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374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镜头模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模块,且特别涉及一种取景范围可调的镜头模块。



背景技术:

镜头模块常见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照相机、摄影机或监视器,用以摄录像像。一般而言,镜头模块在固定焦段下,其具有特定的取景范围。因此,待拍摄的目标物与镜头模块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到目标物与其周边的背景于取景范围内的比例大小。举例来说,若目标物相对靠近镜头模块,则目标物占有较高比例的取景范围,若镜头模块固定不动但目标物移动远离镜头模块,则目标物所占的取景范围的比例随之下降,而目标物周边的背景所占的取景范围的比例随之上升。

在此情况下,拍摄者需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拍摄所得的图像进行去除背景的动作,以取得去除背景后的目标物的图像。然而,通过前述图像制作步骤所得的目标物的图像的边缘较为粗糙且不清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模块,其在固定焦段下的取景范围可调。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镜头模块,包括:

底座;

镜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前盖,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镜头的上方,且所述前盖具有对应于所述镜头设置的第一通孔;

第一遮板组,枢接于所述底座上;

第二遮板组,枢接于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第一遮板组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遮板组之间,且所述第一遮板组与所述第二遮板组相互干涉;以及

垫片,固定于所述前盖的所述第一通孔内,其中所述第二遮板组位于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一遮板组之间,且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二遮板组相耦接,所述垫片具有对应于所述镜头设置的第二通孔,其中当所述前盖与所述底座相对转动时,所述垫片随所述前盖转动以带动相互干涉的所述第一遮板组与所述第二遮板组相对于所述底座限位摆动,以使所述第一遮板组与所述第二遮板组移入所述第二通孔内而遮蔽至少部分所述镜头或移离所述第二通孔而暴露出所述镜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座具有至少一第一导引部,前盖具有至少一第二导引部,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相耦接,且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位于镜头的外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导引部为滑块,且第二导引部为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遮板组包括两第一遮板,各个第一遮板具有第三导引部。第二遮板组包括两第二遮板,各个第二遮板具有第四导引部。每一第一遮板与每一第二遮板成对设置,且各个第一遮板通过对应的第三导引部与对应的第二遮板的第四导引部相耦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个第三导引部为滑销,且各个第四导引部为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个第二遮板具有第五导引部,垫片具有两第六导引部。两第五导引部分别与两第六导引部相耦接。各个第五导引部与对应的第四导引部位于对应的第二遮板的相对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个五导引部为滑销,且各个第六导引部为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个第一遮板具有第一对接侧缘,且各个第二遮板具有第二对接侧缘。当底座与前盖相对转动时,垫片随前盖转动以带动各个第二遮板相对于底座限位摆动,且各个第一遮板受对应的第二遮板的带动而相对于底座限位摆动,并于两第一对接侧缘相贴合且两第二对接侧缘相贴合后,第一遮板组与第二遮板组遮盖住镜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第一遮板与两第二遮板分别枢接于底座的四个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垫片还具有至少一卡槽,且前盖还具有至少一卡凸,卡槽与卡凸相卡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前盖具有至少一支撑部,配置用以支撑垫片,使垫片与底座界定出容纳第一遮板组与第二遮板组的空间。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块在固定焦段下可手动控制设置于镜头上的第一遮板组与第二遮板组运动,以调整镜头模块的取景范围。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镜头模块处于第一状态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图2的镜头模块自第一状态转换至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镜头模块自第二状态转换至第三状态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镜头模块

110:底座

111:开窗区

112:第一导引部

120:镜头

130:前盖

131:第一通孔

132:卡凸

133:支撑部

134:第二导引部

140:第一遮板组

141:第一遮板

141a:第一对接侧缘

141b:第三导引部

150:第二遮板组

151:第二遮板

151a:第二对接侧缘

151b:第四导引部

151c:闭合死点

151d:展开死点

151e:第五导引部

160:垫片

161:卡槽

162:第二通孔

163:第六导引部

R:转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的镜头模块处于第一状态的组合示意图。为求清楚表示与便于说明,图2的第二遮板组150与垫片160以透视的方式显示,其中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可称为全闭状态。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镜头模块100适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照相机、摄影机或监视器。举例来说,镜头模块100可与控制单元(未显示)电性耦接,且控制单元(未显示)可与无线(或有线)传输单元(未显示)电性耦接。因此,使用者能在远程发送信号至无线(或有线)传输单元(未显示),无线(或有线)传输单元(未显示)会将接收所得的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未显示)。此时,控制单元(未显示)会依据前述信号,以控制镜头模块100摄录像像。在其他实施例中,镜头模块可与机体(未显示)结合,机体(未显示)上设有相应的实体或虚拟按键,用户能通过按压或点触前述实体或虚拟按键的方式,以控制镜头模块摄录像像。本实用新型对于控制镜头模块摄录像像的方式不多作限制。

镜头模块100包括底座110、镜头120、前盖130、第一遮板组140、第二遮板组150以及垫片160,其中镜头120设置于底座110上,且埋设于底座110。底座110具有开窗区111,用以暴露出镜头120的至少部分。前盖130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10与镜头120的上方,且前盖130具有对应于镜头120设置的第一通孔131。进一步而言,第一通孔131位于镜头120的正上方,且对准于开窗区111与镜头120。

第一遮板组140与第二遮板组150分别枢接于底座110上,其中第一遮板组140位于底座110与第二遮板组150之间。详细而言,第一遮板组140与第二遮板组150相互干涉,其中第一遮板组140包括两第一遮板141,第二遮板组150包括两第二遮板151,且两第一遮板141与两第二遮板151分别枢接于底座110的四个对角。每一第一遮板141与每一第二遮板151成对设置,且成对设置的第一遮板141与第二遮板151相互干涉。垫片160固定于前盖130的第一通孔131内,其中第二遮板组150位于垫片160与第一遮板组140之间,且垫片160与各个第二遮板151相耦接。举例来说,垫片160可具有至少一卡槽161,且前盖130可具有凸设于第一通孔131内的至少一卡凸132,藉由卡合卡槽161与卡凸132便能将垫片160固定于前盖130的第一通孔13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与卡凸的位置可互换,举例来说,垫片上可设有卡凸,且前盖的第一通孔内可设有卡槽。

在本实施例中,垫片160具有对应于镜头120设置的第二通孔162,其中第二通孔162位于镜头120的正上方,且对准于第一通孔131、镜头120以及开窗区111。另一方面,前盖130可具有至少一支撑部133,配置用以支撑起垫片160,使垫片160与底座110保持间隙,以界定出容纳第一遮板组140与第二遮板组150的空间。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全闭状态)呈现出镜头120被第一遮板组140与第二遮板组150遮盖住的状态,其中各个第一遮板141具有第一对接侧缘141a,且各个第二遮板151具有第二对接侧缘151a。在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全闭状态)下,两第一对接侧缘141a相贴合,且两第二对接侧缘151a相贴合,使得镜头120被第一遮板组140与第二遮板组150遮盖住。

图3是图2的镜头模块自第一状态转换至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镜头模块自第二状态转换至第三状态的示意图。为求清楚表示与便于说明,图3与图4的垫片160与第二遮板组150以透视的方式显示,其中图3所示的第二状态可称为半开状态,且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可称为全开状态。请参考图1至图4,在本实例中,当前盖130与底座110相对转动时,垫片160随前盖130转动以带动第二遮板组150相对于底座110限位摆动,且第一遮板组140受第二遮板组150的带动而相对于底座110限位摆动,以使第一遮板组140与第二遮板组150移入第二通孔162内而遮蔽至少部分镜头120或移离第二通孔162而暴露出镜头120。

详细而言,底座110具有至少一第一导引部112,且前盖130具有至少一第二导引部134。第一导引部112可为弧形滑块,第二导引部134可为弧形滑槽,其中第一导引部112与第二导引部134相耦接(即弧形滑块滑设于弧形滑槽内),且分别位于镜头120的外围。藉由第一导引部112与第二导引部134的导引,底座110与前盖130能够相对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弧形滑块与弧形滑槽的位置可互换,举例来说:底座上可设有弧形滑槽,且前盖上内可设有弧形滑块。

另一方面,两第一遮板141与两第二遮板151分别枢接于底座110的四个对角,且能够分别依四个互为平行但不同轴的轴线相对于底座110限位摆动。也就是说,两第一遮板141与两第二遮板151偏心设置于底座110上。各个第一遮板141具有第三导引部141b,各个第二遮板151具有第四导引部151b,且成对设置的第一遮板141与第二遮板151通过对应的第三导引部141b与第四导引部151b相耦接。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三导引部141b为滑销,各个第四导引部151b为直线滑槽,其中各个滑销滑设于对应的直线滑槽内,且直线滑槽具有一闭合死点151c与相对于闭合死点151c的一展开死点151d。在第一状态(全闭状态)下,各个第三导引部141b位于对应的第四导引部151b的闭合死点151c上。

各个第二遮板151具有第五导引部151e,且各个第五导引部151e与对应的第四导引部151b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遮板151的相对两侧。垫片160具有两第六导引部163,其中两第五导引部151e分别与两第六导引部163相耦接,各个第五导引部151e可为滑销,各个第六导引部163可为滑槽,且各个滑销滑设于对应的滑槽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五导引部可为滑槽,而第六导引部可为滑销。

当使用者以手动的方式使底座110与前盖130相对转动(以前盖130沿转动方向R相对于前盖130转动为例)时,各个第二导引部134相对于对应的第一导引部112沿转动方向R滑移,使得垫片160随前盖130转动。此时,两第五导引部151e分别受到两第六导引部163的导引而使两第二遮板151分别沿不同摆动方向相对于底座110限位摆动,且两第三导引部141b分别受到两第四导引部151b的导引而使两第一遮板141分别沿不同摆动方向相对于底座110限位摆动。在使两第二遮板151与两第一遮板141分别沿不同摆动方向相对于底座110限位摆动后,各个第三导引部141b远离对应的第四导引部151b的闭合死点151c,两第一对接侧缘141a分离开来,且两第二对接侧缘151a分离开来,以自第一状态(全闭状态)转换至第二状态(半开状态),使部分镜头120被第一遮板组140与第二遮板组150所遮蔽。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两第一遮板140与两第二遮板150分别具有枢设端与相对于枢设端的活动端,因此通过底座110与前盖130的相对转动、两第五导引部151e与两第六导引部163的导引以及两第三导引部141b与两第四导引部151b的导引可使两第一遮板140与两第二遮板150分别产生限位摆动。

持续使前盖130沿转动方向R相对于前盖130转动,通过第五导引部151e与两第六导引部163的导引以及两第三导引部141b与两第四导引部151b的导引可使两第一遮板140与两第二遮板150移离第二通孔162而暴露出镜头120,如图3所示的第三状态(全开状态)。此时,各个第三导引部141b位于对应的第四导引部151b的展开死点151d。进一步而言,镜头120被第一遮板组140与第二遮板组150遮蔽的程度可在图1所示的第一状态(全闭状态)、图2所示的第二状态(半开状态)以及图3所示的第三状态(全开状态)之间作调整,因此即便镜头120的焦段固定不变,仍可通过控制第一遮板组140与第二遮板组150遮蔽镜头120的程度,以调整镜头模块100的调整取景范围。举例来说,若目标物与镜头模块100之间的固定不变,则可通过控制第一遮板组140与第二遮板组150遮蔽镜头120的程度,以提高目标物在取景范围内所占的比例,甚而达到去除目标物周边的背景的效果。

特别说明的是,若使用者欲使第一遮板组140与第二遮板组150完全遮盖住镜头120,仅需使前盖130沿转动方向R的反向相对于前盖130转动,便能使镜头模块100回复至如图1所示的第一状态(全闭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块在固定焦段下可通过手动的方式使前盖与底座相对转转,以带动第一遮板组与第二遮板组相对于底座限位摆动,进而控制第一遮板组与第二遮板组遮蔽镜头的程度,以调整镜头模块的取景范围。举例来说,若目标物与镜头模块之间的固定不变,可通过控制第一遮板组与第二遮板组遮蔽镜头的程度,以提高目标物在取景范围内所占的比例,甚而达到去除目标物周边的背景的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这些更改与润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