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距调整光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36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焦距调整光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距调整光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像模组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实际生活中对我们的影像也越来越重要。影像模组各部件组装完成后需要将其调整到影像的最佳清晰点,在调整的过程中需要特定的环境,即光箱。現有的焦距调整光箱有诸多弊端:现有光箱使用的显示设备的摆放位置不符合人体力学而且在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现有光箱的内部为白色光板,作业时会反光影响产品测试,从而造成产品影像清晰度失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目前光箱使用的显示设备摆放位置不符合人体力学而且在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焦距调整光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焦距调整光箱,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顶板、后板以及两侧板,所述主框架内自上而下设有与顶板平行的用于放置图纸的第一放置板和用于放置测试治具的第二放置板,所述后板内壁上挂接有显示设备,所述两侧板内壁上分别设有灯管,所述显示设备和灯管均设于第一放置板与第二放置板之间。

进一步地,由于焦距调整光箱内部为白色光板,作业时会反光,从而影响产品测试,因此所述主框架内壁设有黑色棉布层,避免测试时光箱内部反光, 从而提升了产品品质。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放置板主要是放置测试治具,由于测试治具质量较重,为了提升第二放置板的支撑能力,所述第二放置板与两侧板连接处设有支撑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置板与两侧板连接处也设有支撑脚。

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为铝制主框架,易于加工,抗腐蚀性能好,份量较轻,易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长1080mm,宽880mm。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设备通过可伸缩的支架连接在后板上,显示设备可以根据伸缩的支架相对于后板自由调节远近,调整到工作人员最适合的操作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设备设于后板中间位置,该显示设备距离第二放置板250mm,距离侧板一侧270mm。

进一步地,所述两侧板内壁上的灯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该灯管垂直于后板。

进一步地,所述灯管距离第二放置板2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侧板的显示设备移到光箱内部,将显示设备挂接在后板上,正好设置在作业人员面部的正前方,作业人员作业时可以避免反复扭头观看显示设备,也可以避免作业人员碰触到显示设备而造成危险;光箱内壁设有黑色棉布层,避免光箱内部反光,从而提升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其中,1、主框架,11、顶板,12、后板,13、侧板,2、第一放置板,3、第二放置板,4、显示设备,5、灯管,6、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焦距调整光箱,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包括顶板11、后板12及两侧板13,所述顶板11长1080mm,宽880mm,所述主框架1内自上而下设有与顶板11平行的用于放置图纸的第一放置板2和用于放置测试治具的第二放置板3,所述后板12内壁挂接有显示设备4,所述显示设备4设于后板12中间位置,所述显示设备4与第二放置板3相距250mm,所述显示设备4与侧板13一侧相距270mm,所述两侧板13内壁上分别设有灯管5,两灯管5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该灯管5垂直于后板12,所述灯管5与第二放置板3相距220mm,所述显示设备4和灯管5均设于第一放置板2与第二放置板3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框架1内壁设有黑色棉布层,避免测试时光箱内部反光,从而提升了产品品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与两侧板13连接处设有支撑脚6,主要是为了提升第一放置板2和第二放置板3的支撑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框架1为铝制主框架,易于加工,抗腐蚀性能好,份量较轻,易于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显示设备4通过可伸缩的支架(图中未画出)连接在后板12上,显示设备4可以根据伸缩的支架相对于后板12自由调节远近,调整到工作人员最适合的操作位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