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360阅读:2479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



背景技术:

动物实验应用广泛,它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临床试验前不可或缺的步骤,以验证相关研究的结果或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动物实验常需要拍摄实验照片,以作为研究结果证据,用于发表学术文章及学术会议交流。这些动物实验照片包括既包括大体动物模型照片,也包括组织标本照片。一个完整的动物实验常无法一日或一次完成,需分多日多批次进行,因此,动物实验照片也需要分多次拍摄。

动物实验照片不仅对照片的像素、规格等有专门的规定,而且对拍摄的高度、角度、背景颜色、光照等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以使作为实验结果资料的照片更清晰,背景参数更一致,便于研究者分析、研究,具有更强的可比性和说服力。这对拍照的方式和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尽量克服拍照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达到客观实在的效果。

然而,由于当前尚无专门的动物实验拍照装置,仍需依靠研究者手持相机进行拍照。这种简单随意的拍照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相关物品配置不集中。动物实验拍照需要准备的物品较多,包括灯光、相机、背景材料、比例尺等,而这些物品配置比较分散,每次都要花时间准备,既容易遗漏,又影响工作效率。(2)照片质量欠清晰。照片清晰度受拍摄时相机的稳定性影响很大。研究者多不是专业摄影师出身,拍照时,尽管研究者尽可能保持手部平稳,克服各种不必要的抖动,但人为因素造成的轻微抖动是无法完全避免的,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图片的清晰度。(3)拍摄条件参数变异较大。如前述,动物实验照片常需分多日多次拍摄,为了前后照片具有更好的可比性、说服力,要求每次拍摄的高度、位置、角度、背景颜色、光照等尽可能保持一致。而手持式拍照方式具有随意性,对拍照的高度、位置、角度等无法精确掌控。光照受室外天气、室内灯光、拍照场所等干扰较大,也难以统一。拍照所用的背景材料常常就地取材,颜色及其深浅差别较大。

综上所述,动物实验室亟需一种配置集中合理,稳定性好,操控性强的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而关于这种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置集中合理,稳定性好,操控性强,拍照的高度、位置、背景颜色、光照等条件参数能准确调控的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所述的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包括载物台、背景板、侧板、内衬板、相机固定板、相机固定架、LED光源。所述的载物台位于整套装置下部,两端固定在侧板上;所述的载物台上嵌有背景板;所述的侧板内侧壁设有内衬板;上下相邻两个内衬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的凹槽中央均设有扁圆形电源孔,电源孔穿透侧板;所述的相机固定板以嵌入凹槽方式固定于两侧板之间;所述的相机固定板一侧设有电源孔,且相机固定板上的电源孔与凹槽中央的电源孔大小、规格一致,对齐、相通;所述的相机固定板上设有镜头槽;所述的镜头槽上装有可移动的相机固定架;所述的相机固定架中央设有镜头孔;所述的相机固定板下方设有两排LED光源;所述的LED光源位于镜头槽两侧;有电源线穿过凹槽和相机固定板上的电源孔与LED光源连接;所述的电源线上设有光照调节器,末端有电源插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镜头槽一侧标记有刻度尺。

进一步地,所述的背景板以嵌入凹槽的方式固定于载物台上方,背景板包括黑、白、蓝三种颜色。

进一步地,所述的相机固定板以嵌入凹槽的方式固定于背景板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相机固定板上设有镜头槽和相机固定架。

进一步地,所述的LED光源位于相机固定板下方,对称分布在镜头槽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相机固定架有两种规格,分别匹配专业单反相机和微型单反相机。

进一步地,所述相机固定架配备有小沙袋。

进一步地,所述背景板两边及中央有刻度尺。

进一步地,所述的相机固定板的一侧设有能反复充电的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配置集中合理。该装置提供一种立体平台,巧妙地将相机、灯光、背景材料、比例尺等要素合理地配置在一起,避免遗漏,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2、稳定性好。该装置稳重大方,相机固定在相机固定架中,稳定可靠,且可通过遥控或定时方式拍摄,克服了拍摄过程中不必要的抖动,拍得的照片效果清晰,工作效率提高。

3、调节灵活。该装置考虑到不同拍摄需要,设置上便于对拍照的高度、水平位置、背景颜色、光照等要素进行灵活调整,兼顾了不同拍照需要,功能全面。

4、操控性强。该装置上下两个相邻凹槽的距离为10cm,并在镜头槽、光照调节器的调节阀上设置了刻度,这些设置方便把握调节的尺度,以使同一实验的拍照条件参数前后一致,照片更规范,更具可比性、说服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背景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载物台 11.背景板

2.侧板 21.内衬板

22.电源孔 23.凹槽

3.相机固定板 31.镜头槽

32.LED光源 33.相机固定架

34.镜头孔 35.电源线

36.光照调节器 37.插头

4.蓄电池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包括载物台1、背景板11、侧板2、内衬板21、相机固定板3、相机固定架33、LED光源32。所述载物台1位于相机固定架33的下方;所述的载物台1两端固定在侧板2上;所述的载物台1上方可嵌入背景板11,背景板11有黑、白、蓝三种颜色备选,背景板两边及中央有刻度尺;所述侧板2上设有内衬板21;相邻两个内衬板21之间形成凹槽23;所述的凹槽23中央有扁圆形电源孔22,穿透侧板2;所述的凹槽23中嵌入固定相机固定板3,凹槽23与相机固定板3之间的连接为嵌入式活动连接,相机固定板3高度可调;所述的相机固定板3一侧设有电源孔22,且相机固定板3上的电源孔22与凹槽23中央的电源孔22大小、规格一致,对齐、相通;所述的相机固定板3中央设有镜头槽31;所述镜头槽31上装有可移动的相机固定架33,相机固定架33配有小沙袋备用;所述的相机固定架33中央设有镜头孔34;所述的相机固定板3下方还设有两排LED光源32;所述的两排LED光源32对称分布在镜头槽31的两侧;所述的LED光源32连接有电源线35,其电源线35自凹槽23(侧板2)上的电源孔22及相机固定板上的电源孔22穿出;所述的电源线35上设有光照调节器36,末端有电源插头37。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载物台1规格适合兔子、老鼠等实验动物及各种组织标本,必要时可以用夹子或弹性绷带将实验动物或组织标本固定在载物台1上。紧贴载物台1上方设有背景板11,背景板11以嵌入凹槽的方式置于载物台上面;背景板11有黑、白、蓝三种颜色备选用,可根据需要更换;背景板11的两边和中央均设有刻度尺(如图2所示),以便于对动物模型或组织标本进行测量和对比。

两侧板2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内衬板21,内衬板21宽度为10cm。相邻两个内衬板21之间形成凹槽23,上下相邻两个凹槽的距离为10cm;凹槽23用于嵌入相机固定板3,使得相机固定板3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相机固定板3上设有两排LED光源32,LED光源32亮度可根据需要调节。

所述的相机固定板3上还设有镜头槽31,宽度同单反相机镜头直径,便于镜头穿过,不影响镜头伸缩和焦距调节。镜头槽31一侧有刻度尺,便于参考调节相机位置。镜头槽31上装有相机固定架33,相机固定架33可在相机固定板3上左右移动以调节相机的水平位置。相机固定架33根据相机规格、外形制作,有专业单反相机固定架和微型单反相机固定架两种规格备选,可不局限于图1、3所示形状。相机固定架33另配备有小沙袋若干,必要时用以辅助不同型号相机稳妥固定。

所述的电源线35与LED光源32通过电源孔22以插座式活动连接,以适应调节相机固定板3高度需要。

所述的电源线35连接有光照调节器36,旋转光照调节器36的调节阀可调节LED光源亮度。调节阀上有刻度,可用于参照调节。

实施例2

请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侧板2内侧壁一侧或两侧配置有一块或两块可反复充电的蓄电池4,使得该拍照装置自带电,能够根据需要随意移动,不局限于有电源插座的地方使用。蓄电池配置部位可不限于图3中所示部位,亦可定制两块形状、尺寸与内衬板21相同的蓄电池板替换部分内衬板,配置于载物台上方或下方,并可进一步增加装置底座的重量,增强整套装置的稳定性。

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亦可配置两个对称设置于载物台1下方或相机固定板3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式动物实验专用拍照装置,将动物实验拍照所需的相关物品、条件整合在一起。拍照相机置于相机固定板上的相机固定架中,相机固定板可通过嵌入不同的凹槽而调节高度,从而调整拍照的高度。相机固定架可在镜头槽上左右移动,调节相机的水平位置,从而调节拍照的位置。

拍照可通过遥控或定时的方式进行,稳定性好,有效避免了抖动,拍摄的照片更清晰。载物台上配有黑、白、蓝三种颜色带有刻度的背景板可供选择,使所得的动物实验照片更专业、更规范,刻度便于对动物模型或组织标本进行测量和对比。

设有亮度可调节的LED光源,且光照调节器配有带刻度的调节阀,使光照调节灵敏、准确,避免不同批次照片背景亮度差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