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796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是现代办公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常见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激光打印机、激光复印机等,二者均是利用加载有目标信息的激光束扫描感光元件表面,在感光元件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再用显影剂将静电潜像显影,最后通过设备内的转印装置将显影后的静电潜像转印至介质材料,从而完成成像过程。

上述显影剂一般被容纳在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处理盒中,上述感光元件可以被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部,也可以被安装在处理盒内。

以上述激光打印机以及感光元件安装在处理盒内为例,感光元件包括表面涂覆有感光材料的感光圆筒以及安装在感光圆筒一个末端的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从激光打印机内部接收驱动力,并将接收到的驱动力传递至感光元件以驱动感光元件旋转工作。

现有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感光圆筒一个末端的齿轮部以及安装在齿轮部中且可自由摆动的动力接收件,该动力接收件的一端为球体,通过一根销钉将动力接收件与齿轮部结合起来,另一端从激光打印机内部接收驱动力,并由所述销钉将驱动力传递至齿轮部,进而驱动感光圆筒旋转。此种结构中的动力接收件由于其安装在齿轮部中的一端为球体,因而,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可相对于感光圆筒的旋转轴线自由偏摆,即二者旋转轴线可以共轴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如上所述,现有的动力接收件在齿轮部内可自由摆动,因而,动力接收件的球体与齿轮部并不是紧配合,当处理盒或者感光元件处于运输过程中时,所述动力接收件有可能会与齿轮部脱离结合,使得动力传递装置整体失效,从而造成终端用户无法使用处理盒的不利情况,因此,现有的动力传递装置乃至现有的处理盒均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安装于处理盒中的动力接收件没有安装球体,其旋转轴线与感光圆筒的旋转轴线始终共轴,且动力接收件与齿轮部通过连接机构成为一体,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接收件不会存在与齿轮部脱离结合的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处理盒,包括处理盒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感光元件以及用于支撑感光元件的支架,所述感光元件包括感光圆筒和安装在感光圆筒一个纵向末端的动力传递装置,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允许动力传递装置穿过的第三通孔、位于第三通孔周边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支架还包括位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的缺口,沿处理盒的装机方向,所述缺口位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上游;为控制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运动,所述处理盒还包括与动力传递装置连接的作用杆,所述作用杆穿过缺口与动力传递装置结合。

优选的,所述缺口为具有缺口底面的U形部;当作用杆与动力传递装置结合完毕后,所述作用杆底面与作用杆在缺口底面上的投影所处的位置之间形成空挡部,也就是说,当作用杆与动力传递装置结合完毕后,作用杆底面与作用杆在缺口底面上的投影所处的位置不接触。

作为另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缺口为同时具有缺口底面和缺口顶面的口形部,所述作用杆穿过缺口顶面和缺口底面之间的空间,当作用杆与动力传递装置结合完毕后,所述作用杆底面与作用杆在缺口底面上的投影所处的位置之间形成空挡部,同时,作用杆还与作用杆在缺口顶面上的投影所处的位置之间也形成空挡部。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盒还包括设置在其中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支持动力传递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为沿第三通孔的内壁向内突出的筋条,沿处理盒的装机方向,筋条位于缺口的下游。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力接收件没有安装球体,因此,当处理盒或者感光元件处于运输过程中时,所述动力接收件不会存在与齿轮部脱离结合的可能,从而有效保证了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体稳定性,不会出现由于动力传递装置失效导致的终端用户不能使用处理盒的不利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中作用杆与动力传递装置的结合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中作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中中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本实用新型中齿轮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E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中作用杆与动力传递装置沿X方向的剖视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中作用杆与动力传递装置沿Y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动力传递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接收件缩回的状态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接收件伸出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定义处理盒C的长度方向(感光元件的长度方向)为纵向X,处理盒的装机方向A为横向Y,垂直于所述纵向X和横向Y的方向为竖向Z,下述纵向、横向和竖向均与此定义一致。

处理盒C包括处理盒壳体1和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感光元件(未示出),所述感光元件具有旋转轴线L1,包括感光圆筒和安装在感光圆筒一个纵向末端的动力传递装置2,为保证动力传递装置2稳定的接收并传递驱动力,所述处理盒C还包括与动力传递装置2连接的作用杆3,所述作用杆3在包括处理盒纵向X和横向Y所在的平面内摆动。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中作用杆与动力传递装置的结合示意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中作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C是本实用新型中中间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D是本实用新型中齿轮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E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本实用新型中作用杆与动力传递装置沿X方向的剖视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中作用杆与动力传递装置沿Y方向的剖视图。

[作用杆以及与处理盒配合的结构]

如图1和2所示,为支撑感光元件,所述处理盒C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上的支架12,所述支架12用于支撑感光元件,同时,为支撑并保护处理盒C中的齿轮组,所述处理盒壳体1包括安装在处理盒C一个纵向末端的端盖11,如图所示,所述端盖11与动力传递装置2同侧,作用杆3安装在处理盒壳体1上,具体地是安装在端盖11上,当处理盒被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以下简称“设备”)内并关闭设备盖门时,所述作用杆3与盖门触碰,并受到盖门的作用力在包括处理盒纵向X和横向Y所在的平面内摆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作用杆3为杠杆,即作用杆3在工作时将会绕旋转部转动,所述旋转部形成为在端盖11上设置凹部,在作用杆3的相应位置设置与所述凹部结合的凸部,或者在端盖11上设置凸部,在作用杆3的相应位置设置与所述凸部结合的凹部。所述支架12上还设置有允许作用杆3通过的缺口120,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支架12的结构。

如图3A和图3B所示,作用杆3包括中间杆30、分别位于中间杆两端的受力部31和抬升部32以及沿作用杆长度方向延伸的作用杆底面34,所述作用杆底面34沿作用杆的长度方向从作用杆的一个自由末端延伸至另一个自由末端,即从所述受力部31延伸至抬升部32;所述受力部31包括相邻设置的压迫面31a和保持面31b,所述压迫面31a为斜面,其倾斜方向为在包括处理盒纵向X和横向Y所在的平面内相对于感光元件的旋转轴线L1倾斜,且沿-X方向,该斜面与感光元件的旋转轴线L1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用于在关闭盖门的过程中接收来自盖门的作用力,所述保持面31b用于在关闭盖门后保持与盖门接触,并不断接收来自盖门的作用力;所述抬升部32包括设置在作用杆3自由末端的插入块321,所述插入块321与动力传递装置2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以在端盖11上设置凹部,在作用杆3的相应位置设置与凹部结合的凸部为例对作用杆3进行说明,因而,所述作用杆3还包括从中间杆30上突出的旋转突起33,相应的,如图2所示,端盖1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旋转突起33配合的旋转凹槽113,为保证作用杆3的工作稳定性,所述旋转突起33和旋转凹槽113均设置成两个;继续如图3B所示,两个旋转突起33从中间杆30上沿垂直于中间杆的长度方向相对突出,或者说,在处理盒的竖向所在的方向突出(如图2所示),但两个旋转突起33相互分离,当旋转突起33与旋转凹槽113配合时,此种设计有助于减小旋转突起33与旋转凹槽11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大作用杆3的灵活性。

为更进一步增强作用杆3工作时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端盖11上还设置有导槽110,所述导槽110与作用杆的中间杆30结合,当作用杆3运动时,所述导槽110用于引导作用杆3,更好的保证作用杆3的运动轨迹处于所述包括处理盒纵向X和横向Y所在的平面内。同时,为防止作用杆3从端盖11上脱落,所述处理盒壳体1还包括安装在端盖11上的护盖13,同样的,护盖13也可以起到保持作用杆3的运动轨迹的作用。

[支架的结构]

下面结合图3A和图3E描述支架12,为便于描述,在图3A中,仅示出了支架12、动力传递装置2和作用杆3的结合状态。

首先,如图3E所示,支架12包括用于允许动力传递装置穿过的第三通孔124、位于第三通孔周边的第一凸块121和第二凸块1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凸块121和第二凸块122之间的缺口120。沿处理盒的装机方向A,所述缺口120位于第一凸块121和第二凸块122的上游,当支架12、动力传递装置2和作用杆3相互结合后,沿处理盒的装机方向A,所述缺口120也位于动力传递装置2的上游;优选的,所述缺口120为具有缺口底面123的U形部,且缺口底面123为平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缺口底面123还可以是曲面或者不规则面,也就是说缺口底面123可以定义为:缺口120沿旋转轴线L1离感光圆筒最近的面。

如图3A所示,作用杆3穿过缺口120与动力传递装置2结合,动力传递装置2穿过第三通孔124,且通过安装在感光元件的一个纵向末端而安装在处理盒上,支架12也固定安装在处理盒上。当作用杆3与动力传递装置2结合完毕后,所述作用杆与作用杆在缺口底面123上的投影所处位置之间形成空挡部S,即作用杆底面34与作用杆在缺口底面123上的投影所处的位置不接触,如图所示,二者之间具有高度差h,当动力传递装置2向靠近感光圆筒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空挡部S用于提供允许抬升部32也向靠近感光圆筒的方向运动的空间,防止因所述抬升部32的运动被阻挡而出现动力传递装置2与动力输出件脱离困难的问题。

考虑到所述缺口120的作用是允许作用杆3穿过与动力传递装置2结合,并提供部分作用杆3随动力传递装置2做伸缩运动时的运动空间,很明显的,所述缺口120不仅可以是具有缺口底面123的U形部,还可以是一个通孔,即缺口120还具有缺口顶面(未示出),此时的缺口120为口形部,作用杆3穿过缺口顶面和缺口底面之间的空间,同时,为保证抬升部32有向远离感光圆筒的运动空间,当作用杆3与动力传递装置2结合完毕后,所述作用杆3除了与作用杆在缺口底面123上的投影所处的位置之间形成空挡部外,与作用杆在缺口顶面上的投影所处的位置之间也形成空挡部;同样的,所述缺口顶面可以定义为:缺口120沿旋转轴线L1离感光圆筒最远的面。

如上所述,缺口12可以是仅具有缺口底面123的U形部,还可以是同时具有缺口顶面和缺口底面的口形部,然而,从产品材料成本以及产品组装的难易程度方面考虑,所述缺口120为仅具有缺口底面123的U形部时更有优势,由于此时的缺口不存在顶面,沿旋转轴线L1从动力传递装置2向着感光圆筒看去,缺口120没有阻挡,因而,作用杆3可以更快的穿过缺口120,且具有U形缺口的支架在生产时所需的材料更少,因而其成本也更低。

[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包括动力接收件21、连接件27、齿轮部25以及复位件24,所述复位件24与连接件27和齿轮部25连接,动力接收件21与连接件27连接,连接件27还与齿轮部25配合,用于将动力接收件21从外部接收到的驱动力传递至齿轮部25;所述齿轮部25还与感光圆筒的一个纵向末端固定连接,用于在接收到驱动力后带动感光圆筒旋转;所述作用杆3的抬升部32与连接件27结合,用于通过控制连接件27的运动进而控制动力接收件21的伸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L2,齿轮部25的旋转轴线L3,在动力传递装置2安装完毕后,不论动力传递装置2处于何种状态,所述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L2、齿轮部25的旋转轴线L3总是与感光元件的旋转轴线L1共轴。

所述动力接收件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第二部分212用于与外部动力输出源结合并接收来自外部的驱动力,所述第一部分211为柱状体,用于与连接件27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复位件24为一对拉簧,拉簧的一端固定在连接件27上,另一端固定在齿轮部25上;为实现动力接收件21与连接件27的连接,常用的方案为:在动力接收件的第一部分211上设置第一连接孔211a,相应的,在连接件27上设置第二连接孔27a,连接销26分别穿过第二连接孔27a和第一连接孔211a;当然,动力接收件21与连接件27的连接还可以通过在动力接收件第一部分211上设置突起,并在连接件27上设置卡槽的方式来实现。

所述连接件27包括分体设置的中间件22和支撑件23,动力接收件21穿过中间件22并进入支撑件23中,且动力接收件21和支撑件23通过上述方式连接,因而,中间件22、支撑件23和动力接收件21连为一体。

支撑件23包括本体230、面向中间件22的支撑孔232、以及从本体向外侧突出的动力传递部233,所述动力接收件的第一部分211进入支撑孔232中,动力传递部233与齿轮部25配合,用于向齿轮部25传递驱动力,所述支撑孔232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只要能够将动力接收件的第一部分容纳即可。当连接件27与动力接收件通过连接销26连接时,所述支撑件23还包括穿过本体230的第一连接孔231;如上所述,拉簧24的一端固定在连接件27上,因而,拉簧24的一端可以固定在支撑件23上,也可以固定在中间件22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拉簧24的一端固定在支撑件23上为例进行说明,此时,支撑件23还包括从本体23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234,拉簧24的一端固定在突出部234上。

如图3C所示,中间件22包括底座221、从底座上表面221a向外延伸的结合部222、穿过底座221的第一通孔223以及穿过结合部222的第二通孔224,所述第一通孔223的中心线与第二通孔224的中心线相交,其中,第一通孔223用于允许动力接收件的第一部分211穿过,第二通孔224用于与作用杆3结合,因此,第一通孔223的中心线即为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L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221为圆柱台,结合部222从圆柱台上表面221a的部分圆周方向上向外延伸,而非整个圆周。如上所述,作用杆3的抬升部32与连接件27结合,具体为抬升部32的插入块321插入至所述第二通孔224中(如图4A和图4B所示)。

如图3D所示,齿轮部25包括圆柱状的凸缘体250、由凸缘体围合形成的凸缘腔251、在凸缘腔内壁上形成的第一容纳部253和第二容纳部254、沿旋转轴线L3在凸缘体250的一个末端设置的齿轮255、以及沿旋转轴线L3从凸缘体250向远离齿轮255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52,所述齿轮255用于将动力传递部233传递过来的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的其他部件,延伸部252用于固定拉簧24的另一端(如图4A和图4B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部253以及第二容纳部254均为从凸缘腔251的表面向内延伸的筋条形成的凹槽。当动力传递装置2完成装配后,所述复位件24被容纳在第二容纳部254中,动力传递部233被容纳在第一容纳部253中,并通过与第一容纳部253周边的筋条结合传递驱动力。

如上所述,作用杆的抬升部32与连接件27结合,用于通过控制连接件27的运动进而控制动力接收件21的伸出,而连接件27包括分体设置的中间件22和支撑件23,动力接收件穿过中间件22并进入支撑件23中,当中间件22受到抬升部32的作用力后,需通过一个传递机构将作用力传递至动力接收件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递机构与动力接收件的第一部分211连接,并与中间件的底座上表面221a抵接,具体为,传递机构为固定在动力接收件第一部分211上的卡簧28或者从动力接收件第一部分211的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的台阶部。

如图2、图4A和图4B所示,当所述传递机构为卡簧28时,为防止卡簧28脱落,所述动力接收件第一部分211外表面还设置有卡口槽211b,卡簧28卡接在卡口槽211b上。当动力传递装置2装配完毕,且作用杆3完成与动力传递装置的连接后,如图4A和图4B所示,抬升部32的插入块321插入至中间件22的第二通孔224中,动力接收件21穿过中间件22进入支撑件23中,连接销26穿过支撑件23和动力接收件21,复位件24的一端固定在支撑件23上,另一端固定在延伸部252上。

如上所述,作用杆3为绕旋转部旋转的杠杆,为保证所述抬升部32产生足够大的作用力,如图4B所示,受力部的自由末端面31c到旋转部中点的距离t1与插入块321末端面到旋转部中点的距离t2满足:t1>5t2,上述t1和t2是指在作用杆3长度方向的距离,在图2中具体为沿处理盒横向Y所在方向的距离。

实施例二

图5是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7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3和中间件22为一体形成,动力接收件21仍然穿过中间件22进入支撑件23中,且本实施例的结合部222是从底座上表面221a的整个圆周方向上向外延伸形成,在结合部222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接纳插入块321的环形槽225。

由于中间件22与支撑件23一体形成,且动力接收件21与支撑件23通过连接销26连接,因此,当插入块321向中间件22施加作用力时,该作用力可通过中间件22以及支撑件23施加至动力接收件21上,从而使得动力接收件21伸出。

[动力接收件的伸出与缩回]

图6A是动力接收件缩回的状态示意图;图6B是动力接收件伸出的状态示意图。

为更清楚的描述动力接收件21以及作用杆3的工作过程,图6A和图6B中仅示出了动力传递装置2、作用杆3和端盖11。

如图6A所示,处理盒在被安装入设备前或者已被装入设备但未关闭设备盖门前,动力接收件21处于缩回状态,由于拉簧24通过支撑件23对动力接收件21施加拉力,使得动力接收件21沿图中d1所示方向靠近感光圆筒,如上所述,作用杆3的插入块321通过中间件的第二通孔224与中间件22连接,中间件22又通过上述传递机构将作用力传递至动力接收件21,因此,当动力接收件21受到拉簧24的拉力作用时,可以通过所述传递机构、中间件22将作用力传递至作用杆3的插入块321上,具体为第二通孔224的顶面224a与插入块321接触,此时,作用杆的中间杆30不与导槽110接触,感光元件的旋转轴线L1、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L2以及齿轮部25的旋转轴线L3共轴。

如图6B所示,当处理盒已被装入设备且关闭盖门时,受力部31的压迫面31a首先受到来自盖门的压力,使得受力部31沿图6A中d1所示方向运动,同时,作用杆3整体绕所述旋转部旋转,中间杆30在导槽110的导引下沿d1所示方向运动,抬升部32沿图6A中d2所示方向运动,通过插入块32与第二通孔顶面224a的接触,插入块321带动中间件22一起沿d2所示方向运动,又通过所述传递机构,动力接收件21被沿d2所示方向拉出,拉簧24被继续拉伸;当盖门被完全关闭时,盖门与受力部的保持面31b抵接,同时,中间杆30到达导槽110的底端,作用杆3被盖门一直按压处于图6B所示状态,此时,动力接收件21也处于伸出状态并与位于设备内部的动力输出件结合,在盖门的关闭过程中以及动力接收件伸出后并与动力输出件结合接收驱动力时,感光元件的旋转轴线L1、动力接收件21的旋转轴线L2以及齿轮部25的旋转轴线L3共轴。

相反的,在终端用户打开盖门的过程中,盖门首先与所述支撑面31b脱离接触,受力部31沿与d1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即d2所示方向运动,盖门逐渐与压迫面31a接触,受力部32逐渐升起,同时,动力接收件21和中间件22在拉簧24的回弹力作用下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并逐渐沿d1所示方向运动,通过第二通孔顶面224a与插入块32的接触,带动作用杆的抬升部32也逐渐沿d1所示方向运动,待盖门与压迫面31a完全脱离接触,作用杆3和动力接收件21回到图6A所示的初始状态,由此可知,动力接收件21的缩回过程在拉簧24的回弹力作用下即可实现。在动力接收件21由伸出向缩回的运动过程中,感光元件的旋转轴线L1、动力接收件21的旋转轴线L2以及齿轮部25的旋转轴线L3共轴。

[其他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由于拉簧24长期处于拉伸状态,处理盒C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拉簧24的拉力可能会减弱,导致盖门在打开的过程中,拉簧24的拉力不足以使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进而使得动力接收件21不能回到初始的缩回状态。

为保证处理盒C更稳定的工作,还可以在处理盒C上设置辅助复位件,优选的,所述辅助复位件14为弹性件。如图6A所示,辅助复位件14设置在端盖11上,具体的位于导槽110中,当设备盖门关闭时,作用杆3与辅助复位件14接触,并压缩辅助复位件14。

如上所述,受力部的自由末端面31c到旋转部中点的距离t1与插入块321末端面到旋转部中点的距离t2满足:t1>5t2,即作用杆3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个作用力放大机构,或者省力杠杆,当受力部31受到一个较小的作用力时,抬升部32将会反馈一个较大的作用力。当设备盖门被打开时,如果拉簧24的拉力不足,则抬升部的插入块321将会在辅助复位件14的回复力作用下与第二通孔底表面224b抵接,并由抬升部32反馈的较大的作用力压迫中间件22连通动力接收件21和支撑件23一起沿d1所示方向运动,从而保证动力接收件能够顺利的回到初始的缩回状态,由此可知,当拉簧24的拉力不足时,动力接收件21的缩回过程在拉簧24、辅助复位件14以及作用杆3的共同作用下实现。

进一步的,为防止动力接收件21在伸缩的过程中,中间件22发生偏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盒C还包括设置在其中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支持中间件22,进而固定支撑整个动力传递装置2,保证中间件22一直与动力接收件21保持同轴。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为设置在支架12上的筋条121a,如图3E所示,筋条121a沿第三通孔124的内壁向内突出,沿处理盒C的装机方向A,所述筋条121a在缺口120的下游,当处理盒组装完毕后,筋条121a与所述结合部222相邻,更优选的,所述筋条121a有两个,且在第三通孔124的内壁相对设置;当然,所述固定部并不限于设置在支架12上的筋条121a,还可以是从齿轮部25沿其旋转轴线L3向远离感光圆筒方向延伸的多个突起,中间件22被夹持在所述多个突起之间,从而保证中间件22一直与动力接收件21保持同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作用杆3是在包括有处理盒纵向X和横向Y所在的平面内摆动,作用杆3的初始作用力来自设备盖门,当需要取出处理盒C时,只需要打开盖门,动力接收件21即可在拉簧24或者拉簧24与辅助复位件14的作用下回到初始的缩回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力接收件没有安装球体,其旋转轴线与感光圆筒的旋转轴线始终共轴,且动力接收件与齿轮部通过连接件成为一体,因此,当处理盒或者感光元件处于运输过程中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接收件不会存在与齿轮部脱离结合的可能,从而有效保证了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体稳定性,不会出现由于动力传递装置失效导致的终端用户不能使用处理盒的不利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