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480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是目前常用的平板显示器,液晶显示面板以其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分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数字信息化设备中。

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106和隔垫物107,隔垫物107起到支撑盒厚作用;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100、依序位于衬底基板100上的像素电极101、绝缘层102、公共电极103和取向膜105;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100、位于衬底基板100上的黑矩阵108、红色彩膜层110、绿色彩膜层111、蓝色彩膜层112、平坦保护层109和取向膜105。

但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当有外力挤压时,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发生形变,导致隔垫物107与阵列基板接触面错位,划伤对侧的取向膜105,出现隔垫物挤压漏光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用以使得显示免受取向膜划伤影响,避免了隔垫物挤压漏光不良的发生。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和隔垫物,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公共电极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预设区域上的控制电极;

所述控制电极的位置与所述隔垫物的位置对应,所述控制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公共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

所述控制电极用于接收预设电压,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在显示时,经过所述控制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后的光线不能射出。

可选的,所述预设区域为以所述隔垫物底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的几何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所述R=2R1;其中:所述R1为以所述几何中心为圆心、且以该几何中心与所述正投影区域的轮廓线上的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半径的圆的半径,R、R1均为正数。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极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包围所述隔垫物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所述控制电极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隔垫物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邻接且不重叠。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极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隔垫物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

可选的,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黑矩阵、彩膜层和平坦保护层;

所述控制电极设置在所述黑矩阵上;或,

所述控制电极设置在所述彩膜层上;或,

所述控制电极设置在所述平坦保护层上。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极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或,所述控制电极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可选的,所述公共电极为面电极;或为条形电极。

可选的,所述隔垫物为柱状隔垫物。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该显示面板在第二基板预设区域上设置有控制电极,控制电极的位置与隔垫物的位置对应,控制电极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公共电极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控制电极用于接收预设电压,使得显示面板在显示时,经过控制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后的光线不能射出,因此,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设区域的范围与现有技术取向膜被划伤区域的范围大小相同时,通过给控制电极输入预设电压,利用控制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将位于控制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控制住,使得经过控制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后的光线不能射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显示免受取向膜划伤影响,避免了隔垫物挤压漏光不良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中沿AA1方向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极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6a和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控制电极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7a和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控制电极设置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用以使得显示免受取向膜划伤影响,避免了隔垫物挤压漏光不良的发生。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附图中各膜层厚度和区域大小、形状不反应各膜层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201和第二基板202,以及位于第一基板201和第二基板202之间的液晶分子203和隔垫物107,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201上的公共电极103与设置在第二基板202预设区域上的控制电极206;

控制电极206的位置与隔垫物107的位置对应,控制电极206在第一基板201上的正投影区域与公共电极103在第一基板201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

控制电极206用于接收预设电压,使得显示面板在显示时,经过控制电极206和公共电极103之间的液晶分子203后的光线不能射出。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由于在第二基板预设区域上设置有控制电极,控制电极的位置与隔垫物的位置对应,控制电极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公共电极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控制电极用于接收预设电压,使得显示面板在显示时,经过控制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后的光线不能射出,因此,当预设区域的范围与取向膜被划伤区域的范围大小相同时,通过给控制电极输入预设电压,利用控制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将位于控制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控制住,使得经过控制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后的光线不能射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显示免受取向膜划伤影响,避免了隔垫物挤压漏光不良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预设区域为取向膜被划伤区域,该区域的大小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设置,实际设计时,为了更好的保证显示免受取向膜划伤影响,可选的,本实用新型预设区域为以隔垫物底面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的几何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R=2R1;其中:R1为以该几何中心为圆心、且以该几何中心与正投影区域的轮廓线上的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半径的圆的半径,R、R1均为正数。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隔垫物为柱状隔垫物,隔垫物的具体设置位置以及设置大小均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公共电极103为条形电极,如图2所示,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公共电极103还可以为面电极,如图3所示。公共电极103的具体设置位置有多种,如:可以将公共电极103与像素电极设置在同一基板上,将公共电极103设置在像素电极的上方或下方,这里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公共电极103的材料优选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其中之一或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控制电极的具体设置。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中沿AA1方向的截面图如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以第一基板201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02为彩膜基板为例进行介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以边缘场面内转动(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模式或共平面切换(In-Plane-Switching,IPS)模式为例。

FFS模式或IPS模式的公共电极103设置在阵列基板一侧,如图4b所示,彩膜基板包括黑矩阵108、红色彩膜层110、绿色彩膜层111、平坦保护层109和控制电极206,控制电极设置在平坦保护层109上,当隔垫物107被挤压时,给控制电极206输入预设电压,此时在控制电极206与公共电极103之间形成电场,该电场控制液晶分子203偏转,使得经过液晶分子203后的光线不能射出,因此避免了隔垫物107挤压漏光不良的发生。图中隔垫物107左侧的液晶分子203的偏转方向与隔垫物107右侧的液晶分子203的偏转方向不同。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控制电极设置在黑矩阵108上,如图5a和图5b所示,具体实施时,控制电极206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包围隔垫物107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控制电极206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与隔垫物107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邻接且不重叠,如图5a所示;当然,在实际设计时,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控制电极206设置的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与隔垫物107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如图5b所示。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控制电极设置在彩膜层上,如图6a和图6b所示,具体实施时,控制电极206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包围隔垫物107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控制电极206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与隔垫物107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邻接且不重叠,如图6a所示;当然,在实际设计时,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控制电极206设置的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与隔垫物107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如图6b所示。

在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控制电极设置在平坦保护层109上,如图4b所示,具体实施时,控制电极206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包围隔垫物107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控制电极206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与隔垫物107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邻接且不重叠;当然,在实际设计时,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控制电极206设置的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与隔垫物107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

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控制电极还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二基板202包括的衬底基板上,如图7a和图7b所示,具体实施时,控制电极206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包围隔垫物107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控制电极206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与隔垫物107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邻接且不重叠,如图7a所示;当然,在实际设计时,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控制电极206设置的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与隔垫物107在第二基板202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如图7b所示。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控制电极可以设置在黑矩阵108上,也可以设置在彩膜层上,还可以设置在平坦保护层109上,当然还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二基板202包括的衬底基板上,这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使得控制电极的设置更加方便、灵活。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控制电极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或,控制电极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具体实施时,控制电极的材料优选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其中之一或组合;或,控制电极的材料优选金(Au)、银(Ag)、铜(Cu)、钼(Mo)其中之一或组合。当然,在实际选材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还可以选择其它类型的导电材料,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控制电极的具体材料做限定。

另外,对于扭曲向列型(Twisted Nematic,TN)模式的显示面板,公共电极一般设置在彩膜基板一侧,这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可以将控制电极设置在阵列基板一侧,即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具体实施时,可以将控制电极设置在阵列基板的最上层。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面板、OLED显示器、OLED电视或电子纸等显示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和隔垫物,其中,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公共电极与设置在第二基板预设区域上的控制电极;控制电极的位置与隔垫物的位置对应,控制电极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公共电极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控制电极用于接收预设电压,使得显示面板在显示时,经过控制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后的光线不能射出。当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预设区域的范围与取向膜被划伤区域的范围大小相同时,通过给控制电极输入预设电压,利用控制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将位于控制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控制住,使得经过控制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后的光线不能射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显示免受取向膜划伤影响,避免了隔垫物挤压漏光不良的发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