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893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炫目镜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几乎成为家庭必备的交通工具,因此,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在驾驶中,后视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防炫目后视镜,能够进一步提高行车中的安全系数。防炫目后视镜的原理是,当强光照射到后视镜时,镜片的传感器会将信号传送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电路进行控制使镜面变色,以吸收强光,达到削减光线强度的效果。市面上的后视镜面通常为错开布置的两层,并通过分别给每层的导通区域施加电压的形式,来实现后视镜颜色变化的效果。但镜面错位的布置工艺相对复杂,且可靠性低,给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因此,如何在满足镜面防炫目的同时,简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可靠性,是现阶段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该工艺能够在满足镜面防炫目的同时,简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工艺制作而成的防炫目镜片,因此,能够在满足镜面防炫目的同时,简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可靠性。

一种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包括步骤:

分别在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上、选定相对应的第一导通区域和第二导通区域;

避开第一导通区域,在所述上层玻璃的边缘丝印无导电粒子环氧树脂,并进行预固化;

分别在第一导通区域和第二导通区域丝印有导电粒子环氧树脂;

将所述上层玻璃和所述下层玻璃贴合,并进行热压;

切割贴合后的玻璃,在所述上层玻璃和所述下层玻璃之间注入电致变色液,并进行封口和固化;

分别在第一导通区域和第二导通区域引出电源极,得到防炫目镜片。

优选的,所述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所述导电粒子为导电金属球。

优选的,所述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丝印所述无导电粒子环氧树脂的厚度在95μm-105μm之间。

优选的,所述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丝印所述有导电粒子环氧树脂采用的是300钼丝印网具。

优选的,所述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丝印所述有导电粒子环氧树脂的厚度在95μm-105μm之间。

优选的,所述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所述热压所采用的温度在90℃-110℃之间。

优选的,所述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引出所述电源极的方式为FPC绑定。

优选的,所述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引出所述电源极的方式为插入PIN脚。

优选的,所述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引出所述电源极的方式为焊线。

一种车辆,包含有如上任一条所述工艺制作而成的防炫目镜片。

本发明提供的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包括步骤:分别在第一导通区域和第二导通区域丝印有导电粒子环氧树脂;切割贴合后的玻璃,在两层玻璃之间注入电致变色液,并进行封口和固化;分别在第一导通区域和第二导通区域引出电源极,得到防炫目镜片。其中,在第一导通区域和第二导通区域丝印有导电粒子的环氧树脂,且两层玻璃相互贴合,并注入电致变色液,能够使得上下层玻璃在通电时实现变色以吸收强光,实现削弱光线的效果;两层玻璃为直接贴合的设计,导电极从导通区域引出,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可靠性。因此,本发明提出的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能够在满足镜面防炫目的同时,简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该工艺能够在满足镜面防炫目的同时,简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可以包括步骤:首先在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上分别选定第一导通区域和第二导通区域,选择时使得两层玻璃在相贴合时两个导通区域上下对应。其次,在避开第一导通区域的前提下,在上层玻璃的边缘丝印无导电粒子环氧树脂,并将其固化处理。再次,分别在第一导通区域和第二导通区域丝印有导电粒子环氧树脂,具体位置为两层玻璃贴合到一起时、两层玻璃相贴合的一面。再将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在两个导通区域上下对应的前提下,贴合在一起,并进行热压处理。再将贴合后的玻璃按需要进行切割,以达到预期的形状和尺寸,并在上下层玻璃之间注入电致变色液,并进行封口和固化。最后分别在第一导通区域和第二导通区域将电源极引出,完成防炫目镜片的制作。具体请详见图1。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在第一导通区域和第二导通区域丝印有导电粒子的环氧树脂,且两层玻璃相互贴合,并注入电致变色液,能够使得上下层玻璃在通电时实现变色以吸收强光,实现削弱光线的效果;两层玻璃为直接贴合的设计,导电极从导通区域引出,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可靠性。因此,本发明提出的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能够在满足镜面防炫目的同时,简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导电粒子可以为导电金属球,该设计能够提高导电性能,以进一步提高防炫目镜片的可靠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丝印无导电粒子环氧树脂的厚度可以在95μm-105μm之间,为了在满足防炫目镜片效果的同时,提高其美观度,可以将厚度定为100μm。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丝印有导电粒子环氧树脂采用的是300钼丝印网具,丝印的厚度可以在95μm-105μm之间,为了在满足防炫目镜片效果的同时,提高其美观,可以将厚度定为100μm。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对贴合后的上下层玻璃进行热压时,可以将热压温度设定在90℃-110℃之间。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引出第一导通区域和第二导通区域处的电源极的方式可以为FPC绑定、插PIN脚或焊线,或者其他能够起到同等效果的方式,以便为上下层玻璃施加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包含有本发明公开的工艺制作而成的防炫目镜片的车辆,也在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