及载置图像形成后的薄片的排出托盘107。图像形成部115具有收纳普通色材即非消色色材的卡盒C1和收纳通过预定的消色温度以上而能消色的消色色材的卡盒C2。另外,具有加热、加压形成有图像的薄片而使图像定影到薄片上的加热器121。

图像处理装置100具有按普通收纳盒111、图像形成部115、排出托盘107的顺序输送薄片的输送路径R5。另外图像处理装置100具有操作面板104,所述操作面板104从使用者接收印刷份数等参数值的输入或处理开始的指示,并显示任务的进行状况。图像处理装置100具有读取配置于透射玻璃板的原稿薄片的读取部105。通过读取部105读取出的图像被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15,从而图像形成部115将该图像形成于薄片上(复印处理)。

图像处理装置100在主体部下层具有图像消色装置200。图像消色装置200既可选择安装到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主体部上,又可单独提供。

图像消色装置200具有消色前收纳盒211、消色部212以及消色后收纳盒213。消色前收纳盒211收纳的薄片是由通过预定的消色温度以上会消色的色材绘制有图像的薄片。消色后收纳盒213收纳的薄片是在消色部212中色材图像因加热而消色、之后再次利用的薄片。消色部212使用消色部212的热源,以上述的预定消色温度以上对从消色前收纳盒211供给的薄片进行加热。消色部212由此对薄片上的色材进行消色,并对绘制的色材图像进行消色。消色后收纳盒213装载并收纳由消色部212进行了消色处理的薄片。

图像消色装置200具有从消色前收纳盒211向消色部212输送薄片的输送路径R1、以及从消色部212向消色后收纳盒213输送薄片的输送路径R2。

另外图像消色装置200具有输送路径R4,其一端与位于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主体部的输送路径R5连接,另一端与消色后收纳盒213连接。如果选择将图像消色装置200安装到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主体部,则输送路径R4与输送路径R5连接,从而也可将收纳于消色后收纳盒213中的薄片供给至主体部内。由此,图像处理装置100也能够将收纳于消色后收纳盒213中的薄片经由输送路径R4、R5在图像形成部115形成图像,并排出到排出托盘107。

图像消色装置200具有输送路径R3,其在消色部212的下游位置从输送路径R2分支,并与输送路径R5连接。通过该输送路径R3,在消色部212进行了消色处理的薄片不会收纳到消色后收纳盒213,而是可以直接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15中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根据这种构成,当消色后收纳盒213中没有薄片时,图像处理装置100可以从消色前收纳盒211供给薄片,通过消色部212直接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15。

这样,图像处理装置100通过安装图像消色装置200,能够实施在消色部212中对图像进行消色,使用消色后的薄片在图像形成部115形成图像这一系列的动作。

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可以在侧壁W1安装侧面供纸部300。侧面供纸部300既可选择(单独)提供,又可与图像处理装置100或图像消色装置200形成为一体而提供。侧面供纸部300具有外廓壁301以及传感器351。另外既可构成为图像消色装置200具有拾取部302,又可构成为侧面供纸部300具有拾取部302。外廓部301由底部343以及立起设置于该底部343的侧壁部构成。薄片收纳在由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侧壁W1与外廓部301的侧壁部形成的空间内。另外外廓部301为至少高度方向(此处为Z轴方向)比水平方向(此处为X轴方向)更长的形状,但不限定于此。另外,外廓部301也可以为Y轴方向比X轴方向更长的形状。此外,关于Y轴方向的长度与Z轴方向的长度关系,薄片的长度方向是沿着Z轴方向收纳还是沿着Y轴方向收纳,主要根据侧壁W1的形状或面积等。另外外廓部301既可以包围并收纳全部薄片,当薄片尺寸较大的情况等,又可以以露出薄片的一部分的状态进行收纳。

如果安装侧面供纸部300,则外廓壁301的底部343与输送路径R6连接。通过这种构成,收纳在侧面供纸部300中的薄片由拾取部302进行拾取,并通过输送路径R6供给到主体内。如图2所示,输送路径R6在消色部212的上游与输送路径R1合流。由此,由输送路径R6输送的薄片经由输送路径R1在消色部212进行消色处理。

外廓壁301作为用于收纳薄片的外廓发挥作用,并且作为与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侧壁W1一起收纳薄片的容器部发挥作用。图2所示的侧面供纸部300构成为在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侧壁W1不具有外廓壁,但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与侧壁W1相接的外廓壁。

外廓壁301的上部侧开口,使用者将待消色的薄片以纵向放置的方式从该开口部投入。外廓壁301的底部343倾斜,以与侧壁W1具有预定的角度的方式沿着竖直方向上方延伸。此处的预定的角度是指至少随着朝向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外侧而变高、且随着朝向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侧壁而变低的角度即可。在本例中,底部343相对于水平方向的角度设为30°~50°左右,但不限定于此。通过这样使底部343倾斜,被收纳的薄片由于重力而朝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侧壁W1倾斜。

此外,外廓壁301的侧壁部在图2的例中设为与X-Y平面垂直(90°),但也可以构成为以上部的开口面积变大的方式倾斜设置,使得易于投入。该倾斜角度可以为相对于X-Y平面呈45°至90°,但不限定于此。换言之,也可以构成为侧面供纸部300的容器部的X-Y平面中的截面面积越往上部越大,越往下部越小。另外,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还可以构成为外廓壁301的侧壁部反向倾斜以使上部的开口面积变小(容器部的X-Y平面中的截面面积越往下部越大,越往上部越小)。

传感器351检测是否存在收纳于侧面供纸部300中的薄片,并且将检测信号输出至后述的控制部。传感器351例如构成为红外线发光器、受光器。受光器与发光器之间无薄片时,来自发光器的红外线直接到达受光器,而如果收纳有薄片,则来自发光器的红外线被遮蔽,红外线不会到达受光器。本实施方式中,在受光器接收到红外线的情况下,判定为未收纳薄片,并且在未接收到红外线的情况下,判定为收纳有薄片。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构成例的框图。图像处理装置100具有至少包括处理器181和存储部18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10。处理器181例如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运算处理装置。处理器181执行存储部182中所存储的程序,实现各种功能。存储部182易失性地存储数据,并是包含与处理器181之间直接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主存储装置的单元。另外存储部182是包含用于非易失性地存储程序和数据的ROM或辅助存储装置的单元。通过这种构成,图像形成控制部110集中控制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主体单元。

图像处理装置100具有通信部116。通信部116根据图像形成控制部110的指示,从个人计算机等接收印刷数据,另外将处理结果或状态的相关电文发送至发送源的个人计算机。

图3所示的普通收纳盒111、排出托盘107以及读取部105如上所述。操作面板104具有:作为平板式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部141、以及由物理按钮及叠层配置于显示部141的触摸板构成的操作部142。输送部102包括输送路径R5,按照图像形成控制部110的指示将薄片输送到各单元。

图像消色装置200具有消色控制部210。消色控制部201是集中控制图像消色装置200内的各单元的单元,并具有处理器281和存储部282。处理器281根据存储部282内所存储的数据或程序代码,对图像消色装置200的内部单元进行控制。可以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电路安装消色控制部210的部分或全部。此外,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10也可以承担消色控制部201的功能。

图3中的消色前收纳盒211、消色后收纳盒213、消色部212、侧面供纸部300与上述相同。输送部202包括输送路径R1、R2、R3、R4、R6,按照消色控制部210的指示将薄片输送到各单元。

将包含图像形成控制部110及消色控制部210的构成作为控制部170。即控制部170对包含图像消色装置200及侧面供纸部300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内的全部单元进行集中控制。

在图像消色装置200中,在消色过程中如果将消色前收纳盒211从关闭状态设为打开状态时,可能会由于发生堵塞、或收纳盒与主体之间产生的剪切而导致薄片破损。由此,原则上禁止在消色过程中将消色前收纳盒211设为打开状态。这一点与其它收纳盒部相同,原则上禁止在处理中设为打开状态。另一方面,通过设置侧面供纸部300,即使在消色过程中,使用者也可投入并放置待处理的薄片。

侧面供纸部300也可以配置成沿着高度方向(Z轴方向)变长。这样能够缩小图像处理装置100的设置面积。

通过设置侧面供纸部300,仅需将待处理的薄片投入侧面供纸部300这一个工作。即,将待处理的薄片放置到图像处理装置100中时,无需打开收纳盒放置薄片、再关闭收纳盒这一繁琐的工作。

另外,以纵向放置的方式收纳薄片,侧面供纸部采用不透明的外壁部,从而能够防止第三者轻易地看到。

(第二实施方式)

如果长时间以纵向放置的状态放置薄片,则存在薄片变形的问题。另外,虽说纵向放置状态不易被第三者轻易地看到,但是保持这种放置状态,仍然存在安全上的问题。

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消色前收纳盒与侧面供纸部的两者中均有薄片时,优先处理侧面供纸部的薄片的安装例。通过优先处理侧面供纸部的薄片,放置时间变短,从而能够抑制部分薄片的变形,并且能够减少被第三者看到的机会。第二实施方式中除以下所示的构成以外,其它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4、图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薄片的供纸方法的图,并且也是示出各输送路径中所具有的传感器的配置例的图。此外,之后的各个附图中,输送路径上的粗线表示薄片。另外控制部170通过控制位于输送路径R1与R6的合流点的挡板F1来切换输送路径R1、R6的输送路径。

各输送路径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薄片的传感器S1~S7。来自传感器S1~S7的检测信号被输出到控制部170。传感器S1~S7也可沿用用于检测堵塞等的传感器。

输送路径R1中,从上游侧开始依次配置有传感器S1及传感器S2、S4、S5。传感器S1位于消色前收纳盒211的拾取部附近。传感器S2配置在拐弯点。传感器S4位于输送路径R1与输送路径R6的合流点附近。此外,传感器S5配置在消色部212上游的拐弯点,并且配置在进入消色部212的位置附近。

输送路径R2中配置有传感器S6、传感器S7。传感器S6配置在输送路径R2与输送路径R3的分支点的上游、及消色部212的下游。传感器S7配置在向消色前收纳盒211供给的辊(输送路径F2的末端辊)的附近。

输送路径R6中,从上游侧开始配置有传感器S3、S4。传感器S3配置在拾取部302附近,传感器S4如上所述位于输送路径R1与输送路径R6的合流点近前或附近。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具有用于检测消色前收纳盒211中有无薄片的传感器352。传感器352例如是通过薄片的重量按下来切换开/关的物理开关等。来自传感器352的检测信号被输出到控制部170。

图4的(A)示出了侧面供纸部300中无薄片状态时的输送状态。侧面供纸部300中无薄片的状态下,当消色前收纳盒211中有薄片时,从消色前收纳盒211开始供纸。该供纸可以通过由控制部170判定不进行图像形成的时机来进行,或者也可以根据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104的指示来进行。侧面供纸部300中无薄片时,在本例中,依次输送消色前收纳盒211中所堆叠的薄片,并进行消色处理。此外,根据来自传感器351的输出信号判定侧面供纸部300中有无薄片,根据来自传感器352的输出信号判定消色前收纳盒211中有无薄片。

图4的(B)示出了在处理消色前收纳盒211的薄片的过程中,侧面供纸部300中收纳有新薄片的状況。此处的处理是指输送处理、消色处理中的任一者或者两者。在本例中,当存在已经从消色前收纳盒211被供给的处理中的薄片时,则继续对该薄片进行处理。根据来自传感器S1、S2、S4、S5、S6、S7的检测信号判定是否存在处理中的薄片。

在本例中,如果侧面供纸部300中收纳有薄片,则中断后续来自消色前收纳盒211的供纸,接下来的薄片从侧面供纸部300供给。图5的(A)示出了停止来自消色前收纳盒211的供纸,并从侧面供纸部300供纸的状态。此后,依次从侧面供纸部300供给薄片,并进行消色处理,直到侧面供纸部300中没有薄片为止。当侧面供纸部300中没有薄片时,继续从消色前收纳盒211重新开始供纸(参照图5的(B))。

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6所示的动作由控制部170进行控制。即,图像形成控制部110或消色控制部210的处理器运算执行存储部中所存储的程序,由此控制图6所示的动作。

控制部170根据传感器351的检测信号,判定侧面供纸部300中有无薄片(步骤001)。当侧面供纸部300中没有薄片时(步骤001-No),控制部170进行控制,以使从消色前收纳盒211供纸(步骤004),并且控制各输送路径、消色部212,以使在消色部212中进行消色处理(步骤005)。另一方面,当侧面供纸部300中有薄片时(步骤001-Yes),控制部170根据传感器S1、S2、S4、S5、S6、S7的检测信号,待机至没有处理中的薄片为止(步骤002-No的循环)。此处的处理中的薄片与上述相同,是指输送中的薄片、消色处理中的薄片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关于从消色前收纳盒211供给的薄片,当没有处理中的薄片时(步骤002-Yes),控制部170进行控制,以使从侧面供纸部300供纸(步骤003),并对该薄片进行消色处理(步骤005)。

控制部170反复执行步骤001~步骤005,直至侧面供纸部300、消色前收纳盒211的任一供纸部中均没有薄片为止(步骤006-No的循环)。

换言之,图6的流程图示出了以下动作。在消色前收纳盒211中收纳有薄片的状态下,当侧面供纸部300中收纳有新薄片时(步骤001-Yes),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70控制输送部202,以使优先将收纳于侧面供纸部300中的薄片输送到消色部212为止(步骤003)。

另外,正在处理来自消色前收纳盒211的薄片时,控制为继续该薄片的处理(步骤002),并且下一个薄片从侧面供纸部300供给(步骤003)。当侧面供纸部300中没有薄片时(步骤001-No),则从消色前收纳盒211重新开始供纸(步骤004)。

如图4的(A)、图5的(A)、图5的(B)所示,本例中,正在处理薄片的途中,由于下一个薄片以某种程度侵入输送路径中,因而根据需要使正在处理的薄片待机,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正在进行处理的薄片的完成该处理之后,安装供给下一个薄片。

如第二实施方式所示,通过优先处理侧面供纸部300的薄片,可抑制将薄片长时间地放置于侧面供纸部300,并抑制薄片变形或被第三者看到。

(第三实施方式)

存在在侧面供纸部300中投入各种尺寸的薄片的情况。如果投入尺寸大于消色后收纳盒213可收纳的预定尺寸的薄片,则消色后收纳盒213无法收纳该薄片。另一方面,消色后收纳盒213可以收纳小于预定收纳尺寸的薄片。但是,如果收纳小于预定尺寸的薄片,在进行后面处理的图像形成处理时,从消色后收纳盒213供纸时,发生卡纸而导致无法拾取的可能性较高。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根据薄片尺寸切换输送路径,或者显示消息以通知用户的方式进行说明。此外,除第三实施方式的以下内容所示的构成以外,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同。

参照图7、图8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传感器S3、S4、S6来检测薄片的尺寸(具体为输送路径方向的长度)。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用传感器S6检测薄片前端时,通过由传感器S3、S4中的任一者检测薄片,从而判定薄片的尺寸。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传感器S6到传感器S4的输送路径长度与消色后收纳盒213的收纳预定尺寸(消色后收纳盒213的X轴方向的长度)一致或者看作一致。此外,消色后收纳盒213的收纳预定尺寸例如设为A4尺寸,根据需要将该A4尺寸称作预定尺寸。

如图7的(A)所示,薄片到达传感器S6由传感器S6检测薄片前端时,如果传感器S3仍在检测薄片,则可看作为大于预定尺寸的薄片。当对上述尺寸大于预定尺寸的薄片进行消色处理时,由于无法收纳在消色后收纳盒213中,因此控制部170控制挡板F2以使将其输送到输送路径R3中。输送到输送路径R3的薄片经由输送路径R5被输送到排出托盘107而被排出到装置外。

另外,如图7的(B)所示,当传感器S6检测到薄片前端时,传感器S3检测不到薄片而传感器S4检测到的情况下,控制部170判定该薄片为预定尺寸。预定尺寸的薄片的情况下,控制部170控制挡板F2以使将其输送到输送路径R2。输送到输送路径R2的薄片直接被收纳到消色后收纳盒213中。

如图8所示,当传感器S6检测到薄片前端时,在传感器S4检测不到薄片的情况下,控制部170判定为不足预定尺寸的薄片。在不足预定尺寸的薄片的情况下,控制部170控制挡板F2以使将其输送到输送路径R2中。输送到输送路径R2的薄片直接被收纳到消色后收纳盒213中。并且控制部170将收纳有预定尺寸以外的薄片一事通知用户。或者,在不足预定尺寸的薄片的情况下,控制部170将该薄片经由输送路径R3及输送路径R5输送到排出托盘107而被排出到装置外。

图9是示出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输送切换有关的动作例的流程图。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图9中所示的动作的控制由控制部170进行。

控制部170判定薄片前端是否由位于输送路径R2与输送路径R3的分支点上游的传感器S6进行了检测(步骤101)。控制部170待机(步骤101-No的循环)至传感器S6检测出薄片。

当传感器S6检测出薄片时(步骤101-Yes),控制部170判定传感器S3是否检测到薄片(步骤102)。在传感器S3检测到薄片的情况下(步骤102-Yes),由于该薄片是大于预定尺寸的薄片,因此控制部170控制挡板F2以使将该薄片引导至输送路径S3(步骤110)。控制部170控制输送路径S3及S5,将该薄片输送到排出托盘107(步骤110)。之后,处理进入步骤106。

在传感器S3检测不到薄片(步骤102-No)、传感器S4检测到薄片的情况下(步骤103-Yes),看作该薄片为预定尺寸,控制部170控制挡板F2从而将薄片引导至输送路径S2,将该薄片收纳到消色后收纳盒213中(步骤111)。之后,处理进入步骤106。

在传感器S4也检测不到薄片的情况下(步骤103-No),控制部170将该薄片作为不足预定尺寸的薄片,并控制挡板F2以使将薄片引导至输送路径S2(步骤104)。之后,薄片被收纳到消色后收纳盒213中。控制部170控制操作面板104以使显示消息(步骤105),将消色后收纳盒213中存在预定尺寸以外的薄片一事通知用户。此外,可以中断处理,直至从消色后收纳盒213中取出该薄片为止。在这种情况下,待机直至通过操作面板104执行预定的再次开始操作。

执行上述处理直至侧面供纸部300中没有薄片为止(步骤106-Yes)。在步骤106中,控制部170根据传感器351的检测信号判定侧面供纸部300内有无薄片。如果没有薄片(步骤106-No),则结束。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如上述使用传感器S3、S4、S6来判定处理中的薄片的尺寸,但是在由任意传感器检测薄片的情况下,挡板F2的切换、消息的显示取决于各传感器的配置状況、输送路径的长度。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虽然是以传感器S6为基准,根据在输送路径上与传感器S6的相对位置进行挡板F2的控制或消息显示,但是以哪个传感器为基准,取决于检测出之后切换挡板F2的动作速度等。例如,通过传感器S6检测出时,可认为挡板F2的切换已来不及。这种情况下,以位于传感器S6上游的传感器为基准。另外,传感器的配置位置、传感器数量等可适当地设计。

在上述例子中,提到了对从侧面供纸部300供给薄片进行尺寸的检测或输送路径的切换控制、消息显示,但也能够适用于从其它收纳盒(例如消色前收纳盒211)供给的薄片。

也可以组合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方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消色处理”记述为消除图像的颜色,但也可以包含消除图像的意思。即,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消除装置不限定为通过加热来消除图像颜色的装置。例如,可以是通过光的照射来消除薄片上的图像颜色的装置,也可以是消除特殊薄片上所形成的图像的装置。或者,图像消除装置还可以是除去(消除)薄片上的图像的装置。图像消除装置只要构成为使得薄片上的图像不可见即可,以使可再次利用薄片。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图像处理”包含图像形成处理和图像消除处理中的任一者或两者。

如以上详细地说明,通过实施方式,可以高效地将薄片放置到供给部中。另外通过第二实施方式,可以抑制被第三者看到,并且可抑制薄片变形。通过第三实施方式,可根据薄片尺寸来抑制卡纸等。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可通过其它各种形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的所有内容只是示例,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性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范围示出,不受限于说明书文本内容。进而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范围的所有变形、各种改进、替换和修改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图像处理装置; 102 输送部; 104 操作面板 ;105 读取部;

107 排出托盘; 110 图像形成控制部;111 普通收纳盒;

115 图像形成部; 116 通信部; 121 加热器;

R1~R6 输送路径; 170 控制部; 200 图像消色装置;

210 消色控制部; 211 消色前收纳盒; 212 消色部;

213 消色后收纳盒; 300 侧面供纸部; 301 外廓壁;

302 拾取部; S1、S2、S3、S4、S5、S6、S7 传感器;

F1、F2 挡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