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369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镜头检测的中继镜仪器,尤其涉及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摄影摄像技术的发展,镜头模组在各种摄影摄像装置上都得到广泛的使用,例如,除了传统的照相机、摄像机外,目前在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便携设备上都会装有镜头模组。镜头模组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像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品质,镜头模组组装完成后,通常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检测评价,这就会使用到镜头模组检测装置。常规的镜头模组检测,是将要检测镜头模组成像到一定距离远的分辨率板上,通过分辨率板的成像质量来判断镜头模组的性能品质,而由于镜头模组的成像原理,要求分辨率板距镜头模组一段相对较远的距离,中继镜是一种用相对短的模拟距离可以拍摄出需要的不同测试距离状态下的画面,来对高像素摄像头的成像质量进行评测,有效的减小了测试空间范围。但近年来出现了双摄像头的摄影设备,尤其随着双摄手机的流行,双摄像头会成为以后市场的发展趋势,而对于镜头的检测,仅仅依靠现有的单摄像模组检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双摄像头的检测要求。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结构较为简单的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包括固定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检测镜头,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贯穿其两侧表面导槽,所述检测镜头包括设于所述导槽内的第一中继镜镜头以及第二中继镜镜头,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可在所述导槽内相对所述第一中继镜镜头移动,且所述固定底座上还设有可驱动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移动或使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固定的移动组件。如上所述的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所述第一中继镜镜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槽内。如上所述的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的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可设有可显示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相对所述第一中继镜镜头移动距离的数显表。如上所述的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所述固定底座的前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导槽连通的长条形缺口,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缺口内的且可在缺口内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连接。如上所述的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有螺纹连接孔,所述滑块上也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如上所述的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所述第二底座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数显表的安装槽,所述导槽的后槽壁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上设有与所述数显表以及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连接的动栅。如上所述的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可相对所述第一中继镜镜头调节的距离为25至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1、本申请提供了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针对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双摄像头手机的摄像系统检测,采用双中继镜镜头的配置来满足检测要求,一来可满足双摄像模组的检测,二来可利用中继镜镜头的特性用相对短的模拟距离可以拍摄出需要的不同测试距离状态下的画面,从而在检测时做到节省空间,提高效率。而重点在于第一中继镜镜头与第二中继镜镜头之间的中心距离是可调节的,这样可使本检测设备应用在检测多种不同中心距的双摄像模组上,例如不同型号的手机、全景相机、车载摄像头等,使得本设备检测应用范围更广。2、本申请的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应用在自动化检测设备上,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3、本申请的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还配备有数显表,即使采用人工调节也可通过数显表准确读出移动的距离,从而确定中心距,提高检测质量,而且利用数显表特性显示精度可达到0.01mm,提高位置的准确度。4、本申请的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的中心距调节范围在25mm至50mm之间,能满足市场上大多数双摄像模组的中心距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如图1所示,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包括固定底座1以及设于所述固定底座1上的检测镜头,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有贯穿其两侧表面导槽101,所述检测镜头包括设于所述导槽101内的第一中继镜镜头21以及第二中继镜镜头22,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22可在所述导槽101内相对所述第一中继镜镜头21移动,且所述固定底座1上还设有可驱动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22移动或使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22固定的移动组件。针对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双摄像头手机的摄像系统检测,采用双中继镜镜头的配置来满足检测要求,一来可满足双摄像模组的检测,二来可利用中继镜镜头的特性用相对短的模拟距离可以拍摄出需要的不同测试距离状态下的画面,从而在检测时做到节省空间,提高效率。而重点在于第一中继镜镜头与第二中继镜镜头之间的中心距离是可调节的,这样可使本检测设备应用在检测多种不同中心距的双摄像模组上,例如不同型号的手机、全景相机、车载摄像头等,使得本设备检测应用范围更广。详细地址,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22可相对所述第一中继镜镜头21调节的距离为25至50mm。能满足市场上大多数双摄像模组的中心距要求。其中,所述第一中继镜镜头21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槽101内。第一中继镜镜头21固定在导槽101的左侧,这样在调节中心距时只需要调节第二中继镜镜头22即可,能够使操作更简单,提高检测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的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固定底座1连接的第二底座11,所述第二底座11上可设有可显示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22相对所述第一中继镜镜头21移动距离的数显表3。所述第二底座11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数显表3的安装槽103,所述导槽101的后槽壁上设有第二缺口104,所述第二缺口104上设有与所述数显表3以及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22连接的动栅5。即使采用人工调节也可通过数显表准确读出移动的距离,从而确定中心距,提高检测质量,而且利用数显表特性显示精度可达到0.01mm,提高位置的准确度。具体地,所述固定底座1的前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导槽101连通的长条形缺口102,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缺口102内的且可在缺口102内移动的滑块4,所述滑块4与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22连接。可通过移动滑块4即可移动第二中继镜镜头22的位置,这样避免了会触碰到第二中继镜镜头22的情况,从而避免了碰花或沾污到镜头表面,影响检测效果的情况发生。而且可利用改滑块4连接到自动化设备上,使其调节中心距的操作自动化,从而提升效率。另外,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2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有螺纹连接孔221,所述滑块4上也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滑块4与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22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简单的结构便于安装与拆卸。另外,所述第一中继镜镜头内设有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所述第二中继镜镜头内也设有同样的光学系统,所述第一透镜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且其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二透镜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且其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三透镜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且其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四透镜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且其光焦度为正。具体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还满足如下条件:(1)1.50<nd1<1.65;40<vd1<65;(2)1.75<nd2<1.88;25<vd2<50;(3)1.65<nd3<1.85;35<vd3<55;(4)1.75<nd4<1.88;25<vd4<50;其中,nd1为第一透镜的折射率,vd1为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nd2为第二透镜的折射率,vd2为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nd3为第三透镜的折射率,vd3为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nd4为第四透镜的折射率,vd4为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光焦度为负,其焦距:-80mm<f1<-50mm,其优选焦距f1为-60mm。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d1优选1.60,色散系数vd1优选55,有利于使光学系统或镜头形成清晰影像。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光焦度为负,其焦距-25mm<f2<-22mm,其优选焦距f2为-23mm。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d2优选1.80,色散系数vd2优选43,有利于使光学系统或镜头形成清晰影像。还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透镜光焦度为正,其焦距:16mm<f3<20mm,其优选焦距f3为18.5mm。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d3优选1.80,色散系数vd3优选50,有利于使光学系统或镜头形成清晰影像。其中,所述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为组合透镜,其组合焦距f23为105mm。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透镜光焦度为正,其焦距:80mm<f4<100mm,其优选焦距f4为85mm。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d4优选1.80,色散系数vd4优选43,有利于使光学系统或镜头形成清晰影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本光学镜头的各项基本参数如下表所示:表面曲率半径r(mm)焦距f(mm)折射率nd色散系数vds1-152.5-601.6055s245s330-231.8043s412.5s5-12.518.51.8050s640s795851.8043s8-240上表中,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s1、s2对应为第一透镜的两个表面;s3、s4对应为第二透镜的两个表面;s5、s6对应为第三透镜的两个表面;s7、s8对应为第四透镜的两个表面。通过将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进行合理的搭配,利用各个镜片自身结构的特点,使得使光学系统可对像面端的物体成一个像距超过2m的像,从而可以在小范围内模拟出远范围的拍摄。本申请提供了可调节中心距的双摄中继镜镜头检测设备,针对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双摄像头手机的摄像系统检测,采用双中继镜镜头的配置来满足检测要求,一来可满足双摄像模组的检测,二来可利用中继镜镜头的特性用相对短的模拟距离可以拍摄出需要的不同测试距离状态下的画面,从而在检测时做到节省空间,提高效率。而重点在于第一中继镜镜头与第二中继镜镜头之间的中心距离是可调节的,这样可使本检测设备应用在检测多种不同中心距的双摄像模组上,例如不同型号的手机、全景相机、车载摄像头等,使得本设备检测应用范围更广。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