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科学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显微镜。
背景技术: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1微米,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毫米,其中对显微镜研制,微生物学有巨大贡献的人为列文虎克,荷兰籍。
显微镜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如果仅操作人员进行绘制观察对象还不够精确,并且不能做动画处理,所以需要对此进行改进,进行实时记录,以提高科学研究的科学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显微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座、目镜和物镜,所述的镜座上设置有盛物台;所述的目镜的下端设置有镜筒;所述的镜筒的下部设置有光电转换器;所述的物镜的上方设置有物镜转换器;所述的镜座的右侧设置有图像打印机;所述的物镜的中部设置有扫描探针;所述的扫描探针与图像打印机相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器将物镜成像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上位机的摄影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的盛物台上设置有夹紧片;所述光电转换器设置在镜筒下部外边缘处;所述扫描探针设置在物镜转换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镜座的一侧设置有粗调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镜筒上设置有细准焦螺旋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盛物台的下方设置有光源。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显微镜的效果是:在投入使用时,将要观察的样本放在盛物台上,用夹紧片进行固定,打开光源,先后调整粗调手轮和细准焦螺旋手轮,可以根据放大倍数来选择物镜和目镜,找到合适大小的物象时则可以打开光电转换器,可以记录下研究对象的流动过程,扫描探针将图像定位,通过图像打印机打印出来,方便研究人员进行研究,不用其他设备加入,降低成本,而且减少绘制图像的误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制作简单,可打印扫描图像和记录研究过程,提高严谨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显微镜的结构示意。
符号说明:1-镜座;2-光源;3-夹紧片 ;4-粗调手轮;5-扫描探针;6-光电转换器;7-目镜;8-镜筒;9-物镜;10-物镜转换器;11-细准焦螺旋手轮;12-盛物台;13-图像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显微镜,包括镜座1,目镜7,物镜9,所述的镜座1上设置有盛物台12;所述的目镜7的下端设置有镜筒8;所述的镜筒8的下部设置有光电转换器6;所述的物镜9的上方设置有物镜转换器10;所述的镜座1的右侧设置有图像打印机13;所述的物镜9的中部设置有扫描探针5;所述的扫描探针5与图像打印机13相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器将物镜成像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上位机的摄影系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盛物台12上设置有夹紧片3;所述光电转换器6设置在镜筒8下部外边缘处;所述扫描探针5设置在物镜转换器上1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镜座1的一侧设置有粗调手轮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镜筒9上设置有细准焦螺旋手轮1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盛物台12的下方设置有2。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显微镜的效果是:在投入使用时,将要观察的样本放在盛物台上,用夹紧片进行固定,打开光源,先后调整粗调手轮和细准焦螺旋手轮,可以根据放大倍数来选择物镜和目镜,找到合适大小的物象时则可以打开光电转换器,可以记录下研究对象的流动过程,扫描探针将图像定位,通过图像打印机打印出来,方便研究人员进行研究,不用其他设备加入,降低成本,而且减少绘制图像的误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制作简单,可打印扫描图像和记录研究过程,提高严谨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