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287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显示模块结构,尤指一种可以透过滤蓝光膜片过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科技3C的快速发展以及进步,许多人每天长时间盯着荧幕,自从LED背光显示面板问世之后,带来轻薄以及省电之效,且现有的产品极力要求荧幕的解析度以及亮度,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调光造成眼睛不适的问题,以及现在主流的LED制造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些短波长的高能蓝、紫光LED,经过磷光剂后,把蓝、紫光转化为含有红绿等原色的色泽,所以我们平常看的荧幕三原色不是红、绿、蓝色,而是红、绿、超级蓝;偏偏蓝色又是波长最短、穿透性最强的光,偏偏使用者经常性地盯着这些荧幕看,在眼睛内部,影像形成方式通过红、橙、黄、绿、蓝、紫光入射黄斑部形成影像及颜色传递至脑部形成视觉,然而,可见光中的蓝光、紫光属于能量较强的光线,当其透过角膜与水晶体入射黄斑部,眼睛若长期直视3C产品荧幕造成的慢性刺激,其高能蓝光即可能使黄斑部产生发炎、水肿,可能会在黄斑部中央形成隐结,一旦隐结破裂导致出血,将造成中央视力缺损,无法正眼看清楚事物,形成所谓的黄斑部病变,对眼睛的刺激不容小觑。

人眼中有3种主要负责感知色彩的锥状细胞(Cone Cell),个别可感知不同波长的光,其中最敏感的波长大约分别是565nm、535nm及420nm,加上主要感受亮度的杆状细胞(Rod Cell),人眼就利用这4种细胞形成视觉,而目前显示科技也根据此一原理,通常以红、绿、蓝3色光以一定比例组合 模拟自然界的连续光,由于人眼运作原理的关,我们会认为荧幕上的色彩与自然界的相似,可显示许多种不同的色彩。

产生出红、绿、蓝3色的方式有很多种,以目前自体不发光,需要背光支援的液晶荧幕来说,主要以使用萤光灯管和发光二极管LED这二种常见的光源,近年来,受惠于白光LED的研发和技术进步,LED几乎已完全取代萤光灯管成为液晶荧幕的主要背光来源;然而,白光LED的发光原理为产生蓝光,再透过萤光粉将部份蓝光转为黄光(红光+绿光),由于黄光部分可涵盖到感受565nm和535nm的锥状细胞,再加上原本的蓝光,便可组合成白光;而萤光灯管的发光原理则为汞气体放电在灯管内散发出紫外线,再交由涂布在管壁的萤光粉转成可见光(色温可由萤光粉比例调配);此二种发光原理的特色,虽然人眼看起来都是白色的,但是实际上的光谱却不同,萤光灯管以绿色光的强度最强,白光LED则是以蓝光最强。

另,一般所谓的抗蓝光,其实抗的都不是真正的蓝光,而是波段介于紫和蓝之间的光,在光谱上400nm~500nm这段之间,英文称之为High-Energy Visible light(HEV light)高能可见光;因此,若能在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加入某种材料,使之能降低(HEV light)高能可见光,即能提使显示面板的附加价值且能达到保护使用者的眼睛与健康。

现今大部分抗蓝光方式,主要以荧幕保护贴、抗蓝光眼镜或直接在荧幕面板上涂布抗蓝光材料作为过滤蓝光的主要方法,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518159号“防蓝光荧幕保护贴结构”,主要包含有一塑胶层、一遮蔽层、一UV修复层、一防蓝光层及一黏贴层,该塑胶层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该遮蔽层披覆于塑胶层的第一表面上,并界定有一镂空区域;该UV修复层分别披覆于遮蔽层的镂空区域上及完全披覆于塑胶层第二表面上,构成为双层UV修复层结构;该防蓝光层披覆于遮蔽层的镂空区域的UV修复层表面与遮蔽层表面上及该黏贴层乃设置于防蓝光层表面,以构成一蓝光荧幕保护贴结构,可贴附使用在电子产品的荧幕表面,且该UV修复层能对轻微刮痕自然回复成原有的视觉效果,而防蓝光层可过滤遮蔽蓝光,达到减轻视力负 担的目的;惟!该荧幕保护贴贴复于电子产品的荧幕表面,可由外部过滤遮蔽蓝光,且可防止轻微刮痕自然回复,但强度不足且必须要额外贴附保护贴于电子产品荧幕表面,当长期使用后沾附脏污、指纹或油渍时,则须进行保护贴的更换,对于使用者而言,无疑增添额外负担,且,部份使用者并不喜好在电子产品外部额外增加其他周边附加产品,当使用者同时拥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LED平面电视…等3C产品时,则必须要同时贴附不同尺寸大小的保护贴,增添使用者的不便。

因此,便有相关业者研发一种“具过滤降低蓝光穿透率的眼镜”,包括有一镜框及两镜片,该镜框包含有两镜穴,且于该镜框的两侧分别枢装有一挂钩;该两镜片,分别吻合该镜穴的外廓状,以嵌入于该镜框的两镜穴中,其中各该镜片是由热可塑性材料、可塑剂、喹啉、波利酮、蒽醌及萤光剂混炼后成型者,通过镜片(20)内所内含的元素,可以有效降低对人类眼部有害光线的穿透率,以有效保护使用者的眼睛,但,由于平常没有紧盯荧幕时,配戴抗蓝光眼镜会形成所见景象偏黄或较暗,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仍有些许不便之处。

由于膜片不易直接贴附于显示模块(LCM或OLED)上,一般常用荧幕抗蓝光的方法通过在显示模块上设置一触控模块面板,在将滤蓝光膜固定于该触控模块面板上;或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过滤蓝光进入眼睛黄斑部,以避免眼睛受损,但在使用上均有些许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缺失及需求,本案创作人潜心研思,设计创设,一再试验、修改,乃创设出一种可完美贴附滤蓝光膜片于该显示模块上,以降低使用者眼睛伤害情形、具备抗指纹功效、极佳排气性、高透光且不影响荧幕色彩失真的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

主要目的通过滤蓝光薄膜以及不同结构来改善显示面板的蓝光(HEV light)能量,让使用者能够直接在舒适的环境下观看荧幕且较不会造成眼睛 的损害。

因此,为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案发明人乃经过多年的研发构思,研拟相关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制作实施方式,终研发出一种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包括有一显示模块、至少一胶体及至少一滤蓝光膜片,其中,该滤蓝光膜片直接通过该胶体黏置于该显示模块上方,本案发明人突破往常只能将滤蓝光膜片贴附于触控模块的透光荧幕表面,通过一胶体,将滤蓝光膜片直接贴附于显示模块上,且,可更进一步将该滤蓝光膜片上方由一胶体黏置固定一触控模块,使显示模块与触控模块间通过一滤蓝光膜片将高能量的蓝光过滤使其减少,让使用者能够在较舒适的环境下观看3C产品的荧幕。

其中,较佳的是,该滤蓝光膜片为一透明有机基材上均匀涂布抗蓝光材料所构成,该透明有机基材由聚酯薄膜(PET)或三醋酸纤维素薄膜(TAC,Triacetate Cellulose Film)所构成。

其中,较佳的是,该显示模块为LCM(LCD Module,液晶显示模块)或OLED Module(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Module,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

其中,较佳的是该触控模块为单片型触控模块(One Glass Solution(OGS)type touch sensor)、印刷型触控模块(Deco/Ink Film onGlass 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Cover Lens on Glass GOG)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ITO film type touch sensor)或金属网格型触控模块(Metal Mesh type touch sensor)其中之一;且该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ITO film type sensor)为GFF(Glass-Film-Film)、GF(Glass-Film)、GG(Glass-Glass)或G2(Glass Only)其中之一。

其中,较佳的是,该胶体是由OCA(Optical ClearAdhesive,光学胶)或DSA(双面框胶)所构成。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将滤蓝光膜片直接通过胶体贴附于显示模块上,使用者可以直接触碰触控模块以控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视荧幕而不会使该滤蓝光膜片沾上灰尘、油污或刮伤须进行更换调整,同时具有过 滤高能量蓝光的功能,以降低使用者的周边产品费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滤蓝光膜片由不同胶体直接贴附于不同显示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滤蓝光膜片由不同胶体贴附于cover lens防护玻璃与不同显示模块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滤蓝光膜片由OCA胶全贴合贴附于不同触控模块与LCM显示模块间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滤蓝光膜片由DSA胶贴附于不同触控模块贴合LCM显示模块间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滤蓝光膜片OCA胶全贴合贴附于不同触控模块与OLED显示模块间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滤蓝光膜片于不同触控模块由DSA胶贴附于OLED显示模块间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 LCM显示模块

12 OLED显示模块

21 OCA光学胶

22 DSA双面框胶

3 滤蓝光膜片

41 (One Glass Solution(OGS)type touch sensor)单片型触控模块

42 (Deco/Ink Film on Glass type touch sensor)印刷型触控模块

43 (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

44 (ITO film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

45 (Metal Mesh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滤蓝光膜片3由不同胶体直接贴附于不同显示模块结构示意图;最底层为LCM显示模块11或OLED显示模块12,上方搭配一OCA光学胶21直接全贴合一滤蓝光膜片3于最顶层,使该滤蓝光膜片3可直接贴附于该LCM显示模块11或OLED显示模块12上;另,最底层为LCM显示模块11或OLED显示模块12,上方搭配一DSA双面框胶22将一滤蓝光膜片3四周贴合于最顶层,亦可使该滤蓝光膜片3可直接贴附于该LCM显示模块11或OLED显示模块12上,形成一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滤蓝光膜片3由不同胶体贴附于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与不同显示模块间的结构示意图;最底层为LCM显示模块11或OLED显示模块12,上方搭配一OCA光学胶21直接全贴合一滤蓝光膜片3于上层,并通过一OCA光学胶21直接全贴合于一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使该滤蓝光膜片3可直接贴附于该LCM显示模块11或OLED显示模块12上且使该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直接贴附于该滤蓝光膜片3上方;另,最底层为LCM显示模块11或OLED显示模块12,上方搭配一OCA光学胶21直接全贴合一滤蓝光膜片3于上层,并通过一DSA双面框胶22贴合于一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表面周边,使该滤蓝光膜片3可直接贴附于该LCM显示模块11或OLED显示模块12上且使该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直接贴附于该滤蓝光膜片3上方;又,最底层为LCM显示模块11或OLED显示模块12,上方搭配一DSA双面框胶22贴合一滤蓝光膜片3于上层,并通过一DSA双面框胶22贴合于一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表面周边,使该滤蓝光膜片3可直接贴附于该LCM 显示模块11或OLED显示模块12上且使该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直接贴附于该滤蓝光膜片3上方,形成一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滤蓝光膜片3由OCA胶全贴合贴附于不同触控模块与LCM显示模块11间的示意图,最底层为LCM显示模块11,上方搭配一OCA光学胶21直接全贴合一滤蓝光膜片3于上层,并通过一OCA光学胶21直接全贴合于一One Glass Solution(OGS)type touch sensor单片型触控模块41、Deco/Ink Film on Glass type touch sensor印刷型触控模块42、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ITO film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4或Metal Mesh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5其中之一,使该滤蓝光膜片3可直接贴附于该LCM显示模块11上且使该One Glass Solution(OGS)type touch sensor单片型触控模块41、Deco/Ink Film on Glass type touch sensor印刷型触控模块42、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ITO film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4或Metal Mesh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5其中之一可直接贴附于该滤蓝光膜片3上方,形成一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滤蓝光膜片3由DSA胶贴附于不同触控模块贴合LCM显示模块11间的示意图,最底层为LCM显示模块11,上方搭配一DSA双面框胶22贴合一滤蓝光膜片3周缘于上层,并通过一OCA光学胶21直接全贴合于一One Glass Solution(OGS)type touch sensor单片型触控模块41、Deco/Ink Film on Glass type touch sensor印刷型触控模块42、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ITO film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4或Metal Mesh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5其中之一,使该滤蓝光膜片3可直接贴附于该LCM显示模块11上且使该One Glass Solution(OGS)type touch sensor单片型触控模块41、Deco/Ink Film on Glass type touch sensor印刷型触控模块42、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ITO film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4或Metal Mesh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5其中之一可直接贴附于该滤蓝光膜片3上方,形成一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滤蓝光膜片3OCA胶全贴合贴附于不同触控模块与OLED显示模块12间的示意图,最底层为OLED显示模块12,上方搭配一OCA光学胶21直接全贴合一滤蓝光膜片3于上层,并通过一OCA光学胶21直接全贴合于一One Glass Solution(OGS)type touch sensor单片型触控模块41、Deco/Ink Film on Glass type touch sensor印刷型触控模块42、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ITO film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4或Metal Mesh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5其中之一,使该滤蓝光膜片3可直接贴附于该OLED显示模块12上且使该One Glass Solution(OGS)type touch sensor单片型触控模块41、Deco/Ink Film on Glass type touch sensor印刷型触控模块42、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ITO film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4或Metal Mesh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5其中之一可直接贴附于该滤蓝光膜片3上方,形成一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滤蓝光膜片3于不同触控模块由DSA胶贴附于OLED显示模块12间的示意图,最底层为OLED显示模块12,上方搭配一DSA双面框胶22贴合一滤蓝光膜片3周缘于上层,并通过一OCA光学胶21直接全贴合于一One Glass Solution(OGS)type touch sensor单片型触控模块41、Deco/Ink Film on Glass type touch sensor印刷型触控模块42、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ITO film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4或Metal Mesh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5其中之一,使该滤蓝光膜片3可直接贴附于该OLED显示模块12上且使该One Glass Solution(OGS)type touch sensor单片型触控 模块41、Deco/Ink Film on Glass type touch sensor印刷型触控模块42、Cover Lens on Glass(GOG)type touch sensor保护玻璃型触控模块43、ITO film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4或Metal Mesh type touch sensor导电薄膜型触控模块45其中之一可直接贴附于该滤蓝光膜片3上方,形成一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

通过本案实施例以及不同实施方法得知本新型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LCM显示模块或OLED显示模块上方直接通过一OCA光学胶或DSA双面框胶贴附一滤蓝光膜片,进一步搭配各种不同触控模块,使该显示模块具备过滤高能量蓝光的功效,且不须经常性的更换滤蓝光膜片,使该滤蓝光膜片不会因沾上灰尘、油污或刮伤须进行更换调整,可降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电视的周边产品费用成本。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滤蓝光膜片直接贴附于一显示模块上,进一步将触控模块贴附于该滤蓝光膜片上,可降低滤蓝光材料直接涂布在触控模块上若产生瑕疵所产生的巨额损失。

综合上述及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一种可完美贴附滤蓝光膜片于该显示模块上过滤高能量蓝光,以降低使用者眼睛伤害情形、具备抗指纹功效、极佳排气性、高透光且不影响荧幕色彩失真的滤蓝光显示模块改良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该实施例主要仅在于用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为达到目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因此并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确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的具体构造,不仅未曾见诸于同类产品中,亦未曾公开于申请前,诚已完全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与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的申请,恳请惠予审查,并赐准专利,则实感德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